筆者一度也是DIY折騰黨大軍的一員,上學的時候多次更換顯卡和CPU部件。換下來的舊件,當然要處理,由于筆者多年不曾開通支付寶,于是就積累了在夜色中前往很多帝都地鐵站賣顯卡的經歷。
賣的顯卡多了,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玩家——有開著車抽著煙的白領、有騎著山地車帶著頭盔的小學生、有靦腆羞澀的和風細雨的大男孩也有充滿藝術氣息的頹廢大叔,甚至有一次在國貿遭遇的碰頭對象是個保潔阿姨般打扮的中年婦女。然而這其中,接觸最多的還是有活力的青年學生。同時,筆者印象最深的點,是工作黨無一例外都會提起——“老了,折騰不動了,比不了上學的時候了”。所以,今天筆者就想聊一聊,真正玩游戲的主力軍——寢室學生們的PC選擇。
宿舍跳閘而論 DIY臺式機和游戲本的選擇
確定了主題,我們就先來梳理一下背景。有寢室生活的主要是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或者部分剛上班的住宿白領,他們的生活都是什么節奏?又有什么特點呢?這直接關系到用戶群體的需求,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
第一:寢室生活空間受到一定的制約,我國的學生宿舍,以六到八人的老式公寓和上床下桌的私人公寓兩種類型為主流。對于前者來說,寢室內部的公共空間極為有限,只有公用的桌子、各種公共面積才能用來擱置大件物品。寢室內物品繁雜,人員密集,不似住宅而更加接近艦艇的艙室布置。對于后者來說,“下桌”的尺寸同樣很是局促,空間大致夠用卻說不上寬裕。
第二:學生的生活節奏整體并不快。對于我國的大學生而言,主動將時間填滿全部學習的學霸型人才或者形同高中補習班一樣的4周課時超過40的壓榨性專業學子都是較為邊緣的少數人群。大部分的學生,或者說可能成為游戲本/DIY臺式機用戶的學生,都是課業與課余時間較為均衡的生活狀態。同時,除了某些特殊專業和社團達人需要頻繁的在寢室外使用電腦,多數同學的電腦大部分時間呆在床上,這也是很多院校極其強調對火災風險控制的因素。
第三:除了部分設計計算機網絡工程、大型數據分析、2D/3D以及視頻剪輯的專業學生,被迫需要可以滿足多多任務重負荷的強悍電腦外,普通學生并沒有什么真正的高性能需求。
值得懷念的寢室生活
最后,契合本文標題,寢室學生黨的娛樂生活,有很大比例與電腦相關。宅黨或者工科DOTA/LOL“狗”自不必說,即使是陽光的成功男神多少也會涉足各種PC/TV游戲。學生黨的電腦用途,除了日常辦公上網,剩下的核心就是娛樂游戲了。
簡單明確了學生生活的特點,我們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聊聊標題中的那個問題:買本還是裝機?
正本清源 筆記本和DIY整機差多少
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游戲本,都要搭配四核心酷睿i7處理器和GTX860M/960M甚至更高級別的移動獨立顯卡,那么他們對應到桌面上的對應型號大概是什么呢?
移動酷睿i7家族大致分為MQ(MX)和HQ兩個序列,分別代表PGA和BGA封裝。按照可以比較的四核睿頻頻率來看,他們分布在大概從3.2GHz到3.8Ghz之間,最低的i74700MQ到最強的i7 4940MX/4980HQ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雖然他們內部有6MB和8MB 三級緩存的等級差別,但這個因素起不到太大的實際作用。
i7 4980HQ參數
i7 4940MX參數
桌面i7家族相比之下并沒有龐大,共包括Haswell和Haswell Reflesh兩個部分,前者是4770/4770s/4770t/4771/4770K家族,后者是4790/4790s/4790k/4790t系列型號。總的來說,除了4790K默認基礎頻率超過4GHZ,單核睿頻達到4.4Ghz之外,都是3.7到4Ghz之間。
英特爾睿頻技術加速表 桌面第四代酷睿i7處理器
當然,桌面還有E3-12XX V3家族,包括尾數為0/5/1/6的四個系列數十款處理器。不過其中除了E3-1230V3/1231V3和1246 V3以及部分L結尾的節電型號外,性價比都奇差無比,無法影響主流市場
從紙面上來說,移動i7和桌面i7本質差別并不大,頻率接近而同頻性能差別非常有限。尤其是最近的單機大作,對主頻的敏感性越來越低,進一步縮小了這樣的差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移動i7有致命的問題,就是TDP限制很大,睿頻時間受限制,起伏不定劇烈變化的主頻讓性能大打折扣。。與E3大戰的i5家族無論帶K與否,在游戲性能方面都不差,才是移動處理器的強勁對手。
XTU工具可以看到桌面處理器幾乎沒有限制 筆記本上則全是限制
顯卡差距
相比之下,麥克斯韋架構的NVidia顯示芯片,無論在移動端還是桌面端能耗比都非常高。移動端顯卡此前常見的降頻情況已經大大緩解以至于很多情況下可以忽略,大家的區別基本就在顯卡上了。
R9-M290X的馬甲升級過程
GTX880M的升級之旅
從參數表可以看出,移動顯卡都是桌面核心的移植或者閹割變種,同規格的移動和桌面顯示芯片,移動版的命名數字標號遠遠大于桌面,但頻率和顯存帶寬卻遠遠不及。同時,名字看上去相近的移動顯卡,會比桌面顯卡低三到四個檔次的性能(百分之十計算為一檔)。
移動與否?內因是購買動力的源泉
我國的教科書體系,將許多哲學內容放在中學課堂中,是非常有遠見的設置?!笆挛锏膬炔棵?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內因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性質和方向”。這樣的理論放在學生黨身上,其實是有著非常強的現實意義的。
對于某一特定的電子消費品來說,買不買,最初的動因還得是自己的需求。對于實現某種需求來說,買什么,同樣是用戶自己的需求先決。
政治(哲學部分)教科書是很有用的
那么,擺在用戶的需求與對應的現實局面就是
一:游戲需求水漲船高,對于配置的要求越高越好,更逼真的畫面一定會消耗更多的資源,而且消耗資源的速度會以數量級增長,邊際效應越來越明顯。由此,追求極致特效的配置要求非??鋸?,同時“極致”畫面對比中等畫質的區別卻越來越小。
孤島危機3 中畫質
孤島危機3 高畫質
二:游戲本和桌面臺式機的游戲性能消長是階段性的拉鋸,每當桌面大核心顯卡問世時,游戲本的顯卡相對地位就會飛速下墜,比如GTX680MX/GTX780M面對GTX680/770還能保持四分之三性能,面對Titan和GTX780時就如墜冰窟;反過來,每當桌面甜點核心被當做旗艦發售時,旗艦游戲本同桌面端的差距就會變小,給人造成游戲本很強的一個印象。
2006-2014桌面與移動N卡性能走勢對比
三:游戲本除游戲以外的CPU內存硬盤性能與桌面紙面差距不大,但穩定性欠佳。同時游戲本在同性能的情況下性價比遠遠遜于DIY臺式機,用低端臺式機的價格買高端筆記本或者用旗艦本的價格組建臺式多卡水冷平臺都是常事。同時,無論是最核心移動能力,還是相對次要一些的則是藍牙與攝像頭等,筆記本上的標配確實臺式機的一般不去考慮的功能。
GTX970性能強大 遠超GTX980M
四:臺式機的可玩性遠遠超過筆記本,更加適合折騰黨。游戲本的簡約時尚電子消費品屬性遠強于臺式機,適合簡約用戶。然而折騰有時候也是給自己找麻煩,利弊之間,很難說到底如何判定。
裝機過程中換了顯卡,定制的線材就廢了,自由、折騰的代價
所以,如果拋開在移動場所玩游戲(火車和地鐵里打使命召喚?電池君第一個不答應)和到別人家去玩游戲這樣的小眾需求(有社交需要的大部分是網游,局域網聯機絕非剛需,遍地的網吧是低成本解決方案),答案就很明晰了。
一:對筆記本的喜愛超過對臺式機的喜愛、對空間布線的敏感性超過對性能和價格的敏感性,還需要較多的兼顧點對點計算機移動,這類用戶應該買本。
二:想要穩定而不受限制地玩游戲,想要享受大屏清爽,喜歡定制與折騰,或者單純地為了節省資金,自己裝機更加劃算。
跳不跳閘?他人屋檐下的環境要求
有些人命硬,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可否認,信念和意志是成功路上重要的支撐因素。但是外部條件也是決定事情能不能辦成能不能辦好的關鍵因素。
具體到寢室里買電腦這個事件來說。再多的困難,在真正有意志的人面前,都沒有什么不能解決的,但付出的成本就不是人人可以接受。比如說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跳閘!
可怖的電閘
臺式機,還是N卡?今天你boom了嗎?(圖片來自玩意兒網)
宿舍是公共空間,學校為了安全和各種考量,必然會在很多方面加以限制,限電就是最典型的一種了。其中,分時段供電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內。半夜開機游戲不論從家長、學校還是學生自身的角度,都是一種談不上積極進步的行為。半夜開機完成不得不完成的正當任務?同性能下買游戲本多出來的錢基本都足夠用戶買一個入門筆記本,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也不應該是主流需求。
最讓追求性能的學生黨頭痛的還是“跳閘”問題。有的學校的限電僅僅限制總功率,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使用旗艦級的雙芯卡臺式機,一般都無需擔心跳閘。但隨著“萬惡”的智能限電系統越發普及,許多學校的電路都會將200-400瓦之間的臺式電腦甚至游戲本判定為電阻類加熱器,在最大電流維持一定時間后切斷電路。我們百度臺式機或“外星人”跳閘的關鍵字,搜出的結果數量還是很可觀的。筆者的一位朋友就在購入GTX780主機半年后遭遇了限電系統,必須降頻500MHZ使用,苦不堪言。
臺式跳閘的經驗之談
跳閘的當然不僅僅是臺式機
使用一張旗艦顯卡的游戲本,通常跳閘的概率已經比較低了,在這方面,學生不服學校是不行的。無論是淘寶上火熱的防限電插座,還是有些大神傳說中的UPS串聯突破限電,甚至是私改電路繞過限電系統這種極端做法,要么帶來巨大的風險與隱患,置責任于不顧,要么則是成本和效果無法接受,缺乏顯示的可操作性。這方面有限制的用戶,只能選擇功耗較低的游戲本,必須像現實低頭。
筆者當年從盼望Geoforce 9600GT怒爆HD3870的N飯,叛變為用著HD6870批判GTX560TI/560的A飯,最大的因素就是功耗因素了。筆者后來發現自己升級的HD7870默認頻率可以使用,1.1Ghz必然跳閘,而同平臺下GTX660TI直到1.2Ghz才跳閘,又再度傾向于倒戈,這種朝秦暮楚的“蛋疼”搖擺,其實是比較難忘的回憶。
除了最大的電閘問題決定臺式機能不能用外,我們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
一:電費如何計算?寢室費用分配顯然是一個難題。高功耗的臺式機可能是引起麻煩的導火索。
你的寢室放的下嗎?游戲本?PS4?臺式機?
二:空間如何分配?游戲本固然厚重,但占用的面積并不大,體積也很有限,占用的插座數量也很少。臺式機巨大的體積和蜘蛛一樣的線材、插排,無疑會加重寢室的負擔。
風冷有噪音 一體水冷噪音沒準更大!
三:噪音大小可否容忍?臺式機固然可以很大程度上仗著更大的體積、更好的設備做到比游戲本更安靜,但也要很大的代價。普通的臺式機,其風扇運行噪音都是要大于游戲本的。某些批次電源,比如著名的“海嘯”牌,或者一些顯卡,都會有刺耳的高頻嘯叫聲音,這些同寢室友能否接受?顯然這也是一種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同一片藍天下,大家都需要在共同的環境里互相尊重,互相妥協,遵守文明的道德規范,用共識和道德約束自己。在寢室生活中,DIY臺式機帶來的麻煩,顯然要多于也甚于一般的游戲本,這對于寢室學生黨來說是很需要調查研究的重要課題。
總結:
臺式機更強更便宜,更適合折騰,游戲本更輕便,更貴,用著更省心。因地制宜,根據自身條件合理的決策,是寢室學生用戶必須學會的思考方式。
附文:GTX980M GTX970性能差距
我們將移動旗艦GTX980M與桌面次旗艦GTX970的游戲測試數據陳列如下。
數據成績匯總
從匯總的結果可以看出,GTX970普通非公產品,對筆記本的單卡旗艦GTX980M大概有百分之20的優勢,后者實現了前者百分之83左右的性能。兩者在18款游戲之中,差距分布非常均衡,各個游戲的相差幅度基本都盤桓在百分之20左右。
桌面顯卡受制于制程變成火爐之時,移動顯卡的提升也終歸會變成鏡花水月。過去移動顯卡對桌面發動的輪番的沖擊,逐漸讓人產生要找回最初那種差距很小狀態的希望。不過每當桌面的大核心產品“憋出來”,移動產品無法移植又只能以馬甲應付。
無論如何,我們希望會有更多低功耗、高性能的顯示芯片問世。歸根結底,技術的進步才會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廣大的游戲筆記本用戶,尤其希望高能耗比的顯卡待續涌現,與桌面差距越來越小,期待未來會更好。
麗臺GTX 970 4G D5 公版詳細參數
顯卡核心 |
|
---|
顯卡頻率 |
---|
其它參數 |
|
---|
顯卡附件 |
|
---|
保修信息 |
|
---|
*本信息來源于ZOL產品庫
前電競市場的火熱,直接導致目前的硬件市場的火熱,很多玩家為了體驗到更棒的游戲畫質,對于硬件的要求就非常的高,那么究竟的是選擇電競整機呢,是選擇硬件整機呢?還是選擇自己DIY一臺自己的電腦整機呢?
個人覺得整機和自己DIY主機各有利弊,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首先,電商整機為了縮減成本,提升利潤率,除了一些沒辦法節省的地方,其余各部分都會給你進行縮水,比如主板選擇特供版,在供電接口上進行閹割,對于用戶來講的話,雖然在性能上不會造成斷崖式的影響,但是在穩定性上面的表現就會差強人意了,過了保修之后的各種問題會讓玩家無比撓頭,雖然電商整機在價格上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其穩定性無法完全保證,過了保修期出現問題的概率很大,并且縮水的固態硬盤以及不穩定的劣質電源,這些對于整機的長久穩定運行均是極大的隱患。
DIY整機的優勢在于硬件玩家可以自由選擇,玩家可以選擇靠譜的,大牌的有保證的硬件進行裝機,這樣的話,在硬件選擇這一款玩家就擁有很高的自由性,但是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價格會變得更高,一般追求性價比的游戲玩家或小白玩家不會輕易嘗試,畢竟對于游戲玩家來講的話,省銀子的是每個人都樂意去做的事情,而DIY帶來的整機顏值上面的表現是整機所無法比擬的,伴隨著整機RGB光效的流行,DIY一臺屬于自己的炫彩整機就能夠更好的實現,并且整機聯動的光效能讓玩家能夠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和可玩性。
對于絕大部分的玩家來講的話,電商整機擁有更高的性價比,并且隨著整機硬件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品質上的表現,尤其是價格上的表現著實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DIY整機的話就是在個性化方面擁有更好的表現,所以對于追求個性化的玩家來講的話,選擇DIY主機是個就是應該是首選。
著許多家網盤的慢慢衰敗,許多人開始自己動手折騰起NAS來。
所謂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簡單點說就是一臺連接在網絡上,并且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也可以看作是自己搭建的一個網盤,而這個NAS設備,自然如果預算比較充足的話可以入手各家的成品方案,而如果本身預算有限并且又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的話,那么自己DIY一臺也是可行的。
那么我們使用舊電腦DIY改裝的NAS與成品NAS平臺有什么利弊和區別呢?
首先來說就是穩定性方面的區別,由于自己改裝DIY的風險比較高,并且在硬件兼容性上也比不上成品的方案,所以在穩定性上肯定還是不如成品NAS產品的。
另外一點也是由于改裝各個硬件不同的原因,盡管NAS設備配置不需要太高,但是相比于成品方案來說,自己舊電腦改裝的NAS相比之下功耗還是要高一點的。
但是話說回來,舊電腦還是勝在性價比高可以物盡其用,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好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