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伙伴在剁手MacBook前,經常會拿它跟Windows筆記本對比,然后一直問自己,到底買哪個,甚至還會向身邊的朋友各種求解。
那么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簡單粗暴的來一個MacBook Air 2017款的開箱簡評,或許看完之后,會對你有所幫助~
因為小編是在某寶買的本,所以發過來的時候是這樣的。
外外包裝
某寶買東西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贈品,這也不例外,看到上面的防水袋了嗎,我知道,里面一定是贈品!
那個誰,幫我把刀拿過來~
外外包裝
dei dei dei,先是上面那個防水袋~
防水袋里面的贈品
某寶贈品就是貼心,羊毛氈筆記本袋一個、透明鍵盤膜一個。
小編認為,那個袋子還有點用,至于鍵盤膜,本帥強烈不推薦使用鍵盤膜,因為MacBook Air的揚聲器在鍵盤下面,所以你蓋著鍵盤膜的話,會感覺揚聲器播出來的聲音蒙著的感覺。
好,繼續開箱!
外包裝亮相
邊角護墊特寫
好,這個邊角護墊打個10分,護墊質量可以說是很好了。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包裝盒上蓋內部,是有一層類似絨布一樣的東西的,起到一點保護作用吧,雖然用途不大,但是Apple這一點做的還是不錯的哈~
包裝上蓋絨布內襯
背面,國際慣例,一堆參數~
這里可以看出來型號是A1466 生產年期是2017年。
包裝背面參數圖
外包裝盒側面LOGO
開,開,開,繼續開!
MacBook Air 開箱
蘋果的電腦很有特色的會發光的蘋果LOGO
機身LOGO特寫
躺在盒子里的MacBook Air,顯得那么的安靜。
MacBook Air 開箱
配件比較簡單,但是也夠用~
配件分別有:說明書/質保卡一套、三腳轉接口一個(也可以理解為延長線)、電源適配器一個、二腳轉接口一個。
所有配件一覽
二腳轉接口一個(接上電源適配器后可以使用)
二腳牛頭轉接口
下圖中的電源適配器和三腳(拍照的時候忘了分開了)
電源適配器
電源適配器特寫
三腳轉接口/延長線
三腳轉接口/延長線/電源適配器
這里要說一下三腳轉接口和二腳轉接口的不同處哈,三腳轉接口可以理解為一條延長線,因為電源適配器本身有一節線,如果這節線足夠你日常使用的話,就不需要用到三腳轉接口啦,直接接上二腳的轉接口直接插上使用就可以了,因為三腳轉接口的線太肥了,個人覺得比較占地方,但是如果你需要更長的線,或者說你插排上只剩三腳的位置了,那就用三腳的轉接口就可以了,按需接入。
維修卡
說明書等
好,接下來欣賞一下主機。
MacBook Air正面
MacBook Air背面
快快快打開!
這層拷貝紙認真的嗎?認真的!好,那么把它給我扔了~
MacBook Air
背面有一些用激光打上去的參數資料。
激光參數資料
主機右側插口,分別是內存卡插卡槽、USB插口、電源線、雷電接口
右側插口
主機左側插口,分別是充電口(磁吸式)、USB接口、耳機接口
左側插口
鍵盤
MacBook的觸控板可以說是各種筆記本里比較好用的了,甚至會讓你想直接拋棄鼠標,各種手勢,操作起來簡直各種爽。
觸控板可按壓,但是不區分左右鍵,右鍵操作是通過手勢「雙指點按」來完成的。
觸控板
快捷鍵區域:fn、control、option、command對應windows筆記本的功能鍵、ctrl、alt、win。
這幾個鍵隱藏著各種快捷鍵操作,若想要完整的體驗MacBook,請一定要使用快捷鍵和手勢來玩。
推薦一個很棒的快捷鍵應用「CheatSheet」
這款應用能讓你在任何應用界面上,長按command鍵,就可以顯示出當前應用的各種快捷鍵使用說明。
快捷鍵
MacBook Air標志特寫
關于攝像頭,我想這里就不需要多說了,因為你是不會拿它來當相機用的~
攝像頭特寫
開機,激活~
進入主界面,屬于你的MacBook Air已上線。
PS:Magic Mouse2(官方藍牙鼠標)是需要另購的。
開機后的MacBook Air
與Magic Mouse2合影。
個人建議不入手Magic Mouse,不如觸控板好用。
MacBook Air與Magic Mouse2
好了,開箱就到這里了。
MacBook Air 2017款有兩個購買選項,主要差別還是在內存上。
一款是i5處理器/8G運存/128G內存
一款是i5處理器/8G運存/256G內存
小編建議購買8G運存 256G內存的版本,因為128G真的太小了,手機128G都不夠用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買低內存版本的,然后把多出來的那部分錢拿來買一個大容量的移動硬盤,也是很理想的。
小編的建議是這樣的,如果你平常幾乎不拿電腦玩游戲,只是看看電視、作圖、碼代碼、做視頻、做音樂,偶爾也玩玩一些有Mac版本的游戲的話,或者說你經常需要帶著電腦在身上,那么可以考慮入手輕薄的MacBook。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大型游戲愛好者,那我還是建議你購買windows的筆記本,這里并不是說MacBook玩不了游戲,而是現在很多游戲暫時還沒有Mac版本。
NONONO!冷靜,千萬別這么做,如果你準備這么做的話,那就直接買windows筆記本就好了,因為MacBook裝windows系統使用起來真的體驗很差。
買什么電腦就用什么系統,是的,就是這樣!
有人問小編,蘋果筆記本使用的時候要不要插著電源,我這里跟大家說一下,其實使用的時候插不插著電源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根據蘋果官方的建議,是使用的時候插著電源,不使用的時候,拔掉電源線,這樣可以降低電池循環次數,保護電池;同時,蘋果官方建議大家每個月有一次深度放電過程的,就是把電池用到20%以下。
小編反正是不用了就蓋上,除了系統升級,幾乎沒關過機哦~
小伙伴們都知道,蘋果家的產品協同工作是很強的,若你使用的是iPhone手機,那么有很多協同操作都很贊哦,比如你可以直接在Mac上接打電話,收發短信,手機上正在看的網頁甚至微博,可以直接在Mac上打開,甚至在Mac上復制一段文字,也可以直接在iPhone上粘貼,手機上編輯一半的備忘錄,也可以直接在Mac上打開,接著編,之后它也會同步到你的iPhone上哦,小編經常用的協同工作操作就是這些哦,更多協同工作操作,可以回復評論告訴小編哦。
好了,今天的MacBook Air開箱簡測就到這里了。
我是或許陌生,跟著我讀:大大大大帥比~
我們,下次再見~
要:在 Surface Pro 4 的基礎上,2017 款 Surface Pro 在手感、性能、散熱、續航等方面做了一定的提升。
2012 年 6 月,微軟發布了第一款 Surface 系列平板電腦——采用 NVIDIA Tegra 3 平臺、運行 Windows RT 操作系統的 Surface RT。8 個月之后,微軟發布了第一代的 Surface Pro,它采用了主流的 Intel 處理器,并預裝了「完整版」的 Windows 桌面操作系統。
這兩條產品未來的發展軌跡完全不同。糟糕的體驗和缺失的生態系統讓 Surface RT 不久就被微軟放棄,不過 Surface Pro 在一代代的迭代后,逐漸成為了 Windows 二合一電腦這一產品門類中的「標桿」。
今年 5 月底,微軟在上海召開了一場 Surface 的新品發布會,發布了 Surface Pro 的第五代產品。這款產品并沒有延續之前的「Pro + 數字」命名方式,而是直接叫做——全新 Surface Pro。為了方便區分,以下我們把這款產品叫做 2017 款 Surface Pro。
2017 款 Surface Pro 在 6 月份正式上市,我們隨后也收到了這款產品的評測機。在斷斷續續地使用了 5 個月之后,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使用感受。
熟悉的外觀
如果你用過 Surface Pro 4 甚至是 Surface Pro 3 的話,2017 款 Surface Pro 的外觀可能不會讓你有任何的新鮮感。
從標志性的支架鉸鏈,到息屏下和邊框融為一體的屏幕,再到鍵盤蓋的連接方式,還有整機的尺寸,2017 款 Surface Pro 的外觀都和前兩代產品沒什么區別。
不過當你摸上去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新款 Surface Pro 在邊邊角角的處理上會更加圓潤,手感更好,沒那么銳利。
此外,在背后的鉸鏈雖然外觀上沒什么變化,不過 2017 款 Surface Pro 最大可以掰到 165 度,在一些使用場合可以帶來更大的靈活性。
厚度和重量上,2017 款 Surface Pro 也和 Surface Pro 4 差不多,不含鍵盤,機身厚度是 8.5 毫米,重量在 770 克左右,加上 300 克的鍵盤,大概一公斤出頭,還是挺輕的。
鍵盤方面,除了兼容 Surface Pro 3 和 Surface Pro 4 時期的鍵盤蓋,微軟又設計了一個特制版專業鍵盤蓋,最大的變化是采用了 Alcantara 材料。
Alcantara 是一種合成的織物面料,在汽車內飾、時裝中經常會有使用,三星 S8 的這個原裝保護殼用的也是這個材質。微軟還在鍵盤蓋上的 Alcantara 面料上面加了一層 PU 層,摸起來有種像籃球和排球表面的那種感覺,手感非常舒適。在鍵盤蓋的工藝上,這個新款鍵盤蓋也符合 Surface 配件一如既往的高水準,邊緣部分的激光切割幾乎沒有任何毛邊。
至于鍵盤和觸摸板手感,這個新版鍵盤蓋也沒啥能調的,基本上是同類產品最高的水準了,特別是這個玻璃觸摸板,已經很接近 MacBook 的水準了,分分鐘教其它 Windows 筆記本做人。
優秀的屏幕,依然沒有 USB Type-C
2017 款 Surface Pro 的屏幕規格和 Surface Pro 4 保持一致。
屏幕尺寸為 12.3 英寸,IPS LCD 材質,長寬比是 Surface 祖傳的 3:2,也就是 15:10,比大多數 PC 的屏幕都要寬一些,分辨率 2736 x 1824,ppi 為 267。
顯示效果上,2017 款 Surface Pro 的表現也沒得挑,是 Windows 陣營中不多的幾款能媲美 Retina MacBook 的屏幕,在 Surface 的屏幕上,微軟一向很「大方」,這次也不例外。
屏幕上方,依然保留了額外的紅外攝像頭,支持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覺 2017 款 Surface Pro 的人臉識別速度比我之前用的 Surface Pro 4 還要快點。
接口上,新 Surface Pro 也和 Surface Pro 4 一樣,一個 USB Type-A、一個 Surface Connect 磁力充電口、一個 3.5 毫米耳機插孔、一個 mini DP,鉸鏈下面還有個 Micro SD 卡讀卡器,依然是沒有 USB Type-C。
關于這事,在上海的發布后上,我還專門找機會咨詢了 Surface 的總設計師 Ralf,Ralf 表示,「我們在設計新 Surface Pro 的時候,其實設計了多款有 Type-C 的原型機,并且在有沒有 Type-C 這一點上糾結了很久。」
另外,Surface 部門的老大 Panos 則表示說「我們選擇了使用目前最普及最常見的 USB Type-A,如果你們非得用 Type-C 的外設,接個轉接頭就行了,反正你們平時用 Type-C 設備,肯定早就習慣轉接頭了。」
聽起來似乎挺有道理的……
不過微軟在剛剛上市的 Surface Book 2 上,已經加上了 USB Type-C 接口。
Intel 第七代處理器,無風扇設計
由于是今年 5 月發布的產品,2017 款 Surface Pro 用的依然是 Intel 的第七代 Kaby Lake,沒用上近期上市的筆記本電腦普遍采用的 八代 Coffee Lake(考慮到 Surface 緩慢的更新周期,Surface Pro 上 Coffee Lake 估計還得再過段日子)。
和 Surface Pro 4 類似,2017 款 Surface Pro 售價 5888 的「乞丐版」用的是酷睿 m3,也就是 TDP 4.5W 的 Y 系列處理器,型號是 7Y30,性能一般,和蘋果的 12 英寸 MacBook 用的處理器是同一檔。另外大家不要被 12 英寸 MacBook 中配和高配版上標的 i5、i7 所迷惑,這只是 Intel 把原本應該叫 m5、m7 的處理器改了個名字,依然是 TDP 為 4.5 W 的低功耗版,性能相比 U 系列有一定差距。
除了入門版,2017 款 Surface Pro 的 i5 和 i7 都是 TDP 15W 的 U 系列處理器,其中 i5 的型號是 7300U,i7 是 7660U。
另外比較厲害的是,2017 款 Surface Pro 除了 m3 版繼續無風扇,i5 也是沒風扇的,全靠熱管散熱片的被動散熱系統,這是在沒怎么限頻、沒用 cTDP 這樣的辦法的情況下(也就是沒有犧牲性能)做到的,還是挺了不起的。
我們體驗的 2017 款 Surface Pro 是 i7 的頂配版,這個版本有一個風扇,不過噪音很小,并且在輕度使用中幾乎不會工作。
2017 款 Surface Pro 的電池容量從 Surface Pro 4 的 39Wh 增加到了 45Wh,考慮到 Surface Pro 那么輕薄的機身,這個容量還是很可觀的。
點擊 Surface Pro 的電池圖標,可以看到一個滑塊,這里有四檔可選,節電模式、推薦、更好的性能和最佳性能,性能依次變強,續航當然依次變差。我傾向于選擇更好的性能,感覺推薦模式下性能有些不太夠用,在這個模式下,進行 Chrome 上網、碼字、看在線視頻、簡單修圖這樣的操作,新 Surface Pro 大概可以堅持六七個小時。
不過有點坑的是,新 Surface Pro 充電頭功率是 44W,充電速度一般,一小時只能沖到 40% 出頭,2 小時能沖到 80% 多點,完全充滿需要接近 3 個小時,比較慢。
最好的 Windows 二合一電腦
相比 2015 年底發布的上一代產品 Surface Pro 4,2017 款 Surface Pro 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它擁有更好的手感,更好的性能,更好的性能、更優秀的續航、更出色的噪音控制,以及一個手感更好的新版 Alcantara 鍵盤可選。
這些改變讓 2017 款 Surface Pro 在現在看依然算得上優秀的 Surface Pro 4 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優秀,放在整個 PC 市場,2017 款 Surface Pro 應該也是目前最優秀的 Windows 二合一電腦。
不過另一方面,由于在產品形態上沒有變化,2017 款 Surface Pro 依然有一些 Surface Pro 固有的局限性。
如果你像我一樣經常出差,出差時習慣把電腦放腿上打字,2017 款 Surface Pro 頭重腳輕的設計以及鍵盤和平板之間不太牢靠的磁力鏈接讓它依然不是一個太靠譜的選擇。
這種情況下,產品形態更加傳統同時鍵盤手感更好的 Surface Laptop 會是更好的選擇,Surface Laptop 也是我個人用過的最滿意的筆記本電腦。
降價后帶來的高性價比
2017 款 Surface Pro 有 7 種配置可選:
m3/4GB/128GB/5888 元
i5/4GB/128GB/7688 元
i5/8GB/128GB/8888 元
i5/8GB/256GB/9888 元
i7/8GB/256GB/12288 元
i7/16GB/512GB/17388 元
i7/16GB/1TB/21388 元
其中比較均衡的版本是 i5+8GB+256GB,售價已經達到了 9888 元,再買個 4096 壓感的新 Surface Pen 以及新版 Alcantara 鍵盤,需要再加上 728 和 1198,總共加一起快 1 萬 2 了,和沒 bar 的 13 寸 MacBook Pro 差不多錢。
放在剛上市那會,我們對 2017 款 Surface Pro 的評價將會是「一款非常優秀但又很昂貴的 Windows 二合一電腦」。
不過快半年過去了,微軟已經大幅下調了 2017 款 Surface Pro 的售價。以入門版為例,目前在京東等平臺,官方定價 5888 元的 m3 版本實際成交價已經降到了 5000 元左右,并且贈送實際成交價 600 元左右的普通鍵盤,算下來比官方價格便宜了 1500 元左右。
在 5000 元這個價格檔,降價后的 2017 款 Surface Pro 雖然性能很一般,但幾乎擁有同價位最好的屏幕和做工,如果你不像我這樣經常把電腦放在腿上打字,同時對性能沒有太高的要求(上個網、看看視頻、碼個字這種),這款降價后的入門版 2017 款 Surface Pro 就非常值得考慮。
有的機型都配備英特爾第七代 Kaby Lake 處理器。
威鋒網 9 月 15 日消息,蘋果公司已經將 2017 年 6 月發布的最新 12 英寸 MacBook 添加到了在線商店(美國)的翻新產品頁面,所有的機型都配備英特爾第七代 Kaby Lake 處理器和更快的圖形選項。
配備 1.2GHz 英特爾酷睿 m3 處理器、256GB 閃存、8GB 運行內存和英特爾 HD Graphics 615 顯卡的入門版本的原價為 1299 美元,這款機型在蘋果的翻新商店內的價格為 1099 美元,可用顏色包括金色、玫瑰金、銀色和深空灰。
而配備 1.3GHz 英特爾 i5 處理器、256GB 閃存、8GB 運行內存和英特爾 HD Graphics 615 顯卡的版本原價為 1399 美元,這款機型在翻新商店內僅售 1189 美元,可用顏色包括金色、玫瑰金和深空灰。
另外,這款機型還可以升級至 16GB 運行內存,售價也提升至 1269 美元,但仍然比 1499 美元的原價要便宜 230 美元。配備 512GB 閃存、8GB 運行內存的高端機型的翻新價格則為 1359 美元,比常規售價便宜 240 美元,16GB 運行內存版本的翻新價格為 1529 美元。
其他配置的 MacBook 售價在 1099 美元到 1659 美元之間,可選配置包括 1.4GHz 英特爾酷睿 i7 處理器、512GB 閃存、16GB 運行內存以及英特爾 HD Graphics 615 顯卡。
據蘋果公司表示,在將認證的翻新產品上架銷售之前,蘋果會按照符合蘋果高標準的嚴格翻新流程,對這些產品進行翻新,并為其提供標準的一年有限保修服務。你也可以選購 AppleCare 全方位服務計劃來延長保修期。不過,目前翻新的 2017 款 12 英寸 MacBook 并沒有上架蘋果中國官網。
歡迎關注威鋒網官方微信:威鋒網(weiphone_2007) 匯聚最新Apple動態,精選最熱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