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材料:木板材,手工刨,手鋸,手鉆,手工鑿,劃線器,角度尺,直角尺,太棒膠水,鉛筆等(購買工具的,請搜索進入木匠圈微官網)。
制作步驟:今天木匠圈(微信號:木匠圈),分享教程是吉他U型掛架的制作。這款吉他U型掛架,是由三塊木板用燕尾榫結構組合起來的,形成一個U型結構的掛架。做好木質掛架后,再把掛架底部用螺絲固定在墻壁上,突出的兩端掛上吉他即可,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掛架的設計根據吉他的大小,確定U型掛架的規格,以及兩端掛架的距離,兩端掛架與底部支架板是用燕尾榫結構連接的。先根據板塊厚度調整劃線器指針,再在兩塊掛板和一塊底板上畫出燕尾榫的榫肩線。然后用角度尺在掛板上畫出榫頭的設計線,并在需要切除的部分上打上“×”。
步驟2:做U型掛架先把掛架板固定在木工桌上,用手鋸分別鋸出榫頭線來,再用手工鑿沿線鑿除榫間廢料。然后把掛架板一邊垂直置于底板上面(如圖),按掛架板上榫頭的實際大小在底板上畫出榫槽的設計線,并用手工鑿沿線鑿開。最后在掛架板上端外側位置,用手工鑿做出一個圓弧形凹槽(如圖,用于掛吉他之用)。
步驟3:掛架的組裝先測試組裝掛架,如遇榫頭過大,則用手工鑿修整平整,直至榫卯大小合適為止。調整合適后,再取下底板,并在底板上下兩端鉆出用于安裝在墻壁的螺絲孔。然后把掛架板外邊一側,用手工刨刨出圓弧形的造型(如圖)。
首先清除板塊上的灰塵和木屑,把制作好的三塊木塊豎立在工作臺上,在板塊的燕尾榫榫間上施膠,膠水不宜過多。施膠后,把掛架板與底板側面相互組裝對接,最后清除多余膠水。再用F夾把施膠后的掛架固定起來,待膠干透之后,取下木工夾即可。
步驟4:打磨和上油由于掛架板與底板上的榫卯結構,或多或少會留有小縫隙。所以這里要在細木屑里參合膠水,再用參膠水的木銷補平榫間縫隙,等膠水干后,再用砂紙打磨整個支架。最后再用抹布蘸上木蠟油,在支架表面涂抹,使木材呈開放式紋理效果,帶來不同的真實觸感。
認同價值,更多請關注木匠圈微信號:mujiangquan。
學木工,上木匠圈!定時發布熱門的木工教學和資訊,專業、個性、有趣、資深…內容應有盡有。
位釣友大家好:我是老頑童,我用了兩個晚上,又鼓搗了橋筏時,用的傘架。材料是舊釣椅上拆下來的傘架配件,結合筏釣架(F夾)配上連接件,就能在橋上用了,以前想支傘時,是用繩子拴的,挺麻煩的,也不是太好固定的。
釣椅上的傘架配件,只能用一部分,另一部分用不上,只能用尼龍材料代替做連接件。這次的改裝,主要還是連接件做著挺麻煩的,家里條件有限,耍巴不開,只能因地制宜了。量量尺寸,先下料。根據木工夾的厚度、高度,還有傘架配件的厚度,留出一定的量,還要想著,擰螺絲時,礙不礙事兒等等……
如上圖,臺鉗子不好夾,咱也用木工夾固定上,在下料,開眼兒開小了,也沒有合適的鉆頭,干脆在用絲錐套上扣。傘架配件是鋁合金的,料比較軟,就手也攻絲得啦。下圖,雛形已完成。最麻煩的、最費功夫的還是固定連接件,又是鋸、又是挫,還得打眼兒,眼兒還不能打廢啦!
連接件的模樣出來了,先試試尺寸,有不合適的地方,在進行修整。此固定件,能前后滑動,為的是能隨著太陽移動,前后調節,傘架配件上,只有一個螺絲孔,擰上螺絲也能左右旋轉,比如打點斜,都是可以的。
成品已基礎完成,用挑衣桿試試,還可以,橋釣架的前半部分也能架筏竿,后面支傘一舉兩得。
才知道,原來用一根鋼筋棍就能制作一個電視支架,太簡單了
曾經,我是一個普通的電工維修工人,日復一日地在城市的街道上穿梭,修理著人們家中的電器。對于電器維修,我自認為是駕輕就熟,但直到某一天,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改變了我的一切……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接到了一個電視機支架損壞的維修任務。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小事,但我并沒有想到,這將成為我職業生涯中的一次挑戰。
我趕到客戶家中,發現電視支架已經徹底壞掉了,需要重新制作一個新的。客戶是一位年邁的老人,他擔心自己的電視摔落,希望我能盡快修好。我審視著殘破的支架,腦海中思考著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突然,一根放在一旁的鋼筋棍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不禁想到,也許可以用它來制作一個新的支架。于是,我開始了我的嘗試。
首先,我測量了電視的尺寸和重量,然后根據這些數據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支架結構。我將鋼筋棍彎曲成適合支撐電視的形狀,用焊接工具將其連接在一起,然后加固了底部以增加穩定性。整個過程簡單而順利,不到一個小時,一個全新的電視支架就制作完成了。
當我把電視放在新支架上時,老人驚喜地看著我,他滿意地點點頭,一臉的贊許。而我也內心暗自慶幸,原來解決問題并不一定需要復雜的工具和技術,有時候,簡單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這次經歷讓我深受啟發,我開始更加關注身邊的事物,發現了許多隱藏的可能性。比如,在修理電路時,我曾經發現一支損壞的筆可以被重新利用成為電路連接器;在更換燈泡時,我用過一張廢舊的紙片臨時制作成為燈罩……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只要我們愿意用心去發現。
而這次經歷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工作態度。以前,我總是習慣于依賴工具和技術,卻忽略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現在,我明白了,作為一名電工,不僅僅是修理電器,更是要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回想起來,那根鋼筋棍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電視支架,更是一次深刻的啟示。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會被困在問題面前無所適從,因為我知道,只要愿意去思考,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