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Win系本大都走輕薄路線,但接口數量和類型也隨之縮水,為了保證工作效率,就要使用拓展塢。否則,投影連不了,U盤讀不了,這就相當尷尬了。
在我遇上VAIO SX系列之前,我覺得能稱得上好用的商務本, ThinkPad算一家。不過ThinkPad那設計,在女性用戶眼中實在是談不上好看。女性買設備的思維往往是顏值第一,其次才是品牌、性能。
正經好看的商務生產力
初次知曉VAIO這個品牌,也是初次知曉初代iPhone的時候,同班同學VAIO+iPhone的豪華配置,帶給我“富二代”的印象太深刻了。無論是索尼旗下最強工業設計的品牌,還是15寸的“高貴”標簽,對于當時還在用臺式機和諾基亞鍵盤手機的我,沖擊太大。
回歸到VAIO SX12耀世紅這一臺筆記本上。
輕便,接口豐富,而且足夠小巧,是我對這款筆記本的第一印象,而女同事們則表達了“好看”這個統一協調的結論。
VAIO SX12機身頂蓋A面采用的是碳纖維的材質,表面采用烤漆,在金屬面成為主流的今天確實少見。顯眼的耀世紅配色,還是能俘獲一些女性消費者的內心。不過,烤漆表面易沾指紋的老毛病依舊存在,出門包里還是多備一塊擦鏡布吧。
搭載i7 10710U的SX12,官方重量是899g,算上輕巧的電源適配器,加在一起也不過1100g左右,十分輕便。出差時候,這個重量放在背包里十分感人。此外,SX12的尺寸和一本雜志差不多,剛好可以放進挎包里,即便是女性也能輕松攜帶。
盡管SX12體積小巧,但接口的豐富程度卻讓我有些意外。機身上同時配備了讀卡器、Type-c、RJ45以及VGA接口。在眾多品牌大幅精簡接口的趨勢下,VAIO“逆流而上”的做法,確實不多見。
SX12左側設計了兩個USB 3.0接口和耳機接口,即便是閃存盤和移動硬盤同時接入,也可外接鼠標或其他USB設備。出風口也被設置在了不會干擾鼠標使用的機身左側,不會在日常使用時產生干擾。
機身右側的USB接口和Type-C接口都可以提供關機充電的功能,這應該就是日系產品所講究實用主義。
SX12采用了VGA+HDMI雙接口的搭配。盡管已是高清時代,但是你永遠想不到很多酒店和會議活動現場預留給你的什么接口。還有不少投影機和大屏依舊采用VGA接口,此外,一些國企單位也存在HDMI和VGA混用的局面。
此外,SD讀卡器和RJ45網線接口,也是這些年筆電消失的接口。
目前存儲卡市場中,主流依舊是SD卡,另外TF卡配合卡套也可以當SD卡用。SD卡讀卡器省去了忘記帶讀卡器或者拓展塢的麻煩。
有線網絡不耽誤事,關鍵時刻比無線網絡靠譜多,不會掉鏈子。這也是我中意SX12的原因之一。
和傳統的14寸筆記本相比,SX12的鍵盤并未縮水。甚至鍵程保留了全尺寸鍵盤的規格。這樣保留不錯的敲擊手感,長時間使用不會感到手酸。
Win場景下的觸控板都不是很好用,SX12加入了手勢控制功能,不需要同時配合觸控板和獨立按鍵這種反人類的操作,體驗感上有了一些Macbook的熟悉氛圍,對于忘記帶鼠標的用戶來說真的是神助攻。
作為一臺商務機型,SX12采用了指紋識別和電源按鍵分體化的設計。在優化操作的基礎上充分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
屏幕上方的攝像頭和雙麥克風陣列可以有效拾音,在線會議視頻的時候能夠得到不錯的效果。
最后聊一下商務機型中特別注重的兩條設計,鍵盤防潑濺和屏幕抗擠壓能力。
數碼產品最忌就是液體侵蝕潑濺,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鍵盤的縫隙很容易進水,對主板電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SX12的鍵盤經過特殊處理,可以實現180秒阻水防潑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因意外產生設備損壞的概率
抗擠壓能力也是商務本隱藏的一個能力,通過上面的動圖,也許我們什么都明白了,這樣的事很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周圍。
還有一些設計上的小細節,比如位于屏幕頂端的WIFI天線,下沉式轉軸,以及防眩光屏,都能提升使用感受,相應的也會提升成本。
從這些方面來看,這是一臺正兒八經的為商務而生的筆記本。
低調強勁的內在
作為一名活動策劃,工作并不只是改方案和寫PPT。需要給客戶的演示方案,活動當天播放PPT、放片這些操作都得靠筆記本來完成,所以筆記本性能也非常重要,這樣才能確保重要的工作場合不會捅婁子。
這臺SX12配備了十代酷睿i7 10710U,是Intel首款6核心12線程的低壓CPU,因為核心數的增多,主頻也被降低到1.1Ghz,但是睿頻最高頻率可以上到4.7Ghz,三級緩存是12MB,這款i7可以看做是15W的i9。
CINEBENCH 20中CPU單核分數為421cb,多核跑分1916,單核成績還是不錯的,CPU-Z中單核成績475.5,多核成績3288.6,多線程倍率6.92。
批量處理165張RAW照片文件,耗時不到3分鐘,處理器最高溫度84度,處理速度表現出于較高水準,足以應付一些突發性高強度工作。
PCMARK10跑分自定義基本功能、生產力(文檔編寫和電子表格),跑分為6216,在性能數據的監控中,可以看到CPU經常睿頻到4.5Gh之上。
SX12自搭載一塊1TB固態硬盤,通過軟件測試后,讀寫速度達到3000MB左右,速度相當強悍。
作為一臺12.5寸的商務本,就別奢望獨立顯卡了,這類電腦本身也沒有什么游戲需求,不過看看視頻,玩玩配置不高的游戲還是能應付的。
寫在最后
VAIO SX12提供的是輕便+高顏值+防護力+旗艦的移動CPU和固態性能,兼顧全能的接口,是不折不扣的商務生產力。看似雞肋的VGA和RJ45接口在實際場景中應用頗多。當然屏幕素質如果能有所提升那自然是更好的。
評測到此結束,有問題可以直接評論里咨詢。
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攝影師武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為經常會外出拍攝,為了方便工作,迄今為止,我一直都在使用筆記本電腦作為照片后期處理設備。最近我上手了一臺VAIO侍14筆記本電腦,它優秀的屏幕色彩顯示、超快的運行速度、豐富的接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接下來結合我的攝影工作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VAIO侍14的感受(下面為了表達方便,我直接說“侍14”)。
先來一波侍14的外觀圖
一、攝影師最在乎的性能配置
1、高像素時代整理照片的速度
作為攝影師,我特別喜歡高像素帶來的具有超細膩畫質與細節的照片,但是煩惱隨之而來。目前我個人使用的相機像素是4500萬,每次外出遠行拍攝,所拍攝的照片文件少則幾十個G,多則好幾百G,按快門的時候倒是很痛快,后期整理篩選照片卻變成了一個重大難題:因為我原來的筆記本加載照片的時間太長了,即便是使用照片管理軟件來輔助篩選照片,處理速度也快不起來,所以我迫切需要性能更高的筆記本電腦來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我通常會使用Bridge來進行照片整理,但之前的筆記本電腦總會出現卡頓,某一張照片想要進行全屏預覽也必須等待一會兒才能完全高清顯示;使用VAIO侍14之后,因其配備了新一代NVIDIA GeForce GTX1650Ti顯卡,擁有4GB DDR6顯存,在通過Bridge對照片進行分類、篩選時,全屏顯示照片預覽的時間明顯縮短了,而且沒有了之前那種卡頓感,整體上也更加流暢了。
2、打開PSD文件及存儲時的速度
照片整理完之后,我通常會放到Ps里進行后期的處理,而后期處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定稿,今天處理完一張照片,明天有可能還要再次調整,所以存儲完PSD文件并關閉后,在下次重新打開的時候,我希望打開的速度越快越好!侍14內置了2TB的固態硬盤,相比于機械硬盤的優勢在于讀寫速度提升巨大,比如一個1.31G大小的PSD文件,相比我之前機械硬盤的本子,打開速度提升很明顯。
再比如,將拍攝好的照片拷貝到電腦上,通常是每一次拍攝的必備項目,這樣才是最為安全的備份。我將一張快拍滿的64G的SD卡直接插在電腦的卡插槽內,電腦顯示文件大致有58GB,拷貝到電腦上的耗時大約12分鐘,把GB換算成MB,平均速度大致82MB/s,這個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3、批處理照片同步的速度
作為攝影師,有時會針對大量的照片做同樣的處理,我會使用批處理照片功能,只需要定義好對照片的處理邏輯,軟件就會自動進行處理。不過我用得相對較少,因為只有在光線一致的情況下,批處理照片才能很好地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要進行批處理,我通常在ACR中完成。比如我同時在ACR中打開50張4500萬像素的RAW格式照片進行批處理,整個過程大約耗時20秒左右,這個處理速度我認為已經非常快了。
4、批處理照片導出為原始尺寸的速度
前面的測試是50張照片進行批處理,處理完后就要進行導出,我選擇導出為原始尺寸不變、格式變為jpg。
導出的時間就沒有單純處理的時間那么快了,在還剩下4張結束的時候,前面耗時6分15秒左右,這對于全尺寸照片輸出,速度我認為已經非常快了。
5、堆棧多張照片所需要耗費的時間
堆棧是風光攝影中經常使用的一個后期技術手段,指對同一場景用相同機位和構圖拍攝多張照片,然后在Ps中對這些照片按某種規則進行處理,疊加出一張新的照片,以獲得特殊的效果,如影像疊加、模擬慢門長曝或者減少噪點等,電腦進行運算的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通常情況下,影響軟件堆棧速度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是照片的大小,第二是需要進行堆棧的照片數量,第三是電腦的性能。說實話,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堆棧,不是因為拍攝的照片數量,也不是因為技術的難題,而是因為一般電腦的后期處理的速度讓我崩潰!漫長的等待,并且還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經常電腦一直顯示運轉著,甚至還出現死機的情況!
侍14搭載了第十一代酷睿i7處理器,內存規格為DDR4 3200MHz,我們來試試速度怎么樣。
比如我先將在新疆拍攝的100張4500萬像素RAW格式照片直接轉換為原始尺寸的JPG格式照片,得到的照片每張大小為24.3MB左右,接著通過Ps進行多張照片的堆疊,用時3分鐘14秒,這個時候內存消耗79%,CPU的溫度達到43度,這個數值的表現非常不錯,讓我不再崩潰!這時候能明顯聽到電腦風扇的聲音,侍14的底部設計有大量的散熱網格,內部采用了雙風扇加三熱管的散熱方案,將手靠近出風口,能感受到強勁的熱風吹出來。(注意不要靠太近并且持續較長時間,免得燙傷。)
接下來,我又針對智能對象進行平均值操作,這個過程耗時2分01秒,100張4500萬像素的JPG照片,這個速度說實話,我太滿意了。
二、圖像顯示
1、4K分辨率對于細節的呈現
相機能拍攝出高像素照片,同樣,想完整查看高像素照片也需要高分辨率屏幕的支持。對于攝影師而言,顯示器的分辨率尤為重要,越高的分辨率意味著能展現更多的細節,侍14屏幕達到4K顯示級別,這對于觀看照片的細節非常重要。
高分辨率屏幕盡管有很多優勢,不過此前高分辨率屏幕在顯示一些內容時,反而會出現模糊的情況。在侍14上使用PS時,無論是操作界面的字體大小、分辨率以及導入的照片都顯示得非常清晰,視覺體驗感良好。
2、顯示屏色彩對照片的影響
顯示器偏色會讓我崩潰,這意味無論我怎么調整照片,也無法達到預想中的效果。侍14配備了高色域IPS顯示屏,支持100%sRGB色域顯示,這對于后期色彩的細節調整非常重要!同時IPS面板的視角可達到178度,這樣無論我在正面或者是側一點的角度觀看,都能達到舒適的視覺體驗。同時侍14在出廠之前還經過了潘通色彩矯正,保證了屏幕色彩顯示的準確性,在看照片或處理的過程中都無需為色彩偏差而擔心。
三、多重功能的接口
1、備份照片的高速度
在戶外拍攝,我每天都是早起貪黑。每天拍攝結束,回到住處第一時間就開始備份照片,備份的速度越快,越能節省我的時間,我越能更早休息,保持充足精力來準備明天的拍攝。侍14配置了兩個USB-C接口,這可以滿足我目前USB-C硬盤的需求,直接連接就能開始備份照片。其中位于機身左側的USB-C接口更是支持雷電4協議,理論傳輸通道帶寬高達40Gb/s,是目前傳輸速度最快的傳輸協議。
2、SD卡即插即用
以往每次外出拍攝,我都需要單獨帶讀卡器來進行照片傳輸,侍14本身就配置了SD讀卡器接口,無需外接讀卡器,這對我來說非常的方便。
四、快捷便攜與安全
侍14機身使用鎂鋁合金機身結構,十分緊湊堅固,并且整機的重量大約1.4kg,作為攝影師我有點強迫癥,精準測量的結果是1.439kg,拿在手中感覺非常的輕巧,這意味著便攜,可以輕松無壓力裝進我的攝影包,伴隨我每一次的拍攝征程。
使用感受總結
侍14性能強大且穩定、機身緊湊堅固、方面攜帶,內存及存儲也非常給力,在旅途拍攝中甚至可以不用攜帶外置硬盤。后期圖像顯示與處理速度都堪稱優秀,并且軟件的兼容性非常友好。另外侍14支持電池快充,1.5小時即可充滿到70%的電量,這個速度,說實話已經非常快了,甚至能和某些手機的充電速度相媲美。
不過我個人覺得還是有點小遺憾,那就是14寸的顯示屏,感覺還是稍小了一些,侍14左、右、上三面邊框比較窄,而下巴比較大。通過優化機身設計,在同樣尺寸機身下,裝下更大尺寸的屏幕,對全面屏技術越發成熟的當下,我覺得是能夠做到的。期待更大的屏幕,配合4K分辨率與精準的色彩顯示,我相信侍14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 前言:真4K光追游戲次世代已至?實機表現見分曉
從CES 2020上PS5官方LOGO的首度亮相開始,苦苦等待近一年之久,我們期盼已久的次世代主機索尼Playstation 5終于在11月12日正式發售。
在PS4大獲成功,凌駕于同世代其他對手之后,作為繼任者的PS5來勢洶洶,似乎繼續衛冕已無懸念。
PS5也確實有這樣的實力與信心,畢竟,雖然PS5看起來在核心機能上稍遜一籌,但是主機之間的較量早就不再是單純機能間的比拼。在不落后時代的核心機能之外,PS5憑借獨占游戲、3D音頻、觸感反饋、超高速SSD等等一個又一個新穎的賣點,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可以說在宣傳預熱階段就已經牢牢抓住了玩家們的痛點,讓人好奇這款次世代主機究竟有著怎樣的體驗。
在核心硬件方面,PS5的整體工藝正式邁入了7nm時代,更小的制程意味著更高的能耗比,同等性能下主機的發熱和功耗都能得到更好的控制,讓人對它的噪音和發熱表現都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