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眾所周知,我們主要關注的領域是財經和科技,關于數碼來說只是我們的一個使用工具而已,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科技企業發力產品的時候我們才會去考慮跟相關的話題,不過就在最近筆者自己花錢買了一臺一千多的迷你主機,親自踩坑看看迷你主機到底能不能買?這樣的主機到底能不能用?
一、一千多塊買了臺迷你主機?
眾所周知,筆者是一個市場研究者,每天都在研究各家公司的市場表現,追蹤產業的發展動態,這就導致對于電腦的要求非常高,之前筆者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吐槽自己才買了三四年的榮耀筆記本過于難用,迫不得已逼迫自己放棄的事情。
如今,家里的臺式機也有些過于老舊了,2019年的聯想臺式,雖然只過去四年多的時間,但是AMD 2400G的CPU在大規模網頁、論文多開瀏覽,在發布圖文、發布視頻,特別是視頻剪輯的時候,各種不給力卡頓讓人每每都有種想要砸電腦的沖動,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開始關注各家公司的電腦,原先想買組裝臺式機甚至一度想要去買洋垃圾自己裝,在了解了一系列的市場變化之后,特別是熟悉了組裝機市場巨大無比的各種坑之后,還是放棄了組裝機的玩法,開始尋求一個替代的解決方案。
這個時候,迷你主機進入了筆者的視野,其實早在2015年筆者就已經在用迷你主機了,當時公司給筆者配了一臺聯想小主機,可以說是最早的迷你主機,用起來雖然不如大臺式機性能釋放那么澎湃,但是本身的用法還是很好用,基本上滿足了日常工作的絕大多數需求。
于是乎,筆者開始換個思路關注迷你主機,直到看到了機械君的銳龍R7-5800H迷你主機,搭載了銳龍R7-5800H處理器,八核心設計,線程數達16個,筆者直接選擇了16G+512G的版本,1799元在某東下單,兩天就到貨了。
二、機械君迷你主機使用評測
作為自己的自用主機,這臺迷你主機剛到的時候真的讓人有一種驚艷的感覺,非常小巧迷你的快遞盒,出現在家門口的時候讓人完全想象不到這是一臺電腦,打開之后全白的包裝,只有機械君賽博朋克風格的logo,非常簡約。
打開包裝之后,里面有一個金屬機身的超級迷你主機的主體,剩下的就是一根電源線,一個穩流器,剩下的就是一根HDMI數據線和一個上墻固定器了,非常之簡約,也非常的簡單,完全沒有其他電腦開箱的復雜。
直接連上家里的顯示屏、鍵鼠套裝,插上電源開始測試,系統自帶win10系統,打開非常干凈流暢,除了微軟的官方應用之外,沒有任何多余的應用,這點好評,不少組裝機買回來之后各種全家桶,讓人分分鐘有卸載重裝的沖動。
基本配置,核心三大件,AMD 銳龍 R7-5800H的CPU,8核16線程,由于是筆記本CPU本身性能不如臺式終端,一切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內存是三星的DDR4-3200的兩根內存條組成了雙通道,基本上都是中規中矩,既沒有特別的驚艷,也沒有任何踩坑的感覺。
其實,客觀地說,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內存和硬盤到底是哪個廠的在日常工作使用中的影響是非常小的,筆者這次就冒一定的風險踩坑直接買機械君的內存、硬盤直接使用,如果介意的可以直接購買準系統,然后買自己喜歡的內存和硬盤,這都是可以實現的。
常規操作先裝一個娛樂大師,看一下硬件基本上沒什么問題,再娛樂一把跑個分,跑分88萬+,雖然這個分數也沒啥價值,但是總歸高分比低分靠譜些,特別是筆者的聯想老臺式跑分也才二十多萬,88萬以上的跑分至少是筆者老電腦的四倍了。
由于日常使用大部分都沒時間玩游戲,也就沒去測試大部分游戲測試都會用的大表哥、CSGO以及英雄聯盟了,更何況核顯迷你主機干嘛要去虐自己呢?那張核顯又怎么可能帶動那些3A大作?
于是用了幾天,把自己的體驗寫下來:
一是機械君的迷你主機既不是網上說的雜牌,也不是那種高端的大牌,就是一個很穩定扎扎實實做產品的品牌,本身的產品還是可以,基本上滿足了大多數日常辦公、輕度剪輯、輕度娛樂的需求。
二是迷你主機雖然用的都是筆記本電腦的配件,但是本身的散熱也還可以,小身板和小風扇也可以基本壓住R7-5800H這顆CPU,雖然在一些高CPU應用場景溫度會到七十多度,也能夠聽到明顯的風扇的轉動聲音,但是并沒有出現溫度爆表無法使用的現象。
三是使用流暢度很高,無論是網頁多開,還是視頻的輕度剪輯、PS都可以完美勝任,不過在開安卓模擬器的時候發現CPU的占用雖然不高,但是CPU的溫度快速上升、風扇轉速飛起,目測應該是模擬器沒有做專門的優化,讓這顆CPU出現了大規模動作的情況。
四是基本沒有出現卡頓、死機等現象,整體可用性很高。
總結一下,機械君的迷你主機售價一千多,這個價格要啥“自行車”基本上可以達到了三千多四千筆記本的使用水平,標壓CPU的溫度略高,但是也是可以接受,整體評測下來中規中矩,基本上符合其價格,甚至從價格的角度來說,略微有些驚艷,適合普通人居家辦公、輕度娛樂使用,優點小巧便捷、性能足夠、使用流暢,缺點在部分應用時溫度較高,應該是散熱風扇難以完全壓住CPU所致,但是并沒有出現CPU降頻的情況。
一千多的迷你主機可以買,也可以接受,至少作為生產力工具是符合要求的。
馬的境界系列海景房機箱持續火熱,期間推出過ATX、M-ATX等不同尺寸機型滿足不同用戶需求,而最新的幻境界則在保留支持ATX尺寸和背插主板的情況下降低了機身尺寸,讓喜歡海景房的朋友多了一種更為小巧的可能,對于不喜歡機箱太大又想要兼容性的用戶來說是一個相對不錯的選擇。
先馬的幻境界仍為270°全景海景房設計,無立柱的設計加上雙面的側透玻璃,帶來的視覺效果相當不錯,非常適合RGB愛好者。幻境界的尺寸為453*235*450mm,小巧的同時支持ATX主板和10個風扇位,性能和散熱均兼顧。
與其他境界機箱不同的是幻境界的先馬 LOGO由左側電源倉處移到了前面板玻璃上,磨砂的LOGO有著相當不錯的質感,讓幻境界更具品牌辨識度。
視角來到頂部,幻境界的I/O接口在頂部右側位置豎向排列,依次為開關、指示燈、重啟、USB3.0、耳麥、USB2.0,在最上方位置預留了TYPE-C接口供選裝。
打開頂部蓋板,可以看到幻境界頂部支持3*120mm尺寸的風扇或水冷,加上主機板3個、尾部1個、以及底部3個共計有10個風扇位,在散熱方面不用擔心。
來看下側面,無孔的鋼化玻璃整體相當耐看,取下后可以看到內部,支持ATX、M-ATX、ITX等板型,CPU散熱器方面支持181mm以內的風冷,頂部可以按照360尺寸水冷,右側支持3個120mm風扇或者240水冷,顯卡方面則支持410mm以內的顯卡。
電源倉頂部可以安裝2個長螺絲風扇。
右側則是手辦位置,同樣也可再安裝一個風扇。
另一個側面,上部分有一個掛架式硬盤架,可以安裝2個SSD硬盤或者1個機械硬盤。
底部則是電源倉處,在電源倉左邊可以再安裝一個機械硬盤。
底部則是一個全尺寸的防塵網,方便后續清灰維護。
簡單看完后來看下這次的上機,CPU是i7-13700K,擁有 16 核心 24 線程,性能相當不錯。
主板則是華碩天選B760M,12+1A供電模組,8+8PIN供電接口輕松帶動高性能CPU。
內存則是光威龍武D5兩根組雙通道。
散熱方面則是XW360水冷,并裝滿XT128D機箱風扇。XW360是無風扇版本,對應的風扇版本為XW360D,XW360配備了一個2.1寸的IPS全彩屏幕,可以展示各種自帶主題并支持自定義的GIF或者視頻。
電源則是先馬GT750W,一款ATX3.1金牌全模組14CM短機身電源,采用全橋LLC諧振+主動式PFC+同步整流+DC2DC的架構設計,在滿負載工作時轉換效率高達90.3%,超過白金電源標準,性能相當不錯。
銘牌方面,單路+12V的設計,最大62.4A的電流可以輸出748.8W的功率,+5V和+3.3V則通過DC-DC結構將+12V的直流電降壓輸出。
來看下接口,所有模組接口均進行了右向偏移設計,在以往模組電源雖然方便增添模組線,但因為部分即可太過靠里,還是免不了要取下電源,在這個集中右向靠外偏移的設計下則方便很多,無需在增添模組線時拆卸電源,相當省心的設計。
線材方面,ATX3.1電源PEI-E 5.0專用模組線少不了,450W的高功率可輕松帶動中高端顯卡。
其他則還有CPU 8pin以及原始6+2pin顯卡接口、大D口、SATA接口等等。
下面看下上機,海景房機箱不僅在顏值方面相當不錯,可以全拆下的前面板在裝機時也方便不少。
14CM的短機身加上支持260mm電源的電源倉,在增添模組線時相當方便。
來看下整體上機效果,海景房機箱初始狀態還不錯,專用手辦處放置的雷姆相當可愛。
在開啟RGB燈效后才是海景房的完全體,各種細節處的燈效可充分感受到海景房的美。
ok,這次上機就先到這,海景房發展至今越來越趨近與完美,ATX、M-ATX、ITX各種板型海景房數不勝數,而在支持ATX板型的情況下減少機身體積無疑是一個相當正確且合適的設計,在動輒4、5位數每平的空間,小體積、高兼容性是不少玩家的考慮之一,高顏值的幻境界海景房在這一方面就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感謝閱讀!
說高手在民間,尤其是DIY主機的高手絡繹不絕,眾多改裝方案層出不窮。此前,有粉絲我寫另類機箱的文章,比如帶14寸顯示器甚至帶投影,講真,帶顯示器的還真有,帶投影難度就太大了。
廢話不說,直接上圖。這是一位武漢的改裝達人的作品,它將ITX主機與iPad3的屏幕裝在了一起,實現了顯示器+主機的一體化改造。簡單說,只要有插座通電,這機器就是一臺能用的PC,無需外接顯示器,內置了四振膜雙聲道喇叭,拎到哪玩到哪。
先來說說這塊iPad3屏幕,我在大號“閑搞機”曾寫過用iPad3改裝“便攜屏”的文章,這是一塊9.7英寸的Retina顯示屏,支持2048×1536分辨率(也就是2K),并且IPS屏幕有超廣可視角度,就算主機放歪了也可以看清屏幕畫面。至于成本,iPad3的單屏成本一百來塊,用在小主機上最合適了,需要用驅動板USB供電。
這臺小主機采用了華擎B85m-ITX主板,尺寸為250x212x137mm,插上了2根8G DDR3內存條組成16G雙通道。處理器是英特爾至強E3-1283L v4,屬于broadwell架構(五代酷睿),四核八線程性能挺好的。當然也可以換成精粵H97i主板+5750HQ/5850HQ/5950HQ的組合,背面接口非常齊全,直接看圖就知道了。
它還內置了華碩猛禽P106獨立顯卡,但進行了換殼改白處理。不過要內置獨顯的話,就需要改裝散熱,改裝達人用了利民AXP90 X47散熱器,該散熱器采用二次回流焊工藝,最大風量為42.58CFM,轉速為2700RPM±10%,1080P畫質下能夠暢玩3A大作。總體來看,這個改裝方案既有技術,也兼顧了實用性,看完以后自己都想試一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