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運維運智慧,維萬物。運維行業(yè)資訊,中小企業(yè)運維方案,提升運維職場競爭力。
構思 / 大彪哥 主筆 / 大彪哥 編輯 / 運維小編
正文字數1700,閱讀完預計需要3分鐘
可收藏保存或轉發(fā)給需要的朋友
特別聲明,本文不是廣告,日常發(fā)文中,我們會對廣告文案進行備注提示,為您作為甄別信息的參考。
來自小企業(yè)的困擾
最近有一位10個人的商品經銷商公司老板咨詢我們,對于公司內的筆記本、臺式機的整體軟件管理頗為頭疼。
眾所周知這樣規(guī)模的企業(yè)是不可能有專職運維人員,即使有一個人兼管也很難做到客戶端專業(yè)領域內面面俱到。
公司這邊代理了歐美化妝品牌的大中華區(qū)代理權5年,需要兼顧銷售業(yè)績、市場推廣、全球總部對接、全渠道拓展(電商+傳統(tǒng))、區(qū)域代理商管理、粉絲運營、售后服務等方方面面。
日常工作會應用到的客戶端情況比較復雜。銷售人員大部分使用筆記本/移動辦公,財務人事基本使用臺式機,市場部設計為了追求創(chuàng)意性能也使用了臺式機。而市場里的其他人員追求移動辦公,使用的是筆記本,差異性極大,給客戶端運維的空間與時間上造成了高效難度,同時還要兼顧備用電腦運維,否則一臺電腦壞了,一個員工一天可能就干不了活,損失太大。
上述情況因為崗位的不同導致電腦型號、配置、移動性等需要時常會出現不同的運維需求,給日常公司的運維帶來了一定管理成本上的挑戰(zhàn),尤其是時間管理上。
——
核心需求是:盡量少的預算下
中小微企業(yè)一個后臺運維所有電腦要省時間成本
當下中小微企業(yè)用人成本較高,讓企業(yè)苦不堪言同樣是事實。針對這位企業(yè)主,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一款產品,一年人均花費不到200元運維費用,達到高效運維企業(yè)應用管理的目的。管理員維護一臺電腦相當于同時維護10臺電腦操作。時間成本大大降低。電腦越多,時間成本收益越高。對于團隊人員進出流動性大的企業(yè),也非常好用。
這是相對于找一個全職的運維人員和外包運維公司及找運維兼職上門居中的性價比解決方案。
按照企業(yè)一臺電腦平均5千元計算,不再為應用運維發(fā)愁一整年。年度運維支出相當于電腦價值不到4%,可以真正解決企業(yè)非常頭疼的電腦迭代、資產管理、客戶端統(tǒng)一部署管理的難題:
-實現不同電腦的差異化安裝,達到電腦效率的最大化機器性能發(fā)揮
-能控制每臺電腦上安裝的應用是否與上班有關,減少上班摸魚的機會
-讓人員工資成本價值最大化,將企業(yè)寶貴的時間成本聚焦在業(yè)務上,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減少維護所需時間,提升設備利用率
-便于小企業(yè)進行資產管理
我們推薦騰訊電腦管家小團隊VIP版,作為這位小企業(yè)老板咨詢的解決方案。
騰訊電腦管家小團隊VIP版-官方下載(有免費試用)https://vip.team.qq.com/group/create#/
騰訊電腦管家小團隊VIP版
簡單的教程
在企業(yè)辦公電腦的日常維護時,總有很多瑣碎的事情需要去維護和處理。比如軟件的版本不一致、張三和李四還有王五安裝了非授權軟件或補丁升級不及時等。
我們電腦安裝完系統(tǒng)后,會做一些標準化軟件和系統(tǒng)的配置,但之后的日常維護就顯得很瑣碎了,被動的去處理問題,現在我們需要主動出擊,統(tǒng)一進行管理,提升IT管理效率,即刻輕松運維。
我們可以在每臺客戶端中安裝騰訊管家小團隊版,通過加入團隊,對辦公電腦來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部署。
全公司應用管理情況盡收眼底
通過可視化的界面,能更好的查看當前的設備數量,軟件版本和流量統(tǒng)計的管理,通過設置組織架構,將每臺電腦根據不同的部門部署不同的管理規(guī)則,實時監(jiān)測設備狀態(tài),及時推送微信預警,無須7*24小時待命。
全自動判斷員工是否安裝并且關聯企業(yè)微信十分高效
設置不同的體檢策略,掃描并及時安裝各類補丁提升系統(tǒng)的安全系數,為公司電腦提供多重安全保障,支持設置定時體檢和殺毒,靜默執(zhí)行并一鍵處理,安全無憂。
給電腦做個體檢,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全自動哦
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磁盤使用率和溫度等,及時對設備使用人提出優(yōu)化建議,提前解決故障問題。實時的流量監(jiān)控,對網絡環(huán)境優(yōu)化也是非常有效。
當然也支持各類軟件的分發(fā)部署,批量管理軟件使用和卸載,辦公環(huán)境更合規(guī)。
這些圖是官網上的功能宣傳圖
最后祝福每一位老板生意興隆,事業(yè)順風,旺旺旺!
分享給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幫助他們獲得成功吧!
歡迎加入我們的官方VX大群,請+【ywbj01】
您可以得到大彪哥在線運維支持服務,中小企業(yè)上門服務支持
運維人的日常交流與知識分享,共同成長
知不覺,ColorOS系統(tǒng)已經誕生近10年,從第一代的“智繪新生”,到去年的ColorOS 12上的“自在無邊界”,ColorOS的成長和蛻變,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代表,ColorOS確實沒有辜負“好用安卓系統(tǒng)”之名,個性化、極致流暢、無縫體驗是ColorOS最鮮明的特點,如今ColorOS 13也已經正式發(fā)布,在接到升級通知后,筆者也趕緊給手機里的OPPO Find X5 Pro更新了一下,那么新系統(tǒng)表現如何,又有哪些值得說道的新體驗,下面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功能機時代,手機功能比較純粹,就是為了通信。但到了智能機時代,手機能力越來越強,交互隨之變得更加復雜,操作系統(tǒng)的地位一下子提升起來?,F如今,手機操作系統(tǒng)已經被視為品牌自身軟實力的重要部分,更是各廠商吸引和留住用戶的重要“殺手锏”。
和iOS一家獨大不同,安卓圈有太多經典的UI系統(tǒng)為用戶所津津樂道,ColorOS能成為其中佼佼者并獲得大眾消費者的廣泛認可,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從設計角度來看,“輕”、“快”、“無邊界”、“人性化”一直都是ColorOS帶給用戶最直觀的印象,其本意是可以讓用戶以更輕量化的方式去體驗這個繁雜的數字世界,因此過往ColorOS都會以一些較為柔和淡雅的配色、圓潤順滑的線條、簡單流暢的文字來裝點系統(tǒng)的每一個頁面和圖標,為信息生活“減負”。
到了ColorOS 13上,不僅繼承了這一設計思路,并且還融入了新的自然視覺語言,從圖標到配色再到系統(tǒng)動效,帶來了煥然一新的系統(tǒng)視覺體驗。官方把這一設計理念稱為“水生設計”,詩意而貼切。
“水”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元素,一直以來給人的感官印象都是柔美、靈動、通透,同時也具有強大包容性、可塑性。為了呈現這樣一種效果,ColorOS 13采用了全新配色體系——“日出藍”和“日落橘”,色彩基調取自海平面從日出到日落24小時的色彩變化,從應用圖標到系統(tǒng)控件OPPO都做了充足適配。
相較過去幾代ColorOS,ColorOS 13的主題色也不再是綠色,而是改為藍色,據說這種變化主要還是照顧不同國家地區(qū)的文化習慣,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當然,藍綠在情緒表達和觀感上本來就比較相近,體驗上也將割裂感降到最低,也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
除了主題色彩變化外,ColorOS 13還對圖標進行了重繪,設計元素更簡潔,色彩更容易辨認,并且還避免藍色紫色、紅色綠色同時出現,對有色覺缺陷的人更為友好。
ColorOS 13充電動效
關于ColorOS 13的水生設計,其理念還體現在系統(tǒng)動效上,比如在系統(tǒng)時鐘、手機管家還有充電動畫部分,同樣融入了水波、漣漪的特點,動效看起來更高級。
ColorOS 13的桌面文件夾也有了新變化,用戶長按文件夾可以改變桌面文件夾尺寸。
很多人吐槽App放在文件中每次用都找不到,這次的改變更加細節(jié),文件夾變大后,用戶能夠迅速找到想要的App,省去翻找煩惱。并且一個文件夾內可以放更多App,支持滑動翻頁,文件夾就像一個縮小版的桌面,里面可以放一些最常用的App,更方便用戶單手操作,交互也更高效。
在壁紙部分,ColorOS 13同樣新加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綻放壁紙”功能,壁紙中的“植物”會根據用戶用機時長和常用應用發(fā)生變化,我們玩手機的時間越長,呈現在壁紙上就是植物的成長過程,從發(fā)芽到長成枝葉再到逐漸礦物化,提醒我們用機時間過長,可以適當休息一下。
以上就是來自ColorOS 13設計上的一些變化,主要集中在UI色彩、圖標形態(tài)、文件夾交互、系統(tǒng)動效以及個性化等方面。
自定義虛擬Omoji形象
除此之外,ColorOS 13針對跨設備應用升級了響應式布局2.0,使得各個設備之間的交互更加統(tǒng)一,體驗不再割裂;針對越來越頻繁的數字世界活動,推出了更精細化的虛擬Omoji形象,用戶甚至可以在微信、QQ、抖音、快手等第三方App中套用自己的個性形象,十分有意思。
我們常說一款手機系統(tǒng)很好用,除了設計好看,交互高效外,還包括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流暢性。甚至就筆者來看,穩(wěn)定和流暢的重要性還要高于一些功能性的創(chuàng)新,才更加符合用戶認知和習慣的需求。
近幾年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很多UI在設計過程中都會加入大量動畫,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大量動畫特效導致畫面容易出現卡頓和掉幀,這顯然不是用戶希望看到的。
相較之下,ColorOS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之前的量子動畫引擎就給筆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頁面滾動時的真實阻尼感,系統(tǒng)間操作的順暢度,模擬物理世界的慣性動效等等,與手感的契合度非常高。
如今量子動畫引擎已經更新到了4.0版本,新增行為判斷,可以識別用戶的操作意圖,比如當我打開一個App時,在動畫啟動一半時,如果我不想打開這個App,就可以上滑打斷動畫,整個操作行云流水,超級絲滑。
ColorOS 13還對于平臺調度方案進行了革新,帶來了全新的ColorOS超算平臺,簡單理解就是對手機硬件資源的調度更精準,可以更好釋放硬件性能,同時也更加省電。從官方數據來看,整機性能會有10%的提升,游戲時續(xù)航更好,溫度也更低。
ColorOS 13應用留存率更高
而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應用留存上,得益于全新的調度方案,ColorOS 13的提升更加明顯,以筆者手上這臺OPPO Find X5 Pro為例,升級 ColorOS 13后,8GB版本可以在后臺同開十幾個應用的前提下,打一把游戲后,這些應用都能正常留存,幾乎感受不到“殺后臺“問題。
看過了新系統(tǒng)的水生設計、流暢系統(tǒng),但要說筆者最喜歡的一個功能,還是智慧息屏。大家對息屏顯示其實都不陌生,但只有ColorOS 13才做到了“懂你所需”。
這一次OPPO在息屏中加入了場景化信息功能,目前適配了叫車、外賣、聽歌三大場景,比如當用戶聽歌時,可以在息屏界面切歌、暫停/播放,切換歌單和調節(jié)音量,免去了“解鎖”、翻找應用或者小插件等一系列操作,并且關鍵信息抬手即視,確實是很方便實用的一個設計。
針對職場用戶、移動辦公剛需人群,ColorOS 13的“智能會議助手”同樣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功能。如果你每天日程繁忙,各種會議排期看起來眼花繚亂,就可以通過智能會議助手一鍵導入會議日程,比如當我們在釘釘或者飛書上收到會議通知時,打開日歷后,側滑側邊菜單欄就能把會議日期同步到手機日歷上,這樣就能對會議排期進行統(tǒng)一管理,不用擔心有所遺漏。
一鍵導入會議日程
除了一鍵導入會議日程外,智能會議助手還能自動識別日程中的會議鏈接,接著會彈出會議入口,點擊就可以加入會議,十分方便。
在跨端場景應用方面,ColorOS 12其實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表現,比如此前的跨屏互聯,將手機、平板、筆記本進行了無縫融合,支持端到端之間的圖片、文檔拖曳,還支持跨屏文字編輯、剪貼板共享,在編輯Word、PPT時相當實用。
跨端通話
ColorOS 13在此之上又帶來了跨端通話和跨端互傳功能,我們可以在電腦上接聽手機的來電,也可以通過OPPO互傳將手機、平板上的文件快捷發(fā)送到電腦上,效率提升杠杠的。
Carlink全新支持語音能力
在日常出行方面,ColorOS 13提供了包含數字車鑰匙、離車管家、Carlink在內的多項跨終端互聯體驗,不僅支持手機解鎖,遠程控制開關車窗、空調,同時還能夠把手機上的應用無縫流轉至車輛,導航、打電話、聽音樂一應俱全。此外,這一次Carlink還升級了語音能力,很多功能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到,更是能夠讓駕駛員專注于駕駛,提升了行車安全性。
安全隱私一直都是手機系統(tǒng)體驗的“重中之重”。對于廠商來說,如何更好守護消費者的用機安全,是一個需要持續(xù)探究的問題。
ColorOS 13中,新增了自動打碼功能,比如我想把自己的聊天記錄分享給他人時,系統(tǒng)會對識別到的頭像、名字進行打碼處理,并且支持長截圖,使用非常方便。
聊天記錄自動打碼
當用戶新下載一個應用后,很多App在安裝時都會索取系統(tǒng)權限,用戶對此往往感到困惑,因為不知道哪些權限可以給,哪些權限不該給,或者干脆為了省事,一股腦全都通過,這就讓很多系統(tǒng)的應用權限管理形同虛設,沒有發(fā)揮出必要的作用。針對這個問題,ColorOS 13同樣新增了智能權限推薦,它會幫助用戶對應用權限進行“篩選”,對非必要的權限予以提醒,在不影響App使用的情況下,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隱私安全。
智能權限推薦
與此同時,ColorOS 13還加大了對應用惡意行為的攔截力度,對自啟動、惡意關聯啟動、惡意彈窗、誘導下載等應用行為進行攔截,顯著提升系統(tǒng)使用的安全性。
ColorOS 13延續(xù)了OPPO一直以來的設計理念,始終追求輕量、智能、便捷、人性化的使用體驗,同時它對用戶需求的挖掘也更加深入,技術也更底層更硬核,變得更加自然、人性化。因此,從一個手機系統(tǒng)的角度來看,ColorOS 13的水平還是很高的,即便在設計上不斷優(yōu)化的國產UI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另外,這次開發(fā)者大會還可以看得出來,OPPO一直在下一盤生態(tài)大棋,ColorOS作為OPPO探索萬物互融智慧生活的核心技術基座之一,其能力也將不再局限于手機。這一次,ColorOS 13不但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效果、系統(tǒng)隱私安全防護以及更流暢穩(wěn)定的系統(tǒng)體驗,還進一步提升了跨終端互聯能力,從手機、平板到智能穿戴,從智能家居到智能汽車,也都有ColorOS 13的身影,相信隨著OPPO生態(tài)的發(fā)展和完善,ColorOS還將帶來了更多新體驗。
#OPPO#
021 年眼看著就到了,在 DIY 市場各種硬件產品持續(xù)缺貨的情況下,不少消費者對新款筆記本產品的需求愈發(fā)迫切,華為趁勢推出了 MateBook D 系列新品,主打全面均衡的輕薄筆電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全新升級的 11 代酷睿處理器是它的一大賣點,不止于此,這款產品還有諸多其他升級亮點,至于具體表現如何,IT之家正好拿到了一臺深空灰配色的 i7 高配版,看完這篇文章后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一直以來,華為 MateBook D 14 在家族兄弟姐妹中都扮演著實用者的角色,外觀非常的沉穩(wěn)和大氣。整個機身外殼采用的是陽極氧化 40 道工序重重淬煉的鋁合金材質,表面也做了細膩的金屬噴砂工藝,手感光滑。鋁合金材質在確保機身強度和韌性的同時,也盡量做了輕量化處理。深空灰的配色強調質感,同時帶有一絲沉穩(wěn)。機身四周的倒角和線條處理上都進行了圓潤過渡,所以雖然看起來四四方方,但握持起來不會有攻擊性。
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三圍控制也很均衡,重量1.38kg,長寬厚分別為322.5mm×214.8mm×15.9mm,機身最厚處也控制在 15.9mm,略有分量又較為輕巧,搭配另一款經典的皓月銀配色,會更顯年輕時尚。隨機標配的 65W 電源適配器和雙 USB-C 數據線也非常實用,不僅體積小巧便攜,也可以勝任多種用途,比如給電腦和手機有線數據傳輸,給手機等其他電子產品充電,出差旅行一套就能搞定所有設備,全能方便。
在外表的視覺元素設計上,華為一直保持著簡約克制的態(tài)度,A 面只有一個居中的鏡面 HUAWEI 標識。
D 面頂部是黑色磨砂的塑料轉軸,下方是一條長長的塑料防滑墊和一道道豎向的進氣開孔。
開孔內部可以看到防塵網和一個散熱風扇。再下面還有一組左右對稱的防滑腳墊和揚聲器開孔。
側邊的 IO 接口上,機身左側有一個兼具充電和數據傳輸的 USB-C 接口,一個 USB3.2 Gen1 的 Type-A 接口和 HDMI 接口。
右側有一個 USB2.0 Type-A 接口和一個 3.5mm 耳機音頻接口;外接的拓展性都有照顧到,不過要是能再多配一個 USB-C 接口就好了。
掀開 B 面,華為 MateBook D 14 并不支持單手開合,但是開合角度卻支持到了 180 度,在某些特殊的場景下使用起來會更加靈活。正因如此,它的這塊屏幕也進行了再次升級,比如支持 178 度的可視角度,1000:1 的對比度以及 300 尼特亮度等。
視覺方面,由于將常見的攝像頭部分挪到了鍵盤部分,因此這塊 14 英寸 1920x1080 FHD 分辨率的 IPS 屏幕做到了 3 面等寬窄邊框以及 84% 的屏占比,并擁有 16:9 的比例和 157ppi,屏幕表面進行了霧面處理,下邊框的部分也有一個 HUAWEI 標識。
我們通過 AIDA64 查詢發(fā)現,這塊屏幕的生產商為群創(chuàng)光電,型號是 N140HCA-EA3 特供版,從屏幕網上的常規(guī)型號參數來看,它主要的升級點在屏幕亮度,對比度,100% sRGB 色域以及 DC 調光無頻閃技術的加入。當然,德國萊茵低藍光護眼認證也少不了。
具體的色域表現,IT之家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測試。我們通過愛色麗 i1 Display Pro Plus 校色儀配合 DisplayCal 3 軟件實測得出,這塊屏幕覆蓋了 93.6% 的 sRGB 色域、66.7% 的 Adobe RGB 色域以及 68.8 的 DCI P3 色域,比較接近官方的 sRGB 色域數據宣傳。這樣來看,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的屏幕素質中規(guī)中矩,相比之前的屏幕在多個方面都有提升,綜合的屏幕素質也進一步增強。
C 面應該是 MateBook 系列歷來創(chuàng)新點最多的部分,包括老用戶已經耳熟能詳的隱藏式中置攝像頭,包含指紋識別功能的電源鍵,這些功能都是比較實用且注重用戶隱私的。前者能夠保證用戶的個人信息隱私,畢竟按下才能彈出的設計,相當于是做了物理屏蔽,即使一些流氓軟件不太老實,偷偷獲取攝像頭權限,它依舊是沒法拍到你的。
而后者在確保電腦內部資料安全的同時,也便捷了解鎖電腦的步驟。指紋識別雖然不像面部識別那么自然,
但非常符合人的直覺習慣,只是目前指紋功能僅限于解鎖登陸系統(tǒng),如果華為能夠將做手機的思路繼續(xù)實踐在電腦上,或許將來小小的電源鍵,也能完成無縫的授權和支付認證等功能。
鍵盤布局比較中規(guī)中矩,鍵帽部分無論是材質還是手感與前代幾無差別,不過鍵程要更長一些,打字的反饋也更加有力。鍵盤自帶兩檔背光,而且是字符透光,暗光環(huán)境下也適合精確的文字輸入。觸控板的面積較為充裕,磨砂的處理上并沒有金屬外殼那么滑,應該是考慮到觸控的靈敏度問題。
作為一臺全面均衡的實用型產品,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并沒有選擇將華為分享的物理式一碰傳功能集成在觸控板部分,而是單獨放在了 C 面的右下角,并貼有一個便于用戶識別觸控區(qū)域的標簽。但是,這套交互系統(tǒng)背后的生態(tài)功能,才是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在體驗上最出彩的地方。
多屏協(xié)同是這套生態(tài)的核心功能,它能夠實現在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上,用鍵鼠直接操作手機上的 App 和功能,訪問手機上的數據,甚至直接跨平臺進行數據同步、編輯修改、復制傳輸等。
比如上圖中,當我用手機拍攝一個文檔,并用智慧識屏解析、復制圖中的文字信息之后,只要手機和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當前處于多屏協(xié)同的連接狀態(tài),就可以在電腦上直接粘貼剛才復制的文字。所以一旦有需要快速記錄但不方便文字輸入的場景,這套組合拳立刻就能發(fā)揮作用,迅速提升多設備間協(xié)同工作的效率。
多屏協(xié)同是一種借助分布式設計,打通電腦、手機等產品之間硬件隔閡的生態(tài)紐帶,這其中華為 MateBook D 所代表的電腦端,相當于是主設備,更強大的硬件也承載了更多的算力,通過電腦直接訪問和操作手機,提升了電腦并行處理信息的效率。在電腦上也可以接打電話、回復手機上的社交軟件信息,甚至是看直播玩游戲等等,目前只有華為自家的產品能夠實現,可說是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相對競品的一個巨大優(yōu)勢。
在硬件配置上,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用上了十一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具體的配置信息如下:
這套配置的核心就是 11 代酷睿和最新一代的輕薄本標配移動獨顯 MX450,從整體來看無疑是明年主流的輕薄本的標配,那其實之前IT之家已經評測過 11 代酷睿 i5 的性能表現,那借此機會我們再來看看 11 代酷睿 i7 和 MX450 的表現吧。
首先是 i7-1165G7 這顆 CPU,默頻 2.8GHz,單核最大睿頻 4.7GHz,全核最大睿頻 4.1GHz。值得注意的是,i7-1165G7 的二級緩存增加到 1280KB,而原先 i7-1065G7 是 512KB;三級緩存加大到了 12MB,和移動版 10 代標壓 i7 的三緩大小一致,這使得 CPU 能夠更快的讀取數據。功耗方面則是直接給到了 28W,那么實際的表現,我們簡單看一下 Cinebench R20 的跑分情況。
在 Cinebench R20 中,i7-1165G7 的單核得分為 576 分,多核得分為 2170 分。這組成績相比IT之家測得的上一代 i7-1065G7 的單核 460 分、多核 1703 分相比,分別提升了 25% 和 27%,這個幅度還是非常大的。
而顯卡方面,考慮到目前很多用戶還在使用 MX250 顯卡的輕薄本,那么 MX450 的提升是否明顯,也就成了用戶換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它采用 TU117 核心,擁有流處理器 896 個,與新版的 1650 大體相當,不過顯存方面,這塊 MX450 并沒有采用最新的 GDDR6,而是鎂光的 GDDR5。
我們照例使用 3D Mark 進行簡單跑分。最終在 TimeSpy 中得到了 1978 分的圖形分,而在 FireStrike 中得到了 4809 分的圖形分,這組分數與采用 GDDR6 顯存、25W 功耗的 MX450 相比還有點差距,不過相比 MX350 還是有不少提升的。
實際的性能體驗,我們還是以目前最為主流的 PC 端游原神來進行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在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的電腦管家中,提供了兩種性能模式,高能模式和平衡模式,很明顯前者傾向于更強的性能調度,而后者則傾向于更強的續(xù)航和低功耗。當用戶需要運行負載較高的任務時,可通過鍵盤上的 Fn+P 組合鍵快速進入高能模式,釋放全部性能。
打開游戲之后,我們在設置中選擇 60 幀,所有效果等級開到中,渲染精度選擇 1.0,抗鋸齒等級為 TAA,打開體積霧和反射,關閉動態(tài)模糊。此時游戲可以全程穩(wěn)定在 60 幀,我們選擇了特效場景比較復雜的爆炎樹,攻擊時 GPU 占用率達到了 93%,頻率在 1500MHz 左右,由于原神在 PC 端不太吃 CPU,所以占用率只有 24%,CPU 和 GPU 的核心溫度分別為 66 度和 68 度,可以說 MX450 面對主流的端游已經比較 OK,在硬件要求更低的 FPS 和 MOBA 類端游中,幀數表現會更加出色。
我們也測試了網頁多開,在線視頻,1080P 視頻剪輯和 PhotoShop 編輯圖片,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應對這些多場景的影音娛樂和日常辦公都不在話下,在線看視頻甚至能堅持 8-9 個小時。
而在音質方面,它的 2W 雙揚聲器支持環(huán)繞立體聲,以及虛擬 5.1、虛擬 7.1 多聲道輸出,并對聲音進行了抗失真算法優(yōu)化,出廠預裝的 Nahimic 音效軟件,也可以帶來豐富的場景預設和自定義選項。
硬盤部分我們通過 CrystalDiskInfo 查詢發(fā)現,它的型號是三星的 MZVLB512HBJQ-0000,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PM981a,這塊 SSD 的性能表現非常出色,具體的讀寫速度大家可以參考下 CrystalDiskMark 的跑分成績。
一圈看下來,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確實是一款全面均衡的筆記本產品,雖然它的價格不高,但各方面的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娛樂辦公需求,做工上也不會偷工減料,保持了華為一貫對品質感的追求。不止于此,自家生態(tài)所帶來的多屏協(xié)同功能更是大大增強了它的實用性。當然,這款產品也不是沒有取舍的地方,屏幕的色域覆蓋偏弱,沒有采用 GDDR6 顯存的 MX450,也略微留下了一絲遺憾。如果你不在乎這些,那華為 MateBook D 14 2021 款算得上明年初發(fā)布的 11 代酷睿新品中,頗具競爭力的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