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屏設計、蘋果 A15、USB-C 接口、5G 網絡、支持最新的 Apple Pencil……這些讓 mini 6 成為了變化最大的一代 iPad mini 產品,也進一步成為了許多人嘴里的「真香游戲機」。
但是屏幕刷新率依然為 60Hz,以及蘋果官網并沒有提到的 CPU 頻率縮水,讓許多持幣觀望的人感到糾結。
作為 iPad mini 5 與 iPad Pro 用戶,我在到貨的第一時間搶來了同事的 iPad mini 6。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我在最近幾天使用 iPad mini 6 的實際感受,以及購買建議。
小號 iPad Air 4
拿到 iPad mini 6 的第一感覺:這就是個小號 iPad Air 4。
由于采用了全面屏設計,iPad mini 6 的屏幕從上一代的 7.9 英寸提升到了 8.3 英寸,保持了 326 PPI 與 500nit 亮度。
▲ iPad mini 6 對比 iPad mini 5
說到這里,你應該會發現 iPad mini 6 的屏幕比例也變了。
經過計算 iPad mini 6 的長寬比大約為 15.2:10,相比之下 iPad mini 5 為 4:3(大約 13.3:10),iPad Pro 11 則接近 14.3:10。
因此 iPad mini 6 是目前在售型號當中最「長」的,使用以上三款產品打開同一網頁,效果如下。
更加細長的屏幕讓 iPad mini 6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更接近大屏智能手機,它的寬度與 iPad mini 5 一致,而且長邊的邊框反而更寬了一些。
蘋果每次調整 iPad 的長寬比都會帶來游戲適配問題,iPad mini 6 也不例外。目前運行日常軟件時沒有什么問題,但游戲兩邊會出現黑邊。
如果說以上這些是后期軟件適配能夠解決的問題,那么視頻黑邊大概就會是 iPad mini 6 永遠的「痛」了。
因為它既不是目前流媒體主流的 16:9 以及更寬的電影比例,也不是老電影常用的 4:3,所以無論看什么視頻都會有黑邊。
不過 iPad mini 6 用上了橫向的雙揚聲器,終于告別了上一代看視頻時單邊響的問題。
iPad mini 6 的攝像頭凸了起來,加入了閃光燈,并且支持第二代 Apple Pencil。除了吐槽一下這根筆的長度大概與機身相同,其他的大家見仁見智。
iPad mini 6 的前置攝像頭也得到了升級,換成了 1200 萬像素廣角版本。可以支持人像居中功能,在進行視頻通話時還是比較實用的。
▲ 同事在我拍照前就貼了膜,并且不允許我撕掉
本次基礎版 iPad 也用上了這個攝像頭,因此只有 iPad Air 4 受傷的世界完成了。
與 iPad Air 4 相同,iPad mini 6 采用了集成 Touch ID 的電源鍵。實際體驗比 iPad mini 5 的 Home 鍵差一些,但總比 iPad Pro 在外面戴口罩時每次都要輸入密碼要好一些。
可能是因為被 Apple Pencil 擠占了空間,iPad mini 6 的音量鍵被安排在了電源鍵所在的短邊。
如果習慣使用左手操作的話,橫屏時控制音量還是比較方便的(右手可以在控制中心調節),截圖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
這次蘋果對 iPad mini 6 音量鍵的邏輯進行了調整,簡單來說就是點擊位于上/右邊的按鍵會增加音量,反之則會減少。下面是該功能的演示,順便批評一下其他型號的 iPad。
對于影音愛好者老說,iPad mini 6 還有一個不錯的改進:接口換成了 USB-C。
所以即使買了 64GB 版本,或者把 256GB 空間裝滿了,你還是可以通過在線,以及 U 盤來播放影音內容。
在大家共同發展全面屏的今天,我認為 iPad mini 6 以上的這些改動還是不錯的。
但是我不推薦為 iPad mini 6 搭配 Apple Pencil 或者鍵盤使用,接下來的內容也會主要圍繞性能與游戲展開。
高性能與缺點并存
與 iPhone 13 系列相比,iPad mini 6 采用的 A15 CPU 主頻從 3.23GHz 降到了 2.93GHz。搭配 4GB 運行內存,我們跑出的 GB5 分數為單核 1608,多核 4520。
這樣的分數確實比 iPhone 13 要低一些,不過 iPad mini 5 的 GPU 并沒有縮水,是 iPhone 13 Pro 相同的 5 核心。
所以 iPad mini 6 多少有點「低 U 高顯」的感覺,結合 60Hz 屏幕刷新率,多少有一種給 RTX 3080 配了個 i5,還沒買高刷新率顯示器的意味。
在以最高畫質運行半小時《原神》后,iPad mini 6 不僅平均幀率為 59.6,卡頓也比較少。
而且機身正/反面最高溫度僅為 39.2℃/39℃,位于靠近屏幕右上角的位置,并不會影響到游戲體驗。
在習慣 90/120 幀之后,使用 iPad mini 6 玩《王者榮耀》等游戲時雖然保持滿幀,但多少會感覺畫面拖沓。
續航方面,一小時 1080P 在線視頻耗電 10%,半小時《原神》耗電 11%,所以把 iPad mini 6 看做超大屏但沒有高刷新率的 iPhone 并沒有什么問題。
與 iPad mini 5 相比,iPad mini 6 在拍照方面的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以下是部分樣張。
我認為雖然比不上高端智能手機,iPad mini 6 的成像素質還不錯,并且擁有很大的取景器,實際拍照體驗還是可以的。但我同事表示 1000% 不會用平板電腦來拍照,甚至掃碼都不會考慮。
總結:9 年來最大改動,大型游戲利器
去掉 Home 鍵的全面屏設計,屏幕擴大到 8.3 英寸,提供了 USB-C 接口以及立體聲雙揚聲器。
毫無疑問這是 2012 年 iPad mini 發布以來,該系列在外觀方面最大的一次提升。
A15 與 60Hz 刷新率,讓 iPad mini 6 更適合《原神》這樣的大型游戲。對于許多中高端手機都能夠以高幀率運行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戲,iPad mini 6 就存在天生劣勢了。
結合對第二代 Apple Pencil 的支持,以及前置攝像頭的升級,iPad mini 6 也完全有潛力成為新的網課利器。
作為總結,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小屏幕蘋果手機愛好者,正在使用 iPhone 13 mini 并且想要再來一塊可以隨身攜帶的大屏,Wi-Fi 版 iPad mini 6 是一個好選擇。如果你正在使用安卓手機,想要入手一臺隨手的小尺寸平板電腦,可以選擇 5G 版 iPad mini。
但是想用它來代替大屏手機,那還是盡早打消這個念頭吧。
在容量選擇方面,除非你只要在本地存儲很少的東西,并且重度依賴 Wi-Fi 與流媒體,無腦選擇 256GB 版本即可。
這也是我要吐槽的一點,畢竟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的兩三年內,64GB 勢必捉襟見肘,128GB 則剛好是大多數人的甜蜜點。
如果說沒上 120Hz 屏幕刷新率是為了給 iPad Air 4 與其他平板一條活路,那么只有 64GB 與 256GB 選項,不提供 128GB 版本,就只能用這張圖來解釋了。
Pad mini 上一次亮相,還是 5 年前。再往前追溯,是 2012 年。
那一年,我的臉還沒有現在這么大,iPhone 的屏幕只有區區 4 英寸,以屏幕大著稱的三星 Galaxy Note 2 放在今天,不過爾爾。
在手機屏幕變大之前,這個入門版的 iPad 更像一個手機的附屬設備,7.9 英寸兼顧了輸入與顯示,無論是看電影、輸入、打游戲,它都比手機更舒適。
后來,iPhone 順應趨勢做了大屏手機,iPad mini 的優勢幾乎只剩下了價格,它的式微在所難免。
時隔 5 年,當新 iPad mini 以當年的樣子出現在我面前時,我迫切想知道的是:在這個屏幕動輒超過 6.5 英寸全面屏手機時代,iPad mini 究竟是新瓶裝舊酒,還是老樹開新芽?
新 iPad mini 保留了當初的 ID 設計,一樣的 7.9 英寸,一樣的機身構造,連 3.5mm 耳機插口也完整地保留下來。
看慣了全面屏手機,iPad mini 寬大的上下邊框頗有種古樸感,但是這塊出色的屏幕彌補了形態的欠缺——500nit 的亮度,P3 廣色域,甚至還是全層壓顯示屏,支持抗反射涂層。
如果你用過 9.7 英寸的 iPad,一定會對那塊沒有采用全層壓的屏幕耿耿于懷——由于其蓋板玻璃、觸控層和顯示屏之間留有縫隙,操作的時候總覺得手指和玻璃之間還隔著一層玻璃。
iPad mini 的屏幕依然是 2224 x 1668 的分辨率,細膩程度超過 iPad Pro,考慮到視覺距離,兩者的顯示效果非常接近。
iPad mini 的邊框采用了打磨的工藝,蜂窩版的天線條也跟進了新的設計。蘋果沒有因為入門級而降低做工的標準,iPad mini 是整個 iPad 產品線中最精致最愛不釋手的那個。
原本以為蘋果會給入門級的 iPad mini 配備上一代芯片,沒想到蘋果直接把 iPhone XS 上的那顆 A12 仿生芯片用在了 iPad mini 上。
▲ iPad mini 和 11 英寸 iPad Pro
iPad 上這顆 A12 的運行頻率和 iPhone XS/XR 上那顆同為 2.49GHz,運行內存和 iPhone XR、iPhone X 一樣都是 3GB,而 iPhone XS/XS Max 則為 4GB。
也就是說,iPad mini 的性能與 iPhone XR 平起平坐,除了最新的 iPad Pro,iPad mini 代表了當前最出色的移動平臺性能。
在安兔兔的綜合評分體系中,iPad mini 以 373349 的分數排名第三,僅次于兩款 iPad Pro。
GeekBench 的跑分同樣證實了上述結論,iPad mini 單核和多核跑分均與 iPhone XS/XR 旗鼓相當,一兩百分以內的波動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GPU 的測試差距則會稍大一些,在 GFXBench 中的 Aztec Ruins 等場景下,iPad mini 的幀率基本維持在 30Fps,略低于 iPhone XS,考慮到 iPad mini 的屏幕分辨率比 iPhone 高,相同芯片下的負載更高,分數低一點屬于正常現象。
如果統一到 1080p 之后的 Manhattan OffScreen 測試中,相差進一步縮小,iPhone XS 大概維持在 102 左右,iPad mini 為 96 Fps。
性能只有體現在實際使用中才有意義,以《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這類對持續幀率以及散熱有要求的游戲為例,開啟 HDR 高清、超高幀率和抗鋸齒畫面,iPad mini 無論是畫面素質還是操作的流暢度都非常出色。
觸屏游戲體驗的好壞,取決于屏幕大小、觸控響應、系統機制、芯片性能、機身重量甚至屏幕涂層等多個要素,iPad mini 在這些要素中取得了一個相對完美的平衡。
比如屏幕其實并不是越大越好,大屏雖然可以放大細節,但也會影響操控的寬容度,我用 11 英寸 iPad Pro 瞄準的時候就明顯覺得漂,就好比 DPI 太低,而 iPad mini 就精準很多。
iPad mini 的重量也非常合適,即便把玩上一兩個小時,也不會覺得手腕酸痛。
iPad mini 的發熱區域在機身右側,橫屏玩游戲的時候不會感到機身發熱。
唯一可惜的是,iPad mini 沒有配備四揚聲器,橫置的時候,聲音只從一邊發出來,失去了環繞聲的支持,不戴耳機的話恐怕無法通過聲音辨別方向。
總之,在 A12 的加持下,iPad mini 被賦予了當前最為出色的移動平臺性能,加上各項指標的平衡,它儼然是一部比手機體驗更好的游戲設備。
iPad mini 并不是簡單通過更新硬件配置迎合時代。對 Apple Pencil 的支持是 iPad mini 含金量的體現,它意味著 iPad mini 擁有了更方便的輸入設備。
盡管 iPad mini 只能搭配第一代 Apple Pencil,用插接口的反人類方式進行充電和配對,但這支筆使用體驗依然是市面上數一數二的。
在 5 年前,iPad mini 只是個單純的內容消費設備,大部分人對平板電腦的認知,依舊是一個介于手機和 PC 的中間產品。所謂生產力,迎合的不過是少部分核心用戶的需求。
和 Apple Pencil 的聯動,證明 iPad 在某些領域能夠提供比 PC 和智能手機更便利的使用場景,比如繪畫、修圖、文檔的批注,快速記下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靈感。
如今,全線 iPad 產品都已經支持了 Apple Pencil,但使用上 iPad mini 跟其他幾款產品有點不一樣:iPad Pro 猶如一張 A4 紙,放在桌面上書寫是它更合理的操作方式,而 iPad mini 則像一本可以捧在掌心的 Moleskine,隨時掏出小本本記錄點什么。
Apple Pencil 無法與適用面更廣的鍵鼠相提并論,它更多是創意內容的生產工具。而屏幕的限制也讓 iPad mini 難以勝任更復雜的工作,如果有需要靠 iPad 完成簡單文字的需求,9.7 英寸的 iPad、能搭配智能鍵盤的新款 iPad Air 可能是你更好的選擇。
總之,iPad mini 更適合內容消費而非內容創作,在閱讀為主筆記為輔的課堂上,更輕更薄的 iPad mini 可能是學生黨們更方便的學習利器。
學生背包里的學習機和電子教材,餐廳飯桌上的點餐機,醫生口袋里的病人監控,飛行員身邊的航圖導航……
時至今日,在這些專業領域里,iPad mini 依然有它存在的市場,而在大眾消費市場上,我覺得 iPad mini 更像是一臺絕佳的游戲機、一個裝在口袋里的筆記本。
2999 元的起售價,對比目前市面上 3000 元左右的國產游戲手機,iPad mini 無論是性能、軟件生態還是售價上都是相當有優勢的。
而對于 Apple Pencil 的支持,無疑是會吸引更多學生用戶購買 iPad 來作為自己日常學習和娛樂的工具。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們花了不少篇幅對蘋果 iPad 產品線進行梳理,也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提供了購買建議。
在我使用 iPad mini 的這幾天,我只有一個想法:
輕便、便攜,從來都不是小事情。iPad Pro 固然很強大很炫酷,但更多時間它是靜靜被我遺忘在沙發的縫隙里的。
畢竟,買得起、用得上的 iPad 才是最好的 iPad。
歡 iPad mini 的用戶,真的會喜歡新的 iPad mini 吧。
2010 年 1 月 27 日,喬布斯在美國,從發布會沙發上拿起第一代 iPad 的那一刻,這個產品終于成為了 10 年中最值得期望的產品之一。
隨著產品更新迭代,這個近四年都沒想起來的產品系列,終于被更新。
2019 年 3 月 19 日,蘋果終于發布了 iPad mini 新品,與四代一樣的 7.9 寸尺寸,一樣的大小,一樣的寬邊框,是否會吸引著使用舊 iPad mini 的用戶呢?
近日,科技網站 The Verge 對其進行了首曝上手。標題為“APPLE IPAD MINI REVIEW: NO COMPETITION”,即 iPad mini 評測:沒有競爭對手
而在視頻中,上手新款 iPad mini 的記者 Nilay Patel 表示,新 iPad mini 在規格上與前代相一致,耳機插孔的繼續保留,讓更多人對這個系列產品的消費者充滿期待和滿意。
而對于其缺點,自然是其千年不變的設計,圓角矩形的邊框,大白邊的設計,讓人還無法認為這是新的產品。對于 Apple Pencil,僅支持一代,充電時不太友好,這成為了其產品最大的槽點。
在接口方面,新的 iPad mini 使用 Lighting 接口,沒有用上 USB-C,A12 處理器的加持、最高 256GB 的存儲,彌補了更多遺憾。
售價方面,作為 iPad mini 系列,一貫的兩千多的價位,國行 2999 元起,無疑讓消費者對于其有了更多的購買欲望。
熟悉的配方,老湯換新酒,這種形式是否可以讓消費者拿出錢包接受,就需要看市場的判斷。
蘋果現在賣這五款 iPad 產品,全新的陣容,想買哪款,全看你的錢包。如果你想選擇 iPad mini,很簡單,問一個問題:你想要一款小巧的平板電腦嗎?
如果是肯定的,那就買對了。如果否定,就再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