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要開學了,各位即將步入新生活的大學新生們準備好了嗎?這期視頻我們推薦 3 款 14 英寸的高性價比輕薄本,價格集中在4k-5k,適合大學朋友使用。我們認為智能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在本期視頻中我們重點介紹了一下各家智能化方面都有怎樣的部署。希望本期視頻對大家購買電腦有所幫助。
edmi品牌自獨立以來,一直秉持著“高端產品大眾化,大眾產品品質化”的產品理念,不僅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旗艦手機,也推出了包含筆記本、洗衣機、電視等在內的一系列產品,產品線正不斷豐富。其中的RedmiBook 14自發布以來憑借極高的性價比收獲了用戶的廣泛好評。僅在京東商城單平臺就獲得了超過18萬+的評價,好評率達96%。10月14日,盧偉冰宣布首批搭載酷睿10代處理器的RedmiBook 14增強版在京東、天貓平臺獲得銷量雙第一,可以說是筆電產品中的一匹黑馬。
現在,Redmi對RedmiBook 14做出了更新,推出了RedmiBook 14銳龍版,搭載AMD Ryzen處理器,我拿到的這一款為Ryzen 5 3500U版本。AMD平臺的產品向來在性價比方面更具一籌,RedmiBook 14無疑更加實惠。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對這款筆記本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和測試。
一、外觀簡析,全金屬機身為品質加分
首先,RedmiBook 14銳龍版整機的設計非常簡約,就A面來看,幾乎沒有任何冗余的設計元素。與小米筆記本不同的是,它在A面一側印上了Redmi logo,以及“DESIGNED BY XIAOMI”字樣,但并不與整機的簡約設計相沖突。剛見到這款筆記本的第一眼,我以為是15款的MacBook Pro,整體外觀體現出了一種原不屬于這一價位產品的檔次感。
RedmiBook 14銳龍版的機身A、C、D面均為金屬材質,這在3000元左右的產品中并不多見。金屬材質的使用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觀感和觸感都相比塑料材質更顯檔次。而且,金屬材質也會更利于整機的散熱。
位于A面一側的Redmi logo。
B面的設計沒有非常多的亮點,中規中矩。14英寸16:9比例屏幕,1080P分辨率。這塊屏幕做了霧面防眩光處理,不會因強光而影響觀看,有著更強的環境適應性。屏幕素質方面,亮度、對比度算中規中矩的水平,挑不出什么毛病。
它屏幕的邊框還是比較窄的,左右邊框為5.75mm,屏占比達到了81.2%。但可能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RedmiBook 14銳龍版并沒有配備攝像頭。邊框材質經過了細膩的磨砂處理,不易留下指紋或油污,長期使用也會看起來更干凈。
屏幕下邊框的RedmiBook logo。
C面的設計也完全遵照了極簡設計的風格,與MacBook Pro非常類似,我是很喜歡這種風格的。它的鍵盤我也是非常喜歡,按鍵表面是細磨砂的質感,長期使用應該也不會發生那種油光锃亮的情況。按鍵間距較大,能有效減少文字錄入時的誤操作,按鍵回彈軟硬適中。用了RedmiBook 14這個鍵盤,再用MacBook Pro的蝶式鍵盤的話,就感覺是在敲鐵,非常不適應。
觸控板的面積也相對較大支,支持Win 10系統下的多指操作,如整屏滾動、畫面縮放、程序切換等。觸控板的觸感相比C面的其它部分更加細膩,應該是使用了不同的表面處理工藝。但是觀感上,觸控板與C面看起來還是沒有什么差別的,保持了很高的一體性。
C面邊緣設計有方便開啟上蓋的凹槽,目前大多數筆記本也都采用了這種設計。RedmiBook 14銳龍版的開蓋阻尼相對較大,無法單手打開,但開蓋整個過程還是比較順滑的,不會有頓挫。在使用過程中,上蓋不會有明顯晃動,很穩。
擴展接口方面,機身左側為電源口、全尺寸HDMI、2個USB 3.0接口。
機身右側則是一個USB 2.0接口和一個耳麥接口。這些接口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日常所需了。
側邊有一個收邊的設計,視覺上會顯得更加輕薄。
整機重量為1.5kg,可以隨手拿起或放進背包里。女生用的話,也比較合適,不會顯得笨重。
D面,散熱風扇位置分布有大面積的散熱開孔。揚聲器則位于左右兩側,是比較常見的設計。
底部的兩個墊條有效抬高了D面與桌面的間隙,便于空氣流動、冷熱交換。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兩個墊條的高度是不一樣的,后部那一條更高。這樣,就使得C面鍵盤產生了一個自然的傾角,更符合人體工程學,文字錄入的體驗會更加舒適。
二、硬件性能測試,同價位最強
這一款RedmiBook 14銳龍版搭載的是AMD Ryzen 5 3500U處理器,它基于zen+架構,采用12nm工藝制程,四核八線程,TDP熱設計功耗為15W,整體性能相比上代的Ryzen 5 2500U提升大約10%。
CPU性能方面,我印象中,它應該與Intel酷睿i5-8265U大致相當。后邊會進行具體測試。但Ryzen 5 3500U所集成的VEGA 8核顯性能肯定是遠勝i5-8265U的Intel UHD Graphics 620的,接近MIX150低功耗版。但是,i5-8265U平臺的產品價格多在4000元左右,Ryzen 5 3500U平臺有較大的性價比優勢。
CPU-Z基準測試,單核得分為419.7.1,多核得分為2230.3。
CINEBENCH R15測試,Ryzen 5 3500U單核得分137,多核得分649。那么i5-8265U這項測試的得分是如何呢?
援引自太平洋的測試數據,i5-8265U在CINBENCH R15測試中多核性能得分為607。Ryzen 5 3500U的多核性能超過i5-8265U。
國際象棋測試也驗證了這一點。Ryzen 5 3500U的分數為12671,i5-8265U分數為11057。
RedmiBook 14銳龍版預裝8GB DDR4 2400 MHz內存,通過AIDA64的內存與緩存性能測試,讀取速度為32323MB/s,寫入速度為31446MB/s,拷貝速度為28732MB/s,延遲為119.4ns。該規格下,屬于一個相當不錯的表現了。
硬盤速度直接影響系統的流暢度、響應速度,RedmiBook 14銳龍版使用的是一塊256GB PCIe SSD,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讀取速度為2320.14MB/s,寫入速度為1297.86MB/s,綜合得分1977。實際使用中,系統流暢,應用響應迅速,毫無卡頓。
通過3D Mark對其進行顯卡性能測試。
Ryzen 5 3500 U所集成的VEGA 8核心顯卡在幾項測試中的得分分別為:Night Raid 8903、Cloud Gate 14819、Fire Strike 2471。
通過以往的測試數據對比可以看出,Ryzen 5 3500 U所集成的VEGA 8核顯的性能雖然不及輕薄本上常用的MX 150,但比i5-8265U所集成的UHD 620性能強太多。
PCMARK10擁有一套完整的測試項目,涵蓋了日常生產力任務到數字媒體內容等各項活動,是現代辦公的完整基準測試,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RedmiBook 14銳龍版在這項測試中的總分為3956,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7567、生產力的分6016、數位內容創作3691。完全可以應對日常的辦公使用。測試期間,在多個測試場景下,RedmiBook 14銳龍版都運行流暢,沒有出現卡頓。
基于以上的測試數據,我認為RedmiBook 14銳龍版的性能在3000元以內的價位段,暫時是沒有對手的。
三、小米互傳,高速便捷的跨設備互聯生態
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平板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應該占據了最大的比重,跨平臺設備間的文件互傳是一個人人都會遇到的一個需求。這一方面,蘋果的AirDrop就做得非常好。但Windows、安卓平臺的產品由于硬件規格難統一,很難做到跨平臺的文件互傳。但在RedmiBook 14銳龍版上,我們看到了Redmi致力于改善用戶體驗、解決用戶需求的這樣一個產品思路。
RedmiBook 14銳龍版首發小米互傳功能,它支持筆記本之間,筆記本、手機之間的多端文件互傳。照片、穩當、視頻等都可以輕松分享,而無需安裝第三方應用。
傳送一個圖片文件進行測試,對需要傳送的圖片右鍵就可以看到“使用小米互傳”的選項,然后選擇相應的接受設備即可。
接收端我使用的是小米9 Pro 5G版,在手機段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手機端打開小米互傳功能。整個的使用體驗與AirDrop其實非常類似,但查找設備的時間非常短,響應非???。官方數據,筆記本之間最高傳輸速度可達50MB/s。而且,小米設備間傳輸數據無需網絡。
隨后我又測試了一個1.9G的視頻文件,傳輸速度確實快得可以。整個過程用時不超過30秒。Redmi、小米在打造自己設備間的互聯生態。
四、總結
這次評測,我們對RedmiBook 14銳龍版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相比CPU性能相近的i5-8265U平臺的產品,僅2999元的RedmiBook 14銳龍版體現出了極大的性價比。雖然這款產品售價低廉,但它整機的外觀設計簡約,展現出了與其定價不相匹配的優異質感。這也是Redmi品牌“大眾產品品質化”產品理念的具象體現。
除了外觀、硬件性能這些基礎體驗,通過小米互傳這一功能,我們看到了小米正在打造屬于自己品牌的跨設備互聯生態。實際體驗也非常令人滿意,高效、方便。長此以往,用戶一定會對小米設備形成較高粘性,用了就很難再回去。預算在3000元左右的話,RedmiBook 14銳龍版是相當值得買的一款。
腦已經成為不少上班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與和手機不一樣,電腦需要踩的坑,避的雷,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筆記本電腦。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有的用戶只是為了辦公便攜,有的用戶是為了能夠獲得堪比臺式的游戲體驗。不同的需求,自然也會衍生出不同的產品。而小雷的需求很簡單,就是最簡單的移動辦公,所以在選購電腦時,輕薄的商務筆記本就成了首選。
市面上做商務本的廠商并不少,小雷在仔細對比了價格、性能、續航以及接口后,最終是選擇了Thinkbook 14 銳龍版,原因很簡單,它能夠在恰當的預算中給予小雷最好的體驗。在實際使用幾天之后,這臺筆記本的表現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價格呢?下面就來分享一下小雷的使用感受。
顯示屏:14.0英寸屏(1920×1080、寬屏16:9)
處理器:AMD R5 4600U (2.10GHz)
內存:16GB DDR4 3200MHz(8GB×2)
硬盤:512GB SSD
接口:2*USB 3.1、2*全功能Type-C、HDMI、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RJ45網絡接口、4合1讀卡器(MMC、SD、SDHC、SDXC)
其它:WIFI6、藍牙5.0、指紋識別、背光鍵盤、開蓋開機、ThinkShutter黑閥攝像頭隱私保護、Fn+Q性能切換
電池:60Wh(配備65W充電頭)
尺寸:323mm×218mm×17.9mm
重量:1.4kg
Thinkbook 14整機機身的設計延續了thinkbook的傳統設計,造型偏向簡約,但又極具商務范。這主要是由于其采用了全金屬一體化工藝,讓機身的ABC面一體成型,機身表面的噴涂層也為這款產品增添了不少金屬質感,在一些光線較好的場景下更為明顯。
A面的設計非常簡單,整個面就只有一個Lenovo和ThinkBook的logo:
從側面來看,ThinkBook 14的側面邊緣加入了楔形邊角設計,這樣的好處是既能很好地提升聯想ThinkBook 14外觀的立體感,為用戶單手開合筆記本提供便利,也為左右兩側的揚聲器留出了空間。這種圓潤邊角+切割線條的設計十分受小雷的喜歡,既不會太過于方正嚴肅,又保留了商務本的特征。
B/C面的外觀比較商務,窄邊框的效果很不錯,頂部是720P前置攝像頭,支持ThinkShutter物理攝像頭開關,很實用。
鍵盤部分,這一次的ThinkBook的鍵盤手感不亞于Thinkpad,全尺寸鍵盤,經典的D字形鍵帽,適應各種手型;鍵程適中,帶每次敲擊都很輕快利落,回彈也是輕盈有力的感覺;鍵帽表面采用了磨砂處理,不會打油,摩擦力適中,不管是碼字還是敲代碼都十分舒適,長時間工作也不會太累。
鍵盤右上角是聯想為ThinkBook 14所專門配備的電源鍵(集成了指紋識別模組),在點按開機鍵的同時就能完成指紋解鎖過程,既安全又能夠節省輸入密碼的時間。這個電源鍵的環形指示燈也頗有意思,在工作狀態時為白色燈光,需要解鎖時則為綠色燈光。
除了鍵盤,另一個需要經常接觸的硬件就是屏幕了,一塊好的屏幕不但能夠降低長時間辦公給眼睛所帶來的負荷,也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影音娛樂體驗。ThinBook 14的屏幕采用了一塊14英寸16:9的LED背光屏,也是一塊100% sRGB高色域顯示屏,支持DC調光無屏閃功能,也通過了德國萊茵的低藍光護眼認證。
對于這塊屏幕,小雷還是比較喜歡的,顯示效果不錯,色彩還原度也高,拿來做PS也不用擔心偏色嚴重的情況,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采用了防眩光設計,與傳統的玻璃面板相比在亮度上要略遜一籌,不過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很少會出現屏幕反光的現象,至于用戶能不能接受由于這種設計所帶來的顯示風格就見仁見智了。
在機身左側,聯想為其配備了兩個全功能USB Type C接口(均可充電),HDMI接口、USB 3.2 Gen1(支持關機充電)、耳機和麥克風二合的插孔、一鍵還原小孔、還有電源充電指示燈和電池狀態指示燈。
機身右側則配有安全鎖孔、RJ45千兆網孔、USB 3.2 Gen1、四合一讀卡器。可以說ThinkBook14在接口方面做得是相當完善,十分便于拓展。所謂有得必有失,這一設計所帶來的缺陷就是使得整機的厚度上升,達到了17.9mm,雖然算不上很厚重,但也不算是一個好數據。
翻到機身背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面,可以發現在邊緣設計部分與傳統筆記本相差甚遠,官方表示這種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建筑“肩檐”,獨特的楔邊角設計既硬朗又給人一種特別穩定耐用的感覺。
兩個揚聲器被安放到D面的左右下角,配合前文提到的楔形設計,能夠更好地釋放出聲音,再配合杜比音效,實際的播放體驗是其他商務本所無法比擬的。
上半部分則是散熱風孔,對于一款輕薄商務本來說,雖然性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散熱措施還是需要做好。ThinkBook 14不但在D面配備了兩排超大面積的散熱風孔,在屏幕的轉軸部分也加入了散熱孔,多方位散熱才能保證性能能夠完全釋放。
先使用CPU-Z查看一下這款筆記本所打造的處理器,從信息來看這是一顆擁有7nm工藝,六核十二線程三級緩存的R5-4600U處理器。從跑分測試中可以看到,單核跑分約為437分,多核跑分為2434分,這個跑分比隔壁牙膏廠的同價位產品高上不少。
接下來用AIDA64進行烤機測試,單烤10分鐘,溫度一直非常穩定,全程無過熱現象。
硬盤讀寫成績由AS SSD軟件進行測試,讀寫成績如下:
有關整體性能的表現,小雷通過專業軟件PCMARK10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包括了應用打開速度、視頻會議、網頁瀏覽、文檔編輯、圖片處理、視頻編輯等,最大化去還原用戶的日常使用場景,最終ThinkBook 14的得分為3206。
從以上測試數據看,ThinkBook 14在輕薄辦公本領域,這個測試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搭載銳龍7nm工藝的R5-4600U處理器,CPU性能已經相當出色,硬盤和內存性能也很快,配合自身的核心顯卡一般辦公是豪無壓力的。如果想要打一些游戲的話也是可以的,這里小雷使用了當下比較火熱的《英雄聯盟》進行測試,在開啟所有高特效選項后,幀率基本都能維持在100幀上下,平常娛樂娛樂還是足夠的,如果想玩一些大型游戲的話,小雷建議去買游戲本。
充電速度夠不夠快也是一個核心重點,作為一款辦公商務本更是如此,充電快能夠大大減少等待充電的時間,提升辦公效率。
ThinkBook 14配備了65W的PD充電頭,在一小時內就能夠充入80%左右的電量(合蓋),實際測試數據如下:
優點:
1、價格夠低,4199元的活動價香氣十足;
2、性能足夠,不管是辦公還是娛樂都能滿足;
3、續航時間長,充電速度快,出門在外不必太過于擔心電腦沒電;
4、接口數量多,滿足多種需求
缺點:
1、屏幕亮度較低,顯示風格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2、機身依舊比較厚重,拿起來還是有些吃力;
在實際使用這款筆記本幾天后,小雷對于這款筆記本的滿意程度直線上升,整體的外觀設計偏向商務風,看起來比較沉穩。AMD平臺賜予了它足夠的性能,完全能夠滿足那些勇于日常辦公和一些輕度娛樂的用戶,在續航和充電速度上表現也還不錯,對于那些經常要出差的用戶來說,ThinkBook 14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