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腦主機發展了這么多年,裝機還是有門檻,尤其是對于低端裝機配件,接口不全、機箱設計不合理等問題,大大提高了裝機的難度。

    ·

    ?主機箱丨ROG HYPERION 創世神

    ?主板丨ROG Z790 APEX ENCORE

    ?電源丨ROG STRIX 雷鷹 850W AURA

    ?散熱丨ROG STRIX 飛龍二代 360 ARGB

    ?顯卡丨索泰 GeForce RTX 4080 SUPER 16G OC 月白

    ?CPU丨英特爾 i7-14700K

    ?內存丨美商海盜船 統治者泰坦16Gx2 DDR5 7200

    ?硬盤丨西部數據 SN850X 2T

    ?顯卡支架丨ROG 大力神 XH01

    ?RGB主板線丨聯力 霓彩線三代

    ·

    這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自己從零開始安裝的主機,建議大家看著裝機視頻一點點的裝,我這給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經驗。

    ·

    裝機前的準備

    1、做好系統盤,微軟官方win11可以8G以上的優盤做啟動盤;

    2、如果沒網線,通過主板Wifi聯網,請提前準備好無線網卡的驅動程序,最新的Win11注冊需要聯網,有辦法跳過聯網,自己搜下。

    3、準備好各種線材,主要是顯卡的線需要提前看是什么口,最新40s系都是12+4Pin,看下自己買的電源有沒有,RGB設備多還要看看機箱的燈控制盒接口夠不夠。

    4、機箱風扇不夠要提前買好,有的機箱不額外帶風扇,我這個三千多的創世神風扇都只有不亮的風扇,早知道提前準備幾個了

    ·

    CPU安裝是第一步

    安裝散熱器一定要對角線先擰上,再按照統一的方向慢慢擰螺絲,避免壓壞主板針腳,如果是風冷或低端水冷,還需要自己上硅脂,散熱的貼膜一定要撕掉,這幾步沒做好容易燒CPU,散熱的說明書有INTEL和AMD處理器的安裝方式,風扇電源一定要連接CPU上面主板的專用風扇借口。

    ·

    主板是核心

    主板的說明書一定要看,每個接口的作用,哪些要和哪些連接,是后續理線的基礎,

    機箱前面板的功能都靠主板實現,使點勁插不進就看看是不是那么插的。

    ·

    理線的難點是燈線

    如果你喜歡燈,理線就是噩夢,高檔機箱一般更好理,創世神對新手非常友好!

    ·

    硬盤要裝對

    系統硬盤一定要裝在CPU下面的接口上,直連CPU速度最快,這塊盤也可以選擇相對高檔的。

    ·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收拾好后再和大家分享,大家有問題可以問我呦。#曬出電腦配置#

    了蘋果筆記本的發布會之后,我感覺基于ARM構架的筆記本就是自帶鍵盤的高性能iPad,而在游戲和生產力方面,X86還能再戰20年,這也讓我也更加堅信了大部分人的觀點,你的下一臺電腦,還得是正八經的電腦!

    這次裝機是因為我的E3神教在出了幾大力之后,終于點不亮了,于是我就開始了DIY之路,需求非常簡單,就是想組一臺高性能、穩定的主力機,平常用來剪輯、渲染視頻,偶爾放松時還可以玩玩游戲。其實我已經幫親戚朋友啥的裝了好多臺電腦了,不過還真沒系統地寫過裝機教程,這次裝機特意把詳細的步驟記錄下來分享一下,其實裝機非常簡單,就跟搭積木一樣,對準位置插好就搞定了。

    開始攢機前要綜合自己的財力和需求列一個裝機單,我做了個腦圖幫大家理順了一下,比較關鍵的六大件就是CPU、主板、內存、硬盤、電源、顯卡,其它的對性能提升、沒有太多幫助,頂多是錦上添花。


    我梳理了一下手里已經有的硬件和需要買的硬件:顯示器、鍵盤、鼠標、倉庫盤都已經有了,之前E3主機上的,又不是不能用;主硬盤是之前給筆記本升級后替換下來的,也可以接著用;內存之前給公司里的電腦升級時,一下入了四根16GB的,用了2根,還剩下2根,可以用在新電腦上;顯卡也有一塊,年初時都宅在家里,就買了塊RTX 2070S打發時間;這樣算下來,本次需要購買的就只有CPU、主板、水冷、電源、機箱了。根據自己的需求,CPU定了i7-10700K,主板上Z490才能發揮出全部實力,散熱用的TUF LC 240水冷,電源用的安泰克X1000。


    配件買齊就要開始裝機了,裝機有個順序,大體原則就是,裝機時已經安裝好的硬件別影響下一步操作,基本就是按CPU-主板-NV固態-機箱-電源-散熱-內存-SSD-顯卡-走線的順序搞起來的,實際裝機時可以根據自己硬件的特點調換步驟。同樣給大家梳理了一個流程圖,可以參考一下。


    一、CPU和主板

    CPU和主板可以分別單買,我采購CPU時發現有CPU+Z490主板套裝,算了一下比單買要劃算,就直接入手了套裝。i7-10700K才上市沒多長時間,不建議買散片,一方面差價不大,另一方面,散片沒有保修。雖然CPU輕易不壞,但是2K+的東西,萬一翻車也很心疼。等上市兩三年左右之后,散片性價比就高了,目前來看,單買i7-10700K的話,還是優先考慮盒裝國行吧。


    套裝的性價比還行,主板是ROG·Z490-A吹雪,可以高頻穩定發揮出i7-10700K的性能來,主要是不太貴,另外還有Z490-E、F、G、H、I幾款主板套裝,價格及功能各有不同。


    二、準備機箱

    之前我的主機全都是小機箱的,一直沒爽過大機箱,這次直接上到最大號的華碩TUF GT501白色狙擊手,這款機箱是鋼化玻璃側透的,自帶了3個ARGB風扇,支持360水冷的全塔箱。到手之后發現這個白色非常漂亮,喜歡白色主題裝機的可以親自感受一下。


    機箱越大越有利于散熱,而且后期升級起來也方便。由于用料太足,導致機箱非常重,搬動時比較費力,好在頂部設計了編織棉質把手,搬運時可以比較方便地提起來。機箱的前面板接口也設計在頂部,接口不多,僅有兩枚USB3.0接口和兩枚3.5mm的音頻接口,我看主板后面預留了Type-C掊,如果前面也有一個就方便了。

    機箱的上面還有磁吸式防塵網,頂部是水冷的冷排風扇的位置。


    機箱的前面板處也設計了磁吸式的防塵網,前面板比較好拆,從底部伸進手去一拉就開了。

    防塵網的后面是三枚ARGB風扇,機箱自帶的。

    機箱還有一處防塵網,在底部,電源風扇的位置上,這塊防塵網是滑出式設計的。

    接下來,要把機箱拆開了,左右兩側的螺絲都是免工具的,擰開之后會在側面板上,不用擔心拆機之后丟了螺絲。

    右側在大部分設計都是為了方便走線的,機箱自帶的線已經用魔術貼整理好了,再就是機箱在水泵的支架處也突出了安裝點,后期換散熱,不用拆主板就能直接換。這一面還預留了非常多的用于跟主板走線的孔及2處硬盤盤位。

    左側是一整塊鋼化玻璃,用料很厚實,側透非常好。

    機箱的內部空間非常大,后期折騰時不用擔心空間不足,機箱采用了主板、電源分區設計,干擾、線材亂的情況就減少了,再就是電源上面這塊平臺還能用來放一些手辦啥的。

    機箱的配件都藏在這個電源蓋子的里面。

    拆下來這塊蓋子,又發現了2塊硬盤位置,也就是說這個機箱可以安裝6-9塊硬盤,還說你不是為生產而設計的么?

    三、安裝電源

    理論上i7-10700K+RTX 2070S的搭配,至少得配個650W起步的電源,不過考慮到自己還會加多塊硬盤及其它更多外設,直接一步到位上了安鈦克HCG-X1000,我承認是玫瑰金的配色讓這塊電源吸引了我,哈哈,在電源里還有這么騷氣的配色,實在是難得。

    玩歸玩,鬧歸鬧,別拿電源開玩笑,電源不給力傷CPU、傷主板、傷硬盤,老司機們在電源上可不敢省錢。安鈦克HCG-X1000是一款高端的骨灰級金牌全模電源,1000W功率,使用了日系電容,+12V能達到99%的高功率輸出,再就是這塊電源可以10年換新,這點還是非常不錯的。

    把電源固定好之后先不著急走線,檢查一下電源風扇下面的防塵網,因為電源風扇是從下面吸風的,所以,這個防塵網要定期取下來清理一下。


    四、安裝NV固態、安裝主板

    把主板裝到機箱里之前前,要先把CPU裝好,同時有NV固態,這會也可以先裝好,CPU散熱器的底座也可以先裝好,接著把主板裝到機箱里,并用螺絲固定好。

    五、安裝水冷

    水冷我已經寫過曬單了,用TUF LC 240破冰手來壓i7-10700K簡直小菜一碟,日常使用時,CPU都沒超過30度。這個機箱是給360水冷設計的,240裝上來還空出一個風扇位,我這邊把冷排靠右側安置,可以讓水管有更小的彎折。


    裝水冷時先固定冷排再固定冷頭,水冷頭體積比較小,基本不需要考慮散熱會擋住內存的情況,但是出于安裝時的安全考慮,也還是建議安裝完散熱之后,再安裝內存。

    六、安裝硬盤

    接下來就要安裝倉庫盤了,有固態硬盤的盡量考慮固態,我這邊因為實在是素材有點多,就一直用的8TB的機械硬盤,直接從E3主機里薅過來裝上了。至此,除了顯卡之外,主機里的大部分設備已經就位,現在就可以開始布線了。

    先把能用到的線全都接到電源上,這個機箱是電源主板分區設計的,就近原則先給硬盤插好線,這樣就可以先把下面的蓋子封住。

    七、裝顯卡

    接下來就是裝顯卡了,3080當道,有條件的上,我這是早買下的,早買早享受了。我這邊還是PR用的多,入手時,PR還沒有出AMD加速版本,現在PR已經支持AMD水銀加速了,生產力的話都行了。要是放到這會,我肯定入手5700XT,因為還能黑蘋果,裝了高配主機之后為啥不玩黑蘋果?等找機會再搞張A卡放到這個主機里,把這張華碩猛禽2070S放到我的AMD主機里去。

    顯卡略重了點,沒有準備防滾支架是個失誤,好在手頭有個小椅子可以讓顯卡休息一下。

    八、走線

    不服不行,走線是個技術活,沒有個裝機十臺八臺的經驗,根本理不出好的走線,從正面來看,我這個機箱的理線是相當成功的,沒有任何的飛線,干凈、整潔。但是轉到背面就露餡了,其實我是個手殘黨,根本不會理線,只是剛好這個機箱設計的比較合理,在主板的各種接口處都預留了走線孔,正面的線基本都能完美的藏到后面,然后再蓋上蓋子,誰能看見?反正我是看不見啊看不見!

    走完線之后,先別著急裝兩側的面板,一定要先上電開機試下能否點亮,正常點亮開機之后再裝兩側的面板。

    Win10確實非常好,我沒有重新安裝系統,而是把我的AMD主機的硬盤完整地備份到這臺電腦的固態上,開機就能自動識別大部分驅動,接著使用驅動精靈自動更新一下驅動就可以直接開工了。

    主機側透效果非常贊,機箱里的RGB效果可以很好地透出來,但是RGB并不是瞎眼那種亮,而是幽幽的亮,很有氛圍感。

    感受一下來自AURA SYNC的神光同步,顯卡、主板、風扇、水冷、鼠標的一致性非常好,這燈效,誰把持得住。

    展示的空檔里,電腦已經把各種驅動更新完了,重啟一次電腦,魯大師跑出了51萬分,各種游戲游戲都能應付下來了吧。

    吃雞變得超級小兒科,2K分辨率下各種特效全拉到極致,FPS跑滿144沒有壓力。其它游戲我玩的比較少,就只跑了一下基準測試,《古墓麗影·暗影》2K分辨率,高畫質下,平均幀率為104幀,渲染幀數16102;采用最高畫質時,平均幀率為91,渲染幀數14110。《戰爭機器5》 在2K分辨率高畫質情況下平均幀數100.8FPS;最高畫質下的平均幀數為83.1FPS。

    游戲只是消遣,生產力才是正道,使用PR剪輯視頻時,4K素材根本就不用代理,上來全畫質生剪就很流暢,渲染導出4K視頻時速度也很棒,筆記本上要40多分鐘才能導完的一段視頻,在這臺電腦上12分鐘左右就能搞定。

    PR剪完導出之后,我一般都會再放到達芬奇里進行簡單的調色,調色比較吃顯卡,如果還有其它特效的話,基本一段20分鐘左右的視頻最終導出要3-5小時左右,這時就比較考驗主機的性能和穩定性了,好在這臺主機目前性能方面沒有什么短板,至少放我手里夠用10年了。


    我的這次裝機充分利用了手里的已有硬件,主要的花費就在CPU、主板、機箱、電源上,如果不是以玩游戲為職業,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手里那些又不是不能用的硬件該用起來就用起來,多花好幾百只帶來1幀2幀的性能提升真不值當的。講真的,其實裝機并不難,現在的防呆設計已經非常到位,不匹配的硬件根本強加不到一起。難的是各種硬件之間的組合搭配,理清自己的真正需求,不要一味追求小體積或大體積,顯卡、硬盤、CPU、主板這些可能會經常搗騰著升級,但是機箱搗騰得少,沒有特殊要求,還是盡量上大體積的機箱,不管是散熱,還是后期升級都比較容易。

    式機電腦組裝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是匱乏的,但想自己組裝之后就開始惡補。開始了解臺式機的組合:各配件的功能、分類、版本、參數等,通過對應的型號、尺寸、功能找到合適的配件。

    發布的視頻,有很多人收藏、評論并分享自己的經驗,也為這個賬號漲了粉。當然,也有人指出視頻拍攝的不足之處,詢問配置等等…所以根據我配電腦裝電腦的經驗,分享一篇關于組裝臺式機的攻略。

    準備工作

    1.首先得了解電腦各配件的含義、功能。

    CUP也叫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系統運算和控制的核心,沒有它電腦就不能運行。

    CPU散熱器,CPU發熱時為其運行降溫以達到適宜的工作溫度。

    顯卡也叫(display card)顯示卡,它可將電腦復雜的運算裝換為可視化數據并在顯示器上同步出來。

    內存條也叫RAM(random access memory),與CPU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跟手機的運行內存差不多意思。

    硬盤(hard disk drive),用來存儲數據和文件的存儲器,相當于手機的內存卡。

    主板,一塊電路板,用來連接電腦各配件、連接電源為配件供電,連接顯示器、音視頻的輸入出等。

    電源,為電腦供電的設備。

    機箱,將各配件已經安裝好的主板固定,為電腦運行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

    風扇,散熱功能。

    顯示器,將電腦運算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音響、鍵盤、鼠標、麥克風等不做贅述。

    2.購買途徑選擇。

    線下購買。比較直觀,可以很具體地了解各配件的配置及價格,有不懂的能讓賣家面對面跟你說明。若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可快速反饋解決,有時還能買到性價比不錯的。以前老電腦配置的顯卡(300多塊)比新電腦新配置的顯卡(488塊)配置還高,跑分高了一半…當然,一般在線下買電腦都是讓賣家直接裝配的,這樣就少了組裝的樂趣。

    網上購買。能了解各配件不同配置的價格區間,以及用戶評價與建議,并且能隨時咨詢。之前買的七彩虹主板有個小功能商品詳情頁沒有的,但是評價里很多人在說。可以節約時間,利用閑暇的幾分鐘十幾分鐘去挑選。其次網購盡量選大品牌,最好是自營店旗艦店,用戶多的品牌。一方面質量可以保證,其次客服會很耐心地為你解答。

    3.確定自己的需求,經濟承受能力。

    首先,知道這臺電腦主要是用來干嘛。如果只是辦公,用用office軟件這些,要求不用太高。但是如果經常用PS、PR、CAD等工作,對CPU、顯卡等要求要高一些。其次,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去購買,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確定后列一個清單,各配件的配置要求及預算,然后再一個個配件去買。

    選購配件

    這是新配的那臺電腦配置及花費,將近4千塊。電腦開機9秒,玩DNF、LOL散熱器都聽不到聲音的,屏幕大看電影很舒服。

    1.CPU。CPU主要有兩大廠商,英特爾和AMD,這兩款CPU也叫i卡和A卡。玩游戲就選英特爾,類似CAD這種建模就選AMD,英特爾的CPU對游戲特別友好,體驗很好。

    英特爾有酷睿、奔騰系列等,個人認為奔騰系列辦公會好些。以我的配置i5-10400F為例,i后面的數字代表的是等級,數字越大性能越好。-后面的數字10是芯片的版本,數字越大性能越好。10后面的數字代表性能,數字越大越好。F代表不帶核心顯卡,需要配獨立顯卡才能顯示,K代表可超頻。

    核心數越多越好,線程越多越好。核心數就相當于車道,車道越多車開得越快。線程相當于路線,可到達終點的路線越多車流越分散。頻率相當于車速,純粹個人見解~ PS: CPU盒裝是自帶風扇的,并且已涂好硅脂,直接安裝就行了。

    2.顯卡。顯卡主要也是兩大制造商,英特爾和AMD,同上文所述,玩游戲選英特爾顯卡。GDRR5 2G是顯卡命名的一種方式,5代表顯卡的版本,越大越好。

    2G是顯存,顯存相當于電腦的內存,顯存越大越能流暢地運行畫面,現在電腦顯卡一般都有2G或以上顯存。顯存越大性能越好,當然也越貴。

    3.內存條。DRR4-2666,4代表版本,數字越大越先進。2666代表頻率,頻率越高讀寫速度越快。DRR3一般單根內存條4-8G,DRR4單根可達8.16G,DRR5單根內存可做到更大。

    4.硬盤。硬盤分為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機械硬盤目前基本上很少有人使用了,因為各方面都比不上固態硬盤,除了價格。固態硬盤又有SATA固態硬盤和M.2固態硬盤,SATA固態硬盤接口有1.0,2.0,3.0,現在主流的是3.0接口。

    SATA和M.2對應的接口不一樣,傳輸速度也不一樣,SATA<M.2,但是個人的感受是差不多的。SATA體積大需要單獨供電,所以是一根數據線一根電源線。M.2不需要單獨供電,體積小。

    (M.2固態硬盤)

    (SATA固態硬盤)

    此外M.2固態硬盤即插即用,插上M.2的插槽即可。SATA固態硬盤需要用螺絲固定到機箱上,再安裝電源線和數據線。

    5.主板。為什么第五個才說主板,因為選購主板的時候要看支不支持你的配件。如果不支持買了也白搭,所以要綜合你各個配件的參數去選購主板,可詳詢賣家是否支持。主板同樣的選擇品牌的,不要選一些聽都沒聽過的,不懂的就去網絡上收集一些信息再做選擇。

    像華碩、微星等一些比較出名的牌子相對會更好,買之前問下這個主板的類型。一般有ATX、M-ATX、MINI-ATX,ATX是一般比較標準的主板,M-ATX各部件比較緊湊尺寸小一些,MINI-ATX就是迷你型主板。

    6.機箱。好的機箱急散熱、便捷、功能性于一身,不過首先要根據主板的類型選擇對應的機箱。有些機箱各種主板都能裝下去,而有的只能裝特定的種類。其次機箱前面的電源重啟鍵、USB插口等設計的合理性,因為我買的那個機箱電源鍵有點靠近上方,很容易不小心按到。

    其次看USB插口的類型,USB目前有2.0和3.0之分,不用說也知道3.0更好用。根據你主板支持的類型選擇機箱的USB接口,一般情況都會有3.0接口的,這個要確認清楚。

    7.電源。電源是電腦主機通電并溫度運行的條件之一,電源的選擇無非就是穩定及能帶動電腦的最大運行負荷。一般情況350W以上的電源也夠用了,電源功率一定要大于各配件功率之和,否則會不穩定,嚴重的可能燒主板。

    8.風扇。依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如果覺得散熱不夠可以加裝,亦或是裝炫彩的…

    9.顯示器。這個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配置要求來,比如看劇的就買大尺寸,玩大型游戲就選刷新率高的,長時間在電腦面前的就選護眼抗藍光的。至于曲面什么的影響真不大,畢竟誰會斜著身子用電腦呢。

    10.鍵盤鼠標。沒要求的就隨便買個,喜歡敲擊感的買機械鍵盤,喜歡炫彩的買呼吸燈有夜燈的。有些鼠標還能編程,稱為宏編程,例如LOL中瑞文的光速QA、盲僧的R閃等。

    11.其他配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購買,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裝機

    1.安裝配件。

    將內存條、硬盤、CPU安裝固定好,有螺絲的擰緊,固定主板到機箱上。裝上顯卡,外接部分擰緊。裝好電源,插槽要插上對應的供電接口。將機箱前端的顯示、重啟、電源、USB內接線插上對應的插槽,接頭處均有字樣與主板接口對應。大部分插槽有防呆設計,安裝都比較簡單。把音視頻線插入對應接口,插入網線,插上電源線、顯示器電源線與數據接口。不會安裝的先看產品教程,或者去搜對應的安裝視頻。

    2.裝系統。

    組裝完成的電腦需要安裝電腦系統才能正常運行,在使用前可去當地電腦城花十塊錢請人裝系統或者自己安裝。因為是自己安裝的系統,下面介紹如何自己安裝系統。

    首先在一臺能正常使用的電腦上制作一個裝機系統。買一個8G左右的U盤,制作PE系統。PE系統需要去裝機的網站下載文件,根據網站的教程制作,推薦去大白菜或老毛桃。

    然后PE系統制作完成后需要下載你想安裝的系統版本文件,并保存在裝機U盤指定的路徑,網絡上搜索就行,安裝前看自己的主板支持哪個系統(有些只能裝win10)。

    插入制作好的裝機U盤,開機時一致按下你主板對應的U盤啟動鍵(可網絡查詢主板對應的快捷鍵)。進入BIOS界面后根據菜單選擇電腦優先啟動項,設置為U盤。

    重啟時迅速拔掉U盤,進入PE系統界面,根據你的裝機軟件進入主界面進行操作。選擇你下載的Windows系統鏡像文件開始安裝,也可在此界面對你的硬盤進行分區及格式設置。FAT32單個文件最大只能存儲不超過4G,NTFS沒有限制,一定要選NTFS。

    等待安裝完成重啟后,開始下載對應的驅動程序,比如聲卡顯卡驅動等等。等所有驅動都安裝更新完成,再次重啟就能正常使用了。

    總的來說,裝機是一種樂趣,還能了解到一些關于電腦的知識。如果不想自己裝可以線下買,讓賣家給你裝。也可以網上購買整機,不過價格有點貴。網上還有迷你主機、一體機等,選擇也挺多。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