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折舊發生的對象
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需要計算累計折舊,實際上,只有等同于固定資產的物品才需要計算累計折舊。什么是我們生活中的固定資產呢?比如你使用的個人電腦、私人手機、電冰箱、微波爐等物品,這些物品價值大、使用時間長,這就是我們計算累計折舊的對象。
為什么要計算累計折舊
我們在生活中使用的等同于固定資產的物品,不能在長期使用的物品報廢后再去計量損失了多少錢,也不能再購置的當時一次計算投入,所以以累計折舊的方式,將我們使用某種物品投入的價值分攤到整個使用過程中,切實地看到成本的發生。
計算累計折舊的幾個重要數據
固定資產原值:即手機、電腦等等物品購買時切實付出的原價加上可能發生的運費、包裝費、人工費等等。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得到我的固定資產所付出的金額。
固定資產凈殘值:即手機、電腦等物品私以為已經不能再繼續用下去的時候它的價值,即報廢這一刻該物品進行處理能夠取得的金額。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即使用手機、電腦等物品,到它報廢狀態為止的使用總時間。
計算累計折舊
我們生活中所需要計算的累計折舊,用簡單基本的平均年限折舊法即可,計算的公式為:
年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殘值)/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把為使用固定資產而付出的所有金額分攤到每一年,如果有需要可以分攤至每一季度、每一月度都沒有問題。
累計折舊的其它計算方法
累積折舊的計算根據折舊對象、使用方法等不同方法也有所區別,一般在企業中,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計算方法,除了平均年限法,實際上還有雙倍余額遞減法、工作量法等等計算方法,如果有興趣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
累積折舊是在生活中也可以利用到的實用會計科目,以前看到這個名詞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在你是不是也會算了呢?歡迎進一步跟小編進行探討。
稅答疑:
我濟南的公司是個從事酒水批發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商貿企業,2017年1月9日將辦公室的4臺舊電腦1030元賣了,請問是否需要繳稅?具體繳納哪些稅種?如何賬務處理?
問題回復:
(1)需要繳納2%的增值稅;
增值稅=1030/(1+3%)*2%=20元
(2)再根據實際繳納增值稅繳納13%附加稅費(有的地區沒有地方水利建設基金);
城建稅=20*7%=1.40元
教育費附加=20*3%=0.60元
地方教育附加=20*2%=0.40元
地方水利建設基金=20*1%=0.20元
稅法依據:
(財稅〔2009〕9號)第二條的規定:
(1)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按照3%減按2%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2)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除固定資產以外的物品,應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3)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和舊貨,按下列公式確定銷售額和應納稅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3%)
應納稅額=銷售額×2%。
會計處理:
假如所賣出的舊電腦原價10000元,已經折舊7000元,賬務處理如下:
(1)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0
累計折舊 7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
(2)借:銀行存款 103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30
(3)銷售額=1030/(1+3%)=1000(元)
應納增值稅額=1000×2%=20(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0
(4)應納附加稅費=20×(7%+3%+2%+1%)=2.60(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2.60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1.40
——應交教育費附加 0.60
——應交地方教育附加 0.40
——應交地方水利建設基金 0.20
(5)借:營業外支出 1992.6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992.60
來源:郝老師說會計,作者:郝守勇
關注“高頓財稅學院”公眾號(微信搜索:gaoduncaishui)了解最新稅務資訊,學習最實用的稅務工作技巧
果要計算第4年第1個季度末的累計資產折舊,該如何進行計算?我想非專業人士肯定不知所措,就算是專業人士也要花點時間來算吧。其實沒必要那么麻煩,在Excel函數中就有現成的,VDB函數,這也是我講這節課的目的。
①首先準備好數據源,我們計算到第4年第一季度末的累積資產折舊,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來算。在單元格輸入=VDB就能看到相關的參數介紹。
②輸入下圖所示的函數公式,開始安裝雙倍計算,回車,得到結果。
③然后在來安裝1.5倍的進行計算,多了一個參數,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另外一個參數的用法,輸入公式。
④回車,結果計算出來,準確無誤。這樣的計算比計算機算起來快多了。Excel函數我們要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