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手中有一款Apple MacBook Pro13 2011筆記本,但經歷七年的長時間征戰后,除原廠鋰電池正式宣告陣亡外,原裝硬盤也無法應付日常需求,本來朋友打算換WINDOWS筆記本,但在我的游說下,加上想省下一些預算,最終還是決定提高風險,讓小編親子操刀更換損壞的與過時的設備,本篇就來跟各位分享簡單的DIY重生。
MacBook Pro 13 2011
在進行這項DIY重生作業之前,有幾件事情一定要請各位注意,首先一定要確定MBP的型號,型號位于機身底蓋上,看到一連串英文與數字后,找到MODEL NO:后面的數字就是,像這款待宰羔羊型號就是A1278。確定型號是方便各位找到同型號電池,同時也能確定硬盤規格,這相當重要!
接著自行DIY更換Apple系列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沒有高幾率把握,建議還是交給專業的維修人員處理,雖然要花上一筆工錢,但勢必有更高的幾率能夠確保升級途中的損壞意外,重點是也能夠比較省事。最后則是要確定筆記本有沒有過保,畢竟自己拆機更換設備,直接讓質保灰飛煙滅。
副廠電池
副廠鋰電池
8G*2 DDR3內存
525GSATA SSD
基于筆記本型號,各位可以上APPLE官網去查詢詳細規格資訊,包含內存與硬盤的規格,像這款MBP 13 2011則是支持DDR3 1333規格,主要硬盤則是采用SATA3傳輸,因此小編選擇金士頓筆記本內存8G*2,加上鎂光Crucial MX300 2.5寸SATAIIISSD 固態硬盤。
至于鋰電池的選擇,只要上購物網站上搜尋APPLE A1278電池,就會找到。
硬盤格式化
硬盤格式化
硬盤格式化
收到硬盤后,建議將其格式化,你需要一臺蘋果系統的電腦,因為是全新的硬盤,所以話費時間真的不會很長,另外一項工作則是找到一顆比裝在原本筆記本內硬盤空間還要大的外接硬盤,來進行筆記本資料的備份,以便重生完成后恢復。
底蓋螺絲拆卸清理工具
清理作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大家都懂,因此準備好拆卸與清理的工作,也是事前必備的工作,其他兩項工具沒有太大的問題,至于毛刷和吸塵器,則是用來清理常年積累的內部灰塵。看到MBP13的底蓋十字型螺絲,有點懷念之前將光驅換成第二顆硬盤的時光,現在MACBOOK已經少了這些升級的樂趣,算是有點傷感!
底蓋拆卸筆記本內部狀態
正式進入拆卸作業,這次小編請到強者朋友來協助我進行這項操作,在筆記本底蓋拆卸上,各位要注意的是MBP13為了配合底蓋邊緣弧度,每個螺絲都是有不同的位置,另外要用斜角的角度來進行拆卸,以免造成螺絲牙損壞。此外打開底蓋后,建議各位花點時間清理一下常年積累的灰塵,除了看了開心外,也能避免以后使用的散熱問題。
鋰電池更換
螺絲拆卸
排線拆卸
新舊電池比較
電池安裝
原本的電池已經無法充電,只能街上變壓器使用,折讓MBP13失去了筆記本便攜的功能,這也是強者朋友想解決的問題,更換鋰電池是最困難且風險最高的工作,因為如果排線斷掉或者是安裝不好,就會造成燒機損壞的憾事。
拆卸電池螺絲要用特別規格的起子,在購入新電池時就有附件工具,接著小心用將排線拆下,并將電池上的貼紙小心死開,就可以裝上新的鋰電池,最后鎖緊螺絲就算完成,其實并不會太難,只要仔細認真就可以。
新舊內存比較
拆裝作業
內存更換
內存的更換算是沒有難度的一項作業,比較需要注意的只有不要把固定用的卡榫弄壞,如果底部插卡槽難打開,可以適當的用工具協助一下,會讓更換工作更容易完成。
硬盤更換
硬盤拆裝
硬盤固定架
硬盤的拆裝則要特別注意在硬盤的上方,有一個固定硬盤的固定架,在拆卸周圍的螺絲后,要記得將這個固定架拆下,如果直接將硬盤取出造成損壞,會對后續的安裝產生問題,最后接上排線與鎖上螺絲與固定架后,就可以將硬盤裝回。
內建硬碟的拆裝則要特別注意在硬碟的上方,有一個固定硬碟用的固定架,在拆卸周圍的螺絲之後,要記得先將這個固定架拆下,如果直接將硬碟取出造成損壞,會對後續的安裝產生問題,最後接上排線與鎖上螺絲與固定架後,就可以將硬碟裝回。
裝回底蓋時,也要特別注意螺絲是要斜角鎖上,以免造成崩牙的情況,重開機后透過系統工具與先前的TIME MACHINE備份碟進行還原作業,花上一點時間的耐心等待還原后,這次的更換與升級作業就算正式大功告成。
舊版系統
新版系統
附上系統資訊讓各位參考,強者朋友在之前就升級了OS X Yosemite作業系統,但因為電池損壞加上硬盤老舊的問題,開機速度相當慢,且許多應用程式與資料處理的速度也相當慢,升級之后直接換上最新的MAC OS HIGH SIERRA系統,目前相當順暢與正常,也能支持更多的應用軟件。
舊硬盤資訊
新硬盤資訊
硬盤換上SSD固態后,最明顯就是開機速度,跟之前開機還可以去做別的事情比較起來,新的SSD對開機速度與資料處理的速度表現,是最讓強者朋友滿意的地方,加上硬盤容量的增加,如果未來還有不夠的話,再來幫忙處理光驅更換第二只硬盤。
新內存資訊
舊內存資訊
由于朋友原本就在使用AI與PS等繪圖軟件進行設計工作,因此當初內存的選擇上也建議從原本的4GB升級到16GB,雖然還是DDR3 1333MHZ的規格,但對于應用程式啟動與處理上也算是相當夠用,如果升級到32GB容量也還可以,就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與預算了。
附上最后完工照,這次的副廠電池,硬盤與內存的零件購入價格在2478元,如果是到市面上請人家幫忙或送回原廠,還會有維修費用纏身個,但自己更換除了可以增加經驗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值也是無價,是滿經濟實惠的選擇,如果想要知道更多關于MACBOOK維修與更換零件的步驟可以上網查找,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編會盡力為各位解答!
不愧是頂級游戲本,雷蛇 靈刃18的CPU和GPU都是移動端最頂級的存在,甚至在接口上還能“戰未來”:率先采用了雷電5接口,是目前單USB-C口帶寬最大的接口。(達到了單向120Gbps、雙向80Gbps)
對于雷蛇的游戲本,以下幾點是從來不讓我們失望的:
1,
做工
雷蛇的筆記本向來有“暗黑MacBook”的美稱,能在外殼做工和材質上與蘋果MacBook比肩,實屬最高榮譽。
2,
核心規格
別管散熱能不能壓住,最高規格的處理器和顯卡都是不可或缺的,更何況如今它已能做到240W整機性能釋放,不輸板磚機型。
3,
屏幕素質
在大多數主流產品還在追趕屏幕參數的時候,雷蛇不僅已經做到了紙面參數頂尖,在色域切換、校色方面也已經到位。
就連miniLED也做好了分區背光調節,同時滿足影音娛樂和創意設計專業需求。
今年的靈刃18 2024綜合來看是非常出色的一臺薄型筆記本,顏值高、性能強、屏幕好、接口豐富且高速。
不過3kg的重量和18寸的尺寸想要外出攜帶是很困難的,再加上模具沒有任何更新,和隔壁微星泰坦18 Ultra的年年更新對比,顯得沒那么“勤勞”,希望明年雷蛇能更新一下靈刃18的模具,給我們更多驚喜。
友手中有一款Apple MacBook Pro13 2011筆記本,但經歷七年的長時間征戰后,除原廠鋰電池正式宣告陣亡外,原裝硬盤也無法應付日常需求,本來朋友打算換WINDOWS筆記本,但在我的游說下,加上想省下一些預算,最終還是決定提高風險,讓小編親子操刀更換損壞的與過時的設備,本篇就來跟各位分享簡單的DIY重生。
MacBook Pro 13 2011
在進行這項DIY重生作業之前,有幾件事情一定要請各位注意,首先一定要確定MBP的型號,型號位于機身底蓋上,看到一連串英文與數字后,找到MODEL NO:后面的數字就是,像這款待宰羔羊型號就是A1278。確定型號是方便各位找到同型號電池,同時也能確定硬盤規格,這相當重要!
接著自行DIY更換Apple系列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沒有高幾率把握,建議還是交給專業的維修人員處理,雖然要花上一筆工錢,但勢必有更高的幾率能夠確保升級途中的損壞意外,重點是也能夠比較省事。最后則是要確定筆記本有沒有過保,畢竟自己拆機更換設備,直接讓質保灰飛煙滅。
副廠電池
副廠鋰電池
8G*2 DDR3內存
525GSATA SSD
基于筆記本型號,各位可以上APPLE官網去查詢詳細規格資訊,包含內存與硬盤的規格,像這款MBP 13 2011則是支持DDR3 1333規格,主要硬盤則是采用SATA3傳輸,因此小編選擇金士頓筆記本內存8G*2,加上鎂光Crucial MX300 2.5寸SATAIIISSD 固態硬盤。
至于鋰電池的選擇,只要上購物網站上搜尋APPLE A1278電池,就會找到。
硬盤格式化
硬盤格式化
硬盤格式化
收到硬盤后,建議將其格式化,你需要一臺蘋果系統的電腦,因為是全新的硬盤,所以話費時間真的不會很長,另外一項工作則是找到一顆比裝在原本筆記本內硬盤空間還要大的外接硬盤,來進行筆記本資料的備份,以便重生完成后恢復。
底蓋螺絲拆卸清理工具
清理作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大家都懂,因此準備好拆卸與清理的工作,也是事前必備的工作,其他兩項工具沒有太大的問題,至于毛刷和吸塵器,則是用來清理常年積累的內部灰塵。看到MBP13的底蓋十字型螺絲,有點懷念之前將光驅換成第二顆硬盤的時光,現在MACBOOK已經少了這些升級的樂趣,算是有點傷感!
底蓋拆卸筆記本內部狀態
正式進入拆卸作業,這次小編請到強者朋友來協助我進行這項操作,在筆記本底蓋拆卸上,各位要注意的是MBP13為了配合底蓋邊緣弧度,每個螺絲都是有不同的位置,另外要用斜角的角度來進行拆卸,以免造成螺絲牙損壞。此外打開底蓋后,建議各位花點時間清理一下常年積累的灰塵,除了看了開心外,也能避免以后使用的散熱問題。
鋰電池更換
螺絲拆卸
排線拆卸
新舊電池比較
電池安裝
原本的電池已經無法充電,只能街上變壓器使用,折讓MBP13失去了筆記本便攜的功能,這也是強者朋友想解決的問題,更換鋰電池是最困難且風險最高的工作,因為如果排線斷掉或者是安裝不好,就會造成燒機損壞的憾事。
拆卸電池螺絲要用特別規格的起子,在購入新電池時就有附件工具,接著小心用將排線拆下,并將電池上的貼紙小心死開,就可以裝上新的鋰電池,最后鎖緊螺絲就算完成,其實并不會太難,只要仔細認真就可以。
新舊內存比較
拆裝作業
內存更換
內存的更換算是沒有難度的一項作業,比較需要注意的只有不要把固定用的卡榫弄壞,如果底部插卡槽難打開,可以適當的用工具協助一下,會讓更換工作更容易完成。
硬盤更換
硬盤拆裝
硬盤固定架
硬盤的拆裝則要特別注意在硬盤的上方,有一個固定硬盤的固定架,在拆卸周圍的螺絲后,要記得將這個固定架拆下,如果直接將硬盤取出造成損壞,會對后續的安裝產生問題,最后接上排線與鎖上螺絲與固定架后,就可以將硬盤裝回。
內建硬碟的拆裝則要特別注意在硬碟的上方,有一個固定硬碟用的固定架,在拆卸周圍的螺絲之後,要記得先將這個固定架拆下,如果直接將硬碟取出造成損壞,會對後續的安裝產生問題,最後接上排線與鎖上螺絲與固定架後,就可以將硬碟裝回。
裝回底蓋時,也要特別注意螺絲是要斜角鎖上,以免造成崩牙的情況,重開機后透過系統工具與先前的TIME MACHINE備份碟進行還原作業,花上一點時間的耐心等待還原后,這次的更換與升級作業就算正式大功告成。
舊版系統
新版系統
附上系統資訊讓各位參考,強者朋友在之前就升級了OS X Yosemite作業系統,但因為電池損壞加上硬盤老舊的問題,開機速度相當慢,且許多應用程式與資料處理的速度也相當慢,升級之后直接換上最新的MAC OS HIGH SIERRA系統,目前相當順暢與正常,也能支持更多的應用軟件。
舊硬盤資訊
新硬盤資訊
硬盤換上SSD固態后,最明顯就是開機速度,跟之前開機還可以去做別的事情比較起來,新的SSD對開機速度與資料處理的速度表現,是最讓強者朋友滿意的地方,加上硬盤容量的增加,如果未來還有不夠的話,再來幫忙處理光驅更換第二只硬盤。
新內存資訊
舊內存資訊
由于朋友原本就在使用AI與PS等繪圖軟件進行設計工作,因此當初內存的選擇上也建議從原本的4GB升級到16GB,雖然還是DDR3 1333MHZ的規格,但對于應用程式啟動與處理上也算是相當夠用,如果升級到32GB容量也還可以,就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與預算了。
附上最后完工照,這次的副廠電池,硬盤與內存的零件購入價格在2478元,如果是到市面上請人家幫忙或送回原廠,還會有維修費用纏身個,但自己更換除了可以增加經驗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值也是無價,是滿經濟實惠的選擇,如果想要知道更多關于MACBOOK維修與更換零件的步驟可以上網查找,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編會盡力為各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