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骨灰級游戲玩家都有這樣的感觸,不少單機大作用手柄操作要比鍵盤受用的多,手柄體積更小巧,按鍵布局緊湊,且僅保留了游戲操作按鍵,不僅沒有多余按鍵干擾,搖桿操作也會比方向鍵舒服不少,交互體驗更勝一籌,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PS4、Xbox等游戲主機都標配游戲手柄了。
?除了游戲主機之外,更多的普通游戲玩家大都還是用電腦來玩游戲,想要獲得與游戲主機一樣的體驗,就需要自己單獨添置游戲手柄。考慮到之前用過北通的一把手游鍵盤,索性就選擇了他們家剛推出的阿修羅3游戲手柄有線版。
包裝方面與之前幫朋友代購的無線版差別不大,只是盒子正面的渲染圖改成了有線版的圖。整體以黑色打底,正面的紅色線條點綴以及左下角燙紅金工藝印刷的ASURA 3字樣頗具電競色彩。
?盒子側邊一側標記有這款游戲手柄的四大功能特性,另一側羅列有技術參數和制造商信息等內容。
盒子底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手臂你各個位置的零部件及功能特性做了簡要的介紹,便于在開箱之前就能大概了解產品的功能。
拿掉外面的卡紙封套,里面還有一個黑色的瓦楞紙箱子,正面印有北通的圖形Logo。
包裝內容也比較簡單,只包含有北通阿修羅3游戲手柄,線材與手柄連在一起。附贈有兩張紙質卡片,分別是保修卡和北通游戲廳及電子說明書。
外觀造型方面與主流的游戲手柄差別不大,機身整體采用黑色塑料材質的外殼,但在不同的位置輔以不同的質感處理,強調設計感的同時也提升了實際握持的手感。機身整體重量大約為300克(含線材),比一般的智能手機略重一些,不過手柄通常是雙手握持,并不會感到特別壓手。
手柄的按鍵布局與Xbox原裝手柄基本一致,所以習慣Xbox手柄的用戶換過來會很容易上手。左側上方是搖桿,下方是十字方向鍵;右側上方是ABXY鍵,下方是搖桿。除此之外,北通也在頂部加上了一些特定的功能鍵,包含Turbo、Shift、Back和Start,中間標記有北通Logo的按鍵是電源鍵,同時用于PC360模式與BFM模式之間切換。
雖然在按鍵布局上與前兩代產品并無太大的區別,不過第三代阿修羅手柄在按鍵和搖桿上卻下了不少功夫。所有的按鍵都采用了機械微動開關,觸發行程大約0.7mm左右,不僅手感舒適,反饋明確,同時在游戲中也能夠縮短大約35%的觸發時間,提高按下按鍵到完成響應的速度。
左側的方向鍵不僅支持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按壓,同時還能實現45度傾斜方向的觸發,在游戲中可以更快的實現連續變相觸發,提高游戲操作的靈敏性。比如在格斗類游戲中,可以更快速、更準確的控制人物移動的方向和位置,釋放技能百發百中。
兩側的搖桿也經過了特殊優化,在結構設計上避免搖桿與周圍邊緣處的摩擦,解決摩擦粉塵落入引起搖桿漂移的現象;另外在搖桿下方加入了一圈可以轉動的旋鈕,這是北通自研的BRS系統,轉動旋鈕就可以調節搖桿的靈敏度,共有7個檔位可以調節,操作方便。轉動旋鈕時會伴有清脆的齒輪聲,反饋明確。
比較醒目的是中間Y字形的燈帶,通電開機之后會自動亮起,即能將左右按鍵區域分隔開來,又起到一定的裝飾點綴作用。
?左右兩側握持的區域特別設計了帶激光曬紋,握持的時候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時也能避免手汗比較多的用戶沾染污漬。值得一提的是,握持區域正面的蓋板可以揭起來,里面預留有凹槽,可以根據自己的握持習慣加入7G和15G重量的配重件,滿足玩家的個性化需求。
手柄頂部側邊設計有LT和RT扳機鍵,在其旁邊還有LB和RB兩顆輔助扳機鍵,在部分游戲中四顆按鍵同時操作,效率會提升很多。阿修羅3的獨到之處在于為LT和RT兩顆扳機鍵設計了三段式的鍵程,通過手柄背部兩側的滑塊可以進行調節,每一個檔位的鍵程不同,按壓手感及反饋也不相同。
根據游戲類型的不同,低檔(微檔)鍵程最短,適合射擊類游戲,連續按壓扳機鍵開火效率更高,也不會因高頻次操作出現手指酸困的現象;中檔適合球類游戲,比如實況足球;而高檔(全檔)則比較適合賽車類游戲,模擬油門和剎車的感覺,按下的時候更有真實駕駛般的暢快體驗。
?有線版相比之前的無線版增加了USB接口的線材,線材直接從機身前方中間的位置延伸出來,采用皮質包裹,長度大約為2米左右,基本能夠滿足日常坐在電腦前玩游戲的場景。線材上加裝了抗干擾磁環,手柄、USB插頭交匯的部分有加厚橡膠材質包裹,避免線材彎折損壞。
在機身背部握持區域內側還預留了兩枚可編程背鍵,這兩枚按鍵的面積比較大,且按壓阻尼也較大,個人猜想也是為了避免正常握持的時候誤觸。兩顆按鍵默認沒有任何功能,需要在驅動程序中自定義,幫助進階游戲玩家解鎖六指操作的神技能,配合宏功能實現一鍵連續放大招。
?有線版的阿修羅手柄3可以通過USB接口與Windows電腦、安卓電視、Steam、安卓電視盒子以及軟破版的PS3連接使用,支持的設備還是非常豐富的。且相比無線來說,有線的數據傳輸更穩定,延遲更低,反映到實際體驗中就是跟手性更好,與鍵盤、鼠標的響應速度是一樣的道理。
?初次使用需要下載安裝北通游戲助手,有線版下載Windows版本即可。將手柄與電腦的連接之后長按北通Logo鍵盤開機,Y字型指示燈亮起后與電腦建立連接。手柄助手選項中可以對手柄進行豐富的自定義設定,包含有基礎、按鍵和搖桿三個類目。基礎類目中主要包含燈光效果、顏色、亮度、頻率等項目的自定義,另外還可以設置手柄震動頻率。
?按鍵選項提供對每一顆按鍵的功能設定,除了默認操作方式之外,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偏好來更改按鍵的功能,比較適合進階玩家;搖桿選項中可以對搖桿的靈敏度進行設置,需要搭配搖桿下方的滾輪調節,在驅動程序中以圖表的形式直觀表示出來。
手柄的實際體驗還是要結合游戲來評價,這里以《只狼:影逝二度》為例,在游戲中通過手柄左側搖桿控制人物移動,右側搖桿控制場景視角,ABXY按鍵分別對應人物不同的動作。連接手柄并打開游戲后,會自動檢測到是通過手柄控制,游戲界面中會給出響應的操作提醒。
另外就是經典的《GTA5》中,通過手柄操作同樣要比鍵鼠操作好用不少,操作方式同樣很簡單,雙手通過手柄操作要比鍵鼠操作效率高很多,流暢度也完全沒有問題。
整個五一小長假期間一直都宅在家里玩游戲,有了北通阿修羅3游戲手柄的加持,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上學時候去游戲廳玩游戲的快樂,這種感覺真的久違了。用料及工藝細節扎實,人體工程學結構,握持自然舒適無負擔;與Xbox手柄保持同樣的布局,上手很容易習慣,無需太多學習成本;特殊優化的按鍵微動及搖桿手感舒適,耐久度高;支持更精細化的設定,比如三段式肩鍵鍵程等,靈活適應不同游戲體驗;有線版USB連接穩定,延遲更低。
當然深度體驗下來也不難發現阿修羅3游戲手柄有線版也存在一些優化改進的地方,比如通過USB接口連接對于部分設備來說兼容性一般,反倒不如無線版;另外設定按鍵自定義的時候經常與電腦斷開重連,希望后續通過固件更新的方式修復。????
為一名因為上小學、初中時玩游戲而近視的我來講,一直鐘愛于兒時的那種街機游戲機所帶來的快感,但隨著時過境遷,孩子也都開始漸漸長大,可惜我們這里已沒有了電競游戲場所,好在如今有幸在鋒芒小棧獲得了這款北通蝙蝠3游戲手柄的體驗機會,終于可以很好的陪孩子玩耍下“真正”的游戲了。
北通作為智能游戲手柄領導品牌,多年來致力打造“擁有北通、娛樂更輕松”的品牌理念,而如今入手體驗的這款蝙蝠3有線版游戲手柄采用的黑色的包裝盒包裝。包裝正面有著手柄樣式圖案和品牌Logo字樣等,內在產品被塑料定型盒所固定,保障了產品不會因為運輸等原因造成移動、損壞。這里秀一下這款產品的“全家福”。
打開包裝,我們可以看到,這款北通蝙蝠3游戲手柄不管是在外觀設計還是按鈕的設計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不錯,手柄正面面板上金色的蝙蝠樣式的圖案更是搶眼入目。北通蝙蝠3手柄采用了左右搖桿對稱的布局,類似PS手柄DualShock 4,整體觀感纖細小巧。而手柄通體為黑色,在手柄前面板位置鑲嵌有蝙蝠樣式的金色合金面,使得這款塑料機身憑空增添了一種獨特的金屬味道,而為了與PS4手柄的不同,北通蝙蝠3游戲手柄在左側設計有一體化十字鍵,右側為XYAB操作鍵按鈕,分散的布局,使得按鍵的操作非常方便,而在中間合金面板處分布有四個按鈕,除了傳統的BACK與START外,還添加了獨特的十字搖桿切換按鍵SHIFT與連發按鍵TURBO。中央頂端分布有北通LOGO的按鍵,WIN10系統下可以啟動游戲條功能。左右搖桿手感較好,接觸面擁有內凹設計,緊實貼合玩家拇指,而在手柄頂端,設計有RB LB RT LT四個按鈕,其中RT LT這兩個扳機并非線性扳機按鈕,可能會影響部分賽車游戲的代入體驗。不過對于射擊游戲來說,操作起來倒是更加簡潔干練。
相對于出自大廠的一款產品來講,這款手柄在外觀處理上也是下足了功能,產品外觀四分之三的面積都做了磨砂處理,相對于以往那種傳統膠皮或是類膚材質的設計來講,使得手感和整體上更上升一個檔次,在耐用度方面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在手柄的底部,設計也是非常簡潔的,采用全磨砂工藝處理的表面,給我們帶來的更加細膩的手感,產品整體的用料與做工都頗為扎實。
做為一款流行的游戲手柄來講,這款手柄與電腦連接等 ,不需要單另去下載驅動,只需將USB連接線連接好就可以實現它完整的功能了,而這款手柄可以完美支持Windows、安卓或PS3系統,可以說它的連接使用是非常方便的。
相對于這款游戲手柄來講,最為關注的是它所獨特設計、官方稱其為“智能懸浮十字鍵”的搖桿,相對于熟悉街機游戲的我來講,感覺這個是非常實用的,而在實際的游戲體驗中,它更是使得游戲的操作更加順手、自如、平滑。而相對于這款手柄來講,合金區域位置設計的SHIFT和TURBO兩個獨特按鍵不得不提,SHIFT可以用于實時切換十字鍵與搖桿鍵的功能,對于游戲默認方向控制不甚滿意的玩家可以隨時進行調整,TURBO連發鍵則可讓一些高頻連擊的操作更加輕松,這在玩街機游戲時,可以使得游戲的控制更加的輕松、自如。
做為多平臺支持的手柄來講,它除了可以在PC平臺設備上使用外,蝙蝠3游戲手機也是可以輕松切換為安卓手柄或PS3手柄的,通過長按北通的Logo按鍵,可以在PC與安卓BFM模式下進行輕松切換,通過OTG線更是可以直接控制手機進行游戲,而模式的識別更是可以通過手柄底端的指示燈來進行識別,左側紅燈常亮為PC模式,左右同時亮起則為安卓模式,而在PS3主機上的使用來講,將USB連接線連接到主機上就可以輕松識別使用了。
經過幾天的使用與體驗,這款手柄給我帶來非常扎實的印象,手柄的表現非常出色,外加產品做工、手感和功能上都非常給力,操作也非常容易上手,外加它可以輕松兼容于多平臺間的使用,而即插即用的便利性,更是使得它的操作使用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做為一名游戲愛好者來講,我是真正喜歡上了這款手柄所帶來的樂趣。
報道,在近期的中國臺北國際電腦展結束后不久,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接受了Stratechery的采訪,回顧了她職業生涯中的經歷——包括在IBM任職期間,以及從IBM來到AMD后為PlayStation開發芯片的經歷。
蘇姿豐說到:“仔細回想,我為PlayStation工作了很長時間。從PS3到PS5,我橫跨了多個部門和公司,一直在為PS開發芯片。”
蘇姿豐于2001年被任命為IBM新興項目總監的角色,通過她的部門,蘇姿豐代表IBM與索尼和東芝合作創建下一代芯片。蘇姿豐的團隊最終提出了一個九處理器芯片的概念,即后來的Cell處理器,用于驅動PlayStation 3等設備。她回憶道:“我們(IBM)從一張白紙開始,坐下來努力想象五年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處理器。IBM、索尼和東芝做出的決定是創建一個極其注重并行化的CPU。”
今天這種方法在多核CPU、SMT超線程、甚至專用效率核心中相當常見。但是要知道,SMT技術是在2002年出現的,而英特爾和AMD首款消費級多核CPU直到2005年才出現。相比之下IBM走在了前面,于2001年就發布了第一款用于工作站和服務器的多核處理器,同年他們還計劃推出PS3的Cell處理器。
到了第八代游戲機時,Xbox和PlayStation都已完全轉向AMD驅動的x86 CPU和GPU架構。媒體表示,對于AMD來說,連續兩代(以及即將到來的第三代)為市場上最大的兩家游戲機提供硬件支持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無論索尼和微軟在游戲機大戰中誰勝誰負,AMD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