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PS5游戲主機正式發(fā)售啦!相信不少游戲愛好者已經早早地搶到預定,坐等收貨開始次時代游戲大戰(zhàn)了。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除了要新入的游戲之外,相應的外設也是必不可少的,電視、音響這種大型外設就先不說了,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游戲主機的直接周邊—耳機。
暢玩主機游戲,耳機很重要
玩主機游戲,體驗自然是很重要了,游戲的畫面、聲音、手柄震動反饋、沙發(fā)的舒適程度等等都決定著玩游戲暢快與否,特別是聲音的表現其實十分影響游戲的沉浸感,也是大家常常容易忽略的一個點。就個人的經驗而言,大電視加上5.1聲道以上音響的組合是最科學的,能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出PS5的次時代游戲體驗。
但是,用音響玩游戲的局限性也很大。最大的問題就是聲音,音量太大了容易打擾到鄰居和家人,音量小了又不過癮,更別說那些以“Plash Speed”為名購入PS5的刺客型玩家,誰都不想老婆半夜被吵醒,然后跑到客廳,發(fā)現正在用“路由器”玩《給他愛5》的你吧。
所以,除非是一位擁有獨棟大house的單身人士,不然給PS5配一副耳機幾乎是每個玩家的剛需,玩PS VR和FPS游戲時也非常需要耳機來定位,筆者總結了幾種PS5搭配耳機使用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有線耳機插手柄:PS5的DualSense手柄依然保留了音頻接口,只要家里有閑置的耳機,插入手柄就能用,而且還支持麥克風交流。使用手柄充當音頻輸出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方便。缺點是,推力不足,音質一般,最致命的是影響手柄續(xù)航,讓本就不大的內置電池雪上加霜。
獨立硬件解碼:PS4主機(除開Slim)有單獨的光纖音頻輸出,玩家可以單獨購買音頻解碼器,這種方案的音效體驗是最好的,缺點是成本較高,一套解碼加耳機就在2000元左右了,上不封頂,適合追求音質的發(fā)燒玩家,并且PS5主機上取消了光纖音頻輸出,純顯示器玩家使用光纖解碼就需要額外的轉換設備輔助了。
PS專用耳機:PS專用耳機主要通過PS主機的USB口進行音頻解碼,效果介于手柄直插和光纖解碼之間。一方的產品有索尼自家的金\白金耳機,三方的有金士頓和烏龜海岸的PS認證耳機。
對于那些既有耳機需求,又不想插有線耳機的玩家,使用PS專用耳機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今天我們手上正好拿到了一款烏龜海岸的Stealth 600 Gen2,支持PS3、PS4,同時也支持最新的PS5,下面我們就來體驗體驗這款游戲耳機。
外觀簡約務實,佩戴舒適
產品參數
重量:275克
連接方式:2.4G無線
揚聲器:50mm Nanoclear 釹磁鐵揚聲器
頻響范圍:12Hz-20KHz
耳杯設計:耳罩式
顏色:黑色、白色
參考價格:599元
對烏龜海岸的Stealth耳機筆者是不陌生的,幾年前入PS4時就曾經在Stealth 500P和PS二代脈沖金耳機之間糾結過,最終還是選擇了顏值高一點的金耳機,究竟這兩款耳機誰的體驗更好不好說,因為沒有專門對比過。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Stealth系列的最新產品—Stealth 600 Gen 2。
Stealth 600 Gen 2的外包裝非常簡約,主色調為灰色,正面和側面都是產品展示,背后則是功能介紹,用藍條標注了型號系列以及左下角的「PS4」認證標志,表明這是一款PS主機專用的游戲耳機。耳機本體基本保持了Stealth系列的設計風格,經典的藍黑配色,在一些細節(jié)上做了進一步優(yōu)化,線條感和科技感更強了。
△頭帶軟墊相當厚
一眼看去,最大的改變是耳機的獨立麥克風設計成下置式的了,專門留出了耳麥的空間,收納時則能夠很好地與機身融為一體,整體顏值相比上代又上了一個臺階,耳麥的高低兩段可調,內傾角度支持手動調整以保證最佳的收音效果。耳梁提供4格調校距離,柔軟度良好,可以適應各種頭型,大頭朋友都不用擔心。兩個單元支持90度旋轉,阻尼適中,方便收納和姿態(tài)調整。
耳罩采用運動面料和記憶海綿打造,透氣性非常好,光滑程度也比Stealth 600一代的耳罩要高,避免了磨耳朵的情況,耳罩和耳機之間還有一層蛋白皮面料作為緩沖,增加了柔軟性,另外這一代的耳罩形狀變“方”了一些,非常貼合使用者耳朵的輪廓。
耳機的耳罩和頭梁的結合處采用了活動結構,烏龜海岸標志性的兩段式耳機殼,給了耳機佩戴調整的空間,它可以大大的降低耳機"夾頭"感。實際戴起來非常的舒適,厚厚的頭墊、柔軟的耳罩,再加上X、Y軸自適應的設計使得耳機佩戴起來幾乎沒有什么額外的壓力,長時間使用也沒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Stealth 600 Gen 2采用了眼鏡緩壓系統,通過雙海綿設計,在眼鏡柄的位置使用更柔軟的海綿,讓戴眼鏡的玩家在游玩時也能感到舒適。
操作方面,所有的按鍵、控制波輪和接口都在左邊的單元上。從上至下分別是主音量控制、麥克風監(jiān)聽音量控制、音效預設切換、電源/超人聽覺、USB-C充電接口、指示燈。
兩個音量控制滾輪都比較突出,方便設置;模式切換和電源鍵一凸一凹,手感區(qū)別較明顯,不容易誤操作,只是電源鍵和外殼的反差還是小了一點,初次使用需要花點時間適應按鍵的位置;充電接口與時俱進地換成了USB-C,再也不怕找不到充電線了。
△滾輪的防滑效果不錯
超人聽覺加持,游戲表現良好
上面說到,年輕的筆者在PS二代金耳機和烏龜海岸500P之間選擇了信仰,金耳機的顏值確實不錯,但是用起來就有點讓人頭疼了,物理上的。由于金耳機較重,頭梁又很細,戴起來十分夾頭,玩游戲時就像有一根棍子頂在頭上,還是帶震動的那種,續(xù)航也很捉急,一般撐不到4個小時。雖然后續(xù)的金耳機應該解決了這個BUG,但是這個慘痛的經歷讓我在以后選擇耳機時首先要考慮“頭感”了。
這款耳機至少在佩戴體驗上要比二代的金耳機優(yōu)秀太多了,275克的重量不算輕,戴在頭上卻沒有什么壓力。封閉式設計的耳機,包圍感不錯,隔音效果不如皮質耳罩,透氣性能優(yōu)秀,如果是以玩游戲為標準的話,我肯定是偏向透氣耳罩。
耳機的連接過程很方便,筆者使用的是PS4測試,無線接收器插上主機的USB口,長按耳機開關1S,稍等片刻就可以使用了。聲音方面,50mm的釹磁鐵動圈揚聲器發(fā)揮出了應有的水平,明顯要比金耳機的動態(tài)更大,低頻下潛和高音表現比較突出,槍炮聲還原到位,典型的游戲耳機調音。
按下模式鍵可以切換不同的音效,耳機自帶了四種音效預設,分別是特征音效、低音增強、低高音增強和對話增強,第一種音效提示音“滴”一聲,第二種音效“滴”兩聲,后面以此類推,幾種音效的區(qū)別不是很大,追求效果的話使用「低高音增強」就好。
重量級功能是自帶的「超人聽覺」,輕點一下電源鍵即可啟動,超人聽覺功能,是強化原本游戲中的微弱聲效,帶給用戶更真實的聲音效果,提升“聽力”,配合50mm揚聲器和20Hz – 20000Hz的頻響范圍所帶來的優(yōu)質高頻和低頻音效。
具體的提升就是打開超人聽覺后的聲場要寬闊許多,聲音定位更準確,對于《使命召喚14》這類游戲,NPC的腳步聲會展示的非常清晰,過任務時能夠輕易發(fā)現敵方,而進行躲避;整體的環(huán)境音效、槍聲、人聲也都非常真實,玩《最后生還者》的臨場感也更強了,很遠就可以聽到感染者的聲音,甚至感覺有點小恐怖。
在COD14的游戲等待大廳,拉下麥克風便可以和隊友進行語音,實際效果收聽和交流均無任何問題,這款耳機還支持麥克風監(jiān)聽功能,可以透過耳機聽到自己說話和外界的環(huán)境聲,這樣就能根據監(jiān)聽效果,自行調節(jié)麥克風音量,以免打擾隊友聽覺,也可以避免在玩游戲時漏接電話。
無線連接方面,耳機使用過程中沒有出現卡頓、音質下降、延遲增大的情況,穩(wěn)定性還是非常好的;續(xù)航水平不錯,至少在玩了幾個小時《戰(zhàn)地4》之后沒有低電量提示(開箱后未充電),官方宣稱有15個小時的續(xù)航,暢玩一天都沒什么問題。
總結:PS玩家的新選擇
作為在音頻領域深耕多年的品牌,烏龜海岸在耳機領域擁有深厚的沉淀。本次評測的這款Stealth 600 Gen 2則是以支持PS5平臺為核心賣點,輔以強化環(huán)境音效的“超人聽覺”功能,在PS平臺上帶來了不錯的游戲音效體驗。佩戴舒適性和續(xù)航性能比金耳機要強一個檔次,非常適合有較多時間在游戲世界中暢游的玩家,超人音效雖然沒有金耳機那種適配到單個游戲的獨立音效調校精細,但勝在通用性強,所有游戲都能享受到音效加成,站在玩家的角度來說要省心一些。
而且同等價位的PS金耳機表現實際上并不比這款耳機強,擁有優(yōu)秀體驗的白金耳機,價格則翻了一倍。Stealth 600 Gen 2的不足之處在于和主機系統的融合程度不高,在PS上僅能調整音量大小,重視系統體驗的玩家還是建議選擇一方產品。另外就是我們手上拿到的黑色款顏值較上代產品有提升,總體外形還是過于低調了,好消息是這代產品提供了白色版本,顏值更高也更好搭配PS5主機的配色,追求個性的年輕玩家可以了解一下。
·END·
里電腦聲卡壞了怎么辦?
PS4接電視聲音不夠爽怎么辦?
與朋友網吧開黑受不了網吧耳機怎么辦?
一款小神器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從外觀看它是個小小的U盤
但其實它是個外接聲卡!
一個直接插在USB接口上的外接聲卡,
甚至不需要安裝任何驅動!
插上就能用!
毫不夸張地說,
它可能是你見過最方便小巧的外接聲卡!
通過這個小東西,可以外接耳機、音響以及所有通過音頻線連接播放的設備。
應用最廣泛的USB接口和3.5mm音頻接口兩者結合,用處就更多了,腦洞有多大,用處就有多大~
場景一:耳機/麥克風二合一
家里電腦的聲卡壞了,或者聽筒、音頻接口損壞,導致玩游戲、通視頻不能語音,這個小東西就能夠解決。
場景二:PS4外接音箱
插在PS4上,直接連接一個大音響,游戲音效打擊感杠杠的,想想都有點激動~
場景三:網吧自帶耳機
對于一些“講究”的玩家來說,網吧的耳機每天都有好多人用,既不衛(wèi)生又夾耳朵,用起來非常難受,而隨身攜帶一個這個小聲卡,就可以直接把自己手機耳機插在網吧電腦的USB上用。
性能方面,這款USB外接聲卡采用的是驊訊C-Media(HS-100B)芯片,粉絲們反映,降噪效果非常nice,聽歌、游戲、語音效果都非常棒。
最最方便的是,不需要安裝任何驅動!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外置聲卡都需要安裝聲卡驅動,配置起來十分麻煩,有時還需要更新,而這款USB外接聲卡則完全不需要安裝驅動,并且兼容市面上大部分操作系統!
那么問題來了
這么厲害方便又便宜的外接聲卡
關注海備思,你值得擁有!
之前我們聊了鍵盤和鼠標,但是對fps玩家來說,一款合適的耳機的重要性絕對不亞于一套好的鍵盤鼠標,它可以幫你找到潛在威脅,拯救你于為難之中,但是相對的,游戲耳機價格都比較高,我們這期就來看看入門級有哪些值得購買吧。
1:雷蛇北海巨妖7.1 標準版
說到耳機很多人會第一個想到雷蛇。畢竟雷蛇也算是做游戲耳機比較早的了。北海巨妖作為入門級游戲耳機有USB和3.5mm兩個版本。但是個人還是更傾向購買USB版本一些,3.5mm的表現更多依賴于你的主板。再就是USB版本線纜長度也比3.5mm長一些,在使用的時候不會因為線纜長度不夠出現夠不到的問題。這個價位肯定不要指望是真7.1耳機,虛擬7.1聲道基本夠你使用,玩?zhèn)€R6,APEX,吃雞什么的都沒問題。32mm驅動單元。249元的價格已經不算貴了,麥克風單聲道,驅動也不是很差,推薦購買。
2:羅技G231
要說效果羅技可能不是這些耳機里面最好的,但是羅技絕對是戴的最舒服的。因為它基本和G933一樣的設計,而在用G933的我再清楚不過了。不但佩戴舒適,而且隔音效果非常好,40mm驅動單元的功勞。而且透氣不會出汗。耳機單元可以旋轉,方便收納。兼容xbox和PS4,但是不支持7.1聲道,只支持立體聲,算是一個遺憾。麥克風是降噪麥,這點要比razer好一點,接口方面是3.5mmx2,羅技提供兩年質保,壞了直接找京東換就行了。最低149就能拿下,平時促銷180左右,可以等等入手。
3:賽睿Arctis RAW
對于喜歡鋼廠的玩家來說,寒冰RAW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來以為賽睿已經放棄低端了,因為哪怕寒冰3都要549元,但是沒想到又來了一個RAW。耳機也采用了3.5mm接口,沒有USB聲卡,40mm驅動單元的大小和羅技基本一樣,也不支持虛擬7.1。但是得益于3.5mm接口使它也可以兼容三大主機平臺與手機等設備,不過299的價格略信仰,促銷也要249元,推薦對鋼廠有信仰的購買,因為明顯G231更劃算。
4:金士頓 Hyper X毒刺
金士頓這兩年在耳機市場異軍突起,高端憑借黑鷹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而這款入門級的毒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單元部分采用皮質外套,佩戴不會很難受,275g的重量也不算很重,適合長時間佩戴。因為是入門級所以是3.5mm接口。50mm驅動單元算是這期推薦的里面最大的了。同樣也支持全部主機平臺和移動設備,給手機吃雞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紅黑的外觀比較樸實,但是畢竟是入門級耳機,不能要求太多了。保修兩年,建議在京東買。
5:微星DS502
其實要說最劃算的,還是微星這款了。289元還送支架,USB接口,有單獨的聲卡,還有紅色燈光,40mm驅動單元,麥克風可以使用線控開關等等。這款耳機是我第一款游戲耳機,跟了我大概兩年還好好的,如果不是為了無線換了G933,也許現在還在服役。不過這款耳機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驅動比較簡單,只有調節(jié)耳機的功能,沒其他的廠家那么花里胡哨。再就是,京東買不到,只有淘寶有賣。耳機支持7.1聲道虛擬環(huán)繞,并且可以被動降噪,如果對自己人品和使用習慣有耐心可以購買,反正我用了兩年沒壞。
好了,入門級推薦就這些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