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今天凌晨正式推送了 iOS17.6.1 正式版更新,如果從上個版本更新上來的話,更新包僅百兆,版本號變為 21G93 。
不過因為 iOS18 都已經在雙版本測試階段了,iOS17 已經是版本末期,所以大家不用指望 iOS17 還能有什么新變化。
從開發者文檔中可以看到,本次 iOS17.6.1 主要更新就是修復了「高級數據保護」功能的 BUG ,這個功能在此之前有可能會無法打開。
蘋果的高級保護功能在開啟后便會變成端對端加密,也就是說即使是存儲了你數據的蘋果服務器也無法看到里面的內容,這是一種極其安全的加密功能。
除此之外,iOS17.6.1 正式版就沒有其它更新了,畢竟更新包也就百兆大小,至于流暢度和耗電情況,還需要后續看大量的用戶反饋才能確定。
我的更新建議就是:沒有遇到這個 BUG 就不要更新,保持自己目前的系統即可。
據消息顯示,蘋果已經停產了 Apple USB 全能光驅配件,目前官網已經顯示庫存為 0 ,并且未來大概率也不會有了。
不過這款配件能賣到現在我都感到神奇,因為這款 Apple USB 全能光驅實在是過于古老,可謂是真真正正的古董配件,居然官網還掛著。
這款配件的主要用途就是給 Mac 電腦當外接光驅,也就是讀取光盤或者是寫入光盤,估計很多人近些年都沒再碰到過光盤了吧?
而且這款配件還是古老的 USB 接口,不過新款 Mac 一樣能夠使用這款產品,只是需要轉接成 USB-C 接口才行。
雖然現在依然有人在使用光盤,但這已經是極其小眾的產品了,所以蘋果停產它也并不值得驚訝,反而讓我驚訝的是蘋果居然還賣到了現在。
篇文章中說到,有一朋友因為工作需要,得臨時使用蘋果系統,筆者給他用Vmware WorkStation安裝了一個蘋果系統的虛擬機,結果裝是裝上了,但是發現調整分辨率有點小問題,文件傳輸也不方便。雖說是臨時使用,但是文件交互比較多,只能重來,所以今天他又拿過來,讓筆者安排人,將電腦折騰成蘋果MacOS+Win10雙系統。
好了,廢話按下不表,下面開始講操作步驟。聲明:筆者此文是簡單的安裝過程,主要是利用了網友提供的現成的資源,可以是相當懶人的懶人包了,下載地址請看截圖1吧,別報怨筆者不提供下載地址啦。。。
為什么有了截圖1,還要有截圖2 呢,因為筆者朋友的電腦,10.15.2無法安裝,卡死在啟動界面,根本無法進入安裝界面,而10.15版本,雖然能進入安裝界面,但是做完磁盤分區,就卡死在選擇硬盤的界面了,一樣是無法安裝,后來選擇了10.14.6 with clover 5033,才安裝成功了,需要說明的是,電腦的配置為:華碩Z370主板、i7-8700 CPU、華碩GTX1065顯卡、金士頓240G固態硬盤、希捷2T機械硬盤
balenaEtcher是一款優盤鏡像制作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將蘋果系統鏡像DMG文件寫入到優盤
1、選擇鏡像文件:
2、選擇優盤:
3、開始寫入優盤:
1、利用前面制作好的優盤啟動電腦,順利引導進入安裝界面,首先進行磁盤分區,現在只是安裝第一個MacOS系統,所以暫時先選擇使用所有的硬盤空間,后面安裝Win10的時候,會二次分區的;
2、分區完成后,會自動掛載,然后直接開始安裝系統就可以了,這兩步比較簡單;
1、準備好兩個優盤,一個空白的就行,用來制作成Win10安裝盤,另一個要有Win10的光盤鏡像,然后在MacOS系統里面,找到 “啟動轉換助理 ”,并且打開它,然后選擇Win10鏡像文件,寫入空白的優盤;
開始將Win10寫入到優盤
期間,系統會自動下載一些Windows 10的支持文件
2、優盤制作完成后,緊接著進行磁盤的二次分區:根據自身情況決定兩個系統的硬盤容量
3、這一步完成后,重啟,電腦會自動選擇剛才制作的優盤啟動,然后就開始安裝Win10了,注意選擇正確的分區,先格式化:卷標為BOOTCAMP的那個分區;
4、Win10的安裝過程沒啥好介紹的,按步就班地點下一步就可以了;
Win10系統安裝完畢,如果是蘋果電腦的話,開機的時候按住OPTION鍵,就能彈出系統菜單,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系統進入 就可以了,但咱們是黑蘋果,沒這個按鍵,得另外想辦法——修改UEFI引導:
1、下載,并且安裝EasyUEFI;
2、安裝完成后,打開EasyUEFI軟件,添加UEFI記錄,命名為MacOS(其實不太合適,貌似應該命名為Clover更合適),類型選擇其他系統,引導文件選擇clover下面的CLOVERX64.efi
3、調整MacOS(Clover)到第一行,即首先從MacOS(Clover)啟動電腦——就是開機后會顯示Clover菜單,以便于我們選擇想要進入的操作系統,調整完成后,直接重啟電腦;
4、重啟電腦后(以及今后每次開機后),會停止在此畫面,等待用戶選擇系統后進入
以上就是物理計算機安裝蘋果MacOS+Windows10雙系統的過程了——人家系統做得越好,咱們安裝相對來說就越簡單,所以要感謝網友的分享,當然了,我寫文章,也同樣是為了分享。
——筆者為網絡工程師,擅長計算機網絡領域,創業多年,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覺得有用的,可以關注一下,并請點贊、轉發,謝謝!
在進入主題前,先談談自己的使用電腦經歷,本人2000年開始使用筆記本電腦,先后用過方正臺式機、dell筆記本、聯想昭陽筆記本(2000年產的)、thinkpad、Acer、東芝M300、聯想Y450以及蘋果MacBook air、 iMac等電腦。對于電腦系統不敢說了解的很多,但也還算比較熟悉,先后使用過裝有Windows98 、Windows me、Windows2000、Windows XP 、Windows VISTA、Windows 8、Window10, 2010年開始使用蘋果電腦,系統是從OSX10.6一步一個腳印用到了10.10,上圖是自己目前在使用的兩臺電腦。所以對蘋果電腦各項功能不能說很在行,最起碼也算很熟悉。我想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下面幾個問題:
問題一:mac電腦與windows電腦硬件有什么不同?
從當前電腦發展來看,以往蘋果顯示屏、固態硬盤、電源設計等已經不再是突出優勢了,現在許多其他品牌同樣可以做得很好。硬件優勢目前主要集中在鍵盤和多點觸摸板上。
就鍵盤而言~~~~
1、功能鍵更實用。蘋果筆記本在F1~F12功能鍵上都直接預設你最常用功能的快捷方式。比如,F1、F2是調節屏幕亮度的,F3是顯示全部運行窗口的;F6~F8是支持控制itunes音樂播放的;F9~F11音量調節;F12是光驅彈出鍵,F5通過組合可以開啟voice over功能,。但 PC鍵盤的F1~F12鍵則大多處于“下崗”狀態。
2、個別鍵名不一樣。這個只能說是區別,不算優點,這也是造成初次接觸蘋果電腦的人由于不了解蘋果鍵盤而覺得特別難上手的主要原因。筆記本上鍵名不同的主要有3個鍵,具體如下~~~~
3、快捷組合更人性化。以最常用的窗口切換、關閉窗口、關閉程序、最小化等快捷操作來對比。Mac 系統默認快捷鍵為:關閉窗口 command鍵+W;關閉程序 command鍵+Q;隱藏當前窗口或程序 command鍵+H;窗口切換 command鍵+Tab,在包括剪切、復制、粘貼、輸入法切換等文字操作中基本上是也是靠command一鍵走天下。而在微軟系統中,關閉窗口 Ctrl+F4或Ctrl+W;關閉程序 Alt+F4;隱藏當前窗口或程序:Win鍵+M,關閉窗口:Ctrl+F4或Ctrl+W,一會兒Ctrl,一會兒Alt,一會兒Win~~~~關鍵是微軟鍵盤只有一個win鍵,這導致在更多快捷組合炒作時,你的右手必須離開鼠標~~~~~再講個例子,蘋果電腦刪除文件需要command鍵+delete組合使用,而微軟delete直接刪除,看似蘋果在這以設計上多余了,但很大程度能避免誤按鍵導致的誤操作~~~這就是人性化吧。
4、鍵位設計更科學。一直以來蘋果用的鍵盤都是獨立鍵位設計,加之近年來蘋果對原鍵盤的傳統剪刀腳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機械開關統由塑料材質變為了玻璃纖維尼龍,質地更加堅固,中間的硅膠碗也變成了不銹鋼材質開關。使用了蝴蝶結構后,鍵程變得非常的短,下壓的過程,整個鍵帽幾乎并沒有明顯的變化,適應以后這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就觸摸板而言~~~~
1、面積較大。至今蘋果觸摸板仍然是眾多筆記本品牌觸摸區域最大的,這為大手操作提供了方面。
2、功能豐富。看似目前市場上許多筆記本都支持多點觸摸,但真正能替代鼠標使用的只有蘋果一家。無論是單指點選,雙指滾動放縮,還是三指檢查全部運行程序都是極其方便的。盡管觸摸兩下腳隱藏有物理點擊功能,但在使用中只有裝系統時用到,其他時候完全用觸摸就應付了,我除了PS有時用鼠標外,其他辦公從來不用鼠標,以至于現在拿了鼠標都有點生疏了~~~~~
當然這些不同硬件功能的極致作用是為蘋果系統設計的,你拿了蘋果電腦裝了微軟系統就像是把跑車的輪子裝在越野車上使用一樣,絕對不可能有好的體驗~~~~
問題二:Mac系統主要有什么不同?
從根本上講,是系統構架不同和設計理念的不同,這導致了蘋果電腦和蘋果手機一樣不是拼硬件來獲得體驗的產品,具體表現在:
1、窗口的關閉、縮小、放大選項的布局和基本功能不同。
一是蘋果的窗口按鈕都在左上角,而微軟在右上角。下圖中紅色圖標為關閉,黃色為縮小,綠色為全屏放大。
二是蘋果窗口的關閉功能只是關閉了窗口,程序還在后臺運行,要退出需要在dock中才能推出。需要提醒的是在10.10系統中后臺運行的程序dock圖標下方會有一個小黑點,舊版本的系統是一個不太明顯的亮點~~~
2、電腦應用程序的格式、安裝方式和顯示不同。對于蘋果電腦,多數安裝程序的后綴是pkg,打包安裝程序或應用程序的鏡像后綴是dmg,你只要將dmg格式文件拖到程序文件夾就安裝好了,需要注冊或者輸驗證碼多數情況下也是在初次打開已安裝的程序時提醒。安裝好以后的程序是以一個看不見具體內容的文件包圖標顯示的。要刪除程序一般也是直接刪除就可以了,很像蘋果手機系統~~~~~~
當然說一般證明還有特殊情況,對于非app store認證的程序,有的第三方軟件殘留了微軟安裝程序“下一步、下一步~~~”的不好習慣,這種程序一般卸載時也是需要用安裝程序包中卸載工具來完成的,不然會殘留少許碎片文件。如果嫌麻煩,也可用360 程序幫助卸載。具體就不講了,和微軟系統下操作類似。
3、常用程序的不同。這也是導致許多人對蘋果系統上不了手的原因,比如Safari是瀏覽器、photo booth是照相機等,這些沒有翻譯成中文名字,剛上手時難免不習慣~~~還有就是蘋果自家的辦公軟件ipage等程序,和office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存儲后的格式也不是微軟系統下能直接打開的~~。好在office提供了mac版,網上有網友發福利,這使得辦公有了兼容性。此外app store、詞典、time machine 、FaceTime等功能也是蘋果系統獨有的,這些都是內置程序,超級好用的~~~
問題三:如何全面了解我的電腦?
在系統主界面,點擊左上角蘋果圖標/關于本機,即可了解電腦的基本情況。
1、能直觀了解的有:系統版本,電腦生產年份,處理器、內存、顯卡、顯示器分辨率、磁盤大小及存儲情況等主要信息,以及電腦的序列號~~~~
2、在支持和服務選項中,能調閱系統使用說明書,了解系統支持什么不支持什么,什么型號的電腦不能使用本系統;能在線查看電腦保修情況和購買延期保修服務。一般來說,概覽中顯示的序列號應該與電腦背后印制的序列號是一致的,不然可能你的電腦來路就值得懷疑。
3、了解全面信息。在概覽選項,點擊下方更系統報告,可以了解更詳細的信息。這類似與微軟系統下的硬件管理功能~~~~
對于新入手的電腦,你可以通過硬件/電源來查看電池信息,這個信息不會因為你重裝系統而丟失,實際反映了你電腦電池循環次數等信息。以我的電腦為例,電池已經循環164次。循環一次是指物理上所有電池耗盡并充滿為一次,不是你實際使用中連接電源充電的次數哦~~~~如果新買的電腦電池循環大于1次,那就一定有問題~~~~;對于舊電腦查看電池信息能更好幫助你管理電池和維護電池。對于全負荷電量,剩余電量的顯示環境溫度不同顯示會有偏高偏低的情況~~~這是正常情況。
總之,相比于其他品牌筆記本,蘋果電腦很明顯硬軟件搭配更好,電腦的硬軟件信息也很透明~~~~
問題四:支持哪些常用軟件和硬件嗎?
這個問題分三部分回答:
第一部分是你最關心的,能不能用福利版的軟件~~~~回答是肯定的,許多常用軟件在各種論壇都能找到不用付費的福利版。比如office軟件、photoshop軟件、支持迅雷下載的不完整的藍光播放器、騰訊QQ、微信等等~~~~基本上是蘋果手機支持的第三方軟件,蘋果電腦都支持。
第二部分是你最不愿意看到的~~~~國人玩的最火的QQ 游戲平臺、國內一些網游蘋果系統是不支持的;但也有專門開發用于蘋果的游戲平臺,游戲有多又好,不過可能有些是需要付費才能享受的~~~~。
第三部分就是硬件支持了,微軟的鍵盤能用只是不是和好用,日本品牌的大部分打復印機都能安裝并正常使用,但個別舊型號有功能縮水的情況,比如打印機在微軟系統下支持自動雙面和個性設置,但在蘋果系統下支持比較單一的打印。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蘋果電腦對惠普打印機特別不友好,有些型號更本就不識別,縱使你裝了雙系統也一樣不識別~~~~我家的IMAC本來是給惠普打復印一體機配備的,結果直接把打復印一體機識別為傳真機了,一樣功能都不能用~~~~但聯想的打印機是能識別的~~~~
考慮到版權等問題,在此就不展示我電腦中的福利軟件了~~~~~
問題五:如何維護電腦系統?
我的典型做法是用移動硬盤備份啟動盤~~~~這也是蘋果系統的最大優勢之一~~~
1、系統備份 個人買電腦比較早,本身帶mac os x10.6的原裝盤,里面有免費的ilife的軟件包,但目前軟件包是不能用了,系統還能用~~~
但真正用得最多的是移動硬盤~~~~~關于蘋果系統下使用微軟系統下格式化為ntfs格式的移動硬盤,有人可能發現只能讀不能寫的問題,這時大家需要下載一個NTFS for MAC的小工具~~~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解決了讀寫移動硬盤的問題以后,就是在你現有硬盤中分割一個不少于20G的獨立盤作為備份盤~~~~然后用下面這個自帶的time machine工具備份~~~
這個工具號稱時間機器可以于外置USB硬盤、無線硬盤等連接,對系統全部內容進行備份,也可選擇只備份系統文件、用戶偏好設置和應用程序。如果開啟自動備份功能,它24小時內每小時的備份一次,過去一月留存每日最后一次備份,超過一月留存每周最后一次備份, 磁盤備份滿后自動新舊替換進行備份。
如果將備份盤用磁盤工作格式化為啟動盤,備份后可以直接使用移動硬盤系統~~~~~~
2、系統升級 我的習慣是升級新系統前先備份舊系統,一般系統升級后有些第三方軟件會有不兼容的情況,但蘋果app store上買的軟件和自帶軟件一般不會出問題,有小問題也會很快提供更新服務~~~~~好在,目前銷售的蘋果電腦使用的都是10.10的系統,這個系統本身是提供免費升級的~~~~~當然微軟似乎也做到了。 但也有一些值友仍在用10.7、10.6的系統,因為我記得當時10.9推出免費升級時只針對10.8的用戶~~~~,我的建議是你在網上下載論壇中系統,先一步一步升級到10.8,然后就可以在線升級10.9了,貌似蘋果推出免費系統后,對用戶還是挺寬容的~~~~~比微軟要好的多。
問題六:蘋果電腦使用體驗如何?
回答是非常棒,具體表現在:
1、偏好設置很強大。我最喜歡dock可以放左、右、下三邊,可以設置隱藏功能;屏幕觸摸角設置可方便,最常用的功能都能可設置成最簡便的啟動方式~~~~
2、自帶的應用擴展多。比如FaceTime,只要知道對方蘋果ID或者手機號碼,直接可以短信、通話和視頻,完全不用微信~~~~。再比如itunes我是比較喜歡它的可視化效果,真的比微軟做得好多了~~~~~~~
iBook也還好,就是中文書比較少~~~~;鑰匙串功能最強大,絕對是管家~~~可以查看所有用過網絡上使用過的賬戶和密碼~~~~
詞典功能也可以,通過轉換工具可以加入不少牛逼的詞庫~~~~~~
日歷也可以添加顯示農歷、提醒和節日~~~~
3、開關機的速度快~~~~~我的1.4G雙核的電腦,開機十多秒,關機5秒以下,這種速度目前也還算比較領先的哦~~~~~~
今天先談這么多吧,以后有了機會系統談~~~~~最后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買了蘋果電腦不要裝雙系統,影響性能發揮~~~~;如果實在想用微軟系統,就買其他牌子的吧,選擇也很豐富的~~~~~
【結語】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網友“習慣了哦”撰寫并授權轉載,由于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蘋果電腦選購、使用和維護 篇二:蘋果電腦使用六問六答》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