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片,
再發個朋友圈,
這對很多外出旅游的朋友來說,
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市民王先生
最近向媒體投訴,
自家68歲的父親
去年底去尼泊爾旅游了8天,
老人開始行程前
發了條朋友圈,
隨即收到電信公司短信提醒
話費已超500元,
而等老人回國后發現
賬單竟然高達1萬6千元。
老人本想通過律師解決,
但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而這8個月又產生了滯納金,
利滾利下
共欠費2萬6!
老人實在無法承擔,
這才告知了兒子王先生。
王先生也在12345、
10000號上進行了投訴,
然而協商結果
和心里預期差距甚大。
投訴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完全不能理解為什么會產生如此高昂的費用。王先生稱,自己年近古稀的父親既是退休人員也是殘疾人員,直到退休金實在負擔不起時才將此事和盤托出。
為此,向電信工作人員查證,工作人員翻找許久,查詢到在尼泊爾的電信流量費用確實是一分錢每KB,1GB流量的費用確實需要上萬塊錢。“尼泊爾的話是10塊2毛4一兆,這一萬六算下來,流量大概是用了兩三分鐘時間。”
而當記者向10000號詢問,
為什么前期產生這么多費用
不進行停機操作
幫助老人及時止損時,
對方表示
這個費用是上不封頂的。
對此
王先生表示不能理解,
同時也慶幸
他父親沒有看直播之類的
大流量操作。
“現在手機已經5G時代了,1GB流量其實非常少,哪怕用的量不少特別的大,但這個費用的確超出了大多數人的認知。好在老人只用了1個GB的流量,如果用了10個GB?15個GB?我是不是要賣房子了?”
隨后記者陪同王先生來到了他父親開卡的電信營業廳,當聽到王先生賬單金額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很震驚:“8天能用1萬多塊錢啊!”
而工作人員質疑為什么老人不關閉手機漫游時,投訴人也非常無奈:“不能指望一個退休的將近70歲的老年人自己能做這些事情,他根本不會啊。”
而除了天價般的漫游費,
8個月產生了
近9000元的滯納金,
他也無法接受,
畢竟現在還處于協商中。
王先生坦言:
“這個滯納金的程度
感覺都超過高利貸了。”
對此,
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稱,
這個滯納金
就是利滾利的模式。
“它是利滾利的,30%,每天滾一次。”
不過最后工作人員也表示,對于滯納金的問題,營業廳可以進行取消操作。而上海市通訊管理局也表示,目前也只能通過協調的形式幫助王先生解決問題。
上海電信目前給到王先生的方案是,給該費用打個7折,但王先生一家仍表示無法接受。
對此我們也不禁要問,
為什么當時不能幫助老人
及時停機止損?
為什么在國外流量費用
上不封頂?
截至目前,
上海電信還未給出正面回應。
無獨有偶,五一假期期間,胡女士前往美國塞班島旅游,下飛機后,她打開手機上的網絡,給家人報平安;但胡女士萬萬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卻給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5月4日,胡女士返回國內不久,她就收到了中國電信發來的一條短信。短信中說,流量費已經超過了5000元,并且在5月5日停機了。
一開始,胡女士還以為是電信公司弄錯了,于是趕緊撥打了客服電話進行查詢。據電信客服回答,電話欠費16989元,其中16592元是手機的上網費,并且告訴胡女士,在塞班島蛋上網費是81.92元每兆。從流量清單上可以看出,這一萬六千多元的手機流量費主要是五月一號使用的。
胡女士說,在國外旅游期間,手機里只預存了幾百塊錢,期間她沒有收到過任何欠費提醒,手機也沒有停機,現在要被收取一萬六千多元的流量費,她覺得怎么也接受不了。
國際漫游流量費為啥這么高?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客戶服務部的工作人員稱,國際漫游業務的定價,并不是自己一家說了算,是總公司與漫游地的運營商協商后確定的價格。因為當到了國外,使用的是國外運營商的網絡,這個費用是雙方協商后的定價,不是電信單方確定的。而費用也是代收后要跟國外運營商結算。
據了解,在胡女士到達塞班島時,中國電信也向她發送了一條提示短信,里面詳細介紹了當地的通話和手機流量的收費情況;之所以胡女士欠費一萬六千多塊錢,卻沒有及時進行提醒和停機,是因為她在國外所有的話費和流量賬單都是由國外的通訊運營商控制的。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客戶服務部的工作人員稱,賬單返回國內,需要一定的時間,最短在四五天左右,最長在三十天左右。
支招:出國旅游如何避免“天價”流量費
如今,出國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刷微博、玩微信,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像胡女士這樣的天價流量費,那么該如何避免呢?
1、不用國內卡,直接換作當地卡
導游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他們帶領游客出境后,都會建議游客換成當地的手機卡。“既實用,又省錢”,唯一缺點是,國內不知情的朋友,有時可能會聯系不上你。
2、選擇運營商,購買相應流量包
目前,較為流行的方式,就是購買流量包。韓國的留學生的小陳表示,在國外時,一般都買幾個G的流量包,差不多夠用。不同的運營商都提供有優惠國際漫游套餐,但國別不同優惠不同,游客可以咨詢。
3、實在憋不住,免費wifi也能“解解饞”
在歐美發達國家,其通訊十分發達,一般在商場、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都有免費wifi對外開放。即使是在東南亞等一些欠發達地區,公共場所一般也能尋覓到免費wifi信號。游客在境外旅游期間,如果實在憋不住,可以上免費wifi“解解饞。
4、簡單斷網不可靠,徹底關網最靠譜
如今一些竊取流量的手機“流氓軟件”層出不窮,而智能手機若是簡單斷網或是關機,并不能徹底關住流量“閥門”。
綜合新聞透視、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
來源: 新聞晨報
年來
垃圾短信一直讓消費者不堪其擾
其中
106短信平臺已經成為
垃圾短信的最大發送源頭
來自上海市消保委調查顯示
76%的消費者表示
經常收到“106”開頭的垃圾短信
同時,上海市消保委還關注到
傳統短信通過互聯網技術升級后
106短信已經成為
坑害消費者的工具
106短信魚龍混雜
消費者難辨短信真假
上海市消保委通過查詢相關資料得知106短信是基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短信端口發送的短信。運營106開頭短信的企業都是需要電信管理部門發的資質牌照的。而且,106短信發送者也需要進行嚴格的實名認證。理論上,106短信很靠譜,甚至應該成為制約各類垃圾欺騙短信的有力武器。
但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發現,106短信魚龍混雜,消費者難辨真假。以消費者反映較多的標注“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貸款類短信為例,竟然沒有一條是真的。
對此,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分別向上海市消保委表示:
工商銀行向客戶發送的各類短信在客戶手機端均以95588顯示。
建設銀行短信金融業務服務號碼為95533或106980095533,其余非建設銀行發送。
上海市消保委專門做了消費者調查,對于 106開頭的標注“工商銀行”的短信,有9%的被調查者認為一定都是工商銀行發送的,有16%的被調查者認為其中會有一部分是工商銀行發送的,有54%的被調查者覺得搞不清楚是誰發的,只有21%的被調查者認為一定不是工商銀行發送的。
對于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106短信,如果消費者信以為真,想要進一步了解,那就有可能被不法商家套取個人信息,甚至落入高利貸的陷阱。如果消費者不堪其擾,想要回復“T”退訂,則可能受到變本加厲地持續轟炸,原因就在于消費者一旦回復了短信,電腦就會確認這個號碼是有人在正常使用,就會標記為活躍用戶。更有甚者,不法商家還會把這個電話號碼再低價賣給其他同業公司,從那之后就會不斷有各種各樣的騷擾信息和電話騷擾消費者。
互聯網技術升級后
106短信成為坑害消費者工具
消費者在點擊短信中的按鈕可以從短信直接跳轉相關網站。這樣的技術被不法商家使用,成為引誘消費者掉入陷阱的利器。106短信就是陷阱重重的“重災區”。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曝光了不法商家利用積分到期催辦兌換相應商品或服務涉嫌誤導消費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發現這些所謂積分兌換商城中充斥了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如“積分兌換商城”中用1700積分+188元就能兌換一條原價1888元的“加拿大鵝”羽絨被,而事實上加拿大鵝公司從來都沒有羽絨被產品。
更有甚者,有些106短信內的鏈接是釣魚網站,通過誘導消費者點擊運行含有木馬病毒的軟件安裝包,木馬程序會獲取消費者敏感信息,通過賬號支付、商戶快捷支付等方式盜取消費者賬戶資金。
106短信平臺已然成為垃圾短信的一大發送源頭,暗藏著不少坑害消費者的陷阱。上海市消保委希望本調查情況能夠引起相關部門和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東方網
相關作者:束涵
來源: 解放日報
人本想通過律師解決
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而這協商的8個月期間
這張未繳納的賬單又產生了滯納金
利滾利下共欠費近2萬6!
投訴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完全不能理解為什么會產生如此高昂的費用。自己年近古稀的父親既是退休人員也是殘疾人員,直到退休金實在負擔不起時才將此事和盤托出。
為此,記者向電信工作人員查證,查詢到在尼泊爾的電信流量費用確實是一分錢每KB,1GB流量的費用確實需要上萬塊錢。
老人從尼泊爾回來后就找到了電信營業廳進行協商,隨后又找到了律師,在支付了5000塊錢律師費幫助協商后,電信公司同意給老人打一個8折優惠,而電信給出的3000塊錢左右的折扣優惠費用連律師費都不到。
在與王先生父親的通話中,王先生表示當時在尼泊爾的第二天,發了一條朋友圈后,也確實收到了電信費用告警短信,但是當時只表示產生了流量費用超過500元,且隨后手機就不能正常使用了,沒想到最后有這么多費用。
而當記者向10000號詢問
為什么前期產生這么多費用
不進行停機操作
幫助老人及時止損時
對方表示
這個費用是上不封頂的
對此
王先生表示不能理解
隨后記者陪同王先生來到了他父親開卡的電信營業廳,當聽到賬單金額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很震驚:“8天能用1萬多塊錢啊!”
而工作人員質疑為什么老人不關閉手機漫游時,王先生也非常無奈:“不能指望一個退休的將近70歲的老年人自己能做這些事情,他根本不會啊。”
除了天價般的漫游費
8個月產生了
近9000元的滯納金
他也無法接受
畢竟現在還處于協商中
王先生坦言:
“這個滯納金的程度感覺都超過高利貸了。”
對此
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稱
這個滯納金就是利滾利的模式
不過最后工作人員也表示,對于滯納金的問題,營業廳可以進行取消操作。而上海市通訊管理局也表示,目前也只能通過協調的形式幫助王先生解決問題。
上海電信目前給到王先生的方案是,給該費用打個7折,對此,王先生仍然無法接受:“一個GB的話,我希望在1000元以內。”
對此我們也不禁要問
為什么當時不能幫助老人
及時停機止損?
為什么在國外流量費用
上不封頂?
而流量的單位定價
為什么這么高?
截至目前
上海電信還未給出正面回應
東方網綜合新聞透視、新聞坊
來源: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