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火線10月新版本活動送限定武器:2017萬圣節紀念版女皇利刃 (永久)
還有傳了好久的清剛(永久)可兌換神秘武器,也終于有點眉目了,果然是召喚“神龍”……
CF10月新版本活動獎勵
1,直接領取CF新版本禮包。
2,累計游戲天數送CF限定武器:2017萬圣節紀念版女皇利刃 (永久)。
(兩天就領永久,良心)
3,集永久清剛,等神龍驚喜。
(都調侃說積攢清剛可以召喚神龍,沒想到真的是“神龍”。只是還不清楚“神龍驚喜”是什么)
4,完成任務收集勛章兌換聯想鋒行黃金AK(30天)、激浪煙霧彈(30天)等獎勵。
(掌火參加活動,送20個勛章)
CF10月新版本活動網址
活動時間:2017年10月9日-10月31日
活動地址:http://cf.qq.com/cp/a20170921bbhd/index.htm
車體驗不足導致中國消費者狹隘盲目。
中國人喜歡按鐵皮,大談防撞鋼梁,喜歡加長的車,寧可信親戚也不信專業評測,給內飾戴上各種套,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國人不懂車。
然而我想說的是,中國人還沒到懂車的時候。用電腦來做個類比:
2000年,當時電腦的內存停留在64M,CPU為奔騰III的時代。擁有電腦的家庭屈指可數,可以上網的人寥寥無幾。會玩游戲的同學,算是懂電腦。當時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對我說,他盼望有一天可以用到頂配的內存128M的電腦,我對他投來無比欽佩的目光:他太懂了,而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么。
2003年,電腦開始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處理器升級奔騰IV,內存進駐256M,很多人開始為自己家里購置電腦。大家不知道電腦能來干什么,甚至覺得上網會把小孩子教壞。那時,來修電腦的大叔為機子裝上了一個叫做千千靜聽的東西,全家向大叔投來欽佩的目光:他太懂了!
2006年,聯想推出鋒行系列,內存升到512M,這次修電腦的大叔卸掉了瑞星,取而代之的為機子裝上了一個新的軟件:360。大叔說這個軟件很給力。我相信大叔,因為大叔是行家,他很懂。
不知不覺,家家有了電腦;不知不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進入到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人上過了大學,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消費者也越來越懂,還知道如何罵那些企業們:360耍流氓,騰訊抄襲,小米吹牛逼,百度競價……
汽車,大概還停留在電腦時代的2003年。這一年,大叔們為他們裝上了千千靜聽,他們說大叔很懂。
汽車圈的大叔,被稱為懂車帝。他們自認為懂車,張口閉口就大談三大件,但他們也有膜拜的對象,那就是歐美消費者,他們經常恨鐵不成鋼:在歐美消費者面前,中國人只是小學生水平。
中國消費者與歐美消費者之間的區別,我認為并不是基礎知識、機電常識的多少,這類知識除非有學習興趣,否則要做到精通其實很難。中國人以鋼板厚薄論安全,歐美也有。加上汽車產品的同質化,歐美日汽車集團的合縱連橫,韓國車穿美國馬甲,掛歐洲標賣美國車,歐洲人打造的日系車,用著日本變速器和渦輪的歐洲車屢見不鮮,購買者已經很難從產品層面上比較出絕對差異。能忽悠中國人的坑,歐美人一樣掉進去。
中國消費者究竟哪里不懂車?我認為是因為對汽車體驗不足導致的狹隘盲目。
作為汽車消費的新興市場,汽車在中國家庭普及也就15年左右,絕大多數購買者處于人生的第一部車或第二部車的階段,擁有過三部車以上者按比例來看寥寥。
因為缺少對不同品牌、車系、技術的深度體驗和評價積累,絕大多數購買者確實只能從外觀、價格、配備上做簡單衡量,從親戚同事、車托、鍵盤車神那里獲取信息,選擇標準狹隘,購車需求盲目。
這導致中國乘用車行業出現了一個很不好的風向——營銷主導代替產品主導,拼定價打折代替拼工藝品質。造得好不如忽悠得好,質優價優被湊合便宜代替。尤其在30萬元以下、C級車以下的中低端市場,定價成了鬼門關,只許跌不許漲成了車企的死命令,4S賣車賺不到錢就靠售后坑蒙拐騙車主。這種風向對自主品牌和消費者從長遠來看都是有害的。
歐美消費者在這方面就成熟許多,從襁褓起就坐著父母的車長大,高中起就開始自己駕車,大眾化的汽車也不是高大上的象征,而且周圍人人如此,他們對汽車體驗的深度和豐富度確實有優勢。這方面,中國的00后們應該能趕上追平,等他們長大時,“中國人不懂車”這話將被寫入歷史。
十年之后,汽車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將回歸到工具的本質,而不是面子的象征;不是必須到4s店保養車輛,有些小的問題自己就能動手解決;能夠非常高效地處理日常的各種各樣交通事故;買車的時候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人云亦云;對二手車開始慢慢接受。這一代的主流汽車消費群體,才能叫汽車消費觀念成熟。
最后談談什么叫懂車。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車,并能做出正確選擇,選中符合自己要求的車。
在掌握了駕駛感受之后,新技術與老技術的區別,什么叫后程乏力,什么叫渦輪遲滯,什么叫起步動力不足,你慢慢都會體驗出來。從此之后,那些奸商再也不會忽悠我們了。
懂得了駕駛感受之后,或者說親自駕駛了汽車之后,你就不會再有美系車耗油、日系車不安全、德系車小毛病多的疑慮了。但凡能以偏概全地用“美系車油耗高做工粗糙”“日系車不安全”評價某一系列車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車,因為無知者無畏。
回過頭來看,我們買車的那些要求,要求便宜、要求省油、要求大、要求好開,看看這些要求你就明白,我們的確不懂車。
在昨天的《詭異的中國汽車文化》一文中,我忘了提“小馬拉大車”,這里補充一下:美國人喜歡大車大排量,歐洲人喜歡小車小排量,但到了中國,個個要加長版,還都是1.4、1.6的排量,然后還津津樂道地在那評價動力。
套用《The Grand Tour》第一集里的一句話:
Any engine less than 2 liter in a midsize car is communism.(任何排量小于2升的中型車都是貢鏟主義。)
這句話是說,任何2.0以下的中型車都是代步,不要扯什么運動。
希望00后長大了,中國的汽車文化不再詭異。
職兩天即高調加盟小米集團,聯想前高管常程是否涉及競業協議?
1月2日下午,第一財經獲悉,聯想集團發言人表示,公司與所有高管均簽有競業禁止條款,如確有違約,公司將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問題的妥善解決,共同營造尊重契約精神的人才流動空間。
針對聯想所發布聲明,小米集團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沒有競業條款,競業補償沒拿”。
2020年1月2日,原聯想MBG新興市場產品副總裁常程正式加入小米集團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去年12月31日,聯想方面表示常程因個人家庭原因離開聯想。僅隔兩天之后,常程即宣布加入小米,針對最具爭議的競業條款問題,今天上午,有接近小米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稱,常程離開聯想沒有被附帶競業協議條款,常程本人也未拿相關競業賠償。
2000年常程加入聯想擔任筆記本事業部研發總監,負責聯想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的研發工作。官宣加入小米之前,2019年12月31日,常程在微博上回顧自己在聯想的過去——包括自2000年推出的天麒天麟、鋒行、家悅系列,至2019年推出的Z6 Pro與Lenovo One系列等;2011年常程帶領團隊打造出聯想第一個移動互聯產品聯想樂商店,當時是國內最大的安卓軟件和安卓游戲免費下載平臺;2014年12月常程成為神奇工場聯合創始人;2015年6月,出任ZUK CEO。
自2015年始,常程在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神奇工場CEO陳旭東領導下全面負責聯想手機業務,但自2016年底開始,聯想移動業務幾次易帥,常程職位也隨之調整。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