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消息:如今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必備的APP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伙伴難免少不了有兩個微信,但最最最頭疼的微信不支持一鍵切換,每次切換都要重新輸入密碼。而就在今天下午,微信正式版進行了更新,加入了一鍵切換賬號的重要功能。
微信更新一鍵切換賬號功能
對于安卓用戶來說其實并不存在這個困擾,微信雙開十分常見,甚至有些廠商還將微信做到8開(雖然不知道8個微信有什么用)。但對蘋果的用戶來說微信雙開就很困難,而從網絡上下載的第三方微信又很不安全,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買兩部手機。不過今天微信更新之后就再也不用擔心兩個微信來回切換的顧慮了。
除此之外本次微信還更新了發現頁面的自定義控制功能??磥砦⑿诺墓δ苁窃絹碓綇姶罅耍氰F了心跟自家的QQ過不去了。不過雖然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是希望不要像QQ那樣功能多到五花八門,我們之所以喜歡微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喜歡那純凈和簡潔的風格。
知有多少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睡前最后一件事都是看手機微信。3年前,微信還是少數“潮”人手中的時髦玩意兒,今天,刷微信、看公眾號、逛“朋友圈”,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新元素。但新媒體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謠言也像雜草一樣在這里滋生蔓延,急劇破壞著新媒體領域的生態平衡。
謠言為何青睞微信?主要是利用了“朋友圈”這個平臺。好友和熟人作為信息的篩選者、發布者、傳播者,使得每條信息具有先入為主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再加上“轉瘋了”的鼓動、“集贊送禮”的利誘、“不轉不是中國人”的慫恿,讓謠言像病毒一樣在“朋友圈”中快速傳播。特殊的信息生態,使謠言極具煽動性和欺騙性,而辟謠則更為不易。如果任由謠言泛濫,微信難免會成為“危信”,危害人心、風氣和事業。
“凡街市無根之語,謂之謠言。”造謠者把謊言包裝成“事實”,把猜測翻轉成“存在”,或杜撰虛構、無中生有,或捕風捉影、斷章取義,或歪曲事實、制造噱頭,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人們憤慨地稱謠言為“信息毒品”,視制造謠言為“制毒”,視傳播謠言為“販毒”,視聽信謠言為“吸毒”,其痛恨之情和憂慮之狀,可見一斑。
對于謠言,魯迅先生說過,“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但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近日,國信辦發布的“微信十條”,用文明法治為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立規矩,可謂驅散霧霾的“及時雨”。但是,微信群、“朋友圈”有著自媒體屬性,強力監管固然重要,也需要每個使用者自覺抵制,堅決亮劍,最大限度地擠壓謠言生長的空間。
有人稱記者的筆下“有人命關天、有財產萬千、有是非曲直、有善惡忠奸”。盡管多數人不是職業記者,但信息時代,你就是一個自媒體,應該用好手中的“麥克風”,珍惜自己的話語權。如果對所謂的“內幕”多一些追問,對所謂的“驚爆”多一些質疑,就不會不假思索地分享和轉發,無意中成為謠言的“放大器”。
有人說:“文明,就是停下來、想一想?!痹绞莻鞑ナ侄慰旖?,越是信息泥沙俱下,越需要理性駐足,越需要明察真相,共同維護微信空間的純凈,決不能讓微信成為謠言集散地。
(作者單位:72495部隊)
互聯網無隱私”的概念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從有理有據的用戶標識追蹤傳遞到駭人聽聞的“軟件后臺偷偷錄音”,再到所謂的軟件、輸入法分析用戶聊天記錄,全世界的互聯網大廠們似乎有無數種辦法分辨每一個用戶、分析他們的習慣、然后給他們推送廣告,完了再把這些信息打包賣給別的平臺,讓其他平臺也一起大數據殺熟。
但如果大家對去年的微信之夜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微信之父”張小龍在分享上提到“在未來,騰訊微信團隊將會開發一套專屬于微信的定制輸入法?!痹谒磥?,微信鍵盤就像是輸入法中的一片凈土:大家都說微信分析用戶聊天記錄,那微信就做一款真正純凈的束縛讓給用戶,避免微信繼續給其他輸入法“背鍋”。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直到2021年4月,微信鍵盤才第一次以虛擬鍵盤插件的方式在微信App中進行灰度內測試,且在后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關于微信鍵盤的更多消息。不過在2022年9月,我們終于等到了真正以App形式存在的微信鍵盤的測試版。那么這個由微信團隊一手打造的微信鍵盤,在體驗上究竟能不能算是輸入法中的“清流”呢?
理論上,現階段微信鍵盤需要從指定測試入口中進入,而這個測試入口是微信讀書:在微信讀書的發現頁面,部分幸運用戶應該能找到微信鍵盤的測試鏈接。不過由于小雷平時用的是另一個電子書軟件,兩臺手機都沒有看到微信鍵盤的測試入口,只能從網上安裝不一定來自官方、也不一定未經修改的分享安裝包。
在正式使用之間,我們先清理一下后臺數據,看看微信鍵盤屬不屬于“小而美”的范疇:可以看到在正式使用之前,微信鍵盤(0.9.0版本)占用手機216MB的空間;作為對比,內置搜索引擎、包含了大量用戶數據分析功能的谷歌鍵盤(Gboard)應用體積為117MB。
盡管還只是測試版,微信鍵盤依舊沒令我們失望。
打開主程序,我們首先需要同意微信鍵盤的EULA和隱私協議,這個我們稍后再展開講,反正不點同意肯定是用不了的。
圖片來源:雷科技
盡管體積不小,但微信鍵盤的功能卻出乎意料地簡潔,引導界面做得非常清晰,甚至有一個輪播窗口介紹微信鍵盤的功能與新特性。不得不承認在用戶交互上,微信鍵盤做的比不少第三方輸入法甚至第一方輸入法都要好,不會像進入三星手機的設置一樣無從下手。
圖片來源:雷科技
各主要功能的開關也向上匯總到了主界面,不至于像其他輸入法一樣需要進到二級菜單才能開關一級功能,這一點值得表揚。
在輸入法最核心的“輸入法”方面,微信鍵盤的功能非常齊全,拼音五筆手寫筆畫雙拼樣樣齊全,雙拼分類中更是提供了包括拼音加加在內的7種雙拼方案,對雙拼用戶非常友好,如果后期加入倉頡和注音支持的話稱其為手機最強中文輸入都不過分。
圖片來源:雷科技
這里多提一句,英文輸入時微信鍵盤的大小切換的是首字母大寫而不是像國內絕大多數輸入法那樣切換整句大小寫,且鍵盤樣式保持大寫英文標注,不會像其他輸入法那樣出現小寫字母字重不居中的情況,細節非常用心,好評。
語音轉文字是微信聊天的其中一項核心功能,現在也出現到了微信鍵盤當中,現階段支持普通話、粵語和英語輸入,并且可以根據用戶習慣設置標點符號的添加方式。小雷用它念了一小段用戶協議,三種語言下識別率都很不錯。
拼寫Plus是微信鍵盤的其中一項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推薦、拼寫檢查等功能。不過在開啟這項功能之前,微信鍵盤也準備了專門的彈窗提醒,表示這項功能需要用到網絡權限且會部分輸入數據上傳(至騰訊服務器)。跟那些在第一次打開時就要你一次性給予所有授權的輸入法相比,微信鍵盤這一點做得非常不錯。
那么和其他輸入法相比,微信鍵盤又有什么獨到之處呢?(以下為開啟拼寫Plus后使用體驗)
首先是智能推薦功能:根據介紹,微信鍵盤可以在你提及音樂、影視、書籍、公眾號等信息時提供可以直接插入微信的內容。比如在輸入音樂名后可以可以直接將音樂分享到微信對話中。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微信鍵盤支持的曲目還較為有限。
圖片來源:雷科技
其次是表情功能,微信鍵盤可以根據你輸入的文字自動查找相應的表情并允許直接發送在微信對話中,省去了自己查找表情包的煩惱。
圖片來源:雷科技
此外,對于同時使用iPhone和Android手機的用戶來說,微信鍵盤還有一個可以提高“通用性”的設計:開啟微信的“回車鍵發送消息”后,微信鍵盤的“回車鍵”將不再顯示換行,而會變成綠色的“發送”按鈕,和iOS上的體驗接軌。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使用方面的內容講得足夠多了,那接下來就該講講我們真正在意的問題了:微信鍵盤真的不分析用戶數據嗎?
如果你開啟拼寫Plus,毫無疑問你輸入的內容會經過后臺分析,不然軟件也無法分辨你輸入的究竟是無意義的文字還是有意義的音樂名稱。此時我們再來看到微信鍵盤的隱私政策,其中也對相關內容做出了解釋。
圖片來源:雷科技
首先,如果你多次輸入某個詞組,比如“當場拿下比諾托”,微信鍵盤確實會保存這個輸入結果,方便用戶下一次快速輸入。這項功能幾乎所有輸入法都有,但值得注意的是,微信鍵盤會將這個數據保存在用戶手機本地。
換句話說,常輸入的高頻詞并不會上傳到微信鍵盤的云服務器,理論上甚至不會出現在你另一臺使用微信鍵盤的手機當中。
另外還記得剛剛提到的拼寫Plus模式嗎?如果你不開啟并保留在“隱私保護模式”下使用微信鍵盤,微信將不使用云端匹配,而是在手機本地使用字符串匹配的方式進行糾錯。沒錯,隱私保護模式下你輸入的內容都只會在本地保存,整個行為停留在手機本地,即使微信鍵盤一次又一次把“零溢事件”糾正為“靈異事件”,輸入歷史依舊不會上傳到云端。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如果你開啟了拼寫Plus功能呢?沒錯,你的部分數據確實會上傳到遠端服務器中。騰訊服務器在對上傳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后會向手機返回相關內容(表情、糾錯結果)。而根據隱私政策介紹,騰訊不會儲存你上傳的信息。
從這一點看,本地模式下的微信鍵盤確實能起到保護用戶數據的作用,且軟件中也把刪除本地數據的選項放在了主界面,不放心的用戶隨時可以將其刪除。
但這里小雷還想說一點:本地數據并不一定安全。
由于Android系統失效的沙箱和權限管理,即使是“本地軟件”也有多種方式把相關用戶數據傳遞出去。比如有這么一款A輸入法,無論你平時說了多少次“凈水器”相關記錄都只保存在本地。但與此同時,A輸入法還會通過其他方式標記你,比如相冊里有文件編號為1、2、3的圖片,安裝了4、5、6軟件、同一個Wi-Fi下有Mac地址為7、8、9的智能設備。這些“用戶標識”同樣可以保存在用戶本地。
還記得我說A輸入法不上傳云端嗎?萬一用戶手機里還有B軟件,而B軟件能上傳云端呢?Android系統以“簡單明了”的文件管理范式聞名,只要用戶完整授權,任何軟件都能訪問手機里任何一個文件。那么如果B軟件把A軟件的本地文件打包上傳了呢?由于B軟件同樣可以看到你有哪些圖片、軟件和Wi-Fi設備,即使你不登陸A軟件,B軟件依舊可以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再把你的輸入記錄賣給某電商平臺。
至此,即使A輸入法不聯網,軟件依舊有辦法追蹤你的輸入數據,并讓電商平臺“大數據殺熟”,不僅瘋狂給你推送PS5的廣告還讓你永遠領不到優惠券。這里舉的例子還是只是“危害”最小的一種情況,萬一你平時搜索的是困擾你多年的重大疾病呢?
沒錯,對個人信息保護來說,本地運算很重要。但如果只靠“本地政策”,個人信息依舊有泄露的風險。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微信鍵盤能讓微信“不再背鍋”嗎?
能,但也有“可乘之機”。
即便“微信鍵盤”目前主打的是隱私保護功能,但是考慮到部分大廠的前車之鑒,可能還是會有用戶擔心隱私問題。為此,微信方面可能得做出更加明確的承諾,例如騰訊自己不會主動收集微信鍵盤產生的信息,數據不會上傳到云端,無法據此推送各類營銷信息。這樣一來,大家的疑慮才有可能被打消。
所以說,微信鍵盤要直接和其他輸入法競爭嗎?我不這么認為?!拔⑿沛I盤”的存在,很可能不會對目前的第三方輸入法市場產生多少影響。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的那樣,微信推出專屬輸入法很可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態變得更加完善,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作為活躍用戶超過10億的超級國民App,微信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小而美”的產品。微信支付、微信購物、微信游戲、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這幾年來,微信早已通過不斷疊加的新功能構建起自己的相對封閉的生態。
如今,通過微信這款產品,用戶可以輕松完成聊天、支付、購物、游戲、搜索、視頻等眾多操作,而微信鍵盤的出現,也能進一步鞏固自家的生態城池。所謂“微信OS”出現的那一天,或許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圖片來源:雷科技
以及在不足一個小時的輕量使用后,微信鍵盤占用的本地空間已經從原本的216MB來到了536MB。
不愧是你,微信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