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天繼續懷舊,講講我玩過的游戲主機,以及把它們機能都榨干的游戲。因為很多游戲畫面都很棒,篇幅原因不可能一一寫上,故每部機器只講一款,如果你有類似推薦,歡迎評論區補充。


    任天堂紅白機(Family Computer)

    跟游戲緣分的起點,FC是我接觸過的第一部家用機,正是它讓我對電子游戲這件事情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剛見到它的那個時候,其他小伙伴正在用黑白電視機玩《魂斗羅》,我頓時覺得非常新鮮。跟著人在旁邊“指導”玩的小伙伴,叫他快跳、快開槍、快躲開。我現在能想象得到那位正在玩的人,有多煩。

    紅白機應該是中國最早流行的游戲主機,很多人的游戲啟蒙都是它來完成的,特別是80、90這兩代人,因為經濟原因,MD及SFC普及度以及知名度都遠不如FC。加上有“小霸王學習機”做為馬甲,很多本來不愿意給小孩買游戲機的家長,見到長得人畜無害的鍵盤一樣的東西,且有成龍大哥代言,通常都會掏錢買一個(不過學習卡可不便宜,95年的時候得花掉我爸半個月工資近150元一張)。小霸王就這樣,不知不覺之中教會一大批國人學會五筆。

    榨干FC機能的游戲

    雖然現在看來,FC的畫面甚至甚至配不上“簡陋”兩個字,但在當時的玩家心目中可不是這樣。特別是FC生命末期一些超高素質游戲的出現,玩家們約等于在玩《戰神》或者《神秘海域》這樣的作品。

    因為盜版+小縣城的原因, 我接觸的FC游戲并不是特別多,讓我印象最深刻,同時我最喜歡,玩得最多,覺得畫面最棒的,要數《忍者龍劍傳3:黃泉之方舟》。

    這款游戲以電影般的過場,風格迥異的關卡設計,出色的手感,漸進的游戲難度,符合東方美學的人設,以及各種好玩的BUG。讓我對它鐘愛有加,現在時不時我還用模擬器玩上一把。雖然跟它一樣水準畫面的游戲還有不少,但只能推薦一款的話,我還是強推它。


    世嘉MD(SEGA MEGA DRIVE)

    這應該是當時中國保有量最高的16位主機,原因當然是因為盜版以及比SFC便宜。雖然當時SFC能通過磁碟機系統讓游戲成本大大降低,但全套的投入不菲,《電軟》廣告上面標價要2900元,但MD兼容機只需要800左右。后面普及開后更便宜,300左右就能買到一臺。

    MD相對FC有全方位的提升,也因為價格原因在中國擁有非常多的受眾,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出現一大波世嘉的粉絲,然后就是MD粉絲跟SFC粉絲互相看不起對方。MD粉覺得你SFC游戲過于幼稚不夠硬核,SFC粉覺得你MD都是打打殺殺的游戲沒有內涵。并且多年以后這種罵戰在互聯網上還時有發生,現在看來只讓人會心一笑。

    因為卡帶價格相對FC更昂貴的關系,大概MD時代開始同一個學校的愛好者們都流行把卡帶換著玩,這樣一來二去大家就都成為了熟人,我也是因為MD結交了向個非常要好的朋友。

    榨干MD機能的游戲

    當時在日本,RPG、SRPG等“文字類”游戲是業界主流,算是熱門,而世嘉最擅長的硬派游戲其實并沒有太多受眾。但中國因為MD絕對的普及率,MD游戲上的很多游戲順理成章地成為國內市場上的主流,一大批游戲的名字現在還被大家所銘記。包括但不限于:

    • 《大航海時代2》
    • 《幽游白書:魔強統一戰》
    • 《火槍英雄》
    • 《太閣立志傳》
    • 《格斗三人組3》

    而眾多游戲里面,要數《光之繼承者》的畫面最為讓人側目,很難想象這竟然是一款MD游戲。看截圖那柔和的配色,很容易讓人誤會成那是SFC游戲,以MD那同屏發色數,這款游戲顯然已經把畫面做到了極限。

    游戲在打擊感方面,應該說領先同時代對手,畢竟人世嘉就是做硬核街機的。不過系統可玩性比如武器升級改造、必殺豐富程度、道具裝備等等這些方面比較不盡如人意,跟隔壁的《圣劍傳說》系列差距有點大。


    GBC(Game Boy Color)

    這是我購入的第三部游戲機,沒有別的原因,純粹因為升初高中后父母不讓玩游戲了,學習機那套已經不管用了。當時GBC才發售沒多久,縣城唯一有賣的地方叫價760元。我硬是存了一年多的零花+壓歲錢才把它跟一張12合1的卡抱回家,從此有事沒事就能偷偷玩,因為我爸媽遠遠看去以為我在玩當時流行的俄羅斯方塊機。

    GBC的游戲我僅玩了12合1上的一些《熱斗96》、《星之卡比》啥的,以及后來看了電軟出的《GB千年珍藏本》才入手的盜版《口袋妖怪:金》。但我個人對《口袋妖怪》系列興趣不大,沒有進一步研究。加上當時網吧的興起,我有了新的興趣點,GBC不到一年時間就被我束之高閣了。

    榨干GBC機能的游戲

    雖然我不怎么玩GBC,但我仍然喜歡留意相關新聞。在我有限的記憶里面,GBC最強畫面不是《合金裝備》,也不是《口袋妖怪:水晶》。而是不知道為什么2002年才出的一款游戲《桑塔》,要知道那時候GBA都出來一年多了。

    不過因為確實也沒玩過此游戲,只覺得官方當時動用了32M的容量,外加GBC專用軟件的標識,搞得畫面非常養眼。以下截圖為了方便大家觀看,我做放大2倍的處理。


    世嘉土星(SEGA Saturn)

    我是從98年《電軟》下半年合訂本才開始了解到有“次世代”這個東西,因為我第一本《電軟》是初中同學給我的95年的一期。那種從95年新聞直接跳到98年末的感覺,你們知道有多震撼嗎。

    雖然當時SS跟PS兩派玩家鬧得不可開交,但我其實非常淡定,畢竟我是去機房玩的,里面SS跟PS各有兩臺。兩邊我都占,有什么新游戲到我就玩什么。

    當時在機房,SS最受歡迎的游戲當數《KOF97》,畢竟2元錢一小時的對戰比買幣省不少錢,一般是兩人同玩。或者水平相近的人約戰,誰輸的次數多誰給錢。其次是《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我同學還因為看到我電軟攻略書,知道哪里能刷出來“無限真空刃”,頓時讓一塊玩的人傻眼。其他像《世界拉力》、《VR戰警》這些時不時有人會玩,但不是主流。

    對了,忘了聊《露娜2:永遠的蔚藍色》。這款傳統的JRPG當時玩的人不是太多,但非常有轟動效果。畢竟過場劇情都是動畫,看的人也覺得過癮。某段過場甚稱經典,不明白的話大家可以看下圖。

    榨干SS機能的游戲

    這個有點難寫,因為我所在的機房并沒有引進那款堪稱SS最強畫面的游戲——《救火奇兵》(Buring Rangers),雖然當年電軟有介紹過,但因為當時雜志還是黑白,感受不到畫面效果。我從油管上看了視頻后,才發現其游戲畫面在SS上確實算得上驚艷。

    這款游戲是索尼克小組出口,號稱是“真正的3D”游戲。雖然SS不具備半透明及點光源機能,但制作組還是通過預渲染的手法,硬生生把這些機器無法做到的事情給實現了。從視頻演示上看,雖然不如硬件支持那么自然,但在SS也已經非常讓人吃驚。當然,也僅僅是在SS上才讓人吃驚,


    索尼PS(PlayStation)

    這大概是當年大家最想擁有的主機,特別是從16位過度到次世代這段時間,畫面上肉眼可見的進化,以及游戲在3D化方面的進步,遠比現在1060顯卡升級到3090要震撼得多。從平面到三維這種美好的變化,也讓PS成為當年大家最喜愛的家用機。

    跟SS一樣,當年上高中的我不可能負擔的購買費用,大部分PS的記憶都是在機房里。那時候最流行的游戲應該要數《實況勝利十一人》,特別是那些球迷,每晚都要跑機房玩上2小時。而我這種RPG愛好者,就喜歡玩《最終幻想8》這樣的作品,我還跟同學對著《電軟》上的流程攻略合伙花了70小時打通了。

    直到我高中畢業后,才有幸從一位朋友那里買到一臺已經快不行的PS,去南寧民族商場(懂得都懂,南寧的秋葉原)花70換了個二手光頭。然后回家愉快地玩《合金裝備》及《放浪冒險譚》兩部作品,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不過因為手柄是北通的原因,我深深感受到十字鍵玩3D游戲是有多少痛苦。

    榨干PS機能的游戲

    太難選了,因為Ps上不少游戲畫面都難分伯仲,并且不同風格的畫風有時候也不好拿來直接對比。像前面說的《合金裝備》及《放浪冒險譚》哪個都能說是榨干機能,所以這次就滿足一下我的私心,推薦《穿越時空》(Chrono Cross ),這也是我最想SE重置的游戲。

    這款游戲有著非常討巧而美麗的畫面,并且那畫面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依舊沒有過時(分辨率低這個沒辦法),各種場景只能用美輪美奐來形容。游戲的音樂也是一等一的棒,在我看來只有《月下夜想曲》能與之媲美。做為RPG,優秀的劇情自然也是不在話下,這里不得不感謝漢化組的努力。


    GBA(GAME BOY ADVANCE)

    當年的夢幻掌機,在GBC、NGPC、WSC這些機器還盛行的時代,突然來了這么一臺機器,并且畫面讓人覺得十分驚艷,很難讓人不喜歡。不過那時候第一時間我們并沒有玩到,畢竟那個售價不是高中生承擔得起的。好在網吧已經盛行,我經常跟好朋友10塊錢通宵去玩《火炎紋紋章》以及《惡魔城-月之輪回》。

    后來,好友考上大學了,他家長獎勵了他一部,但他在學校迷上電腦游戲,GBA自然就借給我玩了。當時就三盤卡,一張《火炎紋章:封印之劍》,一張《皇家騎士團外傳》,還有《黃金太陽》。相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火炎紋章》,培養人物簡單好玩。

    雖然那時候EZ等燒錄卡已經開始普及,但價格對于我來講太過高昂,導致我錯過非常多的GBA游戲,后來我都是畢業后在電腦模擬器上補的課。有趣的是,我同事看見我玩《塞爾達傳說:縮小帽》后,也叫我幫他在電腦里下一個,并且玩得津津有味,廢寢忘食。通關后還念念不忘,問我還有沒有類似作品。

    榨干GBA機能的游戲

    這個沒有什么異議,這款游戲跟著GBA一塊發售,直到GBA退市也沒發現畫面比它強的。它就是盡人皆知的《黃金太陽》,號稱畫面比肩32位機的游戲(GBA的處理器不巧也是32位)。特別是戰斗的時候,召喚畫面那叫一個震撼。

    《黃金太陽》應該算是劇情、戰斗系統、解謎這三要素處理得相對平衡的RPG,這三者讓游戲具有相當的可玩性。不過因為經濟關系,我沒能玩上2代,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世嘉DC(Dreamcast)

    我有位朋友做為堅定的世嘉粉絲,自從他跟機房老板買的二手SS服役幾年壞掉之后,他就去省城秋葉原(南寧民族商場)又抱回一臺DC,而我也有幸在那個年代接觸到這臺主機。

    DC機能相對PS提升極大,賽車游戲的體驗變得更好,特別是手柄終于用上了搖桿。自從有了它以后,《世嘉拉力》就成為我們常玩的游戲。一邊喝著可口可樂,一邊互相競速的感覺,相當美妙。

    不過,無論什么游戲,都不如《莎木》那樣讓人興奮。第一次知道這款“偽開放世界”游戲,是《電軟》上大篇幅的介紹。我們苦等到盜版碟出來后馬上去入手了一張,現在回想起來,《莎木》是最后一款能讓我感受到震撼的游戲,雖然它的“開放世界”并沒有多開放,但在那個年代仍然是開創性的存在。讓習慣了按部就班的我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而我認為這種“自由”,多年以后得以在《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得以實現。

    榨干DC機能的游戲

    雖然《莎木》讓人難忘,但似乎跟榨干DC機能沒什么關系。我仔細回想一下,畫面最強應該是南夢宮當時移植自街機的《靈魂能力》(Soul Calibur )。這款刀劍格斗游戲極盡畫面華麗之能事,打斗的時候真的是處處刀光劍影,讓玩家看得賞心悅目。FAMI通當時給出了40分的成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畫面過于超時代的原因。


    PSP(PlayStation Portable)

    這應該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掌機,大概是因為當時智能手機沒有普及,PSP自帶多媒體等屬性,讓它頻繁出現在地鐵及大街上,非常顯眼。直到現在,我拿出Switch,還會有同事問我這個是不是PSP。480x272的分辨在現在看來幾乎就是笑話,但在2004年那可大概現在于現在在掌機上玩1080P游戲。

    PSP雖然用的是UMD光盤,但我想國內大部分玩家都用的索尼的MS卡(Memory Stick)來玩的游戲,畢竟那時候版權觀念還是比較淡。不過2005年的時候,一張512MB的MS卡在廣州太平洋電腦城賣得也不便宜,要價900,我PSP本體+MS卡共花了近3600元才抱回公司,是我當時三個月的工資。

    而后來的《怪物獵人》,也讓PSP火爆國內,各大論壇討論熱度之高世所罕見,玩家們還定期在周末舉行各類聚會。商家們也因此看見商機,“盟卡”這類東西就是在那時候誕生的。我幾個朋友也都是我演示《怪物獵人》的時候決定入手,從此我們周末聚會打怪獵就成為重要項目。

    另外PSP的多媒體屬性也極強,當時我就把它當成MP3跟MP4來使。不少電影我都是在上面看完的。比如有次帶我媽去醫院檢查身體,她打吊瓶睡覺的時候我就把《血色黑金》給看完了。這跟當時論壇上豐富的影視資源不無關系,基本上夜班前我都要裝幾集影視過去劃水。

    榨干PSP機能的游戲

    毫無疑問,PSP上畫面最佳的游戲當數《戰神:奧林匹斯之鏈》(God of War : Chains of Olympus)。在PSP中前期,CPU被限定的222MHz的頻率下運行。而到了后期,索尼開始開放PSP的系統頻率,《戰神:奧林匹斯之鏈》得以在PSP上以333MHz的頻率全速運行。使得本作的畫面達到了PSP金字塔頂端的水準,至今無人超越。


    任天堂NDS(Nintendo Dual screen)

    入手這部機器的時候,雖然我已經有了電腦跟PSP,模擬器下學習版都很方便,但我知道有些東西就應該在它出現的時候去體驗,等后面再去懷舊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盡管當時NDS在廣州海印廣場賣到1200元,頂我一個月工資,但我還是咬牙入手了一部,當然外加R4燒錄卡。有個插曲,當時還差點被水無月電玩拿工包機騙我。

    觸摸是NDS的一大賣點,不過很多游戲都是為了觸摸面觸摸,比如發動個魔法需要在下屏畫個指定圖案啥的,非常無聊。真正把觸摸功能用得比較好的,要數《塞爾達傳說:幻影沙漏》這款游戲。它以卡通清新的畫風,有趣的解謎,配合下屏觸摸的特性,成為我最喜歡的NDS游戲之一。

    其他像《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銀河戰士:獵人》、《雷頓教授》、《勇者斗惡龍9》、《love plus》等等眾多游戲,都陪伴我度過了無數美好時光。這種拿在掌上的快樂,難以言喻,比用電腦玩方便省事不少。

    榨干NDS機能的游戲

    NDS的機能其實大概就是N64的縮水版,特別是分辨率上非常吃虧。因此畫面以現在眼光看來肯定是不太行的,特別是3D類型的游戲。實在要選的話,我覺得操作獨具個性的《忍者龍劍傳:龍劍》可以入選。

    這款游戲玩的時候需要將NDS“豎”起來,游玩的方式有點類似《love plus》。玩家用觸摸筆在下屏控制游戲角色,上屏則顯示地圖等信息。因為是預告渲染好的背景,制作組能把更多資源拿來制作特效以及人物建模,所以畫面在NDS上算是最好的那一批。


    3DS(Nintendo 3DS)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3DS的機能對比PSP是一種倒退,至少分辨率上是這樣。不過,誰叫它上面有《火炎紋章》呢,單這一點就是我入手的理由。3DS上的火紋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我平均一部要投入70小時左右。

    當然,后面讓我更為著迷的,當數《怪物獵人》系列。平心而論,在不開3D的情況下,3DS的怪獵畫面因為被做了平滑處理,顯得非常糊,我覺得叫“模糊處理”更貼切一些。但開3D之后畫面就清晰很多,并且因為打擊特效非常豐富,感觀上比PSP的怪獵要好上一些。

    當然,3DS上其他作品也讓人玩得十分開心,我之前有專門文章講過,這里就再贅述。

    榨干3DS機能的游戲

    榨干3DS機能的游戲,公認的就是《生化危機:啟示錄》,直到3DS退市,也沒發現有哪款游戲的畫面能與之比肩。卡普空的這款作品,一開始就奔著最強畫面去,演示一出讓無數玩家對3DS機能充滿信心,然而這樣的游戲終究只是個例。

    雖然只是掌機游戲,但《生化危機:啟示錄》的口碑相當不錯,系列粉絲們認為它回歸了原點。雖然跟《生化2》這種經典比還差火候,但至少沒有演變成動作游戲,多少讓人有點慰。


    以上,就是我對一些游戲機的回憶跟整理。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回憶與故事,如果有什么讓你難忘的事情,希望可以在討論區分享給廣大玩友。

    觀電子游戲歷史,無論是那個世代,玩家們都有許多不同的游戲平臺選擇。每個平臺都具備自己獨特的游戲方式和獨占作品。而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選擇購買哪一個游戲平臺也越來越讓人難以取舍。

    2018年并不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重要年份,有些人可能擁有非常多的時間和金錢,可以入手全平臺,但大多數人都需要優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目前索尼、任天堂和微軟的“主機大戰”還在進行,PC一直都處于穩定水平,而掌機游戲也始終保持活力。市面上有玩不完的游戲,所以下面我們就為觀望中的玩家們對這幾大平臺進行分析介紹。

    微軟Xbox One

    這是微軟的第三代家用主機,最初的目標是代表未來的家庭娛樂一體化方向。雖然Xbox One上的獨占大作的匱乏始終都是網友們詬病的地方,但這款主機依然有許多優點。微軟提供了主機平臺上的最佳多人游戲體驗,所以喜歡在線與其他好友聯網游戲的玩家適合考慮Xbox one。

    在獨占大作方面Xbox One明顯不及PS4和Switch。世代間期升級產品Xbox One X號稱史上硬件性能最強的主機,提供的游戲體驗也超過其他競爭對手。《絕地求生:大逃殺》、《盜賊之海》、《極限競速7》等游戲也都能提供一流的多人游戲體驗。

    微軟一直在努力為玩家帶來更好的體驗,目前3A大作的售價直沖云霄,微軟給玩家們的最新福利——Xbox游戲通行證則解決了玩家們的最大難題。Xbox游戲通行證是類似會員制的訂閱服務,訂閱用戶可以免費玩到大量Xbox One獨占游戲,包括最新上線的3A大作。雖然Xbox游戲通行證剛剛上線不久,但已經收錄了許多高品質大作,包括《戰爭機器4》《光環戰爭2》和前不久新發售的《盜賊之海》。

    在銷量和獨占內容數量上,微軟在“主機大戰”中正處于下風,但這并不意味著Xbox One沒有未來。

    任天堂Switch

    任天堂是游戲業界30年的老品牌,經歷過起起落落(主要是起),現在再次證明了他們跳出思維怪圈、發揮天才創意的能力。Switch是他們的最新產品,融合了家用主機和便攜掌機的設計。

    Switch的設計模糊了家用機游戲和掌機游戲的界線,雖然硬件性能不如其他兩家競爭對手,但照樣可以將自家的頂梁柱品牌和吉祥物以HD高清畫面呈現,例如《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噴射戰士2》等。

    雖然從歷史上看,任天堂的游戲主要是全年齡兒童向的作品,但從Switch開始,也有更多不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群體的游戲,例如《上古卷軸5:天際》《毀滅戰士4》《德軍總部2》等等

    要說缺點,Switch上線已經一年多,但在線聯網功能始終沒有什么進步。eShop作為數字版游戲在線發行平臺自然積累了大量優質作品,但卻沒有給玩家提供任何社交元素,沒有好友列表,沒有玩家群組。而且任天堂似乎也并沒有這方面的計劃。所以Switch主機比較適合單機玩家或小范圍聚會型玩家。

    當然,與任天堂前幾代主機相比,Switch的受眾已經拓寬了許多,再加上大量第三方游戲廠商的支持,讓Switch的未來充滿希望。無論是在客廳里休閑,還是在路上隨時拿出來玩,Switch能同時滿足休閑玩家和硬核玩家的需求。

    索尼PS4

    獨占,獨占,獨占。只要有這三條理由就足以說服大多數玩家入手PS4了。PS4不僅能提供大量別處找不到的一流游戲體驗,而且作為本世代銷量最領先的主機,它的成功絕非偶然。

    PS4上不僅有《神秘海域4》、《血源》、《地平線:零之黎明》等優秀獨占大作,而且也不缺任何次要領域的內容,例如PS Vue和許多影視APP,可以讓PS4完成機頂盒的大部分任務。PS Now的串流直播服務允許玩家暢玩大量PS3和PS4游戲,目前的游戲庫已經擴充到600款。網絡條件好而且能夠忍受延遲的情況下,PS Now是堪比Xbox游戲通行證的超值之選。

    另外,PS4主機也囊括了熱門的VR虛擬現實玩法。目前PSVR是三款主流VR頭戴設備中性價比最高的,不僅價格低,而且體驗也不遜于其他兩款產品。硬件和軟件都在不斷更新,索尼顯然非常不會放過任何具備潛力的游戲發展方向。

    當然,硬件是為了軟件服務的,如果沒有優秀獨占內容,那么無論什么樣的硬件設備都無法發揮出全部實力。所以對于大多數沒有主機的玩家,PS4是第一款入手的首選。

    Windows PC

    家用主機風起云涌,而PC作為游戲平臺則是歷經風雨屹然不動。首先,PC平臺上的游戲非常多,不僅有大多數3A大作,而且也有PC獨占作品。雖然一些PC游戲需要一定硬件知識作為基礎,但毫無疑問,PC是所有游戲平臺中靈活性最高的。可能也是最昂貴的。

    PC平臺是可以根據玩家投入而獲得對應的游戲體驗的。你可以為了享受一流游戲體驗而花重金配一臺高端PC,從而讓多平臺3A大作在你的PC上獲得全平臺最佳游戲表現,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配一臺中檔PC,剛好足夠玩最新的3A大作就好。

    PC平臺最大的缺點是入手成本。這里說的不僅是金錢成本,更重要的是信息成本。你必須花時間了解一些基本的硬件信息,根據自己想玩的游戲制定目標配置,可能還需要親自裝機或更換部件。相比之下,入手主機就沒有這樣的煩惱,買回家插電就能玩。所以PC平臺主要適合技術宅,或者至少不排斥自己鉆研硬件知識的玩家,當然要是把一切交給電腦城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PC平臺還可以選擇兩款VR設備,HTC Vive和Oculus Rift。這兩款VR頭戴設備是PC平臺獨占的,而且HTC Vive的“燈塔”系統支持房間空間內的位置追蹤,是目前最棒的VR體驗。

    所以,如果你是追求極致硬件性能的玩家,熟悉各大數字發行平臺,愿意花時間鉆研硬件知識并調試各種軟件,那么PC永遠都是無法取代的頂尖平臺。

    掌機——任天堂3DS/索尼PSV/手機平臺

    說了這么多,可能屏幕前的你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坐下來好好玩一款游戲,但這并不意味著你永遠告別電子游戲,因為掌機和手機平臺就是專門為碎片時間而生的。

    手機平臺上的游戲已經經過了數年成長和發展,手機硬件也是日新月異,每天都有大量新游戲上架手機軟件市場,從《憤怒的小鳥》開始,到《精靈寶可夢GO》,一款款手機游戲不斷造就著瘋狂的社會現象。

    當然,除了手機以外,掌機是碎片化游戲的更早先驅。如果你已經厭倦了模板化、千篇一律的氪金手游,那么不遜主機游戲體驗的掌機作品值得考慮。除了之前說過的半主機半掌機的Switch,我們還有經久不衰的3DS和2DS。

    索尼方面經歷PSP的輝煌以后,到了PSV開始衰落,DS系主機稱霸掌機市場長達12年,而PSV則主要變成了JRPG和文字冒險游戲的專用小眾平臺,當然也有一些不錯的作品,而日前索尼宣布PSV停產的消息也讓不少玩家略感失落。

    選擇權在你自己

    無論你是休閑玩家還是核心玩家,無論是主機粉絲還是PC大神,無論經常宅家還是每日出差奔波,電子游戲為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個平臺,你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臺,并從中獲得樂趣。

    一則悲傷的消息,伴隨我們青蔥PSP黃金時代的老牌游戲論壇CNGBA(玩家網)也要離開了,CNGBA管理員今天宣布了停止更新聲明——以下是官方公告:

    最后的公告:致CNGBA玩家

    玩家網(cngba.com)自2004年創立,致力于為玩家提供包括電視游戲、網絡游戲、網頁游戲、手機游戲、單機游戲等全方位的內容服務。現因業務需要,玩家網決定停止更新,但為玩家服務的初衷不會因此停止,星游傳媒的兄弟媒體會為廣大玩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非常感謝玩家網用戶,尤其是我們論壇(bbs.cngba.com)玩家一直以來的支持。bbs.cngba.com即日起將轉向bbs.tgbus.com,由TGBUS繼續為各位玩家提供服務。

    管理員

    玩家網CNGBA始建于2004年,最初是借著任天堂GBA的風靡創辦的GBA游戲主題論壇,后來逐漸發展為國內最有人氣的掌機論壇之一,隨著PSP的鼎盛時代的到來CNGBA也達到了全盛時期,貢獻了大量優秀的玩家攻略和交流心得,在相當一段時間里曾與TGBUS平分秋色——在一些電腦城中,TGBUS的實體店對面八成就是CNGBA的實體店。但隨著掌機游戲的衰落,CNGBA并沒有得到很成功的轉型,逐漸走向低迷。在2013年,完美世界收購國內各大游戲論壇媒體,CNGBA也因此成為完美旗下星游傳媒的一份子。

    PS:完美世界的全資子公司 星游傳媒(StarGame)是一家綜合性游戲媒體集團,網站成立于2014年,著力于游戲資訊的快速精準傳播,服務于廣大玩家及游戲供應商,打造最專業、最權威的游戲媒體平臺,旗下品牌電玩類媒體電玩巴士、A9VG、玩家網;手機游戲媒體口袋巴士、Dospy;客戶端游戲媒體178、766;精英玩家社區NGA、大象在線等眾多在線游戲媒體及平臺。

    截至發稿為止,筆者確認bbs.cngba.com已經失效,直接跳轉TGBUS電玩論壇。

    作者:Q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