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1TB固態硬盤價格打到269元價位的,就是這款金邦P3A了。那么這款固態硬盤的實際性能表現如何?最近筆者也是買了一塊,下面實測給大家看看。
金邦P3A一直保持著最便宜的SSD型號,但是因為品牌看著比較像山寨,所以很多人是真的不太敢買。這款P3A是PCIe3.0規格,標準2280 SSD,1TB僅269元,另外有2TB和4TB可選,最高容量也就899元,性價比真的高。考慮到目前SSD的4K隨機讀寫性能都差不太多,其實PCIe3.0和4.0的實際使用感受差異不大,這款硬盤完全可以作為存儲盤或者移動硬盤來使用。
那么它的性能表現如何呢?
Crystaldiskmark實測,Q8T1順序讀取速度2589.08MB/s,寫入速度2053.08MB/s,4KQ1T1 隨機讀取速度為43.7MB/s,寫入速度為178.39MB/s,讀寫速度達到了官方標稱的水準,一點都沒縮水,整體性能在PCIe3.0固態硬盤中屬于中端水準,正常用是完全沒啥問題的。
AS SSD Benchmark讀寫速度要第一點,總評分2559分,考慮到269元的價格,這個表現真的是物超所值了。
ATTO磁盤基準測試中,這款硬盤的4KB的文件讀寫速度分別達到了141.94MB/s和354.18MB/s;隨著測試文件體積的增加,讀寫性能也不斷增長,從128KB開始讀寫速度均穩定在1.9GB/s左右,說實話這個測試還是相當驚艷的,甚至比一些大品牌的SSD表現都要好很多。
另外100GB大容量文件寫入實測,未出緩速度平均在1.8G/s左右,緩外速度降到130MB/s左右,總體來說其實還真是相當可以了。
說實話,買這款硬盤完全就是沖著便宜去的,真沒太關心它的性能表現。但是從實際測試來看,金邦P3A 1TB只有269元,而且順序讀寫速度達到官方標稱,4K隨機讀寫速度超出預期,可以說是相當劃算了。當然它的質量如何,還得長時間使用后才能知道,不過花269塊買來當移動硬盤用,存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件,可以說是相當劃算了。
(8339456)
京東商城購買同樣的HDD硬盤卻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性能,這是怎么回事?目前家用HDD的主流單碟容量是1TB,我們購買硬盤是否為單碟1TB,成了在同樣規格下產品性能最大的分水嶺。完全一樣的型號、基本一致的外觀、高低不同的性能。如何分清硬盤內部的碟片數?
性能差距十分明顯
以希捷硬盤為例,目前希捷家用硬盤中的絕對主力是酷魚7200.14這代HDD,同時這個系列也算得上是家用HDD性能中的王者。酷魚14產品當中,采用最高7200rpm轉速并且使用單碟1TB的一共有三種型號,分別為1TB的ST1000DM003、2TB的ST2000DM001和3TB的ST3000DM001。同代產品同代技術本應性能類似,但在這三種硬盤身上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性能表現。
圖1正常7200.14酷魚硬盤的平均速度在160MB/s以上
其中1TB和3TB版本的酷魚14代硬盤性能表現代表了家用桌面HDD的頂級水準,讀取速度峰值可達210MB/s,最低也有90MB/s,平均速度高達160MB/s左右。可是部分2TB版本硬盤的評測結果卻慘不忍睹,不論是峰值低谷還是平均讀寫速度均降低了30MB/s左右,而且曲線波動很大,尋道時間也更長。但也有很多2TB硬盤的數據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問題只出在部分2TB硬盤上,而且好壞兩種性能表現差異巨大。
圖2出問題的ST2000DM001只有130MB/s左右的平均速度
碟片數量不同
同樣都是2TB容量,兩個截然不同的測試成績。將兩種不同測試成績的硬盤拿去希捷官網注冊查詢,均顯示是正品行貨。京東等電商對于這種情況并不給予退換貨服務,很多用戶都中招了。
單碟技術已經實現了1TB,希捷大容量硬盤理應都是單碟1TB,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在市面銷售的型號為ST2000DM001的希捷酷魚7200.14 2TB硬盤目前存在兩個版本,一種是單碟1TB的雙碟裝性能強悍;一種是單碟667GB的三碟裝性能較差。型號一致,電商也隨機發貨,以京東商城為例,貨架頁面上的這款產品標明“雙碟三碟隨機發貨”,用戶購買只能碰運氣。
圖3并非所有的7200.14都采用單碟1TB
圖4希捷官方文檔PDF顯示ST2000DM001確實有三碟版本
幾種方法分辨硬盤碟片數
既然雙碟三碟性能差距如此之大,購買希捷硬盤一定要有我們的策略。如果可以接受,我們完全可以去購買3TB產品ST3000DM001,這個型號全部都是單碟1TB制造。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選擇1TB的ST1000DM003,不過性價比略低。
如果一定要去購買2TB的硬盤,就要學會如何分辨雙碟和三碟的ST2000DM001硬盤。首先如果可能盡可能讓賣家提供實際產品的實物照片或者跑分數據,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盡可能不要在電商上購買。如果去實體賣場,最簡單的是用測試軟件來跑一下分,如果平均速度接近160MB/s,基本可以確定就是雙碟版。如果賣場并沒有跑分的平臺,那么就可以參考其他辦法來挑選。
圖5就算不能跑分通過外觀也可以分辨
最方便的方法肯定是外觀辨別。因為碟片數量不同,兩款產品在外觀上會有一些細微不同,具體表現在硬盤承載盤體區域的厚度上。注意硬盤正面(帶標簽一面)的右上角凹槽,這個凹槽由于封裝厚度不同有輕微區別,其中雙碟版所占空間較小所以凹槽很深,而三碟版只是極淺的一層,想來應該是更多的盤片擠壓了內部空間所致。除了觀察凹槽之外外觀方面還有一個區別可供參考,所有雙碟版本的2TB希捷硬盤在貼紙右側盤片位置都有激光辨識雕刻在金屬盤體上,而三碟版因為較老則沒有這個設計。
圖6認證較深的凹槽就可以鎖定單碟1TB
圖7擁有激光辨識雕刻的也是單碟1TB產品
如果還是拿不準,用重量區分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由于碟片和磁頭數量不同,兩種硬盤的重量肯定是不一樣的。雙碟裝硬盤凈重約為530g,而三碟裝多了一個盤片和磁頭凈重能夠達到625g。
圖8注意兩種硬盤的重量有較大不同
擴展閱讀
如果用戶對分辨雙碟三碟實在頭大,又想購買2TB硬盤,實際上還有一個辦法可供參考。希捷目前還未大規模上市的家用硬盤規格為Desktop HDD.15,看數字應該是酷魚14的后繼產品,但實際上與酷魚14的性能完全相同。如果用戶可以買到最新后綴的ST2000DM002,應該就可以杜絕上述的性能下降問題。不過目前Desktop HDD.15還未大規模鋪貨上市,僅有的也多是4TB 5400rpm產品,選購起來可能比較困難。
你成為硬件大神后,回頭看看萌新的無腦提問,常常讓人忍俊不禁,有些暴躁網友甚至直接開噴。但每個DIY發燒友都是從小白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這些看似常識的知識,難道大家一開始都知道嗎?我們一起看看DIY小白會問出哪些讓人噴飯的問題吧~
1T比500G大嗎?我要500G硬盤,不要這個1T的!
存儲的單位一直是小白頭痛的難題。1TB和500GB哪個大?
硬盤
下面講解一下存儲單位的換算: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8bit。
所以1TB比兩倍的500GB還要大一些,自然是要大于500GB的。
大神,我電腦壞了怎么辦啊?
“大神,我電腦壞了怎么辦啊?”
“怎么壞的?”
“不知道啊,就是壞了,我該怎么辦啊?”
“具體是什么表現呢?”
“表現就是,它壞了啊。怎么辦啊?”
“那具體是什么表現呢?要不重做一下系統試試吧?”
“那你能幫幫我嗎?”
emmmm...你開心就好。
壞掉的電腦
大佬你的電腦這么流暢,什么牌子的?
“大佬你的電腦這么流暢,什么牌子的?”
“我自己組的。”
自己組的
“哦原來是雜牌嗎?”
“……”
小白經常會問出許多無腦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讓人無言以對,但大家還是要關愛這些雖然不懂但還是熱愛電腦硬件的朋友們。
最后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吧
我去一個朋友家里玩,看到他剛配的電腦,問道:“喲,新電腦啊,內存多大的?”
他表示內存有128GB。
我大笑:“128GB的肯定是硬盤不是內存,你說什么鬼話呢?多了解點知識可以少丟點人。”
于是他向我展示了主板上的4根32GB賊船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