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下,“計劃趕不上變化”真是自古不變的道理。就拿電腦的磁盤大小來說吧,安裝過程中設想好的各分區大小,但在現實的使用中,總是不斷發生應用變化。
像小編的工作電腦,C盤180GB系統分區,用著用著感覺大了、D盤進300GB的程序安裝分區,快不夠用了、E盤將近500GB的存儲分區,又有些多余了。咱不能因為使用需求上的轉變,就得沒事重裝個系統,調整一次分區吧?
其實,調整分區是OK的,只是不需要重裝一次電腦而已。在“此電腦”用鼠標右鍵選擇“管理”,
點選左側的“磁盤管理”,就能看到當前電腦中所有的磁盤及分區大小了。
之后在想要把多余空間重新分配的分區上用鼠標右鍵選擇“壓縮卷”,稍等一會Windows就會告訴大家哪些空間(最大值)可以供我們拆分出去。
最后只要設定個不超過最大值的空間,選擇“壓縮”就可以新建出個分區供我們使用了哦,非常簡單吧。而想要把多個分區進行融合,就要使用DiskGenius等專業的磁盤分區軟件,小編不太建議這么操作,風險那是相當的大,建議在操作之前用移動硬盤等設備做好磁盤備份。
哦,估摸著可能會有小伙伴會問為什么小編的電腦分區都是“整數”的。其實非常簡單,硬盤廠商是按照1000MB=1GB計算、而系統則按照1024MB=1GB這么計算,在分區時直接輸入180000MB是得不到最終180GB的分區的,該怎么做?點這里就好!
隨著手機、數碼相機等數碼產品的普及,數碼照片和視頻像素不斷提高,動不動幾十兆上百兆一張的照片,幾十G一段的4k8k的視頻,一次拍攝下來,大家是否感覺到自己的電腦硬盤越來越不夠用了呢?自己DlY更換硬盤似乎成了攝影師必備的技能之一,下面簡單教大家為自己的電腦更換一塊新硬盤(友情提示:DlY要謹慎,需要有一定電腦知識,必竟數據無價,沒有把握,請交專業技術人員處理)。
斷電后,長按開機鍵,確認主機完全放電,拆開機箱,拔出舊硬盤的電源插頭和數據線插頭。
擰下螺絲釘,取出硬盤抽屜,卸下舊盤。
把新盤裝上,固定好四顆螺絲釘。
把裝好新硬盤的抽屜裝回原位。
如果是新增加硬盤,要先確認電腦是否有多余的硬盤電源插頭和數據線插頭,如有插上即可(上圖為硬盤電源插頭)。
上圖為硬盤數據線插頭,以我的電腦為例,只有數據線插頭,需要重新購買電源插頭。
在電腦維修店購買了5元一根的硬盤電源插頭
公對母,這頭插進機箱電源輸出插座
上圖為機箱電源輸出插座
如圖電源連接完畢
另一頭插上新增硬盤
電源和數據線連接完畢
將硬盤固定好,理清各種線路,用綁帶固定,再次確認插頭是否插對插緊,再開機
鼠標右鍵點機算機點開磁盤管理
顯示新磁盤4為黑色
按提示GUID分區
按向導點擊下一步
可以按需求分為容量不同大小的幾個盤,也可以默認原容量大小為一個盤,
輸入新盤驅動器號,注意一定不能與原有盤符重復
選擇格式化方式,如果需要Win系統和Mac系統都能識別,選擇exFAT,無特殊需要選擇NTFS方式即可。
勾選快速格式化,執行格式化之前再次確認目標盤是否有數據,當然,如果是新購盤可以忽略,執行格式化
格式化完畢后,打開計算機,即可發現新盤K盤,便可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