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什么是服務器

    # 什么是服務器
    服務器=臺式機主機箱 裝個屏幕就能玩游戲
    # 一句話概括:服務器就是一臺特殊的電腦(相當于主機箱),配置更高,設備更貴更好,主要用在企業的后臺,為用戶提供各種業務服務。(電腦=人類,服務器=醫生、教師、工程師)
    
    # 服務器的功能:搭建網站(互聯網企業常見)。相對于其他臺式機、筆記本電腦來說,使用服務器更加穩定可靠,硬件有7*24 小時持續運行的能力。
    
    你打開網站的內容放在哪了呢?對,就是提供內容的企業的服務器
    
    # 服務器組成
    內部結構和臺式機主機箱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服務器可容納的cpu數量更多,風扇也更多,可插拔硬盤數量也可以多很多。
    

    服務器的分類

    # 服務器的尺存:
    一般用扁平高度來描述服務器尺寸。用U來計算。扁平高度1U等于4.445cm
    
    # 按外形分類:
    機架式服務器(工作中用的最多):有1U、2U、4U等規格,一般安放在19英寸的標準機柜里。
    
    刀片服務器(可熱插拔)中小企業用的少。每個“刀片”實際就是一塊主板。每個刀片都能運行獨立的系統,可以形成集群以提高性能
    
    塔式服務器(巨大的臺式機)能插好多硬盤 占地方,局限性大
    
    # 按處理器數量分類
    單路 1p
    eg:華為2180
    
    雙路 2p
    eg:華為2280
    
    多路:4p 8p 16p和32p 也稱s
    
    p:processor
    s:cpu插座 socket
    
    # 品牌:
    主戴爾,性價比高,應用最廣,2014-2016年1U主流型號R620/630;2U R720/730
    IBM 貴 較高端 百度在用
    國產:浪潮華為聯想
    
    
    去IOE 給公司省錢
    目前來看,“IOE” 代表了全球三個領域里最好的品牌,即IBM 服務器、Oracle(甲骨文數據庫)和EMC(存儲設備廠商),但互聯網公司從 2010年起就在提倡去IOE,代表企業為阿里巴巴集團,企業去IOE 的本質是企業變大以后,購買 IOE 的成本開銷會成倍增加,且IOE 的設備都是黑盒運行,并不為企業完全掌控,受限于廠商。
    
    國內就用 人 給其省錢
    一臺IBM服務器 上百萬
    一個軟件數據庫 幾十萬
    
    # 說明:現在越來越多企業直接購買云服務了,硬件逐漸落寞。中小企業直接買硬件機會越來越少。硬件工程師建議轉行
    


    二、服務器(計算機)組成

    右下角那塊是光驅

    計算機組成三大件:

    # CPU
    # 主存或稱內存(分為RAM和ROM)
     - RA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平時買電腦常說的就是這個。內存條。
     - ROM: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里面的內容是廠家生產時預先錄制(燒制/燒寫)好的信息,如BIOS信   息,斷電后數據不消失,可多次讀取。(這也是兩者的最大區別)
    # I/O設備(分為非存儲設備和存儲設備兩大類)
     - 非存儲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器、打印機、操作桿等
     - 存儲設備:磁介質(磁盤、磁帶);光介質(如光盤CD、只讀光盤CD-ROM、數字多功能光盤DVD等)
    也可分為塊設備 (block device)和字符設備(character device)。
     - 塊設備是一個能存儲固定大小的信息的設備,它支持以固定大小的塊、扇區或集群讀寫數據
      每個塊都有自己的物理地址
      常見的塊設備:硬盤、藍光光盤、U盤…
     - 字符設備以字符為單位發送、接受字節流,不考慮任何塊結構
      字符設備是不可尋址的
      常見的字符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屏、打印機、路由器、網關、交換機、網橋……
    # 三大件的互連
     -CPU與內存的連接:
    通過三組總線連接: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
     -I/O設備的連接:
    IO不能直接與總線相連,IO通過IO控制器(或稱接口)與總線相連
    常用接口:SCSI、USB、火線控制器、HDMI

    三、詳細介紹:

    電源

    電源相當于人體的心臟,需保障電力供應,如果要買服務器,請選擇質量好的電源。
    
    在生產中,若是單個服務器負責核心業務,那么最好使用雙電源,分別接機房 A、B線路。如果服務器是集群中的一臺(若干機器做一件事),那么可以不用雙電源。除此之外,運維工作就不用再過多考慮電源的其他問題了。
    


    CPU

    # CPU
    CPU處理器相當于人體的大腦,負責整個計算機的運算和控制,是影響服務器性能效率的最核心部件。
    
    
    # CPU種類
    CPU常見的種類分為精簡指令集和復雜指令集兩類,具體說明如下:
    精簡指令集的CPU設計代表有SUN公司的SPARC系列和ARM系列等,這類CPU的設計特點是指令集精簡,每個指令執行的時間很短,操作很簡單、效率較高。
    復雜指令集的設計代表有大家熟知的Intel 至強系列(XEON)(應用廣泛)和AMD系列(應用不多)等。這類CPU 的設計特點是指令數量多、指令集復雜,且執行的時間較長,但能處理的事務更多、更豐富。
    
    
    # 常用CPU及性能
    Intel、AMD作為x86架構的CPU,主要用于 PC 或 DELL 等常見品牌的系列服務器上。
    
    
    服務器CPU的顆數,我們稱為路數。例如,DELL R630 雙路1U服務器、DELL R720雙路2U服務器、DELL R830四路2U服務器。
    
    
    CPU一般通過頻率(GHz)表示性能的好壞,頻率越高速度越快,簡單地說,CPU 頻率就是用來表示 CPU 每秒鐘的工作次數,例如,筆者所用電腦的 CPU是Intel(R) Core(IM)=i7-6700H0 CPU @2.60Hz (8CPUS),~2.6GHz。(可右鍵我的電腦,屬性查看)
    
    
    
    
    # 企業常見服務器的配置:
    一般企業里的服務器,CPU 個(顆)數為2~4顆,單個(顆)CPU 是四核。內存總量一般是16~256GB(32GB、64GB 較常見)
    
    
    做虛擬化的宿主機(eg-應用 vmware(虛擬化軟件)、KVM 的主機),CPU 顆數可達4~8顆,內存總量一般48GB-128GB, 常規企業可以同時啟動6~10個虛擬機,甚至更多,主要是根據業務需求決定虛擬機的配置大小。
    
    
    --------
    例子:
    [root@node-177 ~]# lscpu
    架構:x86_64
    CPU 運行模式:32-bit, 64-bit
    字節序:Little Endian
    Address sizes: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CPU:                             16
    ...
    每個座的核數:8
    座:2
    
    
    (1)查看物理CPU個數
    [root@node-177 ~]# grep "physical id" /proc/cpuinfo | sort | uniq| wc -l
    2
    
    
    (2)查看每個物理CPU中core的個數(即核數)
    [root@node-177 ~]# grep "cpu cores" /proc/cpuinfo | uniq
    cpu cores: 8
    
    
    (3)查看邏輯CPU的個數
    [root@node-177 ~]# grep "processor" /proc/cpuinfo | wc -l
    16
    --------
    # 了解
    CPU有三部分組成:
    1 ALU(算術邏輯單元)
    負責數據運算(包括邏輯運算、移位運算和算術運算)
    2 寄存器組
    比如:程序寄存器。其中保存著當前正在執行指令的地址
    3 控制單元
    
    
    
    
    CPU的作用:
    1操作指令 (對應上面寄存器)
    例如,我們寫的代碼,我們運行的東西都是交給cpu來處理;
    多線程處理應用:比如開著QQ,聽著音樂,打游戲
    2邏輯運算(對應上面ALU)
    例如 你在4樓電梯11樓 你按上電梯停嗎
    例如 運行qq 里面有很多邏輯
    
    
    ------------------------------------------------------
    CPU長時間運行會發熱,因此需要配降溫設備,即CPU風扇或散熱片。
    
    
    在企業系統運維中,選擇CPU硬件配置,以及監測和優化服務器系統的 CPU性能,是運維人員的常見工作之一。CPU的優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長期的實踐和反復觀察。

    補充了解:

    務器和電腦主機的區別主要是:服務器專為處理大量數據和網絡服務設計,具備高性能、高穩定性和可擴展性,通常用于數據中心或大型企業環境;而電腦主機則面向個人用戶,主要用于日常辦公、娛樂等通用任務,成本較低且操作靈活,適合家庭和小型企業使用。

    服務器和電腦主機的區別

    一、服務器和電腦主機的區別:

    1.硬件配置區別

    服務器:服務器通常配備更高效的處理器、更大的內存和存儲空間,以應對高并發和大數據量的需求。服務器可能需要多個處理器、大容量內存和高速硬盤陣列來提供高性能計算和存儲能力。

    電腦主機:電腦主機通常采用較低端的處理器和內存,用于滿足個人用戶的日常需求。其存儲容量也相對較小,主要適用于個人或小型辦公環境。

    2.性能穩定性區別

    服務器:服務器需要具備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確保服務的連續性和可用性。為此,服務器通常采用冗余設計,包括冗余電源、存儲和網絡連接等,以防止單點故障導致的服務中斷。

    電腦主機:電腦主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較低,不需要像服務器那樣的高冗余設計。長時間高強度使用可能導致性能下降。

    3.網絡連接區別

    服務器:服務器通常具有多個網口,連接到局域網、廣域網或互聯網,以支持高并發的網絡請求和大量數據傳輸。

    電腦主機:電腦主機通常只有一個網口,主要用于家庭網絡或小型辦公網絡的連接,滿足個人用戶的網絡需求。

    4.擴展性區別

    服務器:服務器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擴展硬件資源,如添加更多的處理器、內存和硬盤。

    電腦主機:盡管可以添加一些硬件組件,但整體擴展性較差,通常只能進行有限范圍的升級。

    5.操作系統區別

    服務器:運行服務器級別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Server、Linux等,這些系統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管理性能。服務器還安裝有專業的服務器軟件,如數據庫管理系統和Web服務器軟件。

    電腦主機:使用常見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如Windows、macOS和各種Linux發行版,主要安裝辦公軟件、娛樂軟件和個人應用程序。

    6.用途區別

    服務器:主要用于提供網絡服務,如網站托管、數據庫管理、文件存儲與共享、電子郵件服務等。服務器通常放置在數據中心或機房,由專業團隊維護。

    電腦主機:主要用于個人或小型辦公環境中的日常工作和娛樂活動,如文字處理、網頁瀏覽、媒體播放和游戲。

    二、各自優勢

    服務器的優勢

    高性能:能夠處理大量數據和復雜任務,提供高效的計算服務。

    高穩定性:采用冗余和容錯機制,確保系統長時間穩定運行。

    高安全性:通過專門的硬件和軟件設計,保護數據和服務的安全。

    高可擴展性:支持硬件和軟件的靈活擴展,以適應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專業服務:提供遠程管理、集中存儲管理等專業服務,降低維護成本。

    電腦主機的優勢

    成本效益:相對于服務器,電腦主機具有更低的成本,適合個人用戶和小型企業。

    靈活性: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自由配置硬件和軟件,滿足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易用性:擁有直觀的圖形界面和用戶交互設計,方便用戶進行操作和管理。

    通用性:能夠處理大多數日常計算任務,滿足一般用戶的工作和娛樂需求。

    綜上所述,服務器和電腦主機的區別體現在多個方面,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具體選擇哪種設備取決于我們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更多服務器相關內容,請關注Raksmart

    年我DIY了一臺11代i5處理器的NAS服務器,有些平臺的朋友覺得這樣的配置用來NAS太浪費了,像是用大炮打蚊子的感覺。其實每個人需求和用途不同,圈子里用i7做NAS的朋友大有人在嘛。那好,最近又花最少的錢DIY出了一臺性價比很高的Windows NAS服務器,可以做NAS、可以辦公、下載、做服務器和軟路由,把軟硬件配置過程分享給大家。

    一、硬件篇

    第一步先確定平臺。本來是想買i3-8100T來組的,但看了下8代平臺組下來加一點又可以上10代-12代品牌了,又回到開頭的問題了,那既然是做最低配置的服務器,那還是用老方案吧。幾十塊的3865U買過一套,只有2核,接口也不夠用,放棄了,還是選用的B75主板+E3-1260L方案吧。主板買的是“科腦”品牌全新B75,對,你絕對沒看錯,居然有全新上古時代B75主板,還帶M2固態硬盤接口,價格127元一片,收到貨一看確實是全新的,水洗的話是洗不出這個光澤的,塑料件沒有發黃,金屬件錚錚發亮,不知道是咋做出來的。主板帶4個SATA接口,一個3.0接口,3個2.0接口,支持軟RAID,SATA不夠用的話還可以用PCI-E口擴展,SATA2.0問題不是很大,我那些老機械硬盤也只能跑200MB/S不到,有兩個PCIE插槽。

    CPU選用的是intel志強E3-1260L,2.4GHz頻率,四核八線程,帶P3000核顯,價格是89元一片,TDP是45W。很多朋友覺得沒有8100T好,i3-8100T TDP只少10W,而且只是4核4線程的,性能相差不大,而這顆1260L更適合我,更適合玩虛擬機、掛積分。

    附訂單截圖:

    主板接口對于NAS來說基本夠用,有HDMI和VGA接口,4個USB3.0接口,2個USB2.0接口,一個千兆網卡,反正最終只插一根電源線和網線,裝好系統后全通過遠程訪問。主板上還有USB3.0前置插孔、USB2.0前置:

    B75主板上居然還帶了M2固態硬盤插槽,省去了用轉接口占用插槽、改BIOS的麻煩。我這里拿了一條之前淘汰下來的Sandisk Extreme PRO 500G固態用來安裝系統和軟件,系統和軟件運行在M2 SSD上可以大幅提升運行速度。現在這種固態已經不值錢了,買的話估計百把塊吧。一定要用ssd裝系統和軟件,否則會影響你使用體驗。

    主板上只有兩條DDR3內存插槽,我正好還有兩條以前淘汰下來的十詮8G DDR3 2400內存,但主板只能支持到DDR1333。我看了下去買的話8G現在也是白菜價,三四十一條。

    24元買的長城220W電源,不知道是老板照顧我還是所有貨都是這樣,電源居然品相是全新的,風扇上連灰塵都沒有,運行起來一點噪音都聽不到...220W電源用在這套平臺完全夠用,CPU TDP才45W,硬盤按一個10W算也有一半冗余,沒有任何問題。

    CPU散熱器用的是之前i7-12700換風冷淘汰的6熱管,用來壓1260L有點夸張,當然好處也有,風扇可以保持最低轉速運行,幾乎聽不到噪音。去單買一個玄冰400拆機什么的也就二三十。

    主板帶的是千兆網卡,家里網絡是2.5G了,就額外34元買了一張JUPLINK PCIE 2.5G網卡,這塊網卡是RTL8125芯片,2000M寬帶、需要做軟路由的朋友建議買雙口的,不是2000M寬帶的話用主板帶的千兆網卡做WAN口也沒問題。

    機箱有8個金屬防震硬盤位,我這里只插了4塊老機械硬盤和一片SATA固態硬盤,萬一不夠用以后可以用PCIE-SATA轉接卡擴展。

    機箱還是Invasion X5,算是我心目中性價比最高的機箱了。那些好看的NAS機箱價格都特別昂貴,擴展能力還很差。其實用普通機箱做NAS完全沒問題,只是機箱要厚一點,硬盤支架要穩固,反正外觀的話無所謂,再好看最終還不是放在角落里,一般少有人會把機箱放在桌子上吧,機械硬盤噪音都挺大的。電源不是全模組的,線有點亂,沒法理線。主板上CPU供電是8Pin的,電源上只有4Pin,也能正常工作就不管了。現在是冬天,機箱里溫度很低,就暫時沒裝硬盤風扇和機箱風扇。

    機箱背面,和普通電腦差不多:

    最終主機的樣子,是左邊那臺,寬度高度大約等于兩盤4盤位NAS,確實很占地方,不過我這個可是8盤位~算上固態能裝10個盤。硬件裝完很順利,一次點亮。

    二、軟件篇

    系統和性能:系統選用的是Win11專業工作站版,就沒必要去用win10 win7這樣的老系統了,裝好優化一下很流暢,差別不大。我官網下好win11鏡像,接了個便攜屏,用U盤PE啟動,用WinNTSetup工具安裝win11,要選上無人值守安裝,要不然裝系統后期要你設置一番,還要你登錄微軟用戶什么的,慢的很。用M2固態的緣故,幾分鐘就可以搞定:

    裝好系統后所有驅動也全裝好了,不用專門去找驅動,這是詳細配置表。裝好系統進行一番設置,關閉掉不需要的服務,裝上必備軟件,用Windows自動更新一次,重啟之后再用Windows Update Blocker這個工具把系統更新徹底關掉:

    同時運行著群暉虛擬機、掛了個X64的積分虛擬機、開著qBittorrent,CPU占用率在20%左右,系統整體還是很流暢的,CPU溫度都在40度以下:

    掛了3個機械硬盤和一個SATA固態,機械硬盤是其他NAS取下來的,在Windows上用需要重新分區格式化,大容量盤也能正確識別使用,順便在后臺運行著DiskInfo64,實時監控硬盤狀態,萬一硬盤出現問題會發送郵件通知。

    主板平臺較老,接口速率較低,測了一下板載的M2固態硬盤讀寫速度只能達到1400MB/S左右,連PCIE3.0固態都跑不滿,4K性能也比較弱,不過完全夠用了:

    之前加裝了2.5G網卡,需要在網卡適配器里把巨型幀打開,就是Jumbo Frame設置為9014bytes,其他NAS網卡、交換機也都打開巨型幀設置為9000:

    實測從電腦往這臺NAS的固態硬盤里通過局域網發送文件,傳輸速度能維持在290MB/S:

    NAS軟件NAS-CAB:我發現windows平臺上的NAS解決方案越來越多了,試了一下這個NAS-CAB,安裝配置比較簡單,內置了照片管理、影視管理、音樂管理、文件備份分享等基本功能,可以遠程從網頁訪問,有安卓和iPhone APP:

    相冊功能還挺全面,有人物識別和物體識別等功能,我特地拷了幾千張照片進去測試,大概了花了一整天時間在后臺識別完畢。人物識別準確率還行,物體和場景識別準確率不是很好;地圖足跡之類的功能需要開通會員,適合只需要簡單備份照片、文件的用戶。影視方面做的不好,好在windows平臺有Jellyfin之類的免費開源影視服務器可以用。

    數據備份同步Verysync:又叫微力同步,這個工具一直在用,MAC、windows、群暉、威聯通、Linux平臺都有客戶端,可以實現跨平臺同步備份,配置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復制一下鏈接就行了:

    下載工具:之前是專門用NAS離線下載的,現在長期用這臺DIY NAS跑積分,就掛了個4TB盤上去專門做下載盤。下載工具我用Transmission、qBittorrrent、迅雷、百度網盤,剛升級了2000M寬帶,用迅雷和百度網盤基本都能達到滿速。

    群暉NAS:在windows NAS上需要用到群暉NAS系統的話,還可以用VMWare虛擬機虛擬一個群暉,之前我就是這么做的,效能其實還不錯,主要是考慮到windows系統下還能做其他事,群暉就只能虛擬了,如果你單純的只是想裝群暉NAS,也可以直接在這臺NAS上安裝黑裙。

    我這里虛擬的是最新群暉DSM7.2系統,機型為DS3622XS。用虛擬機安裝群暉就特別簡單了,把虛擬機鏡像下載下來,在VMWare里打開虛擬機,用群暉助手連接上配置一下就完事,這個虛擬機鏡像我這可以提供。如果在windows平臺找不到好的照片管理方案,可以虛擬一個群暉,弄個硬盤映射整個分區進去就可以用群暉的APP和Photos套件來管理了。

    遠程訪問管理系統:局域網里的話用Windows自帶的開始、運行mstsc,外網用teamviewer。

    功耗:這套DIY NAS目前運行很穩定,溫度不高,噪音也很低,不干其他事的話性能夠用。功耗方面,我用小米智能插線板2做測量和記錄,目前是1條M2固態、一個SATA固態、3塊機械盤,平時同時跑著積分和群暉虛擬機、qBittorrrent,只接了網線和電源線,沒接顯示器、鍵盤鼠標,NAS整機功耗約在35-60W左右波動,在進行分析處理任務CPU接近滿載時功耗在60-90W之間,當然大多數時候CPU都不是滿載,平均每天用電1.1度左右,每個月用電32度左右,按0.5元一度算每個月電費約16元,也就是少喝一杯醬香拿鐵嘛。不過跑積分的收益目前一天還有三四塊。參考群暉DS920+,同樣裝了2塊M2固態、4片機械硬盤,實測功耗也是在50-60W之間。

    最終DIY NAS成本

    CPU:e3-2160L 79元

    主板:b75 127元

    電源:長城220w 24元

    網卡:2.5G 34元

    其他部件是我原有的。

    我本次實際支出:264元搞定

    但如果算上其他部件的成本

    內存:8Gx2二手 80元

    m2固態硬盤系統盤二手 100元

    機箱 同款x5全新399

    風扇:全新40元

    全部:888元,機箱如果用一般點的全部只需要500元搞定。

    這顆CPU做NAS絕對夠用,我已經組過好幾臺了,只是硬解方面,P3000核顯雖然支持硬解,解1080P沒問題,解4K有些編碼不太給力,對視頻編解碼要求較高的用戶可以考慮組我開篇提到那臺11代的。

    不想折騰的朋友,直接買品牌NAS吧。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