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行業已經是夕陽落幕了,糾其原因,無非是利潤太低,量又做不起來。
從“頭條精選”就可以看到一斑。
一個20-30元的美妝產品,網紅一場直播,能賣出5000個數量,返點呢?
能達到8-10元,不用算5000個,就算1000個,也就8000-10000元的進賬了。
然而看看PC硬件領域呢?
1,一個2000-3000元的產品,返點可能也只有5元。利潤實在太低了!
2,不管使用什么樣的套路,成交量能有50都不錯了,何談5000?
然而有一個東西,它的利潤非常的大!而且,也不玩什么陰損招數,就明擺著賺錢,利潤還特別大。
廠商也活的有滋有味,那么這個東西,是什么呢?
今天測試了微星白虎,正好來一個自用,順便更換一個靜音的電源,就是它了,先測試下好壞
這是一個電源測試的小玩意,比較方便
網版版的航嘉300W電源,12V僅有18A,300W是額定功率
風扇已轉,供電也都正常。
4PIN的處理器供電接口以及6PIN的顯卡接口
我們要上的平臺
(首先聲明,本文不實用功耗測試儀!就直接實測,也不談理論。要看理論的,其他文章的功耗測試儀器實測有很多,自行參考就好。)
簡單說下測試平臺:
處理器就是65W的志強E-2224第九代最新款處理器的乞丐級。如果沒記錯的話,銳龍3600,I5-9400F的TDP也是65W,從這個角度說,參考意義還是很大的。
內存,電壓增加到1.4V的酷獸8G,已經超頻到3200的頻率了。
硬盤,功耗大戶!三星SM963 480G企業級。
顯卡,之前的微星白虎580 8G。但是,由于電源沒有8PIN接口,所以使用的是6PIN轉接。
那么,就是這么一個古老的300W電源,連顯卡的供電都是轉接出來的,能不能搞定這套平臺呢?
打了一局LOL,人機5V5,時間20分鐘,穩定,安逸
FPS曲線平穩
又打了一局吃雞,時間12分鐘。
FPS也過的去,穩定!
結果出來了。順便也當做上期微星白虎588顯卡的測試報告了。
LOL就不用多說了,壓力太小了。平均FPS 157。安逸的玩就是了。
吃雞才是重點,因為吃雞的負載比FURMARK還要高。
支持實測畫質設置
分辨率1080P下,2個極致,視野距離中,平均FPS123!
操作系統是WINDOWS 7 X64,顯卡默認頻率,一局完事,溫度只有66度,風扇也幾乎聽不到任何噪音!
300W電源,穩定!安逸!
航嘉電源原配的風扇是臺灣悅倫OEM的,靜音效果非常好!
模擬日常最大壓力時候的功率。
為了驗證這個問題,魔改君模擬了日常最大壓力時候的場景。
打開微信QQ,然后開瀏覽器播放電影的同時,打開加速器進入吃雞。
一辺游戲一邊看功耗測試儀,功耗是才會跳動的,最大也就240W左右!
之前魔改君使用的電源比這個還要LOW,是BESTEC的電源,12V只有19A!
配合580 4G也是安逸了用了一年多時間,現在還在二奶機上服役,也是安安穩穩的。
大家知道,A卡的功耗是偏大的,如果是跑分15萬的同等級N卡,大概也就170W左右了。
所以,300W的電源,已經足夠大部分人使用了。
打開天貓搜索電源2個字,排名靠前的,最低都有500W的功率
從各大電商平臺的數據來看,300W的電源依然沒有消費者去購買了。這跟PC硬件的發展標準是有關系的。
因為現在的PC平臺對12V供電需求越來越大,所以電源廠商也慢慢轉移取消了多路12V,轉為了單路12V。
大部分用戶并不知道自己對電源的需求,知道的,也愿意為了之后的升級性多花一些錢留有余地。
最后的結果,往往是整套更換。再加上PC電源方面成本并不高,但溢價很高。所以PC電源廠商活的越來越滋潤。
當然,這也為做PC銷售的奸商提供了生存下去的環境。
隨意在網上搜索幾個配置單,結果都是一樣的。
就連搭配750TI顯卡的機器,整機滿載功耗僅僅100W左右,也上了500W的電源。
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仔細回憶一下身邊的電腦吧,滿載功耗100W的電腦搭配額定500W電源的配置比比皆是,
這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陽謀!
一個750TI顯卡的電腦,你再給它留有余量,需要高5倍那么多嗎?
綜上所述,PC電源領域,真心是一個明著賺錢的高利潤君子行業,沒有之一!
源:證券市場周刊
本刊特約作者 林依達/文
南都電源(300068.SZ)2019年的營業收入創下新高至90.08億元,凈利潤3.69億元,歷史第二好,僅次于2017年的3.81億元。靚麗的成績單的背后卻是政府補助也創下歷史新高,2.63億元;投資收益也是歷史新高,7827.3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南都電源的凈利潤只有9857.80萬元,2015年以來最差,扣非凈利潤連續多年大幅下滑依然沒有到底跡象。2010年至2019年,上市十年,數度股權融資數十億,但業績卻不如上市前,十年平均每年的扣非凈利潤只有1.38億元,而2009年為1.51億元。
最近,公司又打算發行可轉債,新一輪畫餅融資又開始了。
高價收購資產業績不達預期
南都電源的重要子公司安徽華鉑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鉑科技”)的業績好壞,基本上定調南都電源的業績好壞。過去幾年,遇到行業整治,供需偏緊,鉛價維持高位,華鉑科技就業績驚艷。
2015年6月,南都電源以自有資金3.16億元收購成立于2014年4月的華鉑科技51%的股權,介入再生鉛產業,打通了鉛蓄電池產業鏈。華鉑科技與南都電源實際控制人均為周慶治。2017年8月,南都電源以19.6億元收購朱保義持有的華鉑科技49%的股權。
根據審計結果,華鉑科技2017年、2018年與2019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2.43億元,累計實現承諾業績金額的75.34%,未達到業績承諾凈利潤數。主要原因是,華鉑科技二期擴建項目原計劃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建設,業績對賭按此計劃進行產能釋放及業績預測。實際上,華鉑科技二期擴建項目于2018年11月投產,2019年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同時,受鉛價波動影響,華鉑科技毛利率下降,因此未能全部完成承諾業績。
華鉑科技連續兩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
目前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1722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9.57%,質押股份8785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1%。
母公司巨資援助減輕業績補償壓力
母公司對華鉑科技巨資援助,大大減輕了業績壓力。
2019年,華鉑科技通過往來款累計從母公司拿了78.64億元,償還了79.06億元,加上年初欠款7.33億元,年末欠款余額6.92億元。華鉑科技2019年償還委托貸款2.01億元,年末欠款余額2.5億元。盡管母公司負債累累,2019年利息費用高達1.83億元,但母公司當年沒有收取華鉑科技往來款利息。
2018年華鉑科技通過往來款累計從母公司拿了59.06億元,計算利息4988.35萬元,償還了53.64億,2018年年初欠款1.42億元。2018年年初委托貸款余額4.51億元,增加2.50億元,計算利息3314.47萬元,償還2.83億元,2018年年末委托貸款余額4.51億元。雖然最后,華鉑科技是否真的償還了利息,或者有沒有能力償還利息,不得而知,至少,利息還是計算了的。2018年利息合計8302.82萬元。2019年資金占用資金更大,按此計算,利息估計要上億元了。2019年母公司并沒有計算華鉑科技的利息,是免除這上億利息嗎?如果是這樣,意味著2019年華鉑科技的業績增厚了不少,業績承諾方需要補償的金額就相應減少了。
自從2015年華鉑科技被收購以來,母公司一直巨資援助。2015年先是以委托貸款的名義拿走3億元,計算利息861.51萬元,償還798.14萬元,年末余額30067萬元。
2016年委托貸款新增2.5億元,計算利息2696.59萬元,償還1.27億元,年末余額4.51億元。同時,以往來款形式拿走1億元,不算利息,沒有償還。
2017年委托貸款新增2億元,計算利息2976.50萬元,償還2.30億元,年末余額4.51億元。同時,以往來款形式拿走50.79億元,計算利息1163.67萬元,償還50.49億元,年末余額4200.79萬元。
為了大力支持華鉑科技,母公司四處舉債,短期借款從2016年末的5.40億元增加至2017年末的13.88億元,長期借款從1500萬元增加至3億元,應付債券從2.98億元增加至8.94億元。有息負債的大幅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大增,從2016年的3115.24萬元增加至8295.10萬元。
華鉑科技2017年實現扣非凈利潤4.08億元,超出業績承諾2.05%。如果沒有母公司巨資援助,華鉑科技還能完成業績承諾嗎?
2017年至2019年,母公司巨資援助到底影響有多大?這筆賬恐怕還是要仔細算一算。
投產不轉固多收三五斗
華鉑科技二期擴建項目是其估值大增的主要原因。
二期項目設計處理廢舊鉛酸蓄電池能力為60萬噸/年,預計于2018年建成投產,投產后華鉑科技再生鉛總產能預計將達到70多萬噸。
2018年至2021年其預計產量分別為41.98萬噸、54.47萬噸、65.05萬噸、70.04萬噸。2018年、2019年實際產量分別為26.11萬噸、33.19萬噸,只有預期的62.20%、60.93%。由于二期擴建項目到2018年11月底才投產,導致產量較預期大幅減少。
既然項目已經投產了,那么相應的在建工程就應該轉固定資產了。從南都電源2018年財報來看,該項目并沒有從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該項目主要以設備為主,好幾億元的設備,一年折舊費用少則數千萬元多則上億元。此外,該項目2018年利息資本化金額3866.60萬元。不轉入固定資產,意味著利息資本化還可以繼續。這樣,又可以多增加一些利潤。
南都電源曾聘請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截至2019年年末華鉑科技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進行了估算,華鉑科技估值37億元,2017-2019年度三年累計分配利潤6億元,按收購股權比例49%計算的金額為21億元,超過當時的交易價格19.60億元,本次收購未發生減值損失。
但華鉑科技估值37億元,存在高估嫌疑。
2018年3月起,國內環保政策再次升級,據上海有色金屬網(SMM)調研顯示,鉛回收行業集中度逐漸向有牌照的大型企業靠攏。得益監管升級,當年華鉑科技再生鉛業務的毛利率12.04%,創下新高。
但由于新競爭者加入及原有競爭者紛紛擴產,再生鉛產量大增,售價下滑,2019年再生鉛業務的毛利率下滑至7.72%。隨著未來產能陸續釋放,特別是2020年集中釋放,華鉑科技盈利壓力山大。
產能大增,需求下滑。2019年6月,《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發布,其中提到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優化整車結構設計,積極采用高性能電池和輕量化材料,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水平。新能源正一步步成為主角,而屬于鉛的時代也漸行漸遠了。
總投資10億多元的二期擴建項目如果在2018年及時轉入固定資產,2019年、2020年折舊費用將會大幅增加。另外,業績承諾期結束后,母公司還繼續免息提供巨資援助?
考慮以上種種,華鉑科技還值37億元嗎?
盈利主體太少了
2019年年報顯示,南都電源能盈利的主體不多。
6個主要子公司,4個虧損。其中界首市南都華宇電源有限公司營業收入24.60億元,虧損3038.07萬元。浙江長興南都電源有限公司(下稱“長興南都”)營業收入19.59億元,虧損1.04億元。四川南都國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4.09億元,虧損6582.45萬元。武漢南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29億元,虧損2835.83萬元。杭州南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營業收入8.24億元,盈利2935.96萬元。華鉑科技營業收入51.13億元,盈利5.58億元。母公司營業收入41.53億元,盈利2.35億元,母公司的盈利主要靠子公司的3億元分紅,如果沒有分紅,也要虧損數千萬。
南都電源營業收入合并數90.08億元,母公司及六家子公司營業收入合計154.47億元,超過合并數64.39億元,說明內部交易金額比較龐大。
長興南都負債超過資產4.08億元,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況。這家公司還欠母公司6.68億元。母公司并沒有計提壞賬準備。長興南都有多少能力還款?還能還多少錢?不計提壞賬準備就說不過去。少數股東——杭州博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杭州博涵”)持有長興南都49%股份。杭州博涵成立于2017年11月,尚未有人繳納社保。作為股東,杭州博涵每年按持股比例分擔長興南都的虧損,2019年分擔5112.80萬元虧損,多年下來,杭州博涵出資額早已虧光,還承擔超額虧損2.07億元。
在支持子公司哪怕是控股子公司方面,母公司真是盡力了。單單2018年,母公司累計支援資金140.94億元,2019年增加至153.48億元,2019年年末,母公司應收子公司的款項28.54億元。2018年、2019年分別計算利息1.66億元、8830.19萬元。而在財報中,母公司的利息收入更少,分別才1.11億元、6779.62萬元。為何兩者相差這么大,是部分子公司沒有償還能力而沒有確認利息收入,還是其他原因?母公司這兩年利息費用分別為1.89億元、1.83億元,其利息收入還遠不夠支付給銀行的利息。
政府補助保盈利
2014年南都電源的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只有1966.73萬元,而2015年收購華鉑科技之后,政府補助暴增,2015年2.06億元,2016年2.27億元,2017年2.91億元、2018年3.68億元、2019年4.49億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在2014年為13.83%,2015年飆升至66.84%、2016年至2019年分別為44.60%、69.78%、399.69%、186.64%。南都電源政府補助主要來自于子公司華鉑科技收到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和地方稅收返還。
2018年、2019年,同行業的駱駝股份(601311.SH)的政府補助分別2.23億元、3.78億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7.11%、59.10%。
2018年和2019年,南都電源毛利分別為11.41億元、12.20億元,已經無法覆蓋相應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含研發費用),分別為14.06億元、13.18億元。
又到融資輸血時
2020年4月29日,南都電源披露《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16億元,募集資金用于以下項目:年產2000MWh 5G通信及儲能鋰電池建設項目、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可以回顧一下南都電源IPO以來的畫餅歷程:
2010年4月,IPO募集資金20.50億元。項目達產后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15.65億元,新增稅后利潤為1.42億元。截至2015年3月底,累計實現效益1.54億元。超募資金14.54億元,所投向的項目也無一達到預期效益。募集資金到位五年,累計實現效益不到3億元。
2016年6月,南都電源定向增發募集資金24.50億元,用于以下項目:年產1000萬kVAh新能源電池項目、基于云數據管理平臺的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一期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募集項目預計2018年年末完工。至今,南都電源還是為年產1000萬kVAh新能源電池項目的完工而努力著。基于云數據管理平臺的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一期項目于2018年年末完成,累計投入金額5.01億元,截至2020年3月末,累計產生效益3406.12萬元,遠不及預期。
2017年8月,南都電源向朱保義定向增發,涉及金額14.70億元。2017年至2019年,華鉑科技的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2.05%、80.14%、56.30%。
總體而言,南都電源是一家非常能花錢的公司,遠超其賺錢能力。
上市十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僅僅9.38億元,而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61.08億元。
南都電源除了頻發增發新股融資外,向銀行借款也是其資金主要來源。
2010年年末短期借款1.20億元,而2019年年末30.63億元,長期借款從無到有,2019年年末7.0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也從無到有,2019年年末4.82億元,以上幾項有息負債的總金額42.48億元。2019年利息支出約2.40億元。應收票據貼現、應收賬款保理也能緩解緩解資金緊張,利息支出并不少,2019年合計400萬元。2019年財務費用中的手續費高達1287.07萬元。
靠經營活動賺錢還債是非常困難的,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入2.82億元,已經是歷史最好,但將利息、手續費支付后,已經所剩無幾。南都電源只能靠不斷股權融資,才能解決資金困難。
變賣資產這條路也不一定能行得通,而且到底有多少優質資產可以變賣?盈利能力最好的華鉑科技主要靠政府補助,且2020年以后,盈利更加艱難。母公司主要靠華鉑科技的分紅盈利,而其他子公司基本上也處于虧損狀態。
與駱駝股份相比,南都電源差距不小。
2019年營業收入兩者相當,駱駝股份90.23億元,南都電源90.08億元。2019年年末應收賬款,駱駝股份11.23億元,南都電源24.02億元。存貨方面,駱駝股份17.80億元,南都電源28.72億元。固定資產原值,駱駝股份43.38億元,南都電源51.82億元。駱駝股份的有息負債約為南都電源的二分之一。
南都電源的存貨非常奇怪,在產品的金額異常大,2018年年末21.35億元,2019年年末18.68億元。而駱駝股份分別為5.37億元、5.32億元。南都電源的產能到底有多大?可以保持這么大的在產品?再說,南都電源有必要保留這么多在產品?無論從生產周期,還是資金占用等各方面來看,南都電源的在產品都沒必要這么多。2019年年末,南都電源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701.07萬元,占存貨的比例為0.24%,而駱駝股份的比例為2.83%。
利息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固定資產減值等等,都是南都電源需要面對的棘手事情,盤活資產,加快回款,減少庫存,遠比畫餅融資更有意義。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在不隨身攜帶個移動電源,都顯示不了你手機有多智能。越是全觸摸大屏手機耗電量越大,隨身攜帶移動電源也是逼格的體現。然而近日的一則2014年移動電源監測報告卻迎頭給了消費者一個耳光。抽檢的60批次移動電源無一不符合檢驗標準。主要表現在外殼不防火,產品性能及關鍵參數造假等問題,涉黑榜上三星、小米等大牌商家赫然在列。
也就是說,你隨身攜帶的這個東西,很可能是個定時炸彈。輕則幾千塊的手機報廢,重則造成人身傷害。近幾年常有因為移動電源引發的爆炸等安全事故。質量不過關,咱也可以說是圖便宜被山寨蒙了眼。虛標容量這種專業度高的蒙騙技術,普通消費者也只能被涮得云里霧里。大牌商家都玩這種貓膩,真是讓人寒心。
為何大牌商家也要玩貓膩?
目前國內的移動電源市場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從京東、淘寶等網站每日的交易量就可見一斑。在整個移動電源的產業鏈中,只有上游的電芯行業是最專業的。因為電芯行業的投資一般都在幾千萬元,進入的技術和資金門檻都很高,所以企業都是大廠家。
但是移動電源的下游組裝環節,企業層次就相差很大,大到專業企業,小到家庭作坊都有,導致產品價格差距也很大。比如這些大公司生產線上的殘次品,因為銷毀成本等各種原因,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制作山寨或是假冒品牌移動電源的商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完整的產業鏈。也是導致市場上低容量電池充斥的主要原因。
此外,這些想要渾水摸魚的山寨廠家,除了低價收購大廠家的殘次品外,還購買廢棄洋垃圾電池,然后將它們重新包裝,然后虛標其容量,再以低價賣給消費者。比起正規廠家研發、設計、測試所花去的精力,這類山寨廠家省下了很多前期成本,他們也沒有完善的售后,他們只為低價傾銷劣質產品牟取暴利。目前市場上4000毫安的移動電源成本不過數十元,但是市場零售價大多在百元以上,這里面本來就是暴利,加之不法廠商搞些虛標什么的,利潤就更高了。
在山寨企業低價策略充斥之下,大企業的產品售價又比山寨產品高出很多,其生存空間被大量蠶食。所以目前一些大廠商的做法是,前期先用好的材料,吸引消費者。等到品牌形象提升之后,再玩容量縮水,一個月出貨幾千臺,利潤就來了。大牌都無法做好帶頭作用,利用企業之前積累的形象牟利,其它山寨企業可想而知。
誰來為消費者買單?
在IT配件市場中,各種各樣標著三星、小米等LOGO的移動電源充斥市場。你說他不是正規小米電源,但他確實使用了小米之類的殘次品改裝。這種使用劣質電芯的移動電源,一些電芯如果不進行檢測,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根本無法辨別,最終結果只能消費者自己承擔。
之所以目前移動電源行業準入門檻低、產品質量差、無序競爭,因為移動電源市場沒有統一的認證標準,市場監管缺位,消費者才會成為弱勢群體。即便一些大廠家已經參照鋰電池現有國標制定了自己的企業標準,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但由于山寨產品太多,導致很多廠家利潤太薄,無法生存。只能虛標容量,壓縮成本。從大廠商的角度來說,由于監管不力,促進了山寨亂象,自己不得已玩起容量虛標的貓膩,相當于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難得說這種行業亂象就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嗎?很顯然,目前的電源市場需求在迅速增長,潛力巨大,亟待各方面的重視和監管。此外,在這場移動電源行業洗牌大戰中,想要贏得良好口碑,獲得消費者認可,還是要拿真材實料說話,時間是最好的鑒金石,亂象一時迷眼,真正堅持的企業,一定會得到市場的回饋。(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眾號: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