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購買電腦都選擇網購,因為網上電腦的價格要比實體店便宜,其實有這想法很正常,畢竟誰也不愿意買一模一樣的東西卻比別人多花錢,由于網購看不到實物,又有很多人擔心網上的電腦和實體店電腦的性能是不是都一樣這個問題,畢竟在網上購買硬件組裝電腦的價格要比實體店便宜不少,可有些實體店老板又說便宜沒好貨,難道網上電腦或電腦硬件真有什么“貓膩”嗎?
組裝的臺式電腦
同配置的電腦,無論你在實體店組裝還是在網店購買其性能都是一模一樣,這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對于組裝電腦來說,實體店價格為何比網店高?其實很多人已經知道答案了,那是因為實體店為你提供了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組裝服務費、系統安裝服務費和運營成本費用,在網上購買硬件自己組裝的話,那這些費用當然已經省掉了。在網上購買電腦硬件自己組裝雖然電腦的性能不受影響,但有買到二手電腦硬件的可能性,這只是心理上不平衡的損失,畢竟你是花了新硬件的錢,優級二手硬件跟新硬件的性能基本上無差別,但網購固態硬盤和內存條硬件時需要格外留心了,這兩個硬件盡量選擇官方旗艦店,因為這兩個硬件市面上高仿產品特別多,寧可購買二手也不要選擇高仿,二手只是別人使用過而已,不影響性能,高仿其實就是假貨。
組裝好的臺式電腦
網上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跟實體店也是一模一樣,這里需要注意一個重點問題,那就是一定要買官方配置的電腦,不能購買網店店主推薦的定制機,什么是定制機,講白了就是店家動過電腦內原硬件配置的電腦,比如官方原來配置的硬盤是128G,內存是8G,定制機要你加錢,然后把128G升級到256G或512G,內存從8G升級到16G,這種情況下大多都是有水分,而且水分還不少,當電腦出現硬件故障后,那電腦的售后服務也不會免費幫你售后維修了。
筆記本電腦
購買筆記本電腦需要觀察外包裝箱上的電腦配置情況、電腦型號與電腦出廠時間,看看外包裝箱上的信息與里面筆記本電腦是否一致,這點至關重要,特別要關注電腦的出廠時間。雖然網購的電腦與實體店買的電腦性能都一樣,但實體店服務更周到一些,雖然購買時價格比網店貴一點,但后期電腦有一些小故障的話,那店家也會免費且迅速幫你解決,沒有電腦維修基礎的人我還是建議選擇在實體店購買或組裝。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
小米SU7的交付上,我們能夠發現什么?本文總結了從小米SU7交付看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小米SU7價格未定之前,雷總也擔心大家會因為各種原因,對于新車熱情不高,都不買,那就直接宣告這汽車失敗了。價格發布以后,銷量看得到,又擔心大家很喜歡,產能跟不上,交付周期時間長,大家等不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i4y1a7dY/?vd_source=ade7b54b58ef103bd2da989cc83a9e32
我們從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的項目上說說兩者分別會有哪些困難和大佬們都是如何克服困難解決掉的。
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都需要做美學設計。
在硬件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中,美學設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設計師們通常會先制作出精美的效果圖,展示出產品的理想外觀和功能。從這些效果圖到最終落地的產品,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制作工藝的水平,二是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質量。
首先,高水平的制作工藝能夠確保設計的精確轉化,使得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夠盡可能地接近設計師的原始愿景。這包括了精密的加工技術、精細的裝配工藝以及嚴格的質量控制流程。當工藝水平達到一定標準時,產品的質感和外觀就能夠更加接近效果圖中的理想狀態。
其次,所用的原材料的質量也是決定產品美學實現的關鍵因素。高質量的材料不僅能夠提供更好的耐用性和性能,還能夠賦予產品更加出色的外觀和觸感。例如,金屬材質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光澤度和手感,而塑料材料的選擇則會影響到產品的顏色穩定性和表面光滑度。因此,原材料的選擇對于打造具有高質感的硬件產品至關重要。
在硬件產品的制作過程中,為了追求更高的質感,往往需要較大的投入。對先進制造設備的投資、對高質量材料的采購以及對精湛工藝的研發和實施。通過這些投入,制造商能夠確保產品在視覺效果、觸感體驗以及整體質感上都能夠達到更高的標準,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美學設計的期待。
軟件設計的精髓在于前端工程師能否精確地將設計師的效果圖轉化為實際的用戶界面。這一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編碼工作,它要求前端工程師具備高超的技術能力,能夠確保設計的顏色、圖片尺寸、元素對齊等細節得到1:1的還原。此外,前端工程師還需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能夠與設計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深入理解設計師的需求,并愿意投入時間去打磨每一個細節,確保最終產品的用戶體驗達到最佳。
在這一過程中,項目經理的角色同樣至關重要。他們需要合理規劃時間節點,確保項目的各個階段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要預見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做好準備。項目經理必須具備出色的組織和協調能力,以確保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順暢,工作高效。
由于軟件產品具有迭代的特性,初期交付的產品往往只是一個基礎版本,就像是一棟尚未裝修的毛坯房。這個基礎版本的產品可能還不夠完美,但它為后續的迭代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后續的迭代中,團隊可以不斷地優化和完善產品,根據用戶反饋進行調整,最終交付一個滿足用戶需求、功能齊全、外觀精美的軟件產品。初期的設計和實現工作雖然重要,但只是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一部分,團隊需要有持續改進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確保軟件產品的質量不斷提升。
毛坯房子最終展現在用戶面前的是軟裝,硬裝的部分是功能齊全,功能能完成用戶的業務場景。
軟裝投入是如果有錢投入,就是無限優化的過程,如果成本有限,就是一個基本滿足需求,其他能夠削減,就削減。類似大家對待出租屋和自己新買的房子的感受。
再接著說說硬件開發中的產能問題。
在當前的硬件產品生產領域,尤其是對于某些特定的設備如小米su7汽車,生產能力的提升往往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挑戰。盡管市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可能在不斷增長,但生產卻難以在短時期內顯著增加其生產產能。
首先,硬件產品的生產涉及到一個龐大的供應鏈系統,包括原材料采購、組件制造、組裝、測試以及物流等多個環節。每一環節都需要精細的協調和管理,而且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整和優化。例如,小米su7的生產可能依賴于特定的半導體芯片或其他關鍵組件,而這些組件的供應商可能已經達到了其生產能力的極限,或者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問題,這直接影響了整個生產線的產能。
其次,生產設備的升級和維護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機器或技術,但這些更新換代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時間來實現。此外,現有設備的維護和修理也可能成為限制產能提升的瓶頸,尤其是在高精尖的硬件產品制造中,設備的穩定性和精度至關重要。
再者,人力資源的配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即使有足夠的機器和原材料,沒有足夠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來操作和監控生產過程,也難以實現產能的有效提升。員工的培訓和技能提升需要時間,而這些人才的培養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最后,市場需求的波動性也會影響生產商的產能規劃。如果市場對小米su7的需求預測不準確,可能會導致過度投資或資源浪費,從而影響整體的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
綜上所述,硬件產品的生產產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提升,這是由于供應鏈管理、設備升級、人力資源配置以及市場需求預測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制約。對于小米su7這樣的產品來說,生產商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長期的規劃,才能逐步實現生產能力的提升。
在當今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軟件和硬件的開發成為了科技進步的兩大支柱。然而,它們在開發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復雜性各有不同。相比于硬件的開發,軟件的產能通常來說要簡單一些。這是因為軟件的開發不受物理形態的限制,它更具有靈活性和可塑性。
然而,軟件開發并非沒有難點。其中一個主要的挑戰在于,軟件的功能很難在第一次開發時就做到全面完善。軟件開發是一個迭代的過程,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優化。這就像是在建設一座房子,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只完成了基礎的結構,相當于一個毛坯房。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不斷的裝修和完善,這個毛坯房才能逐漸變成一個設施齊全、舒適宜人的家。
軟件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者需要對用戶的體驗進行細致的打磨。這意味著,從最初的版本上線開始,就需要不斷地收集用戶反饋,識別出軟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然后,根據這些反饋,進行功能的增加、修改或是優化,以提高軟件的性能和用戶體驗。這個過程可能會非常漫長,因為它涉及到代碼的編寫、測試、調試等多個環節。
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變化,軟件的功能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以適應新的環境。這就要求開發者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同時也要有預見性地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需求。
總的來說,雖然軟件的產能相對簡單,但軟件開發卻是一個持續不斷、充滿挑戰的過程。從最原始的版本到最終成熟的產品,軟件開發就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開發者有持久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
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各自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和機遇。硬件產品因其物理形態和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往往在市場上受到特別的關注。一旦硬件產品的質量得到市場的認可,它們通常會迅速獲得消費者的偏好,甚至成為熱門商品。然而,硬件產品的生產往往受限于供應鏈、生產線的能力以及物流等因素,這可能導致即使產品非常受歡迎,生產速度也難以快速提升以滿足市場的高需求。
相比之下,軟件產品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軟件產品通常不受物理制造的限制,因此可以更快速地進行迭代更新。這意味著,即使初始版本的軟件產品存在缺陷或不完全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團隊也能夠迅速地收集用戶反饋,進行問題診斷,并發布新版本來修復問題或增加新功能。這種快速迭代的能力使得軟件產品能夠在不斷的更新中逐步完善,更好地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并逐漸提升用戶體驗。
小米之前做了社交軟件米聊,跟微信差不多,但是后來微信是大家日常不可少的溝通軟件,米聊很少有人用。微信剛上線的時候功能少,很簡陋,用的人也不多,是后來逐漸發展,用戶是開始從勉強能用,迭代更新功能更多更實用,逐步喜歡,逐步覺得日常必備,開始逐漸接受,這是一個有發展發展后期的過程。淘寶平臺也是一樣的,初期的時候賣家覺得后臺難用,買家也覺得搜索的真的麻煩,找到自己喜歡的商品需要很多時間,后來也是成為了大家日常不可少的軟件,軟件是在用戶眼皮下面逐步發展的,逐步接受的。
硬件則是研發者在一個黑屋子里面不斷自己打磨成最后的型,再拿出來的給大家展示的。這種只有兩種可能,用戶喜歡,一切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用戶不喜歡,只能花費巨大的代價做調整和修改,硬件產品的外觀一直都遵循是簡約簡單,線條流暢。這種先簡單造型,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加法的是性價比最高的,簡約的硬件再搭配上顏色豐富形式多變的軟件平臺,也非常和諧,做到了簡約不簡單,簡單不單調。像美女穿衣搭配,簡約大氣的服飾,加上胸針、絲巾、項鏈、耳環這些可以多變,顏色可以跳躍的點綴相得益彰。
黑白灰最常見,但是su7 一開場就做了熔巖橙、海灣藍這些平常不太常見的顏色,的確是需要開發者下很大決心,敢于創新,勇于承擔結果的。
軟件開發者,是一路頂著用戶的吐槽聲音一直在改改改,不斷的被否定不斷的修改。是走一段很黑很受打擊,90%以上的負面反饋,而無窮盡修改下去。相當于一個凌遲所有開發和設計師的過程,但是好在結果是好的,最終一定是通向光明的。
硬件開發者,是一個好不好都在最后交付時間給一個痛快的結果的過程。
總的來說,硬件產品的優勢在于其獨特性和實體性,一旦獲得市場認可,就能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它們的生產速度可能受限于多種因素,難以迅速擴大供應量。而軟件產品則以其靈活的迭代能力和快速的更新周期為特點,能夠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以適應消費者的變化需求。
開發硬件和軟件產品各有各的難處,但是每一款產品都是企業家精心設計,為廣大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能為消費者排憂解難,才是一款好產品。
本文由@未來已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者按:想成為軟件工程師、拿到高薪工作,但不知道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哪個專業更適合你?本文編譯自medium上原標題為Computer Science VS Software Engineering — Which Major Is Best For You?的文章。
大家好! 我是YK,目前正在運營CS Dojo。這是一個擁有200,000以上用戶的YouTube編程教育頻道。 我以前也是Google的軟件開發人員。
觀眾最常問我的兩個問題是:
“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專業有什么不同?”
以及…
“如果我想成為軟件工程師,我應該選擇計算機科學還是軟件工程專業?”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回答這個問題,并分享一些我自己對這些專業的分析。
兩個專業的概述
1.計算機科學主要從理論和數學的角度研究計算機如何工作。
2.如果你喜歡數學,邏輯學,或者你想進入CS的某個專業領域,例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安全或圖形,你應該選擇計算機科學。
3.軟件工程研究如何構建軟件系統,包括諸如項目管理,質量保證和軟件測試等。
4.如果您對實際操作方法更感興趣,并且想要了解軟件構建和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應該選擇軟件工程。
5.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都是學習編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知識,因此您成為軟件開發員,可以任選其一。
要了解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專業之間的差異,我們來先來看看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課程。
我選擇滑鐵盧大學是因為它是北美計算機科學課程最好的大學之一。
工作前景
我們首先比較一下每個計劃對應的工作類型和實習機會。
滑鐵盧大學的網站提供了幾個例子。
每個專業都有一些校友介紹了自己的工作,以及他們的工作地點:
計算機科學
●Web開發人員/架構師,Steele集團
●程序員,Harry Rosen Inc.
●移動/云開發商Clearbridge Associates Limited
●軟件工程,通用動力加拿大
●軟件開發工程,微軟
●敏捷工程師,Pivotal實驗室
●業務分析師,加拿大輪胎公司
●開發者倡導者,谷歌
●產品經理,Dropbox
●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人員,Tagged公司
●軟件開發人員,IBM加拿大
●軟件經理,Arius軟件公司
●軟件工程師,VistaPrint USA
●軟件工程師, 哈里斯公司
●軟件開發人員,埃森哲公司
●技術產品經理 - 軟件設計與開發,NexJ Systems Inc
●顧問, PureFacts金融解決方案
●實施顧問,Desire2Learn
如你所見,工作類型之間沒有很大差別。
畢業生獲得計算機科學或軟件工程學位后最常干的工作是軟件開發人員或軟件工程師。
還有其他選項,例如產品經理,質量保證分析師和技術顧問。您的選擇將取決于您的技能組合。
第一年課程:
現在,我們來看看每個專業的必修課程。首先比較一下第一年需要學習的課程。
計算機科學
●CS 135 - 設計功能程序
●CS 136 - 算法設計和數據抽象
●MATH 135 - 代數
●MATH 136 - 線性代數1
●MATH 137 - 微積分1
●MATH 138 - 微積分2
另外還有一些選修課
軟件工程
●CS 137 - 編程原則
●CS 138 - 數據抽象和實施
●MATH 115 - 工程線性代數
●MATH 117 - 工程微積分1
●MATH 119 - 工程微積分2
●數學135 - 榮譽數學代數
●ECE 105 - 電氣工程物理1
●ECE 106 - 電力和磁力
●ECE 124 - 數字電路和系統
●ECE 140 - 線性電路
●SE 101 - 軟件工程方法
如你所見,第一年的課程也很相似,大都涵蓋了一些基礎的計算機科學課程,以及線性代數和微積分的一些數學課程。
唯一的主要區別是軟件工程有額外的物理和電子工程組件課,而計算機科學有更多的選修課。
一年后的課程:
一年之后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如何?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計算機科學:
●MATH 239組合介紹
●STAT 230概率
●STAT 231統計
●CS 240數據結構和數據管理
●CS 241順序程序基礎
●CS 245邏輯和計算
●CS 246面向對象軟件開發< - 對于軟件工程專業學生是非必修課
●CS 251計算機組織與設計
●CS 341算法
●CS 350操作系統
此外,還有幾門計算機科學選修課
軟件工程:
●CHE 102工程師化學
●ECE 222數字計算機(包含匯編語言)
●ECE 358計算機網絡
●MATH 213軟件工程師高等數學
●MATH 239組合介紹
●STAT 206軟件工程統計
●MSCI 261工程經濟學:工程師財務管理
●CS 247軟件工程原理< - 對計算機科學專業不是必修課
●CS 341算法
●CS 349用戶界面< -對計算機科學專業不是必修課
●CS 343并行和并行編程< -對計算機科學專業不是必修課
●CS 348數據庫管理簡介
●SE 212邏輯和計算
●SE 350操作系統
●SE 465軟件測試和質量保證
●SE 464軟件設計和體系結構
●SE 463軟件需求規格和分析
●SE 490設計項目
此外,還有一些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選修課
上面有很多信息需要消化,下面是我的總結:
談到數學和統計方面的要求,計算機科學和軟件工程幾乎完全相同,涵蓋了組合,概率和統計。
核心計算機科學需求也相似,包括算法,數據結構和操作系統。
關鍵區別在于:
軟件工程在電氣工程和軟件工程基礎方面有更多的要求,例如軟件測試,設計和軟件需求規范。
計算機科學學生可以選擇更高級別的計算機科學的選修課程。可選擇的課程范圍很廣,例如計算機安全,軟件工程基礎知識,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數據庫管理。
那么,你應該選擇哪個專業?
我認為這主要取決于你的喜好。簡而言之:
1.如果你喜歡數學,邏輯學,或者你想進入CS的專業領域,例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安全或圖形,你應該選擇計算機科學。
2.如果您對動手方法更感興趣,并且想要了解軟件構建和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則應該選擇軟件工程。
但是如果你想成為軟件工程師,哪個專業更好?
下面是我的看法。在這個特殊的大學(滑鐵盧大學),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軟件工程師,計算機科學是更好的選擇。
為了簡單起見,假設您希望在北美擔任軟件工程師,獲得薪水最高的職位(約$ 100,000美元/年)。這些工作通常來自于大型軟件公司(微軟,谷歌,亞馬遜等)或中型高增長公司(例如Dropbox,Lyft,Snapchat,Pinterest等)。
通常,這些公司在挑選軟件工程師時,尋找的是能夠編寫可靠代碼并構建有趣項目以及擁有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包括數據結構和算法)人才。
我認為培養這套技能的最好方法是快速學習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花時間練習解決問題和編寫代碼的能力。
基于軟件工程課程和工程專業學生一般情況下的繁忙程度,我認為學習軟件工程專業比計算機科學更難。
這個特殊的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有更多的計算機科學選修課。這也很好,因為根據就業市場的需求,你可以調整自己的課程。例如,如果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的需求更高,您可以學習這項課程。如果并行計算需求高,您也可以選擇這個課程。
我確信學習軟件工程基礎知識(項目管理,設計,測試等)有一些好處。但我個人寧愿多學一些技能。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如果你想成為軟件工程師,計算機科學是一門更好的專業。
當然,那只是我的看法,而且只針對這所特定的大學。我很樂意聽取您的意見,以及您在計算機科學或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習經歷。
幾個筆記
注1:不同的大學對這兩個專業有不同的要求。這篇文章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你仍然應該看看你有興趣的大學的課程要求。
注2:一些大學甚至沒有軟件工程專業。例如,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擁有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工程學位,但沒有軟件工程。但是他們的計算機科學專業以及計算機工程專業都有軟件工程專業。
如果你感興趣的大學沒有軟件工程專業,但你想成為一名軟件開發人員,我建議你選擇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專注于硬件而不是計算機科學或軟件工程,因此與典型軟件開發人員的工作直接相關性較小。
感謝閱讀,祝您選擇大學和專業順利!
原文作者:YK Sugishita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