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到底怎么用? ”
以下為干貨提要:
1.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園網使用概述
2.如何使用校園Wi-Fi無線網絡
3.如何使用校園網有線網絡
4.辦公區域如何設置無線路由器
5.常見問題
使用概述
“智慧礦大”信息化項目受到校黨委高度重視,我校校園網已經實現校園IPv4和IPv6雙協議網絡全覆蓋,兩校區的宿舍、圖書館、室外公共區域實現校園Wi-Fi無線網絡全覆蓋,其余區域實現有線網絡全覆蓋。
我校實行“上網實名認證,限量免費使用”的校園網使用政策,凡我校學生、教師每月均可免費使用25GB上網流量。用戶上網必須經過實名登錄認證,實名登錄認證帳號為:學號或者工號(遇字母小寫),默認初始密碼為:身份證后六位(遇X大寫)。第一次登錄建議更改密碼,請妥善保管自己的上網賬號,防止賬號被盜用。
如何使用校園Wi-Fi無線網絡
我校宿舍區、圖書館、逸夫樓及室外區域已開通校園Wi-Fi無線網絡,認證后即可免費上網,具體設置如下:
移動端
設置——無線局域網——CUMTB-EDU——點擊連接
連接后自動彈出上網認證界面(如果未彈出認證頁面,需在瀏覽器中輸入202.112.208.3)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成功會彈出學校官網頁面,即可使用校園網
PC端(Windows操作系統)
設置——無線局域網——CUMTB-EDU——點擊連接
連接后自動彈出上網認證界面(如果未彈出認證頁面,需在瀏覽器中輸入202.112.208.3)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登錄,登錄成功后會彈出學校官網頁面,即可使用校園網
PC端(MAC OS X系統)
設置——無線局域網——CUMTB-EDU——點擊連接
“點按鎖按鈕以進行更改”——在解鎖偏好設置里輸入“電腦的用戶名”、“密碼”——“解鎖”——“高級”
“以太網”設置——“TCP/IP”——“DHCP續租”
以太網設置——“DNS”——通過“IPv4或IPv6地址”前的“+”/“-”,進行DNS的增減
在瀏覽器中輸入202.112.208.3,彈出校園網登錄認證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點擊登錄,登錄成功后會彈出學校官網頁面即可使用校園網
如何使用有線網絡
辦公室,宿舍、圖書館等有網絡端口的區域都可以使用有線網絡。IP地址和DNS地址的獲取方式都是采用自動獲取,設置如下:
Windows
設置——無線局域網——CUMTB-EDU——點擊連接
選擇“更改適配器設置”
右鍵點擊“本地連接”——“屬性”——“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 4)”
在“常規”頁面中將IP地址和DNS服務器地址設置為“自動獲得IP地址”、“自動獲得DNS服務器地址”,設置完成后點擊“確定”。
在瀏覽器中輸入202.112.208.3,彈出上網認證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完成校園網認證,登錄成功后會彈出學校官網頁面即可使用校園網
PC端(MAC OS X系統)
“系統偏好設置”——“網絡”
“點按鎖按鈕以進行更改”——解鎖偏好設置——輸入“電腦的用戶名”、“密碼”——“解鎖”——“高級”
在“以太網”設置頁面點擊“TCP/IP”——“DHCP續租”
在以太網設置頁面,點擊“DNS”,通過“IPv4或IPv6地址”前的“+”/“-”,進行DNS的增減
在瀏覽器中輸入202.112.208.3,彈出校園網登錄認證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點擊登錄,登錄成功后會彈出學校官網頁面即可使用校園網。
辦公區域如何設置無線路由器
以TP-LINK為例。
連接路由器電源,用網線將電腦與路由器LAN口(在設置和使用路由器時請勿插WAN口)連接。
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192.168.1.1或者192.168.0.1(具體查看說明書), 輸入管理賬號和密碼,默認用戶名密碼一般為:admin,進入路由器管理界面(不同型號路由器管理地址及用戶名密碼可能不一樣,請參考路由器背面說明) 。
在無線設置的“無線設置”里將SSID設置為便于自己識別的名稱(設置完成后搜索到的無線信號將顯示此SSID),SSID盡量設置為英文或數字。
無線設置——“安全設置”——設置路由器的密碼
將DHCP服務器設置為“不啟用”,“保存”后點擊“系統工具”里的“重啟路由/重啟系統”(可確保在登錄202.112.208.3時,每位用戶登錄自己的上網賬號)。
常見問題
上網認證頁面打不開
第1步:查看IP地址、DNS服務器地址是否為自動獲得。如不是,按照“常用設置”中的“IP、NDS設置”進行設置。
第2步:查看獲取的IP地址和DNS地址是否正確,169開頭的IP地址是不對的;學校正確的DNS地址是:202.112.209.122、202.112.209.123。
第3步:直接輸認證網頁的網址202.112.208.3,如打不開,請通過“運行”對認證網址執行ping命令,查看是否ping得通。
在“打開”框中輸入“cmd”,點擊確定。
使用命令行進行
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ping 202.112.208.3,提示如下述的信息,表示認證網頁連接正常。
第4步:查看電腦上的VPN是否關閉了,在沒有關閉VPN的情況下,不能通過認證網頁登錄上網,所以請先關閉VPN,登錄成功后,再使用VPN。
如何修改上網密碼、忘記上網密碼怎么辦
(1)自助修改上網密碼
瀏覽器登錄10.100.10.4/Self,打開自服務登錄頁面。登錄帳號為自己上網的帳號和密碼。點擊業務辦理——修改密碼即可;建議使用“包含數字、大小字母三種組合,且密碼長度為6位以上”的密碼,以保證信息安全。
(2) 忘記上網密碼
請本人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校園一卡通、學生證)到學院路校區辦公三號樓317室重置密碼。
關于無感知認證方式
現在學校實行無線上網無感知認證,用戶只需要一次認證之后無需再次認證即可上網,用戶可在自服務選擇開啟或關閉無感知功能。自服務系統可通過瀏覽器輸入10.100.10.4/Self,打開自服務登錄頁面。登錄帳號為自己上網的帳號和密碼。按下圖提示操作默認開啟或關閉無感知功能。
校園網登錄人數達到上限如何解決
如出現上述現象后,用戶需自行解除MAC綁定。用戶使用瀏覽器輸入網址:10.100.10.4/Self,彈出用戶登錄界面,輸入賬號密碼點擊登錄(登錄賬號為自己的上網賬號密碼),在自服務左側導航欄中找到解綁MAC,點擊解綁,并提交,即可解綁當前被綁定MAC,然后打開瀏覽器重新認證。
上網賬號流量限額
學生用戶每個月使用流量限額為25GB, 按自然月固定計費周期結算,起始時間為每月1日的凌晨0:00,結束時間為月底最后一天24:00,系統自動清零賬號流量。
網絡與信息中心聯系方式
網絡與信息中心服務電話010-62331630
歡迎您的咨詢、您的意見和您的建議!
作 者/霍躍華 李 棟
來 源/網絡與信息中心
本期編輯/王珂鈺
責任編輯/劉澍濤
品:科普中國
制作:房庚雨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圖一 電影《超時空接觸》劇照,女主角Ellie是一名從事SETI項目的科學家
“我們在宇宙中真的是孤獨的嗎?”在浩瀚的星空下,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當然過不了幾秒,這個問題就會被拋在腦后,畢竟“外星人”在大多數人眼里仍然是科幻的近義詞。但是在學術界,還真有一群科學家,他們頂著巨大的爭議,采用科學的手段,開展細致的研究,年復一年地搜尋著宇宙中智能生命存在的跡象。而對于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只要你擁有電腦,就可以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來。
幻想與科學的邊界
圖二 十九世紀流行的“火星運河”,事實證明它是錯覺與想象結合的產物
http://www.popularmechanics.com/space/moon-mars/a17529/a-short-history-of-martian-canals-and-mars-fever/
SETI是“搜尋地外智能生命”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它泛指所有的搜索地外文明的科學計劃。SETI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期,那時候“火星人”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1896年,著名的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聲稱,通過改造他的無線供電系統,可以和火星上的生命進行溝通。1899年,他開展了相關的實驗,但是并沒有獲得被學界認可的成果。對火星的熱情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初。1924年,美國甚至開展了“國家無線電靜默日”(National Radio Silence Day)以便進行對火星的監聽,當然結果一無所獲。
一篇論文開啟的時代
“火星熱”并沒有持續很久,隨之而來的是射電天文學的不斷進步。1959年,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朱賽皮·可可尼(Giuseppi Cocconi)和菲利普·莫里森(Philip Morrison)在《自然》雜志上共同發表論文,首次指出了利用無線電進行星際通訊的可能性。次年,射電天文學家佛蘭克·德拉克(Frank Drake)開展了“奧茲瑪計劃” (Project Ozma)。這是人類首次嘗試使用射電望遠鏡接收地外智能生命的信號。他們選擇在中性氫21厘米波長上對鯨魚座τ星,波江座ε星進行監聽,這是離地球最近的類似太陽的恒星。雖然最后并沒有獲得地外智能生命的信號,但是他們的工作成為了此后SETI項目的雛形。
圖三 奧茲瑪計劃使用的射電望遠鏡,位于美國西佛吉尼亞州的“綠岸”地區www.seti-inst.edu
起伏不定的命運
奧茲瑪計劃的實施,引起了主流學術界對于SETI的關注。1960年美國科學院在綠岸(Green Band)地區召開了相關的學術會議。隨后一些學術機構開展了Opza、Ozma II等SETI計劃。其中最有名的是1973年至1998年之間,俄亥俄州立大學使用“大耳朵”(Big ear)射電望遠鏡進行的觀測。這不僅因為它是史上第一個長時間的SETI計劃,更重要的是“大耳朵”在1977年發現了著名的“Wow!”信號。
圖四 發現這個信號的志愿者十分激動,隨手在記錄的旁邊寫上了一個“Wow!”,從此它就被人成為“Wow!”信號。http://www.bigear.org/Wow30th/wow30th.html
“Wow!”是一個非常強的信號,它隨著時間逐漸增強,到達波峰后又開始減弱消失。整個持續的時間為37妙,而這正是“大耳朵”對一個觀測目標的掃描時間。因此基本上可以斷定“Wow!”并不是來自地面的干擾。至于它是否和地外的智能生命有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可惜的是人們再也沒有接收到同樣的信號。
圖五 口徑達到305m的阿雷西博望遠鏡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NASA開始關注SETI項目,這無疑對SETI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992年,在NASA的資助下開展了兩個SETI項目,其中一個是使用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Arecibo)進行觀測。
但是從誕生之日起,SETI就沒有擺脫過人們對它的質疑。畢竟“花納稅人的錢去找E.T.”聽起來實在是太荒唐了。僅僅一年后,NASA就迫于聯邦政府的壓力停止了項目。幸而先前的投入并沒有白費,SETI研究所、行星協會等民間組織先后建立。他們接手了NASA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新一代的SETI項目,包括鳳凰計劃(Project Phoenix)、BETA計劃、SERENDIP計劃等。目前SETI項目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來自社會的支持,正在開展的艾倫望遠鏡陣(ATA)、突破聆聽計劃(Breakthrough Listen)都是直接受到私人捐助而建成的。
SETI,期待你的加入
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和SETI計劃規模的擴大,龐大的數據量逐漸成為一個問題。最初的“大耳朵”射電望遠鏡只能同時掃描50個通道,而1992年JPL所使用的望遠鏡就已經可以同時對320MHz的帶寬進行掃描,并把他們分解成1600萬個通道。要在這茫茫的信號中尋找智能的痕跡堪比大海撈針,勢必會產生可怕的運算量。只有超級計算機才可以處理這個級別的數據,但是對于SETI這樣“非主流”的項目,申請使用時間又談何容易。
圖六 SETI@home的Logo
好在個人電腦的計算能力也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對于一般人的使用來說已經是綽綽有余的了。1992年,兩位伯克利大學的學者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on)和丹·沃西默(Dan Werthimer)提出,可以利用個人電腦的空余時間來解決SETI的運算問題,這就是著名的SETI@home。
該項目運用的是分布式計算技術,簡單的來說,就是先將射電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切分成一個個數據包,然后將它們分發到安裝相應客戶端的電腦上,使用電腦的空閑時間進行計算。數據信息和分析會以屏幕保護的形式顯示出來,而計算的結果會被反饋到數據的發出者手里。
SETI@home的效果是超過設計者的預期的,在上線的第一年就吸引了兩百多萬來自全球的參與者。2013年,SETI的浮點運算速度達到了668萬億次每秒,相當于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2號的1/50。SETI@home的成功同樣證實了分布式計算的可行性。2003年,伯克利大學開始啟用BOINC(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平臺。除了SETI之外,這個平臺還包含數學、醫學、物理學、天文學等各個方面的項目,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
SETI@home的安裝方法
目前中文網絡上已經有很多關于SETI@home的安裝攻略了,本文僅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如果你在安裝和運行軟件中遇到問題,可以訪問“中國分布式計算總站”等網站尋求幫助。此外,SETI@home的原始數據也是開放的,可供具有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相關研究背景的人直接使用。
1、打開BOINC官網https://boinc.berkeley.edu/,找到下載選項,將安裝文件下載到電腦上。
圖七 BOINC官網首頁
2、開始安裝軟件,選擇SETI項目。
圖八
3、填寫個人信息,創建賬號。系統會根據你的貢獻計算積分,并建立全球的排行榜。
圖九
4、運行程序,在為SETI做出貢獻的同時,擁有一款最炫酷的屏保。
圖十 SETI@home屏幕保護效果截圖
*圖八到十來自http://seti.berkely.edu/
結語
嚴謹是科學的基礎,也是偽科學的照妖鏡。SETI學會的創立者之一卡爾·薩根一生致力于推進天文生物學研究,但同時也與那些UFO的狂熱信徒展開論戰。尋找地外生命并不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之中,相反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話題。在質疑聲中,無數人的努力與付出使得SETI走到了今天。但是究竟有沒有地外生命?有的話他們發展出了何種智能?他們會不會使用無線電?我們或許永遠也得不到答案。唯一確定的是,如果我們放棄尋找,就一定得不到答案。
參考資料:
http://setiathome.berkeley.edu/ SETI@home官方網站
http://www.seti.org/ SETI Institute
http://apod.nasa.gov/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rch_for_extraterrestrial_intelligence#cite_note-9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http://www.equn.com/ 中國分布式計算總站
http://www.planetary.org/explore/projects/seti/seti-at-home.html
SETI@home Millions together, searching for a signal from the stars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民網成都5月10日電 據成都教育發布消息,成都小學入學服務平臺操作手冊來了!
1、電腦網頁訪問
訪問網址成都市教育局官網(edu.chengdu.gov.cn)、成都市教育考試院官網(www.cdzk.org)或成都招生考試網(www.cdzk.com),點擊“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進入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服務平臺(請使用360極速瀏覽器,360瀏覽器極速模式,Firefox瀏覽器及其他瀏覽器)。
2、
手機訪問
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或訂閱號,點擊相應菜單欄中的“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進入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服務平臺。
點擊菜單欄“查詢服務”。
微信公眾號-成都市教育考試院(微信號cdjyksy),點擊菜單欄“查詢服務”。
微信訂閱號-成都招生考試(微信號cdzk789),點擊菜單欄“升學工具”。
3、
進入服務平臺
打開服務平臺首頁后,可以進行“注冊”或“登錄”操作,同時系統還提供幫助手冊,包含 “入學政策”、“系統操作流程”、“常見問題”三個欄目,用戶可根據需要點擊查看。
第一次使用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服務平臺,
需先注冊,
請點擊系統首頁“注冊”按鈕開始操作。
1、
閱讀平臺使用須知
閱讀“2020年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服務平臺使用須知”,請閱讀完畢之后勾選“我已閱讀并同意須知內容”,然后點擊按鈕“開始注冊”。
2、
注冊平臺賬號
輸入身份證號、登錄密碼。其中平臺登錄賬號必須使用報名適齡兒童身份證號,登錄密碼須為8-20位字符。
注意:身份證號一旦注冊將不能修改!請務必正確輸入報名適齡兒童本人身份證號,不要帶有空格。
繼續填寫適齡兒童姓名、性別、民族信息、出生日期等,請務必據實填寫。適齡兒童出生日期由系統根據身份證號信息自動生成。
填寫法定監護人姓名、與兒童關系、聯系手機號相關信息。
注意:法定監護人1的相關信息須準確填寫,監護人1聯系手機號可以作為密碼找回的驗證手機。
填寫完畢后點擊“注冊完畢”按鈕,提交注冊信息,注冊成功后可立即進入系統主頁面。
2020年已經在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
服務平臺注冊的可直接“登錄”,
請點擊系統首頁“登錄”按鈕開始操作。
1、
用戶登錄
使用兒童身份證號、登錄密碼、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系統校驗成功后可進入服務平臺主頁。
2、找回密碼
如果忘記登錄密碼,可點擊“忘記密碼”,輸入兒童身份證號、法定監護人1手機號碼、圖形驗證碼,點擊“點擊獲得驗證碼”。系統驗證兒童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正確后,系統將發送短信驗證碼至法定監護人1手機上,填寫收到的短信驗證碼,點擊“下一步”。
若輸入正確,進入重置登錄密碼頁面。您可以重新設置新密碼,并使用新密碼登錄。
3、
個人中心
登錄平臺后,如需修改注冊信息或者登錄密碼,可在系統首頁頂部點擊“個人中心”,進入個人中心頁面進行操作。
修改基本信息。
在個人中心頁面點擊“修改基本信息”按鈕進行操作。
進入修改頁面后,除不能修改適齡兒童身份證和出生日期外,其余信息皆可修改,修改完成后點擊“修改完畢,提交!”按鈕提交信息。若已經通過現場審核,則所有基本信息不可以修改。
修改登陸密碼。
在個人中心頁面點擊“修改登錄密碼”按鈕進行操作。
進入修改頁面后,輸入原密碼和2次新密碼,然后點擊“修改完畢,提交!”按鈕提交。
2020年成都市小學招生入學
實行先進行網上信息采集,
然后在登記點現場審核確認的方式。
在網上信息采集時間段
(2020年5月11日10:00-5月22日16:00)內
“信息采集”模塊才會開放,
相關操作流程如下:
1、
登錄服務平臺
進入服務平臺后,請注意閱讀“溫馨提示”內容。如果當前時間在網上信息采集時間段內,“信息采集”模塊將顯示彩色,如下圖,否則“信息采集”模塊將是灰色,表示模塊未開放。
如需信息采集,請點擊“信息采集”,進行信息采集操作。
2、
填寫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需要填寫適齡兒童戶籍信息、住房信息,所有內容均為必填項,請據實填寫。
填寫適齡兒童戶籍信息。
填寫適齡兒童住房信息。
填寫完成后,點擊“提交信息”按鈕提交。
3、
查看和修改信息
在網上信息采集時間段內,提交的信息可以在“信息采集”模塊中查看和修改。超過采集時間,信息將不能再修改。
網上信息采集結束后,適齡兒童法定監護人須在規定時間段內持戶籍證件及實際居住地相關證明材料(法定監護人實名所屬房產證明等),到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登記點進行公辦小學入學報名資料審核。
審核結果可在服務平臺中“公辦小學現場審核及查詢”模塊查看,點擊“公辦小學現場審核及查詢”。
查看現場審核狀態:
“未審核”:表明還未到登記點進行現場審核,請務必于規定時間內持相關材料到登記點進行現場審核;
“已登記”:表明已通過現場審核,等待查詢就讀學校;
“審核不通過”: 表明未通過現場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