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特區政府運輸署今日(24日)提醒市民,“港車北上”第二十三輪電腦抽簽遞交申請將由明日(25日)上午10時至3月28日23時59分接受登記,并于3月29日公布抽簽結果。
符合資格的“港車北上”申請人可通過指定網站登記電腦抽簽。中簽者須按電腦系統隨機分配的日期于指定時間內遞交“港車北上”的申請。
來源 @大灣區之聲
編輯 趙司堯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深圳到香港‘反向代購’,一點點、鮑師傅、滬上阿姨都可以帶。”
“‘反向代購’,明天可以接單。”……
隨著香港與內地通關恢復正常,最近在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反向代購”——從深圳代購美食等商品到香港。
(此前報道:《深港反向代購:穿梭在地鐵的“跨境跑腿”》)
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的小張展示從深圳送來的奶茶。受訪者供圖
網上發帖、微信聊天下單、實時更新定位,最快兩個小時喝到來自深圳的奶茶。經過跑腿人員的細心安排,“反向代購”的每一單都能實現無縫對接。
很多人對這種跑腿模式的興起感到不可思議。實際上,它的走紅,不僅折射出大灣區地域和文化的認同,更是深港融合加速的體現。
飲食文化,同根同源
從社交平臺發布的帖子來看,內地網紅餐飲店的奶茶、甜品等美食,成為目前“反向代購”商品的主要類型。
內地美食誘惑力究竟有多大?2月6日零時,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皇崗口岸第一位從過關到深圳的劉女士穿著休閑,腳踩人字拖,面對猝不及防的采訪坦言:“來深圳吃個宵夜,吃完就回去了”。
旅客劉女士成為深港全面恢復通關后過關第一人。圖源:深證特區報
香港與內地的飲食文化同根同源。“恢復通關后很多人跑去內地,我也不例外。”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梁海明在香港生活多年,對內地美食也是情有獨鐘。
在他眼里,香港的美食再好吃,也比不上內地豐富的“八大菜系”,且香港人祖籍多在內地,恢復通關后,專門跑到內地品嘗美食也并不意外。
“這說明香港人對內地還是很有感情的,在思鄉情結的推動下,這種感情第一步就寄托到飲食方面。”梁海明說。
電商崛起,“港代”遇冷
潮新聞記者觀察到,許多曾經做香港代購的人,也加入到“反向代購”的行列中。
有近十年香港代購經驗的區小姐向潮新聞記者表示,如今香港代購難做,她正是看到了“反向代購”的商機,才決定試試看。
“現在內地消費者去香港購物的需求和欲望都降低了,反而一些香港居民對于內地的產品比較有興趣,而且購買的欲望也比較高。”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教授王鵬長期研究粵港澳區域經濟,他表示,內地電子商務行業迅猛發展起來后,內地居民就減少了從香港購買商品的需求。
區小姐為香港客戶拍攝的美食照片。受訪者供圖
而 “反向代購”的出現,也反映出內地商品的吸引力在逐漸提升。
王鵬舉例稱,多年前內地很多人跑去香港購買奶粉,這些年來,內地的食品、化妝品等都受到嚴格的監管,品質得到大幅躍升,甚至超越了香港本土以及國外一些產品,內地產品逐漸成為相當不錯的替代品。
梁海明也認為,隨著香港人“人心的回歸”,他們對內地產品的偏見轉化為認同,“所以他們也在用錢來投票,給予內地產品信心的一票。”
交通互聯,“青梅竹馬”
“反向代購”的出現,離不開大灣區便利的交通網絡。
近期業務爆滿的江小姐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她就住在口岸附近,每天大概中午12點開始點單,下午兩點從深圳出發,送完貨后下午五點多就能回到深圳。
1月15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恢復運營,從香港西九龍出發到深圳福田最短只需要14分鐘,到深圳北站只需18分鐘,到廣州南站需要40多分鐘,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到廣州市中心的廣州東站。
3月11日,從廣州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高鐵準備出發。廣州南站供圖
在梁海明看來,“反向代購”植根于粵港澳大灣區發達便利的交通網絡,也是深圳與香港“同城化”趨勢的體現。“很多香港人都是早上去深圳上班,晚上回香港的家,跨城通勤,其實深港兩地早已結為一體,可以說是40多年的‘青梅竹馬’了。”
他同時也提到,在“反向代購”的熱潮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內地產品進入香港,而且產品的類型也會越來越廣,不再局限于食品、日用品,對于一些家居產品或科技產品,比如家具、電腦、手機等,可能也會出現這種“反向代購”。
“轉載請注明出處”
港特區政府運輸署今日(7日)提醒市民,“港車北上”第二十四輪電腦抽簽遞交申請將由明日(8日)上午10時至4月11日23時59分接受登記,并于4月12日公布抽簽結果。
符合資格的“港車北上”申請人可通過指定網站登記電腦抽簽。中簽者須按電腦系統隨機分配的日期于指定時間內遞交“港車北上”的申請。
來源 @大灣區之聲
編輯 莫凡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