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聊RTX4090顯卡,大V們都喜歡圍繞它做文章。但作為普通玩家,你需要明確自己的裝機環境是啥樣,有沒有必要跟風買貴卡,把錢花在刀刃上,性能無溢出才是正解。
比如你的顯卡預算在2500塊左右,那么基本上與RTX4070及以上型號的N卡無緣了。N卡老老實實看“新舊甜品卡”,A卡則大概卡在6750XT這個檔位,再一個就是老舊型號的礦卡。本文不討論礦卡,實際上2000~3000元的新顯卡可選款型已經很多了,2100上下的4060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臺式機的使用需求。
比如盈通4060,天貓yeston旗艦店目前2300左右,三風扇版本要加錢,第三方有2199的好價(盈通旗艦店現無貨),東哥自營目前雙風扇大地之神可以2199拿下。當然,盈通曾有“拒保桶”的黑歷史,有沒有風險請自行斟酌,如果是我我會傾向于選擇京東自營。
與我而言,銘瑄這個品牌的顯卡雖然丐,但也算丐中帝了,御三家之外買顯卡我都會優先這個品牌,RTX4060的價位也不錯,銘瑄璦珈4060京東自營雙扇版本2299、三扇版本2399這兩款都很靠譜。我自用的顯卡就是銘瑄4070璦珈限定版(八熱管),親身驗證品質可靠,選擇東哥自營售后有保障。
如果愿意加錢,3200左右入手4060Ti的銘瑄小璦珈也不錯。以上這三張顯卡都屬于璦珈限定系列,顯卡背板有二次元涂裝加成,更適合白色機箱裝機,黑色系也可以兼容。
不介意A卡的話,2500檔位也可以考慮撼訊的RX6750 GRE 紅魔/暗黑犬,7nm制程,流處理器2560顆,光柵單元160顆,紋理單元64顆,GDDR6 12GB,位寬192bit,GRE是Golden Rabbit Edition的縮寫,迎合中國兔年,為中國特供。撼訊6750GRE紅魔/暗黑犬這兩款都有顯卡燈效。
紅魔是ARGB燈效,暗黑犬是白燈,顯卡也是白色款;如果不介意無燈,可以考慮RX6750GRE競技版,價格可以壓到2199左右,東哥自營目前2249。三個具體版本區別可見下圖:
這幾款顯卡匹配2K高刷顯示器負擔不大,性價比高,價位親民。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日常運行軟件應用不卡,打游戲中低視效流暢,滿足這些基本需求的獨立顯卡已經夠用了,沒必要非得買什么4K高刷支持的4080跑滿幀。可以預見50系發布之后,40系的部分款型還會降價,與其現在浪費錢,不如先買塊4060/6750湊合用,等資金寬裕的時候才考慮整體升級。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你一點參考和啟發。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期再會。
#頭條創作挑戰賽#
年來,電腦圈有一個越來越不好的風氣,采用板載內存的輕薄本越來越常見。比如聯想小新Pro16 2022款 銳龍版,雖然搭載了16GB雙通道LPDDR5-6400內存,但是屬于板載內存,根本不能拓展。
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內存只有16GB,而且不能拓展,會不會過兩三年就不夠用了?這個問題值得討論,電腦的使用周期遠比手機更長,一般情況下用5-8年都不是問題。如果瓶頸不是出在CPU、顯卡上,而是出在內存上,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16GB內存到底夠不夠用,要分兩類人來討論。有的人只是拿電腦來輕度辦公、個人娛樂,工作環境基本都在微軟全家桶里,沒有什么特殊需求。有的人則是把電腦當成吃飯的工具,比如軟件開發、視頻剪輯、3D建模等等,恨不得把每一滴性能都榨干。
在2022年,不管是輕薄本,全能本,還是是游戲本,只要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產品,一般都默認標配16GB+512GB。這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16GB內存確實夠日常使用,能滿足視頻、娛樂、辦公、網頁多開等需求。
最考驗性能的場景,無非就是游戲了。哪怕是玩賽博朋克2077這種3A大作,頂多只能把16GB內存吃滿。除非是都市天際線這種內存怪物,玩到數十萬人口,才會需要到32GB內存。
按照我的經驗來看,除了沙盒開放型游戲,16GB足以讓你在Steam里肆意遨游。網游的話要求就更低了,比如LOL,游戲的內存占用在4GB到8GB之間,16GB內存駕馭起來非常輕松。
但是,如果是把電腦當成生產力工具,那情況就不同了。就拿內容創作領域來說,adobe旗下的PR、AE等軟件,哪一個不是填不滿的內存黑洞。別說16GB夠不夠用,就算是32GB,用起來都捉襟見肘。
我自己就親身體驗過,之前在用16GB內存電腦的時候,我用Adobe Media Encoder在后臺對視頻進行批量轉碼,內存占用率瞬間達到了90%以上,鼠標瘋狂卡頓掉幀。加到32GB內存后,流暢度才稍微好一些。
不僅視頻創作,編程、建模等行業同樣對大內存有強烈需求。當你把電腦當成生產力工具時,32GB內存只是一個基本的門檻,少了絕對不夠用,再往上加也不嫌多。
因此我的觀點是,對大多數人來說,16GB內存在兩三年內完全夠用。但是專業用戶在買電腦前,一定問清楚有沒有內存插槽。如果沒有提前預留一定的升級空間,遇到問題時只能重新買一臺電腦了。
對此你怎么看?快來一起討論吧。
小調查:你會買板載內存的電腦嗎?
游戲顯卡到底需要多大的顯存才夠?時間回到2010年,博主上小學那會家里買的第一張顯卡就是N卡的GT640。我現在也清晰的記得那張卡僅僅只有可憐的1GB顯存,但它卻承包了不知道我多少個寒暑假的快樂。每天一放學自然就是打開騰訊全家桶,當然童年自然也是少不了父母的一頓混合雙拳。
雖然現在的顯卡顯存機制早已經跟09年那會不太一樣了,在2023年的今天,甭說1GB顯存的顯卡,就算讓你找2G、3G的顯卡,現在也估計很難找到了。
前兩天我還特意看了一下某寶,起步都是4G、8G的顯卡,高級一點的顯卡,12G、24G甚至48G顯存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那這個顯存是越大越好還是更看重顯存位寬等其他數據?這其實就和你的需求有關系了。如果你就是一臭打游戲的,那這顯存位寬一般就不用操心了。尤其是這N卡的用戶,在這個老黃刀法下,可以說是花多少錢買的顯卡就只能發揮出等價的性能,幾乎是沒有什么越級的表現。每張卡的定位甚至是這張卡能干啥事,老黃都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這服務就倆字貼心。
而你需要關注的就是顯卡的計算性能和顯存容量。
·顯卡的計算性能很好理解,就是顯卡芯片的浮點運算能力。一般一塊芯片里的晶體管數量越多,芯片的計算能力也就越大,每秒鐘輸出的游戲幀數也就會越強。
·至于顯存,你可以理解為一個臨時存放數據的箱子,里面的數據可以隨取隨用。所以這個箱子的開口越大,一次性拿的東西也就越多,這就是顯存位寬。箱子的大小也就是顯存的大小,如果處理的數據太大,也就是顯存不夠大時,那數據就容易溢出,導致多出來的數據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可以存放,這就會有概率導致顯卡的顯示異常,也就是我們玩家俗稱的爆顯存。
爆顯存的一般故障分別有突然的閃退、花屏、或者是游戲幀數突然掉到個位數。雖然這樣對硬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傷害,但難免還是會影響游戲體驗。如果是單機游戲還好,要是在團戰中,隊友還不對著你就是一頓問候。
一般來說,普通玩家8G顯存就足以在1K分辨率下應付市面上90%的游戲了。就比如前些年顯卡礦潮的反向升級,英偉達老黃可能是為了方便廣大消費者規避礦卡,RTX3060從12G顯存閹割至8G顯存。然而經過后期測試發現,對于游戲來說卻沒有什么過分的影響,幀數幾乎沒啥變化。
這也說明了,8G顯存對于普通玩家用來打游戲來說已經夠用了,根本用不到12G大顯存。當然這僅僅是1K分辨率下的情況,如果是2K或者4K分辨率下,12G甚至16G的大顯存還是該上就給上。
還是以絕地求生為例,在1080P分辨率下最高畫質,我這張手里的RX6600XT已經將近6個g的顯存占用,稍微降點畫質也能在2K分辨率下流暢運行絕地求生。所以以絕地求生來作為參照,像其他原神、騰訊全家筒、CS2等游戲,8G的顯存也基本是毫無壓力。
尤其是現在各家顯卡廠商推出的新顯卡,就更不用擔心顯存的問題了。現在的新顯卡都支持在顯存不夠用的情況下,自動調用電腦的內存來釋放顯存的壓力。通過這項技術也基本解決了顯存過小的問題。所以游戲黨,你們的問題解決了。
然而到了生產力用戶來說,這種借顯存的技術在這就行不通了,這還是由于電腦內存自身的貧瘠而導致的,說白了就是電腦的內存速度跟不上顯存的速度而導致的。你看這張圖,顯存的帶寬可以分分鐘做到每秒400:500g的帶寬。而我這剛買的DDR5雙通道內存在BIOS超冒煙了,每秒才100來g的內存帶寬就更別提KF(Raptor Lake-S,LGA1700)。那些還在用DDR4和DDR3的人群了。
所以生產力軟件還是看的實打實的物理顯存數,要不然老花就不會推出類似A100H100這種高達96G顯存,6144位顯存位寬的龐然大物了。老黃這波刀法實屬精湛,但我們普通人幾乎是用不上這么多的顯存的。如果你的生產力軟件僅僅只是類似PR、C、C、D、C、A、D,那撐死16G顯存也夠你用了。你的工作重心應該是放在內容創作,而不是器材黨充實了商家的腰包。
好了不知道這期視頻對于大家在顯存認識方面是否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