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也已經拿到了微星星影 15,在本文中,我們就來看看它的游戲性能吧。
微星星影 15 是一臺 15.6 英寸的常規尺寸游戲本,三圍為長 359mm;寬 259mm;高 24.9mm,重量約為 2.25KG。
四面皆由工程塑料材質組成,A 面是一個微星經典的龍盾蝕刻 Logo。
星影 15 支持單手開合,打開 B 面,是一塊這個價位難得一見的 15.6 英寸 240Hz 電競屏。
這塊屏幕的分辨率為 1920*1080,色彩可以覆蓋 95.8% 的 sRGB,是一塊主流觀感的電競屏,特點是刷新率特別高,很適合電競游戲。
C 面是一塊四分區 RGB 背光鍵盤,鍵位非常合理,方向鍵和小鍵盤都有照顧到。下方的方向鍵還做了游戲玩家們常用的快捷鍵映射。
游戲常用的 WASD 方向鍵做了透明的設計,RGB 燈光可以更好地透過這幾個鍵釋放出來。
鍵盤右側也保留了全高方向鍵、和數字小鍵盤,使用起來很方便。
鍵盤下方是一塊觸摸板,尺寸中等,手感緊致不松垮。
D 面有墊高設計和大面積的進風口,從鏤空的底蓋中能直接看到裸露的銅管,對散熱有一定的幫助。
整機共有 1 個 USB2.0+2 個 USB3.2(Gen 1)接口、1 個支持 DP 視頻輸出的 USB Type C (USB3.2Gen 1)、一個 HDMI2.1 接口、一個 3.5mm 接口、DC 電源接口和千兆網口。隨機標配的電源適配器為 200W,體積不算大,對于 13代i5 + RTX4050 這個配置的電腦來說也夠用了。
為了讓大家對星影 15 的硬件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們接下來就進入拆機環節,邊拆邊介紹。拆機后我們可以看到它采用了微星酷寒散熱系統,擁有雙風扇 6 熱管的規格設計。
熱管下方是全新的 13代酷睿 i5-13500H,依舊是擁有 4 個性能核和 8 個能效核,共計 12 核心 16 線程,最高頻率可達 4.7GHz。核心參數上變化不大,但本次 13代移動端標壓酷睿在續航上有不小的優化,讓傳統游戲本并不看重的續航能力也有所提升。
而 GPU 方面,星影 15 搭載的是 RTX 4050 筆記本電腦 GPU。擁有 2560 個 CUDA 核心,6GB GDDR6 顯存,顯存位寬 96bit,頻率可達 2370MHz。RTX 4050 筆記本電腦 GPU 是本次發布的 50、60、70 三款新卡中性價比最高的。它的底層架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升級,升級到了 Ada Lovelace 架構,軟件方面的殺手锏 DLSS 也升級到了 DLSS 3。
硬盤為鎂光的 OEM 硬盤,容量 512G,是一塊很穩定的中端硬盤,此也不需要做什么散熱措施。
下方還有一個額外的 M.2 硬盤位,支持雙面厚度的硬盤,方便用戶自行擴容
電池也是中規中矩,容量為 4700mAh (53.5Wh),對于這種游戲本來說,續航的優先級并不高。
網卡是英特爾的 AX201NGW,支持最新的 Wi-Fi6 協議,是一塊非常新的高性能無線網卡。雖然星影 15 定位親民性價比,但網卡沒有縮水,這個要好評。
那么星影 15 的散熱系統能否完全釋放 i5-13500H+RTX 4050 的這套配置呢?我們先使用 AIDA64 進行單烤 FPU,15 分鐘后,CPU 的功耗穩定在 75W 左右,溫度約 85℃,跑滿 i5 的功耗需求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然后我們使用 FurMark 甜甜圈進行單烤 GPU,15 分鐘后,溫度穩定在 71.9℃,功耗穩定在 105W,105W 是 RTX 4050 的一個甜蜜點,此時 RTX 4050 的性能并不比 140W 差多少,功耗卻低了很多。
接下來我們同時運行以上兩款軟件,模擬最大的壓力,運行 15 分鐘的雙烤。15 分鐘后 CPU 穩定在 22W、66℃,GPU 穩定在 103W、72.9℃,整機性能釋放約 125W。
事實上,105W 的 RTX 4050 是完全足夠的。例如我們進行 3DMark TimeSpy 跑分,RTX 4050 的顯卡物理分數可以達到 8902 分,這個分數甚至比我們之前測試的一些 140W 滿功耗 RTX 4050 還要高。筆者認為今年筆記本并不需要盲目追求所謂“滿血”,有多余的散熱空間不如讓給 CPU 使用。
接下來我們看看 CPU 的理論性能,在代表 CPU 理論性能的在 R20 中,獲得了單線程 672 分,多線程 5803 分的成績。相比于上一代主流的 i5-12500H 不論是單核多核都有約 10% 的提升。
在 R23 中,則達到了單核 1755 分和多核 16210 分,同樣有著約 10% 的提升,看來 13代酷睿真的相當給力。
鎂光的 OEM 硬盤,PCIe4.0 通道,性能還是很出色的,發熱也不高。
內存方面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一點,這臺星影 15 測試樣機居然用上了最新最強的 5600MHz 筆記本內存,目前很多旗艦新品筆記本還在用 4800MHz,這個內存升級可謂是充分發揮了 13代酷睿的升級點。
看來在理論性能上,i5-13500H + RTX 4050 的提升不小,基本達到了上代 i7+RTX 3060 的水平,并且,星影 15 自帶的 MSI Center 支持 AI 智能性能調控,支持雙顯三模切換,也可以手動在極致模式下超超頻。在下面的測試中我們將在統一在極致模式 + 1080P + 高畫質 + 質量 DLSS 下進行。
首先是電競游戲,我們選取了《英雄聯盟》、《CS:GO》、《APEX Legend》和《絕地求生》五款電競游戲,我們希望它可以在大部分場景中跑到 240 幀以上。實測在《CS:GO》中,平均幀高達 387 幀左右,這個幀數相當給力,可以跑滿 240Hz 的電競屏。
在《英雄聯盟》中對線時可以達到平均 251 幀左右,也能跑滿電競屏,這個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APEX Legend》這款游戲的配置要求要高不少了,在訓練場中,高畫質下它平均幀也能達到 147 幀左右,雖然跑不滿 240Hz,但是也是非常高的電競級幀數了。
在《絕地求生》中,我們開啟全高畫質,游戲時幀數一直在 130 幀左右上下浮動,“吃雞”體驗同樣相當不錯。
在國產武俠吃雞游戲《永劫無間》中,我們開到高畫質 + 質量檔 DLSS,可以達到平均 141 幀左右,對戰體驗非常順暢。
從我們上面的測試來看,絕大多數電競游戲都能滿足 1080P 144Hz 的電競級暢玩了,一些不太吃配置的游戲更是能跑滿 240Hz 的超高刷新率。而且畫質還都是最高畫質,看來 RTX 4050 筆記本電腦 GPU 真的很適合 1080P 屏幕的筆記本。接下來我們測試一些主流級 3A 游戲。在《原子之心》中,1080P 最高特效下,幀數高達 79 幀,暢玩不成問題。
在《荒野大鏢客 2: 救贖》這款經典的 3A 大作中,星影 15 同樣表現出了不錯的成績,1080P 最高畫質下也能跑到平均 80 幀,游玩體驗非常流暢。
在畫質爆炸的新作《原子之心》中,開啟最高畫質光追后的復雜場景下也能達到平均 79 幀??磥?RTX 4050 的確可以在 1080P 分辨率下暢玩絕大多數 3A 大作了。
而對于壓力更大的 3A 大作來說,就要有請 DLSS 3 技術出馬了。所謂 DLSS 3 是一款由 AI 驅動的性能倍增技術,由全新第四代 Tensor Core 和全新光流加速器驅動,是 NVIDIA 廣受好評的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的最新版本,并擁有開創性的光學多幀生成功能,將開啟 NVIDIA RTX 神經網絡渲染游戲和應用的新時代。
簡單地說,過去的 DLSS 2 是通過渲染出一個低分辨率圖像,然后 AI 放大至高分辨率,實現畫質與幀數的提升。而全新的 DLSS 3 在兼容 DLSS 2 的基礎上,還新增了幀生成功能,可以在兩個真實幀之間插入 AI 推算出來的全新幀,實現幀數的倍增。再結合 DLSS 2 的超分辨率功能,AI 能重建至多八分之七的顯示像素,與沒有 DLSS 相比,游戲性能最高可提升 4 倍!
我們先來看看壓力最大的《賽博朋克 2077》,在 1080P 最高畫質超級光追下運行它自帶的 BenchMark,得到了以下數據。默認狀態下僅僅平均 27.6 幀,無法流暢游玩,開啟 DLSS 2 后,幀數提升來到 48.8 幀左右,要流暢了不少,但還是沒有達到“60 幀暢玩”的水準線。但在 DLSS 3 選項全開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幀數 2.5 倍以上的提升,將平均幀提高到約 70 幀,滿足 1080P 暢玩光追。
傳奇 3A 大作《巫師 3》最近也更新了次世代版,配置要求大大提高,但也提供了 DLSS 3 技術的支持,這對于 RTX 40 系列筆記本電腦 GPU 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從幀數測試來看,RTX 4050 筆記本電腦 GPU 想要光追全開暢玩巫師 3 還是很有難度的。不開 DLSS 甚至只有平均 19 幀。而在 DLSS 2 質量檔下也僅僅平均 33 幀。但如果開啟 DLSS 3 的話,就能達到平均 63 幀。在絕大部分場景下都能實現 60 幀暢玩。
總的來說,RTX 4050 雖然是 RTX 40 系列新顯卡的入門型號,但是性能卻已在平均線之上,它能滿足電競游戲 144 幀以上暢玩,也能滿足 1080P 最高畫質 60 幀暢玩 3A 大作,而在游戲時它的功耗又僅僅只有 100W 左右,能耗比表現非常之突出。在這個主流價位,星影 15 這樣的 13代i5+4050 顯卡配置,也已經可以照顧到絕大部分玩家的游戲體驗了。
總的來說,微星星影 15 游戲本依舊堅持著機甲風的硬朗外觀,以及豐富的 RGB 控制選項。而它的特別之處則在于 240Hz 的超高刷新率屏幕。雖然 i5-13500H+RTX 4050 的性能足以流暢游玩 3A 大作,但事實上大部分消費者買來還是玩玩 LOL、CSGO、APEX、絕地求生這樣的電競游戲,此時這樣一塊 240Hz 電競屏的提升就相當明顯了。
如果你想買一臺大廠出品的超高刷游戲本,那么星影 15 會是一個穩妥的選擇。目前星影 15 i5-13500H+RTX 4050 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此外還有 i7-13700H+RTX 4060 版本可選,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言:
2024年01月30日,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16GB性能解禁;
2024年01月23日,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16GB性能解禁;
2024年01月16日,NVIDIA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B性能解禁;
2024年12月28日,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24GB性能解禁;
2023年06月28日,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性能解禁;
2023年05月23日,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B性能解禁;
2023年04月12日,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性能解禁;
2023年01月04日,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性能解禁;
2022年11月15日,NVIDIA GeForce RTX 4080 16GB性能解禁;
2022年10月11日,NVIDIA GeForce RTX 4090 24GB性能解禁;
距離首款RTX 40系列顯卡的發布才一年多,NVIDIA在CES2024上正式對外發布了RTX 40 SUPER系列顯卡,這是繼RTX 20系列之后,NVIDIA再次沿用SUPER系列后續。而RTX 40 SUPER系列顯卡的到來,迅速補位了NVIDIA中端顯卡市場上的布局,進一步加強自家產品的地位。
而通過前兩款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16GB與NVIDIA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B的評測來看,RTX 40 SUPER系列顯卡基本是加量不加價的存在,那么這次的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16GB會否同樣?我們接下來一起看。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Founder Edition 16GB(下述簡稱:“RTX 4080 SUPER FE”)
產品規格說明
在測試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RTX 4080 SUPER產品定位與規格。從目前的RTX 40系列顯卡定位來說,RTX 4080 SUPER是繼RTX 4090與RTX 4090D之后第3順位的次旗艦級顯卡產品。
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顯卡詳細規格(點擊上圖放大)
在RTX 4080首發評測當時,我們就已經了解到其并非采用完整核心規格的產品,此次RTX 4080 SUPER的到來補全了玩家們對完整核心的追求。一個完整的AD103核心擁有459 億個晶體管,內部集成了7個GPC集群組,40個TPC組,以及80個SM單元組成了10240個CUDA數量,為我們提供了836 AI TOPS算力。
(點擊上圖放大)
RTX 4080 SUPER不單有著比RTX 4080更高規格的同時,其MSRP零售價格下降到了8099元,相比之前的9499元,的的確確是實誠太多。
(點擊上圖放大)
比較有意思的是,RTX 4080 SUPER與RTX 3080 Ti的CUDA核心、Tensors Cores,以及RT Cores數量上均相同;只不過RTX 4080 SUPER采用的是NVIDIA桌布級目前最強的Ada Lovelace架構,且核心頻率上有著較為明顯的提升,因此無論是AI TOPS還是RT FLOPS算力都要強上不少。另外RTX 4080 SUPER TGP功耗僅為320W,而RTX 3080 Ti功耗則是350W,每瓦性能比上相信RTX 4080 SUPER顯卡要強上不少。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Founder Edition 16GB,開箱
RTX 40系列顯卡共有十款型號,但是NVIDIA自家推出的Founder Edition版本僅為6個型號的產品,中間兩款黑化的顯卡就是最近新推出的SUPER系列顯卡,左邊小的是RTX 4070 SUPER,而中間C位的黑卡就是RTX 4080 SUPER顯卡。
RTX 4080 SUPER FE與之前的Founder Edition版本采用相同的一次性外包裝設計,富士康代工。
唯一不一樣的就是RTX 40 SUPER系列顯卡的黑化處理,包括左上角的NVIDIA LOGO,GEFORCE RTX 4080 SUPER型號等元素均采用了黑化處理,之前推出的常規型號均為高光亮面處理。
撕開中間的密封紙就可以看到RTX 4080 SUPER FE顯卡本體,同樣顯卡背部的型號經過黑化處理。
附件為一條12VHPWR轉3*8Pin供電線
下面左下同樣有一個小RTX 0480 SUPER產品型號
RTX 4080 SUPER FE正面來看,其實與之前發布的RTX 4080 FE與RTX 4090 FE沒兩樣。但是RTX 4080 SUPER FE外表框黑化噴涂的辨識度還是比較高的,
RTX 4080 SUPER FE顯卡體積可不少,3槽設計,長度為304mm,寬度137mm,所以大家購買前最好是量一下機箱是否能裝得下,部分機箱豎裝顯卡方式可能會存在兼容性問題,常規橫向安裝只需要機箱內空間足夠就能安裝上。
RTX 4080 SUPER FE與RTX 4080 FE兩塊顯卡很容易就能區分出來。
尾部為NIDEX直流無刷風扇,CW 正轉向上吹風風扇設計,與前面的CCW 反轉向下吹風設計風扇配套使用,可以起到加強散熱效能,加快機箱內部風道氣流的作用。
12VHPWR供電接口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Founder Edition 16GB,裝機效果
RTX 4080 SUPER FE尺寸和重量可不少,所以比較建議大家使用顯卡支撐支架,避免顯卡有沉頭的情況。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SUPER Founder Edition 16GB,拆解
Founder Edition版本顯卡的拆解均是從IO接口處的小制品開始
背部是兩層金屬背板,表層是裝飾板帶上RTX 4080 SUPER產品型號LOGO,里層是結構金屬背板,起到加固PCB與輔助散熱的作用。
PG136版型設計的PCB相當小巧緊湊,PCB背部同樣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電子元件,當然仍有部分是空焊的位置。
GPU背部也是一堆MLCC
側面看到厚實的散熱器模組,FE公版的內部做工與細節滿分
散熱器底座為一整塊的均熱板,GPU與顯存均直接進行輔助散熱,配合上6條貫穿式熱管+大面積散熱鰭片組成FE上的散熱模組。
散熱器左右兩側配上導熱墊輔助供電部分散熱
PCB直接拆下
PG136版型其實適配AD102核心與AD103核心,所以你可以看到即便是滿血版本的AD103核心,卻供電仍是有不少空焊的供電位置。但這不并代表RTX 4080 SUPER FE顯卡就省料了,實際上這顯卡的供電規模還真不低,核心采用8+1相設計,而顯存則是配上了4相設計。
完整的AD103核心與8顆GDDR6X顯存顆粒;核心生產周期還真早,2241表明2022年42周(10月)生產,剛好是RTX 4080顯卡發布之前。
左側的核心供電與顯存供電
右側的核心供電
每相供電配上一個LR22全封裝電感,以及MP86957 DrMos芯片。
主控為MPS出口的MP2891 PWM控制芯片
12VHPWR輔助供電接口,帶上保險絲與LR22全封閉電感與固態電容做濾波
測試平臺介紹:
測試平臺方面,我們采用了目前英特爾最強的第14代酷睿處理器i9-14900K處理器,搭配上微星MEG Z790 ACE MAX主板,升級到最新版本BIOS的同時讀取芝奇幻鋒戟Z5 RGB 24GB*2內存套餐的XMP DDR5-7200 C36檔。
同時我們利用NVIDIA PACT工具,或者是HWINFO64軟件進行顯卡功耗&測試平臺狀態的實時監控。
目前最新的GPU-Z 5.7.0軟件可以正確識別出RTX 4080 SUPER顯卡詳細信息,驅動使用的是NVIDIA提供的BETA版本 551.22,RTX 4080 SUPER FE顯卡BIOS版本為95.03.44.00.01,PCB版型為PG136,默認TGP為320W,最大TGP為355W。
理論性能測試
先來進行的是3DMARK理論性能測試,看到這樣的理論性能提升其實我們并不驚訝,畢竟RTX 4080 SUPER與RTX 4080兩者之間的規格差距并不算太多,所以你可以認為更便宜的RTX 4080 SUPER是來替代RTX 4080的。
但如果對比上一代同定位的RTX 3080 Ti顯卡,那么這一切變得順眼多了。RTX 4080 SUPER可以說大幅度領先于RTX 3080 Ti,即使是在差距最小的Fire Strike項目中也能達到22%的性能差距,大部分情況下RTX 4080 SUPER與之拉開了38%左右的性能差。
當我們開啟了NVIDIA RTX顯卡中獨家的DLSS技術,RTX 4080 SUPER的性能發揮是越來越理想了,即使是4K分辨率下也能實現100FPS+的流暢度,同樣的大幅度拋開的RTX 3080 Ti顯卡。
而RTX 40系列顯卡更是擁有更先進的DLSS 3技術,加入幀數生成技術的情況下,RTX 4080 SUPER顯卡更是實現了126%的性能提升。
回過頭來看,若是這樣對比RTX 3080 Ti真的有點不太公平,4K分辨率其只能實現75 FPS流暢度,而RTX 4080 SUPER開啟DLSS 3之后,游戲度已經達到了134 FPS。這樣的性能差距已經很說明事實了,RTX 4080 SUPER有著更先進的ADA架構,能夠進一步利用顯卡算力服務于游戲流暢度上,而反觀老舊的RTX 3080 Ti在功耗相同的情況下,卻只能滿足基礎游戲流暢度需求。
AIDA64 GPGPU理論性能測試
在之前的RTX 40系列顯卡發布之時,NVIDIA強調了Shader TFLOPS、AI TOPS,以及RT FLOPS,尤其是SUPER系列更是把AI TOPS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于是我們把AIDA64 GPGPU理論性能加入測試項目中,其能真實反饋出不同顯卡之前的算力差距。
由于架構上的差別,即使RTX 4080 SUPER與RTX 3080 Ti顯卡CUDA核心數量一致,但是算力上的差距仍是較為明顯,尤其是單浮點與雙浮點精度計算中,兩者之間的差距能達到40%,若是想購買顯卡來做AIGC內容,那么大家也會懂得買新不買舊的道理了。
游戲性能測試
由于RTX 4080 SUPER定位是4K分辨率的游戲顯卡,那么1080p與2k分辨率的游戲表現我們這里就不再多測試的。從結果來看,RTX 4080 SUPER與RTX 4080在理論性能上拉不開太多的差距,在游戲性能中卻反過來了,兩者之間有著3%~5%的性能差距;看來這與RTX 4080 SUPER有著更高的Bosst頻率相關,FE版本已經是這樣,那么AIC非公更好散熱更供電表現的RTX 4080 SUPER相信會有著更出色的性能表現。
同樣的相比RTX 3080 Ti顯卡,RTX 4080 SUPER顯卡的游戲性能表現與之前的理論性能表現差距是一致的,兩者之間最少的有30%性能差,最高的更是達到了48%。而且RTX 4080 SUPER的游戲性能表現很不錯,大部分的3A游戲均可以120 FPS+游戲玩爽游戲。
剛才我們測試的是DLSS 2技術加持下的游戲,那么我們再來試試DLSS 3技術的。從結果來看,RTX 4080 SUPER能夠在4K分辨率下能夠玩爽絕大多數的3A游戲。
認真來看RTX 4080 SUPER在DLSS 2與DLSS 3之間的差別,不單是平均幀數上有著更為游戲的表現,其1%同樣得到了提升,當然這種情況下會加大了延遲值,不過ms級別的延遲大部分玩家已經感受不到了。
而針對NVIDIA最新的DLSS 3.5技術,我們直接拿《賽博朋克2077》來進行對比。很明顯,DLSS 3.5對分辨率是比較敏感的,低分辨率的差別并不明顯,但是來到2K,甚至是4K分辨率,光線重建技術得到應用,游戲流暢度,游戲延遲都有著更優異的表現。
平面內容創作性能測試
創作性能我們分為多個方面,首先PCMark10 Extended測試中,RTX 4080 SUPER在多個項目上對比前代的RTX 3080 Ti有明顯的優勢,領先幅度達到6%。雖然這樣的性能差與之前的理論性能、游戲性能都不等同,但不得不說的是,RTX 4080 SUPER在PCMARK10測試中有種大牛拉小車的感覺,怎么拉都不會太快。
同樣地在UL Procyon測試中,RTX 4080 SUPER僅是與RTX 3080 Ti分別拉開了4%與8%的差距。
當然在PugetBench測試中,RTX 4080 SUPER性能表現也不是太理想,大部分測試中也只是小幅度領先RTX 3080 Ti。但是在達芬奇項目中,RTX 4080 SUPER與RTX 3080 Ti性能差距就于之前的理論性能一樣,能有20%的性能差。
其中這樣的情況在部分的首發評測中也出現過,較新的顯卡,Beta版本的驅動,甚至是不同版本的軟件都會有不一樣的性能表現。之后在更穩定驅動的情況下,筆者更新到最新的ADOBE全家桶再為大家來一次詳細的測試。
三維渲染創作性能測試
在N卡常用的Blender和V-Ray渲染軟件中,RTX 4080 SUPER相比RTX 3080 Ti平均有45%的性能提升。
而這次SUPER系列測試中,新增了D5 Render與Arnold渲染器,兩款測試軟件似乎都有對NVIDIA RTX顯卡做適配與優化,因此RTX 4080 SUPER的性能表現很猛,基本是翻倍領先RTX 3080 Ti顯卡,更不用說i9這樣的處理器沉浸時間更爛了。
行業軟件性能測試
OC渲染器,RTX 4080 SUPER在大部分測試項目的表現要比RTX 3080 Ti高了50%以上,甚至有些已經是2倍以上的漲幅了。對比RTX 4080的話,性能差距則在5%左右,符合正常預期。
在SPECviewperf 2020集成的8款工業軟件測試中,RTX 4080 SUPER的表現依舊喜人,整體性能領先RTX 3080 Ti有40%左右,這意味著同一素材的情況下,RTX 4080 SUPER渲染效率更高,時間更短。
AV1編碼&解碼視頻能力測試
這里我們直接使用NVIDIA提供的8K片源與工程文件分別測試AV1格式和H.265格式下的編碼時間。實測同一段素材下,同樣使用H.265編碼導出視頻,RTX 4080 SUPER內置的第八代編碼器有著極佳的性能發揮,視頻導出時間是RTX 3080 Ti的3倍。
更不用說AV1格式目前NVIDIA格式中,只有RTX 40系列顯卡是支持的,因為RTX 4080 SUPER在導出AV1格式視頻時與H.265格式的有著相同的效率表現,而且AV1畫面質量相同的情況下,視頻文件的容量更低一些。
視頻超分辨率(VSR) 這里我們就不再單獨聊了,畢竟目前這功能已經集成到NVIDIA控制面板里,只要是RTX 系列顯卡都能夠開啟這功能來提升在線視頻與本地低分辨率視頻的畫質。而且大家也不用開啟這功能后功耗過高的問題,4檔我們都測試了,最高也僅是29.8W,對于RTX 4080 SUPER級別的顯卡來說簡直是毛毛雨。
AI性能測試
AI能力達到836 TOPS的RTX 4080 SUPER顯卡在達芬奇AI ACCELERATED MAGIC MASK測試與ON1 Resize AI 2023軟件測試中均有著不錯的表現。當然我們拿RTX 4090性能來做參考只為告訴大家RTX 4080 SUPER之前還有更高級的存在,而RTX 4080 SUPER憑借更好的算力,兩款軟件中均是大幅度地領先RTX 3080 Ti顯卡。
最后我們仍是測試了Stable Diffusion WebUI,包括SDXL與SD1.5模型,以及TensorRT擴展。詳細的SD設置為:Sampling Method to: Euler a,Sampling Steps to: 50 ,CFG Scale to: 7,Batch Size to: 1,Batch Count to: 10 。SD1.5模型分辨率為1024*1024;SDXL模型分辨率為512*512。
小結:
結果來看,RTX 4080 SUPER的表現真的很不錯,無論是SD 1.5模型還是SDXL模型下,都比RTX 4080快上不少。同時你會發現,RTX 4080 SUPER 16GB大顯存優勢還是較為明顯,SDXL模型下,生成1024*1024分辨率的圖顯存占用已經達到13.7GB。所以說RTX 4080 SUPER是萬元之下,AIGC內容生產的重器。
功耗&溫度測試
Furmark燒機10分鐘后,RTX 4080 SUPER FE的核心最終溫度穩定在61.5度,顯存溫度就更低只有60度,最高的熱點溫度也僅是70.6度;此時顯卡的最大功率為311.1W,并且風扇轉速僅是1300rpm,尤其還是采用NIDEC無刷風扇,幾乎感受不到風扇噪音;可以說此款RTX 4080 SUPER FE溫度控制還真的很不錯。
而我們橫向對比一下RTX 3080 Ti FE顯卡,RTX 4080 SUPER FE有著更好的溫度控制,同時其功耗更低,BPD功耗僅是311.1,而RTX 3080 Ti FE顯卡則是351.7,兩者有40W的差距,但是性能卻是反向的40%。不得不說這一次RTX 40系列顯卡新工藝與新ADA架構的確為我們帶來了更好的性能表現,更低的功耗。雖然一般玩家并非講究什么綠色環保,便是性能更高功耗更低的顯卡,誰不愛呢?
總結:
總的來說,RTX 4080 SUPER FE的性能表現其實與預期的相差并不大。首先RTX 4080 SUPER與RTX 4080規格相差并不多,大部分情況下RTX 4080 SUPER FE利用其更多的核心數量與更高的頻率能拉開5%的性能差距。
另外RTX 4080 SUPER相比RTX 4080零售價格更低,整體性價比來看,RTX 4080 SUPER FE都是有優勢的。而且已經有不少小道消息說RTX 4080賣完就沒了,所以RTX 4080 SUPER FE將會很長時間地在次旗艦定位中發揮熱量。
同時相比上一代RTX 3080 Ti,RTX 4080 SUPER可以說是性能橫掃。無論是理論性能、游戲性能、三維渲染,還是AI性能,甚至是TGP功耗方向等,RTX 3080 Ti的功耗高、性能相較弱已經不再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RTX 4080 SUPER才是這個大潮流下的主角之一,NVIDIA中高端大梁就由其來扛了。
最后來聊聊RTX 4080 SUPER適合哪些用戶,8099元的MSRP價格也并非一般的主流玩家可以購買。通殺4K分辨率100FPS+游戲度運行主流3A游戲,注定了RTX 4080 SUPER更適合對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有追求的高端玩家;而其出色的三維渲染能力,在老大哥RTX 4090不出手的情況下,RTX 4080 SUPER相信也是萬元以下最佳的,能夠兼顧三維渲染、平面內容創作的顯卡。同理RTX 4080 SUPER有著不錯的AI TOPS算力,也是萬元下AIGC內容創作的首選之一??偨Y一句就是,萬元以下RTX 4080 SUPER綜合能力最強,TGP也僅是320W舊電源也能滿足。
恩威(PNY)于 2023 年 5 月推出了 VERTO 系列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顯卡,日常售價 3499 元。
京東 618 大促期間,疊加下方多重優惠后,僅需 3186.9 元:
滿 200-20 元補貼券:點此查看。
滿 4580-360 元券:點此查看。
點擊下方兩款單品,各領券 + 加購物車 1 件,實付 4034.07 元,主商品實付 3186.9 元。
另外,今日可領京東 618 無門檻紅包,即領即用:點此抽今日紅包。
據介紹,PNY GeForce RTX 4060 Ti 16GB Gaming VERTO 采用雙風扇造型, 僅有雙槽厚度,配備 16GB GDDR6 顯存,支持 PCIe 4.0 插槽,自帶 DP 1.4a 和 HDMI 2.1 接口,可以通過 VelocityX 軟件進行超頻和 RGB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