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農民伯伯們都開始喜迎一年的勞動成果,各大廠商亦是如此,各種年度重磅新品扎堆發(fā)布,就在10月3日凌晨,大洋彼岸的“田牌”微軟也召開了新品發(fā)布會,曬出了今年的一波硬貨。
不出所料,今年的發(fā)布會微軟還是給自家的核心硬件產(chǎn)品surface系列帶來了一波更新,除了老牌選手Surface Pro外,Surface Laptop和Surface Studio也都得到了更新。
不過發(fā)布會恰逢國內小長假,先心疼一波本來就沒那么火的微軟,再心疼下加班的極果君……
其實此前關于新Surface的爆料早已傳遍全網(wǎng),所以看到今年的Surface Pro 6發(fā)布后石錘了祖?zhèn)鞯亩弦辉O計后極果君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失望,初代Surface外觀帶來的那種驚艷感早就磨的連渣都不剩。
畢竟一套模具用N年這件事之前是用來吐槽iPhone的……
圖片來自techrader
不過今年微軟顯然也是get到了蘋果的精髓,別人怎樣才能知道我換了新Surface?當然是買個新配色。今年的Surface Pro 6又回歸了久違的純黑配色,看上去品質感的確提升了一個Level,一定程度上也挽救了萬年不變的外觀給人帶來的巨大槽點。
至于新配色的名稱,微軟官方給出的名稱是典雅黑,也許這靈感是從微軟雅黑來的吧……老鐵跨界混了這么多年終于名副其實了。
雖然外觀上沒啥變化,在硬件配置上這次Surface Pro 6倒是有著不小的提升,搭載了八代酷睿,終于進入了主流陣營,整體性能比上代提升了67%。并且微軟表示Surface Pro 6重新設計了內部結構,困擾用戶多年的散熱問題這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續(xù)航可達13.5小時。
雖然性能提升頗有誠意,但在發(fā)布會上,微軟表示Surface Pro 6可以吊打蘋果幾年前的MacBook Air這波蜜汁操作真的令人窒息……
其他硬件方面,Surface Pro 6的12.3英寸顯示屏(分辨率2736x1724)以及Surface Connect磁力電源接口等依舊不變,至于大家關心的USB-C……emmmmmmm
讓我們期待明年……
Surface Laptop算是微軟首款真正的筆記本產(chǎn)品,由于本身定位和性價比都比較尷尬,在過去一年多來的市場評價褒貶不一,不過今年的Surface Laptop 2大概可以挽回一下這樣的尷尬處境。
在外觀上,Surface Laptop 2同樣延續(xù)了上代的設計,并且?guī)砹伺cSurface Pro 6相同的典雅黑配色。C面依舊被用戶吐槽了一年的Alcantara材質覆蓋(雖然觸感真的很爽……)
硬件配置方面,Surface Laptop 2這次的提升可以說是雞血般的提升,搭載與Surface Pro 6相同的八代酷睿,性能較上代提升85%,采用了13.5英寸被微軟稱為筆記本上最薄的LCD屏幕(有沒有違反新廣告法……)
其他硬件方面基本不變,你想要的USB-C依舊不存在,不過在續(xù)航上,SurfaceLaptop 2在連續(xù)影音播放下可達14.5小時續(xù)航時間,這一表現(xiàn)還是讓極果君覺得挺意外的。
再來看看兩年沒更新的TNT……哦不,Surface Stuido……
外觀不變這件事極果君就不吐槽第三次了,作為微軟對標iMac的殺傷性武器,今年的Surface Stuido 2在性能上的提升似乎有點放不開。
首先讓極果君比較迷的是它搭載了七代酷睿處理器,和前面兩個上了8代車的小老弟相比似乎差了點,16GB內存,顯卡則采用NVIDIA Pascal 架構的1070,雖然沒上RTX,好歹也是不錯的桌面級,圖形處理能力提升50%。
不過這次Surface Stuido 2直接將混合硬盤改為2T SSD,這一點還是比較恐怖的,當然也是漲價的元兇之一。
圖片來自techrader
之前Surface Stuido初代那塊碩大的顯示屏著實爽到過極果君,今年Surface Stuido 2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亮度與對比度分別提高38%與22%,依舊可以和SurfacePen以及Surface Dial配對使用。另外,USB-C接口總算出現(xiàn)了。
圖片來自techrader
總的來說Surface Stuido 2在配置上依然是怪獸級別,但對于兩年的迭代周期而言,這次的提升還算不上有力,硬磕iMac Pro還是有點玄。
也可能是因為這貨不會求和……不然出廠預裝個子彈短信?
除了幾款桌面終端,微軟還帶來了一款名為Surface Headphones的降噪耳機,極果君覺得它才是今年發(fā)布會上最有意思的產(chǎn)品。
在外觀上,Surface Headphones依舊保持了微軟的性冷淡風格,看上去樣貌平平,不過左右側耳罩上的圓環(huán)是可以轉動的,耳罩本身也支持觸控與手勢操作。
Surface Headphones支持13個等級的降噪,通過轉動左側耳罩的圓環(huán)進行調節(jié),右側則是用來控制音量。
此外,Surface Headphones還支持微軟Cortana語音助手,在交互上也與蘋果AirPods呼出Siri的手勢操作相同,此外還可以實現(xiàn)戴上耳機自動連接,摘下耳機自動暫停音樂等功能,此前蘋果一直被傳要推出頭戴式耳機,卻始終沒見到什么大動靜,這次微軟也算是截胡成功。
在發(fā)布會上,微軟還帶來了Windows 10系統(tǒng)的新版本與Office 365,新版Windows 10新加入了黑色主題,除了更新了一些小功能外,新版本W(wǎng)indows 10 能夠更好地與 Android 設備相連接,Android設備上的應用也可以鏡像投屏到win10設備中。
此外,微軟還帶來了Surface All Access訂閱服務,類似于無息分期,最低每個月24.99 美元就可以獲得一臺帶有 Office 365 的 Surface 設備,共 24 個月。
在這幾款新品的售價方面,除美版價格外,部分產(chǎn)品的國行價格也同步跟進:Surface Pro 6售價為899美元和7188元人民幣起,頂配價格17888元人民幣,Surface Laptop 2則為999美元和7888元人民幣起,頂配售價16888元人民幣。
Surface Studio 2則為3499美元(16GB+1TSSD)和4799美元(32GB+2TSSD),沒錯,你依然買不起
Surface Headphones售價350美元,僅在美國發(fā)售。
總的來說,在Surface上談性價比依舊不太現(xiàn)實,微軟也慢慢成為了一個信仰加持的廠商,不過僅從產(chǎn)品的角度而言,雖然是對標蘋果小幅更新的擠牙膏產(chǎn)品,今年的新品在性能上的提升總體上還是讓人滿意的,這波牙膏擠的并不吝嗇,對于追求純正Windows體驗以及微軟的鐵粉來說,還是非常值得升級的。
ntel全新混合架構的12代酷??芍^大獲成功,它突破了處理器多核心多線程負載與功耗之間的瓶頸,通過Intel硬件線程調度器以及底層AI技術,智能調配任務、分配功耗,讓性能得到了質的飛躍,造就了x86處理器的神話。
而AMD這邊也推出了Zen架構的銳龍系列,作為近幾年的誠意之作,也在不斷升級。尤其是Zen3架構,依靠它也獲得了一定的正面評價。可以說,無論桌面平臺還是移動平臺,AMD都在奮力追趕Intel,希望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此前在移動平臺,PConline評測室分別對聯(lián)想小新Pro162022酷睿版和銳龍版進行了實測,結論顯而易見,無論是單線程性能、多線程性能,還是實際的生產(chǎn)力測試,搭載酷睿i7-12700H的聯(lián)想小新Pro162022對比搭載銳龍R76800H的版本均取得了“代差式”的完勝。
作為在高性能輕薄本上的極強配置,銳龍R76800H面對酷睿i7-12700H毫無戰(zhàn)斗力可言,那么這個時候也許有人會問:英特爾陣營里i5級別的中端處理器能否與銳龍R76800H一戰(zhàn)呢?
很巧的是,搭載酷睿i5-12500H的聯(lián)想小新Pro162022款已經(jīng)上市發(fā)售,讓本次對比測試得以達成。同時,對比電商平臺,其指導價和搭載銳龍76800H的版本極為接近,都在5500元左右。
所以相信本次對比測試能夠很直觀體現(xiàn)同價位的I芯和A芯輕薄本之間的性能區(qū)別,也可以給預算在5000-6000元左右的用戶在選購前提供一定的參考。選擇I芯還是選擇A芯,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就會得出定論。
作為第12代酷睿AlderLake-H家族的產(chǎn)品,酷睿i5-12500H基于Intel7工藝,采用了混合架構設計,包含GoldenCove性能核與Gracemont能效核,不過受限于定位關系,它的各方面參數(shù)相比酷睿i7-12700H都有所削減。
酷睿i5-12500H具體規(guī)格為4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共計16線程,二級緩存共計9MB、三級緩存共計18MB,最高睿頻為4.5GHz,基礎TDP功耗依舊是45W。
另一臺聯(lián)想小新Pro2022銳龍版搭載的則是銳龍76800H處理器,基于TSMCN6工藝,內核架構為Zen3+,規(guī)格為8核心16線程,二級緩存容量4MB、三級緩存容量16MB,最高睿頻4.7GHz,基礎功耗45W。
同樣的測試項目,在酷睿i7-12700H對比銳龍76800H取得完勝的基礎上,再來看一看酷睿i5-12500H的具體表現(xiàn)。
首先看一下CPU-Z自帶的基準測試。CPU-Z作為一款享譽全球的專業(yè)CPU檢測工具,不僅簡單易用而且完全免費,使用該軟件可以迅速檢測出CPU的所有詳細信息,以及緩存、主板、內存、SPD、顯卡等所有硬件信息都可以使用它準確檢測出來。并且,該軟件還加入了測試功能,可對CPU的性能進行簡單快捷的測試。
酷睿i5-125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727.8、多線程分數(shù)為6309.4;銳龍768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619.6、多線程分數(shù)為5967.2??犷5-125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7%,多線程領先幅度約5%。
再來到測試Cinema4D渲染性能的CinebenchR20環(huán)節(jié),酷睿i5-125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661pts、多線程分數(shù)為5177pts;銳龍768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593pts、多線程分數(shù)為5065pts。
酷睿i5-125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1%,多線程小幅領先約2%。
CinebenchR23中,酷睿i5-125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1721pts、多線程分數(shù)為13264pts;銳龍768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1511pts、多線程分數(shù)為13082pts。
憑借著性能核的IPC提升以及額外的能效核加持,酷睿i5-12500H性能優(yōu)勢明顯,其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3%,多線程小幅領先約1%。
V-Ray是由專業(yè)的渲染器開發(fā)公司CHAOSGROUP開發(fā)的渲染軟件,是業(yè)界非常受歡迎的渲染引擎。本次使用V-Ray5獨立的benchmark進行測試,酷睿i5-12500H渲染分數(shù)為8606vsamples,銳龍76800H渲染分數(shù)為9297vsamples。
此項目中銳龍76800H略占優(yōu)勢,領先約8%。
跨平臺測試軟件Geekbench5中,酷睿i5-125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1692、多線程分數(shù)為10979,與之對比銳龍768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1525、多線程分數(shù)為9210。
酷睿i5-12500H單線程領先幅度約10%,多線程領先幅度為19%。
3DMark也推出了獨立的CPUProfile項目,用于測試處理器不同線程下的性能,以更好的對應不同類型的游戲負載。在此項測試中,酷睿i5-125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961、最大線程分數(shù)為6587,銳龍76800H單線程分數(shù)為900、最大線程分數(shù)為6714。
二者表現(xiàn)接近,酷睿i5-12500H單線程領先約6%,銳龍76800H多線程領先約1-2%。
小結:
CPU核心參數(shù)層面,兩者同為16線程處理器,其中i512500H為4P核8E核混合架構,8個E核(也就是8個線程)的頻率最高3.3GHz;而R76800H的每個核心、每個線程都能運行在4.0GHz以上,所以i512500H的頻率要低于R76800H。不過在CPU-Z、CinbenchR20/23、Geekbench5、3DMarkCPUProfile的測試中均獲得了優(yōu)勝,這進一步體現(xiàn)了GoldenCove性能核的IPC優(yōu)勢,對比Zen3+有著更高一檔的同頻性能。另外在多線程測試方面,基于小新Pro162022這款模具下,酷睿i5-12500H對比銳龍76800H依舊有一定程度的優(yōu)勢,8個Gracemont能效核的作用功不可沒,可以在更小的芯片面積、更小的功耗下提供充沛性能。
PCMark10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測試項,涵蓋現(xiàn)代辦公場所中的各種任務,是被廣泛認可的計算機綜合性能測試軟件,除了處理器以外,內存、顯卡、固態(tài)硬盤性能也會影響分數(shù)。
此測試環(huán)節(jié),調用PCMark10中Word、Excel、PowerPoint、Edge進行測試,酷睿i5-12500H綜合得分為13615、領先銳龍76800H約11%。
Procyon辦公室生產(chǎn)力測試同樣會調用微軟Office套件,具體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
在此項目中,酷睿i5-12500H得分為6815,銳龍76800H得分為5931。相同模具下,酷睿i5-12500H領先幅度達到了21%。
Procyon照片編輯基準測試調用AdobePhotoshop和AdobeLightroomClassic,進行圖像修飾和批處理。
酷睿i5-12500H得分為7344,銳龍76800H得分為7081??犷5-12500H小幅領先約3%。
CrossMark是一款生產(chǎn)力測試工具,它的測試只占用CPU資源,所以能夠比較純粹地看到CPU部分的性能差異,就處理器性能PK來說,它也更公平一點。
酷睿i7-12700H總體分數(shù)為1724、生產(chǎn)率分數(shù)為1611、創(chuàng)造性分數(shù)為1946、反應能力分數(shù)為1466;與之對比銳龍76800H總體分數(shù)為1476、生產(chǎn)率分數(shù)為1443、創(chuàng)造性分數(shù)為1618、反應能力分數(shù)為1201,酷睿i5-12500H同樣取得了全面領先。
通過本次對比評測,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兩臺聯(lián)想小新Pro162022價格很接近,但性能卻是搭載英特爾第12代酷睿i5-12500H處理器的產(chǎn)品更為出色。當然別忘了酷睿i5-12500H只是一款i5級別的中端處理器,在高性能輕薄本系列產(chǎn)品中還有比它高端、性能更強勁的酷睿i7移動版處理器可供選擇。
另一方面,相比英特爾的強勢,AMD今年在高性能輕薄本平臺上的主力戰(zhàn)將并不多,而通過今天的對比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銳龍76800H的性能還略遜于酷睿i5-12500H。雖然AMD還有更高端的銳龍96900HX處理器,但它只在性能更強的游戲本中提供,在高性能輕薄本平臺銳龍76800H還是AMD能拿出來的十分強悍的處理器。更何況相比銳龍76800H,銳龍96900HX僅是功耗和頻率上的提升,實際性能也并不能給人帶來驚喜。
總的來說,在移動平臺,AMD與Intel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英特爾第12代酷睿處理器憑借著全新工藝以及AlderLake架構帶來的超強性能繼續(xù)領跑整個PC市場,而喊了多年的“AMDYES”卻正在逐漸銷聲匿跡。從今天的實際測試結果上來看,AlderLake-H架構的性能確實十分強勁,沒有辜負廣大用戶的期待。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毫無疑問配備Intel芯的輕薄本更值得消費者選擇。
本文所有測試軟件均為真實測試、實際使用,不代表任何品牌方立場。
諧數(shù)碼匯
識海無涯,愿終有所知
SurfacePro是發(fā)布于2013年2月9日,是微軟經(jīng)典熱門暢銷機型。
Pro7+(1960)發(fā)布于2021年1月12日。
一、機身特色簡介
Surface Pro7+
1:pro7+屏幕12.3 英寸 PixelSense? 顯示屏幕,分辨率:2736 x 1824 (267 PPI),延續(xù)了Pro7的同款屏幕;值得注意的是,Pro7+屏幕是屬于微軟找LG代工定制,并無全新屏幕更換,如損壞只能更換原裝拆機屏幕。pro5、pro6的LG屏幕使用壽命,長達7年甚至更久,不似某些屏幕三年就抖屏(說的就是Pro4!,出問題就推新機pro5,微軟賺麻了)。
Pro7+屏幕是左右兩個小孔
2:CPU做以下簡介,Cpu針腳密集升級成本高,再日常使用過程中使用到CPU極限性能概率較低,而通常因為內存不夠占用導致CPU使用率上升速度很常見,如遇到機器卡頓,有限考慮是否是硬盤C盤滿了導致或內存不夠導致卡頓延遲。
雙核第 11 代英特爾? 酷睿? i3-1115G4 處理器 (Wi-Fi),低配8G
四核第 11 代英特爾? 酷睿? i5-1135G7 處理器(Wi-Fi 或 LTE),中高配16G
四核第 11 代英特爾? 酷睿? i7-1165G7 處理器 (Wi-Fi),頂配32G版本
3:Pro7+使用海力士Lpddr4X(BGA200球)低配版內存為8G高配版32G,對比Pro7低版本4G高配16G內存,再同一種辦公場景下,遠比pro7優(yōu)秀。
Pro7+內存升級低配8G可以升級16G、32G。內存提升會使得辦公看視頻,CAD,PS更加流暢!
主板配件再主板上的位置
4:Pro7+采用原配海力士、東芝、三星微軟代工固態(tài)硬盤,拋棄了自pro5、pro6、pro7的板載集成硬盤(均采用BGA291芯片集成硬盤,硬盤損壞后消費者無法自行更換),Pro7+使用了Pro4的優(yōu)秀設計,使得消費者自行可更換硬盤(Pro4硬盤內置再屏幕下,消費者因擔心自行拆機損壞屏幕,大大降低了消費者自行更換的欲望,Pro7+再后蓋上小口使用取卡針打開,使用T3螺絲刀就可以更換硬盤)。
以下是換硬盤做原配正版系統(tǒng)方法:
方法A:Surface恢復原配正版初始系統(tǒng)流程
方法B:Surface克隆磁盤教程
值得注意的是Pro7+的CPU是屬于11代CPU,消費者可自行更換硬盤推薦更換三星PM991A、海力士bc711帶微軟固件優(yōu)化的固態(tài)硬盤最大擴展為1TB(官網(wǎng)原配最大就是1TB,擴2TB會藍屏報錯),無法使用Pcie4.0固態(tài)(常見的BG5、sn740、bc901、sn770,使用這類產(chǎn)品會周期性藍屏,無法正常使用)。
關于更換硬盤,各位消費者優(yōu)先考慮外企產(chǎn)品如:三星、海力士等世界前十半導體巨頭的產(chǎn)品;目前國內產(chǎn)品據(jù)固態(tài)硬盤淘寶、拼多多、京東反饋國產(chǎn)硬盤售后率以多多最多,淘寶其次,京東最低也是15%售后率。
SurfacePro7+的消費者可更換硬盤設計
5:Pro7+原配電池,以下為官方信息:
Wi-Fi:常規(guī)使用下續(xù)航時間最長可達 15 小時
LTE Advanced:常規(guī)使用下續(xù)航時間最長可達 13.5 小時
實測實際使用中聯(lián)網(wǎng)待機7個辦小時結束,取消聯(lián)網(wǎng)會延長待機時長。
電池屬于國際禁運品,如果各位買到原裝電池,屬于以下情況:拆機電池(壽命較低),假冒(假的原裝電池)。目前國產(chǎn)電池再surface機器上待機普遍4-5小時左右。
Surfacepro7+電池
6:更換硅脂
目前市面上散熱較好的硅脂屬于信越7921或信越7868,原裝硬盤是可以拆殼使用,原配的硅脂一般長達一年使用以后干了,影響硬盤散熱,可以打開使用信越7921涂抹散熱;CPU散熱考慮7868即可。
信越7921
7:關于Suface的故障維修及建議
Surfacepro4(后蓋上參數(shù)1724)的故障主要集中在三星抖屏幕和燒電源EC及待機掉電,三星屏幕更換LG可以不抖屏幕,電源EC更換市面上維修一般200左右,待機耗電屬于機器老化建議不處理;
Surfacepro5/6(后蓋上參數(shù)1796)、pro5+(后蓋上參數(shù)1807)常見問題為屏幕老化及BGA硬盤損壞,目前市面上更換BG4 256G/512G全新芯片費用普遍在300-500之間;
Surfacepro7(后蓋上參數(shù)1866)故障主要集中10代CPU藍橋供電異常,此故障就直接換主板,更換Cpu成本約定于換主板價格,但是更換的CPU本身也屬于拆機,換CPU更顯更大;
有需要維修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咨詢Surface筆記本維修
Pro7+螺絲
結語:這個帖是長期更新,如遇機器新故障,新升級方案均會更新,建議屬個人觀點,如描述失誤希望大家指正。
最后祝各位閱讀者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2024年3月08日
附:Surface pro7+升級地址商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