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電腦硬件升級是完全離不開固態硬盤和內存條硬件了,我們在購買這些硬件的時候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怕花了新硬件的錢卻買了二手硬件的貨,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加上電腦行業競爭的激烈性,市面上流通的二手電腦硬件比較的多,有些商家為了提高硬件的利潤就開始挑選一些外觀成色比較好的硬件來充當新硬件銷售,這些硬件中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硬件在商家眼里是個可操作性的“寶貝”,因為固態硬盤和內存條是熱門硬件,無論是組裝電腦還是電腦硬件升級都離不開內存條和固態硬盤。二手內存條和固態硬盤充新銷售勢必對我們消費者不公平,我們明明花了新硬件錢卻給了我們二手硬件的貨。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固態硬盤和內存條硬件我們如何辨別它們是新硬件還是二手硬件呢?
組裝電腦和電腦硬件升級離不開內存條和固態硬盤
不是很懂電腦的人根本是沒有意識去考慮內存條和固態硬盤是不是二手貨,稍微懂點電腦常識的朋友鑒別內存條和固態硬盤是不是二手貨應該也只有通過軟件檢測,檢測它們的使用時間和通電次數,那么我和您說,像這樣的檢測法現在已經是行不通了,因為電腦商家已經把硬件的通電時間和使用次數刷掉了,您所檢測的結果只有一種,那就是0通電0使用。0通電0使用就是新硬件嗎?我看未必,舊硬件也是可以通過程序刷成新硬件的屬性。
看固態硬盤金手指位置的光澤度
內存條金手指磨損情況和芯片內部灰塵
現在辨別內存條和固態硬盤是否是新硬件不能光靠檢測通電時間和使用次數了,我們通過觀察法檢測的真實性要大于軟件的檢測,最主要就是觀察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的金手指接口位置的磨損情況和芯片內部的清潔程度,既然是二手的肯定是使用過的了,使用過的硬件接口金手指位置100%會留下磨損的痕跡,磨損程度決定硬件的使用頻率是使用時間,還有就是觀察硬件外觀及縫隙內是否有灰塵,有些灰塵在縫隙內賣家是無法清理的。有些賣家可能說金手指位置磨損是因為廠家生產出來檢測造成的,這話是扯淡,新硬件絕對是無磨損,至少肉眼是看不出來的,這點大家完全可以自己驗證。
所以,大家在購買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盤不要只關注軟件的檢測辨別是否二手或翻新硬件,金手指磨損情況和硬件縫隙內的清潔程度是最真實和最直觀的辨別新舊硬件的最好方法。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下期我們再見!
裝電腦的優勢就是能夠自由搭配電腦配置,根據自身實際用途、要求來量身定制的電腦。買電腦,對于小白來說,最怕的就是買到二手翻新件,二手翻新件購買了之后,因為硬件已經過了質保期 ,容易和商家扯皮。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組裝電腦如何辨別DIY硬件是否為二手翻新的方法,主要教您辨別CPU、主板、內存、硬盤、電源等主要硬件,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有很多朋友害怕買到二手翻新硬件,這里我教大家幾個簡單有效的辨別方法。先說說cpu,沒上過機的小耳朵這里沒有壓痕,見下圖紅圈。
再來看看上過機器的,耳朵這里有明顯的痕跡。
新主板特有的洗板水的味道,如果拆過封的板子味道就淡很多。翻新的板子光澤度也不行。
主板的辨別也不難,年輕人都喜歡掃碼,掃一掃真假立辨。
有沒有裝進過機箱看螺絲位周圍的焊錫,只要上過螺絲肯定有痕跡。我這個新主板焊錫飽滿圓潤。
看接口的插拔痕跡。
內存條也是有包裝的,掃碼辯真偽。上次去電腦城買內存,小二就拿了根光條,跟我說出廠就沒包裝,我就呵呵了,什么商品沒包裝就能出廠的?
再看看接口金手指這里,全新的是沒有任何插拔痕跡的。說個小竅門:電腦用久了藍屏,可以擦擦金手指,也許會給你驚喜。
硬盤可以看通電時間,其次看背面和側面的螺絲固定痕跡。
再來看看電源,全新的外包裝是有薄膜的。破損了就要多個心眼。
綠色圓圈處是易碎帖,只要破損肯定有貓膩!因為帖紙下面是拆開電源的螺絲,誰家新電源拆螺絲玩的。
上沒上過機就看這里的固定眼,這種紅色電源只要上過螺絲,痕跡非常明顯。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提供的組裝電腦如何辨別DIY硬件是否為二手翻新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在此之前老毛桃也跟大家分享過很多優化舊電腦的方法,但有不少用戶有這些優化方法不起作用了之類的話。說句實在的嘛,如果你的電腦被你“奴隸”超過5年或是更久的話,那些方法對電腦幫助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了!
在這種情況下,難道要購買新電腦使用了?但細細一想,換臺湊合用的電腦也要幾千塊,心疼下腰間的荷包,心里就在滴血了。很多人都認為升級電腦就是要換全部換新的,但事實上電腦當中的CPU、主板等等硬件并不需要頻繁更換。對于升級電腦,我們只需要將電腦中的“短板”換下就好了。
通常的做法是什么呢?
對于舊電腦出現嚴重的卡慢問題,加裝固態盤的效果是最明顯的了,它對電腦的運行速度得以大大的提升,相信在座已經用上固態盤的小伙伴們早就深有體會了。除了辦公,固態硬盤對游戲進度條的載入速度同樣有幫助。那么我們在加裝固態的時候需要注意點什么呢?
首先考慮的當然是容量啦,老毛桃建議加裝240G/256G的,按如果你的荷包真的太過于“縮水”了,那么少吃點也能夠選購一個120G/128G的固態盤。
其次,在選購時我們總會看到SLC、MLC和TLC這些名詞,這是什么意思呢?簡單說明下:SLC價格貴并且應用于企業級SSD,MLC屬于中端最普遍的固態硬盤,價格性能均衡,TLC就是價格低,壽命也短。
現在很流行的是組雙通道內存,而想要電腦性能得以提高,內存容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目前一個游戲大作的最低配置要求也要達到8GB,如果你的內存還停留在4GB甚至更小的話,那真的很有必要升級一下了。
升級內存需要注意點什么呢?一,選購時盡量選擇品牌相同,容量相同、頻率相同的內存;二,內存規格要一樣;三,組雙通道時,兩條內存插在主板相同顏色的插槽中。
顯卡對于日常辦公的估計沒什么用處,但如果你是一名設計師或視頻制作者,那么顯卡就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工作需求了。當然啦,升級顯卡也是有要求的。要求一,看電源是否能夠支持,性能越高的顯卡一般情況下功耗越高,要求電源的功率也就越高。要求二,看機箱空間是否足以裝下升級的顯卡。要求三:考慮和CPU的匹配度,最好不要相差太多。
以上就是三個升級電腦的方法,當然也不是三者都要升級,這也得看電腦的具體情況。舊電腦推薦升級的優先級是:固態硬盤=內存>顯卡>主板/CPU>電源>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