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期,有粉絲想要一套6000元左右的ITX迷你主機,想要性價比高一些的,但是對于ITX裝機,其實性價比真的不太高,說“入坑”其實一點都不過分!ITX的主板、SFX電源以及ITX標準的機箱都要比普通標準的貴不少,但其實ITX特點除了精美小巧之外,更在乎的是高品質和高性能,號稱小鋼炮。

    R5-3600配GTX1660Super電腦主機

    先來看看這套入坑的ITX配置方案,畢竟是DIY嘛,所以配置并不是固定死的,也可以結合自身需求來調整方案,這套AMD銳龍3600配GTX1660S獨顯ITX主機配置清單如下。

    AMD銳龍R5-3600獨顯ITX小鋼炮電腦配置清單

    ITX電腦主機配置清單

    注:由于電腦硬件更新換代步伐較快,如果有產品停產請使用新產品替代。另外,硬件價格會隨著行情變化會有浮動,請參考當天價格為準,以上組裝電腦配置清單價格僅提供參考。

    必讀:以上AMD平臺,CPU可以按需修改其它三代銳龍,例如R5-3500X、R5 3600X、R7-3700X等。而intel平臺可以將主板修改為B360,例如華碩玩家國度(ROG)STRIX B360-I GAMING主板,上i5-9400F、i5-9600K、i7-9700F等。

    DIY硬件介紹:

    AMD銳龍R5-3600是千元級AMD平臺性價比之選,性能基本能夠媲美i7-8700,是廣大DIY愛好者認可的口碑產品。參數方面,AMD銳龍R5-3600擁有先進的7納米工藝的Zen2架構設計,擁有6核12線程,基礎頻率為3.6GHz,加速頻率為4.2GHz,擁有三級緩存高達32MB,內存支持DDR4-3200MHz頻率,TDP功耗為65W,無內置核顯。而網曝的十代i5 10400和R5 3600性能定位大致也差不多,但是i5 10400目前主板只有新上市的Z490,太貴啦!而最佳搭配的主流B460目前還沒有上市,并且新上市價格也不便宜,所以現階段更建議R5 3600或者R5 3600X。

    可能還會有人問,對于R5 3600,有沒有必要加錢上R5 3600X,個人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兩者性能差距只有2-3%,提升有點小了,所以從性價比角度,R5 3600更適合。

    AMD銳龍R5-3600處理器

    主板方面,對于ITX規格的機箱,無疑是不能向上兼容ATX、M-ATX規格的主板,需要搭配ITX規格主板,不過ITX主板價位確實有點貴,但是麻雀雖小,五臟齊全,在做工方面一點都不輸標準主板。R5 3600最佳適合B450主流主板,這套配置采用的是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主板,基于AM4接口,完美支持三代銳龍并兼容歷代老銳龍產品。ITX主板相對于其他大尺寸主板略有精簡,但依舊十分豐富,擁有2個內存插槽,最大支持雙通道32GB內存,配備有四個USB3.1 Gen1接口、兩枚USB3.1 Gen2接口以及一個HDMI 2.0接口、WIFI以及藍牙4.1模塊、千兆級別的有線網絡接口以及三個帶LED顯示燈的3.5mm接口,對于ITX小鋼炮級別的主機來講是完全夠用的。

    華碩 ROG STRIX B450-I GAMING主板

    其它硬件介紹:

    對于ITX裝機,我們除了需要關心散熱器的高度,還需要注意顯卡的長度規格,機械大師小方糖顯卡支持最大245MM長度,而我們選擇這款華碩 電競特工TUF-GeForce GTX 1660S-O6G-GAMING顯卡長度在206MM,肯定可以安裝進去。華碩 電競特工TUF-GeForce GTX 1660S-O6G-GAMING顯卡基于12納米工藝的TU116-300-A1核心,流處理器為1408個,搭載了6GB/192bit全新GDDR6顯存,核心頻率為1530-1845MHz,顯存頻率為14000MHz,擁有DP×1、HDMI×1、DVI×1三個顯示接口,爽完各類主流游戲。

    華碩 電競特工TUF-GeForce GTX 1660S-O6G-GAMING顯卡

    鑒于三代銳龍依舊沒能擺脫內存延遲的問題,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銳龍三代處理器的時候盡量選擇高頻內存,建議3000-3600MHz最佳,3000-3200Hz是性價比之選。配置中裝機之家選用的是2根美商海盜船 復仇者LPX系列 DDR4 8G 3200頻率,組建了16G雙通道內存。而硬盤采用的是西數SN550 500G M.2 NVMe固態硬盤,M.2接口也是ITX裝機的首選,一方面就是為了合理利用空間,另一方面就是突破SATA的性能限制,當然這臺電腦暫且配備的是500G,相信大多數的玩家都足夠了,不過如果您覺得不夠,建議上更高的容量,例如1TB固態。

    美商海盜船 復仇者LPX系列 DDR4 3200 8G內存*2根

    機箱方面,機械大師小方糖C24是一款ITX規格機箱,外觀還是比較精美大氣的,顏值派,機箱尺寸為249 mm (H) x 155 mm (W) x 249 mm (D),需要搭配ITX主板和SFX規格電源,顏色有除了有黃色,還有粉色、銀色、黑色、綠色等多色可選,并自帶手提功能。

    機械大師小方糖C24


    機械大師小方糖C24大小比例對比

    電源方面,一般ITX的機箱僅支持SFX小型電源,不過喬思伯T8依然保留了支持ATX,不過為了讓機箱內部”騰“出更多的空間,這里還是選擇了SFX規格的小型電源,不過SFX電源選擇性較少,價格方面也是偏貴。全漢 MS450全模組電源相對市面上眾多知名品牌的全模組SFX電源還是實惠不少的,全漢 MS450全模組電源擁有450W額定功率,采用了主動式PFC+雙管正激+DC-DC VRM結構,內部用料齊全且使用名牌大廠器件,并沒有因為尺寸減小而偷工減料,通過80PLUS銅牌認證,全模組設計,減少帶來線材帶來的束縛。

    全漢 MS450全模組電源

    篇后語:

    機械大師小方糖C24在外觀設計,個人覺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小巧簡約精美,并結合精選的主流硬件,絕對稱得上性能“小鋼炮”,但是機箱這玩意我并不保證所有人都喜歡,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itx進行更換,但是一定需要注意你選的ITX機箱是否兼容硬件,比如第三方散熱器超高,顯卡尺寸過長等問題。這款主機在性能表現定位主流偏上,對于目前各類3D主流游戲來說,在1080P高畫質下基本可以暢玩了。

    長點評:游戲能不能玩得盡興,畫面流暢度很重要。一方面游戲主機的性能要強,游戲畫面幀速要夠高;另一方面顯示器的性能也要強,才能有更為絲滑、順暢的視覺體驗。那么在年底這段時間如何打造出一套極致流暢的游戲主機呢?今天站長就給大家推薦一套這樣的配置。

    Intel全新的第13代酷睿不僅對Intel 7工藝進行了升級,還改進了性能核的架構并且增加了緩存、將能效核的數量翻倍,綜合性能提升的幅度比較大。

    在首發上市的6款新品中,酷睿i5 13600KF雖說是定位最低的一款,不過也擁有了6P+8E的配置,性能核最高睿頻頻率已經達到5.1GHz,再加上24MB智能高速緩存,在游戲性能方面甚至和上代旗艦都非常接近,搭配高端顯卡也能保證不會拖后腿。20個線程的讓這款處理器在對多線程性能要求較高的游戲、專業軟件中也能不錯的表現。

    在購買產品時,站長推薦大家選擇散片,相較于盒裝2499元的價格,酷睿i5 13600KF散片最低價格才1950元左右,便宜不少。至于部分玩家很看重的保修問題,從第12代酷睿開始,Intel已經為散片提供了3年的質保。只是Intel不直接提供保修,而是需要聯系OEM或者經銷商。對此介意的玩家,可以在購買散片時和賣家溝通好保修的細節。

    與第13代酷睿一起發布的還有700系主板,首先登陸市場的是高端定位的Z790,價格自然不便宜。好在酷睿i5 13600KF依然采用的是LGA 1700插槽,可以兼容上一代600系主板,意味著可以選擇B660。肯定有人會說,酷睿i5 13600KF搭配不能超頻的B660,豈不是浪費了超頻功能。站長個人是這么覺得的,酷睿i5 13600KF的購買價值在于擁有更多的核心/緩存數量、更高的核心頻率,帶來同系列產品中最佳的性能表現。至于超頻,要用上這個功能你得購買更高端的主板、性能更強的散熱器以及額定功率更高的電源,有這個預算直接買性能更強的酷睿i7不香嗎?所以個人覺得超頻只是錦上添花的功能,發燒友可以玩,一般用戶不用也沒什么。

    華碩TUF GAMING B660M-PLUS WIFI D4重炮手采用的是10+1 Dr.MOS整合型高效解決方案,配備華碩DIGI+ VRM數字供電控制技術,輕松滿足包括酷睿i5 13600KF在內新一代酷睿處理器的供電需求。主板提供了4條DDR4內存插槽。勝在當前DDR4內存價格便宜,不失為一個更加經濟實惠的選擇。

    在擴展能力方面,華碩TUF GAMING B660M-PLUS WIFI D4重炮手提供了PCIe5.0×16插槽,還有2個2280規格的M.2 NVMe SSD插槽,且均支持PCIe4.0×4模式不說,還搭載了華碩M.2 Q-Latch便捷卡扣設計,拆卸安裝NVMe SSD更方便。

    音頻方面,華碩TUF GAMING B660M-PLUS WIFI D4重炮手擁有擁有和DTS聯合開發的DTS音效定制技術,通過設置為音樂模式、電影模式和游戲模式,從而在相應的應用中獲得更好的聲音體驗。當然該主板還少不了黑科技雙向AI 降噪的加持,無論是打游戲還是日常語音交流都有更好的體驗。

    近期NVIDIA除了發布新RTX 40系之外,還推出新版本的RTX 3060和RTX 3060Ti,站長覺得RTX 3060Ti一定要選擇新版本的。原因在于由于將顯存升級為GDDR6X,所以新版RTX 3060Ti的性能有了5%~10%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這類顯卡最近才上市,沒有礦卡翻新的疑慮,所以非常適合大家選擇。由于顯存升級,新版的RTX 3060Ti比老版本的性能提升了5%~10%,加上0礦量,非常值得大家選擇。

    具體產品方面,給大家推薦的是七彩虹iGame RTX 3060 Ti Advanced OC G6X V2。顯卡除了有充滿個性的散熱器外觀,中間的風扇加入了視覺暫留燈光特效,讓風扇在高轉速下呈現出靜止、穩定的燈效。做工方面,顯卡的PCB采用了超量鍍銀工藝,指的是在元件和PCB電路層的觸點處加入了鍍銀處理,從而提升了顯卡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散熱器內部采用了內部充滿冷凝液和熱熔粉的超扁平密閉腔體,散熱面積增加50%,效能可以與數根銅管媲美。顯卡風扇的扇葉造型源自飛機螺旋槳,在邊緣加入折角的設計,提升了風壓和進風量,實現散熱性能的提升。

    高刷新率是電競顯示器的主要賣點,今年的一個新趨勢是主流產品也開始進入240Hz的時代。如果用圖像更新時間的換算來表示,那么高刷屏幕的優勢將更加直觀。對于144Hz顯示器,大約每7毫秒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圖像,而240Hz顯示器,這個數字提高到了約每4毫秒產生一個新的圖像!更新單幀圖像的時間越短,能體現出的物體位置移動趨勢就更加的精準,更有利于玩家進行瞄準等操作,提高玩家在游戲中的反應能力。

    推薦大家可以考慮一下AOC CQ27G3ZE,這款產品采用的是27英寸三星VA曲面屏,分辨率為2560×1440,1000R的曲率能夠保證相當不錯的畫面環繞效果。再加上124% sRGB色域、98% DCI-P3色域、8-bit色深以及出廠時經過逐臺校色,色彩精準度平均值<2,色彩表現能力非常不錯,可以將精美的游戲畫面以及高清電影畫面充分地呈現出來。

    在游戲性能方面,AOC CQ27G3ZE除了擁有240Hz刷新率之外,得益于采用快速液晶技術,使其GTG灰階響應時間也降低到了1ms,從而帶來順滑流暢、無拖影無殘影的游戲畫面。AOC CQ27G3ZE還具備FreeSync同步技術,不管是搭配A卡還是N卡都能保證消除畫面的卡頓和撕裂。

    在為這套平臺選購電源時大家要注意的是,新版RTX 3060 Ti雖然性能有提升,但是功耗大大提高,達到RTX 3070水平。再加上最高睿頻功耗為181W的酷睿i5 13600KF,建議用額定功率額為700~750W電源吧。

    這次站長選擇的是航嘉MVP K750,產品的額定功率達到了750W,。除了具有較高的額定功率之外,航嘉MVP K750雙認證金牌電源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典型負載效率達到90%,更為節能省電。由于采用了成熟穩定的LLC諧振+SR同步整流金牌架構,配以封閉式電感的主動PFC、DC-DC數字穩壓設計、高品質固態電容和一線大廠電容,航嘉MVP K750雙認證金牌電源能保證穩定的電流輸出。電源同樣通過了中國強制認證(CCC)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雙認證的電源產品,相較于市面上的其他產品,在品質上更有保障。

    與此同時,電源通過采用帶有智能溫控功能的液壓軸承風扇以及通過精心調校有效濾除電子噪音,實現雙重降噪,帶來更為安靜的使用體驗。電源還加入了60秒延時冷卻的功能,也就是在關機之后風扇電源會繼續運轉60秒,將電源內部聚集的熱量全部排出。

    文由什么值得買用戶原創:愛用熱切的描邊怪

    今年 AMD 分別在5月27號的臺北電腦展,和6月11號的 E3 游戲展上發布了新一代 Ryzen 3000 系列處理器,靠著 IPC 提升了 15% 這個亮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最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就是 AMD !它!又翻身了。現場演示的幾款處理器無不例外的完全碾壓隔壁牙膏廠的產品,這確實給英特爾不少的壓力。但是,蘇媽這一次到底是誠不欺我?還是 PPT 碾壓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

    首先回顧一下發布的 CPU 參數。本次的兩個主角就是量最大的 R5 3600 和 R5 3600X。

    本次的兩個主角就是量最大的 R5 3600 和 R5 3600X

    外觀展示

    首先聲明,因為這兩顆處理器都是我借(嫖)來的,沒有包裝盒,沒有散熱器。。。所以只有 CPU 本體。。。

    ▲外觀造型和上一代的差距并不大,只有 CPU 和下面的小字有位置的變化,整體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溫馨提醒,這一次全系列仍然是釬焊哦。

    上 R5 3600,下 R5 2600

    ▲在正面的 PCB 上,右下角的安裝方向識別的金三角相比之前一代變小了,這我就有點不理解 AMD 這么設計的意思了,這個角還是挺難發現的,不過好在 CPU 針腳有防呆,所以問題不大,只要不是大力出奇跡。。。

    左 R5 2600,右 R5 3600

    ▲背面的金手指部分,還是那熟悉的 AM4 ,啊 AMD 真良心(心里話)。由于我的 2600 久經沙場(其實就是放久了),金手指已經略微發黑,有輕微的氧化。PCB的部分,3600 的顏色較深,右下角的金三角倒是沒有變小(這是讓玩家反過來安裝 CPU 的節奏嗎)。

    左 R5 2600,右 R5 3600

    ▲PCB 厚度方面則和上代一致,沒有變化。(英特爾,看見沒,說的就是你 )

    CPU 的外觀沒啥可以展示了,就先結束吧。

    測試配置

    是騾子是馬咱么也要牽出來溜溜,廢話不多說,上平臺!

    ▲好馬配好鞍,主板我采用了和 3600(X)一同發布的 X570 系列主板,在受到價格方面的影響,我最終還是選擇了較為便宜的華擎 X570 太極,和前代有著大幅度的升級,不一樣的花紋,不一樣的 LOGO,多了 PCIE 馬甲,14 項 DR. MOS 等等等等,有興趣的朋友等我后續出一片主板單體的評測。

    ▲為了不讓運行游戲的時候有瓶頸,顯卡我采用了微星 RTX 2080 魔龍,在 1080P 下,用它玩游戲就是對它的恥辱,擁有高達 1860Mhz 的最高動態頻率,加上2944個流處理器,輔以 8G GDDR6 高速顯存,酣戰 4K 完全不是夢。(但是我還是用的 1080P 的分辨率測試的。。。高分辨率和高幀率,還是偏向高幀率多一點,畢竟我有一塊 200Hz 的顯示器。。。)

    ▲內存方面我采用了兩條宇瞻黑豹 DDR4 3200 RGB 版,3200 16G 無論是在日常使用還是游戲上都完全沒有問題。

    ▲電源我使用了安鈦克 HCG X1000 1000W 電源,重點介紹一下這顆玫瑰金電源,因為這個顏色實在是騷的不行。

    ▲正面一把 14cm 風扇,支持低溫停轉。右下角有一個 HCGX 的 LOGO,無時無刻證明著自己是為游戲而生。

    ▲琳瑯滿目的全模組接口。

    ▲80PLUS 金牌認證,12V 的電流達到 83A,總 12V 功率達到 996W。

    ▲硬盤采用了在京東 618 剁手的海康威視 C2000 1T。讀 3500MB/s,寫 3000MB/s,可謂是性價比爆棚。

    參數對比

    左 3600,右 3600X

    ▲我們先用 CPU-Z 看一下兩顆 CPU 的大致參數,將 CPU-Z 升級到最新版本之后就可以識別這兩顆新的處理器了,3600 為六核十二線程,最大頻率可達 4.2G,3600X 同樣為六核十二線程,最大頻率升級到了 4.4G,如果真如蘇媽所說,IPC 提高了15%,那么這 200MHz,也將會給 CPU 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核心電壓方面還是偏高,默認電壓 1.3V~1.4V。

    左 3600,右 3600X

    ▲切換到緩存頁面,驚人的發現兩者的緩存大到爆炸,都達到了驚人的 35MB(二級緩存 3MB,三級緩存 32MB),三級緩存可是相比上一代翻了整整一倍!忍不住的說了一句 AMD!YES!

    溫度測試

    ▲使用 AIDA64 單烤 FPU 5分鐘進行測試,結果并不是很理想,使用了 7nm 的 3600X 和 3600 要比上一代的溫度高出不上,我一開始以為是因為測試軟件沒有跟進導致的顯示錯誤,但是用手觸摸散熱器熱管發現溫度非常高,大概是石錘高溫了,希望趕緊出一版微碼改善一下這個問題。

    性能測試

    左 3600,右 3600X

    ▲首先是不跑不是天朝人的魯大師。單看 CPU 的跑分,3600X 在比 9700K 多四個線程的情況下輕松取勝,順便把 9600K 按在地上摩擦。3600 也不甘示弱,緊緊的跟在老大哥 3600X 的身后,同樣以較大的優勢領先于 9700K。

    左 3600,右 3600X

    ▲接下來是 CINEBENCH R15,考驗的是 CPU 的渲染能力。3600 和 3600X 繼續霸榜,在頻率比 9700K 低的情況下,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完全超越了 9700K,霸榜成功。

    左 3600,右 3600X

    ▲CINEBENCH R20,同樣也是考驗 CPU 的渲染能力,相比 R15 來說,它更能壓榨 CPU 的性能,更加能夠反映 CPU 的真實性能。在這里 3600 和 9700K 的性能距離縮短了,但是還是以微弱的優勢繼續領先,然而 3600X 還是在享受著頂樓帶來的陽光沐浴。9600K 依舊是墊底。

    左 3600,右 3600X

    ▲當我們用了 CPU-Z 測試的時候,情況就不太一樣了,9700K 將稍弱的 3600 拉下馬,得到了第二的位置,并且在單核性能中屠榜,以微弱優勢取得優勝的 3600X 站在樓頂不敢說話,5.4分的微小差距,說不定下一次跑分就不一樣了呢。

    左 3600,右 3600X

    ▲在 AIDA64 的內存延遲測試方面,由于 AMD 這一代任然采用了雙 DIE 設計,所以內存延遲方面仍然沒有有效的解決,進步相比 2600 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英特爾仍然是遙遙領先。希望 AMD 能通過后期與配合主板廠商配合升級 BIOS 來適當彌補這個問題吧。

    左 3600,右 3600X

    ▲接下來這場競技就要進入白熱化了,在 3DMark Time Spy 下測試,9700K 一把拉下原本在樓頂的 3600X,回到第一的寶座,并且優勢很大,3600X 和 3600,順位第二第三,在 DX12 的類游戲測試中,AMD 性能還是稍弱與英特爾。

    左 3600,右 3600X

    ▲同樣是 3DMark,使用 Fire Strike Extreme 測試時,情況又發生了轉變,3600X 一記重拳,9700K 八手難敵十二手,掉回第三,3600X 和 3600,晉級第一第二名。在 DX11 類游戲的測試中,3600X 和 3600,重新超過了 9700K。

    游戲測試

    我選擇了四款游戲給大家參考,分別為:古墓麗影:暗影(DX12),彩虹六號:圍攻(DX11 電競),全境封鎖 2(DX12),孤島驚魂:新曙光(DX11)。

    ▲首先是我們的勞拉小姐姐,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下,開啟 DX12 渲染模式,時間抗鋸齒。3600X 一馬當先,秒了 9700K 和 9600K,以 10 幀的優勢領先藍廠,3600 也不示弱,與 9700K 的優勢也有 7 幀。

    ▲接下來是六六,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下,打開時間抗鋸齒拉并滿渲染倍率。作為一款電競游戲,144以上的幀數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里的所有處理器都可以完美運行,但是 3600X 和 3600 的優勢完全消失了,9700K 以三幀的優勢微弱領先,9600K 也能領先 3600X 一幀。

    ▲然后是全境掉線2,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下,開啟 DX12 渲染模式,關閉垂直同步。3600X 扳回一城,帶著 3600 屠榜,3600X 以五幀的優勢領先 9700K,3600 也有兩幀的優勢領先于 9600K。

    ▲最后是孤島驚魂5的續作,新曙光,游戲運行在最高畫質下,關閉垂直同步。在這里 9700K 以七幀的優勢領先于 3600X,9600K 相對于 3600 也有著 12 幀的優勢。

    同頻測試

    在最后獻上同頻率下的測試結果,我這邊將 9900K 關閉兩顆核心,模擬成六核十二線程,并且將 9900K 和3600X 全部鎖頻在全核心 4G 進行測試。

    ▲除了 3DMark Time Spy 以外,其他的項目無論是單核心還是多核心在同頻的情況下全方面吊打 9900K 鎖核降頻版,看來蘇媽誠不欺我,IPC 的提升效果相當明顯。

    總結

    先說說優點

    一、11 項常規測試中 7 項獲得第一,在同頻性能下更是巨大的差距吊打了英特爾平臺。不要問,問就是 AMD Yes!雖然游戲上沒有完全碾壓英特爾平臺,但是按照 AMD 目前的勁頭,肯定會有更多的游戲廠商像育碧一樣,紛紛在 AMD 平臺下優化他們的游戲,后續有可能就會出現用 3600X 玩游戲吊打 9700K 的情況。

    二、內存超頻方面,我就簡單的測試了一下,2600 搭配宇瞻黑豹 RGB 3000 的時候,無腦拉頻率的極限也就是 3200Mhz,換上 3600 和 3600X 之后,可以無腦上到 3666Mhz,并且這一次 AMD 將內存頻率的上限提高到了 4666+,可謂是進步巨大。

    三、IPC 性能提升。在核心頻率以外,還有一個參數無形之間影響著 CPU 的整體性能,他就是 IPC,即 CPU 每一周期內執行多少指令,單核性能就是 IPC x 頻率。這一次提升了 15% 之后,相對于英特爾酷睿來說,超過 2~3% 左右,再加上多核心,超越的會更加明顯。

    再說說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內存延遲方面。由于仍然使用了雙 Die 的設計,內存延遲還是和以前一樣偏高,但是這次 AMD 的緩存命中率大幅度提高,導致 CPU 不需要經常性的訪問內存,所以內存延遲也沒有那么影響性能了,當然肯定還是越低越好,所以姑且算是個需要改進的地方。使用雙 Die 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良品率,提高產能,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二、超頻性能方面,仍然是一個大問題,由于默認電壓過高,如果想要把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換用較好的水冷,可上升的頻率在 300Mhz 左右,再提高電壓巨大的發熱量會成為一大問題。但是由于 IPC 的性能提升,這幾百兆的頻率性能提升是巨大的,我們仍然可以像 2600 一樣享受到免費的性能升級,3600 免費升級成 3600X,何樂不為呢。

    最后說說購買建議

    3600 和 3600X 這兩者之間,我還是推薦選擇 3600,兩者頻率差 200Mhz,價格差距 400 軟妹幣,但是緩存大小完全一致,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超頻的方式免費升級這顆處理器,我使用 1.37V 就能超頻到 3600X 的水平了,1599 的價格確實要更香一點,買爆啊。

    目前的 X570 主板售價普遍較高,連性價比超高的妖擎都叫價 3000+,一方面是因為 AMD X570 芯片組漲價不少,第二是 X470 B450 仍有大把庫存,所以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淀之后,這個價格才會慢慢走低。

    目前因為主板 PCB 電路的問題,老款芯片組無法通過升級 BIOS 支持到 PCIE Gen4(4.0),所以想要購買 Gen4 的 NVME SSD 和顯卡的同學就有點尷尬了,要么加錢上 X570,要么在做一段時間的等等黨。但是目前又有一個好消息,從某 QQ 群得知,妖擎正在對自家的 B450(M) 鋼鐵傳奇進行升級,后續將會提供特殊 BIOS 支持 Gen4(果然妖擎名不虛傳),大概是因為這兩塊主板相對于之前的 AM4 主板研發時間較晚,廠商在后期完全可以按照 Gen4 的標準來研發主板,然后主板上的第一條 PCIE x16 和一條 NVME 全部直連 CPU,所以理論上 CPU 支持 Gen4,然后在 BIOS 上做做手腳,主板直連 CPU 的 PCIE 也就支持 Gen4 了,不知道其他家主板廠商作何感想呢 。3600+B450 鋼鐵傳奇,699 的主板加上 1599 的 CPU,而且依舊能夠享受到 Gen4 的最新技術,你問我支持不支持,那我一定是支持的,買就完事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麻煩幫忙點贊、收藏、分享、打賞,非常感謝,我是愛用熱切的描邊怪,我們下次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