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于一些從事IT行業的人來說,計算機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操作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還能夠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
當我們拿到一臺新的計算機時,第一件事情往往就是要給它安裝一個操作系統。而對于一些從事IT行業的人來說,可能需要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這無疑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如何能夠更加便捷地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就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而有了iVentoy這款軟件之后,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就變得異常簡單了。通過iVentoy,我們不僅可以將多個系統的鏡像文件制作成U盤啟動盤,還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通過iVentoy,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吧。
要想通過iVentoy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就需要在一臺計算機上安裝好iVentoy軟件。而要安裝iVentoy軟件,則需要通過Windows、Linux或者群暉等方式進行安裝。這里,我們就以Windows系統為例,來介紹一下iVentoy的安裝方法。
,我們需要在官網上下載iVentoy軟件的安裝包,并將其解壓出來。,我們就可以找到一個名為Ventoy2Disk.exe的可執行文件,雙擊打開這個文件,就會出現一個如下圖所示的界面。
在這個界面中,我們需要選擇一個U盤,點擊“安裝”按鈕,就可以將iVentoy軟件安裝到U盤中了。安裝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將需要安裝的系統鏡像文件,放到iVentoy的iso目錄下,刷新iVentoy界面,就可以在界面上看到這些系統鏡像了。
當我們在U盤中制作好了系統鏡像文件之后,就可以開始給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了。,我們需要將U盤插入到需要安裝系統的計算機中,調整這臺計算機的啟動順序和BIOS設置,將其設置為可以通過U盤進行啟動。
我們需要進入到計算機的BIOS設置界面中,找到“網絡啟動”這一選項,并將其開啟。,我們就可以重啟計算機,進入到iVentoy的啟動界面中了。在這個界面中,我們可以選擇需要安裝的系統鏡像文件,按下回車鍵,就可以開始進行系統安裝了。
在進行網絡啟動之前,我們還需要對iVentoy進行一些參數的設定。具體來說,就是需要在啟動界面中,按下TAB鍵,在命令行的面,加上一些特定的參數,來告訴iVentoy應該如何進行系統安裝。
在進行網絡啟動之前,我們還需要準備一臺具有DHCP服務器功能的計算機,來為其他計算機分配IP地址。如果我們使用的是iVentoy 1.0.0.0版本之后的版本,那么就無需再單獨準備一臺DHCP服務器了,因為iVentoy已經內置了DHCP服務器的功能。
當我們進入到網絡啟動界面之后,iVentoy就會自動為我們的計算機分配IP地址,開始進行系統安裝。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通過VNC Viewer這樣的工具,來查看系統安裝的進度,以及進行一些必要的操作。
如果我們不想使用iVentoy內置的DHCP服務器,也可以選擇使用一臺擴展的DHCP服務器來進行網絡啟動。在使用擴展的DHCP服務器之前,我們需要對DHCP服務器進行一些特定參數的設定,來確保它能夠正常地為其他計算機進行引導。
具體來說,就是需要在DHCP服務器的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些特定的選項,比如“next-server”和“filename”這樣的選項,來告訴DHCP服務器從哪里獲取引導文件,以及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引導文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普通的路由器或者硬路由,并不支持我們自定義這些選項,所以在使用擴展的DHCP服務器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所使用的路由器或者硬路由的功能,看看它是否支持這些自定義選項。
在進行網絡啟動的過程中,有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在從網絡引導到安裝界面的過程中,會出現花屏或者分辨率不正常的情況。這時,我們就需要在啟動界面中,手動添加一些參數,來調整顯示的分辨率,或者使用特定的驅動程序。
如果我們要進行非UEFI傳統引導的網絡啟動,還需要對DHCP服務器進行一些特定參數的設定,來確保它能夠為非UEFI計算機進行引導。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如何通過iVentoy,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通過iVentoy的網絡安裝功能,我們可以輕松地給多臺計算機進行系統安裝,無論是在公司、學校,還是在其他一些場景中,都能夠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極大的便利。
除了基本的系統安裝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自動應答腳本,來進一步簡化系統安裝的流程,提高工作的效率。而在異地組網之后,我們還可以通過類似Tailscale這樣的工具,來完成網絡引導安裝,進一步擴展iVentoy的應用場景,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更多的便利。
,如果大家在使用iVentoy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留言和我們進行討論,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有趣的話題吧。
一期告訴大家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制作Windows系統U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此跳轉。這一期我們來聊一聊用之前制作的Windows系統U盤安裝Windows系統。
其實安裝Windows系統和安裝軟件一樣,畢竟系統也是軟件。所有不用擔心,不會特別麻煩。這里以安裝Windows11為例,簡單說一下具體操作。
第一步,讓電腦引導U盤啟動。這一步是整個過程中最麻煩的,原因在于不同品牌的電腦、主板,設置的方法不同。操作的邏輯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讓電腦先讀取U盤,從U盤中啟動。具體的操作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機器去搜索一下,無非就是按下開機鍵后,立刻按下鍵盤的某個按鍵,選擇U盤或者將U盤設置為第一啟動項。
以聯想拯救者R9000P為例,開機后按下F12,就能夠看到存儲設備列表,然后選中系統U盤,按下回車就可以,操作非常簡單。
第二步,選擇將系統安裝在硬盤上。U盤中的系統引導之后,會出現和安裝軟件一樣的界面。根據實際進行選擇就行,無非就是語言、Windows版本等等,并沒有任何難度。在選擇執行哪種安裝的部分,選擇第二個自定義,也就是全新安裝,之前硬盤上的文件會丟失。
接下來就是將Windows系統安裝在哪個硬盤上,界面會列舉電腦中已經存在的硬盤,一個硬盤可能有多個分區,只要寫著驅動器+數字,數字一樣的,就是同一個硬盤。如果硬盤上沒有必要的數據,建議選中后點刪除,這樣分區就不存在的,同一個硬盤會顯示為1個未分配的空間。選擇點擊新建,會自動進行分區,之后直接點擊應用即可。新硬盤會直接顯示1個未分配的空間,操作同上。
第三步,等。之后系統會自動安裝,中間會重啟幾次。建議提示第一次重啟的時候,把U盤拔掉。等待大約10分鐘左右,就能夠看到設置Windows。
第四步,設置Windows。這一不也不麻煩,根據屏幕提示點擊即可。最新的Windows 11需要微軟賬戶,已經聯網的話可以登錄。如果沒有網絡,或者不想注冊微軟賬戶,可以按下shift+F10,在CMD界面輸入oobe\bypassnro.cmd,回車后系統重啟,就不需要微軟賬戶了。
最后一步,安裝驅動。這一步可以通過第三方驅動軟件實現,也可以連接網絡之后,通過Windows更新安裝。前者優點是速度快,驅動安裝全,不同是需要下載第三方軟件;第二種方法有點是絕對純凈,缺點是速度比較慢,而且有些驅動可能沒有。
建議安裝系統之前,先去電腦、主板或顯卡等官網,把最新的驅動下載下來,安裝玩系統之后再根據缺失的驅動進行安裝。
還有激活系統這個問題,正版用戶直接輸入key就可以,或者以前電腦有正版系統,聯網之后,大概率會自動激活。其他情況可以去互聯網上查一查,方法有很多。還是建議大家支持正版。
看起來安裝系統很復雜,實際上很簡單,整個過程其實和安裝軟件沒有太大區別,難點在于開始如何設置U盤啟動,還有最后安裝驅動,反而安裝Windows沒啥難點。
希望這樣一篇教程能夠幫到屏幕前的各位。
(8935547)
般來說,臺式電腦要連接wifi,需要有無線網卡的支持。
無線網卡是一種可以接收和發送無線信號的設備,可以讓臺式電腦與無線路由器進行通信,從而實現上網。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好多功能可以使用智能手機來完成,比如替代作為無線網卡設備的角色。
首先,確保手機有連接上WIFI或是移動數據,在手機的“設置”中找到“個人熱點”,里面會有“USB網絡共享”和“藍牙網絡共享”。
若電腦支持藍牙設備,可直接打開“藍牙網絡共享”,進行藍牙連接,進行網絡共享;
若電腦不支持藍牙設備,那就需要找到手機的USB數據線,用數據線把手機與電腦連接,在電腦識別到手機后,在手機上打開“USB網絡共享”,電腦就會自動識別網絡。
這樣就可以簡單地使用智能手機代替作為無線網卡設備,讓臺式電腦連接上WIFI信號進行上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