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ITX小機箱,第一印象是小巧,同時伴隨著較為復雜的安裝過程,的確,ITX機箱由于體積限制在安裝時容易受到諸多限制,拆裝多次是常事,而設計良好且顏值出色的ITX機箱卻有著不同的體驗,在安裝完成那一刻是滿滿的幸福感,讓人愛不釋手,主機放在那就是一道矚目的風景。最近入手的愛國者YOGO系列的S1 ITX小機箱就有著不錯的體驗,愛國者S1的外觀非常的小清新,體積小巧同時卻能兼容長顯卡和安裝240水冷,可以組建一臺性能小鋼炮,同時還有雙USB3.0和Type-C接口、ARGB控制按鈕,實用性也相當不錯。
目錄
外觀展示
上機安裝
燈效展示
散熱測試
愛國者 YOGO S1機箱白色立式的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空氣凈化器,無獨有偶網上還真有DIYer把空氣凈化器改造成了ITX機箱,現在有了愛國者S1這個ITX機箱就不用在大費周章去改造了,并且S1兼容性、實用性要更高。愛國者S1整體尺寸238.8*175*412mm,凈重4.6kg,通體白色磨砂烤漆設計,手感觀感相當不錯,四面均采用開孔設計并附帶防塵網,散熱性能也不錯,實測即使是i7-10700K這種高功耗CPU拷機溫度表現也很出色。
▼愛國者S1的設計與愛國者之前的破曉X有著相似之處,同樣是主板橫裝、顯卡垂直安裝的設計,所以線材的進出口同樣設計在尾部頂上,出口處有橡膠保護,可以起到保護線材、防止蚊蟲進入的作用。
▼愛國者S1的頂部是定制的I/O接口,除了常見的開關、二合一耳麥、雙USB3.0等I/O接口外,相比一般的機箱還多了RGB控制按鈕和TYPE-C接口,一個方便控制燈效,一個進一步提高實用性,內外兼修。
▼取下磁吸式的頂部后可以看到四周的側板全部采用防掉螺絲固定,側板的開啟方式只需往上提即可,日后清洗防塵網等日常維護相當方便。
▼從這個視角就可以比較清晰的了解愛國者S1的裝機方向了,左側打開的為前面板,右側為主板顯卡等安裝入口,頂部為主板顯卡的擋板口。
▼橫臥后更加直觀,橫亙在箱體中間的是一個多功能支架,這個支架可以安裝240水冷也可以安裝一個機械硬盤。
▼取下多功能支架內部結構就更加清晰明了了,愛國者S1的內部可以支持134mm以內的風冷或者240尺寸的水冷,顯卡最大長度為32CM,可以安裝240水冷同時支持長顯卡,組建性能小鋼炮主機兩大要素都具備了。
▼S1的硬盤位可以安裝兩個2.5寸的固態硬盤,加上多功能支架上的機械硬盤位家用夠用了。
▼緊鄰硬盤位的左側有兩個線材固定孔,這兩個固定孔在之后的裝機相當有用,正是有了這些恰到好處的線材固定孔整個裝機過程才更顯順利。
▼在硬盤位的背面是SFX電源位置,內置了兩個減震墊。
▼順著電源位往上來到顯卡PCI-E槽處,PCI-E槽是兩個可拆卸重復使用的擋板,每個擋板上都還有定位孔,仔細看能發現這個位置頂上的框架處有凹進去一點,方便擰顯卡螺絲,這個細節相當不錯。
▼來個大拆解合照,除底部外的所有蓋板內部都有致密的防塵網,防塵網配合這些易拆的側板,安裝、維護都非常方便。
這次使用到的ITX配置如下,CPU是我測試U,i7-10700K,ITX主板是華碩的B460-I GAMING,SFX電源是酷冷至尊V650GOLD,沒有使用定制模組線。
▼華碩B460-I GAMING采用6相45A Dr.MOS供電,可提供225W以上的供電能力,帶i7-10700是沒壓力的,
▼酷冷至尊V650GOLD,V650通過80Plus金牌認證,采用全模組設計,全日系電容,支持風扇啟停,質保十年。
▼愛國者S1這個ITX小機箱建議安裝順序是先安裝主板,其次電源、硬盤、顯卡,最后安裝水冷。
▼在安裝完主板后可以把跳線,SATA線這些接好,同時如果和我一樣沒有使用定制模組線可以先把主板這頭的24PIN供電也接上,如圖。
▼以我這個V650電源為例,建議在接好電源的各種線材后再擰到機箱上比較合適,同時CPU和顯卡的模組線接入電源靠下的接口最佳。
▼接著安裝顯卡,我手上這個ROG的RTX2060S顯卡長度30CM,2.5槽,安裝進去還是無壓力的,底部仍有1CM多的空間。
▼最后安裝240冷排,安裝方向為冷排水管朝上安裝。如此順序安裝同時多利用機箱的走線固定孔還是比較輕松的。
愛國者S1底部四周環繞了一條ARGB燈帶,這個ARGB燈帶支持與主板進行燈效聯動,也可使用自帶的RGB控制按鈕切換各種光效。白色磨砂烤漆的機身配合這質感不錯的燈效,整體營造的氛圍相當不錯,賞心悅目的RGB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ITX小鋼炮主機如果散熱不行那終究只是花瓶,體積小能帶高配置同時保證散熱效果才是一臺優秀的小鋼炮主機,實際拷機測試檢驗成果,i7-10700K解除功耗限制同時BIOS開啟性能模式,以全核心4.7G的頻率進行持續拷機,室溫12℃左右,拷機5分鐘左右后溫度逐漸平緩,查看CPU歷史最高溫度僅70℃,表現相當不錯。
▼接下來加入顯卡的甜甜圈進行雙拷模擬極端情況下的散熱情況,持續拷機15分鐘后CPU歷史最高溫度76℃略有上升,顯卡溫度58℃,整體表現相當不錯,意味著即使是i7-10700K的8核16線這種PL2功耗達到158W的CPU,同時再加一個6Pin+8Pin的顯卡也可以輕松應對,是一臺名副其實的小鋼炮主機了。
這次ITX小主機裝機就先到這,從這次上機來看愛國者YOGO S1這個ITX小機箱體積小巧,外觀清新有質感,底部ARGB的環繞燈帶的設計更是點睛之筆,格調往往體現在細微之處。而在DIYer比較關心的實用性方面,支持240尺寸的水冷、支持長顯卡、雙USB3.0、Type-C接口、RGB控制等等無疑不體現其不錯的實用性。體積小巧顏值高、性能強悍散熱好這不正是每個ITX小鋼炮愛好者追求的么。
感謝閱讀!
國者在PC DIY市場也是個老品牌了,只是一直以來他們的機電散產品,在外觀設計和功能上都相對沉悶、樸實,沒有受到個性化玩家們的太多關注,借著近年“海景房”機箱的興起,愛國者也開始推出一些更符合年輕玩家喜好的產品,前有顏值和可玩性都很不錯的月光寶盒鏡,現在新的星璨嵐機箱又會是一款活力新作。
眾所周知,“海景房”機箱最新一批已經開始發展為無立柱的設計,愛國者星璨嵐就正好趕上這道春風,做成了正面和側面玻璃直接拼接,形成一道270°全景展示面,這樣通透感十足的設計非常新穎且美觀,特別是如今主板、顯卡和內存等在外觀都很下功夫,加上各類RGB燈光的散熱器、風扇,機箱確實需要有更大可視面來展示這些硬件,這樣無立柱的設計應該會是接下來機箱的主流設計。
不得不提的是,愛國者在新款機箱的命名和宣傳上也做了些新花樣,首先在他們的英文logo中就特意加入young,組成aiyoungo,而在此前的月光寶盒鏡就有個露娜的二次元化形象,這次星璨嵐機箱同樣如此,帶來新角色嵐。這些其實都很明顯地體現出了愛國者對年輕一代玩家的迎合,不僅在產品本身的新設計上,也在品牌形象上變得更新潮、更有活力。
而作為M-ATX規格機箱,星璨嵐還是挺大的一個,特別是以它的造型,用戶大多會把它放在桌面上,所以就要占到不小的空間,當然大體積帶來的好處就是硬件兼容性更好,它可以支持安裝最多五槽的主板,可以安裝360水冷散熱器,顯卡最大限長也達到了390mm等等。
相信大家早已經看到過太多“海景房”機箱了,由于必然有兩個玻璃面,所以難免有趨同的外觀,愛國者星璨嵐機箱就顯得不那么一樣,它在底部先做了個分層,像是做了“地臺”,再在上面建玻璃房,而且因為是M-ATX規格的機箱,它沒有做得很高聳,整體是比較寬的偏正方體形狀,這放在桌面上使用會更適合。
在機箱的正面和側面,愛國者星璨嵐幾乎都用玻璃占滿,配合高透光率的超白玻,讓機箱內的硬件一覽無遺,也讓RGB燈光彩盡顯,又或是放一些模型手辦在里面,也是現在年輕玩家們喜歡做的趣事,讓機箱如同個人藏品展示柜。愛國者還提到了在機箱的留白處,玩家可以自行在上面繪畫,或者貼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可以玩得很個性化。
可能有不少玩家會擔心無立柱會不會影響機箱的整體結構,容易變形。廠商自然也是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的,實際上這類機箱的右側面要比傳統機箱更加牢固,而頂部大多只是安裝風扇或者水冷散熱器,負重并不會太大,再加上玻璃在裝上去后,本身也會對頂部有一定的支撐,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會變形或者支撐不夠的問題。
不過玻璃的包邊不算太窄,好在用了與機身同色涂裝,保持很好的整體性,沒有多少突兀感。而且黑白兩種配色的星璨嵐機箱,所呈現出來的風格也截然不同 ,黑色版會黑得很純粹,給到內斂深邃的酷酷感,而白色版就很率真,給到干凈直白的純潔感。
這樣僅換個配色,就能帶來風格的轉變,應該是得益于其簡約直白的機身,結合透亮的無立柱兩面玻璃設計,使得不同風格都可以隨意和自然掌握,這是值得稱贊的一點。即使從它的I/O面板也得以延續它的簡約設計,開關鍵、USB 3.2 Gen2 Type-C、USB Type-A、3.5mm音頻和一字排開,沒有太多裝飾,簡潔明了,當機箱放在桌面上時,也可以很順手。
至于正面和側面玻璃都是通過上部的快拆卡扣來固定的,在下部還有插槽孔位用來定位和進一步固定,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這兩塊玻璃會無意“造反”,其實玻璃的包邊也是為了隱藏這邊緣的卡扣和卡槽,而在拆下玻璃后,可以看到機箱下部分倉其實挺龐大的,只是用玻璃包邊給巧妙地遮蓋了頭段,這樣使得底部的分層在視覺上不會看起來那么厚,可見愛國者還是有在美觀上做了點心思的。
在機箱頂部也有一些設計特色,這里有著大量的散熱開孔,密密麻麻地占據了頂部的大部分面積,并且不是簡單開個小孔,而是四個圓孔為一組這樣分布排列,看上去不那么普通,顯得比較可愛捏。
下到機箱底部,這也有著大面積的大圓孔散熱,標配的防塵網尺寸都是相當大的,而且是高端機箱才用的托架,比較厚道。另外就是在機箱的右側板,對應水冷排和主板位置有兩排散熱開孔,所以星璨嵐機箱雖然正面看似很密封,但在日常不太看得到的位置,其實散熱開孔就多多益善了。
進到機箱內部,星璨嵐機箱就顯得常規很多,基本就是一個標準M-ATX規格機箱的樣式,但細節處做得依舊讓人放心,有多個為走線留的開孔和扎線位,下部也可以安裝三把風扇,白色版的內部也是同色涂白等等。
在機箱內部的右前側可以安裝兩把120mm風扇,這里做了大面積網孔,加上中間還開了一大段口子,應該是為了兼顧結構強度和散熱,而在頂部就可以安裝最大360水冷排,偏左放置,剩下的面積就開了網孔,為側倉通風透氣。
另外機箱頂部也是有加高一些的,留出更多空間用來安裝頂部的水冷排,不過從外面看起來并不會覺得有刻意加高,而在機箱底部的腳墊做得比較高,也是有利于底部的氣流進出。另外機箱的一些細節也做得挺到位,白色版的螺絲柱是銀色的,還有I/O線纜也都是全部白色,這些對用戶會留下很好的印象。
到裝機的體驗上,星璨嵐機箱因為體積還比較大,硬件兼容性自然就很好,裝機難度不高,各處走線合理,操作空間寬裕,而且它的側板和玻璃都采用了快拆卡扣固定,這點也是非常厚道的,直接免螺絲輕松拆卸,非常方便。
機箱的大體積也讓玩家在選購顯卡、散熱器時,基本不用擔心太長或者太大,比如它的風冷散熱器可以支持到170mm,各種風冷之王都沒問題,顯卡限長也到了390mm,RTX 4090這些大家伙都能輕松裝入,甚至還能有空余的位置給大家放手辦。
而在機箱底倉也是挺寬大,讓電源走線變得簡單,這里可以看到它只配了個單盤位的硬盤籠,加上一個壁掛的SSD位,可能是考慮到如今M.2 SSD的普及,大多數玩家已經不要那么多HDD硬盤位了,但對于一些確實需要多盤位存儲的用戶就要另謀他法了。
在風扇和散熱器的安裝支持上,星璨嵐機箱最多安裝9把風扇,常規方案相信都是在頂部安裝一個360水冷散熱器,在側面安裝兩個120mm風扇,尾部安裝一個120mm風扇,這三把用于出風,然后在下部安裝3個120mm用來進風,這樣在視覺效果上會比較讓人滿足,但其實更理想的是在側面安裝兩把反葉風扇,在保持美觀的同時,內部風道也會更合理一些。
我們的機箱散熱性能測試采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能更好的獲得一致性,便于各類機箱散熱性能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將發熱模塊+散熱器視為一個大的發熱體,將機箱視為一個散熱器,這個大的發熱體的功耗和溫度會因機箱這個散熱器的性能而不同。通過測試得到機箱內外溫度差及功耗,就可以計算出它的熱阻,考慮到測試時的精度和誤差,以及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最終將機箱的散熱性能指標轉化為超能指數。
此前我們的第一代機箱散熱測試裝置只模擬了CPU的發熱,因為過去在很多機箱中,顯卡的散熱都相對輕松,但近年顯卡功耗和發熱量大幅增長,以及一些機箱還有對顯卡做了散熱優化,所以我們也與時俱進,在新的測試裝置加入了模擬顯卡的發熱模塊,更加貼近如今電腦的真實使用情況。
在全新的機箱散熱測試模型中,CPU和顯卡的模擬發熱體都搭配固定的風冷散熱器,測試時,散熱器的風扇滿速運轉。由于現在新款機箱都預留了數量眾多的風扇安裝位,所以為了發揮出每個機箱最大的散熱能力,我們會盡可能用轉速固定在1000轉的風扇把機箱裝滿風扇,而如果機箱本身自帶有大尺寸風扇,則會保留。
前面也提到,星璨嵐機箱的風扇安裝是有比較多種方案的,我們在多番嘗試后,發現側面兩把風扇用來進風是可以獲得最好的散熱表現,這符合我們的預期,而在底部安裝3把風扇,對散熱幫助確實有一點效果,但不會很大,如果不是有喜歡裝滿風扇的強迫癥,那其實也可以不安裝底部三把風扇。
從散熱成績來看,愛國者星璨嵐機箱的得分屬于這類“海景房”機箱的正常水平,應付一些中高端平臺都不會成為散熱的瓶頸,更適合日常的玩游戲、搞創作使用,但要追求跑分烤機的話,就不及那些更注重散熱的M-ATX,當然那一類機箱的顏值肯定就無法和星璨嵐相比較了,所以這要根據玩家的使用需求來作取舍。
至于影響到散熱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星璨嵐機箱的頂蓋不夠透氣,愛國者在頂蓋內面加了一層防塵網(而且是粘牢的),這帶來比較大的出風阻抗,使得熱量不能很快散發出去,所以希望散熱能更好一些的話,可以把這張防塵網撕掉,還是有挺明顯的改善效果。
正如開頭所說的,此前愛國者在DIY玩家眼中會顯得老牌而傳統,但星璨嵐這一批新機箱的出現,確確實實給到了大家不一樣的驚喜,有種愛國者突然就變得年輕了的感覺,在玩一種很新的young,所以無論對于他們品牌自身,還是產品的革新,星璨嵐都是一個很好、很恰當的開端。
在產品調性的轉變之外,星璨嵐作為機箱本身,也稱得上是同級別中的領先者之一,它不僅順應如今的“海景房”風潮,還用上最新穎的無立柱設計,在外表部分已經頗具競爭力了,而在硬件兼容性、裝機便利度和散熱能力,這些內在上面也都處于平均水平,使得它不會只是個花瓶,而是個有良好實用性的硬件展示柜。
最后在價格方面,愛國者也是讓年輕玩家們欣然接受,399元能買到這樣一個整體表現有點越級的機箱,真的有很不錯性價比了。如果你也是口水“海景房”機箱已久,但苦于其它的售價偏高,那它應該會是讓你滿意的第一次選擇。
小而美的審美年代下,如今喜歡M-ATX機箱的玩家是越來越多了,畢竟對于大部分玩家來說,ATX的擴展性往往都是用不上。與其把多余的空間白白浪費,還不如裝一臺小巧可愛的機箱更好,而且還可以直接放到桌面上不占太大的空間。最近,推出了針對游戲玩家推出了全新的YOGO M2機箱,它就擁有精致的外觀和良好的兼容性, 非常適合主流的游戲裝機使用,下面一起來看下。
從外觀上看,愛國者YOGO M2機箱采用了簡約的外觀和鋼化玻璃側板設計,整個機箱沒有花哨的造型和多余的設計,非常耐看。
在結構方面,愛國者YOGO M2機箱使用的是分體式的五金結構,它可以支持MATX和ITX的主板、最長350mm的顯卡、最高160mm的CPU散熱器,對于大部分主流的散熱器和顯卡來說,它都是可以輕松安裝的。
和常見的機箱不同,愛國者YOGO M2的鋼化玻璃側板是磁吸開合式設計的,這個設計可以直接拉開機箱側板,就像拉開窗戶一樣簡單方便,非常有意思。
平時拆卸鋼化玻璃側板的時候,我們總會擔心鋼化玻璃會摔爛或者磕傷,而愛國者YOGO M2的開合式設計就可以避免這些惱人的問題。
鋼化玻璃側板上的磁鐵,這塊磁鐵的吸力較強,小幅度的震動是不會輕易震開側板的。
除了磁鐵之外,側板的邊緣這里還有一個用來拉開側板的小提手設計,非常貼心。
機箱的底部帶有一個抽拉式的防塵網,平常維護起來比較方便。
在硬盤安裝方面,愛國者YOGO M2的硬盤架支持2*HDD+2*SSD或1*HDD+3*SSD的安裝方式,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平臺需求來使用不同的安裝方式。
如果是安裝雙HDD的話,我們只要上下各裝一個就好。
硬盤籠安裝到機箱之后的效果,如果硬盤籠的位置還不夠用,那么主機板上也是有兩個SSD位可以使用的。
在電源安裝尺寸方面,愛國者YOGO M2可以支持最長210mm的電源安裝,兼容性還是不錯的。
在安裝走線方面,愛國者YOGO M2也是提供了豐富的走線孔,裝機的時候比較方便。
愛國者YOGO M2的側板上還開有一排散熱孔,這些散熱孔是用來輔助硬盤散熱用的。
在散熱兼容性方面,愛國者YOGO M2支持頂置12cm*2、前置12*2和后置12*1的散熱風扇安裝。在滿風扇的狀態下,愛國者YOGO M2的散熱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作為一款200元價位的M-ATX機箱,愛國者YOGO M2的表現還是是讓人非常滿意的,畢竟它有著良好的兼容性,用來安裝大部分的游戲配置都沒有問題,而且精致的外觀更是讓人百看不厭。對于那些喜歡小而美的玩家來說,愛國者YOGO M2確實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