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的年輕人啊,不喜歡太新的東西,反倒偏愛舊貨。故而舊貨市場成了許多文藝青年和Vintage愛好者的精神圣地和審美春藥。
很多人都曉得成都有個叫李白鹿的博主,擅長舊物利用與改造,好多人一開始關注舊物和二手,都是源于他在14年的一篇舊物裝修帖中的種草。一夜之間大家發現:舊貨竟有如此魅力。
△圖片來自微博@李白鹿
李白鹿淘來的東西大都購置于成都的佳鴻華二手市場,小編就想武漢是否也有類似的能淘到復古美物的好地方,能買個老竹床、老蒲扇、老木柜什么的?
抱著搜尋美物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小編逛了武漢好幾個大型的二手市場,發現武漢的二手市場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毛坦二手家具家電市場
先從最坑的毛坦二手家具市場說起。
如果想讓周末的心情變得非常糟糕,那一趟白沙洲毛坦二手家具市場豪華一日游你值得擁有。
位于白沙洲烽勝路的毛坦二手家具家電市場是那種典型的“路上2小時,逛完5分鐘”的地方。地理位置夠偏不說,路況還極其稀爛,路面被大卡車壓得坑坑洼洼支離破碎,底盤低的車就甭開過來了,以免被磕得有去無回。
下車之后跟著導航穿過菜市場、廢墟和花木市場,再沿著路標指示繼續走,就到了二手市場。路況是差了些,倒不算很難找。
二手商戶們全部開在黑色幔子搭起的大棚里,乍一看跟旁邊賣花的大棚差不多。規模中等偏大,若干個大棚算起來,幾十家是有的。
如果你想要淘一些稍有美感的家居用品,這里你就不用來了。整個市場逛下來,基本上沒有任何想買的東西。
桌椅板凳、柜子、沙發和床是這里的主營,電器類極少,小玩意幾乎沒有。丑但實用是這里商品的共同特點。展示出來的家具品相基本都是七八成新以上,嶄新的也不在少數,但顏值方面,基本都是些廉價、呆板、過時又俗氣的樣式。
我們能看到鄉政府風格的醬油色辦公桌、文件柜和木躺椅三件套,農家樂風格的大圓桌和老實巴交的木餐椅,以及00年初時興的歐式輕奢風格的床板和顏色浮夸的大花床墊……
大多數東西用料就很次,即使去買非二手的全新品同款,價格應該也很便宜。
如果硬要做推薦的話,我覺得這里非常非常適合手上有多套房子要裝修出租的房東。
這里的東西土是土了些,但用起來還是沒問題。花很少的錢,隨便挑幾件就能湊夠一個出租房里該有的一切,即使東西被租戶用壞了也不會可惜。
想買正常家用的東西,這里也能挑出來,效果盡不盡人意就不好說了。
總的來說,如果你住的近,審美沒有要求,只需要便宜,那這里還是值得一來。如果你想淘又美又好的尖貨,那就有點大海撈針的意思了,不建議過來。
毛坦是朋友推薦的,在他的描述中,這里規模大、東西多,能淘到好貨……原計劃是單獨寫毛坦二手市場的(如果像朋友口述的那么好的話),去之前滿懷期待,去之后就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且壓根沒辦法單獨推薦。
失望是有些失望的,但也間接引發了我好奇:武漢到底有沒有能淘到好貨的靠譜二手市場。
為了尋找答案,小編又接連去了以下幾處二手市場:
提角公園舊貨市場
堤角公園舊貨市場和丹水池舊貨市場,名字是不同的兩個市場,但位置挨在一處,姑且當做一個市場罷。
和毛坦的大棚模式不同,堤角公園舊貨市場是一整棟樓,規模很可觀。坐輕軌的話,從堤角站下,C口出,朝堤角公園方向行500米,就能看到牛仔藍的舊貨大樓。
去堤角公園舊貨市場,你就知道武漢餐飲界每年要倒閉多少家餐館。
進到市場,目光所及,幾乎都是賣酒店餐廳配套的電器與炊具:不銹鋼操作臺、水池、煮面桶,排風扇,爐具,蛋糕保溫箱,餐桌,椅子,鍋碗瓢盆,冰箱,冷柜,咖啡機,制冰機,空調……
幾乎所有與餐飲相關的用品都能在這找到,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二手的辦公領域商品。
東西區域分的還算清晰,基本上每家都有自己的主營產品:賣餐具的專心賣餐具,賣電器的全部是電器,不會賣其他。總的來說,選購起來很方便,也很全面,非常適合想要開餐館或者蛋糕房的朋友。好多東西都是全新的,但價格比新品要美麗很多。
辦公用品也是這里的大類,創業初期資金有限的朋友,不妨選購一些不錯的二手辦公桌椅,好多東西跟新的差不多(又要感嘆武漢每年要倒閉多少家創業公司)。
想買家用產品的話,這里的選擇就比較少,無非是空調和冰箱類尚可選擇,其他的東西不建議。商業廚房用具體量都很大,一般家庭用不著不說,也比較忌諱用別人用過的餐具什么的。
文藝青年們就別來了,這里只能淘到俗世煙火,沒有畫意詩情。
唐家墩舊家具市場
唐家墩舊家具市場開在一條巷子里,和堤角舊貨市場相比,簡直小得可憐,可能只有毛坦舊貨市場三分之一不到的規模。
一墻之隔的中央錦城舊家具市場是老三眼橋舊家具市場,和唐家墩舊家具市場可算作一個,統稱唐家墩舊家具市場吧。
這個舊貨市場的調性和毛坦二手市場差不多,但是品相上比毛坦的東西清爽干凈,也沒那么老土,認真淘的話,確實能淘到一些價格美麗,材料不錯,樣式可觀的東西,因為各人審美差異,故此不放案例。
主營家用的桌椅板凳,柜子和寢具,以及辦公家具,電器零星,門類有限。掛中央錦城舊家具市場門頭的巷子進去以家用家具居多,隔壁的唐家墩舊家具市場則以辦公家具為主,可按需選擇。
整圈而逛下來,發現這里賣高低架子床的商家特別多,一條巷子本就沒幾家賣舊貨的,賣高低床的商戶就占了許多。建議有這方面需要的機構采購,比如工地宿舍,比如公司集體宿舍什么的。
如果沒什么明確要淘的東西,我覺得一般人去逛肯定不會喜歡這里,畢竟這里確實沒什么可逛的,收獲不了任何淘寶的樂趣。
徐東古玩城
徐東古玩城是本次去的唯一一個“古玩城”,而非“二手市場”。
古玩城和舊貨市場定位不同,二手市場大件為主,古玩城小件居多。兩者相比較的話,其實古玩城更有淘寶的意味,但同時也更有門檻。
地方挺大,包羅萬象,玉器珠寶、貴重木器、書法字畫、文玩古董……各種都有,但是每樣都不接地氣,屬于一般人不敢買or不會買的地方。
如果要淘家居用品的話,這里絕非首選,淘些小玩意的話倒是更適合。貴的東西,如果不是很懂的話,不要買。如果價格不貴,又很喜歡,可以入手。
總體來說,我覺得這里更適合欣賞游玩,看一些稀奇有趣的玩意兒。
和徐東古玩城差不多屬性的地方還有:香港路古玩市場,崇仁路集郵市場以及泰寧街古玩市場。
古玩市場都是周六周日最熱鬧,無論哪一個古玩市場,到了周末,都會出現大批地攤,逛逛稀奇還是蠻有趣的,推薦周末去走走。
香港路古玩市場最熱鬧的是牌坊那一塊兒,來這的大都是懂點行的人。小件為主,種類很多,大都屬于文玩古董,偶爾能看到一些平價民間舊物,需要淘,需要講價。
崇仁路集郵市場樓里以郵票和書籍字畫居多,瓶瓶罐罐也不少。外面的地攤賣些不知道什么東西但一看就是不能買的“古董”。個人覺得沒有香港路地攤好玩兒,不過集郵愛好者必去。
泰寧街古玩市場被好多人提到過,實際上不怎么樣,不如香港路古玩市場。賣的東西以破銅爛鐵居多,有價值的東西很少。
其實大可不必囿于泰寧街的巷子,直接走到銘新街南京路交界那一塊賣舊貨的門店,東西多,品質也高一些,價格不貴,很多開復古主題餐廳或咖啡館的會去這里淘貨。
總 · 結
毛坦二手家具市場:適合手上有多套房子要裝修出租的房東。
堤角公園舊貨市場和丹水池舊貨市場:適合想要開餐館或者蛋糕房的朋友/創業初期資金有限的朋友。
唐家墩舊家具市場:需要購買高低床的機構單位,比如工地宿舍,比如公司集體宿舍什么的。
徐東古玩城:淘些小玩意,旁邊宏昌路上有一家門道,值得逛逛,專賣老家具;
香港路古玩市場:一些民間舊物可以淘淘;
崇仁路集郵市場:集郵愛好者必去,瓶瓶罐罐小玩意很多;
泰寧街古玩市場:不推薦。不過銘新街南京路交界那一塊賣舊貨的門店,適合復古主題餐廳或咖啡館淘貨。
武漢的舊貨市場與北上、成都、重慶相比有好大一截差距。一直希望武漢能有個超級牛P的舊貨市場,時光駐留,滿目琳瑯,該有多棒啊。
武漢也是歷史名城,真的很奇怪那么多從前的老東西都在哪去了,為什么市面上流通的都是些個不入眼的貨色。
對于愛舊貨、愛雜貨的人來說,一個城市缺少這樣的“淘寶”去處還真是遺憾呢。
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高校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大學生群體眾多,形成了獨特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在武漢讀過四年大學的人,幾乎都將市區內的商圈游逛完畢,也會區分出印象深刻的地方。比如洪山區珞瑜路廣埠屯,就是一處數碼產品消費的圣地,那里有電腦城,有手機賣場,還有各類配件批發市場,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數碼賣場之一。其中有一座賣場,它接壤知名高校校園,由一棟大樓組成,專營筆記本電腦及相關配件產品,成為當年學生買電腦的必去地,它就是廣埠屯資訊廣場。
作為年輕人最追捧的數碼產品,其市場容量巨大,前景廣闊,且基本沒有衰敗期,因而各個城市商圈里的數碼商鋪幾乎都是必不可少,武漢也不例外。除了常見的數碼品牌連鎖店外,城區范圍內還有好幾處專業化的數碼賣場,像本地土著熟悉的漢口大智路、前進路,武昌中北路等地,再就是洪山的廣埠屯。而在廣埠屯區域的賣場又分為幾個點,一是電力職院旁的電腦城,以組裝臺式機和數碼配件為主;一是王朝酒店旁的賽博,以手機和數碼配件為主;再就是華師大旁的資訊廣場,以筆記本電腦和數碼配件為主。從周邊區位來看,幾大賣場都占盡優勢(不然也不會成型),交通便捷、人口稠密,市場潛力巨大。
具體來看資訊廣場,它位于珞瑜路廣埠屯核心區,周邊有華師大、武大等知名高校,遍布生活小區和商圈。廣場建在華師大北門邊,正對武大南門,設有專門的一條過街天橋,無縫連接學生群體,成為眾多學生對武漢的第一印象。廣場由一棟大樓組成,外墻被眾多品牌數碼產品的宣傳展架包裹,裝修得直白醒目,也是一處固定的新品展示區。一樓進門即是偌大的筆記本展示和銷售區,被眾多品牌展柜分割,靚麗又時尚;由一樓電梯上二樓以上,則是筆記本電腦賣場、數碼配件賣場、手機賣場、售后服務區以及辦公和倉儲區。基本上,一棟樓里涵蓋了所有數碼產品的銷售、展示、售后等流程。
從實際經營場所的面積來看,資訊廣場的規模能夠在整個武漢排得進榜單,在學生群體眼里的知名度也較高,這不僅體現在消費者角度,還體現在剛出學校的畢業生那里,他們很多人人生中的第一份實踐、工作往往都是從資訊廣場開始。在線下市場火爆的那幾年里,資訊廣場筆電區兼職和正式職工招聘一位難求,往往要拖著關系擠進去,特別是節假日的兼職機會,都是“拉幫結派”。面試、打分、在展區講解筆電產品,套上小馬甲,面帶笑容推介,這是一位學生兼職的標準流程,看似繁瑣,實際需要大量的付出和訓練。
一般人看資訊廣場,可能都會被一樓時尚的筆電區所吸引,但實際上二樓以上的賣場也很“大”,這個“大”主要體現在產品分類廣、品質雜、價格虛等特點。二樓以上有筆電,但以二手居多,還涉及到手機、平板甚至包括導航儀、攝像頭等冷門產品,新舊類別難以判斷。品質上,所有數碼產品有的看著密封全新,但翻新概率很大,即便是正品,也有各種水分可能。至于價格上,因為現場劃分有超多攤位和賣家,看似獨立運營,但仍然非常有可能沆瀣一氣,集體坑人的概率大,不是行家難以招架。
雖然規模大,顏值高,但這并不能掩蓋資訊廣場里的亂像,即便是一樓的品牌筆電區也是非常有意思。最常見的場景是,顧客從大門進去,需要經過一樓賣場,這時候每個品牌區導購的注意力都會被調起來,跟著顧客移動,只要來到自家區域門前,便會上前推銷起來,也不管別人是否真的有需求。對于確實想買電腦的人來講,可能會覺得導購十分熱情,不好拒絕,于是停留下來觀賞;但對于只是進來“看看”的人,或者經過的人來說,類似的舉動就很煩人了。一進來,就會覺得有一堆蒼蠅圍著自己轉,還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考驗承受力。
在類似的高強度推銷中,肯定也會有買電腦的人,那么這時候好戲便開始上演。首先是三五導購聯合轟炸,主動咨詢顧客需求點,推銷自家機器亮點,還會設身處地作場景推演,表示機器非常合適。一旦顧客肯定,達成交易,流程自動轉下一步,由一位導購將人帶走登記,引到樓上進倉庫提貨付錢。最后再進行什么裝系統、設置什么的,顧客拿成品走人。大概的流程是這樣,看著非常流暢,但實際上,因為賣場規模龐大,倉庫只有幾處,人多的時候任意一個流程需要排隊,造成顧客跟著導購跑,要登記就登記,要交錢就交錢的情況,很有畫面感。
在資訊廣場里購買電腦,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看到成品,看到樣機并體驗,這種摸得到的感覺很踏實,并在對比中看到產品之間的差異。但同樣劣勢也有,相比購買產品時“變態熱情”的導購,遇到問題再上門時,導購幾乎換了一種臉面,機械式推托,各種檢測,再推到售后。同樣在售后,又是一大波流程、等待,體驗欠佳。想起當年讀書時,小編的幾位室友電腦都在資訊廣場買的,熟人介紹熟人,價格便宜了一些,但幾年后的售后千奇百怪,一視同仁,讓人蒙圈。不過,相對大部分如今已經消失的賣場,資訊廣場目前至少還存在,已比大部分商業體幸運。
漢這座城市,既有著一座大城市自帶的繁華光環,也保留了不少帶著市井煙火氣的老街古巷。很多游客的印象基本都還停留在長江大橋兩岸華麗的燈光秀上,但隱藏在這片繁華之下的那些復古且令人懷舊的老街卻少有人去了解。
接下來要說的這條武漢老街,是一座十分隱秘的舊貨市場,它身處在老漢口的鬧市中心,但是很多行內人都很難尋到它,里面許多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店子里,擺滿了各個年代的老物件,只要給錢就能買得到,這個地方就是武漢的泰寧街。
泰寧街位于武漢的江漢區,與漢口最熱鬧的江漢路僅只有一街之隔,但是卻十分低調,幾乎很少有游客知道它的存在,也很少有人專門為了找尋這座隱藏在鬧市里大型舊貨市場。走進泰寧街仿佛好像進入到另一個世界,剛剛還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步行街中穿行,然后緊接著便是屬于泰寧街專屬的懷舊安靜的氣氛。
泰寧街所處的這條街道算不上寬敞,可以說得上屬于比較狹隘的那種,街道兩旁的老樓也都看起來有些許老舊,低矮交錯的電線桿,伸出老遠生了銹的晾衣架子上曬滿了一件件花布衣衫,當陽光從上而下在各家種滿花花草草的陽臺上傾瀉一墻時,有著恍如隔世般的寧靜感受。
關于泰寧街,它還有著“武漢最大舊貨市場”的稱呼,在這條看似不起眼的老街上,還有著各種八九十年代的舊電器、舊書以及古玩。各種泛黃的書報,還有極具年代感的唱片店,以及精致的鼻煙壺等等老物件,讓人看得不禁有些眼花繚亂。
那些看起來有些掉漆的復古擺鐘,仿佛一秒就能將人帶入到從前呆坐在門前靜靜聽著時鐘滴答滴答走動的那個夏天。電扇呼呼地吹著,錄音機里還反復播放著《粉紅色的回憶》,一句“夏天夏天悄悄溜去留下小秘密”在耳畔旁響著,那個物質并不富裕的年代里,光是聽著一盒老磁帶就能讓人感覺到無比快樂。
作為武漢曾經“最大的舊貨市場”,有時候還能逛到出沒得有些“神秘”的跳蚤市場,上面會擺上不少有趣的老物件,對于一些慕名而來但卻不怎么懂行的來說,很難體驗到其中的樂趣,不少本地的內行人表示運氣好還能“撿個漏”,能在這堆物件中挑到中意的好寶貝。
泰寧街在不同人的眼中意義都有所不同,有些人逛泰寧街,是為了“淘寶貝”,有的只是想在這條街上尋找一些曾經難忘的舊時光,那些封存在記憶里的老報紙、各種校徽、像章,以及笨重的黑白電視機等等,有關每一個漸漸消失在生活里的老物件,仿佛都能一秒將人帶入到曾經的八零九零年代。
在小陸看來,泰寧街作為一條滿是舊物的老街,是特別值得第一次前去武漢旅游就到此打卡的地方。它不同于博物館的高大上,泰寧街這里的老物件更為接地氣,而且還能了解許多有關老漢口曾經最真實的市井生活的剪影,無論是平常百姓家里最常見的水壺,還是充滿年代感的餅干大鐵盒子,以及鋁皮飯盒等等,都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的氛圍。
所以對于喜歡武漢這座城市的小伙伴們,當你們將武漢作為旅行目的地的時候,不要再只知道黃鶴樓、戶部巷、楚河漢街、江漢路步行街等等作為打卡景點,其實像泰寧街這樣低調的老街,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因為在這個地方,可以慢慢悠悠地閑逛, 在一件件舊物里面,去感受曾經老漢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