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武漢)凌久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向該校捐贈了22臺電腦,建立了一個“希望電腦教室”,同時捐贈了一批圖書援建了一個“希望圖書室”,還為學校捐贈了一批體育學習用品。
索河中學創建于1956年,位于蔡甸西部最邊遠的鄉村,是索河地區唯一的一所鄉村中學,現有教職工42人,在校生300余人。“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孩子們心底最深的渴望。”據學校負責人介紹,索河中學相對城市里的學校教學硬件條件相對薄弱,教學電腦等設備較少。
凌久電子此前曾多次在新洲區、黃陂區援建“希望電腦教室”,用真誠愛心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編輯:丁翾】
海拔379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曲鄉中心寄宿學校的孩子們在這個夏日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穿越崇山大川,跨越3299公里,信飛科技首間綠色電腦教室正式落成。
這是信飛科技向善公益項目“X計劃”的最新實踐。信飛科技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綠色雙碳等政策號召,堅定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秉持科技向善理念,此次為吉曲鄉中心寄宿學校援建一間電腦教室,并捐贈生活及學習物資,希望用科技點亮夢想,為高原上的孩子推開一扇“科技啟蒙之窗”。
圖:信飛科技首間綠色電腦教室落成。
“人工智能是怎么學習的?”“AI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未來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7月5日,在全新落成的綠色電腦教室里,信飛科技愛心志愿者帶來了一堂趣味橫生的AI科普課,孩子們爭相舉手拋出疑問,好奇與興奮在臉上綻放。
吉曲鄉中心寄宿學校,坐落于高原地區,距離縣城約130公里,周圍群山環繞。信息化教育設施缺失、教育資源匱乏,客觀上阻礙著學校教育發展,也影響著學生們信息技術領域的學習和成長。鄉村振興,教育先行。助力偏遠鄉村地區引進信息化教育資源,成為打通鄉村教育“最后一公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
信飛科技“X計劃”公益系列持續關注鄉村教育,了解到吉曲鄉中心寄宿學校的信息化教育困境,創新推出“綠色電腦教室項目”。信飛科技作為一家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為適應新的發展需求,每3至5年就會有一批電腦設備更新換代,這些電腦硬件往往具備很高的再利用價值。項目小組建立了完整的再生電腦運營流程,這些電腦經過細致的檢測、評估和維修,以及必要的升級改造、性能測試、系統安裝、消毒包裝,最終翻越了三千多公里,抵達吉曲鄉中心寄宿學校。
“以前學校沒有獨立的計算機教室,現在夢想終于成真了!”吉曲鄉中心寄校校長俄江表示,以前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專業計算機設備和信息技術知識,如今在新落成的綠色電腦教室里,孩子們能夠徜徉在信息科技的海洋中,拓展知識領域,提升綜合素養。
綠色電腦教室落成當天,信飛科技技術總負責人許由與青海的孩子們遠程連線,以自身求學經歷勉勵孩子們志存高遠,發憤圖強,努力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能與素養,在數字時代茁壯成長為優秀的專業化數字人才。
圖:信飛科技愛心志愿者為孩子們發放愛心物資。
了解到在高原地區物質資源匱乏,很多孩子缺少培養良好衛生習慣的條件,信飛科技志愿者為孩子們準備了愛心洗漱包和藏漢雙語字典,每個洗漱包里包含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香皂、洗發沐浴露和面霜等物資,并為孩子們舉辦了一個集體生日會,分享溫暖與甜蜜。
此外,信飛科技志愿者實地走訪了兩戶學生家庭,帶去了米面油及學習文具套盒等愛心物資,同時深入了解了當地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狀況,號召更多社會力量加入,讓涓滴努力匯聚成海,守護鄉村孩子的成長與夢想。
初心如磐,向善而行。公益精神既是企業社會責任,也深深融入了信飛科技企業文化之中。近年來,信飛科技積極踐行“科技向善”與“可持續發展”理念,依托旗下向善公益項目X計劃,持續關注并助力普惠金融發展、公益專項捐贈、生態環境保護三大方向,推動金融科技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建設“人人可公益”的企業文化。
隨著信飛科技首間綠色電腦教室在青海吉曲鄉落成,科技的種子正在雪域高原的孩子們心間生根發芽。面向未來,信飛科技將繼續躬身篤行,為大山深處的更多孩子送去綠色電腦教室,同時,在公益之路上積微成著,步履不停,挖掘科技與公益交集,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播撒科技種子,開出夢想之花。(完)
編輯:許兵
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各種電子設備。然而,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去計算機教室要穿鞋套的那個特殊時刻?那時的我們,對于這個看似繁瑣的規定總是充滿好奇和不解。那么,為什么小時候我們要在進入計算機教室時穿上那雙白色的鞋套呢?相信很多80后,90后都是這么做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計算機教室的設備非常昂貴,而且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為了保護這些設備,學校采取了嚴格的防護措施。而穿鞋套就是其中之一。鞋套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塵、細菌等污染物進入教室,從而降低設備損壞的風險。
其次,計算機教室的設備內部有許多敏感的電子元件,這些元件對靜電非常敏感。靜電可能會對設備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導致設備報廢。因此,穿鞋套可以減少靜電的產生,保護設備的正常運行。
此外,穿鞋套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保持教室的清潔。計算機教室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每天都有很多學生在這里學習。如果不穿鞋套,鞋子上的灰塵和污漬就會帶入教室,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環境。而穿上鞋套,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最后,穿鞋套也是一種禮儀。在計算機教室里,我們需要保持安靜、專注的學習氛圍。穿上鞋套,就像是一種無聲的提醒,讓我們更加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更加尊重他人的權益。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計算機設備已經變得越來越耐用,防塵、防滑和防病毒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小。因此,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取消這個規定。但是,無論這個規定是否還存在,我們都應該記住它背后的意義:尊重和保護我們的學習工具,這是我們作為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
最后,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計算機教室,那個讓我們充滿好奇和向往的地方。那里,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計算機,學會了如何獲取知識,學會了如何思考問題。那里,是我們成長的起點,是我們追求夢想的舞臺。
總之,小時候去計算機教室要穿鞋套,既是為了保護昂貴的設備,也是為了維護良好的學習環境。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離開了那個房間,但是,那個房間的記憶,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那些關于鞋套的記憶,就是我們童年的一部分,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你們小時候上電腦課也穿過這種鞋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