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PC領域,與時俱進且兼具創新的商務本產品非常稀少,ThinkPad X1 Carbon可以說是其中卓越的代表。從2012年第一代ThinkPad X1 Carbon推出至今,ThinkPad X1 Carbon成了很多用戶心中高端商務本的代名詞,被很多商務人士冠以安全穩定高效的美譽。今年對于ThinkPad X1 Carbon更是頗具意義,因為這是它的第十代產品。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中,逢10為大事。第十代 X1 Carbon —— ThinkPad X1 Carbon 2022給用戶帶來了哪些驚喜?
輕薄堅韌的經典外觀
談起ThinkPad X1 Carbon,不可不聊它出色的外觀設計。航空級的碳纖維機身,在帶來高級感的同時,也將筆記本的重量和強度拿捏得剛剛好。
我們拿到的這款是紋理黑的配色,與沉浸黑配色相比,它的“黑”更淺,機身上的碳纖維編制設計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也更具質感和高級感。此前,沉浸黑都會在頂配產品中出現,這次在首發產品上配備,非常良心。1.12kg的重量與上一代基本持平(上一代1.13kg),但在14英寸的筆記本中仍然非常突出。
機器可以單手開合,并且開合時候受到的“阻力”非常均勻,可見轉軸做工非常出色。屏幕支持180度開合,實際觀感應該是比180度略大一點。
屏幕采用了四面窄邊框的設計,16:10, 2240*1400分辨率,支持HDR400和杜比視界,屏幕設計堪稱完美。
通過紅蜘蛛校色儀來看,其色域為100%sRGB,色準為1.32,是一款屏幕素質出色的產品。
據了解,這塊屏幕還搭載TüV萊茵認證硬件級防藍光技術, 并通過Eyesafe護眼認證,降低有害藍光同時, 使屏幕觀感更加自然。
在屏幕的頂部,設計有ThinkShutter物理開關、IR攝像頭人臉識別(選配),在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同時能夠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配備的FHD攝像頭+4陣列麥克風,可以讓視頻會議畫面更加清晰,提升溝通效率。在如今不確定的環境之下,ThinkPad X1 Carbon的出色會議功能無疑是商務人士保持高效的利器。
通過實際會議測試來看,ThinkPad X1 Carbon的攝像頭畫質和拾音能力非常出色。其畫質的表現非常清晰與手機攝像頭(圖右)相比也毫不遜色。同時它還能根據環境進行一定的補光處理,讓與會者面部更清晰。當然我更喜歡的是LTE網絡所帶來的移動性,在社區樓下的休息區開會簡直太贊了!
同時,還設計有Computer Vision慧眼感應,識別用戶狀態,守護隱私安全。通過神經網絡,智能識別用戶所處狀態,人走自動鎖屏,打開自動識別人臉并解鎖,令安全與便攜得以共享。當無人注視時,智能降低屏幕亮度,提升續航時間。開啟生人檢測功能后,檢測到背后有人靠近,屏幕會自動彈出警示,并模糊正在顯示的內容。
鍵盤部分依舊是標志性TrackPoint小紅帽配合經典三鍵設計, 鍵盤鍵程很深,體驗非常舒適。同時鍵盤還設計有防潑濺設計,避免了因咖啡或水杯傾倒導致的機身受損。同時它還是氣動性鍵盤,讓C面進風輔助散熱,從而讓整機性能更好。
鍵盤右上角設計有指紋識別,可以在不方便面部解鎖的時候(比如公共場所需要戴口罩)來快速開啟工作。
在接口方面,它配備了2個Thunderbolt 4多功能接口,可以外接顯卡塢,提升整機的圖形處理性能,也可外接多個4K顯示器,提升工作效率。2個USB-A 3.2 Gen 1高速數據接口, 兼容主流設備,免除轉接煩擾,比如硬盤/U盤等。 HDMI 2.0b視頻接口,可以一線直連顯示器或投影儀。
P28處理器加持 性能大幅提升
在英特爾移動端十二代酷睿處理器家族里,除了傳統的H45系列、U15系列,還全新設計了P28系列。從官方介紹來看,這是針對于高性能輕薄本所設計的處理器。此次ThinkPad X1 Carbon 2022便是搭載了該系列處理器。我們拿到手的型號是i7-1260P,其采用10mn工藝(Intel 7),TDP為28W,12核心(4P+8E)16線程設計。
通過R23的測試來看,其多核心得分9366pts,單核心得分1575pts。這個性能表現如何?我們拿上一代的Carbon(i5-1135G7)來看,當時的23跑分成績為4974/1221,可見全新的一代的ThinkPad X1 Carbon 2022性能提升明顯。
雖說是Xe集成顯卡,但仍然有不錯的性能表現。通過3DMark Time Spy的跑分來看,其顯卡得分1639分。此前,有報道過全新一代的入門級獨立顯卡MX550,其同樣的模式跑分大概是2500。也就是說,ThinkPad X1 Carbon 2022能夠達到其65%左右的性能水平,應對簡單的視頻剪輯、圖片處理基本無壓力。
硬盤方面,型號是三星mzvlb512hbjq-000l2,也就是OEM版本的PM981A。對應的硬盤就是大家熟悉的三星970EVO PLUS。通過CDM的測試來看,這塊512GB容量PCIe 4.0固態硬盤讀取速率為6816.5MB/s,寫入速度為4299.8MB/s。
內存方面來自三星LPDDR5 5200MHz,AIDA64測試來看其讀取速度69261MB/s,寫入62198MB/s。寫入速度和讀取速度相比于DDR4均有明顯提升。
我們通過AIDA64的Stress FPU對ThinkPad X1 Carbon 2022進行壓力測試。經過30分鐘后,其功耗能夠保持在28-30W之間。風扇噪聲方面,除非靠得非常近能夠聽見一些,正常使用基本無感。
同時,我們也發現此時的CPU溫度表現較高,大概有96攝氏度。和ThinkPad的同學溝通后發現,需要更新BIOS進行修復。網站在這里:https://think.lenovo.com.cn/support/driver/driverdetail.aspx?DEditid=95647
一鍵更新完BIOS后我們重新對產品進行了測試,發現其CPU溫度保持在74度左右,功耗表現為20W。從這個小插曲中也能看到,ThinkPad X1 Carbon實際上可以是可以拼性能釋放的,但并沒有一股腦純性能論,而是兼顧了用戶的實際需求。想必這也是ThinkPad X1 Carbon能夠傳承十年依舊為人稱贊的原因。
在鍵盤表面溫度方面,我們拿熱力儀器進行了檢測,常用鍵盤位溫度多數為30度附近,正常使用無感。
這是得益于其內置了雙風扇散熱系統,配合全新氣動性鍵盤提升了C面的進風量,兼顧了靜音和高效。
我們拆機來看一下其內部做工。擰下機器背殼的五顆螺釘,即可撬起后殼。可以看到內部做工比較規整。雙風扇單熱管設計,碩大的電池。硬盤上面覆蓋有導熱片。
(LTE模塊來自移遠通信)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通過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模式來測試,其成績為5295,說明其可以輕松滿足日常辦公、視頻會議、圖片處理等工作。
長續航和LTE網絡加持 移動辦公無后顧之憂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身處北京的打工人都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居家辦公省去了通勤的煩惱,也帶來了效率低下等問題。畢竟坐在工位辦公和躺在床上辦公確實差別挺大的。
因此,很多居家的用戶都想在小區樓下或者開放的公園進行辦公,呼吸下新鮮空氣,看看人群,更重要的是效率會有不錯的提升。當然,很多人受限于設備,只能是想想,即便嘗試,體驗也并不好(筆記本網絡、續航為主要因素)。
有了ThinkPad X1 Carbon 2022,這種小范圍的移動辦公也成了可能。筆者嘗試在小區樓下的公共空間嘗試用ThinkPad X1 Carbon 2022辦公,發現除了木制凳子坐著確實不太舒服之外,其他的都還挺不錯。
首先是網絡方面。筆者此前經常去咖啡廳辦公,咖啡廳的網速像盲盒一樣,時快時慢,刷網頁都非常痛苦,往往需要手機開熱點才能夠解決筆記本聯網問題。ThinkPad X1 Carbon 2022內置有LTE無線網卡,能夠保障使用者時刻在線。我在戶外實際測試了一下網速,下載速度33Mbps,上傳速度21Mbps,相當于20-50M的寬帶,能夠滿足日常辦公、網頁瀏覽以及觀看直播的需求。這種網絡速度比很多公司所分配的OA網絡賬號更快(比如我司)。
據了解,LTE機型贈送15GB×12個月,合計180GB高速國內流量。應對商務用戶的移動辦公需求基本沒問題。
在續航方面,我從筆記本滿電狀態下將其帶到戶外使用,期間沒有進行供電。屏幕亮度為70%,LTE狀態為開啟,未開啟節電模式。從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主要從事企業微信溝通、瀏覽器瀏覽網頁、撰寫文稿,截至中午休息,耗電40%。中午休息,待機兩個小時,掉電3%。從下午2點到下午4點,主要是處理企業微信、網頁以及PS修圖,工作不間斷。下午四點之后,機器電量剩余20%,自動開啟節電模式,用到了下午五點下班,剩余4%的電量。
總的來看,在完整的一天辦公中,ThinkPad X1 Carbon 2022在續航方面是完全可以滿足的。如果有更長時間的使用需求,可以一直開啟節電模式,在無網絡需求的時候,可以關閉LTE。
作為高端商務本,ThinkPad X1 Carbon還擁有出色的高端尊享服務。比如高端客服專線、尊享全球聯保、意外數據拯救等。讓商務人士辦公再無后顧之憂。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從實際體驗來看,ThinkPad X1 Carbon 2022延續了前幾代的經典設計,并且在性能、設計、智能等方面有了一定提升,能滿足如今混合辦公下商務人士的使用需求。作為一款延續了十年的經典之作,ThinkPad X1 Carbon 2022并沒有讓我這樣的老粉失望。如果你最近有更換商務本的需求,并且對穩定性、視頻會議、性能、移動性都有要求,那么在618期間,ThinkPad X1 Carbon 2022不容錯過。
者:祭司司司
上學的時候,電腦一直用的是筆記本。學生錢不多,挑來挑去只是為了追求盡量性價比,以及可以打游戲。那會兒ThinkPad對我來說還是可遠觀而不(mai)可(qiu)褻(bu)玩(qi)的高端系列,特別是后來E系列泛濫之后,更是覺得ThinkPad開始自掉身價,低端系列容易砸自己的牌子。平心而論,聯想收購了ThinkPad之后,也做出了很多的調整和改變,例如把一些曾經的高端技術開始向低端系列下放,或者通過一些平價的新產品線,盡量把價格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
但是,這里一定要吐槽一下作為美帝良心的聯想,我覺得既然所有電腦(不太確定國外有沒有生產線)都是在大陸地區生產,為何產品配置國內國外還有這么大的差距!例如X系列的X260,美國和香港地區也都支持升級IPS的屏幕,國內還是全線使用傳統的LED屏幕。作為一天看8小時以上的上班狗,稍微多個選擇對消費者真的不是壞事兒,即使只有一部分選擇升級,也是體現良心的大好事兒啊。這是我一直想不清楚的一個地方。還有就是國外支持部分型號的定制,國內也沒有開展相關業務,這也是我選擇海淘電腦的一大原因。
作為一名頻繁出差的咨詢狗,選擇電腦的時候,必須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輕薄。每天都需要背著通勤,時不時要出差。所以希望電腦的重量越輕越好,還有就是希望機身尺寸也要控制得合理;
鍵盤手感。文字工作者,每天需要編寫大量文件和會議記錄,鍵盤手感不好的話,打字超過兩三個小時手指頭都不自如了;
續航時間。現在用的單位配發的老X220,電池已經廢掉了,基本上離開電源撐不住1小時。新的電腦最好可以撐住一上午的使用;
性能尚可。性能我排最后,但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出門的話還希望電腦能承擔起娛樂工具的重要性。特別是要能打Dota2;
基于這些原因,X1 Carbon (4th)基本上是最合適的選擇,輕薄肯定是滿足了,號稱「全球最輕巧的14寸商用Ultrabook」,13寸機身成功塞了一塊14寸屏幕,機身尺寸很合理;鍵盤手感基于之前在第二代X1 Carbon上的實際體驗,也算不錯的;續航時間看了評測覺得夠我使用,并且充電速度較快;性能的話……這么輕薄你還要啥自行車啊!不過據買過上一代的基友說,打Dota2無壓力,那就夠了。
另外,我也一直1在X260和X1 Carbon (4th)之間猶豫:兩款電腦都是2016年聯想最新的產品,是上一代的小升級,續航時間都因為Skylake有提升,輕薄也基本滿足(但是X260如果配6芯的外置電源,重量可能會偏重一些)。鍵盤手感的話,ThinkPad目前還是在筆記本中算做得不錯的了,性能的話兩者半斤八兩,X1 Carbon屏幕更占優勢。其中,X260已經全線上了LPDDR4內存,內存這一項要比X1 Carbon(4th)略強,其余的可能各方面還是差一些。
因為開始就確定了要海淘,等到美版的X1 Carbon上市,我在傳說中的7通道比價之后,發現按照我的需求配置,兩者價差不大,并且X1 Carbon一直邪惡地沖著我招手(其實就是內心想買高端系列……),最后還是決定下單X1 Carbon。下面放配置截圖:
不知道截圖壓縮后能不能看清楚價格,按照我自選的配置,官方售價1329美元,通過7通道就降到了996.75美元,節省了332.25美元!相當于電腦在原價基礎上的75折,可能不算一個很bug的價格了,但是跟國行相比,相信還是劃算很多。其中我也挑選了1080p的IPS屏,具體體驗,在文章下半部分有詳細的說明。
這里補充說一下購買方式,也算是給各位想海淘的朋友分享一下經驗:我是通過美國的同學代為下單和付款,她通過7通道注冊賬號,然后用中信銀行的雙幣卡付款,地址用的私人地址,很快就收到了訂單確認的郵件和扣款的短信。目前不太清楚美國聯想的砍單邏輯,網上的攻略都是提到說要用Pay with Amazon,其余的可能砍單,大家下單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
另,我也在淘寶上想通過第三方賣家來購買,但是感覺標榜美國官網下單的部分商家,居然不能自選部分的配置。感覺可能賣家們的渠道不見得都是官網下單吧,這個大家自行斟酌。
3月15日下單之后,在確認訂貨成功的郵件中提到預計3月31日發貨,4月7日送到指定地址。實際上3月19日就收到了郵件告知已經發貨,以下是訂單狀態截圖:
可以看到,實際生產時間很短,等電腦在國內生產好之后,就會通過UPS寄到美國,然后再由我同學用USPS寄到中國……母親大人聽了之后表示不理解,讓我直接去工廠提貨好了……
后來電腦真的很早就到了米國的同學那里,比系統自己預估的時間早了一周左右。后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到了米國時間4月14日才開始寄往中國,使用了USPS,寄的Priority Mail Express Inteational,同學還幫我投了保險,最后花了112美刀。當時我心里還犯憷,很擔心到了中國,直接新標準的行郵稅給我來一套,我這電腦差價真是白省了。后來順利在北京海關通關,一分行郵稅沒收,北京時間4月20日就到了...
被美帝的USPS遞送速度感動了...
總結一下:購買支出人民幣6800元+郵費735元=7535元。同款大陸行貨是8999元。
這里提供一下國行的購買渠道,如果不是愛折騰、想省錢的話,可以在京東直接買。
ThinkPad X1 Carbon (20FBA00XCD) 14英寸超極本2016款
剛拿到的時候,一直以為里面還會有別的箱子,結果打開外部的包裝之后,直接就出現了裝機身的紅黑配色盒子。首先上一下外包裝的樣子:
打開外包裝直接就是下圖:
盒子本體不大,兩邊有專門的減震棉,能滿足運輸。盒子與箱體本身開啟的阻尼感很不錯。一下子覺得是高端貨了。
掀開兩邊的蓋子,機身主體會被托起來,方便拿取。機身只有一層紡織布罩。機身下有兩個盒子,一個是裝電源線,另一個盒子裝的是說明書、配置單等。
機身本尊在此!
第一次見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的驚喜,因為機身也不是全金屬,黑色略帶磨砂效果,感覺很沉穩,機身背面開孔也少,整機扎實到位,并且不突兀,A 面的 ThinkPad 燈帶呼吸效果,光線也很柔和。
還有就是:整機真的太輕了!輕且扎實!
閃光燈太激動了,圖片亮度有點太高了...大家湊合看一下。C面只有 Ultrabook 和 Intel 的貼紙,很干凈。指紋識別下面還有一個 ThinkPad 的金屬標簽,當然也少不了 Lenovo ...功能鍵和F鍵合在一起,第一次上手有點不太適應。
鍵盤燈個人覺得很柔和。有兩檔,上面圖片展示的是第一檔(暗),夜間使用沒有什么問題。
下面還要再多說一下屏幕。
先放一個大角度的展示:
這張圖大概可以看出,IPS屏幕色彩還原的效果真的要準確很多,而且大角度下看起來也沒有明顯的偏色或者影響觀感,并且不是鏡面屏。除了分辨率太高這個在 win7 下無解(這里也不能算是問題,未來升級到 win10 會有一定的緩解)。
和自己的臺式機的顯示器 Dell P2414H對比如下:
(沒想到圖片壓縮的這么厲害...)
觀感上可能見仁見智,我個人更喜歡 Dell 這塊屏幕。當然 ThinkPad 這塊屏幕還是比之前的傳統 TN 屏有了大幅提升,錢花在這里很值得。
從開箱到現在,不超過20個小時,體驗的部分我只能盡量說一些重點,以供各位后續購買提供參考。
1.鍵盤手感
很多人購買小黑可能也是沖著這點來的。先上結論:X1 Carbon (4th) 的鍵盤是目前筆記本鍵盤的翹楚。鍵程雖然略短,但是手感很舒適,長期輸入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鍵位布局也很趁手。以較大力度敲擊鍵盤的時候,屏幕不會跟著抖動。缺少了獨立的功能鍵略遺憾。
指紋識別也放在這里說吧:帶條狀的識別指示燈,速度很快,最多可以支持錄入十指的指紋。識別速度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是指腹接觸(并不能壓下去),比之前的搓手指速度要快很多,配合SSD硬盤,解鎖很流暢。
2.整體機身
扎實,配得上旗艦的做工。我這款電腦沒有出現翹邊的情況。合上屏幕之后較為嚴絲合縫,但是單手較難掀開上蓋;另外,可能也是因為厚度的關系,如果只掀一邊的話,會出現一定的變形。請各位以后還是要注意,別暴力掀開...
背面的話,更加的簡潔:除了 win 徽標和 type 貼紙之外,機身型號和制造信息以我不了解的工藝印在(蝕刻?)背面的進風口下,低調又嚴謹。
3.性能部分
這里我就不多評價了,數據上面也提到了。日常辦公絕對夠用,Dota2 也能運行,圖形處理能力較弱。整機運行基本聽不到風扇聲音,散熱也很好,可能也跟我沒有認真跑分烤機有關系,日常使用不會感到明顯的溫度。
但是較為遺憾的是,輕薄的代價是未來升級可能較為困難,如果有條件的話,各位盡量選擇大一些的硬盤,目前我這臺搭載的 192G 三星 SSD 硬盤,扣去系統恢復的分區,在裝完必要的辦公軟件和 Dota2 之后只剩下 70G 左右的空間,如果需要裝很多資料的話,確實需要移動硬盤加持。
4.其他部分
實在不知道要把這些內容歸類到那些里面來說了,放到這里,介紹一些體驗細節吧。部分硬件參數這里就不多贅述了,中關村、太平洋等網站都有詳細的配置清單。
底部有兩個揚聲器,聲音效果不錯,機身這么薄的前提下,對音質的要求基本上也就是聽個響,聲音很洪亮。
C面的邊沿做得比較薄,我打字的時候,胳膊壓在邊緣上,略硌手。如下圖:
觸摸板手感很不錯,在 win7 下滑動觸控感舒服,整機性能也足夠,所以使用起來沒有什么明顯的阻滯感,相信后面再配合 win10 會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小紅點因為鍵盤做薄的原因,高度也有所壓縮。使用起來略硬。自己也一直用不慣小紅點,還是更習慣外接鼠標。
出風口、SD卡、SIM卡都放置在屏幕下方和機身接觸的地方,如下圖:
這里有一個疑問:我記得我選購的時候沒有選配4G上網的功能,難道這里是不管你配不配都會預置一個卡槽嗎?期待別的高端玩家跟大家分享。
金屬轉軸為銀色,我個人覺得像啞光銀,和機身的黑色搭配看起來很搭。視覺上強化了轉軸的亮點,物理上也提升了堅固程度。
兩相插頭和變壓器很小,跟傳統的三項插頭比,適應性更強了,特別是出差的時候,不會和大的手機插頭搶空間。
掌托部分容易出現指紋,很快會消下去,鍵盤是否容易打油還有待觀察。但是指紋識別模塊是一個凹槽,如下圖所示:
感覺容易積灰,愛惜的朋友需要多擦擦手再使用,或者定期清理了。
優缺點我覺得有點主觀,每個人主觀上認識還是有不同,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這里還是總結一下我使用20小時的感受吧:
商用筆記本領域來說,ThinkPad X1 Carbon (4th) 是今年最值得購買和推薦的旗艦商用筆記本,綽綽有余的性能、追求極致的輕薄便攜,配合沉穩大氣的外觀,我個人覺得,這是今年我買得最值得的一件辦公利器。如果各位有足夠票子,又剛好需要升級自己的筆記本的話,推薦指數四顆星。
筆記本領域來看,ThinkPad 在高端系列還是保持了一貫的水準,并且一直在嘗試求新求變,在輕薄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用多款 X1 Carbon 證明了其設計和工藝的領先水平。但是,現在各家廠商都在不斷挑戰設計和工藝上的創新,輕薄的產品除了蘋果之外,還是有 Surface 系列,還有華碩的 Zen 系列,還有 Dell 的 XPS 系列,都是不錯的選擇。對普通家用消費者來說,X1 Carbon 不一定是最合適的:輕薄和變形不一定拼得過 Surface,視覺設計上 XPS 的超窄邊框和尺寸控制又略勝一籌。性能上,ThinkPad 自家的 T 系列也可以與之一戰。再加上 Macbook 用其優秀的設計和優秀的 Mac OS 不斷攻城略地,如果只是購買一臺家里自用的設備的話,實話說,X1 Carbon 不見得適合推薦每一位。
但是在商用領域,ThinkPad 一直未讓我失望:優秀的做工品控,良好的鍵盤手感,穩定的系統體驗,這些不容易出挑或者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地方,一直都讓我等粉絲愛不釋手,也是 ThinkPad 的精神體現。
也希望小黑能夠不斷地挑戰和傳承下去,我也會不斷地去充值信仰(大誤……)。
第一次寫長文,感覺有很多想跟各位分享的地方。感覺自己的表達還是略有欠缺,希望各位喜歡,也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有一些我可能文中考慮不全的地方,可以在評論中與各位繼續分享。
也祝各位都可以買到自己喜歡又物超所值的好物件。
(^▽^)
飯后,陽光正好,藍天白云,我躺臥在沙發上。拿起ThinkPadX1Carbon2021開始認真研究起來。熟悉的黑色商務風外觀,左上角經典的"X1"標識設計,出色的觸感和視覺沖擊,讓我心中突然蹦出一個詞:安心。
熟悉的“味道”
ThinkPadX1Carbon2021新品在外觀設計方面延續了經典的設計,這里所說的經典設計并不是在暗示"模具沒換"。
如果熟悉其上一代產品ThinkPadX1Carbon2020,你就會發現此次的新品在細節設計方面還是有不小的變化。打個簡單的比方,比如直男喜歡什么樣的女生?”該瘦的地方瘦,該胖的地方又有肉“。
ThinkPadX1Carbon2021的更新進一步滿足商務了用戶的通用需求。
筆記本正面,沉浸黑的配色,左上角印有“ThinkPadX1”的logo,并且“i”的點上,點綴有一顆示意電腦狀態的紅燈。經典!
ThinkPadX1Carbon2021機身采用了新一代的航空級碳纖維高密度材質,整機重量約1.13kg,與兩瓶礦泉水相近,厚度約14.9mm,機身真面的面積比A4紙張略大。值得一提的是,新款的重量其實相比于上一代(1.09kg)略重一丟丟,筆者認為應該是新一代內置兩顆散熱風扇的緣故。實際握持來看,兩者基本沒差別。這樣的機身重量非常適合外出攜帶。
單手掀開ThinkPadX1Carbon2021,一個四面窄邊框的屏幕映入眼簾,左右邊框比目前智能手機的厚度還要窄。
在本次的更新中,ThinkPadX1Carbon2021將原有的16:9的屏幕比例更新成了16:10。這樣的好處在于,不僅增大了屏幕的可視面積,對于閱讀文檔、瀏覽網頁等工作中,16:10相比于16:9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效率也有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當然,考慮到商務用戶可能會長時間盯著筆記本屏幕工作,ThinkPadX1Carbon2021還搭載了硬件防藍光技術,針對性的優化屏幕的發光機制,降低有害藍光。相較于市面上的通過軟件防藍光的解決方案,屏幕的效果會更加自然,成本也會更高。
我們拿到的這款ThinkPadX1Carbon2021為1080P分辨率,即便是常規的分辨率(另有4K可選),但筆者仍然感覺這塊屏帶來的視覺體驗出色。
通過紅蜘蛛的測試來看,ThinkPadX1Carbon2021還擁有100%sRGB色域,77%P3,色域1.92,讓ThinkPadX1Carbon2021擁有了極佳的畫面表現能力,審閱海報、視頻等,能夠與專業顯示器保持一致。
另外在屏幕亮度方面,ThinkPadX1Carbon實測擁有407尼特的色域,戶外強光下使用,就能看清楚屏幕。
在安全性方面,ThinkPadX1Carbon2021配備了ThinkShutter物理攝像頭開關,指紋識別器支持秒速解鎖和紅外攝像頭,支持人臉識別。這些措施可以進一步的保證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快速解鎖也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
ThinkPad鍵盤的敲擊手感在用戶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ThinkPadX1Carbon2021搭載了ThinkPad全尺寸背光鍵盤,并且ThinkPad工程師對鍵帽間距和常用鍵的面積進行了改良,在細節方面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打字手感。
傳承經典的TrackPoint小紅帽設計,用過它的人有熟悉的感覺,沒用過它的人也應該都聽過它的大名。經典的三鍵設計,用過它的人都說“日常辦公基本可以不用鼠標”。如果是第一次使用ThinkPad系列,那么Fn和Ctrl鍵還需要些許留意。
用過2020款產品的用戶應該能從筆記本的C面發現更多的驚喜。比如此前設計在頂部的揚聲器,現在布局設計在了鍵盤的左右位置,配備杜比全景聲,音頻效果環繞聲更強。之前的電源鍵和指紋解鎖“兩地分家”,如今也變成了二合一的設計,讓C面更加整潔美觀。
ThinkPadX1Carbon2021不僅非常便攜,它還通過了基于MIL-STD-810H標準的12項軍標嚴苛對照測試,這也就意味著ThinkPadX1Carbon2021擁有極佳的穩定性,在嚴苛的環境中都可以正常使用,那么應對我們的日常使用或是移動辦公的需求就更不在話下。
英特爾EVO認證
對于像ThinkPadX1Carbon2021這種品質和經典兼具的產品,本身經歷了市場9年的考驗,英特爾Evo平臺的認證標識對于它來說是”錦上添花“。
在性能配置方面,ThinkPadX1Carbon升級了11代酷睿處理器,擁有出色的性能,并且擁有“快”“長”“炫”的特征。
其搭載了11代酷睿i5-1135G7處理器,媲美入門級獨顯的Xe顯卡、16GB4266MHzLPDDR4x內存以及512GBSSD,電商平臺售價9999元。值得一提的是,內存最高可選32GB,硬盤最高支持2TBSSD。
通過CINEBENCHR23來看,i5-1135G7在單核水平方面已經領先i9-9880H等處理器。單核強勢的好處在于,應對日常辦公、Office等工作能夠有更好的體驗。
在這一代的ThinkPadX1Carbon產品中,除了性能的升級之外,還增加了一個風扇的設計,讓筆記本能夠有更好的性能釋放。
通過PCMark10的測試來看,在模擬應用程序開啟、視頻會議、電子文檔、照片編輯等多種工作后,ThinkPadX1Carbon2021的綜合得分4576分,發揮非常的出色,應對商務人士的日常辦公毫無壓力。
筆者使用ThinkPadX1Carbon進行了輕度的視頻剪輯,它可以輕松應對。
隨著移動辦公的日益增加,更強的性能,更輕薄的機身,自然需要更強的互聯程度以及續航能力。在ThinkPadX1Carbon中,這些需求也都能夠滿足。
比如ThinkPadX1Carbon2021內置有4G無線網卡,開機就能夠連接網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無需連接第三方的無線網絡,如地鐵站、機場等,讓商務數據更加安全。另外,購買這款產品還會贈送5GB*24個月共計120GB的流量,移動辦公無需擔心流量問題。筆者拿它進行了網絡速度測試,實際測試發現,其網速相當于50M-100M的寬帶,下載網絡文件、觀看視頻、辦公聊天這個網速是妥妥的夠用。
在續航方面,ThinkPadX1Carbon升級到了57Wh大電池,支持快充長續航。筆者通過在線播放視頻來檢測它的續航能力,在50%亮度的情況下播放視頻1小時,其掉電量為12%。在日常的辦公使用過程中,可以輕松用一天。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什么是好的商務筆記本?每個人可能心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或許是續航時間長、屏幕素質好、設計高端......而ThinkPadX1Carbon2021基本上是覆蓋了所有商務用戶的需求,不負ThinkPad家族旗艦的稱呼。縱觀目前的商務筆記本市場,仍然很難找到一款與ThinkPadX1Carbon2021正面相抗衡的產品,而能打敗它的,可能只有它的下一代產品吧!這種在當下堪稱完美的商務本,下一代會是什么樣,我個人是非常期待,但如果你最近有購買商務本,又何必做等等黨?上手ThinkPadX1Carbon2021如今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