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有好多小伙伴準備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或者給家里人添置一臺新電腦了,想要自己攢機但是苦于不會組裝,其實裝機并不難,只要掌握一點點小小的竅門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今天筆者就來一邊組裝一邊介紹。
映泰RACING Z270GT6
Intel新的Kabylake架構處理器剛剛上市,筆者就拿一款200系列的主板搭配一顆i7-7700K來給大家示范吧,顯卡暫時還沒想好裝哪一款,先空余一下,嘗試一下Intel第七代全新的HD 630核顯。筆者會比較詳細的介紹CPU及散熱器的安裝方法,因為這個位置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另外還會對風道的安排進行簡單分析。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主板,恩...就是非常厲害...非常強勢,OK介紹完了下面開始安裝吧。
我們將主板從盒子里取出,首先就能看到CPU的底座,這里大家應該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Intel和AMD兩家的不同,同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對應CPU芯片組的主板產品,否則兩者不匹配非常容易損壞硬件。這里我們選擇的是Z270芯片組的主板,可以支持i7-7700K處理器的超頻。
CPU底座
將拉桿打開,找到CPU上面的金色三角對準底座上的三角形標記輕輕放入,不要使用蠻力,平穩(wěn)置入則表示沒有問題,如下圖。
注意金色三角方位
不要手動取下黑色保護蓋直接扣上金屬蓋板即可,黑色保護蓋會自動彈出。
拉桿歸位
將兩條內存插入插槽中,對于這種四根插槽的主板來說,一般都是插入1、3位和2、4位,即可組成雙通道內存,當然前提是容量相同。
內存插入
置入了CPU和內存之后我們進行第二步。
在這里筆者選擇了一款風冷散熱器,首先來看下散熱器的扣具。
扣具
這種屬于比較簡單的扣具,用類似膨脹螺栓的原理將其自身固定在主板上。一般這種扣具都可以支持三種尺寸的Intel主板,上面標志著LGA 775/115X/1366,目前新的處理器都屬于115X系列的。
適用三種尺寸
卡扣近景
恰好筆者的散熱器上有導熱硅脂,至于為什么恰好有呢?它就是恰好有,所以就不用再涂了,你們買到的散熱器大多也都有預涂硅脂,所以你們也不用再涂了,如果沒有的話就照下面圖的樣子涂成一個ZOL的Z字形,請不要問我為什么是Z字形,你非要涂成N字形我也沒意見。
涂上硅脂
用散熱器將硅脂壓平,然后卡扣裝好,在這里有個小竅門了,直接按壓散熱器上那個小手柄是很不容易將卡扣裝好或者拆下的,這時候一只手按住旁邊的彈簧片,另一只手來輕輕調節(jié)手柄位置,即可以非常方便的將散熱器裝上或者拆下。
小竅門
接下來我們將主板裝入機箱中,首先把機箱里的銅柱安排好位置,四個角落和中心的銅柱盡量都裝好,以保證主板穩(wěn)定。
機箱中銅柱
將螺絲固定好
到這里我們就把主板也裝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要圍繞機箱展開了。
正好手頭有這一堆帶有RGB燈光的風扇,我們將它們都裝上來搞一個超強散熱,炫酷燈光的整機。什么?你擔心噪音?沒關系,降低風扇轉速就好了。
映泰RACING VIVID LED FAN
談到安裝風扇就要考慮一下風道的設計了,如何讓機箱內部的熱空氣更快的排出這就是我們設計風道的最終目的。一般我們都不喜歡熱氣“撲面而來”,所以“前進后出”便是我們設計風道的第一準則。另外還有上下風口,由于熱空氣會向上升,所以筆者比較習慣的方式就是“下進上出”,這個方案一般不固定,有好多時候機箱的設計并不能讓你遵循這樣的規(guī)則設計,比如機箱下部的電源倉為獨立倉位,下方進風只能經過電源后從后方排出。
背后的風扇一般都是向后排風
在這里筆者就將背后的風扇首先安裝為向后排風,輔助CPU散熱器將熱空氣排出。安裝時要注意將風扇電源線調好方向,上圖筆者的想法是將之從主板上方的通道引到機箱背部與電源相連。
頂部風扇
頂部的風扇位筆者安排了兩顆風扇來輔助散熱。由于一般機箱風扇的固定方法都是使用自攻螺絲,所以在安裝的時候一定注意先裝對角位置的螺絲,另外要注意不要裝的過緊,否則可能會影響風扇外殼的圓度。
前面板
在安裝前面板的風扇時要先將機箱前面板取下,一般來說都是在底部有個缺口,將手扣進去用力一拉就可以,不過要小心別把跳線拉斷了。
這里空間不合適無法安裝風扇
前面一般我們會選擇將風扇安裝在面板和機箱之間的空間中,但是這款機箱明顯是不準我們這樣做了,下方的電源倉擋住了我們擰螺絲的空間。不過還好我們可以將風扇安裝到內部。
風扇安裝完畢
五顆風扇都安裝完畢了,我們將所有的供電線都通過旁邊的孔洞送到機箱背面,稍后進行整理。
安裝了五個風扇之后線路已經非常混亂了
在安裝了五個風扇之后,背部的線路已經非常混亂了,等裝好所有線路之后再統(tǒng)一整理吧。
將電源風扇朝下放入電源倉內,為什么風扇朝下呢,因為這款機箱的電源散熱進風口設計在了機箱底部,如果你的機箱進風口在上方,只需將電源風扇對向進風口即可。
安裝電源
接下來就將SSD也裝入機箱中,這個位置正好就是給SSD預留的安裝位。
安裝SSD
走線的時候先把個頭比較大的線路連接好,主板供電、CPU供電,如果有獨立顯卡現(xiàn)將顯卡供電線路引到前面?zhèn)溆谩H缓笫怯脖P的供電和機箱風扇的供電,最后不要忘了將SATA線接好。
接好供電線路和SATA線
關于前面板的跳線,筆者之前也已經說過好多次,如果主板上沒有清楚地寫出的話,就翻一翻主板說明書,那里面會清晰地標注出來。
前面板的跳線連接好
比如我們今天裝機用的這塊映泰主板在前面板跳線上就沒有標出每個針腳對應的什么功能。
映泰主板前面板跳線定義
背部線纜
因為這款機箱的背部空間設計,CPU供電的線路不能從主板上方的孔洞穿過,我們只能將線纜都集中在了機箱前部,五個風扇的供電還是很不好理線的。到這里我們就算是裝機完成了,接下來就來看一下效果展示吧。
因為我們這次裝機用的是映泰的主板和風扇,所以風扇可以直接接在主板的5050LED接口上,通過軟件直接再系統(tǒng)中就可以控制整個機箱的燈光效果。
最終效果
燈光開啟
借助映泰主板提供的控制軟件我們可以調節(jié)機箱內的燈光效果。
RACING GT
單色常亮效果
呼吸效果
閃爍效果
彩色環(huán)效果
今天的裝機教程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不知道各位學會了沒有,裝機其實并不是很難,多嘗試幾次總會搞定的,每個裝機大師都不是看書看教程就成為大師的,只有親自動手裝幾臺機器之后,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竅門。我們今天借助了非常簡單的幾個小部件就實現(xiàn)了擁有電競氛圍燈的主機,炫酷的風扇燈光和主板燈光同步閃爍,滿足你的卡拉OK夢...哦不...電競夢想。
天分享一篇干貨內容,大家一起學習一下組裝電腦上我們常常會忽略掉的一些問題?
本文以最精簡的方式,教你如何組裝電腦,以及途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建議先收藏后在看。
內容要點:
1.安裝CPU;
2.安裝內存;
3.安裝硬盤;
4.安裝機箱跳線;
5.安裝顯卡、機箱風扇等。
你也許不知道,對準這項操作是有多困難,首先你得這樣,然后那樣,最后這樣,好了!大功告成,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動作了!……
咳咳,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過組裝電腦主機的經歷?如果有,那么請一定要往下看;如果沒有,那更是要往下看!總之,往下看就對了!
簡單來說,組裝電腦的本質,其實就是將各種配件組合在一起的過程。而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將配件,插入到主板的相應位置。
那么在組裝電腦之前,對主板的構造就必須要了如指掌,不然是沒辦法進行的!
所以為了能夠幫助到一些新手或者電腦小白組裝電腦,魚兒在此挑選了主板中最為重要的幾個地方為大家講解,只要這些你都弄懂了,那組裝電腦就不是問題了!
話不多說,前方干貨來襲!(建議拿好筆和紙,做好筆記)
「CPU插槽」作為主板中最為關鍵的構造,它能直接決定整機性能的發(fā)揮。
目前來說,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主板的CPU插槽,都是AM4規(guī)格的(一些老舊主板可能是AM3)。
至于為什么是AM4,小伙伴們只需要知道,這是CPU廠商們統(tǒng)一制定的規(guī)則,目的是為了配合CPU一起工作。
在PC電腦領域,CPU無外乎只有兩家,一個是Intel,另一個是AMD。所以體現(xiàn)在主板上,也就只有兩種平臺。
換句話來說,Intel平臺的主板只能使用Intel的CPU,AMD平臺的主板只能使用AMD的CPU(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版U套裝)。
至于它們兩個的區(qū)別,從外觀上大致也可以看出。比如AMD平臺的CPU插槽是沒有頂蓋的,而Intel平臺的CPU插槽是有頂蓋的。
左AMD,右Intel
另外在將CPU插入插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向(方向錯誤也是不能安裝的)。
例如下圖,直接將CPU的三角指向和插槽的三角指向相互對應起來即可(這點一定要注意)。
安裝完成之后,一定要記得給CPU涂上硅脂,并安裝散熱器,不然就是燒烤!切記切記!
內存本身的重要性,在這里就不必多提了。但魚兒想要說的是,內存不是簡單插上就行了,怎么插也是有講究的!
現(xiàn)在多數(shù)主板上的內存插槽一般都有4條,而這4條并不是隨意亂插,還是需要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才行。
具體來講,這4條插槽,分別代表了A1/A2、B1/B2兩種通道。如果你只購買了一條內存條的話,就不用擔心通道問題,4條插槽都可以插(但最好還是插在A2上)
但如果你購買了兩條內存,這就需要注意通道問題。
例如下圖所示:A1/A2為通道A,B1/B2為通道B。如果你將兩條內存都插入在了A1/A2上,那么此時的內存模塊僅激活了單通道模式;
如果將兩條內存分別插入了A1/B1上,那么此時的內存模塊就激活了雙通道模式。
而在雙通道模式下,CPU就能更好發(fā)揮出內存性能。(這也是大家寧愿選擇4G X 2的內存,也不選擇單條8G內存的原因)
至于如果是4條內存的話,就直接把4個插槽插滿即可。但是,對某些高端用戶來說,2條雙通道的內存更利于內存超頻(所以一般不會把4條內存都插滿)。
內存的具體安裝順序見下圖:
圖源:MSI官網(wǎng)
說完了CPU和內存插槽后,硬盤插槽就稍微簡單了。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主板,都會有兩種硬盤接口,一種是M.2,另一種是SATA。(M.2接口多以固態(tài)硬盤為主,SATA接口多以機械硬盤為主)
主板硬盤接口(左M.2,右SATA)
左機械硬盤,右固態(tài)硬盤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M.2固態(tài)硬盤不需要單獨供電,而機械硬盤則需要單獨供電(并且還需要單獨的數(shù)據(jù)線)
所以對機箱硬盤而言,需要將上述兩種線材,插入到對應的接口才能正常使用,不然都是徒勞。
連接機械硬盤示意圖(圖源MSI官網(wǎng))
而M.2固態(tài)直接可以插到主板上,用螺絲固定好即可。在某些高端主板中,還會單獨為固態(tài)配備散熱片,以進行輔助散熱。
M.2固態(tài)散熱片
顯卡插槽一般也被稱為PCIE通道。主要作用就是接需求高帶寬的電腦配件,比如顯卡或者無線網(wǎng)卡等(如果你使用的是核顯,這一步就可以跳過)。
正常情況下,PCIE插槽一般是以長度來區(qū)分帶寬的,最長的是X16,往下走分別是X8、X4、X2、X1。無論你怎樣插,都是可以使用的。
但如果沒有相互對應,可能會無法發(fā)揮設備的全部性能或者浪費PCIE通道了。
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的主板只會給一條X16的PCIE插槽,而一些高端的主板才會有兩條,甚至是三條插槽。如果除了顯卡外,還需要安裝另外的配件時,就需要多多考慮了。
但規(guī)則還是那條:從上至下依次插入(或者是從靠近CPU那端開始插),需要單獨供電的顯卡,記得把電源供電線插上。
顯卡安裝示意圖(圖源MSI官網(wǎng))
最后,機箱跳線雖說和主板的關系不大,但這一點確實困擾了很多小伙伴。
比如:按了開機鍵,電腦沒有反應,整個主板不通電。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很大幾率就是因為機箱跳線插錯了導致的。
至于如何正確安裝跳線,其實也很簡單。你只需要了解機箱各個跳線的含義,并且按照主板所展示的信息,一一對應插入即可(并沒有什么技巧可言)。
機箱跳線及其含義
主板跳線指示圖(一般主板上都印刷)
這個過程只需要注意一點:慢工出細活!一定不要急,把跳線的“正+負-“級一定要分清楚,不然正負級插反,又會出現(xiàn)指示燈不亮的情況。
跳線與主板相連的示意圖(圖源MSI官網(wǎng))
至于音頻、USB線這些,主板上也有相應的標記,對應著插入即可。
最后,只需要將電源供電線,插在主板上即可。(如果有單獨供電的顯卡,則將電源線插到顯卡上)
主板供電接口的位置
主板供電示意圖(圖源MSI官網(wǎng))
最后梳理一下,整個裝機流程:
己組裝電腦的注意事項,如果是自己購買電腦配件DIY組裝電腦的話,首先確認好這些配件相互之間是否適配,相互之間匹配了才可以拼裝在一起。
組裝電腦順序:
1、打開主機箱,首先將主板的銅柱螺絲安裝在機箱上面,根據(jù)主板的大小決定安裝幾個螺絲支柱,安裝好后,可以將機箱后面的擋板裝上,然后安裝主板,用螺絲固定主板。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2、安裝cpu和cpu風扇。打開cpu插槽開關,對準缺角安裝cpu,缺角為防誤插設計,安裝好后,將插槽開關閉合,涂抹散熱硅脂,安裝cpu風扇,將風扇卡到位,連接cpu風扇電源線。
3、安裝內存條。內存條可以就近安裝,對準缺口,插入后按壓兩端,兩邊扣環(huán)鎖到位即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4、安裝電源。對準電源插槽,擺放到位,用螺絲將電源固定。然后將電源線連接主板。
5、安裝顯卡。如果是集成顯卡,則忽略此步。先將顯卡對應的擋板去除,獨立顯卡安裝在對應的插槽內,用螺絲固定。
6、安裝硬盤。如果是機械硬盤、固態(tài)硬盤則固定在機箱上面,如果是M.2接口的硬盤則插在主板對應的接口,并用螺絲固定。SATA接口的硬盤需要將硬盤的電源線和數(shù)據(jù)線連接到位。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7、連接其它線路。比如主機開關、usb接口、各種指示燈的線路。連接至對應的接口,開關線路無需區(qū)分正負極。指示燈、usb、音頻等線路按照主板的標識正確連接即可。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8、安裝主機蓋和其它線路。
根據(jù)購買的配件不同,安裝步驟略有不同,無需嚴格安裝每一個步驟操作,比如有些人喜歡先將cpu、cpu風扇、內存條等安裝到主板后,再和主板一同安裝至機箱也可以。有些順序則不能錯,錯了就裝不上。
電腦一般都有防誤插設計,不匹配的一般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