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顯示行業走到了十字路口,眾多廠商也開始先后站隊,液晶被淘汰似乎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索尼作為深耕顯示技術的廠商,先是在去年年底發布了機皇Z9D《憑什么畫質稱王?索尼Z9D旗艦TV深度評測》,證明了液晶電視依舊可以活躍在高端市場。之后又在年初的美國CES上又重磅推出了OLED A1電視《無敵有多寂寞?索尼2017年OLED電視評測》,讓消費者的目光更多集中在了OLED技術之上。可以說索尼在近半年的時間內一直都沒有淡出我們的視線。
索尼65吋X9300E深度評測
索尼作為早期進入國內的合資品牌,不管是在核心顯示技術上,還是在產品質量上都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索尼一直以來也沒有辜負用戶的信賴,持續用創新能力來滿足不同層級的消費者。如果說Z9D與A1 OLED電視只是用來炫技的產品,那么索尼在上半年推出的X9300E系列絕對是為了滿足對畫質有追求的主流消費群體。
液晶之王——索尼Z9D
作為索尼在今年主推的電視產品,X9300E并非是2016年X9300D系列的簡單升級,而是通過將旗艦電視Z9D系列中的諸多黑科技應用其中,實現了在畫質、音質、設計、智能應用等多個維度的更新。同時索尼X9300E破天荒的采用Z9D引以為豪的“4K HDR圖像處理芯片X1進階版”(索尼OLED A1同樣搭載此芯片),搭載全新升級的“動態背光精英版”,從產品設計結構來看,X9300E儼然一款“小號Z9D”,性能表現十分值得期待。
索尼回歸之作——BRAVIA OLED A1
就目前而言,索尼BRAVIA高端電視布局已經十分完整,Z9D是“液晶之王”,OLED A1則是“OLED之王”,X9300E則是“消費級性能之王”,因為Z9D名氣太大,OLED A1人氣超高,相應的X9300E則容易被忽視。中關村在線評測室也在近期收到了索尼65英寸X9300E電視,本篇評測文章的目的也是讓注重畫質的主流消費者了解將這款同樣十分強悍的頂級電視產品。
·外觀賞析:懸浮式底座提升整體格調
從索尼X9300E電視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什么稱其為“小號Z9D”,整體的設計語言在保留索尼傳統特色之外還融入了極簡理念。雖然整體看上去并不時尚奪目,也沒有任何多余的點綴,但卻保留了電視純粹的本質。作為索尼今年主推的電視機型,X9300E在做工用料上十分扎實,在細節的處理上也為用戶考慮的十分周全。
正面低調內斂
索尼X9300E雖然看上去并沒有那么光彩奪目,但是在細節處理方面卻是非常用心。采用了前置發聲設計,通常電視由于電路板和屏幕的布局問題會采用向下發聲設計,影響整體感受,但是索尼X9300E采用了新型向前發生,帶來更加豐富和深沉的聲音。同時在背板還應用了拼接設計,能夠有效遮蔽連接線,這一點和Z9D如出一轍。
金屬材質邊框
索尼經典Logo
底座厚重穩固,前置揚聲器
金屬拉絲工藝
背部同樣簡潔
有效遮蔽內部連接線
接口配置
索尼經典造型遙控器
在整體的設計風格上,可以說X9300E基本上延續了Z9D的語言,但是在用料上稍遜色于Z9D,不過表現依舊可圈可點。而在遙控器的設計上,雖然握感和按觸都非常出色,但是使用起來相對來說還是略微復雜,如果能夠將按鍵進一步精簡就更好了。索尼X9300E在今年眾多電視新品中不算最奪目那一個,但是索尼電視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讓人百看不厭。
·客觀儀器測試:達到索尼高端產品定位
索尼對于畫質的追求向來有著嚴苛的要求與標準,在實際的測試過程當中,我們發現索尼X9300E在圖像設置上擁有多達12種模式,同時在圖像的高級設置中標準也非常全面,這些都和它的老大哥Z9D保持一致。都說索尼電視專為高端用戶所準備,X9300E在不同的模式下方會為用戶標注出適合觀看怎樣的場景,從這一點來看做的還是非常到位的。
索尼X9300E擁有12種圖像模式(根據不同場景精準優化)
高級顯示設定:專業到令人發指
本次測試使用的儀器是Topcon出品的BM-7A亮度色度儀來測量索尼X9300E電視在不同顏色的色度坐標,并且根據相應的數值計算出對比度,色域,色彩飽和度并且繪制出相應的色彩特性圖等。在進行本次測試之前我們首先讓機器連續正常工作一小時,將其恢復到出廠模式,整個的測試環境都在暗室中進行。
索尼X9300E電視客觀儀器測試
經過我們的實際測試,索尼X9300E電視的NTSC色域達到了87.47%(標準模式),色彩表現的豐富程度雖然要低于Z9D,但是在顏色的準確性上還是非常出色的。目前有不少電視廠商都在宣揚自家產品的色域有多高,一些甚至達到了120%-150%,色域覆蓋率越高只能夠代表顏色的豐富程度,但是如果對于色彩沒有足夠的駕馭能力,畫面顏色會看上去過于飽和與艷麗,并不能夠討好眼球。
索尼對于色彩的調教有著多年的經驗,并且有頂尖畫質芯片加持,所以X9300E在色彩的準確性上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在靜態對比度上,X9300E達到了9054:1,這一數據雖然比較客觀,但是在全黑的測試過程中,出現了略微漏光的情況,這一表現要低于老大哥Z9D。不過在動態視頻中,X9300E在黑場表現上非常完美,后面我們會詳細介紹。
·4K靜態圖片測試:色彩呈現精準,不錯過任何細節
在本地測試環節,我們針對靜態圖片,動態視頻,以及HDR視頻進行了測試,首先在靜態圖片測試環節,我們挑選出了幾張具備4K超高清分辨率的測試圖片。靜態圖片非常適合展現畫面層次感,細節表現,以及色彩的精準性。而以下幾張測試圖片也是非常具備參考價值,我們一起來看看索尼X9300E的表現。
環境光還原真實,暗部礁石清晰展現
展現出驚人立體感
精準的色彩細節以及出眾的細節表現
湖面夜空真實還原,暗部細節無可挑剔
首先從第一張測試圖片能夠看出,畫面對于環境光的還原非常真實,同時暗部礁石上的細節也做到了精準展現。第二張海浪沖擊大橋的意境展現十分到位,表現出了震撼立體感。第三張蜥蜴身上的紋路細節表現清晰,同時沒有因為比較艷麗的綠色而缺失細節,色彩同樣精準,輪廓清晰可見。最后一張主要考量黑場表現,而索尼X9300E將畫面還原十分到位,無論是夜空中的繁星還是湖面上燈光的倒影都做到了最精準展現,讓人滿意。
·UHD視頻測試:還原真實畫面,純粹黑場表現
在UHD視頻測試環節,我們則挑選出了幾段具備4K超高清分辨率的測試視頻,這個環節不僅是對畫質的考量,也是對本地視頻播放流暢性的考量。而在實際的測試當中,索尼X9300E電視沒有出現任何卡頓的情況,打開和關閉視頻響應迅速,這對電視硬件也是一大考驗。
層次感細節無可挑剔
黑場表現媲美OLED
環境光得到最真實還原
在UHD測試環節,索尼X9300E電視的畫面表現能力相當驚艷,靜態圖片震撼的細節表現延續到UHD視頻中,無論是簡單的景物展現還是信息量超大的畫面場景中,這款產品在色彩、細節、畫面層次感等各個方面交代的十分清楚,整個畫面呈現的逼真而又生動,非常能夠討好用戶的眼球,可以用無可挑剔來形容。
·HDR視頻測試:明暗細節出眾,有效控制漏光
其實HDR技術對于畫面亮度,暗部細節,層次感,色彩表現以及真實性均能夠做出有效的提升,但是每個電視廠商對于這項技術的把控能力不同,所以帶來的效果也是千差萬別。索尼此次將最新X1圖像處理芯片同樣搭載在了X9300E上,同時還針對HDR研究出了動態逐項重塑技術,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索尼X9300E在HDR視頻上的表現。
明暗細節一覽無余
局部亮度以及最純凈的黑色
靜物紋理精準還原
亮度細節無可挑剔
HDR是今天非常火熱的顯示技術,但大多數廠商都只是將HDR作為一個噱頭,真正能夠展現HDR顯示的廠商屈指可數。索尼將最新自主研發的X1芯片——4K HDR Processor X1 Extreme(4K HDR圖像處理芯片X1進階版)同樣應用在了X9300E之上。而這枚芯片的其核心是HDR動態逐像重塑技術、4K HDR 14bit平滑漸變、雙影像數據庫三大技術,令圖像實時處理性能達到上一代圖像處理芯片X1的1.4倍左右,實現了畫質上的重大突破,從而能夠充分挖掘到4K HDR內容的精髓和每一絲細節。
·系統體驗:流暢易用,個性化十足
我們曾經不止一次提到過,在電視操作系統的設計上,一直以來都不是合資品牌的強項,從索尼電視的遙控器其實就可以看出,合資品牌喜歡富有科技感或者擁有多功能的操作方式,這一點極大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同時也增加了使用成本。不過索尼在電視系統上一直在進行優化升級,給用戶帶來最為簡單直接的操作方式。
系統主界面:操控流暢,極易上手
從主界面的布局就足以看出它足夠精簡,主要功能和設置全部以瀑布流的方式展現了出來,至少上手非常容易。這套系統基于Android 6.0開發,操作邏輯是索尼經典的十字菜單,風格為谷歌的卡片式設計。在整個系統的體驗上,流暢性和易用度表現出色,和LG的WebOS系統相比,安卓系統無論是應用的豐富性還是可擴展性表現都會更出色一些,與以往的索尼系統有所提升。即使是第一次使用也可以輕松上手,學習成本較低。
·內容資源:整合豐富優質4K資源
目前在線點播片源已經成為了大多數用戶看電視的方式,所以目前不管是傳統品牌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都在深耕內容資源。最早在電視機上只能夠看到有線內容,而今天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對節目進行點播,所以一臺電視的內容資源是否豐富,也成為了消費者購買的條件之一。在這種大環境下,索尼也開始布局在線內容,在牌照商方面,索尼與華數TV進行合作,享有華數TV的所有資源。
華數TV:索尼獨家整合海量4K資源
優質片源享受
會員收費標準
多年以來,索尼與華數TV都有很好的合作,所以索尼電視能夠享有其所有資源。值得注意的是,索尼還將4K資源整合到了華數TV當中,所以X9300E電視中擁有豐富的4K資源,這與一臺高畫質電視非常契合。不過在內容的豐富程度上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在會員價格方面,還算比較實惠,年費僅為269元,月費29元,購買會員之后能夠觀看眾多高品質4K影片,從這一點來看還是非常劃算的。
寫在最后:
從近期新品的發布情況來看,索尼BRAVIA高端電視的布局已經十分完整,Z9D是“液晶之王”,OLED A1則是“OLED之王”,而對于X9300E而言,絕對可以稱作是“消費級性能之王”。其搭載的X1圖像處理芯片進階版和動態背光系統精英版為X9300E的畫質表現保駕護航,前置發聲讓畫面和聲音得到了最好的融合,同時在工業設計上X9300同樣不輸于自己的老大哥Z9D。總體來看,如果你是一位注重畫質的中高端消費者,那么索尼X9300E絕對是不二之選。
今年年初,索尼推出了FE卡口下全新的鏡頭系列G大師鏡頭。新鏡頭中,三款鏡頭中,唯一一款定焦鏡,也是光圈最大的一枚G大師鏡頭,就是這款FE 85mm F1.4 GM了。全新的這款85mm鏡頭是一款定位于旗艦級的頂級定焦鏡頭,f/1.4的大光圈、11葉片的光圈設計,這是一款追求焦外成像與焦內高解析的鏡頭。而這款85mm鏡頭也終于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來看看這款索尼新鏡的表現吧。
G大師級到來 85mm鏡 人像拍攝佳選
索尼全新的高端系列FE卡口鏡頭——G大師鏡頭。新系列鏡頭力求焦內成像與焦外虛化的高素質表現。隨著如今相機的傳感器性能越來越強,分辨率越來越高,相機用戶和機身本身對鏡頭成像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促成了全新的G大師鏡頭的誕生。而這款FE 85mm F1.4 GM鏡頭,正是其中一員。
FE 85mm F1.4 GM稱得上是如今索尼FE卡口鏡頭中人像拍攝的最佳選擇
作為現階段3款G大師鏡頭中唯一一款定焦鏡,這枚85mm f/1.4鏡頭一方面在光學設計上下了大功夫,另一方面,鏡頭用料方面也有了進一步提升。為了滿足成像分辨率與焦外效果的需要,索尼在新鏡頭中使用了XA(超級非球面)鏡片,以提升鏡頭成像畫質表現。按照慣例,我們先列出鏡頭的主要參數性能,供大家做簡單了解。
G大師級鏡頭以追求高成像素質表現為目標
鏡頭焦距:85mm
APS-C畫幅下等效焦距:127.5mm
鏡頭結構:8組11片(包含3片ED鏡片,1片XA鏡片)
光圈范圍:f/1.4 - 16
鏡頭視角:29°
APS-C視角:19°
最大放大倍率:0.12x
最近對焦距離:AF約0.85m;MF約0.8m
濾鏡尺寸:77mm
鏡頭尺寸:約89.5 x 107.5mm
鏡頭重量:820g
85mm鏡頭,可謂是人像拍攝的最佳選擇之一
鏡頭結構圖
鏡頭MTF曲線
從鏡頭的MTF曲線來看,鏡頭在最大光圈下就有著不俗的成像素質表現,而在f/8.0時更是相當了得。這也讓我們對全新的索尼鏡頭有了更多的期待。對于這枚稱得上是現階段最新研發的一款85mm f/1.4規格定焦鏡頭,它究竟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著實讓人好奇。這枚鏡頭是否如大家期待的那么優秀呢?下面通過我們的評測來看一看吧。
鏡頭外觀 G大師新風格 突出專業感
先來看看鏡頭的外觀,索尼全新的G大師鏡頭在外觀設計上有別于之前的FE卡口鏡頭,與早年的A卡口鏡頭在外觀上也并無太多相近。可見索尼為G大師鏡頭的確是下足了功夫,新鏡頭采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風格,鏡身表面為磨砂效果涂裝,手持舒適度更好,而新漆面顯然比之前的耐磨性要更好,常規使用不易出現磨損后露出金屬的問題。
鏡身正面有鏡頭規格標識
鏡頭上的橙色襯底G大師鏡頭LOGO
在FE 85mm F1.4 GM鏡身上,有著G大師鏡頭獨有的橙色襯底G字LOGO,以此表明鏡頭的規格和身份。鏡身仍然是黑色漆面涂裝,配合磨砂的漆面效果,專業感非常強。
鏡頭為FE卡口,可以安裝到索尼的E卡口機身上使用
鏡尾為金屬材質
鏡尾部分,這枚85mm鏡頭采用了全金屬鏡尾設計,此外由于是電子驅動的鏡頭,對焦環在平時(鏡頭從機身上取下后)是無法通過旋轉移動鏡組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鏡頭尾部進灰的問題。作為FE卡口下最頂級的一款85mm鏡頭,金屬材質的鏡尾也是必備的標配。此外,從鏡尾的標識來看,新款的索尼鏡頭產地是在泰國的工廠。
從鏡尾可以看到,鏡頭產自泰國
安裝到A7RII機身上,可以看到這枚85mm鏡頭體積還是比較大塊頭的
安裝到機身上后,對比索尼A7RII機身能看出這枚85mm f/1.4規格的鏡頭塊頭的確不小。能看到鏡頭顯然已經比機身大出了一大截。想要追求操作手感的話,筆者建議使用FE 85mm F1.4 GM的用戶為機身選配一個手柄,這樣能讓手持拍攝的舒適度增加不少。
細節設計 可無極光圈 拍照視頻均適應
下面我們來看看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更多細節和操控設計。作為一枚大口徑的定焦鏡頭,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手感非常扎實,820g的鏡頭重量的確帶來了沉甸甸的扎實感。
這枚85mm鏡頭的手感非常扎實
操作方式上,新款的FE 85mm F1.4 GM鏡頭將光圈控制保留在鏡身上,接近鏡尾處為鏡頭的光圈環。這可以說是一種很傳統的設計風格,操控更近似一些膠片時代的鏡頭設計方式。不過,雖然是老設計,這種經典風格的確仍然有著很高的操作效率。此外,鏡頭的光圈環可以變成無極光圈來使用,調整開關位于鏡身右側,這一設計對于視頻拍攝時追求光圈變化的柔順度而言,有著很好的幫助。
鏡身上有獨立的AF/MF撥桿,鏡頭的對焦方式切換更加方便快捷
鏡身上的對焦停止按鈕
索尼FE 85mm F1.4 GM鏡身上有著索尼特色的對焦停止按鍵,可以用來控制鏡頭的AF工作,在追焦時這是一個更為實用的操控功能。
遮光罩內層有植絨
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濾鏡尺寸為77mm
鏡頭的遮光罩為筒形,外沿有包裹一層橡膠,保護遮光罩和鏡頭。遮光罩內側有植絨內襯,確保遮光罩良好的抗眩光性能。從鏡頭正面看,能夠看到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非常有特色的11葉片光圈設計,11葉片可以讓鏡頭的焦外光斑在收縮光圈后依舊保持漂亮的圓形。這也是這枚鏡頭的開發初衷之一:出眾的焦外成像效果。
客觀測試 分辨率 全開即有爆表水平
下面進入我們的性能測試環節,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枚索尼全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分辨率表現。全新的索尼鏡頭以高分辨率為追求,正是為了滿足高像素機身的出現而開發的。那么全新的這款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在A7RII上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還是通過拍攝分辨率標板來看一看:
測試標準:
拍攝畫質:無壓縮RAW+JPEG
感光度設置:ISO 100
對焦設置:DMF
鏡頭測試,我們使用索尼全幅微單?A7RII進行測試
鏡頭分辨率測試結果
先來看中心分辨率,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從f/1.4光圈全開開始就有著非常好的分辨率表現。收縮一檔光圈到f/2.0,鏡頭就可以基本達到最佳畫質表現,達到高分辨率與高銳度水平。這種高素質一直可以持續到f/5.6,鏡頭從f/8.0開始成像銳度開始出現下降并出現一定的分辨率降低。不過也可以看到,即便是收縮到最小的f/16光圈下,鏡頭的分辨率表現也足以風光拍攝的需要。當然,可以看出這枚大光圈鏡頭的設計是傾向于大光圈使用,因此大光圈下的畫質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
中心部分100%截圖
邊緣部分100%截圖
邊緣畫質方面,標板的頂線是2000LW/PH,鏡頭無論是最大光圈還是最小光圈下都可以輕松跑滿。為了說明,筆者在此截取了鏡頭在f/1.4光圈全開下拍攝分辨率標板的中心和邊緣部分。可以看到,鏡頭分辨率表現的確相當好。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這不愧是一枚最新型號的頂級大光圈鏡頭,這枚FE 85mm F1.4 GM在f/1.4全開光圈下就有著接近爆表的分辨率表現,且鏡頭的銳度表現也相當不錯。總的來看,這是一枚著重大光圈畫質需要而開發的全新定焦鏡頭,而鏡頭的解析力表現的確出眾,著實稱得上是現在最好的85mm鏡頭之一了。
實拍測試 解析力 中心與邊緣素質均佳
看過了鏡頭在評測室環境下的分辨率表現,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鏡頭在一般生活場景中,其實拍的分辨率表現。同樣,我們會截取照片中中心和邊緣部分,來展示這顆新鏡頭的畫質實力。具體如何,咱們還是先上照片。
測試標準:
拍攝畫質:無壓縮RAW+JPEG
感光度設置:ISO 100
對焦設置:DMF
注:為避免中心與邊緣不在同一焦平面影響結果,測試時分別拍攝中心與邊緣兩組用于對比。
對比截取部分展示(紅框內為截取部分)
實拍測試結果
在拍攝我們常見的真實物體時,這枚85mm鏡頭也展現出了優異的畫質表現。從f/1.4的實拍就能看出,鏡頭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的成像素質就已經相當好了。在全開下中心邊緣均有如此高素質表現,在我們測試的85mm鏡頭中也是不多見的。而在各檔光圈下,鏡頭的成像表現都基本有著較高水平的表現,可見這枚索尼FE 85mm F1.4的解析力表現的確了的。
客觀測試 色散控制 全開稍有綠邊影響
看過了鏡頭的分辨率表現,我們再來看看如今很多朋友非常關注的鏡頭色散控制問題。大多數大光圈鏡頭,在大光圈下很容易出現明顯的紫邊與綠邊。那么這枚全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是否能在色散方面也有更好的控制表現呢?下面我們通過拍攝對焦測試板來看看鏡頭的表現:
f/1.4色散效果
f/2.0色散效果
f/2.8色散效果
f/4.0色散效果
f/5.6色散效果
f/8.0色散效果
f/11色散效果
f/16色散效果
我們通過拍攝對焦測試板來看看鏡頭在高反差下的色散控制表現。從照片來看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不錯。在f/1.4的大光圈下鏡頭雖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色散(綠邊)問題,但可以看到綠邊范圍并不大,且顏色非常規則。這已經比之前的很多FE卡口鏡頭有明顯的進步了。此外,受綠邊影響的光圈范圍也較小,鏡頭的色散問題在光圈收縮到f/2.8后基本消失。
對于一枚最大光圈達到f/1.4的85mm鏡頭而言,這樣的色散控制表現已經很讓人滿意了,一方面鏡頭的綠邊問題不是很嚴重,另一方面鏡頭的色散顏色比較規則,在后期處理時會簡單方便很多。就此而言,鏡頭表現著實讓人滿意。
客觀測試 畸變暗角 整體表現上乘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鏡頭的畸變以及暗角控制方面的表現。暗角,對于大光圈鏡頭而言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暗角太重,的確會增加一些后期處理的時間。全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是否會一改早年一些索尼鏡頭的風格呢?
測試標準:
拍攝畫質:無壓縮RAW+JPEG
感光度設置:ISO 100
對焦設置:DMF
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暗角測試結果
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暗角展示
鏡頭的暗角控制方面,由于f/1.4的大光圈,鏡頭在光圈全開時仍然有著較重的暗角存在。而從照片上也能看出f/1.4全開下暗角還是很明顯的。隨著光圈收縮,暗角會迅速縮小。鏡頭達到f/8.0后,在畫面上基本看不到暗角的存在了。因此,對于不是很喜歡鏡頭畫面中出現暗角的用戶,可以通過后期處理或開啟機內校正來解決。
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畸變測試
畸變方面,顯然畸變控制對于這枚85mm的定焦鏡頭不是什么難事。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展現出了良好的畸變控制表現。可以看到鏡頭在拍攝畸變測試時,幾乎沒有什么可見的變形問題出現。總的來說,從畸變和暗角控制來看,新款的85mm鏡頭表現不錯,能省去不少后期處理的麻煩。
客觀焦外 焦外效果 f/1.4凸顯虛化實力
看過了鏡頭的焦內成像表現后,我們再來看看這枚大光圈鏡頭的焦外表現。f/1.4的大光圈以及11葉片的光圈設計,都讓我們對這枚全新的85mm定焦鏡頭的焦外表現有了更多的期待。那么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我們還是通過實拍來看一看吧。
鏡頭焦外虛化效果展示
全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一大特色在于優化了鏡片的研磨工藝,以求降低焦外光斑的“洋蔥圈”現象。我們這里用一組光斑的特寫來簡單看一看鏡頭的實際表現。
焦外光斑效果展示
可以看到,圓形光斑外并無明顯的“洋蔥圈”效果
總的來看,這枚新鏡頭的確是在焦外成像方面有著相當好的表現。一方面鏡頭在f/1.4全開時有著非常好的虛化強度,無論是用在全身人像或是半身像時,都能有非常好的景深壓縮效果。另一方面焦外虛化足夠柔和,另外光斑上少了“洋蔥圈”的影響,的確為焦外表現加分。因此,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著實稱得上是一枚焦外效果相當好的鏡頭。
實拍人像 解析優異 焦外過渡很漂亮
以上就是鏡頭的測試內容,下面我們還是通過實際拍攝的樣片來向大家展示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實際效果。作為一枚頂級的人像鏡頭,我們首先來展示一組使用鏡頭拍攝的人像樣張來看看鏡頭的實力表現。所有照片均為直出JPEG原圖,部分照片有剪裁處理。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為一枚人像鏡,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著實有著很棒的體驗。一方面鏡頭在大光圈有著非常好的鏡頭解析力與細節記錄能力,同時大光圈的淺景深的確是人像拍攝的最佳輔助效果。鏡頭的焦外非常柔和,有著很不錯的可視效果。可以說用來拍攝人像,這枚85mm f/1.4鏡頭的確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大光圈樣片 多彩睡蓮 質感表達良好
看過了人像樣張,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在其他環境下的大光圈實拍。大光圈的畫質表現可謂是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的主打。那么在日常題材的拍攝上,這枚鏡頭的表現如何呢,來看看吧: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日常環境實拍中,這枚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也展現出了良好的畫質表現。淺景深的優勢使得鏡頭可以在f/1.4下很好地突出拍攝主體。而利用好樹陰等要素,我們也可以營造出很好的焦外光斑效果。總的來說,日常使用,這枚85mm鏡頭也是非常實用的。
更多樣片 成像扎實 捕捉蜻蜓很輕松
看過了鏡頭大光圈下的畫質表現,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鏡頭在小光圈下的畫質水平。照片仍然為機內的JPEG直出,部分照片筆者有進行剪裁。感興趣的各位可以下載下面筆者給出的壓縮包來看看原圖的表現。
焦距:8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 曝光補償:-0.7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在收縮光圈后同樣有良好的畫質表現,其中筆者拍攝的蜻蜓照片,可以明顯看到這枚85mm鏡頭的實力表現。蜻蜓身上的細節在畫面上展現得非常細致,由此也能看出鏡頭的解析力表現的確非常出眾。因此,如果是用于風光等拍攝題材,相信這顆85mm鏡頭也會有非常好的表現。(原圖下載請點擊此處)
總結 素質優異 高水準85mm人像鏡頭
總的來說,全新的G大師鏡頭甩開了一些限制的包袱后,以追求高畫質為目的開發的新鏡的確有著與早先FE卡口鏡頭相當不同的使用體驗。更加專業化的設計,更為高水準的畫質表現,作為旗艦級大光圈人像定焦鏡頭,這枚FE 85mm F1.4 GM真可稱得上是同規格下最強了。
全新的FE 85mm F1.4 GM其畫質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新鏡頭在操控性方面有了相當高的提升,AF/MF撥桿的加入、無極光圈撥桿的加入。讓新鏡頭的使用有了更好的操控體驗。無論是對照片拍攝效率還是對視頻效果的提升,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更高效的操控,是專業用戶和高端愛好者都追求的,全新的FE 85mm F1.4 GM在這方面的改進的確是值得肯定。
新鏡頭的操控感也更好
當然,作為一枚頂級的定焦鏡頭,鏡頭畫質表現仍然是最為重要的。全新的索尼FE 85mm F1.4 GM鏡頭著實在畫質表現方面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是f/1.4全開下大光圈的成像表現,或是焦外的虛化效果,以及小光圈下中心和邊緣的成像表現。這枚FE 85mm F1.4 GM鏡頭都可謂是達到了同級別的最高水平。
鏡頭的焦外表現也著實讓人滿意
早年的索尼全幅微單用戶總是不免要通過轉接環來解決焦段、鏡頭規格以及成像水平不足的問題,而隨著新一代索尼鏡頭的到來,FE卡口的高素質和高規格鏡頭數量越來越多,這對于索尼的全幅微單用戶而言,著實是個好消息。
如果能有一款體積稍大、操控更專業的全幅微單機身,這枚85mm鏡頭會有更好的體驗
當然,隨著鏡頭規格的提升,我們似乎更加期待索尼操控性更好的全幅微單機身的出現了。現有的幾款高規格索尼鏡頭搭配到現在的A7系列機身上,的確有些“大頭兒子”的即視感。一個操控性更好,個頭大一些的全幅微單機身或許是這些G大師鏡頭更好的搭配。
全新的G大師鏡頭的良好表現,讓我們對索尼微單未來的發展更加期待
總的來說,全新的FE 85mm F1.4 GM的確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一方面新鏡頭填補了索尼FE卡口鏡頭缺乏大光圈常規焦段定焦鏡的空白,另一方面新鏡頭的畫質表現也展現出了相當高的水準。以此來看,這枚全新的FE 85mm F1.4 GM的確是索尼全幅微單用戶中追求高畫質、優異焦外成像效果的一枚首選人像鏡。作為索尼全幅微單的用戶,的確可以好好地關注下這款新品。
值得肯定:成像素質優異 f/1.4下即有非常好的解析力與銳度表現
鏡頭焦外效果良好 高精度研磨鏡片有效降低“洋蔥圈”問題
鏡頭操控性良好 操控性明顯優于早期款FE卡口鏡頭
鏡頭做工優異 手感扎實
相對不足:小光圈下,鏡頭面對復雜環境容易出現迷焦情況
鏡頭售價相對同級別鏡頭而言,相對較高
忌器材編輯丨畢超
索尼擁有了豐富的相機產品線,其中ZV系列是面向照片及視頻拍攝者而特意開發的機型,具備體積小巧、操控簡單、方便自拍、視頻功能豐富等特點,前不久索尼再次更新了ZV系列新品——ZV-E10 II相機。它是ZV-E10的后續機型,也是ZV系列的新一代中端機身,它從傳感器像素、自動對焦以及視頻拍攝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是新一代的影像創作“小能手”。針對那些年輕、時尚的初中級用戶,可滿足日常生活的記錄需求。
索尼ZV-E10 II是新一代影像創作“小能手”
- 01 -
外觀設計:保持小巧、緊湊的風格
從外形上看,ZV-E10 II借鑒了很多ZV-E10的設計元素,整體體積約為:114.8 x 67.5 x 54.2 mm,包含電池的重量為377克,與ZV-E10相差不大,具備了非常出色的便攜性,體積緊湊,可輕松放進口袋里。
在機身的左側,ZV-E10 II配備外置麥克風口、耳機監聽口、HDMI口等一應俱全。另外它也配備了可充電的USB Type-C數據口。另外將ZV-E10的SD存儲卡槽也移到了機身左側位置,更加方便安裝SD卡。
ZV-E10 II機身頂部的按鍵布局與ZV-E10也非常接近,但也有一些優化。ZV-E10 II將電源開關與變焦撥桿相結合,同時依舊具備了獨立視頻錄制按鈕、快門、C1自定義以及照片、視頻、慢動作模式切換。
ZV-E10 II也內置了具備指向性3膠囊麥克風,可以更清晰的捕捉聲音,并降低背景噪音,這對于Vlog直播等錄制來說極為有利。
為了進一步改善相機在戶外錄制時的音質問題,ZV-E10 II也隨機附送了麥克風防風罩,可有效降低風噪。
ZV-E10 II為了進一步提升電池的續航能力,因此改進了手柄設計,讓其可以使用A7系列的NP-FZ100高容量電池。據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一塊電池可拍攝610張照片,130分鐘視頻,這個成績是相當可以了。
ZV-E10 II一同推出的還有新的套機鏡頭——E PZ 16-50mm F3.5-5.6 OSS II,這支新鏡頭同樣特別輕便小巧,其等效全幅的24-75mm焦距可應對較多拍攝題材,它還提升了鏡頭防抖及對焦性能,可更好的拍攝照片和視頻。
安裝鏡頭后,如果不開機,那么鏡筒是不會伸出的,但開機后,鏡筒會自動伸出進入拍攝狀態。
- 02 -
菜單及操控表現:優化相機整體操控感
毫無疑問,ZV-E10 II主菜單升級為新的縱列式布局。菜單分為了我的菜單、主、拍攝、曝光/顏色、對焦、播放、網絡及設置等多個選項。它最大的改進就是下屬的二級和三級子菜單都可以在同一屏內顯示出來,邏輯性更強,可讀懂性也更好。
相機在靜態照片拍攝(待機)狀態下,背屏可顯示豐富的參數信息。包括拍攝模式、對焦模式、連拍模式、拍攝格式、白平衡等等。
切換到視頻拍攝模式下,相機顯示界面會有所不同。除了常規的快門速度、感光度、白平衡參數外,還提供了音頻電平表、短片格式以及錄制時長。
ZV-E10 II也配備了與A6700和ZV-E1等機型相同的觸控屏幕,用戶可以直接用手在屏幕上調出快捷菜單進行參數調整,特別直觀方便,讓APS-C畫幅微單享有了更出色的操控性。
當使用ZV-E10 II開始錄制視頻時,LCD屏幕上會出現紅框以提醒用戶機器當前的工作狀態,非常醒目。
另外,ZV-E10 II針對很多Vlog視頻豎拍的需求,特意優化了操控性。相機菜單可在豎拍握持時自動切換為豎屏顯示,可讓用戶更便捷的調整參數。
- 03 -
創意外觀濾鏡:可輕松拍攝出色照片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復雜的后期調色相對麻煩。ZV-E10 II同樣加入“創意外觀濾鏡”功能。攝影師可以在照片及視頻模式下直接使用多種濾鏡效果,也能自行設定,選擇符合自己喜好的色調。
利用“創意外觀濾鏡”,即使是攝影新手也能拍攝出漂亮出色的作品。
使用BW濾鏡拍攝
使用FL濾鏡拍攝
- 04 -
對焦表現:可很好應對人像拍攝
ZV-E10 II擁有了759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對比度檢測的混合自動對焦系統, 另外它還能夠支持人、鳥以及動物的主體跟蹤識別,進一步提高拍攝的成功率。
針對視頻錄制的特點,ZV-E10 II還能夠設置AF過渡速度,可以更加自然緩和的將焦點切換到其它目標上,拍攝出具有故事性的畫面。
筆者通過視頻展示在視頻模式下開啟人眼識別的連續對焦效果: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可以發現,ZV-E10 II可以很好的識別并跟蹤被攝目標,在人移動的情況下可穩定的對目標進行合焦,成功率出色。即使當人物遠離畫面,占比很小時,相機依然有不錯的識別率,對于人像拍攝來說是很有利的。
下面請看使用ZV-E10 II拍攝的樣片:
- 05 -
視頻拍攝表現:功能較為全面
作為新一代的APS-C畫幅ZV系列中端機身,ZV-E10 II充分考慮到了對應用戶的拍攝場景,進一步提升了視頻錄制品質,讓初中級用戶也能輕松拍攝出色的短片作品。
ZV-E10 II支持豐富的錄制格式,同時還支持Long GOP及All-Intra兩種編碼格式,在視頻格式選項中,能夠選擇XAVC HS 4K或者畫質更好的XAVC S-I 4K。當選擇4K 60P時,還能實現5.6K的超采樣分辨率,其成像更有優勢。
另外,在HD分辨率下還能實現120P的慢動作錄制,滿足更多的創意攝影需求。
下面首先通過視頻單幀截取方式展示一下的XAVC S 4K 30P與XAVC S-I 4K 60P的視頻實際成像畫質:
圖左為XAVC S 4K 30P,圖右為XAVC S-I 4K 60P
從100%的截圖來看,ZV-E10 II的XAVC S-I 4K 60P視頻成像畫質出色,具備良好的畫面細節,而XAVC S 4K 30P的表現同樣不錯,足以滿足日常短片的拍攝。
ZV-E10 II不僅擁有豐富的視頻格式,還提供了S-Gamut3.Cine/S-Log3和S-Gamut3/S-Log3兩種專業的Log色域空間,可供視頻行業用戶使用。
ZV-E10 II也允許用戶使用預置的LUT圖片配置文件或者導入自行定制的LUT,讓ZV-E10 II也能滿足專業人士的使用要求。
除常規的視頻拍攝外,ZV-E10 II的S&Q模式能夠在FHD分辨率下錄制高達120P的慢動作短片。
- 06 -
電影感Vlog表現:可輕松拍攝質感短片
ZV-E10 II內置了與ZV-1 II相同的“電影感Vlog”功能,用戶可以通過5種Look(風格)和4種Mood(氛圍)自行組合為多種不同的色彩濾鏡直接使用,而自動裁剪為2.35:1的寬熒幕效果也能進一步提升短片的電影質感,輕松拍攝“大片”。可以滿足入門級視頻用戶對色彩表現的需求,電影感Vlog的可玩性非常不錯。
下面請看筆者使用電影感Vlog功能拍攝的樣片:(S-Cinetone+GOLD效果)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評測總結
索尼ZV系列目前擁有了從入門到高級的完整產品線,隨著ZV-E10 II的推出,讓ZV系列的中端機型有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它的核心成像硬件與高級的A6700相同,另外還全新加入了電影感Vlog、創意外觀濾鏡以及自定義LUT功能,讓ZV-E10 II的可玩性大大增強了。憑借小巧緊湊的機身和出色的性能,讓ZV-E10 II特別適合日常生活記錄、掃街以及旅行使用,即使是沒有拍照經驗的入門用戶也能輕松駕馭這臺機身,拍出滿意的照片。在保持小巧的同時,還使用了更大容量的NP-FZ100電池,針對戶外視頻錄制有效的提升了續航時間。通過試用可以發現,ZV-E10 II無論是成像、對焦、視頻功能等方面表現都非常給力,相信它對于很多既有Vlog視頻、又有靜態照片拍攝需求的初中級用戶是極具吸引力的。
- end -
編輯 | 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