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往往有這樣一種情形。有的人們為了圖方便,不使用空調、無線路由器、電腦、電視等家庭電器時,只是簡單關閉電器電源,并沒有拔下電源插頭,就出門或者入睡等,這種情形下,電表會走嗎?今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一份用電知識供大家參考,其中提到,沒有拔下電源插頭的電器,實際上供電部分仍在工作,這種狀態也被稱為待機狀態,雖然說耗電并不多,但長時間累積起來耗電量也不小。
另外,這份用電知識中特別提醒,大多數家電并不是直接采用220伏交流市電,需要降壓、穩壓、整流,所以不管是使用傳統的線圈變壓器,還是使用供電IC片,都會有靜態電流,這些靜態電流不光消耗電能,還會不斷發熱。
家電待機耗電量一覽
1、中央空調
大面積的住宅,中央空調待機的耗能也較大,一部中央空調待機一天要消耗2度電左右,一個月就是60度。
2、電視機
電視機在關閉后,顯像管仍處于燈絲預熱待用狀態,在待機狀態下,電視機一天的耗電量在0.5度左右,一個月就是15度。
3、普通空調
普通空調如果關閉電源后不拔插座,待機功率約為12.5瓦,一個月要耗電約9度。
4、電腦、無線路由器
電腦、無線路由器在待機狀態下的功率約為5瓦,一個月要耗電3.6度。
5、滾筒洗衣機
滾筒洗衣機的待機功率約為0.7瓦,在家用電器中算是很小的了,一個月約耗電0.5度。
6、機頂盒
電視機機頂盒待機功率與運行功率基本一致,一天消耗的電量將近0.4度。如果讓機頂盒一年都處于待機和運行狀態,會多消耗上百度電。當然,除了耗電外,長期開著機頂盒還容易引發火災。
7、電熱水器
電熱水器的待機功率不大,只有3瓦左右,如果待機一個月耗電約2度。不同的是,為了保持水溫,電熱水器會在溫差過大的時候開始工作。每個品牌的電熱水器耗電量不同,一般來說,一臺30-40升的電熱水器功率大概在2-2.5千瓦,工作一小時就是2度電。室內溫差越大,工作時間越長,耗電就越多,反之則省電。
怎么做既省事又省錢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大家,要想又省事又省電費,可以盡量選擇帶開關的插座(排),如一開五孔、一開三孔等,并在停止使用電器時關閉電源。
插排上也有指示燈,耗電嗎?這里提醒大家的是,從耗電上來說,現在的排插大部分用LED指示燈,它的功耗很小,運行時只有5毫安左右的電流,以前的小燈泡指示燈耗電量會大一些,但相對于電器直接待機的耗電量來說仍然微乎其微。除此之外,大家還要記住以下幾點:
(1)不要只關閉遙控開關。像電視機、機頂盒、全自動洗衣機等,一定要關閉機械開關。
(2)空調沒有機械開關,插上插頭就是待機,就會耗電,不用時最好將電源拔掉。帶遙控功能的空調有8瓦左右的待機功耗,長時間不用空調時,應切斷電源。
(3)電腦在睡眠狀態下雖耗電比開啟后降低一半以下,但仍會有4.8瓦左右的能耗。因此,減少電腦和顯示器能源消耗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用時及時關閉,拔掉插頭。
因為,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幾乎大部分家庭的電器不管用或不用,都常年插著插頭,處于待機狀態。
然而,海爾空氣產業性能研究所所長王飛表示,其團隊曾對常見家用電器待機能耗做過測算:
將一戶家庭的空調、洗衣機、電視、微波爐、電飯煲五類電器進行計算,待機功率在12W到15W,待機能耗大約是3到5天一度電,即每天0.2度到0.33度電。
有網友驚呼:真的嗎?怪不得我家電費嚇人,原來不拔插頭也耗電啊!
家里電器肯定一般都不拔插頭,像路由器這些,肯定是每天都開著,因為拔來拔去嫌麻煩,看來以后這些電器不用時一定要及時斷電,因為積少成多,日久天長,這賬一算,真的讓人無比驚嘆。
但也有網友對此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光算待機耗電了,有沒有統計過經常插拔造成的損壞和損失?
比如說:電腦幾個月不插電,下次再開機就有可能開不起來,換個主板幾百塊,空調、冰箱等電器,都會存在這種損壞可能,只要壞一次,損失都夠待機到猴年馬月了吧?
隔壁王阿姨家是格力中央空調,去年入秋以后就把總開關關了,結果今年剛一打開就跳閘,怎么打也打不上去開關,后來聯系售后師傅,來檢查了說:電流擊穿了電路板。結果,維修用了3000左右。
臨走時師傅說:使用后的設備,之后要是長時間不通電,空氣中的水汽會附著在電路板上,一開機就大概率短路,電腦基本上長時間不開機,一開機出問題的就是主板短路報廢了,濕度大的地方概率比較高。
為此,也有業內人士說道:
電器處于通電狀態,會使一部分元件發熱,這個熱量的揮發,會使整個線路板保持干燥,可以抵卸因潮濕帶來的故障。
試想一下,潮濕的線路板,突然通電,肯定是造成短路,燒毀電路板。
兩者比較,用微量的電,使電器元件長期保持干燥,延長線路板使用壽命,從價值上說,肯定是劃算的。
所以,千萬不要因小失大,看似節約實則得不償失。
其實,話不能這樣講,如果按照專家預測的那樣:每戶最低日待機能耗0.2度電計算,一個500萬人口的城市(按190萬家庭戶計),全年待機能耗近1.39億度電。
說實話,當前全球能源緊張、國內電力超負荷,每個家庭都有不少家用電器處于待機狀態,就全國而言,每天年白白浪費的電能數以幾十億度,實在不是小數。
那么,就有網友建議:電器生產廠家能否增設待機時長斷電功能,這樣就可有效節電,如果有可能,國家也應該盡快立法,從而輔助節能升級,這才是明智長效之舉。
為此,我想說的是:如果電器處于使用高峰期,待機時間短,比如夏季的空調,那么就沒必要反復斷電,因為過度頻繁操作,對于電器元件來說肯定會有適度的損傷,畢竟任何電氣元件都是有壽命期限的。
但是,如果長時間閑置不用的話,就好比空調到了春秋季節,還是斷電的為好。
雖然,一個月幾元甚至十幾元,對于現代家庭來說,基本都能承受,并且極易忽視,但在積少成多的前提之下,當成千上萬的家庭都麻痹大意之時,它絕對就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
從日常點滴開始,保持這種好習慣,它定然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僅僅會潛移默化地訓練、培養你,影響你對待人、事、物的謙卑態度,而且會讓你擁有一種低成本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
論是學生還是辦公族,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經常使用U盤或者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不知道你們將這些存儲設備連接電腦的時候是怎樣的呢?
小編相信很多人剛開始使用U盤、移動硬盤的時候,肯定每次都會老老實實的點擊電腦下方的安全彈出選項。再過上一段時間后,肯定會有些煩,因為每次安全彈出著實有些麻煩,還費時間,而且而還經常出其不意的彈出失敗!
隨后,嘗試過幾次直接拔掉,好像也并沒有什么影響,慢慢也就習慣直接拔就走,瀟灑又從容。那么安全彈出真的重要嗎,我們有必要每次都將設備安全彈出嗎?
其實,在早期的 Windows 系統中,微軟為了提高外接存儲設備的讀寫速度,會對這些設備開啟緩存,向外接存儲寫入數據的時候,實際上是將數據先寫到速度更快的緩存中,然后再到存儲中。如果在緩存還沒完全寫入時強行拔掉存儲設備,會導致外接存儲設備閃到老腰,下次使用的時候你可能看到數據丟失、無法識別設備、必須格式化才能使用、需要修復扇區等等情況。
并且因為數據在緩存中突然失去目標,可能導致電腦系統降速、資源管理器崩潰甚至重啟。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系統加入了安全彈出功能。
進入本質來看,安全彈出并沒有技術含量,它的本質其實就是檢查外接存儲中的數據有沒有在讀寫,如果沒有就切斷電源,如果有就彈個框提示一下設備正在使用,嚴格意義上來說與直接插拔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本質上都是把存儲設備斷電。但是如果你的存儲設備上有貴重資料還是不建議直接插拔。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4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