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插拔,就是必須關機斷電的情況下才能操作,熱插拔就是U盤、移動硬盤的插拔方式,只要刪除盤符,切斷數據而不需要關機就可以了。
USB擴展絕對不是新鮮事,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確實很多人面臨的一個問題,一般臺式機,機箱前面板會附帶2-4個USB口,通常為USB2.0*2+USB3.0*2或者干脆就2個USB2.0
主板一般附帶USB口4個~6個不等。個別的還有USB-C(type-C),一般臺式機電腦鍵鼠用掉2個,打印機用掉1個,還有2個左右的富余,移動硬盤加無線網卡可能用掉了全部甚至不夠。
擴展就成了趨勢,那怎么擴展?
這屬于硬擴展,不消耗原生USB口。帶寬夠用,比如4擴展口都用上,每個口速度互補影響。
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假如你是M-ATX主板又是獨立顯卡的話,那你擴展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因為空間實在是不夠。那怎么辦?
這種不起眼的小設備,有USB3.0和USB2.0之分,說白了就是支持的最大速度不同。
至于怎么選?肯定是高速優先,因為也差不了幾塊錢。我買的這款畢亞茲 USB3.0集線器就是一拖四,1接口擴展為4USB口。
假如你想把它放桌面上那就選個線長一點的,1m長最佳。
太長的線會有一定的信號衰減,只是接一些不需要供電的外設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像移動硬盤這種需要電量消耗在500mA~1A設備,線太長還是多少有一點影響,會造成數據傳輸慢甚至不響應。
不過筆記本除外,因為筆記本就是桌面設備,線越短越好。筆記本一般U口不會超過4個,像我的華碩飛行堡壘就3個USB口,像我的的榮耀筆記本,只提供了2個USB口和1個USB-C(type-C),實在是不夠用。
怎么區分USB3.0和2.0?除了看說明書和銘牌外,USB口的顏色也是一大特征,USB3.0是藍色,USB2.0是白色。
有了這個小設備,我除了接一個鼠標、一個打印機、還能接2個U盤,一個移動硬盤,特別是工作的時候傳輸較大文件頻繁插拔優盤就更有用了。有了它還能避免頻繁插拔電腦端的USB口導致的USB口松動。畢竟換一個USB Hub比維修電腦USB口要簡單而且便宜的多。
總的說來,PCI擴展是僅限于臺式機還得有空間,USB Hub是臺式機和筆記本都可以用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隱藏在機箱后邊,也可以拉線到桌面固定,插拔U盤不再彎腰。就算不常用,備一個關鍵的時候還可以解燃眉之急,省去了抓狂的切換設備的之亂,沒有煩惱。
臺PC都會配有無數的USB接口,并通過它們進行操作、存儲和功能方面的擴展。沒錯,這個不起眼的小接口堪稱“全能”,與不同的小伙伴(搭檔)在一起時,它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USB轉PS2----老鍵鼠重新上崗
筆記本和很多新主板并沒有配備PS2接口,而很多玩家家里還閑置著很多手感出眾且經典的PS2接口鍵鼠。此時,我們只需一款USB轉PS2的轉換器,即可通過一組USB接口同時連接兩種PS2設備,讓老鍵鼠重新上崗。
圖1 USB轉PS2轉換器,淘寶售價約10元
USB轉音頻----增加聲音傳遞通道
很多老機箱并沒有前置3.5mm音頻接口,還有些用戶可能正面臨3.5mm接口損壞的尷尬。沒關系,通過USB轉耳機轉換器即可讓一組USB接口獲得同時連接耳機和MIC的能力。此類轉換器內置獨立聲卡芯片,非常適合QQ在線語音、在線音樂和視頻的播放。需要注意的是,USB轉耳機轉換器插入PC后,需要進入“設備管理器→游戲、視頻和音頻控制器”,停用系統原揚聲器和MIC,僅保留帶有“USB”標識的音頻設備。
圖2 USB轉耳機轉換器,淘寶售價約20元
USB轉無線----讓老PC變“時尚”
很多用戶都在為家里的老PC不支持藍牙和Wi-Fi而發愁。沒關系,我們可以通過USB轉藍牙和USB轉無線網卡這兩種外設,賦予老PC藍牙和Wi-Fi功能,讓藍牙鍵鼠上崗并體驗無線接入互聯網的便捷。需要注意的是,USB藍牙適配器不要輕信所謂的V3.0和V4.0,選擇V2.1+EDR的版本足以;而USB無線適配器則盡量購買體型相對較大的型號,因為Wi-Fi模塊長時間工作時發熱量不低,大尺寸產品有利于散熱和穩定。
圖3 USB藍牙適配器,淘寶售價約20元起
圖4 USB無線適配器,淘寶售價約50元起,建議后買帶天線的版本
USB隨身Wi-Fi----無視MAC地址綁定
很多學校和公司的網絡都限定了MAC地址,只有在網管處登記的PC和手機才可正常接入Wi-Fi網絡。對喜歡頻繁更換手機和平板的用戶而言,每次都得找網管登記實在麻煩。實際上,我們只需一款類似360隨身Wi-Fi的設備,即可將PC的網絡變成無線AP供其他設備訪問,且繞過MAC地址綁定的限制。
圖5 360隨身Wi-Fi,19.9元
USB3.0Hub----不要浪費高速接口
很多筆記本僅標配一組USB3.0接口,如果你想實現“一拖多”,自然也要選擇USB3.0標準的Hub了。只是在USB3.0 Hub的選擇上大家不要貪圖便宜,盡量購買配有獨立供電的中高端產品,好處之一是所有擴展出來的USB3.0接口都具備理論5Gbps的速度,而且在外接供電時還可同時給多部USB設備充電。
圖6 ORICO M3H7,淘寶售價約199元
最近有個朋友和小白抱怨:電腦那么多USB接口,有些接口在傳輸文件的時候實在慢的很。
電腦誕生以來,USB接口就一直存在。但是USB接口還是長得幾乎一樣,不仔細去研究都不知道哪個USB會更快。
許多小伙伴就會直接放棄辨認,反正能插得進,能使用就行。這就會出現高速設備在低速USB上使用,然后就會出現設備供電不足、設備損壞等情況。
今天小白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USB這個小接口。
讓你能夠一眼看出接口的傳輸快慢,以及減少設備損壞的情況。
首先來看個圖(看不懂可以直接跳過)
注: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這么多形形色色的USB接口,你能記住多少?說實話,小白并不能完全記住。但小白使用電腦十幾年,還是有一點小經驗的。
就電腦上的USB接口來說(其他不討論哈)
1、有兩種接口的傳輸速度目前來說是最快的,比如電腦上的Type-C接口。反正你只要看到有這個接口,而你手邊的傳輸線剛好也是這種接口,那直接選擇Type-C即可。
比較新的電腦上基本上都有配備Type-C口,反正只要無腦懟電腦這個接口就行了。
2、第二種并不是很常見,但傳輸速度也很快。(這種可以不用記住)
你有沒有發現USB接口上好像有一些是不同顏色的。
對的,不同顏色可以看出USB傳輸速度的快慢(正常情況下)
所以,優先選擇除了黑色/白色之外的顏色接口。比如:藍/黃/紅/綠
還有一種例外的情況,就是廠家用白色來表示一些其他功能,但本身的傳輸速度跟藍色的接口是一樣,甚至更快。
到了辨認顏色這種,基本上你就能找到讀寫速度更快的USB了。當然也有后面兩種辨認的辦法。
這種辦法適合你無法分清哪個讀寫更快,其實并不用記住,畢竟記這些很累的。
1、文字標識
??(閃電符號)>USB3.2>USB3.1>USB2.0>USB1.0
2、符號標識
??(閃電符號)>SS10>SS>S>usb符號
估計對電腦很感興趣的小伙伴才能記得住這些長得很像的符號,咱們小白不用記住也行,反正有前兩種辨認辦法,在使用上已經不成問題了。
除開電腦上的Type-C不談(它讀寫速度本來就很快了),長得很像的USB口其實還能看針腳進行辨認。
1、四針腳(4pin)
2、九針腳(9pin)
可以這么理解:USB的9pin要快于USB的4pin。
看完整篇文章之后,估計你已經知道怎么選擇USB接口了。在這里總結一下:有Type-C的插Type-C,藍/黃/紅/綠的USB接口次之。
當然,讀寫速度快的USB接口必須要配上速度快的U盤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