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外國友人使用的是《我的世界》這款游戲,游戲畫質選擇的是默認設置,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Surface 3運行這款游戲頗為流暢,而后他又運行了《傳送門》等桌面游戲也是十分流暢。除以上這些,這位朋友還展示了在Surface 3上,通過Steam In-Home串流功能玩《質量效應》,以及利用特制的盒子串流Xbox One游戲。
據悉,Surface 3能實現上述表現,全部得益于英特爾提升了Atom X7的Turbo Boost睿頻加速頻率,以及GPU單元性能的升級,其在跑分方面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不過大家需要注意一點,Surface 3的定位并非游戲電腦,對Surface 3進行游戲測試只是為了展示其更強勁的綜合性能。
PConline單機評測】最近,微軟把自家的獨占游戲大作紛紛搬到Windows 10平臺上,足以看出微軟在推廣Windows 10上面的野心,此前我們曾經對一款游戲大作《極限競速》在Windows 10上面的表現進行過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無論是兼容性還是流暢性都非常喜人。但是我們仍然不能保證這是不是個案,所以我們繼續這方面的測試,這次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游戲是另一款大作《量子破碎》,它是一款第三人稱射擊游戲,擁有超高的畫質以及游戲性,是微軟最近推出的有一款佳作,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全面的測試測試它在Windows 10下的表現。
《量子破碎》首次公布消息是在2015年的科隆電玩展,其絢麗的畫面以及優秀的操作感都讓人非常癡迷,并且一直期待著這款大作的到來。故事設置在Riverport大學城,玩家將控制杰克·喬伊斯和貝斯·懷爾德。這兩人原本是普通人,但在一次導致時間裂縫的意外中,他們獲得了操縱時間的超能力。在游戲過程中,時間體系會隨時崩潰,導致環境中的時間暫停、斷續、倒流和凍結。聽著是不是就很吸引人呢?小編可是有點已經迫不及待了。
了解了游戲的大概內容,下一個問題就是要了解了解它的配置需求了,畢竟再好的游戲玩不了才讓人尷尬,是不是?可以說《量子破碎》的配置要求非常高,比我們此前測試的《極限競速》恐怕還要高一些,《量子破碎》的最低配置要求也達到了i5-4460+GTX 760或者FX-6300+R7-260X,推薦配置更是達到了GTX 970或者R9 390顯卡。不僅如此,而且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包括《量子破碎》在內的Windows應用商店游戲大作將在近期的Windows 10周年更新后支持雙顯卡SLI或交火,發揮更強機能,讓玩家更好的享受游戲。此外,這是一款Windows 10游戲,只有在該系統下才能運行游戲,并且這還是一款在DirectX12下的游戲,DirectX12下游戲可以讓PC的效率接近主機,不浪費四核性能,讓CPU火力全開。
現在再來看看,我們這臺測試機,它搭載了一款桌面級別的處理器Intel Core i7 6700K,其主頻達到了4.0GHz,是現在市面上非常頂級的處理器之一,與之配合的是16GB運行內存以及512SSD,這樣足以保證了其運行的流暢,在對于游戲最重要的顯卡方面,這款測試機采用了英偉達GTX 970M顯卡,其性能雖不如頂級桌面級別顯卡,但是在移動端也算是相當高端的存在了,它的屏幕采用了一塊15.6英寸的1920×1080分辨率寬屏,可以讓玩家們更好的體驗游戲。好了測試機給大家介紹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游戲了。
打開游戲之后,小編首先已中畫質進入游戲,來感受一些這款游戲的流暢性,首先映入小編眼簾的就是那美輪美奐的CG動畫,人物的建模以及動作在PC游戲中都屬于翹楚的存在,而且流暢性和兼容性也非常不錯,不會出現卡頓、死機等惱人的現象。僅從小編這幾天的試玩當中就可以窺見其游戲的精良以及制作組的用心。
接下來,小編進一步壓榨這臺測試機的性能,把整體圖形設置調制高,這時候由于配置的原因,在游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掉幀現象,尤其在槍戰比較激烈的情況下這樣的幾率會大增,而在整機的溫度也迅速上升,看著這款游戲對于硬件的要求真不是虛標。但是,從畫質上來講,《量子破碎》已經不亞于任何一款射擊類游戲,整體的光影、建模以及激烈的槍戰都讓人有一種深入其中的感覺,這不就是朋友們最希望達到了游戲效果嗎?小編真有點欲罷不能了。此外,一些玩家關心的后續支持方面,微軟也會跟進,比如后續會增加對于游戲畫面流暢度、渲染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從而更進一步保證PC端游戲的品質。
現在朋友們要注意了,《量子破碎》是一款Xbox One與Windows 10平臺的游戲,而我們今天就是針對于Windows 10來進行測試,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對于Windows 10系統在游戲方面的兼容性這方面問題,朋友們可以放心了,因為整體游玩的運行速度以及運行穩定性都非常不錯,所以就可以說明只要滿足配置,Windows 10系統下暢快的玩游戲完全沒問題。此外,開啟Nvidia顯卡的Dynamic Super Resolution,在1080p上以4K分辨率渲染,那種畫面下的感動也真是沒誰了(下圖為4K模式下截圖)。相較于Xbox One版本的《量子破碎》來說,Win 10版本在畫面上有著更大的優勢,更細致、更有沖擊力、更感動。
編輯點評:經過這幾天的試玩,小編發現現在已經深深的陷入到了《量子破碎》的世界里面不能自拔,幾乎每一天小編都要打開電腦游戲一番才能安心。而這完全要感謝微軟,是他們現在把很多之前主機獨占的游戲移植到了PC平臺上面,這讓很多PC游戲玩家都有了玩耍大型游戲的可能。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微軟對于推廣Windows 10系統的決心,相信日后還會有更多之前獨占大作登陸PC平臺,朋友們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更新配置迎接它們的到來吧。
首先要在網上查找到自己玩的游戲官方給出的配置要求,然后和自己的電腦進行對比就知道了。
當前開發的游戲大都采用了三維動畫效果,所以這樣的用戶對電腦的整體性能要求更高,尤其在內存容量、CPU處理能力、顯卡技術、顯示器、聲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補充電腦主要配置:
1.CPU,這個主要取決于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于接口、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于哪種類型(如DDR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芯片,如:筆記本i965比i945芯片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芯片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盤,硬盤分為固態硬盤(SSD)、機械硬盤(HDD)、混合硬盤(SSHD),固態硬盤速度最快,混合硬盤次之,機械硬盤最差。越大的硬盤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電影,音樂等)首先硬盤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盤的轉速(分:高速硬盤和低速硬盤,高速硬盤一般用在大型服務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盤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到高速硬盤在筆記本電腦中由于電腦移動振動意外刮傷硬盤盤片以及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盤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盤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盤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5.顯卡: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件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件以及玩大型3D游戲顯卡除了硬件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一般300W就足夠一般家庭電腦用功率,500W大部分電腦都沒有問題了),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于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接口也一樣有影響(如DVI和VGA接口),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