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當時為了玩上 HTC Vive ,在顯卡上可沒少下功夫。所以,聽說英偉達出了 GTX 1080 8G 顯卡,極果君就種下了一個夢想,要是能玩上這么高配置的筆記本該多好。
這不,好消息來了,華碩將要出一款搭載 GTX 1070 移動版的筆記本——ROG G752VS!
怎么樣,是不是很勁爆。極果君當時聽到的時候也狠狠激動了一下。 GTX 1070 啊,雖然比不過大哥 1080,但是也可以說是頂配了。
加上 8GB 的顯存,什么圖像處理不了,什么游戲帶不起來?
但是高興的時候,被三個字砸醒了—移!動!版!要知道英偉達帶 M 字號的顯卡,閹割的性能可不是一點半點,說它攔腰砍都不為過···
不過啊。極果君還是上網查了資料,好像英偉達并沒有要往后綴上加 M 的意思。不過性能會不會降低,得等到出了再看。
既然名字不改,那性能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去,英偉達不可能為了個筆記本把 1070 整體性能降下去吧···
再來說說華碩為這款筆記本搭配了怎樣的配置。
G752VS 將搭載英特爾第六代處理器 Core i7—6700HQ,這樣的組合沒有什么游戲是帶不起來的!
內存方面最大可支持 64 GB,同時采用了 512G 的固態硬盤和 1TB 的機械硬盤。運行速度沒的說,就是快!
顯示器最高還可以配備一塊 17.3 英寸的 4K 顯示屏。讓完美畫質呈現在你眼前。
G752VS 還搭載了 Type-C 和雷電接口,讓數據傳輸更快更穩定。
作為華碩旗艦機,售價肯定不便宜。歐洲市場那邊的起步價為 2000 歐元(約合 14823 元),而頂配則達到了 2800 歐元(愈合人民幣為 20752)。這個性能怪獸預計將會在 7 月 19 日和大家見面。
---------------END----------------
打游戲沒有鍵盤怎么行?來看看這幾款,讓你的手爽一下
打開微信搜索并關注公眾號:極果網
公眾號回復:鍵盤
總有一款是你的菜~
然這年頭大家都慢慢習慣了用手機上網看視頻,但家里要是沒有一部性能級PC還是很別扭。至少就畫質而言,PC級游戲還是可輕松秒殺手游的。
不過,也許是因為越來越多用戶對傳統笨重呆板的臺式機看不上眼,所以時下被譽為“小鋼炮”的性能級迷你PC越來越熱,小編身邊就總有朋友問一些類似“這個ITX機箱支持XX長的顯卡嗎?”、“這個處理器的風扇是不是超高了啊?”等問題。
如果問大家“為啥選擇小鋼炮?”,竟然有人的回答是:“俺偶爾要背著這個小鋼炮去朋友家打游戲”……這個需求太奇葩了吧?附近找個網吧好不好?
實際上,小鋼炮之所以流行,就是因為它擁有相對迷你的身材。然而,如果你有類似上面童鞋背著PC去外面打游戲的需求,那小編還是想你推薦新一代游戲本。
啥?你覺得游戲本的性能太遜?
拜托,那你一定是沒有關注最近筆記本顯卡技術的發展。就拿智趣狗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體驗產品----雷神ST Pro為例,就是一款在性能上足以媲美絕大多數“小鋼炮”的存在。這款游戲本配備了NVIDIA最新的Geforce GTX1060移動獨顯,它的3D性能足以媲美桌面級別的GTX970!注意,是桌面顯卡,不是筆記本上用的GTX970M!
同時,雷神ST Pro在擴展能力上也不遜于很多小鋼炮,最關鍵的是這款游戲本并沒有因武裝GTX1060獨顯和強大的擴展能力就變胖變重,25.4mm厚和2.6kg重,在高端游戲本領域也算是“輕薄選手”了吧?
筆記本中的“小鋼炮”
雷神ST Pro其實也可以被稱為小鋼炮。原因嘛,是因為它的A面外殼采用了1mm厚的5052鋁合金,C面掌托和D面底蓋也都是鋁合金材質,三面金屬的結構,不是小鋼炮還是啥?
為了讓ST Pro看起來更像是游戲本,雷神對它的A面沖壓出了幾道線條,讓外殼看起來更立體。此外,陽極氧化噴砂工藝,也讓這個機器看起來更具金屬質感。
雷神ST Pro內置安橋品牌音箱,鍵盤左上角有安橋的認證Logo。
這款機器的鍵盤手感很棒,而且還配備了七彩背光。通過隨機軟件,可以選擇任意顏色搭配,也能讓背光呈現出呼吸、循環或閃光等特效,昏暗的環境下看起來非常酷。
雷神ST Pro的接口,在15.6英寸筆記本中應該算是非常豐富的。除了六合一讀卡器、3個USB3.0、1個HDMI、Rj45等常規接口外,ST Pro還配備了2個miniDP接口,2個USB Type-C接口。
對了,雷神ST Pro的HDMI為HDMI2.0標準,miniDP為DP1.3標準,USB Type-C也符合USB3.1 Gen2標準。
要注意哦,是USB3.1 Gen2,可不是披著USB3.0馬甲的USB3.1 Gen1。現在需要你操心的,應該是去哪買支持USB3.1 Gen2標準的U盤。
最新的HDMI和DP接口標準,也能讓雷神ST Pro完美適配包括Oculus HMD Rift、HTC VIVE和雷神自家的VR眼鏡。
由于雷神ST Pro提供了3個視頻輸出接口,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它能實現四屏聯動,而且分辨率都能達到4K,且直接與獨立顯卡連接哦。
GTX1060是動力之源
NVIDIA今年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就是讓Pascal GTX 10系列新卡不再區分移動版和桌面版。比如,GTX1080和GTX1070的桌面版和移動版都采用了GP106核芯,而兩個版本的GTX1060則為GP104核心。
更令小伙伴們欣慰的是,Pascal GTX 10移動版顯卡的核芯并沒有在流處理器、紋理和光柵單元上有任何縮水,GTX1070的移動版反而擁有更多的流處理器和紋理單元數量,這在NVIDIA顯卡的歷史上是不曾出現過的現象!
在桌面顯卡領域,GTX1060足以媲美GTX980、GTX1070可抵御GTX980Ti、GTX1080更是英雄無敵,這種可以越級(還是可跨兩級)挑戰的實力,再加上帕斯卡顯卡特有的低功耗優勢,堪稱游戲玩家的夢幻裝備。
筆記本高端顯卡的規格和性能參考
雖然雷神ST Pro配備的GTX1060規格和桌面版基本一致,但受筆記本散熱設計的拖累,它必然會調低TDP的上限(只有65W,桌面版為120W),意味著GTX1060在筆記本身上不可能滿血運行。但即便如此,移動版GTX1060也能獲得媲美桌面級GTX970顯卡的性能。
因此,你可以將雷神ST Pro理解為塞進了一塊GTX970桌面顯卡的游戲本,此時你就能對它的游戲性能有所期待了吧?
上面這個表就是雷神ST Pro的實測性能成績了。只要你沒有外接4K顯示器的需求,只是用筆記本自帶的1080P屏幕打游戲,那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年頭還真沒啥雷神ST Pro跑不動的游戲。
擴展和散熱能力分析
了解決35W TDP的酷睿i7-6700HQ和65W TDP GTX1060顯卡的“熱情”,這款筆記本采用了CPU和GPU獨立散熱的設計,其中GPU采用了雙風扇三熱管,而CPU也配備了單風扇雙熱管,如此豪華的散熱模塊,可確保ST Pro不會因為溫度原因而降頻。
雖然ST Pro不會因溫度而降頻,但由于標配適配器的功率還是不夠大,所以存在GPU在雙拷時頻率不夠高的顯現。
即便如此,雷神ST Pro的性能表現也足夠驚艷了,不能滿血就不能滿血吧,畢竟玩起游戲來45fps和50fps的差別也不大,還是穩定最重要。在滿載的情況下,雷神ST Pro的溫度主要集中在鍵盤正中偏上的位置,鍵盤兩側和掌托還是很清涼的,總的來說不會因發熱而影響到我們的使用心情。
在很多童鞋的印象中,筆記本往往代表著擴展能力的缺失。然而,雷神ST Pro卻顛覆了這一觀念。它一共提供了4個內存插槽,2個SATA和2個M.2插槽。
沒錯,這意味著ST Pro最高可實現32GB內存容量并安裝4塊硬盤,在存儲方面的表現不遜于任意一款小鋼炮。
價格是唯一的掣肘
市面上配備GTX1060獨顯的游戲本有很多,雷神ST Pro的價格屬于偏高的類型(京東售價接近萬元)。至于原因,則是ST Pro采用了相對輕薄的設計,就便攜性而言和很多配備GTX960M獨顯的15.6英寸游戲本差不多。所以,它的定位就很清晰了。如果你不喜歡笨重呆板的臺式機,但又不希望游戲本因輕薄而犧牲性能和擴展能力,那這款雷神ST Pro就是你的菜咯。
最后再嘮叨幾句,原本以為GTX1060很快就能被低于7500元的游戲本所用,結果時至今日只有極少數GTX1060游戲本打出了低于7500元的價格。其實這也可以理解,GTX1060移動版是用來取代GTX980M的,而GTX980M以前可都是用在萬元以上的頂級游戲本身上啊。
如果你預算不夠多,那智趣狗則推薦你再等等看GTX1050Ti移動版的上市,這款顯卡的性能基本等同于桌面級的GTX960,等于筆記本領域的GTX970M。而它,也將成為時下GTX960M獨顯的接班人。現在GTX960M游戲本起價只有5000元左右,所以GTX1050Ti游戲本的定位也就呼之欲出了。
蛇靈刃游戲本,被美譽為Windows筆記本中的MacBook,這句半諷的稱謂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靈刃長得太像MacBook(Pro),二是靈刃做工確實精良。雷蛇做筆記本屬于半路出家,雖然定價策略看齊外星人,但產品設計走了完全不一樣的路子。不過靈刃也證實了“物極必反”,輕便簡約的設計同樣形成了特立獨行的產品個性。作為雷蛇靈刃系列的第一款15.6英寸游戲本,雷蛇靈刃15身上有著太多可以聊聊的地方。
先聊價格,雷蛇靈刃15入門款(i7-8750H\GTX1060 Max-QGB6GBHz)售價16999元,想要144Hz再加2000塊,當然固態也升級到512GB;GTX1070 Max-Q版售價突破2萬。即使信仰大戶外星人也只是把GTX1060 OC賣到這個價格,雷蛇信仰充值的門檻相當高。
望著這么漂亮的機器,再摸摸錢包,那種愛恨交織的感覺特別酸爽。
下面聊一聊這款產品的優點。
最為顯而易見的優點就是,雷蛇靈刃15的整體設計做工堪稱游戲本行業楷模,雖然有抄襲的嫌疑,但不得不說這種類MacBook的設計確實非常漂亮,近似于“一塊鋼板”的機身配合全身黑色,儼然一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樣子。這種簡約有型的設計在游戲本產品中并不多見,做到了近似于“人見人愛”的水平。
雷蛇靈刃15的全金屬機身也不簡單,雖然全金屬已經非常普遍,但一上手還是能感覺到雷蛇靈刃15采用的CNC工藝要好一些,這種能夠明確感知到的優秀質感在高端游戲本中也不多見。相比較很多高端產品拿配置和厚度換價格的做法,雷蛇靈刃15的設計思路更能獲得多數消費者好感,配置黨除外。
整機在游戲本非常輕薄
另一個優點就是輕薄,雖然小米游戲本宣傳可以拿著上班,但裸機重達2.7kg很難有讓人有背來背去的欲望。雷蛇靈刃15很好的解釋了何為“可以拿著上班的游戲本”,整機最厚處1.68cm,裸機重2.07kg,基本做到了15.6英寸全金屬輕薄本的水平。與同為萬元的游戲本相比,雷蛇靈刃15就好像是“一群相撲運動員中的搏擊選手”一樣鮮明。
兩側邊框寬度達到了4.9mm
屏幕的屏占比同樣是比較出眾的部分,雷蛇靈刃15兩側邊框寬度達到了4.9mm,在目前游戲本中算是非常窄了,屏占比高達85%,冠以“全面屏游戲本”也說得過去。雷蛇靈刃15除了是雷蛇首款15.6英寸游戲本,還是該系列第一款采用窄邊框的產品。不是開玩笑,在這款產品之前,雷蛇靈刃領先的不僅僅是設計,還有邊框寬度。
A面Logo會發光
CHROMA幻彩背光鍵盤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燈,雷蛇燈廠并非浪得虛名。A面Logo會發光,大大的好評;鍵盤支持CHROMA幻彩背光,甚至你能感覺到雷蛇靈刃鍵盤的“跑馬燈”效果是優雅的,可能與鍵帽透光設計有關。鍵盤背光做不好就是殺馬特,做好了就是RGB,雷蛇靈刃15顯然是后者中的佼佼者。另外,系統預裝的控制軟件中還有很多預設效果,也可以自定義,滿足用戶光污染需求。
接下來聊一聊表現還可以的部分。
首先還是屏幕。雷蛇靈刃15的屏幕素質也還不錯,標配100% sRGB色域屏幕,加錢還能享受144Hz,在15000以上價位段,這塊屏幕只能算是還可以。不過需要吐槽的是,宣傳文案中提到有100% aRGB和4K觸控的版本,但無論是官網還是電商平臺,除了明確標注144Hz,完全沒有看到100% aRGB和4K觸控的身影,就目前來看,宣傳文案中確實提到,但實際售賣版本中沒有,雷蛇這一點就不厚道了。
實測98% sRGB
實測70% NTSC
其次是散熱能力,雷蛇靈刃15采用了定制44扇葉高風量風扇、服務器級石墨散熱材料、納米材料隔熱層等全新熱板散熱系統(沒有熱管,可以理解為一整塊定制銅片覆蓋在芯片上)。實測雙拷下處理器溫度維持在85°左右,顯卡溫度在77°左右;C面高溫集中在鍵盤中間及上方位置,最高溫度54.6°,雖然有點熱,但日常操作基本碰不到;“WASD”位置大約40°,不會影響到游戲操作。
雙拷情況
單純在溫度數據上看,這個表現已經很強了,不過這是在犧牲了功耗的前提下做到了。雙拷下處理器功耗持續在26W左右,一般情況下,能將i7-8750H功耗長時間控制在45W已經算是不錯了,26W確實偏低;顯卡頻率偏低,維持在1340MHz左右。由此可見雷蛇靈刃15的功耗控制相對比較嚴格,輕薄機身還是限制了散熱效果。
雙拷下C面溫度布局
筆者印象最深刻的雷蛇游戲本不是CES上的概念產品,反而是2015款雷蛇靈刃。那是筆者人生第一次看到筆記本“屁股”冒煙。雖然雷蛇靈刃有著西裝革履的商務外觀,卻掩蓋不住狂躁的性能,甚至是可以“為性能犧牲自我”,這種自殺式的性能輸出反映了雷蛇游戲本“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能準則。如今來看,雷蛇靈刃在這方面理性多了。
雖然鍵盤背光風騷,但手感確實表現很一般。雷蛇靈刃15沒有采用機械鍵盤比較遺憾,算不上缺點,但也不是優點;觸控板面積較大,觸感比較優秀,不過左右按鍵設計的非常硬,單指按費力,多指按容易觸發Windows 10手勢。看來雷蛇的意思是,輕觸能解決的,就不要按了。初期上手稍顯別扭,習慣了Windows 10手勢之后就無所謂了。
鍵盤背光很炫但手感一般
還有就是電源鍵的位置稍顯尷尬,位于右側揚聲器金屬格柵上,長條形的設計讓筆者誤以為是指紋識別模塊,其實電源鍵設計模仿一下MacBook也不是不可以,畢竟都長得這么像了。
長條形電源鍵
最后是硬件層面,雷蛇靈刃15采用了i7-8750H+GTX1060 Max-Q/GTX1070 Max-Q的搭配,如果從輕薄角度來看,這個搭配還是不錯的;如果從價位角度和競品對比,表現一般。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補充一下接口,雷蛇靈刃15機身左側接口分別為電源接口、2×USB3.1和3.5mm音頻口;機身右側接口分別為雷電3、USB3.1、HDMI 2.0b、mDP1.4和安全鎖孔。接口數量、種類在輕薄游戲本中表現還不錯,通過雷電3再接上顯卡擴展塢就更爽了。
接下來聊一聊表現不足的部分。
雷蛇靈刃15整體表現非常成熟,槽點并不多。第一個槽點是軟件方面。其預裝的Razer Central可以控制鍵盤背光、宏等,不過想要使用這個軟件的話,需要注冊雷蛇賬戶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基礎功能加限制略顯小氣累贅。不過允許用戶永久刪除賬戶,“那個誰”是不是應該學習一下。
Razer Central軟件
第二個槽點出現在內部設計上。官方在產品的介紹頁面上也放出了“半拆解”的圖,從圖上看內部設計非常規整,沒有一點問題。但實際情況是,屏線橫跨了內存、均熱板,而且固定方式也是非常山寨的“膠帶大法”,如此隨意的設計宛如你大清早在公園深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然后有人朝你胸口直接一錘。前面再多的好感,到這里戛然而止。
宣傳頁面的圖
實拍圖
如果說是因為輕薄或者采用均熱板,導致屏線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那么請學習一下友商的做法。華為MateBook X Pro同樣采用了均熱板,也同樣是輕薄設計,其屏線就可以設計的非常規整合理。
華為MateBook X Pro的內部設計
雖然這種做法并不會對屏線的壽命產生太大影響,但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設計完全是不好看、不合理、沒態度的表現,希望雷蛇能夠正視這個問題,畢竟外觀都設計的這么出色了,難道一根屏線還解決不了嗎?
說實話,在沒有開后蓋之前,筆者對于雷蛇靈刃15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甚至說可以向身邊的土豪朋友推薦一波,但開后蓋之后,那個屏線和黑膠帶一直縈繞在腦海里,雖然正常使用看不到,但畫面已經揮之不去。
多么希望這只是測試機的問題,如果正式發售版不這樣的話,請聯系我!
下面是游戲測試。
游戲方面,筆者僅僅測試了一款游戲,目的是看一下硬件性能發揮會不會受到影響。筆者手上這臺雷蛇靈刃15的配置為i7-8750H、GTX1060 Max-Q、16GB、256GB。測試游戲為《堡壘之夜》,窗口設置為全屏,同時不限制幀數,畫質選項為“高”,關閉垂直同步,開啟動態模糊。
游戲畫質設置
雷蛇靈刃15的運行幀數維持在90幀-110幀之間,大多數時間維持在105幀左右,幀數比較穩定;處理器占用在30%左右,頻率非常穩定,維持在3.8GHz左右,10分鐘左右處理器逼近90°;顯卡占用在90%左右,頻率同樣十分穩定,維持在1500MHz左右,10分鐘后顯卡溫度保持在81°左右。
從性能角度來看,雷蛇靈刃15表現還算不錯,幀數維持在正常水平,與GTX1060相差約10%以內,發揮出了GTX1060 Max-Q的性能。由于《堡壘之夜》對于處理器要求并不高,對于i7-8750H來說壓力不大,所以整體溫度表現還可以。尤其是鍵盤處溫度表現不錯,對操作幾乎沒有影響。整機風扇噪音也處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整體游戲體驗還是不錯的。
說一說整體體驗感受。
雷蛇靈刃15做的非常成熟
產品層面,這是一款非常成熟的游戲本,成熟到如果價格可以低上幾千塊,那么完全可以走量了。出色的輕薄設計、緊隨潮流的全面屏、理性的溫控,雷蛇靈刃15身上少了幾分躁動,多了幾分沉穩。這對于粉絲或用戶而言是件好事,最起碼不用擔心過熱冒煙的情況。
不過從這一系列表現來看,雷蛇靈刃15已經不是當年在極致輕薄下探究極限性能的產品了,更多的是妥協。這是一款成功的雷蛇游戲本,沒有了當年激進的做法,產品愈加成熟。不過對于筆者而言,還是更喜歡看到充滿極客精神的雷蛇,恐怕這樣的雷蛇靈刃只會出現在CES上了。
這是一款成功的雷蛇游戲本
想要購買的朋友,估計早已出手了。在高端輕薄游戲本中,雷蛇靈刃15依舊非常獨特,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如果對輕薄、外觀、做工、窄邊框、144Hz有需求的話,筆者還是比較推薦這款產品的。
最后,請雷蛇重視一下屏線問題。
喜歡看跑分的朋友可以看這里,包括整機硬件、處理器詳情、處理器單多核跑分、顯卡詳情、顯卡跑分等。
整機硬件配置
處理器詳情
Cinebench R15測試分數
顯卡詳情
新3DMark測試分數
新3DMark測試分數
新3DMark測試分數
固態硬盤測試分數
跑分很無聊?no,電腦跑分很重要!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