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好的耳機可以通過減少干擾、最大限度地減少桌面雜亂、在工作中充當幾乎無形的助手。
釘網絡授課聲音篇
應用場景:居家上網課
網課設備:臺式機或者筆記本電腦
在網課的效果中,老師的講話是否可以被學生聽到是第一要素,我們的直播課可以沒有圖像,沒有課件,但是不能沒有聲音,因此如何收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整理一下網課期間有關聲音都問題。
一、臺式電腦
很多臺式電腦不具有自帶收音設備,因此需要外接硬件,即便是部分臺式電腦自己帶有外接設備,也一定要找到外接設備的收音位置,對于無法找到收音設備卻能收音的電腦,建議不要長時間開機,以免電腦設備長時間工作引起噪音。
如果沒有收音設備,那就要購買收音設備了,很多老師可能覺得自己的手機耳機可以充當麥克風的功能,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一下,不是所有的手機耳機都能當電腦麥克風使用,也不是所有的電腦都支持手機麥克風,也有部分教師用自己平時上課用的小蜜蜂的話筒充當麥克風,有些當用,有些真不當用,因此還是弄一個專業一點的麥克風吧。當有了專業的麥克風后,一定要在電腦上查對位置,看清楚再插,很多臺式機電腦前后都有耳機和話筒插口,但是部分老式電腦,由于時間較長或者當初自己組裝的電腦,很可能前面的插口就是一個擺設,因此還是建議插在主機后面的插口處,通常都是粉色的插口,安裝后硬件后調節方式和筆記本基本一致,請參考筆記本的音頻設置。
電腦音頻輸入口
二、筆記本電腦
正常情況下,所有的筆記本都應該有自帶的聲音輸入設備,因此當用筆記本電腦上課的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要調試一下自己音頻設備,切記一定是在打開直播軟件之前,而不是開始直播后發現沒有聲音才進行調試。
以win10系統為例,在左下角開始處點擊齒輪狀的設置按鈕,然后依次選擇系統、聲音、選擇自己的輸入設備,然后一邊說話一邊看檢測麥克風下面藍色進度條是否會左右波動,如果選擇對應的輸入設備后正常波動就說明硬件和軟件都沒有問題,請記住你自己選擇的輸入設備,以備在直播課時進行對應的選擇。如果所有的輸入設備都無法檢查到波動顯示,請點擊,疑難解答,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如果所有的操作都無法檢測到聲音波動,那就想辦法重裝音頻驅動或者找專業人員維修吧,這里本人技術有限,就解決不了了。
聲音設置步驟
三、直播軟件上課
以釘釘軟件為例,如果是企業微信,基本上按照前面的設置只要正常,就可以使用了,企業微信直播窗口目前沒有音頻來源設置項。釘釘目前版本升級比較快,但是都大同小異,聲音設置基本相同,我以自己目前使用的版本為例進行講解。
首先要說明的是有老師用視頻會議,有老師用在線課堂,有老師用視頻直播,不管用哪一種效果設置都一樣,視頻會議適合人數較少的全露臉場景,在線課堂適合網速和設備都比較有優勢的當班上課,當然在線課堂也可以聯播多群,視頻直播就適合多群聯播了,很多老師反應在線課堂不太流暢,那就是自己的設備或者網速的問題,因為在線課堂對硬件要求過高。點擊發起直播,后選擇通用直播或者課堂直播,兩種直播的聲音設置稍有不同。
通用直播和課堂直播
另外有很多老師說課堂直播沒有回放,那是因為設置不對造成的,點擊鼠標自由切換,選擇保存回放即可。
保存回放
四、播放網頁或本地視頻
如果有老師想播放電腦上的視頻給學生在線觀看,需要采用分享模式,并且選擇“共享電腦音頻”即可。
通用直播
課堂直播
作立場聲明:為了能夠在自己的幾個蘋果設備之間方便切換使用耳機,最后還是入手了蘋果的耳機。雖然市面也有不少其他優秀的無線降噪耳機,但就是為了這一點只能選擇蘋果耳機。
這次入手AirPods Pro的原因就是這么直接,就是單純為了能夠方便在iPhone和MacBook之間快速切換使用。以前有一只Beats的studio3 無線版,當時那款耳機就是直接iCloud同步配對的,可以方便在各個蘋果設備之間無縫切換。
用了蠻久之后還是嫌棄頭戴耳機過于笨重在閑魚上有償放生了,期間為了佩戴輕便入手了qcy的T1,但是這個耳塞在佩戴、使用等方面總是小毛病不斷最后還是閑置吃灰了。后來一直使用的是oppo的q1無線耳機,雖然也不甚完美但是比qcy的耳塞要優秀不少。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手機、電腦之間使用需要手動來回連接,最后還是動了入手AirPods的念頭。
剛好最近臨近618促銷,蘋果耳機開始有一些比較不錯的優惠折扣,因為看中降噪功能于是就直接確定買AirPods Pro,搜了一下各個電商平臺看到京東上的折扣還不錯。再加上AirPods耳機的電池可能容易衰退,直接買了帶apple care的套餐。
照常吹一下京東的配送服務,本地倉有貨上午下單下午就到手了。耳機盒子上有京東的溯源二維碼,但是掃進去是個使用介紹頁面。
耳機的配件不多就備用的耳塞套和充電線。AirPods Pro的耳塞套不是常規的圓形,而是偏扁的橢圓,耳機的耳塞套更換還需要一些力度才能扣下來更換,幾個尺寸試了一下還是感覺s大小的耳塞套比較合適。最讓我沒想的是附送的耳機盒充電線居然是C2L的線。
打開耳機盒蓋子手機就會自動識別進行iCloud連接配對,蘋果生態圈用久了真是覺得便捷舒適。據說現在華強北款的也能模擬出這個配對界面,但是不能實現同一apple ID賬號設備無縫切換使用,這似乎也是一個鑒定耳機真偽的方法。
配對成功之后就能顯示出耳機、耳機盒的電量了。到手的這套耳機電量基本都比較低了,難道是庫存貨?
仔細看了下耳機盒和耳機,蘋果的做工也開始下降了,耳機上的接縫也是比較明顯。
之前一直在使用的無線耳機是OPPO的Q1,也是帶降噪功能的,不過這款耳機是掛脖的。這款耳機當時也是在值得買眾測中申請到的,到目前已經使用了差不多將近兩年了。這款耳機的使用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耳塞的體積比較小佩戴時候不會過度擠壓耳道。耳機的降噪的效果也比較不錯,能夠過濾大部分的噪音。佩戴方面唯一不足的就是夏季掛脖子上比較難受。
入手AirPods Pro最后就是為了這個可以多個設備無縫切換,只要是同一個apple ID的設備直接在藍牙設備中就能看到,直接切換即可。
如果有apple watch那么在手表上也能看到耳機的電量和切換耳機設備。再次感嘆一下蘋果生態圈的便捷,目前是手機、電腦、手表均可以無縫切換使用。
最后慣例吐槽下AirPods Pro在使用上的一些小問題。首先就是降噪等級有點太頂了,初次使用耳朵一直覺得發悶,問了下已經有耳機的基友說這都是降低過的了。不過降噪的發悶感受多使用幾次之后基本可以開始適應。
再有就是盒子的電量每次只能在打開蓋子的時候才能看到,之前以為一直都能在手機上看到盒子和耳機的電量。耳機的觸控操作只能切換曲目或者設置降噪模式,如果需要調節音量就只能使用手機或者手表,習慣了之前OPPO耳機的直接調節之后還有點不太適應。最后再夸一句,通透模式YYDS。
本文經“什么值得買”社區作者@GOLDENLAMB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