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年年初發布的 AMD 4000 系列移動 APU,憑借著更多的核心、更好的散熱以及更低的價格,讓各個廠商分別發布了基于 4000 系列的筆記本,而且價格比起同一磨具的 Intel 版本來說價格也會更加便宜,讓人忍不住說出:AMD Yes!

    但是,受到后面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各個廠商新款筆記本發布節奏全被打亂,加上 AMD 新的 APU 出貨也晚,新款筆記本幾乎全部全部挪到 4 月中下旬才開始少量發布, 5 月份發布的新筆記本更是不計其數,正好又遇到到了 618 年中狂歡,各家新款電腦也都參與了打折活動,讓我們挑選起來更是眼花繚亂。

    在這篇文章里,我為你篩選了部分 618 期間有折扣或剛上市的好產品,希望能給你提供多一點購買參考。

    Windows 筆記本的價格區間

    購買科技數碼產品前要盡可能設定一個預算區間,不然就很容易陷入「一會兒覺得這款配置不夠高,一會兒又覺得那款價格不合適」的無限循環。尤其是對于 Windows 筆記本這樣的三角屬性 —— 做工、性能和價格不能兼得 —— 很明顯的產品而言,心理價位或者說預算就非常重要。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筆記本價位可以劃分為下面四個價位段:

    • 2000~4000 元檔:適合沒有任何的特殊要求,平時使用就看個網頁、在線視頻、碼字以及只用到 Office 基礎功能的人群。
    • 4000~7000 元檔:這是絕大多數人購買筆記本的預算區間,也自然是各個廠商廝殺最兇猛的價格段。在 AMD 重返戰場后,你既可以在這個價格段買到中檔的輕薄本或全能本,也能買到入門級別的游戲本,可選項非常龐雜。
    • 7000~10000 元檔:簡單來說,這個檔位的產品就是 4000-7000 元的升級版。輕薄本的散熱處理會更優秀、性能會更強;全能本的質感和做工會有極大的飛躍,也會增加部分特色功能;游戲本會比入門款擁有更好的硬件,運行大作時畫面和幀數都會更高?!钙桨寮与娔X」的二合一設備也大多從這個價位段起步。此外,如果你對屏幕有高色域、高色準的要求,也需要從這個價位段起步尋找目標。
    • 10000 元及以上檔:各家旗艦粉墨登場的價位。在這個價位里,你可以找到超長續航的超輕薄本,也可以強大輕巧的全能機,你甚至買到臺式機硬件塞在筆記本尺寸里的專業工作站和游戲筆記本。另外,這個價位的產品做工整體也都是頂尖,溢價空間變大讓各廠家愿意在外觀設計和特色功能上投入更多,從而增強產品對你的吸引力。

    我該在哪里買筆記本?

    對于一線筆記本來說(聯想、戴爾、惠普、華碩),各線上電商平臺均可購買。它們的售后點遍布全國,還有全國聯保,所以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都能獲得同級別的售后。當然,想省時省力的話就在京東買,京東買的筆記本電腦都可以找京東進行售后服務;此外京東有賣延保服務,可以輕松延長保修,省下到處奔波的麻煩。

    至于二線筆記本(微軟、藍天、神舟、機械、雷蛇、機械革命、宏基等),我個人推薦京東,京東買的筆記本電腦都可以找京東進行售后服務。二線筆記本售后范圍不如一線那么大,你所在的城市很可能沒有直營的維修中心。況且筆記本維修大部分時候都需要返廠,還不如京東幫你返,省時省力。京東在部分二線電腦上也有賣他們的延保服務。

    至于線下實體店,建議你只去各品牌的直營店,盡可能地不去第三方經銷商(特別是沒有授權的經銷商),否則被坑的幾率還是挺大的,更何況如今電商平臺直營店的配送都很快,購物體驗不遜于線下購買。

    這個 618,有哪些電腦可以買

    到底應該買哪些電腦?這里我幫大家按需求整理好了,當然也提供了 表格模式 讓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比較。

    所有推薦的筆記本你都可以在京東買到,它們絕大多數也會在京東參加 618 活動,希望能為你的筆記本選購多提供一些參考(表格中的價格為京東頁面標注的活動價,未計算全平臺的滿減等優惠)。

    在前半部分,我們推薦的型號是適合日常辦公的輕薄本和全能本,如果你尋找的是高性能本和游戲本,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部分。

    4000 元以下

    如上文所言,他們都完全能滿足日常的 Office、刷網頁、碼字等輕辦公需求,但設計和做工水平較為參差,選購時需要留意。

    推薦型號:小新 Air 14 寸(2020 銳龍版)和小新 15 寸(2020 銳龍版)


    兩部 4000 元價位的「真香本」,價格相同但是產品特點各有不同 —— 兩者都擁有全功能 Type-C 接口、優秀的散熱預留了性能提升的空間、100% sRGB 的屏幕即便進行設計類工作也不吃緊。另外,得益于銳龍 4000 移動版的性能提升和 Adobe 最近的針對視頻加速的優化,這兩臺電腦都可以進行簡單的視頻的剪輯和特效合成。

    差異點在于,小新 Air 14 寸更側重于便攜,整機重量為 1.38kg(比 15 寸版本輕 700g 左右),做工也相對更好一點;而小新 15 寸則更加偏向于性價比,無論是更大的電池、更充足的性能釋放都足以證明這點。

    4000 價位,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小米和華為的特色功能,買小新就對了。

    4000~7000 元

    這個檔位的筆記本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辦公和娛樂需求,但由于各品牌競爭激烈,各家產品的優勢也各有不同。

    在上面的 Notion 表格中我還列舉了幾款屏幕色彩需要校準的設備,不過在這里推薦的都是原裝 100% sRGB 的屏幕的筆記,可以放心用于設計工作。

    聯想小新 Pro 13 寸(2020 銳龍版)

    這款機型的主要優勢是在低價位給到了高價位都給不了東西,也幾乎毫無短板。

    13.3 寸的 2.5K 屏幕,達到了視網膜分辨率,16:10 意味著單窗口顯示的內容會更多,做工有進步的全金屬機身和充足的性能釋放(4800 超頻到 35W),不僅能輕松處理復雜的工作文檔、設計圖稿,甚至還能跟進一步完成視頻剪輯、3D 模型、簡單的特效合成這樣繁重的工作。再加上性能釋放,甚至連渲染編譯任務都可以在這臺筆記本上快速完成。

    尤其是 4800U 的版本 5000 就能搞定,實在是太香了,這款筆電我自己已經下單,到時候會發簡單測評在 Matrix。

    惠普 戰 66 14 寸(2020 銳龍版)

    這款最大的優勢在于可拓展空間很大,譬如內存可以至少拓展到 32GB,還可以增加一塊 2.5 寸的硬盤。另外,它的屏幕達到了 400 尼特,足以應對戶外場景,再加上相對于其他輕薄本更多的接口,讓它隨時都能變成便攜式工作站。

    當然,擴展能力強也需要付出代價 —— 戰 66 的整機重量為 1.6kg,在同尺寸的性能本里已經是個「重量級」選手;電池也因為需要給其它硬件讓出空間而被迫縮水,導致續航能力不強;處理器方面使用了沒有超線程技術的銳龍處理器,也不具備 Intel CPU 的「官方超頻」能力,但是一般來說應對性能不太苛刻的任務還是完全 OK 的。

    P.S. 注意只有高色域版本才有 100% sRGB 色域。

    Yoga Duet

    作為全價位我唯一推薦的二合一設備,自然就有它優于其他二合一的特點。高 PPI 的 2K 顯示屏加上高達 450 尼特的亮度,在陽光下也能正常使用;鍵盤拆下來以后可以當成一塊普通藍牙鍵盤,與其它設備配對工作,普適性更高。

    當然,這個設備目前也有不足之處:16G 的內存是單通道的(理論速度不及雙通道內存快)、沒有 USB Type-A 接口,得常備轉換器。

    總體來看,這是一款難得一見的二合一筆電,硬件配置看起來非常不錯,總體重量和比較輕盈。不過,作為一部在 618 期間預售的設備,這款電腦還有很多細節尚未經過驗證,譬如筆能不能磁吸、誤觸和延遲方面有沒有優化、有沒有重力感應、散熱狀況、轉軸開合角度、Modern Standby 待機策略的可靠性等。聯想的售后服務質量和網點覆蓋都屬于第一梯隊,原則上來說即使出現質量問題也能順利退換,但如果你想更穩妥一點,也可以等一等再買。

    惠普 ENVY13

    這款機型的主要特點在于續航能力超強 ——ENVY13 的長續航版本最大可以達到 20 小時續航,完全可以滿足一整天的外出使用。

    當然在其他方面也有亮點:還不錯的做工、可以在戶外看清楚的 400 尼特亮度顯示屏,讓它成為這個價位里除去 ThinkPad 以外最適宜的商務型筆記本。ENVY13 比上面提過的 Yoga S740 更輕巧,帶出門也更方便。

    不過,ENVY13 的內存只能選配 8G ,且僅有集顯版本的屏幕則是縮水 72% NTSC 色域,如果你想拿它來做設計就不太合適了。

    7000~10000 元

    到了這個價位,廠家一般不會再作出形成短板的妥協了:100% sRGB 的顯示屏是標配,散熱系統更優秀,性能表現自然也會更強,質感和做工都會有極大的飛躍。

    但在具體配置上,各家筆記本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華碩靈耀 14(i7 版本)

    這款機型的特點是輕(整機重量只有 1.1 kg)以及超長的續航(長達 14 個小時),它有可能是這個價位段內在續航和重量上做得最好的筆記本。

    華碩靈耀 14 還獨具創意地將小數字鍵盤和觸摸板集成在一起,五項軍工測試認證更是錦上添花,特別適合長期在戶外辦公的人使用。這款機型擁有 100% sRGB 屏幕和高達 90% 的屏占比,做平面設計非常合適。此外,華碩閃傳功能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

    在我看來,它是最值得入手的入門級別高端輕薄本了。

    聯想 Yoga C940(14 寸)

    C940 的特點在于那塊優秀的屏幕:4K 以及 90% DCI-P3 色域、最高 500 尼特亮度,還支持 HDR400 認證和杜比視界。除了屏幕素質過硬以外,它還可翻轉、可觸控、可用筆。任何視覺創意工作者都很難對這塊屏幕不滿意。

    C940 是難得一見的不足 10000 元卻對視覺創意用戶非常友好的筆記本電腦,不算笨重(1.35 kg),適合帶出門,自帶觸控筆也極大地拓寬了使用場景,還配備了大電池,唯一的問題就是 C 面溫度容易偏高,高強度使用時舒適度欠佳。

    LG Gram (14 寸)

    這款機型的特點有:全尺寸可選(13 英寸,14 英寸,15.6 英寸和 17 英寸)、輕?。ㄊ褂昧随V合金,14 英寸更是只有 999 克)、續航能力強(14 英寸版本可以提供 18.5 小時的續航)。在如此輕薄的機身里,LG Gram 還預留了一個內存槽一個 M.2 SSD 槽供你拓展,外部接口也很多,簡直是怪物電腦了。

    一臺超給力續航的筆記本,無論是出差還是長期呆在戶外,LG Gram 都可以輕松搞定,隨意加內存和存儲的設計也可以它毫不落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拆機自行加裝內存和硬盤,可能會影響保修)。

    要說對它還有什么不滿意,大概就是這塊 96% sRGB 的屏幕了。

    10000 元以上

    價格到了萬元以上,無論是做工還是性能都能兼備。廠商開始通過各式各樣的手段拉開彼此之間產品的辨識度,比如:產品的外觀、特色功能。商務外觀足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而特色功能能夠滿足深層次用戶不同的需求。

    在這里簡單推薦幾款不同功能面向的機型:

    ThinkPad X1 Carbon 2020

    ThinkPad X1 Carbon 2020 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選配 LTE,對于需要實時在線的商務人士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功能點。

    標配的顯示屏是 100% sRGB,可選 4K 及 90% P3 的 500 尼特屏幕;加上超長的續航能力(官方宣傳 19.5 小時續航)、相對很輕的重量(1.09kg)、ThinkPad 系列一貫的鍵盤和軍工認證等,對于商務人士來說,幾乎沒有什么綜合體驗能超過它的筆記本電腦了。

    XPS 13 9300

    XPS 系列近年來在市場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經過數代的演化,如今的 XPS 已經固定為戴爾旗下的高端輕薄本產品線。XPS 13 的 2020 款相較上一代進一步增加了屏占比,做到了四面窄邊框,視覺沖擊力很強。這塊屏幕分辨率為 4k,擁有 500 尼特高亮度、90% DCI-P3 色域、HDR 400 和杜比視界認證,比例為 16:10,還支持觸控 —— 簡單地說,這是當前市面上綜合素質最好的筆記本屏幕之一,無論用來做平面設計還是觀看高清電影都非常合適。

    除了觀感靚麗的屏幕,XPS 13 整機輕盈且便于攜帶,續航能力也不弱,完全為經常帶筆記本出門辦公的人士準備。此外,XPS 13 還擁有舒適的鍵盤和面積很大的觸控板,對于長期敲字的文字工作者而言也很友好。總體來看,如果你不需要重度剪輯視頻,或者對筆記本的質感和輕薄有很高要求,XPS 13 非常值得購買。

    高性能本和游戲本

    輕薄型(不支持顯卡直通)

    如果你又想要游戲或者高性能,又想要輕巧便攜,那輕薄游戲本就是最好的選擇。遺憾的是,它們都沒有顯卡直出,好在這類產品搭載的 CPU 都能負擔非常繁重的計算任務,性能上完全不用擔心。

    ROG 幻 14(14 寸版本)

    ROG 幻 14 搭載了一塊 2K 60Hz 的屏幕,擁有 100% sRGB 色域和潘通認證,定位更接近性能本而非游戲本。它的優勢擁有高頻更穩定的銳龍處理器(意味著性能釋放可以更加充裕)、大電池和支持 Type-C(即使是帶出去也能保證長時間的使用)。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標配的固態硬盤使用了 QLC 顆粒的 660P (緩存用完以后,持續寫入可能不如 HDD)、硬盤拓展空間有限(只能使用單面顆粒的 SSD),而且入門版配置只有 8GB 內存(最大可以自行拓展至 40GB)。

    就我個人來看,高品質處理器、Nvdia 中端移動顯卡、2K 100% sRGB 顯示器等元素,讓這款電腦運行生產力和創作型應用時可以非常順暢。加上做工、續航和便攜性的優勢,對標同級別產品完全不落下風。唯一可惜的就是就是它沒有高色域顯示器版本,不能滿足高階用戶的需要。

    XPS 15-9700

    XPS 15-9700 默認搭載一塊 100% sRGB 屏幕,這塊屏幕最高 500 尼特亮度,也支持杜比視界,比例則是 16:10。你還可以選擇 94% P3 加 100% AdobeRGB 的 4K HDR400 認證(也有杜比視界)觸控顯示屏,無論是默認的屏幕還是額外選購的屏幕,都能滿足視覺工作者的要求。

    XPS 15 的其他優點包括了外觀商務、續航能力持久(長達 25 小時)、散熱優秀(C 面溫度更低)、觸摸板超級大等。XPS 系列以往除了出現過電池鼓包的問題外就沒有別的什么大問題,屬于只要預算夠就閉眼買的機型。

    支持顯卡直通

    顯卡直出是近兩年才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新式的技術,能夠減少由獨顯將畫面拷貝到集成顯卡時導致的性能開銷。由于才沒能發展多久,所以支持的廠家目前看來還不多,但是未來可期。

    聯想 Y9000K

    作為拯救者旗艦機型的 Y9000K,搭配了一塊非常優秀的屏幕,擁有 100% Adobe sRGB 色域并搭配專業色彩管理;亮度最高 500 nit,支持 HDR 400 認證和杜比視界。整體來說,這是一塊適合于幾乎任何用戶的優秀屏幕。此外,Y9000K 還有最大 64G 內存、雙 M.2 可拓展、優秀的散熱等亮點。

    當然,那么多好處也是有代價的,Y9000K 體積巨大,重量也十分可觀(重達 2.9kg)??傮w來說,這款電腦性能強大、屏幕非常優秀,很適合設計師作為移動工作站使用。

    附錄:如果你想對參數了解更多

    CPU(處理器)

    CPU 是整臺電腦的核心部件,現在的筆記本電腦的 CPU 主流的辦公需求還是能夠輕松滿足的。當然你買的這臺筆記本需要拿來進行大型 3A 游戲、科研運算等這樣明顯密集型的 CPU 使用情況的話,則需要更強的 CPU 性能。

    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 CPU 選擇有英特爾和 AMD 兩家。英特爾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但隨著 AMD 4000 系列 APU 的發布,市面上也逐漸出現了不少采用 AMD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兩家各自有一套自己 CPU 命名規則,以英特爾為例:

    • 首先是品牌,英特爾目前在筆記本上有酷睿(Core)、至強(Xeon)、奔騰(Pentium)、靈動(Atom)幾個品牌,一般來說,大部分消費級產品采用酷睿(Core)處理器,另外還有少量的至強(Xeon)和奔騰(Pentium)。
    • CPU 名字前的 i9、i7、i5、i3 代表酷睿產品的標識符,在同一代產品中,i9 是酷睿最高端的產品線,而 i3 代表入門級產品。
    • 第一組數字代表產品的代次,目前最新的為第十代(10)。
    • 后面 2 位或 3 位數字代表 SKU 編號,用來區分產品。
    • 末尾的字母后綴有兩種意義。第十代產品中,如果為 G + 數字,代表產品采用了英特爾新一代的集成顯卡,后面的數字代表其顯卡等級;如果為單個字母,U 或 Y 代表專為移動平臺設計。在之前幾代產品中,英特爾 CPU 的后綴與第十代有所區別,具體請查看 英特爾官網。

    AMD 方面,目前 AMD 主打的移動處理器為銳龍(Ryzen),最新一代為 4000 系列。其命名規則為:

    • Ryzen 后面的數字為標識符,目前有 9、7、5、3,同樣,9 高端的產品, 3 代表入門級產品。
    • 處理器的代號第一位代表產品的代次,目前最新的為 4000 系列(4XXX)
    • 后面的三位數字用來區分產品。
    • 末尾的字母后綴中,大部分的產品為 U,代表專為移動平臺設計,此外還有 H 或 HS,代表其采用標準電壓的處理器。

    對于 CPU 性能,比起國內的魯大師之類的跑分,我更推薦大家在比較 CPU 性能的時候去看 Maxon Cinebench R20 Benchmark 跑出來的成績,搜索 筆記本型號 + Cinebench R20 就好。

    CPU 的 Maxon Cinebench R20 Benchmark 跑分實際上是和兩部分密切相關的:一個是筆記本制造商的 TDP 設定,另外一個就是散熱控制。

    TDP 全稱為熱設計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指的是全部的線程在基礎頻率下滿負載工作時需要的功耗。筆記本制造商可以考慮拉高 TDP 換取更好的性能,當然也更考驗散熱;也可以選擇適當拉低 TDP 換取更長的續航和更低的散熱。現在 AMD 和 Intel 都有的睿頻技術或者加速時鐘頻率將會允許處理器在短時間(同樣看筆記本制造商的設定)內使用高于 TDP 的功耗,來減少用戶需要等待的時間,也就是跑分更高。也就是瞬時性能如何。

    散熱則是影響 CPU 性能的另一部分,廠商的散熱設計當然也會影響到 CPU 的性能,不好的設計導致筆記本過熱降頻的筆記本有很多;當然優秀的散熱的筆記本也有不少,一般這類筆記本廠商都會拉高 TDP 來獲得相對其他產品更好的性能,一般這類筆記本都會將優秀的散熱系統標注在產品宣傳里。

    總結來說,CPU 的性能就像是一個蹺蹺板,功耗設定和散熱各占一邊,只有當兩者相互配合,達到平衡時,才能發揮 CPU 最佳的性能。因此選購時,不要只通過 CPU 型號來判斷,還要了解電腦的散熱設計,看看能否實際「壓住」CPU 才行。

    GPU (顯卡)

    GPU 主要用于渲染畫面,一般分為獨立顯卡(dGPU)和集成顯卡(iGPU)。筆記本中使用的 CPU 一般都會帶有集成顯卡,主要是為了保證畫面能夠輸出。集成顯卡性能一般不如獨立顯卡,當然功耗發熱什么遠遠小于獨立顯卡,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游戲筆記本都會同時又獨立顯卡的原因:集成顯卡更加省電;獨立顯卡性能更好,能夠負擔得起打游戲畫面渲染的重任。

    一般來說,只要你不需要剪輯渲染視頻、使用 3D 軟件、機器學習或者進行游戲,那么只有集成顯卡是完全沒問題的。

    目前筆記本的獨立顯卡主要由英偉達和 AMD 兩家提供,以下是一個大致的參考

    • MX150<MX250<MX350: 入門級別的筆記本獨立顯卡,你能通過他們進行簡單的視頻處理,當然類似 CS:GO、守望先鋒(低畫質)、DOTA、LOL 等這樣的對顯卡要求不高的游戲也可以玩。值得一提的是 AMD 4800U 上那顆集成顯卡的跑分和 MX 250 非常接近,所以上述提到的游戲也可以滿足低畫質 60fps。
    • GTX1050<GTX1050 Ti<GTX1650: 中級筆記本顯卡,你可以進行更加復雜的視頻編輯,簡單的合成,簡單的,以及部分優化良好的 3A 大作也可以流暢運行。請記得檢查帶不帶 Max-Q, Max-Q 性能會更差。
    • Pro 5500M<RX 5500M<GTX1060<GTX1650 Ti<GTX1650Ti<RX 5600M<GTX 1660 Ti: 中高級別的筆記本顯卡,可以進行高級合成和復雜的 3D 建模,大部分 3A 作品都能在畫質削減的情況下流暢運行。
    • RTX2060<RTX2070<RTX2070 Super<RTX2080<RTX2080 Super:基本上是筆記本顯卡的最高水平了,尤其是在運行 3A 大作時,頂尖顯卡完全可以在好和極佳的畫質下流暢運行。

    到了 2020 年,在選購游戲本的時候需要關注一個叫做顯卡直通的特性。以前的游戲筆記本大部分都是靠著集成顯卡推筆記本自帶的顯示器;所有依靠獨立顯卡渲染出來的畫面,還要先傳遞給集成顯卡,最后讓集成顯卡繪制畫面。從獨立顯卡傳遞到集成顯卡的過程有很大的性能開銷。如果希望獨立顯卡直接推內建顯示器,還需要進入 BIOS 進行設置,還有耗電等問題,非常麻煩。

    好在現在游戲本廠商使用了一種新技術,在不重啟的情況下,根據需要直接讓獨立顯卡去推內部顯示器,減少傳輸開銷,大幅提升游戲里表現。

    屏幕

    筆記本的屏幕是用戶主要接受信息的地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屏幕,但是一塊好的屏幕確實能提升日常使用中的使用觀感。

    如果預算不是特別緊張,那么一定不要挑選標注 45% NTSC 色域或者根本沒標注色域的屏幕。而且 NTSC 作為已經過時的色彩標準,放到今天來看也非常不合適。沒有修圖需求的話,可以考慮 72% NTSC 色域的屏幕。

    而到了專業的修圖調色方面,那么一塊至少 100% 的 sRGB 是必須的。當然 100% AdobeRGB,99% 的 DCI-P3,90% 的 BT.2020 這樣的色域屏幕也是可以的。不過無論是不是廣色域,我都建議拿到手以后在做專業工作之前進行校色,主要是降低 ΔE,規范色域,讓屏幕更加適合專業工作。

    屏幕的比例和亮度也可能需要關注:

    • 比例:由于筆記本屏幕普遍比較小 (<16inch),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最大化窗口使用軟件,這樣屏幕上能展示的內容的量實際上是由屏幕的寬(短邊)決定的。所以在全屏使用軟件的時候,16:9 的信息展示量始終會小于 16:10 的,而 3:2 的信息量會比 16:10 的還大。如果你更喜歡全屏使用軟件的話,那么 3:2 和 16:10 可能會更加合適。
    • 亮度:筆記本亮度也會影響正常使用,尤其是在亮度比較高的地方就需要更高的屏幕亮度。如果你經常需要在戶外工作的話,一塊不低于 350 nit 的屏幕會更加合適。

    當然筆記本屏幕可能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高刷新率屏幕,一般適合哪些喜歡進行 FPS、TPS 或者 FTG 等非??简灧磻俣鹊挠螒虻娜巳?。高刷新屏幕可能還需要考慮殘影的問題,不過一般只有價位高的筆記本才有無殘影的能買到。

    內存和硬盤

    內存決定了你一次性能運行多少程序,我認為 2020 年購買筆記本內存至少 8G 起步。8G 只是入門,如果你要運行游戲或者內存占用很大的應用的話(比如 Adobe 類設計軟件),內存還要越高越好。有些筆記本可以自行增加內存,所以可在選購它們的時候可以考慮買一個低配置的回來自行升級。對于任何筆記本來說雙通道內存(插的內存條是二的倍數)可以大幅度提高性能。

    硬盤決定了你能存放多少數據,盡量要買大一點。對于可更換和添加硬盤的筆記本而言,固態硬盤更快更輕,機械硬盤相對更便宜能存放更多的數據。當然在更換和添加硬盤的時候需要注意接口和協議。

    電池續航

    電池的容量決定了你不插電時電腦可以使用的時間。筆記本電腦的續航主要收到電池的大小、電腦的負載、屏幕的亮度和外接設備的多少等因素共同決定。如果經常需要移動辦公,那么電池續航還是非常重要的。針對這種情況,我推薦選購低壓筆記本電腦,最大續航建議參考廠商給出的續航時間里最小的那個。

    而一般游戲本和高性能本不太會宣傳這一點,滿負載時,一般來說它們的電池可以工作 1-2 小時。

    作立場聲明:本人具有多年制造行業從業經驗,有機會學到一些專業知識。然而每個人站在不同立場,內容就會有所偏重,客觀與否還請大家指正,期待深入探討交流。

    前言

    作為在行業內從業多年的工程師一枚,之前在一些期刊上發表過不少電腦相關的文章。

    眾所周知的是,很多手機是代工的,筆者之前也專門寫過一篇相關的文章:

    而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代工的情況同樣存在,甚至相比手機更為普遍。目前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筆記本都是代工廠制造的,當然其中的關系比較復雜,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當然,其中還是有不少規律可循的,如蘋果的Macbook基本都是廣達代工的。雷神筆記本的供應商是廣達、藍天、和碩這三家。而小米的筆記本基本都是英業達代工的,聯想的自產筆記本則主要來自合肥聯寶。當然這也不絕對,例如宏碁雖然有自己的代工廠緯創,但是也會把一些低端本的訂單交給和碩。戴爾的外星人M系列筆記本主要是仁寶代工,但前兩年也交給和碩做過一代,具體的要以產品為準。

    中國大陸的筆記本代工廠,目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的蘇州/昆山和重慶兩地,其中蘇州和昆山是老的筆記本制造基地,而重慶是2010年后新建的工廠。當然,這只是筆記本的代工情況,臺式機的代工廠商分布又有很大的不同了,后續有機會我會再專門寫一篇文章進行詳細的介紹。

    商務精英

    ThinkPad

    首先來看商務本方面,說到商務本肯定離不開ThinkPad。ThinkPad交給代工廠來做是從2008年的SL系列開始的,而后ThinkPad的低端系列開始逐步交給代工廠來制造,這可能也是為什么有一段時間很多用戶會感嘆低端的ThinkPad筆記本表現一般的原因所在。當然,即使是交給代工廠,聯想的設計和品控團隊仍然會介入整個生產的過程,并執行很多ThinkPad系列獨有的標準。相比市面上的其他普通筆記本來說,還是多了一層把關的。現在合肥聯寶的產能充足,因而ThinkPad全系列和ThinkBook都回到了LCFC生產。高端的X系列和T系列一直是自產的,品質比較不錯:

    ThinkPad 思考本 X1 Carbon 2021款 14英寸輕薄本

    ThinkPad最知名的應該是Roll Cage的結構設計了,這種設計在目前的高端系列仍然有所傳承:

    這次在中國的空間站上,同樣看到了ThinkPad筆記本的身影,主要是那個45度斜向的Logo實在太有辨識度了:

    其實這不是ThinkPad第一次上太空了,之前國際空間站上 用的筆記本基本都是ThinkPad:

    除了堅固耐用之外,商務本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相比普通的游戲本和輕薄本更長的BIOS支持時間。這里以ThinkPad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跨界的偏游戲的商務本黑將S5為例,BIOS一直持續保持更新,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20年12月。而普通的游戲本,一般最多保持BIOS更新約兩年時間。

    關于BIOS的展開內容,歡迎感興趣的值友下載閱讀這篇文章。后續還會寫一篇Windows11中的TPM 2.0要求相關的文章,敬請期待。

    當然,關于ThinkPad其實還有很多瓜可以吃,例如當年筆吧豬王和TP小吧主之間的恩怨,這里就不做展開了。

    Dell Latitude

    Latitude系列一直是戴爾商務本的中堅力量,筆者也曾經長時間使用過多款,整體的使用體驗是非常不錯的。

    主要的優勢在于扎實的做工用料,帶來的是較長的使用時間。幾臺戴爾商務本的使用期間,除了遇到過一次適配器的故障外,其他時候的表現都非常穩定。

    戴爾(DELL)Latitude 7310 7300 13.3英寸筆記本電腦

    作為商務系列,Latitude的外觀從2013年到現在的變化很小,這點倒是和ThinkPad比較類似。

    HP Elitebook

    HP Elitebook同樣是商務本的代表,筆者之前也長時間使用過。和Dell Latitude非常類似,都有著扎實的做工和用料。雖然機身整體上稱不上輕薄,但是給人穩定可靠的感覺。

    最近幾年惠普的Elitebook從設計上也開始往輕薄的方向發展:

    惠普(HP)EliteBook830G7 13.3英寸筆記本電腦

    另外,除了ThinkPad之外,其實hp的筆記本也發射進入了ISS,只不過不是Elitebook系列商務本,而是ZBook系列的工作站:

    惠普(HP)ZBookStudioG7 15.6英寸設計本

    其他的諸如戰66這樣的機器,更多的是為了中國市場定制的產品,定位上類似戴爾的Inspiron系列和聯想的ThinkBook,主要面向中小企業市場。第一代戰66的模具可以說是較為老舊的,好在從第二代開始有所改善。

    創作利器

    為設計師打造的筆記本,一般屏幕的參數都比較突出,同時硬件配置也比較先進,整體的售價自然不會低了。

    華碩

    華碩的設計師系列叫做ProArt,是涵蓋了筆記本、顯示器等一系列產品的。這款Q17采用了至強處理器,Quadro專業顯卡,屏幕覆蓋了97%的P3色域,平均ΔE小于1.5:

    ASUS 華碩 ProArt Q17 17英寸設計本

    宏碁

    Acer的設計師系列叫做ConceptD,采用了類似妙控鍵盤的結構設計,Acer稱之為Ezel舒感轉軸。

    acer 宏碁 ConceptD7 Ezel 15.6英寸移動工作站

    微星

    微星新款的設計師筆記本叫做Prestige系列,同樣是ΔE小于2的屏幕,出廠前經過了校色:

    MSI 微星 尊爵Prestige 15 15.6英寸輕薄筆記本

    習武之人

    所謂的習武之人,其實就是那些Desktop Replacment,單機身的重量就在3.5公斤以上了。因為目前國際國內的大趨勢都是輕薄化,因而做這類機型廠商目前越來越少了。

    Alienware

    外星人是為數不多的還在做這種DTR筆記本的廠家之一。記得Area-51M剛上市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一陣熱議的,首先是將臺式機的處理器塞到筆記本中,其次是戴爾專用的可更換獨立顯卡的接口。雖然說是仁寶代工,但是全新設計的結構還是體現出了戴爾強大的技術實力。

    外星人(ALIENWARE)51mR2 17.3英寸游戲本

    不過一開始供電的選料和設計方面一直是困擾51M用戶的一個點,貼吧上甚至有用戶放出了更換MOS管的參數和方法。

    當時Frank Azor(后來加盟了AMD)也說在調查,后來戴爾通過調整BIOS的策略,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ROG

    ROG這邊原來的超神系列是典型的肌肉本,不過比較可惜的是超神2S之后就不再有新款在國內上市了。

    原本的ROG Mothership其實從重量和配置上來說,也完全是一款可以替代臺式機的筆記本了,可能也是由于售價和產品形態的關系,后續沒有再有類似的產品出現。

    ROG最近在高端本上,也開始走輕薄的路線,例如這次的ROG冰刃5雙屏就是這種技術路線的代表:

    ROG 玩家國度 冰刃 5 15.6英寸游戲本

    Acer

    Acer在這種習武之人筆記本方面,一直是有優良傳統的。包括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筆記本21X,顧名思義屏幕尺寸達到了21英寸,甚至需要一個旅行箱來進行移動。

    還有就是國內之前展示過的刀鋒900系列,獨特的結構設計使得屏幕更接近用戶,三萬多的售價注定了少數高端玩家才能擁有。

    目前官方店能買到的最高端的機型是戰斧700,雖然結構上不如刀鋒900這么激進。但是可以下移的鍵盤設計,在筆記本里面也是獨樹一幟的。

    宏碁(Acer)掠奪者戰斧700 17.3英寸筆記本電腦

    滿29000減4000

    另外微星的GT系列,也是肌肉本的代表,只是九代處理器之后,并未見到更新。

    游戲高手

    主流的游戲筆記本是目前筆記本市場的銷售主力,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不論是廠商還是機型都比較豐富。

    聯想拯救者

    拯救者無疑是目前游戲本行業的頭部品牌了。目前拯救者基本都是合肥LCFC自產,LCFC本身是聯想和仁寶的合資公司,后來聯想購買了仁寶的股份,成為了聯想的全資子公司。也就是說現在聯想的電腦制造中心位于合肥,而手機制造中心位于武漢?,F在聯想和仁寶依然維持著不錯的合作關系,例如聯想的不少AIO一體機就是仁寶代工的。

    雖然之前有R7000P的屏幕抽獎和R9000K的電流聲等各種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聯想不論是銷量還是品控水準,目前仍然代表了中國乃至全球筆記本行業的最高水平。

    Lenovo 聯想 Y9000P 2021 16.0英寸 游戲本

    目前在售的主力機型就是Y9000P,當然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靠搶的,建議可以蹲點在官方群里領取Z碼購買。

    R9000P相比之下CPU的性能會弱大約10%,但是對應的CPU功耗也會小不少,怎么取舍就看用戶了。

    Lenovo 聯想 拯救者 R9000P 2021款 16.0英寸游戲本

    戴爾外星人

    Alienware的M系列可以說是外星人游戲本里銷量最高的系列了,一直是出貨的主力:

    Alienware 外星人 ALW17M-R6745W 17.3英寸游戲本

    M15和M17的模具也換過好幾輪了,早期一直是仁寶代工的,而2019款交給了和碩代工??赡苁?9款整體反饋一般的緣故,仁寶做了Area-51M之后,M系列的代工又交回給了仁寶。而且外觀設計上也非常接近Area-51M,就像是薄款的Area-51M一樣。

    惠普暗影精靈

    暗影系列是HP的游戲本主力,相比光影系列而言,模具在散熱設計上都要更給力一些。以往的幾代產品都是在廣達和仁寶之間進行選擇,這次暗影7采用的是廣達的G3KP模具,整體性能表現不錯,而且價格相當有競爭力,性價比較為突出。

    HP 惠普 暗影精靈 7 16.1英寸游戲

    華碩

    網友們戲稱ROG的logo就值幾千元,難怪魔霸新銳會一機難求了。當然這款筆記本本身的性能表現是比較給力的,這也是其獲得市場追捧的重要原因:

    ROG 玩家國度 魔霸 新銳 2021款 15.6英寸游戲本

    第一代天選上市后被奉為了真香機,而這次天選2的整體表現同樣比較均衡,數據上相比魔霸新銳差了一點點,但是整體的素質還是不錯的:

    ASUS 華碩 天選 2 15.6英寸游戲本

    華碩和ROG的本基本都是華碩旗下的和碩代工的。這一代的墜機堡壘相比之前改觀了不少,只是對于屏幕的參數只是語焉不詳地提到了高刷新率,那低色域肯定是沒跑的了:

    asus/華碩飛行堡壘9 游戲本

    雷蛇

    雷蛇的本基本都是比亞迪代工,內部的做工一言難盡。之前有一款筆記本還和麥本本是同模具的,同樣的配置有好幾千的價差,整體來說并不是很推薦。

    RAZER 雷蛇 靈刃 14 銳龍版 14.0英寸游戲本

    雷神

    雷神雖然是二線廠商,不過游戲本基本都是廣達和藍天代工,以前還有和碩代工的型號。比如這次最新上市的新款ZERO就是采用的廣達的私模:

    ThundeRobot 雷神 911 Zero 16英寸游戲本

    筆者長期使用過兩款雷神的筆記本。從以往的使用體驗來看,廣達代工的雷神筆記本,在品控和性能表現上,絲毫不輸給一線品牌的筆記本。

    這也是筆者之前反復提到過的觀點:二線廠商如雷神推出的旗艦產品和主力機型,也是采用來自一線代工廠的模具,整體的外形做工、性能表現和質量穩定性并不輸給一線廠商。唯一的劣勢可能就在于售后網點的分布不如一線廠商這么密集了。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品控不輸一線廠商,因而實際需要找線下售后的情況并不常見。

    全能達人

    所謂的全能本就是既可以辦公,又可以做設計,還能應對大多數游戲的全功能筆記本。典型的有ThinkPad X1 Extreme和XPS15等。X1E目前只有10代U的版本:

    聯想ThinkPad X1 Extreme隱士 15.6英寸筆記本

    戴爾的XPS15可以說是全能本的代表,而去年開始推出的XPS17則開啟了全能本的大屏時代。但是目前國行僅有FHD+的屏幕可選,而美行是有4K可選的,建議需要的用戶可以再等一等。

    戴爾/DELLXPS179710 17英寸筆記本

    而XPS15目前看來仍然十分經典,新款的11代處理器的版本也已經上市。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只有FHD+和3.5K的OLED屏幕可選,相比原先XPS15高配的4K LCD屏幕,在分辨率上反而有所縮減。

    DELL 戴爾 XPS 15 9510 15.6英寸筆記本

    XPS一直是仁寶代工的,最近兩年的新款的XPS模具,整體的感覺比原先更輕薄了一些。

    便攜實用

    這里便攜實用主要指的就是超極本了。超極本的概念是英特爾很早之前就提出的,目前國內超極本產品中,聯想的小新Pro13可以說是其中產品力最強的存在了。經歷了幾代的發展,品控也日趨成熟了:

    Lenovo 聯想 小新 Pro 13 2021款 酷睿版 13.3英寸筆記本

    其實早在2018年的年底,聯想推出了全塑料外殼,帶有16比9屏幕的小新13的時候,華為已經發布了Matebook13。而在半年之后,小新Pro13才上市。稍稍對比就能發現,小新Pro13的產品定義,基本上都是照抄了華為的Matebook13。

    包括了13英寸的16:10或3:2的2K生產力屏,全金屬材質的外殼,以及接口的配置等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華為領先了聯想整整半年。如果不是因為后來芯片斷供的原因,可以說至少在超極本市場而言,會是完全不同的版圖了。

    華為 MateBook13 2021款 13.0英寸筆記本

    XPS13同樣是非常不錯的超極本,除了價格稍貴之外,找不到明顯的槽點。可以看作是高價版的小新Pro13:

    DELL 戴爾 XPS 13-9305 2021款 13.3英寸筆記本

    小米的筆記本基本都是英業達代工的。小米的本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CPU往往會落后一代,Redmi這邊尤其比較明顯。當然目前情況也在改善,尤其是新上市的一些游戲本,已經可以做到使用最新一代的處理器了:

    Redmi 紅米 RedmiBook Air 13 13.3英寸筆記本

    另外還有一個品類就是Windows二合一平板了,代表產品有微軟的Surface Pro/Go系列和聯想的Yoga Duet(原來的聯想Miix產品線):

    這個感興趣的值友可以看我之前在站內發表的相關文章:

    極致輕薄

    所謂極致輕薄,是指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筆記本。這類筆記本在隔壁的島國非常常見,隨隨便便就能列出近十個品牌和款式,諸如NEC、富士通、VAIO、松下等。而國內這個品類的產品不多。原來東芝的家用本目前已經改名為了Dynabook,倒是有一款超輕的辦公電腦:

    dynabook(東芝)X30L 13.3英寸筆記本

    國內有售的另一個超輕本的代表廠家就是LG了,而且目前可以說是國內大屏幕超輕薄本的唯一的選擇:

    LG gram 2021款 17英寸筆記本

    這也是得益于LG本身深厚的化工功底(LG本身就是做化工出身,日常可以見到的代表產品有LG竹鹽牙膏),可以采用質輕而堅韌的材料來制作筆記本的外殼。

    性價比之選

    接著來看一些性價比較高的筆記本。榮耀作為原來華為旗下的副牌,原本MagicBook系列就比同配置的Matebook系列更具性價比,而獨立出來之后的MagicBook仍然保持了不錯的價格優勢:

    HONOR 榮耀 MagicBook X 14 2021款 14英寸筆記本

    小米旗下的Redmi G是目前性價比較高的一款游戲本,當然比較可惜的是目前11代U的產品還未上市:

    Redmi 紅米 G 16.1英寸 游戲本

    熟悉筆記本的用戶都知道,機械革命的機子基本都采用的清華同方的模具。之前的X8Ti還曾經貼沃爾瑪的牌,上過LinusTechTips的節目。機械革命的電腦總體來說還是要看模具,類似X8Ti這樣模具的機子,如果性價比高的話,還是值得入手的:

    MECHREVO 機械革命 深海幽靈 Z3 Air 15.6英寸游戲本

    提到性價比,就不能不提神舟了。而戰神系列又是神舟游戲本的代表產品,說實話價格上相比拯救者首發價的優勢不大,但是勝在可以隨時買到:

    京東

    Hasee 神舟 戰神 Z8-TA7NP 15.6英寸游戲本

    特種筆記本

    這里說的特種筆記本,主要是指三防筆記本。之前三星電池事件的“不老的老回”用的就是一款戴爾的三防筆記本,不知道是不是怕電池燒壞的原因。有一說一,這種筆記本從外形上來看的確很陽剛。而這次太空站上,航天員使用的應該是聯想昭陽系列的三防筆記本:

    目前民用市場上,這類筆記本并不太容易購買,京東上自營只能找到一款松下的:

    Panasonic 松下 FZ-55 HD版 14.0英寸移動工作站

    三防本相比普通筆記本,除了接口做了防水防塵的處理外,整機的耐摔性也得到了增強。此外國內銷售的軍用本一般都安裝了TCM芯片,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總結

    希望文章可以幫助廣大值友選擇到心儀的筆記本,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也歡迎隨時在文章后評論提問。文末附一張福利圖,是乃木坂46為日本當地的筆記本制造商mouse computer拍攝CM時拍的圖片。

    題圖也是來自日本mouse computer的DAIV系列游戲本(其實很多mouse computer的機型都是BTO形式,L6的機型從中國出口到日本組裝成L10,美其名曰Made in Japan)。

    最后還請大家多多關注點贊打賞或點評收藏。這類綜合性的文章,寫作投入的時間精力都遠遠高于單品測評,后續還會有更多好文發布。感謝大家有耐心讀到這里,我的這類文章寫作的主要目的是和值友們分享討論,歡迎大家在文章后評論交流。

    本文經“什么值得買”社區作者@lanwellon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16 年至 2020 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整體保持平穩,在1.6億臺左右,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 2021 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量也是在 1.66 億臺左右。

    目前筆記本電腦品牌市場占有率靠前的有聯想、惠普、華為、華碩、ThinkPad、戴爾等,此外蘋果、榮耀、宏碁等品牌也有不錯的市場份額。(ThinkPad 是聯想的子品牌、ROG是華碩的子品牌)

    2021年Q1全球主要筆記本電腦廠商出貨量市場份額。第一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共出貨約 6820 萬臺,同比增長 81%。其中,聯想 23.9%、惠普 22.6%、戴爾 14.8%、蘋果8.4%、宏基 7.2%、其它 23.2%。

    筆記本電腦市場創新加速,生命周期縮短,潛在換機需求較大在大規模定制時代,為了適應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各大電腦品牌除了推出自己的常 規品牌之外,還在各系列產品中提供定制化服務,產品系列越來越多,市場細分越來越明確。在加速筆記本電腦產品創新的同時,也導致筆記本電腦的產品生命周期的進一步縮 短。


    預計2020年筆記本電腦開始進入替換期,假設其在 3 年內均勻釋放替換需求,則每年有 5300 萬臺的筆記本電腦需要更新。筆記本電腦的替換需求將為筆記本市場整體容量帶來 較大的正面影響。


    選購推薦(所有價格僅供參考,請以網站實際價格為準)


    3000~4000 預算


    1、華碩a豆Redolbook14銳龍版14英寸7nm八核高性能輕薄

    京東¥3999.00


    配置:處理器(R7-4700U)、顯卡(集顯)、分辨率(1920×1080)、內存(16G)、 尺寸(15.6 英寸)


    評價:R7-4700U 用于日常的辦公、影音娛樂無壓力,適合輕辦公、上網課的用戶。輕薄 的高顏值機身,攜帶方便。


    2、榮耀筆記本 MagicBook X 15 2021 15.6 英寸全面屏輕薄

    京東 ¥ 3899.00


    配置:處理器(i5 10210U)、顯卡(集顯)、分辨率(1920×1080)、內存(8GB)、尺寸(15.6 英寸)


    評價:榮耀旗下的入門級輕薄本,i5 10210U 處理器足以應付大部分辦公場景和影音娛樂,學生朋友用于學習、上網課等無壓力。金屬機身的顏值和質感都很好,超全面屏體驗良 好,榮耀的多屏協同功能帶來更多可玩性。


    4000~5000 預算


    1、聯想小新 Air15 銳龍版性能輕薄本 15.6 英寸全面屏

    京東 ¥ 4999.00


    配置:處理器(R7-5700U)、顯卡(集顯)、分辨率(1920×1080)、內存(16G)、 尺寸(15.6 英寸)


    評價:目前中端輕薄本中,比較推薦的就是聯想小新系列。2021 款 Air15 搭載的是 R7- 5700U 處理器,用于日常的學習、辦公和影音娛樂是完全足夠的,想偶爾玩點 LOL 之類的游 戲也沒問題。外觀上質感良好,手感極佳,15 英寸大屏體驗良好。


    2、惠普(HP)戰 66 四代 銳龍版 14 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

    京東 ¥ 4799.00


    配置:處理器(R5 5600U)、顯卡(集顯)、分辨率(1920×1080)、內存(16G)、 尺寸(14.0 英寸)


    評價:搭載的是 R5 5600U 處理器,高色域屏幕,性能提升不少。惠普機子強在設計和做工,偶爾應付一般的中小型游戲也沒問題。接口豐富,拓展性良好;金屬機身設計,顏值和質感兼具,不失高級感,14 英寸攜帶輕巧方便。


    3、聯想筆記本電腦 ThinkBook 15 銳龍版 2021 款 15.6 英寸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