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包裝箱,里面有:靠背、扶手、安裝包、底座、五星腳、腳輪等幾個構件構成。
靠背是高織柔韌網布,柔韌度很大,用力壓下去可以感受到彈性很大,網格也比較均勻,可以起到很好的透氣作用,夏天后背不會大量出汗,起痱子。
里面是高回彈定性海綿,久坐不變形,用手摸上去很柔軟,坐上去感覺也很柔軟。
按照說明書的指示來安裝,大體演示一下:安裝第一步,需要先把靠背和扶手組裝起來,用的是8根最長最細的螺絲中的4根。
安裝好了之后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看起來比較敦實。安裝非常方便,1分鐘左右就裝好了。
第二步是組裝坐墊,把坐墊底部的螺絲孔和扶手下方的螺絲孔擰在一起。
第三步是把調整模塊裝在坐墊上。
第四步是把萬向輪按壓到底座上。
最后椅子組裝完畢之后是這樣的,很敦實,也很簡約。
椅子坐上去,扶手位置也有厚實的海綿填充,手臂放上去很柔軟,不會硌得慌。扶手可以90°向上翻轉,可以給胳膊調整各種姿勢。
椅子的靠背、坐墊和腰托正好形成了一個S型,坐上去能很貼合背部的曲線,給腰部很強的支持,腰部不會一直懸空著,坐久了也不會腰疼。
UE小H懸腰托人體工學護腰電腦椅價格也不貴,具有高韌性網布,防爆氣桿等舒適性、安全性配置,安全性十足。有品上就不到400元的價格,總體來說還是相當有性價比的,雖然沒有頭枕,但這個價格能買到一把人體工程學椅,一般的中小型企業買來做辦公椅,非常合適。
啟日常生活盲盒,分享精選好物清單!本期給大家分享的是UE小H懸腰托人體工學護腰電腦椅!
疫情斷斷續續已有兩年有余,這期間居家辦公、學生網課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組成部分。尤其是今年,北京、上海的因疫情居家辦公時長達兩個月的時間。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居家辦公還是很不錯的,沒有了通勤的煩惱,生活也更愜意。但是就居家辦公環境來說,還是和辦公室沒辦法相比較。尤其是辦公椅方面,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普通辦公椅,長時間久坐是非常難受的,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我也有切身體會)。因此,6.18期間我在小米有品上購買了這款專業的電腦辦公椅——UE小H懸腰托人體工學護腰電腦椅。
UE小H電腦椅的外包裝非常簡約,印有UE永藝的logo;內部依次有靠背、五星腳、坐墊、扶手、底座、氣壓桿、萬向輪、說明書等,還貼心附贈了安裝用白色手套。
UE小H電腦椅安裝非常簡單,只需要按照說明書中的步驟操作即可:第一步在底座下方安裝萬向輪;第二步在底座上方安裝氣桿;第三步在靠背上安裝扶手;第四步在坐墊下方安裝底盤;第五步在坐墊上方安裝靠背;第六步:把安裝的椅子上部和下部通過氣桿組合在一起。
我選擇的的黑框黑布,穩重而不失精致!遠遠看上去椅子外形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發現它的特別之處的:懸空的扶手、突出的腰托,S型的靠背,這些都是永藝的自主外觀設計,并且還有專利!(配色:白框灰布、白框橙布)
UE小H的腰托部位是一端固定腰部懸空的結構設計,這種設計能夠根據不同體型和腰部坐姿變化,自動給予腰部支撐和保護,從而實現腰部的永久支撐和保護,坐一天下來也不會明顯感覺到腰部不適!
同時配合一體式H型背架結構設計,能夠進一步加強腰靠對腰椎的支撐力度。這種設計不僅能夠實現護腰,而且還美觀大方,堅固耐用!
另外UE小H還堅持人體工學設計思想、科學護腰設計理念,靠背的整體采用S型人體曲線設計,不僅更貼合人體后背,而且還能提供更加強有力的腰部支撐!坐上去的時候,后背能夠完全實現貼合,非常舒服!
對于椅子的舒適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考:就是椅子扶手,大部分的普通電腦椅的扶手都是固定的,靈活性很差。而UE小H的扶手采用了翻轉設計,可以實現90°自由固定,非常nice!
對于一把椅子的要求不僅要有護腰舒適的功能,還要能夠承受重力。UE小H在坐墊底部采用了3mm加厚鋼板底盤,保證了坐墊的穩固、不松動;在氣桿方面采用了德國TUA認證的氮氣防爆氣桿,過硬的品質,不僅保證了安全,升降也更順暢;底部五瓜采用了環保尼龍材質,不僅穩固,抗壓性更強;還有最容易損壞的萬向輪,經過了安全性和壽命的測試,真正做到了順滑平穩無噪音!
UE小H電腦椅的椅背、坐墊表層采用了高織柔韌網布,觸感細膩、親膚,這種高織布透氣性好、彈性高、韌性強。當你靠上去的時候,不僅能夠有很好的支撐力,而且明顯的能感受到彈性,最重要的是它的韌性,保證了S型曲線的緊密貼合!
另外坐墊里邊還有寬厚高密度高彈力的海綿,保證了坐上去的舒適度;同時這塊海綿還是兩側曲面加高的設計,達到了聚攏包臀的效果,保證了臀部久坐無憂;還有在坐墊邊緣采用了前端工學曲面設計,避免了久坐對腿部造成的壓力!
UE小H電腦椅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書房,都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非常協調,并不會顯得太突兀!
UE小H懸腰托人體工學護腰電腦椅收到后,我就直接進行了安裝使用。通過這幾天的使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部和腿部沒有那么難受了。原來在椅子上坐著,身子會不自然的前傾,腿部的壓力也會增大,但UE小H的懸空的腰托正好可以提供一個抵消前傾的支撐力;當你仰靠在椅背上時,靠背的角度還能夠進行19°的自由調節,能夠更舒服的享受休息時光!但是有一點不太好,當時為了省一點錢,我沒有購買帶枕托的,所以當靠在椅背上睡覺時,頭部無所適從!
UE小H懸腰托人體工學護腰電腦椅來自于永藝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人體工學健康座椅研發的現代化公司,具有辦公坐具研究員、標準化檢測中心,座椅的腳輪、坐墊、靠背等都經過了數十萬次的檢測,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希望我的使用體驗能夠幫你選擇更好的電腦椅,后續還會和大家更深度的體驗效果!
幾年人體工學椅買了不下15把,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最近準備清理一波送親戚,正好湊一起分享一下。
如果你有過腰酸背痛的經歷,你已經是脊椎病的受害者了,來看看某AI的回答。
除了內臟疾病、年齡和運動損傷,其他基本多少都和日常工作和活動姿態有關系。
人體工學(Ergonomics),誕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本質就是讓人使用的工具盡量適合人體的自然形態,這樣使用工具的人在工作時。身體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動適應,盡量避免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勞,主要體現辦公區域是否適合辦公,坐辦公室的就是桌椅,外出干活的就是各類工具。
說起人體工學,就要知道重復性使力傷害,RSI(Repetitive Strain Injury),它指的是各行各業中長期重復動作造成的累積性創傷疾病,包括不好的工作姿勢,不合理的桌椅,設計不好的工具包括鍵盤鼠標等,引起肩膀、頸部、手臂的肌肉和神經損傷,導致疼痛或者技能受損,主要表現有:
1、腕管綜合征,鼠標手、狄奎爾萬氏癥等都是手和手臂的癥狀,癥狀手指麻木,無法乏力,緊繃,后期手指肌肉萎縮,甚至無法活動,這些都和長時間不健康的使用鍵盤鼠標有關系;
2、腰頸椎病,長期不良坐姿、缺乏運動、不好生活習慣等造成的,初期腰酸背痛,中后期無法活動、站立,甚至殘疾。
現代人的工作壓力大,RSI造成的病變也更年輕化,我們要注意保護身體,做好防護,適當的花錢提升生產工具,減少長期不良工作習慣引起的疾病。
世界上首款人體工學座椅是赫曼米勒的Ergon,開創了人體工學椅的先河,依靠研發能力和大家先入為主的思想,赫曼米勒成了工學椅的大哥。
赫曼米勒是美國現代家居設計與生產中心代表,人體工學椅的概念興起之后,涌現出很多優秀的品牌。
先從國內認可度比較高的四個萬元級的外國品牌說:
1、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認可度比較高,放在上萬元椅子相比也算不錯的,赫曼最初生產傳統家具,創始人在Star家具公司從店員打拼上來,在1923年說服岳父赫曼米勒收購Star,就有了赫曼米勒公司,1930年放棄了傳統家具,1942年進入辦公家具市場,1976年推出市面上第一款人體工學椅Ergon,1994年推出經典的Aeron。
家中Embody和Aeron是我最愛的兩把了。
2、岡村(Okmura)成立于1945年,53年制造了日本民用飛機,57年制造了日本第一輛自動擋汽車,60年上市開始生產辦公家具,98年進入中國,2000年與意大利Italdesign工作室合作生產了Contessa,其實岡村的業務比赫曼還要大,和日本很多公司一樣,業務又廣又強,岡村因為是日本品牌,所以產品更符合亞洲的審美和身體構造。
岡村是常規網面人體工學椅的顏值天花板了。
3、優門設(Humanscale),成立于48年美國,他是專業的辦公家具制造商,品牌的核心理念是簡單易用,他家沒有繁瑣的設計,椅子經常出現在各種電影里,蘋果CEO庫克都用,但在國內的認知度比較低,大多是公司采購。
4、世楷(Steelcase),1912年在美國成立,在全球范圍內辦公家具第一,所以他家不光是椅子好,辦公室所有產品基本都有涉及,相當專業,但是椅子方面國內推廣力度不大,所以了解不多。
國內工學椅發展的比國外晚太多,很多人也是這十年才慢慢開始接受高價椅子,很多人現在還是舍不得買好椅子,國內品牌也跟著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從最初的抄、小作坊代工到現在有自主研發能力,基本可以做到什么價位是什么東西,也給國內玩家有選擇的空間,國內人體工學椅產地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吉、廣東中山和佛山。
只要國內有受眾的行業就有內卷,這些年國貨人體工學椅越來越多的進入大家的視線中,這和用戶越來越在乎健康有關,也有品牌瘋狂的推廣的原因。
國內最早做工學椅的品牌,工廠在南沙,給國外品牌代工非常多,所以自己品牌做的早,產品成熟,但線上銷售晚,據說國內很多大廠內標配都是保友工學椅,保友在國內第一個用玻纖底盤,全球首創的無線電控操控技術,無論高低端網面椅子都用美國Matrex網,還有赫曼米爾同款前傾功能。
西昊是2011年建立的品牌,參與起草人體工學椅國家標準,這幾年隨著品牌研發能力及認知度提高,高端椅的地位也站穩了,在天貓JD銷售額前三,西昊的營銷非常猛,品牌的創新能力也很強,他家是自主研發生產,有很多自己獨創的設計。
成立于2008年,是廣州策優家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在國內是主打中高端的品牌,他家最出名的蝴蝶非常有辨識度,后仰角度大,坐墊配合前伸,可以躺倒休息,而且顏值非常高,撥片操控和岡村一樣,坐著就可以調節椅子。
摩伽是個非常低調的品牌,他家之前主打線下,有聯名、大師合作款,摩伽的椅子全部自己設計制造的,生產地在浙江安吉,網易嚴選的一些主要椅子產品也是摩伽設計代工的,摩伽椅子相比其他品牌有自己的設計,而且腰部支撐特別到位,他家在上海核心商圈有七家門店,并且山姆里還有他家椅子。
也是國內第一批進入人體工學家具的企業。也有人認為達寶利和保友的椅子坐感都有點類似,坊間傳言,保友線上銷售的起飛,和達寶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為與okamura(原來的岡村)、ergotron(愛格升)、薩利、保友等品牌的戰略合作關系所致,達寶利的設計也比較前衛,功能也實在,主打性價比。
這個品牌和國內的保友、松林、好嘉緣都有淵源,Ergomax是好嘉緣代工生產的,最初就是做互聯網的,曾經在CHH上營銷非常多。
給國外品牌代工的上市企業,自己品牌營銷一般,產品也沒有特別火的款式,產品主要覆蓋在低端工學椅,網易嚴選和小米有品都是都是永藝給代工的。
恒林也是一家辦公椅上市企業,他家比永藝還要早三年,98年就成立了,一直給別的品牌代工,自家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也是走性價比路線的。
黑白調產品線挺廣,人體工學椅、電競椅和兒童學習桌都有,但是他家是貼牌銷售的,營銷做的多,品牌也是走低端路線的,產品性價比還行。
總結:選銷量大的品牌一定沒錯。
人體工學椅的重要設計就幾個地方,搞明白怎么工作的,選購試坐有方向就可以,每個人感知不同,別人很難幫助你選擇,先了解工學椅的設計特點,確定自己的需求。
腰靠是工學椅的頭號核心設計,背部設計的好,提供足夠的背部支撐,長時間坐著就不會酸痛,也會減少坐姿引起的腰頸問題。
椅背從分區說有三類,單背,雙背和三背,有的評測說單背不如雙背和三背,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很多高端椅子都用的單背,單背并不會因為看起來沒分區而支撐性不足。
以下經典的萬元級椅子全部都是單背,甚至連像Aeron PostureFit SL這種額外的支撐都沒有,完全通過材料和框架的造型來適應背部,就我坐的兩把單背支撐性都是夠的。
我這把okamura Contessa是有原廠腰部支撐配件的,可以上下調節腰靠,實測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支撐的核心,核心還是網面和框架的配合。
雙背三背最大程度的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和容錯提供優秀的腰部支撐,用戶看起來雙背和三背,就感覺這椅子做的特別人體工學,實際也確實是,雙背三背更容易有支撐,也更好調節,大部分用戶都是千元級人體工學椅的消費者,這個價位雙背三背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結:腰靠的選擇不要盲目追求雙背三背,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高選擇合適尺寸的椅子,這樣才能讓腰靠支撐在自己的腰部,已經患有腰部疾病的用戶不要選擇腰靠過硬的椅子。
工學椅的坐墊僅次于腰靠,甚至某些時候比腰靠還要重要,認真辦公經常就坐直不靠腰,相信大家都有過長時間坐著辦公腰酸背痛外,屁股也酸的經歷。坐墊主要看:
1、網面還是海綿?目前人體工學椅最多的面料就是網面,夏天網面的體驗是無敵的,透氣性極佳,甚至感知不到屁股坐了椅子,是不犯錯的選擇,我用Embody的Medley面料坐墊,相比皮等其他材料已經最大限度的透氣和耐磨了,但是夏天還是會熱,而且出汗很難清潔,雖然坐感很好,但我更推薦選透氣的網面。
2、太軟太硬都不行!網面的問題不是壽命,而是軟硬不容易把握,再好的網面,從軟彈程度上來說,還是比不過厚海綿,海綿一屁股坐下的感覺比網面舒服,但網面的透氣性又是海綿給不了的,好在現在中高端椅子的網面都是大牌的料子,軟硬都很合適。
網面也有三六九等,最好的是美國Matrex和韓國Wintex,其次國產臺灣怡興、頤達,還有不其他很多小廠,好網面既軟又彈,同時還保持了支撐性,2000元以上的椅子基本都是進口網。
總結:選坐墊的選擇需要自己親自嘗試,中高端椅子基本是網面,更重要是選擇合適的尺寸。
頭枕是用來支撐頸椎的,它最高的位置要貼在脖子而不是后腦勺,頭枕的作用不光是支撐頸部:
1、頸部支撐,頭枕最主要功能是保持正常的頸椎曲度,減少嘗試長時間坐姿引起的頸部肌肉疲勞;
2、放松肩部,肩部靠在支撐物傷,也能舒緩肩部的不適;
3、改善坐姿,很多工學椅的頭枕和背部連成一體,用來規范用戶的坐姿,保持頭部、頸部、背部的姿態,從而讓我們頸椎盡可能保持自然彎曲;
但人體工學椅并非必須有頭枕,一些人體工學椅會將頭部支撐融入進一倍的設計中,比如下面說的一體式頭枕,另外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頭枕頭,他們更喜歡自由調整頭部位置,所以不需要額外的頸部支撐,但頭枕是不犯錯的選擇,有總比沒有好。
頭枕的分類有:
1、可調節式頭枕,市面上的2D、3D甚至還有6D頭枕,統稱為可調節式頭枕,這也是在人體工學椅上運用最廣泛的頭枕款式,好處是可以根據不同身高和需求進行調節,對頸椎有效支撐,缺點是用久了容易松;
2、固定式頭枕,岡村的大頭枕就是固定式頭枕,無法做任何調節,但范圍很大面料軟,也能滿足正常用戶的支撐需求,缺點是身高太高太矮可能靠不到位置;
3、一體式頭枕,一體式頭枕不常見,目前主流椅子中西昊S300和赫曼的Cosm配置了這種頭枕,優點是頭左右傾都能支撐到頸椎,缺點是支撐力度不可調也有點低。
關于頭枕,國外很多大牌椅子都不配,傳說有三個原因:
一是國外老板怕員工坐著摸魚,有頭枕還能坐著睡覺;
二是工作中員工可以活動頸部,坐累了時不時站起來一會;
三是考慮到人的身高不同,設計頭枕局限了部分高矮個頭的人,不能很好的得到支撐,品牌就索性不設計了。
我曾經從有頭枕換到沒頭枕,最初的兩周不習慣,習慣后也能用,好椅子的椅背設計足夠好,沒有頭枕坐著也很舒服,不足之處就是無法躺倒休息。
我這把Aeron自己安裝了國產版Atlas頭枕,實際效果一般,從下圖可以看出Aeron的椅背腰部凸起很高,而肩膀處向后靠,實際坐著很少完全靠實,所以頭枕要非常向前才能讓頸部靠到,這款椅子真的可以不買頭枕。
總結:在辦公室這種需要躺倒午休的場景,一定要選帶頭枕的椅子,國內中高端椅都帶頭枕,國外品牌不帶也很舒服,只是不能躺。
工學椅的氣壓桿是安全底線,曾經有氣壓桿爆炸導致傷人的事故,但現在各品牌都用了有國際安全認證的氣壓桿,從氣壓桿的鋼印上可以看到氣壓桿的認證標,比如SGS、德國TUV,美國BIFMA等,還有氣壓桿的制造品牌,比如韓國KGS,三弘,國內的安徽萊特,臺灣WDF,廣東協強等。
千元椅子基本就配備了SGS三級以上、德國TVU認證,美國BIFMA認證等,這樣不用考慮因氣壓桿導致的安全問題了,SGS的三級和四級都是可以買的,四級經過熱處理,桿壁更厚,更安全,三級也不差。
下圖左邊是國際人機工程學會(IEA)發布的第二版Ergonomic Checkpoints中的坐姿建議,扶手的作用是和桌面齊平,用來墊手方便敲鍵盤的,當時還是大頭顯示器,導致桌面位置不夠,現在桌面位置大了,更建議胳膊放在桌面上,右圖是微軟公司的辦公姿勢建議,椅子沒扶手其實放桌子上也行,但這個動作胳膊沒有支撐,相信上過班的都能想到有多累。
現在的扶手有如下幾個作用:
1、桌子窄,仍然需要扶手墊高,用于支撐手臂平行鍵盤;
2、玩手機,胳膊肘子支撐在扶手上,用手機更輕松;
3、休息時墊手,坐著或躺著時手可以放扶手上。
扶手的設計,國貨確實走在前面了,就算是國外的頂級工學椅,扶手的調節性就是高低、前后,左右,而現在的國貨可以調整上翹、角度等,確實更符合扶手現在的作用,下圖是保友金豪E的調整方式。
人體工學椅的腳托也是國貨內卷的產物,辦公室午休有個腳托基本可以代替床臨時休息了,這幾年國產人體工學椅基本都將腳托集成進椅子了,折疊伸縮起來,平時收在坐墊下面,不影響日常使用,這種叫一體式腳托。
下圖是摩伽
前些年火過分離式腳托,就是單獨一個小凳子,這種更穩,但占地方,類似下圖這樣,但比這小的多。
說到腳托,我強烈推薦大家買個腳托,也有人叫它腳踏或者腳蹬,從國外的正確坐姿示意圖中,腳都是要踩在斜面上的,就和開車踩油門一樣,平放不符合人體工學。
對比下國內外熱門椅子,國內椅子的坐墊長度為國人專門設計,一般比較短,金豪E的坐墊活動范圍36-41cm,最大41cm都到不了Aeron的中號43cm,所以很多人說Aeron卡大腿導致腿麻,其實加個腳踏就好了,就算買的國內椅子,我也推薦買個腳踏,提高坐姿舒適性,舍不得花錢用硬紙盒也行。
腘窩就是小腿膝蓋后面的部位,一般來說坐墊頂部不要挨著腘窩,否則坐墊就過長座面過高了,其次座面過深的時候也會壓迫,這兩種問題用腳踏都解決掉了。
總結:午休必選腳托款,腳踏也是日常使用必備。
已經說到這里了,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好的坐姿有多重要了,選購一個椅子也同樣重要,選購椅子建議有條件自己親自試坐,別人推薦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從我最熟悉的Aeron說起,Aeron他分大小號,并且官方專門提供了不同尺寸的適配人群。
不同尺寸的區別主要在于坐墊的大小和椅背的高度:
1、坐墊過小,支撐不足,坐著累;坐墊過大,坐不實,靠不緊背,腰部得不到支撐,而且大腿容易受壓迫。
2、椅背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腰靠和頭枕的位置,無法按照椅子設計之初那樣完全貼合,就無法起到人體工學的作用。
我們大部分人都對尺寸沒有概念,包括坐過很多椅子的人,沒有專門去對比很難知道多大適合什么身材的人用,我們先看看國家標準的坐姿人體尺寸,這是在1989年就已經定下來的《GB/T 10000-19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
百分位數指的是這個值在這一項的累計頻次,比如2的坐姿頸椎點高,男性中的50百分位數是657mm,也就是說有百分之50%的人小于657mm,還有50%的人大于657mm,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坐姿頸椎點高。
如果你比較矮或者高,就需要格外關注椅子的頭枕中心點能否調整到這個位置上,當然這個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店里試椅子的,看參數總比盲選強。
除了椅子的高度,坐墊長度和坐高同樣重要,以坐高為例,我們坐姿狀態下,坐的太低坐骨節點壓力大,時間長了屁股不舒服,坐的太高坐墊前沿壓迫大腿,時間長了腿麻。按照網上的說法,坐高在40cm的時候腿部肌肉活動度最高,得不到放松,我認為平坐+腳踏抬高大腿的坐法是最舒服的,也就是下圖的30cm高度。
下面我們看幾個熱門椅子的尺寸。
人體工學椅的設計并不簡單,尤其是國外那些幾十年還不怎么變樣的設計,需要很多年去研發,也需要很多資源去測試驗證,研發成本很多都在背后,加上國外人工成本貴,動輒大幾千上萬的人體工學椅,價格也算合理了,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么貴的椅子,所以我們得了解不同價位的椅子,都能提供什么樣的功能。
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是亙久不變的,尤其是小品牌千萬不能選,大廠代工都沒事,至少是有品質保證的,小品牌如果只做了個形,長時間坐著對身體不好得不償失,國內很多小公司都用的便宜工學椅,很多小伙伴也深受其害吧?
所以我建議選人體工學椅,至少也要千元以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價格能承受最高的,國產2K以上,進口1W以上。畢竟在醫院看腰看頸的價格面前,工學椅也只是毛毛雨。
這些年我買了這么多把椅子,其實也都是按照熱門買的,畢竟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我按照價格順序往后排。
首先是JD萬元級以上的進口旗艦椅子,按照價格萬元+和銷量排行,前列的是赫曼彌米勒 Embody、岡村 Contessa 2和Steelcase Leap和赫曼米勒的Aeron,我有其中三把,也算覆蓋全面了吧?
特點:顏值高,自適應椅背。
Embody具備大膽的外觀設計,與常規的網面人體工學椅造型有很大區別,辨識度非常高。
Embody最大的特點是自適應坐墊和椅背,面料下層有結構負責區域承托,可以根據身體形狀和活動來動態調整,坐起來的感覺就是軟但不完全軟,很有支撐。
萬元價位的椅子,沒啥大毛病,Embody的問題就在于他的自適應坐墊椅背,沒有了網面夏天還是會熱,打理起來也麻煩。
Embody多少有點炫技的成分,畢竟HM品牌太過于響亮了,他家的設計都會被認為是合理。
Embody有三種面料,我這款紅色只有這個面料,主打耐磨透氣,沒有緩沖層,相比電競那款薄不少,這款椅子在空調房可以坐,熱的話就不太舒服了。
HM的做工尚可,據說這款不在國內代工,所以某寶上沒有低價的組裝椅。
Embody的坐墊和椅背是核心,內部有海綿,還有塑料的支撐骨架。
Embody的美在于它寬大的坐墊和細腰,因為是均碼,考慮到老外胖子多,所以必須匹配大部分人的需求,然后細腰又能提供足夠的支撐,看起來有反差感,和常規椅子有視覺差距。
個人感覺不怕熱的話,Embody比Aeron要值得買,第一個原因是顏值更高,第二個原因是設計更現代,坐感特別。有條件真的可以試試。
特點:做工精致,網面椅天花板
岡村Contessa可能是最沒特點的高端椅了,現在國產人體工學椅基本都這樣,這款是法拉利一款車型的設計師設計的,在剛推出的時候也很有未來感。
Contessa的造型不算大,中規中矩適合大部分身材的人。
原配是沒有頭枕和腰靠的,純純用椅背的弧形和網面來支撐腰部,其實已經足夠了,而且不裝配件顏值特別高。
Contessa的網布官方稱之為高織網布,比美國M網要硬一點。
岡村曾經的專利扶手撥片線控,雖然現在其他品牌也再用,但作為鼻祖還是值得一吹的,操縱感非常好,坐姿就可以進行高低和靠背調節。
Contessa各項調節的阻尼感都非常棒,一點毛病挑不出來,已經做到極致了。。
岡村Conteesa的椅子似乎更適合亞洲人,椅子尺寸不大,相比HM另外兩款設計內斂低調,椅子纖薄有質感。
特點:里程碑椅子,區分大小號。
Aeron對我來說最大的優勢在與分尺碼,大體重人群還是得買大號,坐著確實合適,而且這款椅子應該是工學椅愛好者不可跨越的款式。
Aeron建議不要自己買頭枕了,他的設計就是不需要頭枕的,椅背的弧度導致頭枕要非常靠前,其實沒有也可以,ATLAS原廠合作頭枕1500元真劃不來,而且有國產版了,擦亮眼光。
Aeron的腰靠核心也在與網面和椅背的設計,另外Aeron的網面軟硬特別適合我,也可能我坐了兩年習慣了,我是大體重,網面還是得需要自己去店里試,坐半小時以上。
選Aeron不至于犯錯,畢竟官方給了身高體重對應的尺碼,大家根據自己的身材選擇,這款椅子除了沒頭枕外沒啥缺點了。
接下來是TB兩千元以上+銷量排行,我們只看活動后實際價格兩千元以上的款式,前列的是保友e2,有譜蝴蝶和西昊S300,這也是公認的國內三大主流高端椅了,還有些不太熱門的好椅子比如摩伽和達寶利等,再其他我沒買過就不亂評價了。
可以放心的是,這個價位不管是壓力棒還是椅子的設計,都是完全沒有安全隱患的,其次設計方面也都是各品牌的拳頭產品。
特點:中規中矩的優秀設計,適合大部分身材。
金豪是保友最經典一款椅子,17年我買了第一把,坐了好幾年,第二代的坐感非常類似,又有全面升級的感覺,保友有金豪、金卓、金尊、金爵等十個系列,大部分是金字家族,而金豪又是他家最高端主流的系列,也是目前國貨人體工學椅的標桿產品之一,很多椅子都是從金豪借鑒的設計。
金豪有LEB三款,L2代最貴4988元,E2代2888元,B2代1948元,區別是:
1、L2相比E2,頭枕插條、扶手基座、操縱桿是鋁合金的,其他配置L2和E2一致;
2、E2相比B2,扶手升級六維,椅背和坐墊聯動同步前傾;
3、E2相比E1,頭枕可調范圍升級,椅背高度調整升級,可調腰枕前后支撐力度,六維扶手調整,椅背坐墊聯動同步前傾,后仰角度從130°增大到141°。
綜上所述,E2針對E1和B2的升級都是相當有性價比的,L2雖好,但價格貴太多,追求品質的可以選,正常用戶E2足夠。
和國內其他幾家相比,保友E2算是尺寸比較大的椅子,最初保友給老外代工,椅子普遍可調范圍大,匹配身高幅度也大。
保友的主流椅子都是雙背設計,國內最早做雙背的也是保友,專利期過去之后很多品牌也都做雙背,雙背的好處是腰靠可調性更廣,滿足不同用戶對腰部的支撐需求,保友的坐墊有51.5cm寬,是我用過國產椅子中最寬的,寬大的坐墊胖瘦都能坐,做習慣后換其他剛開始都不太習慣。
椅背坐墊聯動的體驗非常棒,這也是國產旗艦椅的標志之一。
金豪E 2代要更講究,腰枕支撐力度很足,對腰部的舒適度支撐也非常到位,除了標配自適應支撐和高度調節外,額外增加腰枕支撐彈力的強弱;是除了Aeron外,唯二可以調節(腰枕)支撐力度強弱的一款 (無論大體重還是輕體重都能找到最舒適的腰部支撐力)。
金豪E2的椅背高度也是可以調整的,滿足不同身高背部支撐,支持身高155cm到190cm的人坐。
此外,E2還有Aeron的椅背前傾功能,在認真工作時很多人會身體前傾,E2的椅背和坐墊可以一起協調向前傾。
金豪E2的頭枕有32.5厘米,左右躺都是可以的,頭枕的高度的調節幅度有80mm,角度可調55°,我190cm身高可以駕馭。
E2的腳托非常長,保友叫它躺舒寶,腳托長小腿接觸面積更大,不容易受力更輕松。
保友E2的采用Matrex的Quantum 4.0網布,基本上也是網布的天花板了。
椅背加坐墊一共12個分區支撐,不同區域不同張力。
金豪E2的前半截扶手可以抬起,在位置小的辦公桌前可以用來支撐胳膊,方便敲鍵盤。
扶手抬起功能可以適配更多種高低不同的桌面,手肘不受力,長時間辦公也不會疲乏,最主要的是調整項多,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
更有意義的作用是坐著或躺著抬手玩手機,下圖這個場景可以讓你完全不費勁的長時間使用手機。
保友金豪E2升級了彈片技術,相比傳統的純彈簧,后仰更絲滑,大小體重都可以輕松后仰,這應該算是目前旗艦椅的新標配了。
追求性價比的可以入B2,價格少了將近1000元,算是上一代的旗艦配置了。
L2就是保友最頂級的款式了,全部配齊,包括腳托。
特點:設計新穎,腰部非常舒服。
西昊從低端轉型到中高端人體工學椅,現在在國產高端工學椅也是站穩了腳跟,西昊這兩年推出的椅子都很有設計感,從銷量和口碑上表現都非常好。
西昊S300是西昊的最新款旗艦款,是目前國內人體工學椅最大膽的款式之一,相比一眾的金豪風格,S300有他獨有的特別設計:
1、三背設計、浮翼腰托,三背設計目前在人體工學椅中不常見,S300的兩塊腰托采用四根彈簧控制貼合腰部,再通過一根伸縮桿來提供腰部的整體支撐;
2、底座用彈片替換彈簧,線性后仰,不像彈簧剛開始松,越躺越重,調校不好的椅子躺倒會不舒服;
3、一體式頭枕,和Cosm設計一樣,頭活動范圍更大,睡覺尤其適合。
S300初次坐的的體驗與萬元級的椅子不相上下,腰部有不一樣的支撐感覺,腰部自適應尤其是對小體重或者腰本身就不好的朋友特別適合,不會有很強的異物感。
西昊S300在國貨椅子中是非常有新意的款式,尤其是三背設計,腰靠四根彈簧加伸縮桿比普通雙背單背要軟,但仍然有支撐,而且在坐實的時候兩片腰靠的包裹感也非常好。
四個彈簧在的活動幅度非常大,腰靠上之后自適應我們的腰部形狀。
腰靠這部分的做工很機械感,看著就精致的樣子。
一體式頭枕深得我心,尤其是喜歡東張西望和午休的朋友,能給足頸部的支撐,同時還寬到夠不著邊,甚至比常規的頭枕還要舒服。
S300的底盤內部用航空級玻纖彈片,能夠讓后仰的力度變得更平均,尤其是女生在后靠的時候,不會像彈簧越往下越重。
底部還配有緩震彈簧,進一步提高后仰及坐著的舒適度。
手托依舊是6維調整,抬起來后適合玩手機或者看書,西昊的手托是我用過調整起來最流暢,活動范圍最大的手托設計了。
躺著玩手機都是輕輕松松。
S300的網面是進口杜邦與天鵝絨混紡,摸起來比美國Matrex稍微滑一點,但也有足夠的阻力,坐著不容易向前溜,彈性適中長時間坐著屁股沒有不適感。
調節全部可以通過左右手自己進行,女生也輕松調整。
S300的腳托抬的非常高,躺倒的姿勢特別適合午休使用。
特點:高顏值單背,手動撥片,Contessa2青春版。
有譜蝴蝶和岡村的Contessa2非常像,包括坐感也有90%的相似度,蝴蝶背在國內工學椅的辨識度也是非常高的,有譜蝴蝶算是顏值與舒適性折中的選擇了,最大的特點是:
1、單背,純靠網布和弧形椅背設計來支撐,可調高低的小腰靠,和Contessa2設計幾乎一樣,支撐也同樣很到位;
2、撥片扶手,坐著輕松調節靠背和高度;
3、160°后仰,搭配6向頭枕和智能坐姿,雖然沒腳托,但午休也同樣舒適。
有譜蝴蝶后仰聯動坐感好,顏值高做工好,蝴蝶的尺寸中規中矩,符合正常國人身材。
蝴蝶這款粉色深入我心,市面上這么粉嫩的椅子真的不多,我覺得可以當做他家的招牌色,蝴蝶擁有和Contessa一樣的簡潔和金屬框架,據我了解,有譜椅子的成本都不低,看不見的地方同樣舍得下料。
扶手底座都是全金屬拋光的,細節真的很不錯。
椅背的框架,除了蝴蝶圖案外和Conteesa2非常像,鋼架做工和質感也和萬元級的岡村一致。
全金屬框架,椅背帶著扶手和坐墊一同后仰。
有譜的APAS坐姿適應系統和同步滑翔機構,蝴蝶推出時國內應該沒幾家做這種椅子,蝴蝶作為的標桿產品,如今仍然能打,搭配大角度后仰,日常躺倒休息的舒適性非常到位,右側按鍵是同步功能的開關,搭配160°后仰,基本是躺平了。
坐墊可以前后調節,蝴蝶的網布是美國杜邦的,相比M家稍微硬了一點點,坐感還可以, 這個顏色我吹無數次。
蝴蝶最大的辨識度就是背后蝴蝶鋼架形狀,從結構上來說,可以增加一定的穩定性,對稱性設計看著也非常和諧。
初次體驗160°后仰效果非常不錯,幾乎都快躺倒了,目前國內后仰160°的。
另外,有譜家這款笑臉性價比真的很高,蝴蝶有的他都有,造型更加低調,樣子更像Contessa2,這款2000元性價比真的拉滿了。
特點:心機小設計,適合喜歡腰靠支撐強的用戶。
摩伽是我特別喜歡的品牌,他家的高端系列都很毒人,感覺他家人體工學椅就是做著玩玩,網易嚴選都是他家代工,他家椅子我買了兩把,一把是S9(現在已經升級成了線控底盤的S9P,操作更方便),另一把是給朋友買的S8PX。
首先說下摩伽椅子的特點:
1、頂腰太猛了,S9(S9P)的頂腰最高檔非常高,都有點按摩椅的感覺了;
2、網面硬,摩伽用的德國材質網,和美國M這些感覺不太一樣,網面更硬支撐更足;
3、調節范圍廣,腰靠、椅背和頭枕調節范圍非常大,線控撥片控制和岡村一樣。
摩伽不管是S9P還是S8PX,都適合喜歡頂腰的人,再加上硬網面有盆骨穩定的作用,坐姿不好的用戶更適合摩伽的人體工學椅。
先說S9(S9P)
摩伽的造型不算新穎,但他家有不少細心小設計,比如椅腿有給用戶踩腳的位置,這款灰白配色搭配啥風格都能駕馭。椅子的椅背,坐墊,扶手,頸枕,腰靠都可以調節,多達16處,做到了非常精細的支撐。
他家最核心的特點就是腰靠,四階控制范圍巨大,最高檔是我坐過腰靠最頂的椅子,有一定拉伸舒緩腰部肌肉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明顯看到腰靠的高度,我手頭上所有工學椅都不如他來勁,高腰靠除了靠著坐能感受到腰部支撐,在直坐的時候能頂到骶骨,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S9P的腰靠自己就可以調節,摩伽的強力頂腰其實也可以矯正坐姿,我們辦公大多數還是不靠實,頂腰高了我們可以用骶骨靠頂腰上,然后上身直立坐,S9P比S9還將其他控制功能從控制桿升級到控制撥片。
摩伽的網面坐著相比會硬一些,但支撐性足,坐習慣后就舒服了。獨特的無骨網框坐墊,還帶有骨盆回正的矯姿功能。他家的網面帶植絨,摸起來不會像美國M網那樣有粘手感,反而有點綿綿的感覺,網面和坐墊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材質的硬加大弧度設計,對矯正坐姿有一定作用,坐起來的非常居中,也不容易傾斜身體。
S9的腳托非常穩當,不像有的品牌細細的鐵棍支撐,大體重踩著教程晃晃蕩蕩。
腳托收半截的時候還可以當成腳踩。
摩伽S9P的4D扶手調節比較順滑,但不及S8PX方向范圍大。
兩個扶手也可以在坐姿狀態下調整高度,扶手還能收到最上面。
頭枕調節高度非常夸張,與椅背一起升降,官方190cm最大身高我覺得是有點保守了。
摩伽椅子的背后挺有設計感,不然某嚴選也不會叫他代工了,嚴選有一款椅子就是這個的翻版,只有LOGO不一樣。
另外,摩伽可以將椅背收起來,這也可以直接放進書桌里,房間更整潔,而且方便放進車里搬家挪窩。
S8PX整體的感覺跟S9P有相似之處,調節方式也大致相同,但是作為價格更高的產品,自然更舒服。
S8PX對比S9P有這些改變:
(1)S8PX適合更加高大的身材,整體尺寸更大
(2)椅子整體升降:S9P 8CM,S9PX 10CM;
(3)S8PX的5D扶手在S9P上那個活動范圍已經很大的4D扶手基礎上又有了更大的活動范圍;
(4)S8PX的框架更扎實,金屬配件更多;
(5)椅背調節:S8PX調節更精細,類似無極調節,S9P五檔調節;
(6)腰托:S9P 4擋腰托調節,S8PX 3檔腰托調節;
(7)S8PX和S9P腰靠和頭枕高度調節方式幅度一致,覆蓋身高范圍很大,腰靠的頂腰效果都很明顯,S8PX的腰靠更寬,坐起來感覺也是S8PX空間大。
摩伽這兩款椅子重要的支撐結構都是金屬,其他塑料材質的質感也不錯。
坐姿狀態就可以通過撥片來調整椅子的姿態,比控制桿方便多了,而且幾乎不用學。
摩伽的設計真的非常高,高檔位估計不少人靠坐都坐不習慣,專心工作直立狀態時,能靠到骶骨,這是摩伽椅子的優勢之一。
S8PX頭枕比較靠前,我們日常辦公坐椅子,頭會向前傾,這樣的設計正好可以托到頸部。
S8PX的扶手調節幅度巨大,是我用過最大的扶手調節范圍。
摩伽椅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腰部支撐和坐墊感覺,坐姿不好和喜歡腰頂著的用戶適合選摩伽。
特點:雙背設計,高性價比。
達寶利09年成立,做了這么多年智能工學家具,專業性沒的說,ergosmart也是他家當家熱門款,整體設計類似保友金豪,坐感也有點像。
ergosmart這款椅子的尺寸相對比較大,適合身高體重大的人,ergosmart的設計官方叫:漸式柔性釋壓技術,本質就是通過椅背的弧線設計,符合頭頸、肘臂、下背、腿部的坐姿曲線設計,減少脊柱的受力,緩解和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就是人體工學椅的設計初衷。
ergomart顏值不錯,白色最好看,現在都是網面,白椅子也不容易臟,可以放心選。
達寶利的腳托相比其他品牌要高不少,躺著的時候腳可以抬的更高,躺倒姿勢更舒展,下半部分身體更貼近與床的感覺。
調節功能比較多,基本上不用彎腰,都在隨手能摸得著的地方,就ergosmart的價格來說,性價比還不錯。比較有特點的是跑車造型4D扶手,觸感也不錯,高低、前后、寬窄、角度都可以調節。
ergosmart的調整幅度都非常大,覆蓋身高范圍更廣。
他家雖然后仰角度135°,腳托抬起位置高,半躺感覺也很好。
達寶利ergosmart性價比很高,基本是國貨的旗艦配置,但材質方面會遜的色點,不過結構比較不錯性不影響,坐感值這個價位。
花錢要花在刀刃上,先了解自己的身體,再規范自己的坐姿,調整自己減少不規范坐姿對身體的傷害,椅子雖然重要,但日常生活習慣更重要。
認識自己的脊柱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上端接著顱骨,下端接尾骨,脊柱從上到下分別是頸、胸、腰、骶及尾五段,脊柱上半部分長,經常活動并且起懸掛作用,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且粗,主要承擔身體重量,傳導所受震蕩到下肢,各有各的用,整個脊柱真是我們的主心骨。
脊柱不同位置的負荷為這節以上的體重、肌肉張力和外在負重的總和,所以脊柱上部分相對不容易出問題,而腰椎處于脊柱的最低位,受到體重就已經夠大了,還要接受外力,腰椎還是脊柱上半活動段和下半固定段的交界處,損傷的機會更大。
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頸椎前凸20°~40°,胸椎后凸20°~40°,腰椎前凸30°~50°,人體這樣的曲度是為了讓我們脊柱能夠吸收外界沖擊,遵循自然規律,愛惜我們的腰椎,不過度使用,讓他在需要的時候不拉胯。
脊柱作為人體的第二心臟,連接大腦和全身幾乎所有主要器官,完成傳輸養分和神經傳達等重要作用,人體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量大體系,而整條脊柱又是他們的樞紐,脊柱的每一段、每一節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
1、最上面的1~7節是頸椎,他支撐、固定住腦袋,第二節頸椎管我們扭頭,第三到六節管我們低頭和抬頭;
2、再往下數12個是胸椎,12節胸椎和12跟肋骨構成了一個保護內臟的籠子,這一段脊柱每一節都對應著不同的臟器,胸椎發生損傷的風險低一些,一般出問題是重活引起的胸椎關節錯位,還有青少年的胸椎脊柱側彎;
3、再往下數5個是腰椎,腰椎受到整個上半身的重量,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我們規范坐姿、選購更適合的椅子的首要目的也在于保護腰椎;
4、骶椎只有一節,承擔了整個脊椎的重量,好在它最多傾倒5°~10°,并不會受到太大其他力,骶椎和髖骨構成盆骨;
5、尾椎是人曾經尾巴殘留的部分,由四節組成,長時間坐會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尾椎。
從我們日常生活看,脊椎病發病的原因很多,第一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其次和年齡、外傷、感染等也有很大關系,就目前來看,由長期的不良習慣關系最大,比如長期坐姿不正確,長期低頭工作、玩手機等,現在很多人從事坐辦公室的工作,坐姿不對、長時間勞損都會影響整個脊柱,造成頸椎、腰椎等問題,下面我們看看怎么樣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同姿勢的腰部受力
下圖是1976年在SPINE雜志中用的圖,一名70KG的身體在不同姿勢下腰椎間盤所承擔的重量(KG),我們得知:
1、躺平不是沒道理的,沒事就躺平對腰部是最好的保護,甚至側躺都不行,就要躺平;
2、只要前傾,必然會對腰部更大受力,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前傾時頭部、上肢和軀干都以腰椎為支撐點,平時盡量不前傾;
3、坐著比站著還廢腰,長時間坐著辦公一定要保持正確坐姿,時不時要活動下自己。
有過健身經歷的小伙伴都很清楚,健身屬于高強度使用身體,幾乎任何動作都要反弓腰部,保證腰部的自然彎曲,比如硬拉、深蹲等廢腰動作,靠的是腿和背的勁,正確的訓練不會太多傷到腰,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撿東西就是典型的例子,大部分人都是下圖左邊的姿勢,這也是非常傷腰的動作,不要嫌丟人,一定要挺直腰桿拿東西,重物更是,一旦閃著一次,后面會經常不適。
脊柱會有哪些問題?
脊柱比我們想象的要脆弱的多,傳說有85%的疾病來源于脊柱,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壓迫牽引刺激脊髓、脊神經、血管和植物神經,再進一步應發各種各樣的嚴重病,常見的病就是頸椎病、腰椎病,癥狀有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記憶力下降、頸肩腰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嚴重的無法直立、癱瘓等,所以身體異常抓緊檢查。
正確坐姿講究幾點
正確的坐姿并不是坐著舒服就行,比如葛優躺剛開始舒服,躺久了腰酸背痛,這就是不健康的坐姿:
1、保證背部生理彎曲
結合上文,人的脊柱有三個生理彎曲,頸部和腰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脊柱整體呈S的造型,腰椎是第一保護對象,大多數工學椅將腰椎頂高,頂腰的意義在于讓我們腰部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也保證整個坐姿,你可以嘗試下不坐實,坐半截子板凳,上背就會自然往前弓,所以完全做實坐直是首先要保證的,讓身體與大腿呈90°。
其次是頸部,很多萬元級工學椅并沒有頭枕,如果你從最開始坐椅子就沒頭枕,不用也罷,但習慣了頭枕,就會經常靠,沒有反倒感覺缺點東西,頭枕的意義和腰靠一樣,最大的作用是讓你頭靠在后面,不要前傾, 能減少一部分頸部的壓力,尤其是午休的人,可以直接躺倒睡覺;
2、腿部分攤屁股受力
腿部坐姿很容易被忽略,我坐了不下20把工學椅,椅子的坐墊前后如果太淺,屁股坐著會很累,坐墊太長會壓迫大腿血管,導致腿麻等不適,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腳底墊高,這樣坐姿就可以高一些,同時也避免壓迫大腿血管。
3、胳膊保持平行
曾經鍵盤都放在書桌抽屜里,手必須放低去用鍵盤,會讓整個身體向前倒,如今鍵盤都放在桌面上了,我們的椅子高度要讓我們大臂與桌面垂直,小臂平行于桌面,這是調整桌子和椅子高度最合適的辦法,挑好椅子高度后再調整顯示器高度。
4、保證長時間平視工作
頸椎問題和我們低頭玩手機,看顯示器有很大關系,低頭頸部肌肉受到牽拉,長時間引起頸椎鍵盤突出,保持平視避免頭向前傾,除了抬高顯示器和舉起手機之外,椅子的作用就是讓我們保證正確的坐姿。
站立和坐下的姿態不同,脊柱的形態也不同,骶尾骨會跟著大腿發生轉動。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脊柱失去原有的生理彎曲,從而導致各種疾病。
相信看到這的人,都明白了脊柱的重要性,也知道坐姿、站姿對我們脊柱的影響,先保證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工作用正確的坐姿、站姿,最大化避免脊柱勞損,此外,給自己換一套好的桌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人體工學椅。
人體工學椅不是智商稅,一分價格一分貨的道理是肯定的,萬元級以上可以買到頂級椅,個人建議預算盡量提到三千,國內的旗艦款就夠得著了,畢竟相比看醫院成本,椅子真不算什么……
我用過的國內品牌保友、西昊、有譜、摩伽和達寶利都是熱門品牌,品質都沒問題,各家有各家的特點,比如:
1、保友金豪E強在適配性,大部分人都能從他上感到工學椅的舒適;
2、西昊S300強在腰部支撐設計特別,獨一家的三背設計、浮翼腰托;
3、有譜高顏值單背,扶手撥片,同步滑翔機構,高價高配;
4、摩伽的腰部支撐到位,網面支撐性強,矯正坐姿;
5、達寶利,高性價比全功能椅。
再看國外高端椅:
1、HM的兩款都是高顏值,功能也沒得說,價格到位都能選;
2、岡村的Contessa2實物做工比HM強,算是普通造型工學椅的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