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大海,最近CPU價格最近有點降價,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個人感覺值得購買的一些CPU,最近有裝機打算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我們先說一下英特爾有哪些值得購買的CPU:
第一款:i3-12100F
推薦購買價格:490元
制造工藝: 10nm 核心線程: 4C8T
基礎頻率: 3.3GHz 最大睿頻: 4.3GHZ
三級緩存: 12MB 設計功耗: 58W
點評:單核性能強勁,網游性能不錯,但是4C8T的核心規格放到現在確實有一些捉襟見肘,不過應付日常辦公網游娛樂還是沒問題的。
第二款:i5-12400F
推薦購買價格:735元
制造工藝: 10nm 核心線程: 6C12T
基礎頻率: 2.5GHz 最大睿頻: 4.4GHZ
三級緩存: 18MB 設計功耗: 65W
點評:非常適合游戲以及生產力,滿足于大多數人的需求,性價比優秀,單核性能優勢明顯。
第三款:i5-12600KF
推薦購買價格:1020元
制造工藝: 10nm 核心線程: 10C16T
基礎頻率: 3.5GHz 最大睿頻: 4.9GHZ
三級緩存: 20MB 設計功耗: 125W
點評:從首發2000多的價格暴跌至1000元左右,坐穩千元神U的寶座,把同規格的13400F和13490F按在地下摩擦。
第四款:i7-14700KF
推薦購買價格:2660元
制造工藝: 10nm 核心線程: 20C28T
基礎頻率: 3.4GHz 最大睿頻: 5.6GHZ
三級緩存: 33MB 設計功耗: 125W
點評:14代提升最多的CPU,對比上一代增加了4個小核,三級緩存也增加到了33MB, 性能接近于13代19。
說完因特爾,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AMD值得購買的CPU:
第一款:R5-5500
推薦購買價格:515元
制造工藝: 7nm 核心線程: 6C12T
基礎頻率: 3.6GHz 最大睿頻: 4.2GHZ
三級緩存: 16MB 設計功耗: 65W
點評:當前價位唯一一款6C12T的CPU,整體性能強于I3-12100F, 可超頻, 但是不支持PCIE4.0, 并且相較于5600少了16MB三級緩存。
第二款:R5-5600
推薦購買價格:639元
制造工藝: 7nm 核心線程: 6C12T
基礎頻率: 3.5GHz 最大睿頻: 4.4GHZ
三級緩存: 32MB 設計功耗: 65W
點評:整體綜合性能對標15-12400F, 單核稍弱一些,勝在可以超頻,嫌麻煩可以直接開啟PBO2模式,相當于一鍵超頻,并且支持PCIE4.0。
第三款:R5-7500F
推薦購買價格:1039元
制造工藝: 5nm 核心線程: 6C12T
基礎頻率: 3.7GHz 最大睿頻: 5.0GHZ
三級緩存: 32MB 設計功耗: 65W
點評:網游性能方面接近12600KF, 如果對于核顯有要求,可以加幾十塊錢選擇R5-7600, 并且提升了0.1GHz主頻。
第四款:R7-7800X 3D
推薦購買價格:2199元
制造工藝: 5nm 核心線程: 8C16T
基礎頻率: 4.2GHz 最大睿頻: 5.0GHZ
三級緩存: 96MB 設計功耗: 120W
點評:采用了3D V-Cache技術, 三級緩存達到了96MB,使得成為毋庸置疑的最強網游神U, 性能對標I9-13900K, 價格卻便宜了1000多塊。
以上就是給大家推薦值得購買的幾款CPU,喜歡的朋友點贊收藏分享感謝大家。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問題。就像有個小伙伴提出的“為什么電腦只裝一個 CPU?難道就不能多裝幾個嗎?”這樣的疑問,想必很多人也曾在心中閃過。
然而,事實并非如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那般局限。電腦并非只能安裝一個 CPU,只是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大多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電腦,它們通常只配備一個 CPU。但在不同的用途和場景下,對 CPU 數量的需求是各異的。在服務器領域,多顆 CPU 被廣泛應用,根據算力需求有雙路、四路、八路等多種選擇,像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更是擁有高達 4 萬多顆 CPU。當然,不止 CPU,GPU 同樣也能多路運行。
回顧這些年個人 PC 的發展,其性能已然能夠滿足大眾的日常需求。以當下消費級的 i9 14900K 為例,單顆的性能已呈現過剩狀態。對于普通家庭用戶而言,像 i3 10100 這樣的處理器都足以應對多數情況。確實沒必要去追求安裝兩顆及以上的 CPU,就現階段普通工作來說,四核八線程基本足夠,要求高些的八核十六線程也已綽綽有余。盲目去組建四路或八路 CPU 系統,不僅是資源浪費,而且在成本上也不劃算。
可以這樣比喻,把單顆 i5 或 R5 級別 CPU 比作小轎車的速度,單顆 i7 或 R7 CPU 比作高鐵速度,單顆 i9 比作飛機,而多顆高性能處理器就如同火箭。平時生活中,一輛小轎車基本能滿足出行需求,想要更快則可選擇高鐵或飛機,沒誰會為了更快而選擇火箭。電腦也是同樣的道理,單顆 CPU 后期維護方便,配件搭配容易,而多路處理器不僅維護成本高,還需要專門配件。
如今確實有一部分人會去淘過時的“洋垃圾”志強系列處理器來搭建多路方案,主要是看中其性價比,畢竟這些 CPU 價格低廉,整套硬件的價格可能都比不上單顆高端 CPU。然而,對于這部分志強系列處理器的使用,需要有一定電腦知識,否則很容易翻車。總的來說,如果追求穩定且沒有特殊用途,市面上單顆處理器的性能已然足夠,沒必要去折騰多顆處理器。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視角去認識和理解這些事物,避免被表面現象所誤導,從而能更好地適應和利用科技帶來的便利。
腦只能裝一個CPU嗎?很多人都覺得電腦就像一輛車,只能裝一個發動機。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種觀點其實大錯特錯!電腦不僅能裝一個CPU,還能裝好幾個。
這可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現實中的硬科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多CPU的那些事兒。
先來說說多CPU的配置到底是干啥用的。
咱們平時用的電腦,大多數人一顆CPU已經夠用了。
你刷個微博,看個視頻,打個游戲,這些都不需要太強的算力。
就拿市面上的i9 14900K處理器來說吧,這可是個大殺器,性能杠杠的。
平時我們干的活兒,這顆處理器絕對是綽綽有余,甚至有點性能過剩的感覺。
就像你開個跑車去買菜,完全沒必要,可它確實很酷。
可是有些場合,一顆CPU還真不夠用,比如服務器或者超級計算機。
這些家伙可是“猛獸”,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和復雜的計算。
咱們國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就厲害了,里面塞了四萬多顆CPU,這些CPU就像戰斗中的士兵,協同作戰,才能完成那些超高難度的任務。
那為什么普通人的電腦不裝這么多CPU呢?這還得從需求說起。
咱們普通打工人,用電腦干的活兒,大多數時候一顆CPU已經足夠。
你看現在的i3 10100處理器,雖然看起來沒那么炫酷,但性能完全能滿足日常辦公和娛樂需求。
說白了,我們不需要那么多馬力,只要夠用就行。
不過,有些人會覺得,既然多CPU這么強,那我也裝幾個,是不是電腦就飛起來了?這里面有個大誤區。
多顆CPU配置確實能提供更強的性能,但也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和成本。
你得給這些CPU找“住處”,買專門的主板,還得考慮散熱問題。
這就像你養了好幾條猛犬,得有足夠大的院子,還得每天喂飽它們。
不然,它們不僅幫不了你,反而會添亂。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人選擇一些過時的處理器,搭建多路方案,主要是因為這些老處理器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就像你買二手車,便宜是便宜,但問題也不少。
這種做法,需要有一定的電腦基礎,不然很容易遇到各種問題。
比如兼容性、性能瓶頸等等。
就像買二手車一樣,開著開著,突然拋錨,那滋味兒可不好受。
多CPU配置除了硬件成本高,維護成本也不低。
你得考慮供電問題,散熱問題,還有各種軟件兼容性問題。
這就像養了一群耗電大戶,還得每天伺候著。
一個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
你要是普通用戶,沒必要折騰這些復雜的配置,搞得自己天天跟修電腦似的。
有些DIY高手,會用一些服務器的舊處理器,搭建家庭多路CPU配置。
這種玩法的確很有趣,特別是對那些喜歡折騰的技術宅來說,是一種樂趣。
但這種配置,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和豐富的經驗。
你要是新手,還是老老實實用單顆高性能CPU吧,省心省力。
專家們也指出,多CPU配置適合特定的應用場景,比如大型數據中心、科研計算、高性能服務器等。
普通用戶如果為了追求“性能過剩”而盲目堆積CPU,只會得不償失。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家庭用戶和普通辦公用戶,一顆中高端CPU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求。
過度追求多CPU配置,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和麻煩。
再舉個例子,咱們平時開車,城市里限速,你開輛超級跑車,也得遵守限速規定。
電腦也是一樣,日常使用中,一顆高性能CPU已經足夠跑得飛快了。
多顆CPU就像幾輛跑車同時上路,沒必要還浪費資源。
總的來說,對于咱們普通用戶,選擇一顆性能足夠的CPU,絕對能滿足日常需求。
沒必要盲目追求多CPU配置,徒增煩惱和成本。
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理性選擇,才是明智之舉。
這樣,電腦不僅跑得快,還能省錢省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