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箱
機箱乃身外之物,可有可無,徹徹底底與性能不相關的玩意兒,但它又是顏值的核心代表。所以當你完全不在乎外觀,想盡可能節約預算,那完全可以在機箱上面做文章。幾十塊錢、幾百塊錢、幾千塊錢的機箱叫機箱,不要錢的鞋盒DIY成的簡易箱子那也可以叫機箱。
零售DIY機箱的兼容性普遍較強,且連續N多年未改變的經典ATX結構使得其可以兼容前后跨度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常規主板。多數人換機箱的原因無非是前置接口類型太老(比如無前置USB 3.0)或者顏值過低,當然咯,低端機箱因為鐵皮較薄,如果安裝過多機箱風扇或裝有機械硬盤,容易產生共振而發出較大噪音。
【2】散熱器
散熱器也無關乎本質性能的釋放,CPU只要處在安全溫度范圍內(100攝氏度),就不會觸發降頻機制。CPU運行時,絕大部分能量都轉化成了熱能進行釋放,所以我們通過軟件查看到的CPU運行功耗基本可以和發熱量進行對等。
基于此,我們在選擇CPU散熱器時針對性更強,比如:
(1)實際運行功耗小于等于75W的CPU基本都可以選那種低端入門的下壓式散熱器,淘寶上價格在十幾塊到三十塊不等,帶銅芯的版本稍貴些,散熱能力相對更好,盒裝CPU自帶的原裝散熱器也基本都是這種;
(2)實際運行功耗小于等于100W的CPU可以考慮低端入門的雙熱管塔式散熱器,價格在二十到五十元不等,比如日常推薦的紅海mini、冰凌mini、喬思伯CR-1200/E等;
(3)實際運行功耗小于等于160W的CPU則可選用塔式四熱管,不過塔式四熱管的散熱水平參差不齊,能力差別很大(差的可能就120W,好的能有200W),選購時盡量考慮大品牌、主流型號,價格在60元至200元不等,常規型號價格普遍在百元內,有各種花里胡哨RGB裝飾的產品相對貴些;
(4)實際運行功耗在200W附近的CPU可以選用塔式六熱管散熱器,同樣散熱水平參差不齊、差別巨大,雜牌六熱管的散熱能力很可能還不如四熱管,不存在說熱管越多就更牛X的說法,具體取決于熱管效率、鰭片密度、設計原理等。主流產品價格在100元至500元不等,帶RGB的產品會略貴些。
【3】電源
在保證功率足夠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更換二線品牌等方式“適當”降低預算。由于電源關乎整臺機子的運行穩定,所以過分削減預算不太明智,雜牌電源更是應該避而遠之,出現故障甚至可能連累其他配件一同遭殃。
【4】主板
原則上,主板只要是CPU供電設計足夠,能夠穩定發揮CPU性能,并且擴展接口版本可以和配件適配,就不存在性能損耗,滿足這一條件的主板檔次其實可以非常低。比如:
我需要i3-12100F或i5-12400F處理器,固態是SATA口或M.2 NVME 3.0的,顯卡是PCI-E 3.0/4.0接口的,那么任意H610主板幾乎都可以完美適配上述類型的硬件。這是因為再差的H610都具備至少4+1相供電(理論供電能力可以到80W)、1個M.2(3.0*4)以及由CPU直連的PCI-E 4.0x16插槽。其他主板道理相似,且越高級的芯片組越不用擔心擴展接口適配的問題。
二線品牌像華擎、七彩虹等的板子價格相對低廉,在一線品牌實在只能買丐中丐板型時,可退而求其次選擇二線。
【5】內存
降低內存這塊預算且不影響性能的首選方案是選擇光威等廉價品牌,也可以選擇無光或裸條等。
【6】SSD
市面上很多固態盤雖然有不同品牌在售,實際用的是通路方案,在方案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廉價品牌。使用PHISON群聯等品牌主控的產品很多都是同個方案套殼出來的。
題:電腦DIY配件推薦,全網最齊干貨,讓你輕松搭建性價比超高的電腦!前言:
在選擇電腦DIY配件時,很多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各個品牌的產品有何區別,
售后政策是否一樣,哪些品牌的型號更具性價比?
本期我們為你提供了最齊全的電腦DIY配件推薦,內容豐富,干貨滿滿。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部分:CPU首先是CPU,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英特爾和AMD兩家公司的產品。
不同型號的CPU性能參考最新的CPU天梯圖。而對于性價比較高的CPU型號,
詳細介紹可以查看我們往期的推薦文章。第二部分:顯卡接下來是顯卡,
主流品牌包括A卡和N卡,可以參考顯卡品牌匯總圖。無論選擇哪個品牌和型號,
都要注意性能的匹配。附上最新的顯卡天梯圖,方便選擇適合不同分辨率需求的顯卡。
第三部分:主板主板作為CPU的坐騎,決定了該電腦的性能和擴展接口。
首先確定主板芯片組,英特爾和AMD的芯片組等級圖供你參考。接著選擇具體型號,
可以查看主流品牌主板匯總和各品牌型號等級劃分圖。第四部分:
固態硬盤固態硬盤是存儲數據的重要組件,
主流品牌的型號可參考固態硬盤主流品牌匯總圖和各品牌固態硬盤分級圖。對于重要數據,
建議存儲在機械硬盤中,有機會恢復。第五部分:
內存條內存條的好壞取決于內存顆粒,
可以參考內存顆粒天梯圖和主流品牌內存條匯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品牌和型號。
第六部分:散熱器散熱器可以幫助CPU降溫,對于大多數不超頻的CPU來說,
百元風冷散熱器已經足夠了。推薦了幾款超高性價比的百元風冷散熱器,方便選擇。
第七部分:電源電源是決定一臺電腦穩定運行的重要組件,
選對瓦數和靠譜的品牌至關重要??梢詤⒖脊挠嬎銋⒖紙D和主流電源品牌匯總,
選擇適合的品牌和型號。第八部分:機箱機箱的選擇主要考慮主板尺寸、
散熱器限高和顯卡限長。根據個人喜好和審美挑選適合自己的機箱。記住,
機箱只是決定外觀,不影響性能??偨Y:通過本文的介紹,
我們可以了解到各個品牌的電腦DIY配件推薦,
碰到選擇困難時可以參考我們提供的資料。在搭建電腦時,
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選擇適合的配件,保證整體性能的平衡。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補充,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問題:
你在選擇電腦DIY配件時遇到過什么困難?你對本文的推薦有何看法?
腦8大配件的主流產品[機智],友情提示:主流硬件組裝好基本就是普通游戲玩家的標準答案。
1、CPU 沒得說,主流就是12600kf,價格雖然從800+漲到了1000+,但依舊是主流。近幾代的13600kf和14600kf因為價格問題被12600kf打的不能還手。12600kf搭配主板和內存下線要比13600kf和14600kf要低,七八百塊錢的B760主板和DDR4足矣。
2、主板,有句話叫猶豫不覺迫擊炮,搖擺不定重炮手。說的就是主流中端主板就這倆。(技嘉魔鷹X在角落里畫圈圈)主板品牌就是御三家,微信,技嘉,華碩。
3、散熱器是分風冷和水冷。主流風冷單塔120和雙塔140。品牌就利民。水冷主流就是瓦爾基里A360以及泰坦的A080。這兩款都是400元左右,算是比較入門也能接受的兩款型號。其實白宮嚴選的九州風神也不錯,可惜名氣沒這兩個大。
4、顯卡無疑就是4060和4060ti這兩個型號,無論是游戲優化還是硬件性能都屬于主流水平,能暢玩市面上絕大部分游戲。2000到3000價位買一張顯卡也是主流大眾能夠接受的。
5、內存,這個得分DDR4和DDR5。DDR4主流頻率是3200、3600,但下一代主板就不支持DDR4了。DDR5的主流頻率是6000、6400、6800,低于6000的性價比和性能都太低不推薦,而高于6800的兼容性上有點問題也不推薦。
6、固態硬盤,主流的M.2固態肯定是要滿足PCE4.0、7000讀寫以及TLC顆粒三個條件,像宏碁的GM7000或者雷克沙的NQ790都是主流型號。(有個金士頓NV2會冒充呦![看])
7、電源不分主流型號,只有主流品牌。按照自己配的CPU和顯卡的滿載功耗*2去購買瓦數就可以了。海韻振華航嘉長城~~~應該有你喜歡的。
8、機箱~~海景房啦!主流就是海景房,散熱差,價格高,但架不住顏值高啊??磦€人吧。
結合以上8個主流配件可以得知目前主流配置其實就是在5000-6000價位,并且這個價位的電腦可以做到性能和性價比的高度統一,說大白話就是便宜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