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肯定不少蘋果電用戶和我一樣,在選擇MAC電腦時一直糾結內存、硬盤容量等配置該選多少?升級這些選配件實在太貴,最后又不得不因為囊中羞澀選擇了低配的版本。
我之前入手的2021款MacBook Pro 14英寸筆記本電腦就因為這樣只選擇了M1 Pro+16GB+512GB的“丐中丐”版本,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這款筆記本電腦最大的痛點是硬盤容量太小,存儲早已告急,已經不能滿足日常所需。
雖說家里也有了移動固態硬盤,但傳輸速度實在太慢,加上散熱不好長時間掛機的話表現也不太穩定,基本只能作為備份盤使用。平時使用筆記本電腦得經常把數據文件來回在本地硬盤和移動硬盤之間倒騰,實在感覺麻煩。
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我的方法是選擇一塊高速PSSD移動硬盤!
感謝糖紙眾測提供的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1TB),它的到來可謂解我燃眉之急了。
先開個箱,外包裝依然是ORICO奧睿科標志性的藍白配色。
配置C to C、C to A兩根數據線,方便連接新舊電腦不同接口。
作為一款潮版系列的產品,外觀顏值無疑是其最重要的亮點之一。
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時尚感十足,無論是外觀設計角度、用料或是做工,都給人一種“潮品”的高級質感。
最能體現它氣質的當然要屬那大紅配色+大LOGO的設計,配合銀色鋅合金中框金屬,非常吸睛;外殼采用了IML高端工藝,具有耐磨耐腐蝕且不易褪色的特點,從視覺上有一種溫潤的光澤感。總之,單從外觀說是我用過顏值最高的移動硬盤也不為過。
接口方面,僅有一個USB4.0(雷電4)C口和狀態指示燈。
這款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的整體體型并不大,具體尺寸為115x63x21mm、 重量為144g,寬度比手機還要小,特意試了一下手感,剛好能貼合手部,很舒適也很輕巧。
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1TB)憑借強大的USB4(雷電4)主控芯片方案和算法,傳輸速率最高達40Gbps,最高讀取速度達3000MB/S,并向下全兼容,可以說是目前移動硬盤速度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當然了,這個速度是ORICO實驗室測試的結果,用戶實際使用時受使用設備、環境以及測試軟件的影響會稍有差別。
速度測試:跑分+實際存儲
我的MacBook Pro 14英寸筆記本電腦正好支持USB4.0(雷電4),能很好發揮這款移動硬盤的速度優勢。
由于是MAC OS系統,Windows系統的「御用」磁盤測速軟件Crystaldiskmark并沒有對應的版本可用,就使用Disk Speed Test軟件進行測速了。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讀取速度達到2922.9MB/S,寫入速度2316.4MB/S,和理論數據十分接近。
另外也使用更一款測速軟件AorphousDiskMatk也試了一下,數據基本差不多。
這樣的速度表現完全可以媲美內置硬盤的速度,我相信即使直接在移動盤剪輯12K 60的視頻素材也毫無壓力了,這可是以前普通移動硬盤所不能完成也不敢想的任務。
實際存儲文件時的表現如何呢?
直接存入兩個文件夾共116.46GB 10780個圖片視頻到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花費的時間僅1分鐘,實在是太快了,同樣的數據存到我之前的一塊普通移動固態硬盤最快也需要花費6分05秒,差距非常明顯。
ORICO USB4
其他移動硬盤
散熱表現
使用過程也發現它的穩定性非常不錯。
內置的散熱馬甲讓它長時間持續傳輸數據的情況下表面也不至于太過發燙,良好的散熱表現,讓它在整個數據傳輸過程速度能一直保持穩定、不掉速,這很難得。
也試了一下讓它日常全天候掛機使用,溫度幾乎都能保持在溫熱的狀態,整個使用過程一般僅在傳輸大量文件時溫度才會發生波動,不過想想上百G的文件也只花1分鐘,實在太快了,基本都沒給它持續發熱的機會~~~再長時間掛機使用、傳輸數據也不會出現掉速和斷連的情況。
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1TB)和我的MacBook Pro 14英寸筆記本電腦搭配使用是絕佳的CP組合,也是我日常最主要的使用方式。
小巧的體型外出攜帶很方便,只要是帶筆記本外出的場合都會習慣帶上它,平時需要存儲的數據都會統一存放到這款大容量移動固態硬盤中,它最高達3000MB/S讀取速度配合出色的散熱表現,極速、穩定,實際使用無論是大批量圖片處理還是剪輯視頻的都擁有和筆記本內置存儲一樣的體驗表現。
發現平時把數據直接存儲到這款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1TB)也有更外一個優勢:和臺式電腦的數據分享變得更加簡單了,直接連接到臺式電腦上就能實現共享資源的目的。
對于速度要求極高的專業用戶來說,這款擁有極速傳輸能力且表現穩定的ORICO USB4 移動固態硬盤無疑是非常合適的選擇,價格方面貴是貴了點,不過無論是作為筆記本存儲擴展或是數據快速備份,它都能帶給你最好的體驗。
對我個人來說,它真的是物有所值,有類似需要的朋友可以入手試試。
各位小伙伴們好啊,手上有一臺15款的MacBook Pro 13.3的筆記本,堅持了好幾年了,雖然蘋果一直不斷出新款,但做為一個環保人士,我還是堅持我的環保初衷(QIONG),一直沒有換,為環保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貢獻~感覺這綠光更綠了~
QIONG
總之,這次是來升級下手中這臺15款的13寸MBP(A1502)~飽經風霜摧殘,依舊堅挺~
它的配置如圖,不得不說,蘋果電腦的硬盤空間真的非常小,我這款乞丐版才128G的硬盤空間,如果簡單辦公沒問題,但是如果用它來剪輯視頻,就會真的空間告急了。
加上最近剪片子有點多,每次都需要外接移動硬盤,有點麻煩~
所以有了給它更換大硬盤的想法,但是蘋果官方的硬盤售價直接勸退,某寶二手拆機的都非常貴了,網上查了下,發現了一種折中的方案,可非常實惠的給它增加硬盤容量,下面進入正戲~
就是通過華強北大神的轉接卡,通過轉接卡轉換普通nvme硬盤為蘋果接口的硬盤~某寶搜"蘋果硬盤轉接卡"就有許多了~
價格還是挺便宜的,一頓快餐錢不到~
但是這種方案只適用于15款及以前的老款蘋果筆記本,新款的話硬盤基本上是焊死的,無法更換~
有了轉接卡,還需要一款nvme接口的硬盤,本著性價比,入手了西數SN550,1TB版本~ 目前這款硬盤已經有升級款了,像SN570,基本西數的nvme硬盤都支持,或者可以說各大品牌的絕大多數nvme固態硬盤都支持。
圖中這款硬盤停產了,找新款就可以
在最貴時入手的,價格不是本篇討論的問題,總之價格不是重點,反正你可以用其他盤代替,如三星或其他更高端的nvme盤,基本都支持,我是因為環保(QIONG)才買的這款~
有了轉接卡和硬盤,下面拆機,拆機就很簡單了吧,卸下后背螺絲即可拆下后蓋~
不得不說,拆過不少筆記本,蘋果內部做工確實漂亮~
卸下原裝硬盤,看到三星標志了~
把轉接卡和硬盤進行連接~秒變蘋果硬盤~
這是蘋果原裝硬盤和nvme硬盤加轉接卡的對比,通過轉接卡把nvme硬盤轉為和蘋果原裝硬盤一樣的接口,膜拜華強北大神~
OK,裝上這個1T硬盤,輕輕地~
裝機,恢復新盤,初次認盤有技巧,一般賣家會教你,我這里不贅述,使用時間機器備份了,直接恢復到新盤~
O地K~
成功認到1TB的新硬盤,成功99%~
顯示PCIE硬盤,1TB,穩了
漫長的等待~終于進入系統~來測速看看吧~左為原裝硬盤,右為新加的西數SN550~讀寫均有1GB,寫入速度相比原裝硬盤提升明顯~
左原裝,右為轉接盤速度
因為我的是15款的,睡眠什么的完全正常,喚醒也正常,如果非15款可能會有睡眠問題~優缺點在后面說~
成功升級,當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已使用一年有余,非常穩定,印象中只死過兩次機,不過之前用原裝硬盤時也偶爾死機過,所以這個不是問題~小小轉接卡,大大功效~
相比原裝硬盤的賊貴的價格,這種方法還是相當經濟實惠的,22年底,硬盤價格已經越來越低了,600左右就有2T空間了。
優缺點說明:
優點:
當然是便宜實惠還能升級大容量硬盤,還能繼續戰斗,垃圾佬的快樂~
缺點:
1,系統版本必須是10.13.6版本或以上,因為10.13.6版本后蘋果才增加支持了這種PCIE協議
2,更換硬盤后,合上蓋子后會出現耗電增加,但個人感覺耗電不是很明顯,可能我電池太老了?
3,2015款完美休眠,15款以前的蘋果筆記本可能會出現休眠問題,但是有方法可解決,一般賣家會告訴你怎么做,很簡單~
4,如果電腦經常運行大型任務,長時間處于發熱狀態,轉接卡可能需要一年更換一次,但是就10塊錢的一個轉接卡,也不算缺點,但我用了一年多,經常剪輯,發熱嚴重,目前沒換也依舊穩定
總之,分享一下這個折騰的方案,大家參考下,其他細節可去問商家,他們比較專業和有經驗
簡單分享下過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啦~
最新更新:2020年裝上,使用到如今2022年底,兩年多時間,很穩定,電腦依舊在戰斗中,轉接卡也沒有更換過,依舊正常使用中~
近,蘋果發布了關于13英寸MacBookPro(無觸控欄)固態硬盤服務計劃,請購買過2017款13寸MacBook Pro的用戶一定要注意了,因為現在部分型號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硬件問題,而解決辦法就是同時更換主板和固態硬盤 SSD。
其次蘋果還表示,只要設備沒有進水或人為損壞,蘋果已經授權將對這些出問題的 MacBook Pro 提供免費維修,當然,MacBook Pro 必須在一年保修期內,或者購買了 Care+ 。
但是蘋果沒有給出為什么需要同時更換主板和 SSD,以及受影響 MacBook Pro 的數量。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