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020真的太難了,身邊很多做電腦的同行商家,都關門歇業了

    像我們這樣,在電腦行業還在堅持的朋友,估計也不多了吧!

    因為最近幾年,電腦需求逐漸減少,整個行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今年更難,連北京中關村的電腦城,都只剩下一家在苦苦支撐

    我們成都的幾個電腦城,目前看來還算正常,只是生存會越來越難


    好了,廢話不多說,言歸正傳,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技嘉X58板的維修案例分享:

    這次維修的主板品牌:技嘉 型號:GA-EX58-UD3R REV:1.7

    主板芯片組(北橋芯片):Intel X58

    j技嘉主板GA-EX58-UD3R+i7 965 CPU

    是1366接口的主板,配套的是1代i7 CPU 型號:i7 965 主頻3.2G

    Intel i7 965 CPU

    我們現場測試,發現故障現象是,短接主板開關,CPU風扇動一下就停,目前主板已經不能正常上電了,更不要說開機點亮屏幕了


    下面就是我們檢測維修的詳細步驟:

    1.首先是從機箱里面把主板拆出來,這種電腦主板開機就馬上掉電的現象,一般來說是主板CPU供電短路造成的

    2.然后開始斷電測試主板CPU 供電插座接口,用萬用表二極管檔快速測試,聽到滴滴聲,確定CPU供電對地短路了

    3.接著拆下主板CPU供電外面的散熱片,進一步查找造成短路的故障點,發現主板CPU供電MOS管,有一組已經不在了如下圖所示:

    技嘉X58主板 少一組MOS管

    看來這個主板,上一個商家估計已經找到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維修費沒有談好,才又拿到 電腦城來了

    4. 現在不管是什么原因了,繼續下一步操作,我們清潔一下灰塵,又發現一個明顯的故障點,幾 個MOS管,已經燒得冒焊錫珠了,(D017,D018,D021,D022)就是這4個MOS管請仔細看 下面的實物圖片:


    技嘉X58主板MOS管爆焊錫

    估計是朋友把CPU長期超頻使用,發熱量高,因為CPUS散熱風扇老化,造成現在主板 壞,點不亮了

    5.找到疑似損壞的MOS管后,馬上用萬用表二極管檔測試,測量后發現主板D017,D018位置上的兩個MOS管(K3918)的G極和S極導通短路了

    6.接著用熱風筒吹下兩個K3918 MOS管后,再測試主板CPU 12V 供電插座,發現對地阻值恢復正常了,不再短路了,這就說明我們的故障點是找對了的 。接下來就是找配件更好了

    7.找了一張技嘉的770 AMD的主板,采用的上,下MOS管和技嘉X58主板是一樣的,都是采用的拆了同型號的MOS管(K3919,K3918)。開始更換已經短路的兩個K3918和同樣爆焊錫珠的未短路的MOS管兩個K3919,補齊以前少的那組MOS管(K3918),一共拆了4個K3918,2個K3919備用這里我們維修主板從穩定性考慮,就把沒有短路但是爆焊錫珠的兩個MOS管,也一起換了

    技嘉770 AMD主板 拆MOS管

    8.更換好6個MOS管后,我們需要再次測量一下主板CPU 12V 供電插座和每組CPU供電MOS管的對地阻值是否正常。測量結果對地阻值都是幾百,沒有發現明細偏低和偏高的現象,那么我們下一步,就可以進行開機測試了

    技嘉X58主板更換好MOS管

    9.我們裝好CPU ,內存,顯卡,開機測試,發現主板已正常上電,開始跑碼,點亮屏幕,到處技嘉X58主板,開機掉電故障,被我們成功修復修復

    技嘉X58主板成功修復 進BIOS界面

    我們在主板BIOS界面,發現i7 965 CPU主頻3.2G ,已經超頻成了4.2G,看來朋友真的一直在超頻使用這臺電腦


    我們今天分享的這個技嘉X58主板維修案例

    維修過程沒有多復雜,甚至對有維修基礎朋友來說,特別簡單

    在這里我們只是想讓大家看看,技嘉X58主板搭配i7 i7 965 CPU,超頻使用了10年才壞,這真的有點超乎你的想象吧!

    一臺電腦用10年才壞!主板維修好后,還能再戰幾年呢?

    所以不管你是買新電腦還是二手電腦,選擇好的品牌真的很重要!


    大家如果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們會爭取在第一時間,回復大家!

    都是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雖然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地處中國西南內陸。但是,歷來成都的思想意識就相當活躍和開放,這也造就了成都人幽默詼諧的語言和極其務實的生活態度。成都人絕不會因為面子觀念,而放棄買"相因"的機會。正因如此,成都二手物品的買賣,可以說歷史悠久,且長盛不衰。

    過去的二手市場

    說到成都的二手市場,必須要說到"會府",會府是成都歷史最久,最著名的二手市場。早在明代,這里有棟建筑叫"都會府",是一棟用于祭祀大典時向北京皇帝朝拜的宮廷建筑。民國初年,改建為紀念辛亥革命死難烈士的專用祠堂,于是這里正式改名為"忠烈祠",隨著周圍民居的修建,逐步發展成現在的東、南、西、北忠烈祠街,到民國后期,這里逐步形成一個舊衣服買賣市場,也是成都最早的二手貨交易市場,人們習慣的將之稱為“會府”。但是,據《成都通覽》記載"會府等處有賣衣箱者,多用皮紙糊面蓋土紅,加上油漆,與真皮箱酷肖"。可見,解放前和甚至解放初期的會府,魚龍混雜,這個市場,充斥著各種坑蒙拐騙的江湖伎倆,引用老一輩成都人的話"會府的東西有點燙",意思是這里的套路很深。

    比如,到了70.80年代,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這里成為了二手自行車交易的中心,但是,大家要知道,當時的生活水平,很少有人會把舊車賣了去買新車,一般一個車,都會準備要用一輩子,畢竟算是一個大件了。那么,會府的這些大量的二手自行車是哪里來的呢?其實,這些大多是被盜的自行車,俗稱"賊貨"。而老百姓也知道這些自行車,多半來路不正,但是,這里的二手生意仍然很好。以至于,當時誰的自行車被盜后,會專門到會府去尋找,如果看到自己的自行車,或連人帶車拉到派出所,如果不行,就只有以二手價再把自己的車買回來。當然,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這樣的,沒有找到自己的車,在二手商販的慫恿下,就買了一輛其他的二手車。這就形成了一個閉合的怪圈。一方面自己是受害者,另一方面自己也在暗中助長了偷車的行為。我相信,很多成都人都有此經歷。好在這種情況隨著政府的多次整治管理,人們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終于逐漸消失了。

    有趣的是,不管時代的如何變遷,會府卻總能隨潮流而動,成為每個時期二手貨交易的先鋒。市場交易的二手商品,也由自行車,逐步擴展到賽車、電瓶車、家電、家具等等。后來,因為城市發展的需要,市場被逐步搬遷到了中心城區以外,會府這個成都二手市場的鼻祖,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直到現在,一條街之隔的太升南路,就是成都最大的通訊商品市場,只要走進這片區域,仍然可以從收售二手手機的小販們的吆喝中,捕捉到一些當年會府市場的影子。

    現在的二手市場

    現在的二手市場中,名氣最大的還是要數的五塊石舊貨市場,因為建設最早,同時和周圍的五塊石電器市場等其他幾個專業市場混為一體,頗具規模。但是,目前這個市場主要以出售二手生產資料的商家為主。所以,知名度雖然高,但更像一個專業市場了。

    而現在比較火爆的二手生活品市場,要數亮佳鴻華和洪河二手市場了。這兩處市場,建成較晚,規劃相對規范,市場根據商品種類劃分了多個區域,如家電,家具,餐廚用品等,二手商品品種非常齊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你來一趟,能夠把全套居家所需都買齊。

    特別有意思的是,現在的這兩個二手市場的亮點,已經不是簡單的購買便宜二手物品的市場了。近年興起的收藏熱、舊貨熱,讓市場里面的很多老舊家具、物品,特別受人追捧。淘舊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周日市場里隨處可見很多淘舊貨的人,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人們購買這些二手物品,便宜實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懷舊的風格和復古的情懷。比如民國到60.70年代的東西,舊電視,舊電話,舊縫紉機等等。不經意間,一個紅燈牌的收音機,一個琺瑯彩的糖罐,一套三國演義的連環畫,都保留著滿滿的記憶和時代的烙印。這些物品都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了,但是,作為裝飾物、紀念品來說,卻正好物盡其用。所以,每次去這里,我都不會空手而歸。

    但是,也因為這種需求,不是以使用和省錢為目的,所以,反而也抬高了這些物品的價格,目前在市場中,特別是這些二手老舊物品的價格,有些都高于新物品的價格,已經有些改變了購買二手物品的初衷。所以,前往購買時,必須具備過硬的砍價功夫。

    另外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舊貨市場,就是送仙橋古玩市場。這個市場坐落在浣花溪畔,緊鄰杜甫草堂,天生具備了濃厚的文化氣質。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市場,主要以古玩、字畫、文物為主,各個店鋪的裝修雅致古樸,就是擺攤的小販,都是滿身文玩。當然,這里的東西大都價格不菲,需要認真鑒別,這里大部份物件,已經屬于收藏的范圍,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二手舊貨的概念了。

    今后的二手市場

    成都人歷來崇尚節約,懂生活,會生活,巧生活,但決不鋪張浪費。因此,在這樣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成都的二手市場一直生意興隆。但是,近年來,二手交易市場還是隱隱有走下坡路的跡象。首先,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現在人們轉讓的二手物品,大多是殘值比較高的電子產品了,如手機、電腦等。其他很多二手物品,已經一文不值,被人們棄如敝履。就像大家家中的老家具,老電視等,收廢品的已經不要了,只有自己花錢請人搬出去扔,可見二手家俱市場正在逐步萎縮。同時,隨著近年互聯網的興起,諸如"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app逐漸發展壯大,很多人都通過網上實現p2p的交易,即賣家直接面對賣家,兩個人借助平臺的擔保,就能夠完成交易。套用瓜子二手車的廣告詞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交易非常透明,也有一定保障,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歡。這樣看來,也許,網上交易會慢慢的取代實體二手市場。當然,一些專業性的市場,如送仙橋古玩市場等,估計還是會保留下來。

    我的二手物品觀

    我是非常推崇二手物品交易的,也常常樂此不疲。自從頭條推出二手物品交易后,我也就成了那里的常客。我認為購買二手物品,有兩個樂趣。

    首先,能夠省錢,能夠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特別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很多物品都被過度消費,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產品的壽命本來足夠長,而且性能也完全滿足日常使用,但是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從而成為了二手物品。我認為,這些二手物品是物超所值的。當然,我購買這類物品還是有些竅門。以手機為例,我會去購買上一年出的產品,且使用時間未超過一年,因為這時它們的價格幾乎減半,但性能依然處于主流產品的水平,性價比很高。

    其次,相當于購買一些紀念品。比新的紀念品,還更有歷史感。我們從二手物品的變化,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過去的時光中,人們生活質量的大幅提高和生活品味的轉換。有趣的是,當年炙手可熱的物品,現在可能已經無人問津,而當年無人問津的東西,現在卻炙手可熱。可見,二手物品,就像是一面鏡子,如實的反應了社會的發展以及各個時代的生活水平,記錄著每一代人的時尚、潮流和追求。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二手物品時,也許它會讓你想到童年的歡樂,青春的煩惱,或者是對上一輩人的懷念。那么,購買一些布滿歲月痕跡的二手物品,也頗有紀念意義。

    所以,有空不妨去逛逛二手市場吧,除了能夠買個便宜實用的物件,還有可能發現一些老舊的東西,說不定,還能勾起你一絲塵封的記憶。

    TIPS

    1.五塊石舊貨市場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蓉北商貿大道1段-30北80米

    2.亮佳鴻華二手市場

    十陵公交站對面三環路內側

    3.洪河二手市場

    洪河大道半邊街

    后兩個市場,建議周日去較好,有很多擺攤的商家會來,商品更加豐富。

    都是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雖然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地處中國西南內陸。但是,歷來成都的思想意識就相當活躍和開放,這也造就了成都人幽默詼諧的語言和極其務實的生活態度。成都人絕不會因為面子觀念,而放棄買"相因"的機會。正因如此,成都二手物品的買賣,可以說歷史悠久,且長盛不衰。

    過去的二手市場

    說到成都的二手市場,必須要說到"會府",會府是成都歷史最久,最著名的二手市場。早在明代,這里有棟建筑叫"都會府",是一棟用于祭祀大典時向北京皇帝朝拜的宮廷建筑。民國初年,改建為紀念辛亥革命死難烈士的專用祠堂,于是這里正式改名為"忠烈祠",隨著周圍民居的修建,逐步發展成現在的東、南、西、北忠烈祠街,到民國后期,這里逐步形成一個舊衣服買賣市場,也是成都最早的二手貨交易市場,人們習慣的將之稱為“會府”。但是,據《成都通覽》記載"會府等處有賣衣箱者,多用皮紙糊面蓋土紅,加上油漆,與真皮箱酷肖"。可見,解放前和甚至解放初期的會府,魚龍混雜,這個市場,充斥著各種坑蒙拐騙的江湖伎倆,引用老一輩成都人的話"會府的東西有點燙",意思是這里的套路很深。

    比如,到了70.80年代,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這里成為了二手自行車交易的中心,但是,大家要知道,當時的生活水平,很少有人會把舊車賣了去買新車,一般一個車,都會準備要用一輩子,畢竟算是一個大件了。那么,會府的這些大量的二手自行車是哪里來的呢?其實,這些大多是被盜的自行車,俗稱"賊貨"。而老百姓也知道這些自行車,多半來路不正,但是,這里的二手生意仍然很好。以至于,當時誰的自行車被盜后,會專門到會府去尋找,如果看到自己的自行車,或連人帶車拉到派出所,如果不行,就只有以二手價再把自己的車買回來。當然,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這樣的,沒有找到自己的車,在二手商販的慫恿下,就買了一輛其他的二手車。這就形成了一個閉合的怪圈。一方面自己是受害者,另一方面自己也在暗中助長了偷車的行為。我相信,很多成都人都有此經歷。好在這種情況隨著政府的多次整治管理,人們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終于逐漸消失了。

    有趣的是,不管時代的如何變遷,會府卻總能隨潮流而動,成為每個時期二手貨交易的先鋒。市場交易的二手商品,也由自行車,逐步擴展到賽車、電瓶車、家電、家具等等。后來,因為城市發展的需要,市場被逐步搬遷到了中心城區以外,會府這個成都二手市場的鼻祖,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直到現在,一條街之隔的太升南路,就是成都最大的通訊商品市場,只要走進這片區域,仍然可以從收售二手手機的小販們的吆喝中,捕捉到一些當年會府市場的影子。

    現在的二手市場

    現在的二手市場中,名氣最大的還是要數的五塊石舊貨市場,因為建設最早,同時和周圍的五塊石電器市場等其他幾個專業市場混為一體,頗具規模。但是,目前這個市場主要以出售二手生產資料的商家為主。所以,知名度雖然高,但更像一個專業市場了。

    而現在比較火爆的二手生活品市場,要數亮佳鴻華和洪河二手市場了。這兩處市場,建成較晚,規劃相對規范,市場根據商品種類劃分了多個區域,如家電,家具,餐廚用品等,二手商品品種非常齊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你來一趟,能夠把全套居家所需都買齊。

    特別有意思的是,現在的這兩個二手市場的亮點,已經不是簡單的購買便宜二手物品的市場了。近年興起的收藏熱、舊貨熱,讓市場里面的很多老舊家具、物品,特別受人追捧。淘舊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周日市場里隨處可見很多淘舊貨的人,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人們購買這些二手物品,便宜實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懷舊的風格和復古的情懷。比如民國到60.70年代的東西,舊電視,舊電話,舊縫紉機等等。不經意間,一個紅燈牌的收音機,一個琺瑯彩的糖罐,一套三國演義的連環畫,都保留著滿滿的記憶和時代的烙印。這些物品都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了,但是,作為裝飾物、紀念品來說,卻正好物盡其用。所以,每次去這里,我都不會空手而歸。

    但是,也因為這種需求,不是以使用和省錢為目的,所以,反而也抬高了這些物品的價格,目前在市場中,特別是這些二手老舊物品的價格,有些都高于新物品的價格,已經有些改變了購買二手物品的初衷。所以,前往購買時,必須具備過硬的砍價功夫。

    另外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舊貨市場,就是送仙橋古玩市場。這個市場坐落在浣花溪畔,緊鄰杜甫草堂,天生具備了濃厚的文化氣質。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市場,主要以古玩、字畫、文物為主,各個店鋪的裝修雅致古樸,就是擺攤的小販,都是滿身文玩。當然,這里的東西大都價格不菲,需要認真鑒別,這里大部份物件,已經屬于收藏的范圍,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二手舊貨的概念了。

    今后的二手市場

    成都人歷來崇尚節約,懂生活,會生活,巧生活,但決不鋪張浪費。因此,在這樣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成都的二手市場一直生意興隆。但是,近年來,二手交易市場還是隱隱有走下坡路的跡象。首先,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現在人們轉讓的二手物品,大多是殘值比較高的電子產品了,如手機、電腦等。其他很多二手物品,已經一文不值,被人們棄如敝履。就像大家家中的老家具,老電視等,收廢品的已經不要了,只有自己花錢請人搬出去扔,可見二手家俱市場正在逐步萎縮。同時,隨著近年互聯網的興起,諸如"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app逐漸發展壯大,很多人都通過網上實現p2p的交易,即賣家直接面對賣家,兩個人借助平臺的擔保,就能夠完成交易。套用瓜子二手車的廣告詞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交易非常透明,也有一定保障,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歡。這樣看來,也許,網上交易會慢慢的取代實體二手市場。當然,一些專業性的市場,如送仙橋古玩市場等,估計還是會保留下來。

    我的二手物品觀

    我是非常推崇二手物品交易的,也常常樂此不疲。自從頭條推出二手物品交易后,我也就成了那里的常客。我認為購買二手物品,有兩個樂趣。

    首先,能夠省錢,能夠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特別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很多物品都被過度消費,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產品的壽命本來足夠長,而且性能也完全滿足日常使用,但是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從而成為了二手物品。我認為,這些二手物品是物超所值的。當然,我購買這類物品還是有些竅門。以手機為例,我會去購買上一年出的產品,且使用時間未超過一年,因為這時它們的價格幾乎減半,但性能依然處于主流產品的水平,性價比很高。

    其次,相當于購買一些紀念品。比新的紀念品,還更有歷史感。我們從二手物品的變化,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過去的時光中,人們生活質量的大幅提高和生活品味的轉換。有趣的是,當年炙手可熱的物品,現在可能已經無人問津,而當年無人問津的東西,現在卻炙手可熱。可見,二手物品,就像是一面鏡子,如實的反應了社會的發展以及各個時代的生活水平,記錄著每一代人的時尚、潮流和追求。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二手物品時,也許它會讓你想到童年的歡樂,青春的煩惱,或者是對上一輩人的懷念。那么,購買一些布滿歲月痕跡的二手物品,也頗有紀念意義。

    所以,有空不妨去逛逛二手市場吧,除了能夠買個便宜實用的物件,還有可能發現一些老舊的東西,說不定,還能勾起你一絲塵封的記憶。

    TIPS

    1.五塊石舊貨市場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蓉北商貿大道1段-30北80米

    2.亮佳鴻華二手市場

    十陵公交站對面三環路內側

    3.洪河二手市場

    洪河大道半邊街

    后兩個市場,建議周日去較好,有很多擺攤的商家會來,商品更加豐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