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知道》,每一天都有一段不一樣的科普,與您不見不散!
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競爭激烈就意味著這場“戰爭”會有人“倒下”
即便你曾幾何時風光無限,但你仍舊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聯想是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
“優勝劣汰”也許也來到了聯想的身邊,2018年聯想流年不利,公司運營持續的虧損。
2018年2月份聯想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依舊是虧損,而且已經連續虧損多年。
2018年5月4日,聯想被踢出香港恒生指數,聯想股價長期跌幅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家科技公司
這接連不斷的噩耗,也讓聯想不得不“轉型”,其實聯想還是一個很低調的房地產公司。
去年年底聯想曾經發布公告宣布出售資產,財報中高亮數據靠賣房子獲得了6100萬美元。
從2016年開始,聯想開始陸續出售地產及地產股權,至今已經達到百億元級別。
融科智地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是聯想控股旗下專業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全資子公司。
仿佛每一個科技公司都對房地產業務十分的癡迷啊。
然后最近火熱的“聯想投票事件”,讓聯想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機。
加上長久以來,互聯網和消費者對于聯想的懸念積累,這種危機的到來,讓聯想所有的聲明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沒有牛逼的產品,也沒有核心技術,價格還特別歧視中國市場,聯想其實已經是風雨飄搖。
首先要了解聯想的“病”,我們還是要看看聯想這個“病人”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經歷。
1982年,IBM為了對抗其他的電腦生產廠商,采用了開放模式。
選擇了Intel作為CPU供應商,這里AMD也從中被奶了一次,選擇了微軟作為軟件供應商。
這時個人電腦進入爆發式增長期,到了80年代末,個人電腦逐漸進入中國,那時市場上的主流有康柏,AST,長城電腦。
AST是美國品牌,國外產品你懂的,價格有優勢,利潤空間豐厚,一時間成為國內銷售商爭相代理的對象。
比如當時的北大方正的PC團隊起初也是代理AST起家的,當時的PC系統都是英文的。
這對電腦的使用和推廣很不利,想要產品足夠的大眾化,就一定要把系統漢化。
所以在當時有一種產品叫漢卡,有了這種設備,電腦可以支持中文的輸入與顯示。
這項技術是由倪光南主持研發成功的。
1984年底按照中科院“一院二制”的方針,計算所成立了以王樹和為總經理、倪光南為總工程師的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計算所公司,而這個計算所公司正是聯想的前身。
由于漢卡的技術成績,順利拿到了AST電腦的中國區總代理的資格,AST電腦配上漢卡,在市場上所向披靡。
1989年11月,計算所公司,更名聯想,所以這個時候的聯想是有核心技術的。
聯想在代理AST電腦的過程中,一方面掌握了渠道和銷售經驗,一方面也掌握了AST的技術。
1990年,聯想在原始積累完成之后,推出了自己的電腦,并且生產了中國第一臺奔騰電腦。
這個時候的聯想是值得驕傲的,很快1994年聯想上市,這是柳倪之爭爆發
柳傳志和倪光南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總工程師倪光南主張走技術路線,選擇芯片為主攻方向;
而總裁柳傳志主張發揮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打造
后來是誰勝出,今天你們也看到了。
聯想非常幸運,在自己出現的時代,經歷了PC技術革命,互聯網革命,無線互聯網革命。
然而聯想非常不幸,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倪光南離開后的聯想,在硬件上往下走,一無所成,軟件也毫無建樹。
到今天也和剛入局PC的小米一樣,大家都是ODM,剩下的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就是智能手機時代。
聯想也是推出了不少手機,但現在聯想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聯想,小米也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小米。
從1989年正式更名,到今天的2018年,聯想已經走過了29年,29年世界發生了太多的變化
互聯網大潮,智能手機重新被發明,就這樣聯想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
企業為了盈利只要不違法,說聯想賣國是夸張的。但是聯想作為中國最早的科技公司,沒有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這是肯定的。
這樣的經歷也導致了聯想的今天,內部管理混亂、研發方向混亂、手握好牌卻打的稀爛、用戶也被耍的團團轉。
我們最熟悉的聯想手機業務不就是這樣嘛?
不斷轉型,不斷失敗;一億美元賣出,兩億美元買回來;收購moto。
小米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華為為此余承東變成了余大嘴。
魅族不喜歡就滾。
錘子低于2500,我是你孫子。
哪個手機廠商一路走過來很容易,它們有的瘋狂、有的囂張、有點無畏、有的悲涼。
但現在他們都堅持走了過來,市場也算對他們有了一定的認可。聯想呢?
幾十年前就開始的PC生產和銷售,競爭慘烈,現在行業失去了發展的后勁,已落到靠政府采購支撐業績的地步。
說聯想是投機主義,我是不信的,給你那么多機會,自己也堅持不住,總想一口氣吃成胖子。
別人都在這條漫漫長路上堅持下去,你卻到了一個路口就打算換一個地方。
聯想,醒醒吧。這個時候更應該看重的是產品,而不是噱頭。
只要產品能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誰又和你過不去呢?
|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從最開始的電腦店,到3C店和4S店,再到現在的來酷生活館,聯想安定門店已經走過了20年的歷程。
20年時光變幻,聯想終端門店從售賣PC為主,轉變為綜合了智能家居類產品在內的各類智能硬件產品,同時還能為用戶提供全周期的服務。特別是《人民日報》新媒體在安定門店店慶日上的探訪,同時與聯想合推聯名產品,更是可以視為官方對聯想智慧零售變革的認可。
聯想安定門店的點滴變化,濃縮的是中國消費的變遷、科技的創新;聯想智慧零售“潮牌”形象逐漸清晰,勾勒的是一個影響整個零售產業的超級IP。
聯想智慧零售之路,樂唄商城模式無限升級之路
聯想作為世界頂尖的IT巨頭,始終走在智慧零售變革的前沿,在零售轉型上,如今已經走過了4段路程。
1、時代的開荒者,代理分銷制啟蒙PC消費
在聯想的第一個十年里(1984—1993年),電腦還是一個非常高端的消費品,尚未進入普通家庭,其主要用戶群體是有特殊需求的科研單位、企業等,市場整體需求不算小,但將全國市場的整體需求進行拆分,每個區域的需求又比較零散。
聯想也正是敏銳的洞察到當時的市場特點,在業內創建了代理分銷制,引爆了IT零售的第一次變革。由于代理分銷制很好的解決了渠道建設的問題,在代理商的協助下,聯想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銷售網絡對全國重點區域的覆蓋。
現在回過頭來進行復盤,分銷代理制成就了聯想,使之成為中國第一批民營企業的代表;反過來,在聯想的帶動下,分銷代理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國內IT銷售的主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中國PC消費的啟蒙。
2、個人消費浪潮中,C端市場價值被放大
如果說聯想用分銷代理制敲開了B端市場的大門,那么當時間軸轉向2000年前后,隨著互聯網的興起,PC電腦越來越多的進入到個人家庭,用戶主體變化了,銷售模式能否保持原樣呢?
聯想用“1+1專賣店”的形式作答,在1998年時推出專賣店系統,并在當時建立了極為規范的服務體系,包括普及培訓、夏(冬)令營、公益活動、咨詢答疑、驗機演示、上門服務、網上定貨和用戶診斷等。
圖為聯想安定門店20周年店慶現場
站在另外一個角度,這次變革不光光是聯想零售模式的變革,而是聯想在個人消費IT浪潮中做出的戰略轉型,其業務重心由與代理商發生關系的B2B模式轉向與個人消費者直接發生關系的B2C模式。特別是網上訂貨服務,為聯想今后智慧零售轉型提供了電商線上實踐的基礎。在向C端市場轉型的過程中,聯想牽一發而動市場全身,大大拉低了家用電腦的價格,提速中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3、布局電商,線上線下協同并進
聯想零售的第三次變革是布局電商營銷,其變革的背景是急速奔跑的電商行業。
2003年創立的淘寶網,到2011年時,其單日交易峰值達到了43.8億元,在淘寶網的影響下,一大批電商企業開始冒頭,京東、蘇寧易購亦是在與淘寶的競爭中成長起來的。線上消費逐漸成為用戶的主流消費方式。
當時線上銷售到底對線下實體造成了多大的沖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組數據的對比來感受一下。2012年的淘寶天貓“購物狂歡節”,全天交易額達到創記錄的191億元(天貓132億,淘寶59億)。然而百貨連鎖巨頭王府井2011年全年銷售收入為167.6億元,李寧2011年銷售收入為89.29億人民幣,安踏2011年銷售收入為89.05億元。
馬云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豪邁的拋出了“師羊論”。馬云認為,新的營銷方式方法、新的商業流程、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對于傳統商業生態系統將會開展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就像獅子吃掉森林里的羊”。
作為商家,布局電商不光光是順應市場潮流,更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滿足用戶需求、自保求生的必備手段。聯想的電商布局不僅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店,還傾注了大量資源構建自身電商渠道來增加用戶粘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階段,線上銷售過于強勢,按照一般的思維,企業的資源分配難免會有所倚重,但聯想在加注電商的同時,線下渠道也沒有放棄。
從2012年開始,聯想進入到線下實體店的第二個階段—4S店體系,僅僅在2017年,聯想就在全國60多個城市開了140多家4S店。在這次變革中,配合著2004年發布的“圓夢計劃”,聯想電腦以最低2999元的價格進軍鄉鎮市場,掀起鄉鎮電腦普及的風暴。
在聯想的這次零售變革中,不但將線上渠道全部打通,線下渠道也獲得了極大擴張,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協同。像618購物節、雙11電商節這類大型活動的節點,聯想都是全平臺參與,線上線下同款同價,交叉引流,實現業務的爆發式增長。
現在看來,當前各行各業都大力提倡的“市場下沉”概念,聯想在10多年前就已參透,并通過智慧零售變革,線上線下融合協同的方式完成了布局。
圖為聯想安定門店20周年店慶現場
4、智慧零售新階段,重點不在銷售在服務
聯想智慧零售變革第四階段開始的標志是去年聯想在北京金源燕莎推出全球首家新零售店——智生活店,后升級為來酷生活館。零售終端門店名稱叫法變化背后是門店所承擔功能的變化。
美國《商業周刊》在1996年12月30日發表的一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新經濟”一詞。所謂“新經濟”,是指借由經濟全球化浪潮所誕生的由信息技術革命驅動、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體系。“新經濟”最核心的在于,從業務形態上,將原有的產品為中心,轉向了用戶為中心。
“新經濟”一直都在風口,但技術能力尚不足以將其推到較高的位置,因而直到去年,聯想才逐漸摸清門道付諸實踐。
聯想中國區消費業務銷售管理平臺總經理周文平在接受《人民日報》新媒體采訪時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從簡單的功能滿足,發展到講究體驗感受,設備形態多樣化。選購產品時會通過電商搜索,線上下單,對于傳統線下渠道有一定影響,但二者是可以進行結合的?!?/p>
圖為聯想中國區消費業務銷售管理平臺總經理周文平
實際上,聯想智慧零售平臺一直致力于將線下門店實現整合和線上轉型的工作,也就是聯想近兩年來一直提倡的OMO模式(Online-Merge-Offline)的升級,即線上和線下通過技術手段形成取長補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聯想通過“樂唄商城”小程序這個工具來完成對OMO模式的進階,在新的智慧零售體系下,線下門店變成了流量入口,實現線上線下包括數據系統在內的體系融為一體。而隨著這種融合的深化,相信聯想的零售效率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這對于推動聯想的增長賦予了全新的動力,可以說是聯想零售增長的新引擎??梢哉f率先進行新零售轉型的聯想,又一次找到了正確的升華方式。
周文平對此解讀為:“這樣一方面可以構建無縫切換的線下門店和線上微商城、會員社區等,另一方面,用最新的零售技術和大數據來賦能和指導門店營銷。”
可以看到,聯想的此次智慧零售變革的核心是建立一個以客戶和服務為中心的多核生態,在設備層、平臺層和服務層,各種生態伙伴都能參與到賦能、開放和合作之中。其中的客戶和服務既包括聯想智能硬件產品的用戶,也包括聯想體系內數以萬計的終端門店和代理商們。
圖為《人民日報》新媒體“70而潮”啟動會活動現場
70而潮,聯想與祖國共成長
聯想不光在營銷層面探索智慧零售的進階形態,在品牌層面,還一直沖在行業的最前面,引領著行業創新的潮流。
此次與《人民日報》新媒體合作,推出“70而潮”系列聯名產品,其中包括拯救者電腦包、聯想鼠標墊、固態硬盤、充電器、Z6 Pro手機殼、小新Air 14電腦A面貼紙等。此外,聯想后續還會推出系統國風潮品,包括與故宮文創聯名定制款的系列電腦及SIoT產品,山海經系列的小新筆記本等。
圖為《人民日報》新媒體x聯想聯名定制系列產品
聯想作為一個民族品牌,同時也是一個國際品牌,將最新的科技、產品與國風潮品概念相結合,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促銷政策,不僅給用戶帶來了實惠,同時也加強了年輕用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參與。聯想在獲得品牌形象提高的同時,也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有力推手。
當然,聯想的“潮”并不僅限于定制產品,在包裝形式上的“潮”,更多的體現在產品技術與用戶體驗創新上的“潮”。
1、聯想的每次創新不光“炫技”還“止痛”
長期以來,聯想在產品層面就引領著高科技產品的潮流,特別是在PC領域,留下了太多可圈可點的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聯想的每次創新不光是宣示自己的技術儲備,同時還能直擊用戶痛點,滿足需求提升體驗。
比如在2000年,個人PC剛剛走進普通家庭時,電腦在常人眼中還是一件比較復雜、高端的硬件,很多人因為不會用而不敢嘗試,聯想當時發布的天禧電腦成功實現了即開即用、一鍵上網、全球最小機箱、一年免費漫游等創新功能,解決了當時用戶上網難、上網貴、使用繁瑣、機箱笨重等痛點,更在行業內掀起了一股家用電腦“美容風”。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聯想在去年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推出了第一代“智能PC”產品。產品的創新在于改變了鼠標、鍵盤、觸控原有的人機交互方式,實現了手寫、語音、手勢甚至眼神交互的躍遷,同時通過添加云端功能,實現了“設備+云”戰略。聯想推出智能PC,不僅僅是技術創新的結果,還是聯想戰略轉型的推進和深化,更是聯想SIoT戰略的起點。
再比如聯想在今年的Accelerate大會上展示了全球首臺可折疊屏電腦——ThinkPad X1系列,并計劃在2020年正式上市。這項技術的意義在于創新性的節約空間的通俗,兼具了筆記本電腦的高效性和智能手機的便攜性。毫不夸張的說,ThinkPad X1或將打破筆記本、平板和手機三者間的界限,從而成為一個全新的智能設備種類。
聯想技術創新的最大特點不光光是自身產品形態的進化,更重要的是每次創新都生成了一股力量,推動行業效仿,成為引領行業的產品潮流。
2、“潮”的進階形式,與國運同體
與此同時,在新經濟浪潮下,聯想還在進行著“以用戶為中心”的轉型,用戶體驗的創新也在引領著行業風潮。比如產品研發層面,針對用戶需求的技術創新;比如線下銷售層面,通過技術改造帶來的“無感”購物體驗等。
圖為聯想智慧零售來酷科技CEO周銘
對此,聯想智慧零售來酷科技CEO周銘將其總結為,“產品有形,服務無形”。聯想智慧零售更加強調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當客戶擁有不同的渠道去購買和選擇的權利時,不僅可去線下體驗,也能在線上購買,拓寬客戶購買渠道、提升客戶購買體驗,這也是聯想做智慧零售的意義所在。
總結起來,可以這么說,聯想作為民族品牌,與國運同體。聯想的很多技術,比如超算解決方案,有力支持著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可以說是大國重器。在全球范圍內,聯想國際化的進程,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地位提升的體現,標志著中國品牌在全球的不斷提升的影響力。
這是“潮”進階表達形式,和祖國發展的潮流在一起,為祖國而“潮”。
聯想作為民族品牌,自然有義務將產品普及給更多國人,國慶黃金周期間,聯想推出了誠意滿滿的促銷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眾多的優惠政策覆蓋到各個產品線。像安定門店的20年店慶活動中,就有1元試用、尋找最老機型及預約除塵等活動。聯想官網則推出了“喜迎國慶,送定制紅禮”的活動等。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不久,ZOL聯合B站UP主@缸缸在干嘛進行了一次聯想Yoga 13s的聯合測評項目,由ZOL專業編輯負責專業內容部分,B站UP主@缸缸在干嘛負責創意視頻內容。而近日,相關內容相繼上線。
首先來看看UP主制作的視頻:
以下內容作者為B站UP主:@缸缸在干嘛,
早在10年前,輕薄的機身,運行著Windows系統的(正面windowsxp)筆記本,它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稱號——上網本??s減散熱,降低性能,換來的是在更多的環境里上網……
也就是說,電腦性能與系統,一但面對輕薄二字,必然要做出妥協。
然而在今年的很多輕薄本上,多了一個全新的貼紙——英特爾Evo認證。在輕薄化的機身中,釋放出更強的性能,徹底轉變人們對輕薄本的看法。
那么我本人呢,在1個月前收到了這臺聯想YOGA 13s,下面就來聊一聊這樣一臺,有著藍色小貼紙的輕薄本。
外觀:
首先在外觀上,機身厚度為13.8毫米,因為做了楔形處理,在視覺上也會感覺非常的薄,整機重量1.22kg,與官方宣稱的1.19kg基本一致,相比起14英寸以上的筆記本,13英寸更小巧更輕便,不管是拿手里還是裝包里,都不會有什么違和感。
打開屏幕,還支持單手開合。最大開合角度達到180°。
另外是機身的接口部分,搭載了兩個雷電4接口,支持100W快充,另外還配備了一個全功能的USB 3.2 TYPE-C接口,而且這些接口都支持給機身充電。
當然沒有USB-A接口是一點小遺憾,但這款機器附贈了一個拓展塢,支持USB-A、HDMI、VGA拓展。
屏幕方面,它搭載了一塊13.3英寸、16:10、2.5K分辨率的鏡面屏,其實我在網上看到很多評論說,小屏幕上高分辨率沒多大意義,但在我的實際體驗中發現,高分屏在辦公打字時,文字不再由一顆一顆的像素點構成,整體感覺更加銳利。
此外,如果是看4K視頻的話,屏幕的細膩程度也比常見的1080P屏幕效果更好,而適應了這塊高分屏幕之后,再回去看1080P屏幕,那種顆粒感,就真的很明顯了。
跑分:
再來說說配置。
據說這次聯想YOGA 13s搭載的11代酷睿性能提升還是蠻大的,我這臺是i5-1135G7處理器,采用4核8線程設計,頻率2.4GHz,最高睿頻4.2GHz。
我也第一時間跑了Cinebench R23,在插電的情況下,多核跑分5498,單核跑分1316,這個性能已經可以趕上很多桌面級的CPU了。
而即使是在不插電用電池的情況下,也可以跑到多核5360,單核1081,可見這代CPU在性能釋放上還是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畢竟像之前很多筆記本都是存在一個插電就像打雞血,沒電就是一塊鐵的情況。
而這樣一來,你也就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的為你的老板加班鼓勁!
剪輯:
對于視頻UP主而言,剪視頻是最常見的筆記本使用場景,下面我來說說這部分的體驗。
參考視頻里的剪視頻部分,這段素材是在YOGA 13s上使用PR剪輯軟件來播放的,這是一個3840×2160分辨率的4K視頻,而視頻之上,還疊加了美顏和luts,聲音,此外還使用了eq和降噪,并且是在沒有使用代理文件的情況下運行的,因此對于硬件性能的考驗還是比較大的。
要知道,在我自己工作的臺式機上,回放這樣的4K源素材都不是特別順暢,而聯想YOGA 13s,大家從視頻里也看到了,回放非常流暢。這是為什么呢?
后來我打開了任務管理器才知道,這臺機器搭載的英特爾Xe核顯的視頻解碼芯片和3D渲染芯片也在同時工作。一方面,Xe核顯對于這類專業剪輯軟件起到了很明顯的視頻加速作用。另一方面,這款機器還配置了一塊PCIe 4.0固態硬盤,讀寫速度非常快。
當然,對于視頻或者是修圖、設計等用途,屏幕的色彩也很重要。我使用紅蜘蛛x校色儀對屏幕進行了測試,簡單進行一下校色,99.4%的sRGB色域覆蓋,在校色之后,對于PS,設計類有需求的朋友絕對是非常的友好。
輕度游戲:
剛才提到了核顯,有的朋友可能會問,輕薄本也能玩游戲嗎?當然可以,就比如說GAL……呃……不是……
英特爾核顯在之前給人的印象就是買CPU送的,能夠亮機就已經很好了,并未對它有什么期待。但是這一代的Xe核顯的性能提升方面,根據官方說明相比前代提升了160%,當然這是官方的紙面數據,我實際在Time Spy中的跑分成績是1531分。
而在LOL中,2K分辨率全特效下,居然還跑到了120幀左右。如果把分辨率降低至1080P,幀數甚至能夠上到160多幀。
在CS:GO里面,1080P模式下如果把特效降低一些,140幀左右的平均幀率已經到了電競水準。另外在這段時間里我還使用這臺電腦玩了受虐之魂3,幀率也能夠達到平均44幀,這樣的表現非常讓人意外,尤其是對于一臺只有1.2kg重的輕薄本來說,更是很難想像。
續航:
而對于輕薄本來說,它最重要的,不是性能,不是游戲,而是由于它的輕薄屬性所帶來的隨時隨地使用的能力,而想要隨時隨地,就離不開續航。
在英特爾Evo認證標準中,必須得要滿足9小時續航,然而這個是官方的紙面數據,在用這臺筆記本的時候,我剛好帶著它從北京坐著高鐵去了一趟深圳。
當時在動車上打開電腦的時間是8點03,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連上手機的熱點,自然要開始早晨的學習。而快樂的時間總是很短暫的,在學習了兩個半小時之后,人性與欲望的碰撞所產生恐怖后果的倫理探討作品后,電腦剩余的電量為74%。
過程之中也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靈感,所以在高鐵上,我也構思了一下自己的下一期視頻。當然按照時間線,現在已經是我的上一期視頻的稿子了,在電腦的思維導圖上寫下目前所有能想到能去展開的東西,時間就已經是11點30了,電池電量剩余64%休息一下中午吃了個飯,12點30分左右就開始準備把完整的文案寫下來,把思維導圖上的東西騰到Word文檔并潤色一下。當時間邁向下午2點的時候,這臺機器的剩余電量43% 。這時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突然動乘小姐姐跑過來說每次路過看到我工作的身影好帥!聽到這句話的我,心想可不能讓人看扁了,于是掏出了。。。
我內存卡和讀卡器,把自己拍的這趟路上的素材做了一個剪輯。其實很多時候你們看到的一個簡單的分鏡,可能是UP從一段十幾分鐘或者好幾段素材中選取出最合適的一段剪出來的,這之間消耗了很多時間,所以在完成一段約2分鐘的粗剪后,渲染導出,在渲染時電腦功耗也達到了最高,渲染成功后,還有最后3%,這時的時間為下午的5點30分。
所以總結一下。
在這趟動車上,看劇2個半小時,畫思維導圖1個小時,文案2個小時,中間使用剪輯軟件3個小時,以及一些碎片化的查資料導文件等操作,總計約8個半小時的綜合使用時間,雖然不夠系統,但我覺得這樣也更符合實際情況,更不用說這之間還有視頻渲染這種比較消耗性能的操作,對于一臺Windows系統的本子來說,我認為這續航是相當可以了。
結尾:
對于輕薄二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人認為,是在為數碼產品的多項功能的一體化買單,有的人認為,是在為它輕薄所帶來出眾的顏值買單,而我呢,也想分享一個自己的看法,在以前還在上學的時候,我的主力電腦,是一臺性能不錯,屏幕夠大的游戲本,那時,我對于社會人粗淺的理解就是:早晨,品上一杯上好的咖啡,欣賞著窗外的車水馬龍,隨機轉過身去,輕輕敲擊鍵盤,讓一個又一個的想法遞向全世界。從容,而又優雅,直到畢業后的第一次出差,走了5公里的路的我回到酒店,爬到床上,在感嘆世界是如此不公平的同時,手機收到了一條消息,我轉身,抱起了我的那臺游戲本,那一刻,我也瞬間就理解了,為什么有人愿意拿更多的錢不去換更好的視聽感受,更加誘人的設備性能,而僅僅只是換取少幾斤的重量,這背后的意義大概也就是妥協,妥協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妥協自己愿意為了重量去放棄點什么,而在體驗了這臺聯想的YOGA 13s后,也確實刷新了我很多對于輕薄本的看法,它有了靠譜的配置,也有了持久的續航。
前幾年網傳聯想電腦高價低配,但現在透過這臺輕薄本,我感受到了他們團隊的誠意。同時也希望聯想在未來也能夠腳踏實地,做出更多消費者認可的好產品。
(759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