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條我們經常聽到大家說到,但是要是說到它實際的含義,我相信很多朋友說不出所以然,更別談怎么選擇了,內存條又稱隨機存儲器,它是CPU的中轉站,它的讀取速度很快,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或者是讀取信息,但是它并不具備存儲能力,通電開機的狀態下可以暫存數據,一旦斷電就沒有了,這也是它與硬盤的最大區別,內存的容量大小對于電腦的性能影響還是至關重要的,為了讓家人們能夠選好電腦的內存,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內存的選購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內存條。
選內存也是一門技術,因為內存不僅有品牌的講究,還有頻率的區別,代數的區別,還有電壓的區別,當然還有容量的區別,我今天就從大家使用的需求方向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需求一:辦公
對于辦公來說,內存就沒有必要安裝很大了,一般來說4G左右的容量就能滿足辦公的需求,如果預算充足,想更流暢一點,那么我們就得要增加內存到8G或者8G以上來進行選擇了。
需求二:玩游戲做設計
對于玩游戲做設計來說,8G就是起步的要求了,稍微流暢一點就是16G,這也是當下的標配內存,另外,如果預算充足,24G、32G、48G也都是可以的。
需求三:做直播、游戲競技比賽、渲圖
對于這些高需求的朋友來說,內存容量是絕對不能小的,起步都得要32G的容量,如果條件允許,64G、128G也都是完全可以的。
12G內存。
?以上就是對內存容量選擇的一些標準了,不過選內存容量也得要看CPU與主板最大的內存容量支持,要在規定的最大內存范圍內進行選擇才是有效的。
選好了內存的容量,接下來就是考慮內存條的品牌、代數、頻率了,內存品牌五花八門,比如金士頓、三星、威剛、十銓、芝奇、鎂光、海力士等,我們選內存最好是選同一個牌子的,同時還要注意區分內存條是服務器的專用條還是其它內存條,這些都是要注意的,內存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了穩定性,我個人建議還是選擇大牌子會好一點;至于代數,目前最新的內存已經是五代內存條了,對于四代內存條,三代內存條來說,它們的防呆缺口也都不一樣,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要注意,千萬要跟主板的內存插槽代數匹配,別買錯了;關于內存頻率的話,理論上頻率越高,內存條的速度越快,當然我們也得要看主板支持的內存條最大頻率,要選擇有效的范圍內最大頻率才是最合適的。
64G內存。
?以上就是電腦的內存選購技巧了,我認為內存的選擇對于電腦的運行影響至關重要,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我建議還是大一點的好!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么認為的?歡迎留言評論!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文章、圖片均原創,原創作者:朱虎!本人專注分享簡單易懂數碼科技類防坑防騙的知識,與大家互相學習,一起進步!感謝大家的點贊與關注!下期我們再見!
用電腦無需奢華的外觀,無需誘人的配置,無需豪華的光感,家用電腦追求的是性價比和用機需求,我們在組裝普通家用電腦時一定要做好有備而來的準備,這里的“有備”是一種想法也是一種信念,那就是:組裝滿足使用需求的電腦。把這個想法變成一種信念的話,那組裝電腦就不會吃大虧,因為店家對你說的一系列“推銷話”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大家記住:電腦總價越高利潤就越大,電腦硬件選擇的范圍也就大了,那店家對電腦硬件的“操作”幅度也就隨之變大了,堅守組裝家用電腦的信念也就控制了電腦的低總價,低價電腦硬件選擇范圍相對較小,翻來覆去也就那幾類硬件供選擇。
家用臺式電腦
普通家用電腦需要裝顯卡嗎?
普通家用的電腦根本無需安裝顯卡,選個帶核心性能的CPU即可,平時處理一些制圖軟件也無大礙,畢竟家用電腦也接觸不到3D渲染的制圖需求,電腦顯卡的作用就是處理圖形圖像和信號轉換與輸出,對于普通家用需求來說,顯卡可以說就是一個多余的硬件,但有些店家為了利潤會講一系列的“推銷話”去促成客戶加裝顯卡,因為組裝電腦是由幾個獨立硬件組成,多一塊顯卡也就多了一份利潤,其次,同型號的帶核顯CPU價格要高于不帶核顯的CPU,這無形中也降低了店家的利潤。
CPU硬件的選擇至關重要
家用電腦需要重點關注什么硬件?
對于家用電腦來說首先需要重點關注的硬件就是CPU硬件,CPU硬件是電腦核心的重頭戲,可以說CPU決定了電腦的綜合性能價值,因為它是電腦的管控核心和運算核心。其次需要重點關注的硬件就是固態硬盤硬件,家用電腦選固態硬盤一定不能將就,固態硬盤決定了系統的流暢性和操作電腦的流暢性,對于家用電腦來說,選固態硬盤與CPU都是同等重要,請切記。
家用電腦配置
家用電腦什么配置很合適?
CPU:酷睿I5-7500-3.4G-1151(市面參考價格800元)
散熱器:安鈦克T120 RGB燈(市面參考價格50元)
主板:微星H110M PRO-VH PLUS(市面參考價格350元)
內存條:金士頓8G-DDR4-2400(市面參考價格240元)
固態硬盤:intel 545S-256G(市面參考價格450元)
?電源:航嘉好運來300額定200W大風扇(市面上參考價格90元)
機箱:航嘉小天使X(市面參考價格55元)
這套配置的電腦可以“戰”5年無問題,intel I5-7500CPU的性能十分出色,細心的朋友可能現在在很多網吧也能見到I5-7500CPU的“身影”,如果想玩3D游戲的話,I7-7500搭配1050Ti-4G或1060-3G顯卡最完美。
總之大家不要相信一些“推銷話”,這套配置普通家用選它沒錯,性能不會讓你失望。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
篇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但對很多CAD初學者來說可能是比較糾結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選擇CAD的版本。我當年剛開始學CAD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版本太低吧,覺得功能會不夠強大,畫不出好圖。版本太高吧,身邊的人又都說會有bug,不穩定。中間版本呢,又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對我這種選擇困難癥患者來說,很糾結。
那CAD到底用哪個版本比較好呢?這期來談一下。
既然需要用到CAD,大家肯定都是用來繪圖的,機械零件圖、裝配圖、機構簡圖、建筑施工圖、室內設計圖、各類輔助構造圖等等。這些圖里面除了建筑方面的沒太涉及過,其他的我基本都畫過一些。CAD從2008到截止本文發稿最新的2022版本,都用過。說實話,不同版本有一些區別,但這個區別遠遠沒大到影響你繪圖質量的地步,更談不上某個版本不夠強大。99.9%的情況下,畫不出好圖都是人的問題,和CAD沒有關系。
CAD的第一個版本誕生于1982年前后,那個時候還沒有可視化操作界面,都是DOS命令行操作的。后來逐步改進,增加功能,一步一步到了今天。大學時候,我用過CAD2010、2012和2016。后來工作了用的是CAD2008,當然,這個不是我能選的,辦公室的電腦實在太過滄桑,硬盤噪音大的快比得上飛機起飛了,裝高版本估計得當場罷工。我個人覺得2007應該是目前CAD使用者,還在普遍使用的最低版本了。2007以前的版本也有人用,但很少很少了。所以本期的討論對象是CAD的2007~2022版本。
2007到2022中,2009版本我覺得是一個分水嶺。2007~2008與2009及以后的版本在操作界面上有明顯的區別,前者不夠友好,只有很多老國企、工廠還在用。我個人建議目前最低2010版本起步,推薦2012版本。CAD2012,是愚者覺得用著非常舒服的一個版本,各方面的設計已比較完備,界面友好,簡潔好用,不占太多內存。如果小伙伴想用新一點的版本,建議2018到2021,這些版本足夠新,界面設計比之前版本更美觀,也增添了許多便捷功能,但相應的程序體積也會大一些,占得內存多一些,電腦配置太差的可能會有卡頓。至于最新的版本2022,愚者不建議做長期設計用,嘗個鮮、偶爾玩玩沒問題。因為最新版本發布時間短,容易出現bug或穩定性差的問題,有可能你畫著畫著圖,程序就崩潰了,幾個小時的努力歸零。所以實際工作、生產設計都不建議用最新版本。
從硬件配置上來說,電腦內存容量在4G及以下的,建議用低版本。電腦內存容量在4G以上的,可以用高版本,也可以用低版本。這里低版本指的是2010到2015,高版本指的是2016及以上。我為什么只提了內存而沒提CPU和顯卡呢,不是說CPU和顯卡對CAD沒有影響,也有影響,但沒有內存影響那么大。況且現在的電腦,即使是三四千塊錢的,CPU性能也是不錯的。帶個CAD絕對沒問題。而不同的電腦,內存容量是比較參差不齊的,這一兩年買的可能都是8G起步的,再早幾年的,就是4G的占多數。有人說了,你可別忽悠了,還用8G?我4G的內存運行CAD2020都沒啥卡的感覺。是,4G內存帶動CAD目前所有版本基本都沒啥問題,但關鍵是你電腦上不止CAD一個軟件,肯定要同時運行多個軟件的。4G的內存單運行CAD可能不卡,要是再同時開幾個其他軟件,就不一定了。不用說啥專業大型軟件,就是QQ、微信、再加上CAD2018一起開,一般就會有卡的感覺了。所以說咱們要留一些余量出來,不能滿打滿算。
有人問,你說2010到2015是低版本,2016及以上是高版本,有啥依據嗎?這個還真沒有,純是靠一點經驗和版本年份。哪個高哪個低,分界線也沒有那么清晰。你要非說2015以下的算低版本也行,你要非說2014以下的算低版本也行。這個東西就是個大概區分,沒必要鉆牛角尖。
總之一句話,我個人的看法是,不要被別人的看法影響,覺得哪個舒服就用哪個版本。如果非要推薦,那CAD的版本選擇建議2010起步,簡潔好用推薦2012,更美觀、功能更全面,截止本文發稿推薦2018到2021。重要的一點,盡量不要選用最新版本。
上面講的都是從主觀上我該選哪個版本,選哪個版本更適合。但實際上從客觀來講,CAD的版本對你的電腦操作系統是有一些硬性要求的。不符合要求的,無論你主觀上多想用這個版本,都是裝不上的。這個硬性要求我總結有兩點,一是,2020以前的版本有32位和64位兩個版本,既能在32位的電腦上裝,又能在X64的電腦上裝。而2020及以后的版本,只有64位版本,只能給64位電腦裝。換句話說,32位的電腦要想裝CAD,那就只能用2020以前的版本。
二是,WinXP能夠支持的最高版本是CAD2014;Win7、Win8能夠支持的最高版本是CAD2021;Win10、Win11目前是全版本支持。當然,這里說的是目前為止。未來Win10、Win11也會像Win7、Win8一樣,逐漸成為過去時。但具體到哪個版本,只能等以后CAD新版本出來再說了。
關于很多人說的CAD bug和穩定性問題,我覺得這里有必要談一下。這兩個問題在 CAD最新版本中確實存在,但沒有很多人傳的那么邪乎,沒很多人想的那么嚴重。大學時候,我身邊很多人都不愿意用最新版本,甚至連比較新的版本都不敢用。比如2016是最新的,很多人覺得2015、甚至2014都靠不住。我覺得大可不必。一般比最新版本低一個版本,其穩定性就足夠可靠了,可以放心使用。低一個版本和低三個、五個版本的穩定性,我不認為會相差到哪去。Bug和崩潰真要多到必須降三五個版本才能用,那Audodesk公司早就倒閉了。
網上還流傳著一個說法,就是偶數版本比奇數版本好用。這個,我還真不太知道,就個人使用感受而言,沒覺得。上網查了一下,也沒看到相關討論。奇數版本是小更新,偶數版本是大更新,網上說的可能是這個意思,但我也沒覺得,官網上也沒看到相關說明,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知。
關于CAD的版本,估計很多朋友會納悶,現在才2018年,為什么會有2019版本?或者現在才2022年,為什么會有2023版本呢?是版本穿越了,還是我過糊涂了?其實CAD的版本并不代表實際發布年份,一般的規律是每年發布一個新版本,版本=實際發布年份 + 1。例如CAD2012是2011年發布的,CAD2020是2019年發布的,CAD2022是2021年發布的。為什么說是一般規律呢?因為目前為止都是這樣的,以后會不會變不好說,得看CAD官方的。萬一突然他突然哪年整出兩個版本來,或者是一個版本都不發呢,這個規律不就變了。
我自己目前使用的版本是CAD2020,我的電腦配置還可以,所以選了2020這個版本,界面更美觀。后來又出了2021、2022,但我看了一下,更新的功能沒多大差別,或者說更新的很多是我用不到的方面,所以就一直沒換。以后的版本看情況,如果一直沒啥大的變化,2020這個版本我估計還會再用幾年。
最后,我想說的是,CAD無論哪個版本都只是工具而已,對我們繪圖來說功能都夠用,都足夠強大,不必過分區分版本上的優劣。畢竟畫圖的是人,不是CAD,你才是決定這張圖好壞的關鍵因素。真正的高手,無論工具好壞,一樣可以做出好的作品。不要在版本選擇上浪費太多時間,當你還糾結于用哪個版本時,別人可能已經把CAD學了個大概了。如果你真的是選擇困難癥的資深患者,難以抉擇,那請聽我一句,不要糾結了,抓鬮選一個趕緊開始學吧。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了,謝謝觀看。
謝謝支持,謝謝!